2019年最新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四大变化及应对策略

合集下载

最新-学习《2019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几点体会 精品

最新-学习《2019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几点体会 精品

学习《2019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几点体会一,关于变与不变整体基本没有变化总分值,各大板块赋分,考试内容,题型设置,作文等都保持原貌继续强调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67分的阅读题,70分的作文题,总计137分,占总分的856取消选做题型是较大的变化由考生选考改为命题者确定文本必考这一变化客观上增加了这一部分内容复习的量"变"与"不变"给后期复习工作带来的启示是要十分重视阅读训练阅读部分提升的空间特别大,尤其是解读类考题,由于题目比较客观,答案来自于文本,答题有规律可寻,所以说这类题目应成为提升的重点再加上以往高考中得分比较低,重要性就更加突出要十分重视作文训练1要重视审题训练对题意的理解反映出考生的思维能力凡走题的作文往往是思维上出了问题或思考时间短;或没真正理解题意;或想得不深不透;或思维不够严谨2要重视文体达标训练最大限度遏制材料+几句感想的话构成的伪记叙文,材料+几句议论的话构成的伪议论文的出现有的文摘类杂志所选的的"文章"其实不是文章,充其量只是一些材料,部分考生受其影响较大高考作文的文体有些潜规则,需要给考生讲清楚3要重视议论能力的训练话题作文出现之后,议论文的写作教和学大为淡化现行必修教材中议论文的分量又严重不足,导致近几届考生议论能力急骤下降训练要起码达到能清楚明白,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对人,事,物的观点看法,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议论段落议论能力的提高对写作有利,对简答题的答案组合与表述也有利选何种文本命题决定权在命题者手中,故不能猜测说肯定考哪一种,不考哪一种复习时两大类文本训练分量虽可不同但都要涉及到还要注意论文,杂文,评论和传记,新闻,访谈,科普文章等不同文体,特别是科普文章的阅读训练注意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考测的异同点复习时要有分有合,多加比较两类文本考测的共同点对重要概念,重要句子的理解,对有关内容的解析,对文本主旨,中心,思路,结构的分析等两类文本考测的不同点围绕不同文本的各自特点,或问作者态度,或问引用材料的作用,或问理由和依据,或概括具体材料等二,对考试内容中几处说法的理解"读音和意义的相关性"——识记常用字字音要"注意读音和意义的相关性"中,"读音和意义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多音多义字上,也体现在形声字上其中以多音多义字为主2,"常用"——"常用字的字音""常用规范汉字"中的"常用"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由语委划定的范围,而是指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

从《考试说明》看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趋势

从《考试说明》看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趋势

ywjsks@评价PINGJIA 从《考试说明》看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趋势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如何命制?有什么命题趋势?可能出现哪些难题?最近几年出现的新题是否继续保留,如何保留?这些都是使用全国卷地区的广大师生乃至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

笔者根据2019年《考试说明》与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的命题规律,对“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以及“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七个部分的命题内容与命题方式进行解读。

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道必考难题笔者曾在《让阅读测试回归本真——2016年高考阅读题述评》一文,批评多年来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三道单项选择题都是“内容信息题”,不具有语文个性,希望其回归本真,考查“语文方法”。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Ⅱ、Ⅲ都破天荒地命制了一道“语文方法题”,即第2题,题干为“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道“论证分析题”当年答题正确率很低,据调查有的班级几乎全军覆没。

尽管如此,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Ⅱ、Ⅲ继续各命制了一道“论证分析题”,还是第2题,题干还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9年《考试说明》仍然在“题型示例”中呈现了两道这样的“论证分析题”,因此,笔者预测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势必继续考查这道有难度的考题。

“论证分析题”属于“语文方法题”,“语文方法题”与“内容信息题”为高考阅读测试中的两大题型。

“论证分析题”与“内容信息题”分别具有两种不同的测试取向,一是语文知识的运用取向,二是文本信息的核对取向。

一般来说,前者难度大于后者。

因为内容信息题只考查对文本中相关内容信息的辨识,即看题支(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是否相符;论证分析题不仅考查文本内容信息的核对,还考查论证知识的运用,即看题支(选项)所分析的论证知识的运用与原文实际运用的论证方式是否相符。

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变化解读

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变化解读

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变化解读李明英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已经发布,这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也是考生复习备考的纲领和风向标。

2019年《考试说明》的变化:一、关于能力层次《2017年考试大纲》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归纳整合相关现象和问题。

《2018年考试大纲》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2019年考试大纲》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归纳整合相关现象和问题。

将“分解剖析、归纳整合”作为整体概念提出来,有强化的意味。

二、关于现代文阅读2019年考试说明例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顺序发生变化,预示高考试题顺序会作出相应调整。

试卷整体难度从易到难,更加合理。

鉴于近年来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文体特征越来越不明显,而散文阅读也已是第二年出现在考试说明例题当中,在阅读备考时尤其要注意。

革命传统与红色经典复习备考中尤为注意,这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方向。

三、关于语言运用例题加入了2018年高考的语言运用新和应用文改错题型,提示着2019年高考应该还会延续这一出题方式,老师们在备考中应该加强训练。

四、关于写作例题加入了2018年高考全国1、2两套试卷的作文题目,老师们在作文备考方面要两者并重。

2019年语文《考试说明》作文部分要求“写作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应用E”。

“实用类文章”调至“文学类文章”之前。

这个微小的变化说明高考更重视写作的实用性,第一是论述,第二强调实用,解决现实认识问题,就是强调写作情景的创设,强调写作要完成具体任务。

五、如何应对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强调信息加工与逻辑推理训练,不走生硬分类与简单比对的老路。

语文计划总结-2019年高考语文的变化和应考策略 精品

语文计划总结-2019年高考语文的变化和应考策略 精品

2019年高考语文的变化和应考策略
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针对2019年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考生推出了高考大型直播活动——高考那些事儿。

我们每天会推出一名重庆知名教师针对各科情况进行高三备考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以及应考策略。

今天巴蜀中学的高三语文老师田老师对2019年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大纲变化及应考策略进行了讲解。

据田老师介绍,与2019年相比,2019年高考语文考纲的变化主要有5项。

原来的“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改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并划定了论述类文本(时政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的范畴和考查重点(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增加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点。

而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由原来的选考变为必考。

都在原来的能力层级的基础上增加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或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考点。

古诗文阅读上,今年也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应用E”将原来的内容顺序进行了调整,部分内容作了合并处理。

至于考生们最关心的写作部分,则删除了“(注:每一个错别字扣1字,重复的不计)”这一条。

除此之外,田老师还强调,全市有二十多万考生,高考情况又比较复杂,但我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策略性复习。

“我们可以分题块的对试卷结构、试题类型和赋分情况形成系统认识。

对试题进行得失分统计,找准漏洞,科学归因,制定措施,针对性训练,避免只抓难题。

要降低重心,打磨细节,并且要训练自己的精准审题、精准作答的能力,一定要用平静的心态应对高考。


2019年07月13日。

2019高考考纲公布,语文学科这四点变化要注意

2019高考考纲公布,语文学科这四点变化要注意

2019高考考纲公布,语文学科这四点变化要注意【摘要】2019年高考考纲公布后,语文学科发生了四点变化。

首先是试卷结构调整,其次是阅读能力要求提高,再者是作文形式多样化,最后是强调文言能力。

这些变化在考生备考和应试过程中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在今年的高考中,考生需要更加注重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要多样化的练习作文形式并注重文言能力的培养。

这些变化旨在培养考生更全面的语文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对语文人才需求的变化。

考生应认真准备,积极应对这些变化,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高考挑战。

【关键词】1. 引言1.1 2019高考考纲公布2019年高考考纲已经正式公布,对语文学科的要求也有一些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试卷结构的调整、阅读能力要求的提高、作文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对文言能力的强调。

这些变化将影响考生在高考中的表现和成绩。

在本文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逐一分析这些变化,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高考。

2. 正文2.1 语文学科变化一:试卷结构调整2019年高考考纲公布后,语文学科在试卷结构上进行了调整。

试卷的题型多样化,包括了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语句填空等多种题型,考查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试卷难度适中,既有较为简单的选择题,也有较为复杂的阅读题,考察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试卷中加入了阅读材料和写作题目的联系,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试卷结构的调整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注重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全面发展。

对于学生而言,要注意平时的课上综合训练,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为高考做好准备。

这也提醒教师们要根据新的考纲要求,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2.2 语文学科变化二:阅读能力要求提高在2019年的高考考纲中,语文学科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

这主要体现在试卷中对阅读理解部分的设置和难度上。

在试卷结构中,阅读理解的部分通常占据较大比重,要求考生在一定时间内阅读并理解文章内容,然后回答相关问题。

2019年语文考试说明

2019年语文考试说明

2019年语文科《考试说明》变化提示较之于2018年的考试说明,2019年的考试说明可以谓之微调,而且没有涉及到试卷质上变化的调整。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部分的变化将2018年“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的表述改变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

新增“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表明2019年高考将更加注重对思想道德的考查;将“文化素质”具体为“科学文化素质”,注重文化的科学性,隐含对理性逻辑思维的重视。

这也是与新课标的表述相衔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部分的变化将“实用类文本阅读”调整到“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前。

也就是原来试卷中的4~6题改为“实用类文本阅读”,7~9题改为“文学类文本阅读”。

这样调整,将论述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两题相连,较以前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与文学类文本阅读相连更符合人的思维认知规律,使试题的排列顺序更为科学。

三、“题型示例”部分的变化1.题型顺序变化题型示例仍然分为六个部分,但将2018年的“一、现代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四、实用类文本阅读,五、语言文字应用,六、写作”调整为“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三、语言文字应用;四、写作”,调整为四部分。

这样调整与2019考试大纲中“考试范围与要求”的顺序调整保持一致,说明2019年高考试题中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会放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前。

2.题型示例具体内容变化(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新增加2018年全国卷试题,补充了近两年考查点变化上的例证性题目,即“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考点,在2018年考试说明中该点没有相应的例题,也就是说2019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点将不会有较大的变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删除两道试题,即一道人物传记类文本(2011年新课标《下笔不觉师造化》),一道新闻类文本(2014~2018年一直存在于考试说明中的《国民阅读调查》)。

2019高考考纲公布,语文学科这四点变化要注意

2019高考考纲公布,语文学科这四点变化要注意

2019高考考纲公布,语文学科这四点变化要注意近日,2019年高考语文考纲正式公布,与去年相比,有一些变化需要注意。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变化,以便考生和家长可以更好地关注和准备。

一、文章题目今年的语文考试将出现“先阅读题目、后阅读文章”的情况。

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在阅读文本时有目的地寻找答案。

而今年的文章题目则更加开放,不再限定在古诗文和现代散文,可以包括各种文学类型和实用文体。

这对考生的要求就是要除了对文本的掌握,还要具备一定的思辨和应用能力,能够根据题意理解和应用文章。

二、题目类型今年的语文考试中,仍然有短文阅读和完形填空,但与去年比较,出现了一些变化。

首先,短文阅读从去年的两篇降为一篇,所以每篇短文的篇幅可能会更长,考生需要更加注重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其次,完形填空的题目类型将更加多样化,包括古诗文、现代小说、社会实践等。

这对考生的识记能力和文化积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语文作文的题目将更加开放,不再限制文体和主题。

这也意味着考生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但是,与此同时,考核的重点也由传统的表达能力转变为素质教育综合能力的考察。

这意味着,考生需要从更深层次上考虑问题,能够体现自己的思考能力、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

四、命题思路今年的语文考试将更加强调课程目标的体现,命题思路也将更加多样化。

例如,选材、题目、命题方式等都将更好地反映课程思想、价值观和文化传承的要求。

与此同时,也需要考生具有更加广泛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考生需要高度重视机会,积极主动地认识并拥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自身水平和能力。

总的来说,2019年语文考试的变化与要求,考生需要从更高的角度和深层次上思考问题,并具备更广泛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同时,也要积极应对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2019高考考纲公布,语文学科这四点变化要注意

2019高考考纲公布,语文学科这四点变化要注意

2019高考考纲公布,语文学科这四点变化要注意【摘要】2019年高考考纲公布,语文学科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命题思路更注重考生的综合能力,不再只是重视记忆和“填鸭式”学习。

考查语文应用能力成为重要目标,考题更偏向实际应用情境。

阅读题目更贴近生活实际,考生需要更多的实际经验与思考力。

作文类型更加多样化,突出考查考生的创造性和写作能力。

阅卷标准更趋向客观公正,注重考生知识点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2019年高考语文考纲更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对语文教学和备考提出了更高要求。

考生需要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思考能力,以更好地适应考试要求。

【关键词】考纲公布、语文学科、变化、综合能力、应用能力、阅读题目、作文类型、阅卷标准、客观公正、高考、备考、教学、综合素质、实际应用能力。

1. 引言1.1 2019高考考纲公布,语文学科这四点变化要注意今年的高考语文考纲有一些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命题思路更注重综合能力、注重考查语文应用能力、阅读题目更贴近生活实际、作文类型更加多样化和阅卷标准更趋向于客观公正这几个方面。

这些变化意味着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需要更加注重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能力的提升。

2019高考语文考纲的变化更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对语文教学和备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考生需要认真对待这些变化,加强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2. 正文2.1 命题思路更注重综合能力命题思路更注重综合能力,是指在命题过程中更加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查。

传统的语文考试往往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而忽略了考生在综合能力方面的表现。

在2019年的高考考纲中,可以看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变。

在命题设计中,考题更多地涉及到综合性素材的运用。

以往的语文考试中,大部分题目都是以独立的文字材料或古文为依据设计的,考生只需要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对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变与不变的思考

对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变与不变的思考

对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变与不变的思考作为学生备考的重要一科,语文备考在每年的高考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9年的高考语文备考存在哪些变与不变呢?笔者来简单分析一下。

变:考试形式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形式相比往年有所变化,虽然仍然保留了阅读理解和写作两个大的板块,但是取消了过去多年的填空题。

取消填空题,增加了题目语言文化挖掘的考查点,对考生的语文能力考查更加全面。

另外,阅读理解中的文言文阅读也从往年的单篇转化为两篇,难度系数增加。

变:命题方向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方向也有所变化,比起过去注重常识、文化的考查点,更加注重对语言的考察。

把握各种语言表达技巧,运用策略,深刻掌握语篇结构,成为备考的要点之一。

变:趋向细化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难度有所增加,因此备考趋向更加细化。

此次改革后阅读理解部分情感价值、思考立意的考查点越来越明显,对语言的掌握能力要求更高,因此需要对日常的词汇积累有一定的积累;写作部分要求不仅是书写规范、整洁,还要注重文笔的造化,避免过于赘余,避免散漫。

不变:基本考点高考语文基本考点没有太大变化,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词语理解与运用:各种词汇的基本识别和运用;词义的推断和引申;固定搭配和俚语的辨析和识记。

2. 语法基础:掌握各种时态、语气、语态等语法知识;掌握各种句式种类的构造方法。

3. 修辞手法: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夸张、排比、反问等。

4. 文言文阅读:对于古代文化、历史故事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熟悉基本的文言文语言特点。

5. 写作:写作方面一般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需要注重文体的规范和框架设计,同时还要注重时态、人称等语言方面的掌握。

总的来说,虽然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基本的考点和备考方法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

因此对于考生而言,需要注重积累词汇,掌握语法和句法基础,注重修辞手法,在写作方面注重框架和语言方面的规范,同时注意阅读理解中的文化挖掘等多方面的考查点,为高考语文备考打下扎实的基础。

对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变与不变的思考

对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变与不变的思考

对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变与不变的思考近年来,高考语文备考面临着新的变化和挑战。

作为口语化程度越来越高、素材多元化、文本类型繁多等新特征逐渐显现的一门学科,语文备考的难度也与日俱增。

虽然在备考过程中每位考生的特点和需求都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总体来说,有些备考方法可以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为广大考生带来更好的效果,而有些备考策略则需要因人而异。

我们首先来看看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中值得称赞的变化。

首先,在试卷形式上,语文考试取消了传统的大作文,而采用了两篇短篇文章作文(300字左右)。

这种形式比传统大作文更接近于日常写作,突破了传统模式,更好地考查了考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技能和表达能力。

其次,考试内容也更趋于贴近平时生活和时事热点,例如《围城》等传统文化经典与大学语文课堂中的重点语言现象可以互为辅助、信息之间可相互借鉴。

这种变化更加要求考生要保持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不断了解和拓展现实社会中的知识。

然而,与之相对的是,也存在一些不变的备考问题。

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对基础知识点的重视。

虽然语文备考的类型和形式变化多端,但是语文核心知识点和评价标准却几乎没有变化。

正确的字音、结构和用法、能够准确理解、归纳和分析文本的基础技能始终是考试的重点。

因此,无论备考方法如何变换,基础建设和实际应用都是考生所必须要重视和刻苦攻克的问题。

除了基础技能,备考中的重点关注点也值得列举。

一方面,阅读实践与应试中的要求相融合在一起,以求掌握正确的答题技巧和方法,提升做题效率。

另一方面,各种语言表达形式的理解和运用都需要在超常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基础上进行训练和强化。

例如,写作和口语训练、演讲、小组讨论等各种训练模式都是必修的,使得考生能够在写作、阅读、思考和交流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全方位的考察和锤炼。

综合上述分析,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的变化和不变都有很多,而备考中的基础技能掌握、策略方法实践和思辨能力提升也都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每位考生而言,只有在不断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灵活的解题方法和完善的技能提升方案,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对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变与不变的思考

对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变与不变的思考

对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变与不变的思考随着2019年高考的临近,考生们都在为语文备考做着最后的冲刺,对于备考,每年都会有一些变化,同时也有一些不变的规律。

本文将就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的变与不变做一些思考和总结。

我们来看一下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的一些变化。

随着考试内容的不断调整,今年的高考语文有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是对作文要求的提高。

一些省市的高考作文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考生的写作水平,还要求考生对社会热点、时事政治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和思考。

这就对考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考生在备考时加强对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的了解,同时提升自己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今年的高考语文考试还加大了对古诗文的考查。

在考试中,会有一定比例的古诗文阅读题目,考生需要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有一定的水平。

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要多读一些古诗文,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提高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今年的高考语文备考中还增加了一些新题型,例如阅读题中的图片和图表题等。

这就需要考生在备考时,不仅要掌握好阅读理解的基础知识,还要学会通过图片和图表来获取信息,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今年高考语文备考中不变的规律也有很多。

首先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

无论是作文还是阅读理解,都需要考生掌握好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修辞手法等方面。

这些基础知识是考生语文能力的基础,需要考生在备考时多加强练习,巩固自己的基础知识。

其次是对阅读能力的考查。

阅读理解一直都是语文考试中的重点,今年的高考也不例外。

考生需要在备考时多加强对各种文体的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这样在考试中才能更加游刃有余。

作文能力也是高考语文备考中的重点。

作文是考生展现自己语文素养和思想情感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考生在备考时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备考中,考生还要注重对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这样在考试中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对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变与不变的思考

对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变与不变的思考

对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变与不变的思考2019年高考即将到来,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如何备考语文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语文考试的内容和趋势,还要了解备考的方法和技巧。

那么,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有哪些变与不变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对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的思考。

变:试题的形式和难度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语文试题的形式和难度也在不断变化。

相信很多考生都经历过历年高考真题的练习,发现其中不同年份的试题难度和形式有着巨大的差异。

有的年份考查的是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的年份则更注重考生对现代文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备考语文的考生必须对这些变化有所了解,并在备考过程中多加留意。

变:知识点的覆盖范围古诗文、现代文学、阅读理解等题型在高考语文试题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每年试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和作品都有所不同。

考生需要充分了解并掌握历年高考试题中的重点作品和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临场不慌。

变:备考方式和技巧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备考方式和技巧也在不断变化。

网络上有许多备考资料和学习工具,考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备考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备考方式和技巧。

对于阅读理解题,可以通过在线阅读获取大量的阅读材料,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对于写作题,则可以积极参与一些线上写作活动,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不变:语文素养的重要性虽然备考方法和技巧在不断变化,但语文素养作为考生的基本素质一直是最重要的。

语文素养不仅包括对语文知识和作品的理解掌握,还包括对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些都是备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不断地提升语文素养,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不变的是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不管是备考古文阅读还是现代文学的理解,抑或是写作的提升,学习方法一直是关键。

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高效备考。

对于古文阅读,可以通过背诵古诗文和通读古代文学作品来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对于写作,可以多读范文,并且勤加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

2019高考考纲公布,语文学科这四点变化要注意

2019高考考纲公布,语文学科这四点变化要注意

2019高考考纲公布,语文学科这四点变化要注意
2019年高考语文考纲以央研中学新课程标准《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为基础,仍主要坚持“以改革创新凝聚发展力量”“坚持文化立校振兴民族”“坚持加强能力培育
提升水平”“坚持推进传统文化转化挖掘精华”的总体要求,继续推进新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着力提升学生素养。

一、考查内容上,加强传统文化与经典得到充分体现,文学作品、思想活动、文化传
统的分析思考等主题更加突出,优化考查内容,注重辩证综合分析,有利于深入理解传统
文化与经典,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评价标准转变,新考纲在讲授内容上以“可预测性”和“多元性”为特征,突出“挖深理解”和“创新想象”,强调灵活运用才能,认真去体会学习,鼓励学生创新探究,丰富思维能力。

三、标准话题教育内容加强,考查重心更轻。

新考纲明确了四个类型标准话题教育内容:历史传统文化主题、时事文化主题、社会问题伦理主题、思想政治主题,侧重考查课
堂教育的成果,培养学生的崇尚文明、敬畏自然的道德观念,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发展思想。

四、注重考查能力,及时反映改革发展。

新课标更加强调考查学生的“能力”,给
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丰富课堂教育资源,完善教学设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课
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考生们要了解有关考纲的一切改革,同时结合课程的实践性要求,注重要掌握文学、
文化、传统以及思维灵活应用的能力。

只有深入分析掌握考试内容,熟练运用思维,才能
真正掌握学科内容,取得理想成绩。

2019届最新高考大纲变化分析各科

2019届最新高考大纲变化分析各科

最新高考大纲变化分析语文《语文高考大纲》的变化1.完善考核目标,体现素养导向。

《考试大纲》语文学科中关于四个层级考核能力目标的表述有较大变化。

关于识记。

《考试大纲》表述变化为“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关于理解。

《考试大纲》表述变化为“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关于分析综合。

《考试大纲》表述变化为“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关于探究。

《考试大纲》表述变化为“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考试大纲》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

同时在高考考核目标中适当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梳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层次与关系。

2.选考变必考,增加阅读量。

《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适度增加阅读量,有利于考查信息时代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3.弘扬传统文化,强调古代文化常识。

《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将促进语文教学更加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传统文化的教学,重在认知、理解和传承,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次修订明确提出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意在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的文史知识,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神韵和价值理念。

高考语文最新政策信息&复习建议建议1:关注高考题型变化,提升能力层级训练。

理解性默写题、文言文断句题、古代文化常识题、成语“六选三”题、材料填充题、构思框架(思维导图)题、任务型材料作文题是近几年渐次出现的新题型。

2019新高考改革语文出现的7大变化

2019新高考改革语文出现的7大变化

【导语】在新⾼考的改⾰下,语⽂出现7⼤变化,数学不再分⽂理科,英语⼀年两考,这三门重要的科⽬发⽣了⼀些变化,⼀起来看看吧!
⾼考是很多学⽣⼈⽣中的⼀次重要的分⽔岭,近年来关于⾼考改⾰的消息层出不穷。

教育部也发布了通知,⼀些省份已经实施了新⾼考政策,采取新的“3+3”模式,像我国的北京、河北、江苏、江西、⼭东、⼴东、海南等地开始实施了。

语⽂
语⽂是每年⾼考的第⼀门考试科⽬,⽽且他作为我国的母语,其重要性不⾔⽽喻。

在新⾼考政策下,语⽂出现了7⼤变化,变化⼀:语⽂试题的题量会加⼤,题型将更加注重阅读量和阅读速度,学⽣们在私下要加快做题速度了。

变化⼆:命题范围将⼤⼤扩展,学⽣需要加⼤课外阅读量了。

变化三:试题内容重在考察学⽣的信息筛选能⼒和逻辑思辨能⼒。

变化四:加强了对课外阅读的考察,包括经典阅读、阅读⾯与阅读品味,这部分的分值还会加⼤。

变化五:⽂⾔⽂题型难度加⼤,⽂⾔⽂要1+X,考课内的⼀篇古⽂,然后配上四、五篇课外古⽂。

变化六:题型更加注重综合性,学⽣需要灵活运⽤。

变化七:⾼考作⽂要重视议论⽂,同时不能放弃叙事⽂。

以上就是新⾼考语⽂出现的7⼤变化,总之,语⽂科⽬的考试难度会越来越⼤,虽然学⽣从⼩就开始学习语⽂,但还是要多积累和多阅读,加强阅读理解能⼒,平时还需要多练字,字迹在考试中也是影响分数的⼀⼤因素。

2019高考考纲公布,语文学科这四点变化要注意

2019高考考纲公布,语文学科这四点变化要注意

2019高考考纲公布,语文学科这四点变化要注意
一、修改题型比例
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将菜修改题型比例,增加阅读理解题的比例。

原本的阅读理解题只占30%,而在2019年考试中,考生要面对更多的阅读理解类题目,占据了40%的比例。

这说明,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加强对于阅读理解题型的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阅读材料地域分化
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的阅读文章的地域分化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对于这个变化,考生要加强对各种地域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并且要多阅读有关于考试地区的资料。

三、全量语文考纲的实行
在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中,全量语文考纲的实行,这也是比较大的一个变化。

这就要求考生要全面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巧,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四、文言文大幅减少
在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中,文言文的内容大幅减少。

这说明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不需要投入过多的时间在文言文的学习上。

但是,要注意的是,考生在掌握文言文方面还需持
之以恒,不松懈,保持文言文水平。

总之,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的变化比较大,考生需要多加注意,提前准备,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2019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考试说明》及变化说明

2019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考试说明》及变化说明

一般来说,省要点和市要点学校的老师,都会拼死研究这个大纲性的文件,为何呢?第一:必定要领悟考试精神,紧跟最威望的大纲,保证跟出题人一条心第二:不浪费同学们的时间,明确不考的,就不复习第三:考纲中的例题也很重要,老师必定要出近似的题目,让学生练习,这样高考感觉熟习,不慌张2019 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公布,和昨年对比,在保持整体稳固的基础上有微调:1、全部学科的“参照样题”都用 2018 年北京卷部分试题进行相应替代。

2、语文:“试卷构造”“考试内容及要求”“附录 1 古诗文背诵篇目”“附录 2 经典阅读篇目例举”均保持不变。

3、数学:“试卷构造”“考试内容及要求”保持不变 . “4、英语:要点调整和优化了语法知识考察形式,将“知识运用”板块中的第一节由本来的单项填空题调整为语篇填空题。

题量由从前的15 道变为 10 道,总分值不变。

5、物理:“查核目标与要求”和“考试范围与要求”均保持不变。

6、化学:“查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保持不变。

7、生物:对“考试范围与要求”作出适合调整8、历史:“试卷构造”和“考试内容及要求”保持不变9、地理:“试卷构造”与“考试内容及要求”均无变化10、政治:在整体保持稳固的基础上,对一些内容进行了微调。

各科考什么?如何考?下边,让我们先睹为快~【语文】01新版《考试说明》中,“试卷构造”“考试内容及要求”“附录 1 古诗文背诵篇目”“附录 2 经典阅读篇目例举”均保持不变。

“参照样题”略有调整,删去个别早年旧题或试测题,将 2018 年高考北京卷语文部分试题归入,详细调整以下:调整后,参照样题总数由 2018 年的 69 道增至 71 道。

从整体看, 2019 年参照样题表现出对语文基础、经典阅读、思想质量的重视,反应高考语文北京卷的命题思想和考察思路。

1.重视语文基础,突出综合与运用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对学生的修养形成、终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样题重申在阅读、表达等语文活动中,重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重视知识与能力的交融贯穿,突出以特定情境为依靠进行综合考察的思路。

2019高考考纲公布,语文学科这四点变化要注意

2019高考考纲公布,语文学科这四点变化要注意

2019高考考纲公布,语文学科这四点变化要注意1. 引言1.1 2019高考考纲公布,语文学科这四点变化要注意2019高考考纲公布,语文学科这四点变化要注意。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语文学科的考试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考生们应该密切关注这些变化,以便更好地准备高考。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2019高考语文考纲的主要变化。

考生需要注重文学经典的阅读。

传统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考生还需要增加对非文学类文本的阅读。

现代社会信息量巨大,考生需要具备阅读和理解不同类型文本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

接着,2019高考考纲还强调了跨学科知识的融合。

语文学科已经不再是孤立的学科,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考生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写作能力的考核也得到了加强。

写作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而非仅仅是背诵套路和范文。

提倡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2019高考考纲要求考生具备开放,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9高考语文考纲的变化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生应该加强对文学经典和非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能力,注重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希望考生们能够认真对待这些变化,做好充分的准备,取得优异的成绩。

2. 正文2.1 注重文学经典阅读在2019年高考考纲公布之后,语文学科出现了一些变化,其中之一就是注重文学经典阅读。

文学经典是每个学生都应该了解和熟悉的重要文本,它们代表了人类文明的精华,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至关重要。

在考试中,可能会出现与文学经典相关的题目,要求考生对其中的意义、人物、情节等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

考生需要提前备好典籍,熟读其中的内容,了解作者的用意和情感表达,以便在考试时能够有针对性地作答。

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也会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文学经典作品,帮助他们提升对于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最新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四大变化及应对策略一、四大变化1.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变为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

这一变化将“文化素质”具体化,强调了“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是对高考语文试题在命题思想上的规定,决定了命题的方向;“科学文化素质”强调了文化素质的科学性,原因在于文化中亦有糟粕,此变化充分强调了高考要关注先进文化,关注充满正能量的文化。

2.调换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顺序。

这一变化会让语文试卷的结构布局更加科学,在本质内涵上来看,论述类文本阅读和以新闻为核心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都具有时政性的基本特征,而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古诗文阅读在本质内涵上都属于文学作品,这样的顺序调整有助于考生在解题时呈现出思维上的连贯性。

3.题型示例中去掉了实用类文本阅读《下笔不觉师造化》和以“阅读危机”为核心内容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这一变化目的在于让高考试题在题型组成上更加趋于合理,突出试题的变化性。

4.题型示例中增添了论述类文本阅读《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2018年全国卷的关于“通信安全”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17年全国卷的关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运营方式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18年全国卷语言文字应用成语病句连贯、2018年全国卷语言文字应用成语病句连贯、2018年全国卷的语言得体,以及2018全国卷和全国卷的作文。

这些变化是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变革的成果和结晶,展现出了高考语文试题的创新性,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热点。

二、对于2019年高考语文课标卷备考的思考1.体现核心价值,落实立德树人。

2019年的高考语文命题将会牢牢扣住“新时代”和“新一代”的历史内涵与特点,以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具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优秀人才为目标,追求试题的思想性、时代性、科学性和示范性。

这些将充分显示和发挥语文在高考评价体系中“立德树人”“育才成人”“以文化人”的独特功能。

2.调整试题顺序,趋于科学布局。

2018年,教育部对考纲内容仅仅做了一个微调:在题量和分值说明中加了个“或”字。

这个细小的变化并未引起一线师生的注意。

因此,对于考纲中题目顺序所做出的调整,要充分引起关注,及时调整以往的答题思维和解题顺序。

3.关注时代热点,学会把握时代。

2019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将进一步充分回应社会热点,考查考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进而产生有社会针对性的正确思维。

这就要求考生梳理一年来的热点事件,如十九大“新时代”、港珠澳大桥、中国精神、中美贸易战、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改革开放40周年、一带一路、人工智能、新高考改革的思考、打好蓝天保卫战,上海首届进博会等都值得我们去关注。

4.梳理纪念事件,倾心社会热点。

对于2018年到2019年6月以来的纪念性历史事件要充分关注。

2019年值得关注的纪念事件有改革开放40周年,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建国七十周年,互联网诞生五十周年,中美建交四十周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三十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戊戌变法120周年,甚至2019年6月7日的高考首日是端午节。

对于这些敏感的社会热点要予以思考。

5.关注课程标准,拥有理性观念。

2019年课标卷语文命题将会进一步突出理性思维,落实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要求。

高考语文课程标准中喊得最响的几个关键词要引起关注,如整本书阅读、批判性思维、传统文化、长征精神、革命文化等。

6.养成阅读习惯,突破传统思维。

2019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一定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努力实现真阅读,用阅读来提升自己的思想。

同时要突破传统的模式化答题思维:对于小说,就是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对于作文就是开头、结尾,外加三个分论点;对于诗词鉴赏就是意象、意境、主题。

这种模式化的答题思维要全力突破,力争在读懂精研上下功夫。

2019年语文考试大纲在2018年基础上再次作出了变革,在此基础上更加体现试题考查的时代性、科学性,为真正考查考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提供了平台。

教师在2019年备考中应更加关注基础,重视学生关键能力的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三年考纲变化历程2019年语文考试大纲在2018年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调整,让考纲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为以后有效指导高考命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样的变化,一方面体现了教育主管部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国家意志的命题思维,同时也充分展现了促使教育公平,做到有效测评的命题思想。

这样的变化将会进一步引导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

回顾近三年(2017—2019)的考纲变化历程,先是取消了以往的选考内容,全部改为必考,这就意味着语文考试在时间不变的状况下要完成更多的试题,增加了考试难度。

基于这一点,命题人为了降低难度,让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个试题,在命题形式和题目数量上作了适当调整,即压缩了主观题的数量,增加了客观题的分值。

总体而论,三年考纲有以下变化:1.规范了各种概念术语。

以前考纲将高考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归为“现代文阅读”,修改后的考纲将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统称为现代文阅读。

就本质来看,现代文是针对古文而提出的概念,从一定意义上,小说、传记、散文、新闻等均属于现代文的概念范畴,以往考纲所说的现代文仅仅是指论述类文本阅读,显然是不科学、不规范的。

修改后的考纲在概念上做了进一步明确,更为科学,为备考指明了方向。

2.充分明确了考查要求。

在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点说明中,明确指出了“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

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等重要观点,这样的语言表述进一步明确了文本的选材范围,考查的基本要求,以及阅读文本应注重的基本方法,让考查方式和考试命题有章可循,充分体现了考纲在指导命题上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适当增添了考试内容。

阅读整个考纲,我们发现,考纲在微观上呈现出以下几点变化:现代文阅读部分增添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古诗文阅读部分增添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由以往的“筛选文中信息”变为了“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增添了“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考点;“实用类文本阅读”增添了“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文学类文本阅读”增添了“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同时也指出了阅读的基本策略,即“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4.有意调整了表述顺序。

对于个别考点,考纲做了表述顺序上的调整,主要有以下几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一考点原来位于“语言文字应用”部分的表达应用类,调整后位于“语言文字应用”之“表达应用”的最后一个考点;“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将原来的“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调整为“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

对于考纲而言,平白无故的调整顺序是没有理由的。

这样的调整旨在说明命题人试图强调某些知识点的重要性,以及在变化中让师生明确某些考点的存在。

回顾近年来的课标卷语文试题,对于新闻、标点的考查从未涉及,所以变化中的考点应引起重视。

5.合并压缩了部分考点。

论述类文本阅读将以往的“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两个考点合并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将“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两个考点合并为“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2018年语文考试大纲与2017年相比,没有较多变化,只是在题目数量和分值上加了“约”“或”而已,属于规范性和命题技术上的调整。

四、2018年高考课标卷试题的变化有效备考有两个维度,一是当年的考纲变化,二是上年度的考题变化。

回顾2018年课标卷考题的变化,有以下特点:1.试卷的结构有所调整。

从整个布局来看,选择题的分值减少,主观题数量增加,在试卷字数增加的状况下,无疑增加了难度。

2.文学类文本阅读回归到了对小说的考查,主观性试题旨在打破常规。

如考查了人物心理和幽默手法的运用,难度还是稍有增加。

3.名句默写出现了隔空填写,分值回归到以往的6分。

4.语言文字应用趋向综合,将连贯、成语、病句融为一道试题,并且以语段的形式出现。

5.增加了对应用文的考查,出现了诸如对“启事”等的主观性修改。

6.增加了对仿写句子等传统题型的考查。

7.作文改变了时兴的“任务驱动作文”占绝对主流的形式,加强了对考生批判性思维的考查。

新课标作文课题组:长孙永健【作者简介:长孙永健,现任教于陕西省柞水中学。

多年担任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成绩突出。

参与国家教科所“十一五课题”之“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研究工作,2007被评为教科所课题研究全国优秀实验教师,论文《浅谈古典文学中的悲剧意识》被中央教科所评为一等奖,多篇论文被网站转载。

】2019考试大纲和说明变化及透漏信息分析新课标课题组王建红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和.考试范围与要求两部分,相较于2018年考试大纲均有变化。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部分的变化“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变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

透露信息:新增“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表明2019年高考将更加注重对思想道德的考查。

将“文化素质”具体为“科学文化素质”,注重文化的科学性,隐含对理性逻辑思维的重视。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部分的变化将“实用类文本阅读”调整到“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前。

透露信息:4~6题改为实用类文本阅读。

7~9题改为文学类文本阅读。

此次调整,将论述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两题相连,较以前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与文学类文本阅读相连更符合人的思维认知规律,命题更为科学。

题型顺序变化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结构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但考试说明题型示例部分的题型依然按照2016年以前(含2016年)的试卷结构排序,2017、2018年题型示例共分六部分:一、现代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四、实用类文本阅读五、语言文字应用六、写作2019年考试说明题型示例以2017年、2018年高考试卷结构为准,调整为四部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三、语言文字应用四、写作与2017、2018年高考试题相比,仅将“现代文阅读”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顺序做了调整。

此调整与2019考试大纲中“考试范围与要求”的顺序调整保持一致,再次证明2019年高考试题中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会放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