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阅读练习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呐喊自序课本阅读练习3 人教版

高中语文呐喊自序课本阅读练习3 人教版

高中语文呐喊自序课本阅读练习3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秋夜鲁迅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是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

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

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眨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

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

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

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

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被别人打剩下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

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

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了,然后脱了当初满树都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

但是,有几枝还低压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

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

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周的空气都应和着笑。

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驱逐,回进自己的房。

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

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

呐喊阅读高考试题

呐喊阅读高考试题

高三名著阅读训练集锦《呐喊》1.鲁迅小说中,狂人、阿Q、孔乙己等形象各有什么典型的语言?试各写出一句来。

答:狂人:“这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救救孩子……”等阿Q:“我总算被儿子打了,……”、“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等孔乙己:“窃书不能算偷……”、“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2、鲁迅在东京留学时为什么一开始选择医学?后来为什么弃医从文?答:学医是为了拯救被庸医所害的病人,促进国人对维新的景仰,战争时就去当军医。

后来觉得更重要的是要拯救国人的心灵,所以弃医从文。

3.王胡、水生、王九妈、华大妈、仲密夫人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答:《阿Q正传》《故乡》《明天》《药》《鸭的喜剧》4.请围绕《阿Q正传》举例谈谈你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本质的理解。

答:阿Q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王胡、小D的冲突中,一直都是失败者,但他却自我辩护和粉饰:盲目地自夸自尊,“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莫名其妙地自轻自贱,“我是虫豸——还不放么?”;对耻辱和失败的健忘和自慰,“儿子打老子了!”;对更弱者的欺凌和报复,“他扭住伊(指小尼姑)的面颊”。

(举一实例即可)精神胜利法的本质:就是自欺自骗以求自慰,这种奴性心理,是长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人们造成的,是中华民族觉醒和振兴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也是鲁迅先生通过(阿Q正传)对我们民族进行的自我批判。

5.吴妈、七斤嫂、八公公、方玄绰、夏四奶奶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答:《阿Q正传》《风波》《社戏》《端午节》《药》。

6.赵白眼、麻子阿四、豆腐西施、驼背五少爷、红鼻子老拱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答:《阿Q正传》《风波》《故乡》《药》《明天》。

7.华老栓、陈老五、赵七爷、红鼻子老拱、六一公公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答:《药》《狂人日记》《风波》《明天》《社戏》。

《呐喊》名著阅读复习练习

《呐喊》名著阅读复习练习

呐喊名著阅读题一、正误判断1.周树人首次以“鲁迅‘‘这一笔名发表的作品是《狂人日记》,它被看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小说。

( √)2.鲁迅在《狂人日记》中以“吃人”这一审美命题赋予它以具象,确实产生了深远的警示作用:中国要有希望,必须从政治、思想、精神和心理结构等方面,彻底毁坏这“吃人的筵宴”。

( √)3.《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

( √)4.《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一一个落后不觉悟农民阿Q形象,他的“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欺软怕硬‘‘、“自我作践”,都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

把中国人的深层人物性格揭示得淋漓尽致,这是鲁迅的一个巨大的贡献。

( √) 5.善于投机是中国民族劣根性之一。

阿Q革命的目的,不过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丝毫不了解革命的意义。

所以一为假洋鬼子所拒斥,就想到衙门里去告他谋反的罪名。

( √)6.恃强凌弱,精神胜利法,善于投机,夸大狂与自尊癖都属于《阿Q正传》所影射中国民族劣根性的内容。

( )错误:“恃强凌弱”应为“卑怯、欺软怕硬‘‘。

7.《一件小事》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内容警策深邃。

全文仅一千字左右,作者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在歌颂下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同时,还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现出真诚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新思想。

( √)8.《药》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一家,暗线是夏瑜一家。

明线是次线,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主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

两条线从并行到融合,突出因群众的冷漠而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

( )错误:明线是主线,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次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

9.《药》是以1911年辛亥革命英雄黄花岗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

小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发人深省地剖析了这一革命不成功的历史原因。

( )错误:《药》是以1 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

高一名著《呐喊》练习题

高一名著《呐喊》练习题

名著《呐喊》专题复习班级:姓名:一、判断1、《呐喊》收集了鲁迅先生1918一1922年间的短篇小说作品,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勇猛的抨击和无情的批判。

其中收录了鲁迅先生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

(错)2、夏瑜、九斤老太、闰土、孔乙己、阿Q、祥林嫂这些人物都出自于鲁迅小说集《呐喊》。

(错)(祥林嫂是《彷徨》中的人物)3、鲁迅小说擅用细节,如《药》中让夏瑜坟上出现一圈红白的花这一细节,为小说悲凉的氛围增添了一丝希望的亮色。

(对)4、《呐喊》中多数作品的主人公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

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他们以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血泪人生,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黑暗。

(错,祥林嫂是小说《祝福》中的人物,《祝福》被收入小说集《彷徨》)5、鲁迅在《呐喊》的《端午节》里塑造了一个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方玄绰”的形象。

方玄绰是“这些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总是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的代表。

(对)6、鲁迅先生《药》中的华老栓是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的代表,他勤劳善良又愚昧麻木,只关心给自己的儿子治病,对刽子手卑躬屈膝,对革命者的死无动于衷,作者对他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对)7、《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创作意图为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都收在《呐喊》中。

(对)8、《呐喊》注重揭示人物深邃、丰富的内心世界,开创了现代心理小说的创作先河,这是鲁迅先生向中国古代小说传统学习的结果。

(错,中国古代小说不是心理描写为传统,而是以故事情节见长)9、《呐喊》成功塑造了许多封建社会中生活在底层的贫苦大众形象和被科举制度戕害的知识分子形象,比如阿Q、闰土、华老栓、夏瑜、孔乙己、陈士成等。

(错,《药》中的夏瑜是一位革命者)10、《故乡》通过贫苦农民闰土父子两代的童年对比,反映了自辛亥革命至“五四”前后中国农村走向全面崩溃以及农民的悲惨生活。

高中语文呐喊自序课本阅读练习2 人教版

高中语文呐喊自序课本阅读练习2 人教版

高中语文呐喊自序课本阅读练习2一、阅读下文,完成1~9题。

李格非先生二三事我的老师,武汉大学教授李格非先生年届八十,德高硕学,知识界多尊称他“我们的格老”。

他担任一片寒毡,埋头修纂”“不为利锁名牵,不省疾,湾淹缠。

编摩昏昏,呕出心肝一片丹”(《增宇锦堂月曲·编纂抒怀》)。

我曾亲眼见格老推敲例句十分辛苦,忍不住劝他:“您成竹在胸,资料卡片又这么丰富,可以手到拈来。

例句只要证明释义就行,何必尽善尽美?”格老正色答道:“同样解释一个‘把’字,林语堂的例子是‘把人杀死,把钱抢走’,我的例子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善恶分明自不待言,但佳者得之不易。

”又说:!”格老业余喜撰对联,认为可以寄托性情,不必以雕虫小技视之。

一日,他想起唐朝娄师德逆来顺受、忍辱负重的故事:人家把口水吐在脸上,擦也不擦,让它自己干去;能够喝下五斗老醋,肚量亦自不凡。

格老就用“唾面自干鼻吸五斗醋”为出句,反复推敲对句。

一位才子对以“掉头不顾耳听万松声”,可说气度恢弘,对仗工稳熨贴,但格老以为潇洒有余,谦诚不足。

他宁愿声律小疵,对以“虚怀好学心念一字经。

”“一字经”用的是《荀子·劝学》“用心一也”“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的典故。

格老安贫乐道,不完全赞成《论语》上“居无求安,食无求饱”和《礼记》上“富润屋,德润身”的说法,略加增删,集成一副佳联:”于此可见先生襟怀。

我久为人师,最苦不过的是所教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而聪明好学的令人愉悦,反之使人头痛,这大概也是常情。

一日与格老讲论此事,先生略一沉吟,说起他在成都的一件往事:某一工艺作坊,竟以最不起眼的树根老藤雕刻嫁接为绝妙盆景,令人叹为观止。

格老应嘱撰题一联:“天生我材必有用,世无朽木不可雕。

”店主十分感激,我听后也深受启发。

先生忙余小憩,爱听京戏,并能清唱,自得其乐。

曾观赏某名家演艺,十分佩服其做工老到,功力深厚。

但随后又万分惋惜他有一处败笔。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呐喊》是哪位作家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巴金答案:A2. 《呐喊》中,哪篇小说通过描写一个疯子的形象来批判封建礼教?A. 《阿Q正传》B. 《狂人日记》C. 《孔乙己》D. 《药》答案:B3. 在《呐喊》中,鲁迅通过哪篇小说表达了对传统中医的批判?A. 《明天》B. 《一件小事》C. 《药》D. 《头发的故事》答案:C二、填空题4. 《呐喊》中的《阿Q正传》通过主人公________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不公。

答案:阿Q5. 《孔乙己》是《呐喊》中的一篇小说,其中孔乙己的形象代表了封建社会中的________。

答案: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三、简答题6. 简述《呐喊》中《药》这篇小说的主题。

答案:《药》这篇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小福子为了给病重的儿子买药而不惜一切代价的故事,揭示了社会的冷漠和人性的扭曲,同时也反映了普通人在社会压力下的无奈和挣扎。

7. 《狂人日记》中,狂人的“病”有何象征意义?答案:狂人的“病”在《狂人日记》中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封建社会中人们对传统礼教的盲目崇拜和对变革的恐惧。

狂人的疯狂代表了对封建礼教的彻底否定和对新思想的渴望。

四、论述题8. 论述《呐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呐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

鲁迅通过这部作品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呐喊》中的许多作品,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都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影响了无数作家的创作思想和写作手法。

五、思考题9. 你认为《呐喊》中哪些主题或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请举例说明。

答案:(此题需根据考生的理解和思考进行回答,以下为示例答案)《呐喊》中的许多主题和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呐喊》阅读练习(一)

《呐喊》阅读练习(一)

《呐喊》阅读练习(一)《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一、填空(20分)1、《狂人日记》写于年。

它是鲁迅先生创作的第一个小说,也是现代中国新文学的第部杰出作品。

它采用中国传统小说从来没有过的体。

2、《狂人日记》塑造了一个战士——“狂人”的形象。

狂人看到的眼色,的铁青的脸,一路上的人交头接耳的议论,张开着的嘴,街上女人说的“咬你几口”的话,联想到村佃户告荒时讲过人吃人的故事。

3、狂人对现实的认识非常清醒。

他能分辨食人者的各种类型。

狂人识破是刽子手,发现是“合伙吃我的人”。

4、《孔乙己》用第人称来写,通过一个的耳闻目睹来写孔乙己。

那一句“”,将旧时代知识分子自命清高而又迂腐不堪的形象毕现无余。

5、《药》是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就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

6、《药》中的儿子得了那个时代治不好的绝症肺痨,花了大钱从康大叔手里买下了叛党斩首时染好的血馒头,回去烤给儿子吃。

可惜人血馒头并不能治好肺痨,最终还是死了。

7、《药》采用双线结构。

一条线索写,另一条线索是写。

二、选出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两项(5分)()()A、鲁迅《狂人日记》中,将狂人“恐惧、多疑、知觉障碍和逻辑思维不健全”等迫害妄想型“的精神病特征描写得鲜明突出,但这并非一篇精神病人的纪实作品,而是借狂人之品来揭示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警世之作。

B、《药》中的茶客们是一般游手好闲、麻木不仁又空虚的小市民。

他们对统治者恐惧、讨好、低声下气,对革命者不理解、不同情、甚至仇视。

他们是封建秩序自觉的维护者,又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

C、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站着喝酒”,说明他经济拮据,买不起下酒菜,入不了正席,不能享受“长衫顾客”的待遇,只能和“短衣帮”一起,可他又舍不得脱下象征读书人的“长衫”。

这种预先现象充分说明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特殊性格。

D、《药》中的康大叔是一个刽子手,他以杀人为职业,以卖人血馒头为“专利”,蛮横凶恶,贪得无厌。

《呐喊》测试题含答案

《呐喊》测试题含答案

《呐喊》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鲁迅的代表作《呐喊》是哪一年发表的?A. 1918年B. 1922年C. 1925年D. 1928年答案:B2. 《呐喊》是一部什么类型的作品?A. 小说B. 故事集C. 诗集D. 散文集答案:C3. 鲁迅的《呐喊》一共包含了多少篇作品?A. 12篇B. 15篇C. 20篇D. 25篇答案:C4. 在《呐喊》中,鲁迅首次使用了哪个别名?A. 阿QB. 孔乙己C. 白眉大侠D. 病夫答案:A5. 下面哪个作品不是《呐喊》中的篇目?A. 《阿Q正传》B. 《狂人日记》C. 《孔乙己》D. 《故乡》答案:D6. 《呐喊》对于鲁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他的什么主张?A. 民主自由B. 民族复兴C. 反封建D. 反帝国主义答案:C7. 《呐喊》中的作品大多以怎样的视角写作?A. 第一人称B. 第二人称C. 第三人称D. (无人称)答案:A8. 鲁迅在《呐喊》中揭示了社会的哪些问题?A. 封建迷信、人性丑恶B. 帝国主义侵略、工商业剥削C. 文化保守、思想觉醒D. 社会不公、政治腐败答案:A、B、D9. 《呐喊》中讽刺的对象主要是谁?A. 地主阶级B. 商人阶级C. 官僚阶级D. 小资产阶级答案:C10. 在《呐喊》中,鲁迅除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外,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A. 痛苦与绝望B. 希望与憧憬C. 幽默与讽刺D. 冷漠与无视答案:A11. 以下哪个作品是《呐喊》中的怀古之作?A. 《猫》B. 《阿Q正传》C. 《奔跑吧!乡亲们》D. 《故乡》答案:D12. 鲁迅通过《呐喊》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个问题?A. 封建礼教B. 儒家伦理C. 文人雅士D. 宗教迷信答案:C13. 《呐喊》中的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了鲁迅对何种信念的坚守?A. 爱国主义B. 革命思想C. 人道主义D. 科学理性答案:B14. 鲁迅的《呐喊》在文学史上具有哪种重要意义?A. 开创了新文学的先河B. 为后来的文学提供了范本C. 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D. 引发了社会动态答案:A、B、C15. 《呐喊》中的作品体现了鲁迅对什么的关切?A. 人性的迷茫B. 社会的底层C. 时代的矛盾D. 民族的命运答案:A、B、C、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鲁迅为什么选择以“呐喊”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答案:鲁迅选择以“呐喊”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主要是出于对中国社会现实的绝望和愤怒。

呐喊阅读试题及答案

呐喊阅读试题及答案

呐喊阅读试题及答案1. 《呐喊》是哪位作家的代表作?A. 鲁迅B. 巴金C. 老舍D. 茅盾答案:A2. 《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人公认为自己得了什么病?A. 精神病B. 心脏病C. 肺病D. 胃病答案:A3. 《呐喊》中《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的特点是?A. 喜欢喝酒B. 喜欢读书C. 喜欢赌博D. 喜欢打架答案:B4. 《呐喊》中《药》一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A. 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B. 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C. 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D. 一个关于牺牲的故事答案:D5. 《呐喊》中《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的特点是?A. 聪明机智B. 勇敢坚强C. 自卑自大D. 善良正直答案:C6. 《呐喊》中《明天》一文的主人公是谁?A. 祥子B. 许三观C. 阿QD. 阿长答案:D7. 《呐喊》中《一件小事》一文主要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A. 贫富差距B. 官僚腐败C. 道德沦丧D. 社会不公答案:C8. 《呐喊》中《风波》一文的背景是什么?A. 抗日战争时期B. 辛亥革命时期C. 五四运动时期D. 土地革命时期答案:B9. 《呐喊》中《社戏》一文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A. 乡村生活的宁静B. 城市生活的喧嚣C. 传统文化的衰落D. 社会变革的迫切答案:A10. 《呐喊》中《端午节》一文的主人公是谁?A. 孔乙己B. 阿QC. 祥子D. 许三观答案:B。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呐喊》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郭沫若C. 老舍D. 巴金答案:A2. 《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人公是谁?A. 祥子B. 许三观C. 狂人D. 阿Q答案:C3. 《呐喊》中《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的特点是?A. 勇敢正直B. 善良无私C. 自卑又自大D. 聪明机智答案:C二、填空题4.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了______篇作品。

答案:十五5. 《呐喊》中的《孔乙己》是一篇以______为背景的作品。

答案:封建社会三、简答题6. 简述《呐喊》中《药》的主要内容。

答案:《药》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老栓为了给儿子治病,购买了所谓的“人血馒头”,这种迷信的做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愚昧和落后。

7. 《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什么?答案: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指他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通过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骗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优越感,从而逃避现实。

四、论述题8. 论述《呐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开山之作,它不仅开创了现代白话文小说的先河,而且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鲁迅先生通过《呐喊》中的一系列作品,表达了对封建残余的强烈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 分析《狂人日记》中“吃人”的隐喻及其象征意义。

答案:《狂人日记》中的“吃人”隐喻,象征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和压迫。

狂人通过日记的形式,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个体的束缚和摧残,以及人们在这种环境下的盲目和麻木。

这种隐喻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不公,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解放和精神觉醒的强烈呼唤。

《呐喊》

《呐喊》

名著名篇阅读专项训练(《呐喊》)一、判断题:1、《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其中收录了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

当时正值“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对中国旧有制度进行深刻剖析,全面肯定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

2、《呐喊》注重揭示人物深邃、丰富的内心世界,开创了现代心理小说的创作先河,这是鲁迅向中国古代传统小说学习的结果。

3、《呐喊》共收录小说15篇,其中《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拿来主义》《药》《祝福》《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都为鲁迅的代表作品。

4、鲁迅的《呐喊》中的很多篇章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比如阿Q、孔乙己、鲁四老爷、九斤老太、闰土、单四嫂子、陈士成等。

5、鲁迅小说擅用细节,如《药》中让夏瑜坟上出现一圈红白的花这一细节,为小说悲凉的氛围增添了一丝希望的亮色。

6、在《呐喊自序》中,鲁迅用“铁屋子”比喻黑暗顽固的旧中国、旧社会;用“熟睡的人们”比喻当时愚弱的国民,用“大嚷”来比喻通过宣传使一些较为清醒的人提高觉悟。

7、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以一个疯子的口吻自诉,由十三则日记组成,主题是要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结尾处“救救孩子”的呐喊震人心魄,发人深省。

8、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将狂人恐惧、多疑、智觉障碍和逻辑思维不健全等迫害妄想型的精神病特征描写得鲜明突出,但这并非一篇精神病人的纪实作品,而是借狂人之口来揭示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警世之作。

9、《明天》是鲁迅着力反映妇女命运的小说之一。

作品通过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宝儿的描写,令人震悚的展示了一幅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

10、《药》这篇小说是以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家宋教仁被杀害的事件为背景写成的,揭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软弱性、妥协性,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

《呐喊》测试题含答案范本

《呐喊》测试题含答案范本

《呐喊》测试题含答案范本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呐喊》的作者?A. 鲁迅B. 林语堂C. 茅盾D. 朱自清答案:B. 林语堂2. 鲁迅的《呐喊》属于哪种文体?A. 诗歌B. 小说C. 散文D. 戏剧答案:C. 散文3. 下列哪个作品不是《呐喊》中的篇章?A. 狂人日记B. 药C. 孔乙己D. 阿Q正传答案:B. 药4. 鲁迅的《呐喊》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哪种影响?A. 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B. 推动了现代诗歌的发展C. 推动了现代散文的发展D. 推动了现代戏剧的发展答案:C. 推动了现代散文的发展二、判断题请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 《呐喊》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正确2. 鲁迅以《呐喊》为开山之作,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篇章。

答案:正确3. 《呐喊》一书共收录了四篇散文作品。

答案:错误,共收录五篇散文作品。

4. 《呐喊》中的狂人日记是鲁迅的自传。

答案:错误,狂人日记并非鲁迅的自传。

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 《呐喊》中哪篇作品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说明原因。

答案:个人观点。

2. 《呐喊》对中国文学发展的意义是什么?答案:个人观点。

3. 您认为《呐喊》的现实主义揭示了哪些社会问题?请举例说明。

答案:个人观点。

四、论述题请依据您对《呐喊》的理解,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论述文章,探讨该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正文开始】(请在此处撰写您的论述文章,确保文章内容准确、通顺、流畅,整洁美观。

)【正文结束】以上是《呐喊》测试题含答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具体回答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知识进行阐述。

《呐喊》阅读训练三

《呐喊》阅读训练三

《呐喊》阅读练习(三)《风波》《端午节》《白光》《明天》一、填空(20分)1、《明天》是鲁迅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

作品通过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生子宝儿的描写,展示了一幅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

文章痛斥了以蓝皮阿五为代表的中国劳动农民的愚昧麻木和不觉醒的精神状态。

2、《端午节》中方玄绰爱说“差不多”这一句话,这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

他的太太并无学名或雅号,所以也就没有什么称呼了,照老例虽然也可以叫“太太”但他又不愿意太守旧,于是就发明了一个“喂”字。

3、《风波》写于1920年。

作品围绕“辫子”的危机,提示了张勋复辟事件的实质,即复辟终究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步伐,沉滓短暂起之后,终究要被重新淘汰。

文中九斤老太的儿子七斤的职业和他祖父辈一样帮人撑航船。

九斤老太的口头禅是“一代不如一代”。

4、《白光》写了一个疯狂追求功名利禄的旧知识分子陈士成的遭遇,控诉了封建制度吃人的阴鸷。

文中陈士成落水身亡后由地保(谁)埋了。

6.赵白眼、麻子阿四、豆腐西施、驼背五少爷、红鼻子老拱这些人物依次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阿Q正传》、《风波》、《故乡》、《药》、《明天》。

二、选择题(5分)A、《风波》中的赵七爷是个不学无术的人,他精神贫乏空虚,是善于韬晦且阴险凶恶,时刻梦想复辟的封建遗老。

他的咄咄逼人的言论,恫吓欺骗的举动,说明封建复辟势力妄图卷土重来的欲望和野心。

B、《风波》以小见大,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封闭、愚昧、保守的沉重氛围,帝制余孽还在向农民肆虐,农民还处在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统治的控制之下。

C、鲁迅农民题材的小说不仅成功地塑造出了一批落后农民的艺术形象,而且还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黑暗的现实,深刻地揭示出这些农民愚昧、麻木的精神创作。

D、《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创作意图为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

呐喊测试题

呐喊测试题

呐喊测试题1. 《呐喊》是哪位作家的作品?A. 鲁迅B. 巴金C. 老舍D. 茅盾2. 《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人公患有什么疾病?A. 精神病B. 抑郁症C. 焦虑症D. 强迫症3. 《呐喊》收录的短篇小说数量是多少?A. 10篇B. 15篇C. 20篇D. 25篇4. 《呐喊》中《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的绰号是什么?A. 阿QB. 阿PC. 阿KD. 阿L5. 《呐喊》中《药》一文中,主人公为了治疗什么病症而购买人血馒头?A. 肺痨B. 贫血C. 疟疾D. 伤寒6. 《呐喊》中《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的职业是什么?A. 教师B. 医生C. 木匠D. 书生7. 在《呐喊》中,鲁迅通过哪些作品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A. 《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B. 《药》和《孔乙己》C. 《故乡》和《一件小事》D. 所有选项8. 《呐喊》中《明天》一文的主人公面对的困境是什么?A. 贫困B. 疾病C. 失业D. 家庭破裂9. 《呐喊》中《白光》的主人公因为什么而感到绝望?A. 爱情的失败B. 事业的失败C. 家庭的破裂D. 社会的不公10. 《呐喊》中《祝福》的主人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A. 封建礼教B. 自然灾害C. 个人性格D. 社会动荡答案:1. A2. A3. A4. A5. A6. D7. D8. B9. A10. A。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呐喊》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巴金答案:A2. 《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人公是谁?A. 阿QB. 祥子C. 许三观D. 狂人答案:D3. 《呐喊》中,以下哪个故事不是出自该作品?A. 《药》B. 《孔乙己》C. 《祝福》D. 《子夜》答案:D4. 《呐喊》中,《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最终的结局是什么?A. 成为革命英雄B. 被处决C. 远走高飞D. 成为地主答案:B5. 《呐喊》中,《药》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A. 爱情B. 革命C. 教育D. 医药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包含了______篇故事。

答案:142. 《呐喊》中,《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______。

答案:穷困潦倒的读书人3. 《呐喊》中,《明天》这篇小说通过______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

答案:祥林嫂4. 《呐喊》中,《一件小事》的主人公是一个______。

答案:车夫5. 《呐喊》中,《风波》这篇小说反映了______的封建残余思想。

答案:农民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呐喊》中《药》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

答案:《药》讲述了华老栓为了给儿子小栓治病,听信迷信,买了人血馒头给儿子吃,结果小栓还是病死了。

小说通过这一悲剧,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迷信和无知,以及封建社会的残酷。

2. 《呐喊》中,《阿Q正传》是如何刻画阿Q这一人物形象的?答案:《阿Q正传》通过阿Q的言行举止,刻画了一个自大、自卑、欺软怕硬、精神胜利法等复杂性格的人物形象。

阿Q在面对失败和屈辱时,总是以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来逃避现实,这种精神胜利法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无奈和悲哀。

结束语:通过以上题目的测试,相信大家对《呐喊》这部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汲取文学的养分,感悟鲁迅先生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人文关怀。

文学名著阅读《呐喊》练习.docx

文学名著阅读《呐喊》练习.docx

《呐喊》练习一正误判断1 鲁迅的《呐喊》中的很多篇章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比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

()2《呐喊》是伟大的鲁迅先生1918 年至 1922 年所写的 14 个短篇小说的结集。

取名为"呐喊",意在为革命"喊几声助助威 " ,以鼓舞 " 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

()3《呐喊》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其中《狂人日记》描写了一个" 迫害狂 " 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狂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疯话,但是话里又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4鲁迅的《狂人日记》收录在小说集《彷徨》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对愚弱国民 "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 的态度。

()5《呐喊》是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共收录小说15 篇,其中《狂人El 记》《孔乙己》《阿Q正传》《拿来主义》等文章都为鲁迅的代表作。

他的作品大都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6《呐喊》是鲁迅 1918 年至 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7《呐喊》是鲁迅 1918 年至 1922 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当时正值 " 五四 " 革命精神高扬时期,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 " 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 ,对中国旧有制度进行深刻剖析,全面肯定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

()8为了改良社会,改变国民劣根性,鲁迅作品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目的是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在《呐喊》中塑造了阿Q、闰土、孔乙己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呐喊练习题

呐喊练习题

呐喊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呐喊》是哪位作家的代表作?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巴金2. 《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人公是什么身份?A. 医生B. 教师C. 学生D. 狂人3. 在《呐喊》中,鲁迅通过哪些作品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陋习?A. 《阿Q正传》和《药》B. 《狂人日记》和《孔乙己》C. 《药》和《明天》D. 《阿Q正传》和《明天》4. 《呐喊》中《药》一文中,主人公为了治疗儿子的病,买了什么?A. 人血馒头B. 草药C. 神水D. 仙丹5. 《呐喊》中《孔乙己》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时代背景下?A. 清朝末年B. 民国初年C. 新中国成立初期D. 文化大革命时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呐喊》中《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其名字中的“Q”字来源于________。

7. 《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人公在日记中反复提到“吃人”的字眼,这实际上是对________的隐喻。

8. 在《呐喊》的《药》中,主人公的儿子得的病是________。

9. 《呐喊》中《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因为________而被人嘲笑。

10. 《呐喊》中《明天》的主人公因为________而感到绝望。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呐喊》中《阿Q正传》的主要内容及其反映的社会问题。

12. 描述《呐喊》中《狂人日记》的创作特点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3. 阐述《呐喊》中《药》一文的主题思想及其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呐喊》中鲁迅对于封建礼教的批判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5. 分析《呐喊》中鲁迅如何通过人物塑造来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五、开放性问题(10分)16. 你认为《呐喊》在当代社会是否仍有其现实意义?请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 A2. D3. B4. A5. A6. 鲁迅在《阿Q正传》中并未明确说明“Q”字的来源,但普遍认为这是对阿Q身份的模糊化处理。

呐喊试题及答案

呐喊试题及答案

呐喊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呐喊》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巴金C. 老舍D. 曹禺答案:A2. 《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人公认为自己得了什么病?A. 精神病B. 狂犬病C. 抑郁症D. 心脏病答案:A3. 《呐喊》中《孔乙己》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D4. 《呐喊》中《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的特点是?A. 聪明机智B. 勤劳朴实C. 自卑自大D. 乐观向上答案:C5. 《呐喊》中《药》的主人公华老栓为了治疗儿子的病,买了什么?A. 草药B. 人参C. 人血馒头D. 虎骨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______小说集。

答案:白话2. 《呐喊》中《一件小事》的主人公是______。

答案:车夫3. 《呐喊》中《明天》的故事发生在______。

答案:北京4. 《呐喊》中《头发的故事》中,主人公因为______而被剪了头发。

答案:革命5. 《呐喊》中《端午节》的主人公是______。

答案:方玄绰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题思想。

答案:《狂人日记》通过主人公的疯狂视角,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扭曲和压迫,表达了对封建社会“吃人”现象的强烈批判。

2. 《呐喊》中《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答案:孔乙己是一个穷困潦倒、受人嘲笑的知识分子形象,他的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3. 《呐喊》中《阿Q正传》的阿Q有哪些典型的心理特征?答案:阿Q具有典型的精神胜利法、自大自卑、自我安慰等心理特征,这些特征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精神状态。

4. 《呐喊》中《药》的主人公华老栓为什么买人血馒头?答案:华老栓买人血馒头是因为他迷信人血馒头能够治疗儿子的肺痨,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愚昧无知和迷信思想。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呐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呐喊 练习题

呐喊 练习题

呐喊练习题呐喊练习题一有一位乡村教师,名叫李明。

他来自一个偏远的山村,家境贫寒。

虽然生活困难,但他一直对教育充满热情。

李明在当地小学任教多年,尽管条件艰苦,他仍然尽心尽力地教育孩子们。

二李明对教育的热情源自于他自身的经历。

他小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钱供他上学,但他却常常看到城里的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校服,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走进教室。

他羡慕地望着他们,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三李明通过努力考上了师范学校,成为了一名教师。

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也明白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让孩子们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到偏远的山村任教。

四李明来到山村后,才真正意识到教育的艰辛。

学校条件简陋,教学资源匮乏,孩子们的家庭环境也不容乐观。

然而,他并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他相信,只要给孩子们一个机会,他们就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潜力。

五李明在教学上采用了多种方法,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他利用自然环境,带领孩子们进行户外探索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自然的奇妙之处。

他还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李明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由于孩子们的家庭环境差异较大,学习能力也有所不同,他们的学习进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于是,李明决定采用个性化教学的方式,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教学计划。

七通过李明的努力,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

他们从最初的迷茫和困惑,逐渐变得自信和乐观。

他们开始懂得了努力的重要性,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八李明的教育经历,不仅让他的学生受益,也让他自己得到了成长和满足。

他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和变化,感到无比欣慰。

他明白,教育是一项伟大而神圣的事业,只要有一颗真心,就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九呐喊,是李明内心深处的一种声音。

这个声音告诉他,不论环境如何恶劣,不论条件如何艰苦,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呐喊,也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执着的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之《呐喊》1.鲁迅小说中,狂人、阿Q、孔乙己等形象各有什么典型的语言?试各写出一句来。

答:狂人:“这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救救孩子……”等阿Q:“我总算被儿子打了,……”、“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等孔乙己:“窃书不能算偷……”、“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能写一句即可;个别字有出入,但不影响意思亦可。

)2.鲁迅在东京留学时为什么一开始选择医学?后来为什么弃医从文?答:学医是为了拯救被庸医所害的病人,促进国人对维新的景仰,战争时就去当军医。

后来觉得更重要的是要拯救国人的心灵,所以弃医从文。

3.请写出《呐喊》中收集的几篇小说。

(列举一个1分,共5分)答:《狂人日子》、《孔乙己》、《药》、《风波》、《故乡》、《阿Q正传》等。

4.王胡、水生、王九妈、华大妈、仲密夫人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答:《阿Q正传》《故乡)《明天》(药)(鸭的喜剧》5.请围绕《阿Q正传》举例谈谈你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本质的理解。

答:阿Q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王胡、小D的冲突中,一直都是失败者,但他却自我辩护和粉饰:盲目地自夸自尊,“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莫名其妙地自轻自贱,“我是虫豸——还不放么?”;对耻辱和失败的健忘和自慰,“儿子打老子了!”;对更弱者的欺凌和报复,“他扭住伊(指小尼姑)的面颊”。

(举一实例即可)精神胜利法的本质:就是自欺自骗以求自慰,这种奴性心理,是长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人们造成的,是中华民族觉醒和振兴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也是鲁迅先生通过(阿Q正传)对我们民族进行的自我批判。

6.吴妈、七斤嫂、八公公、方玄绰、夏四奶奶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答:《阿Q正传》《风波》《社戏》《端午节》《药》。

7.赵白眼、麻子阿四、豆腐西施、驼背五少爷、红鼻子老拱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答:《阿Q正传》《风波》《故乡》《药》《明天》。

8.华老栓、陈老五、赵七爷、红鼻子老拱、六一公公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答:《药》《狂人日记》《风波》《明天》《社戏》。

9.康大叔、古久先生、何小仙、丁举人、赵太爷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答:《药》《狂人日记》《明天》《孔乙己》《阿Q正传》。

10.八一嫂、杨二嫂、邹七嫂、方太太、三太太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答:(1)《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兔和猫》。

11.宝儿、宏儿、阿发、六斤、小尼姑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答:《明天》《故乡》《社戏》《风波》《阿Q正传》。

12.华小栓、狼子村的佃户、钱太爷、蓝皮阿五、监督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答:《药》《狂人日记》《阿Q正传》《明天》《头发的故事》。

13.《狂人日记》中狂人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答:狂人性格的特点,首先便是有才气和狂气。

他具有清醒的头脑和科学的态度。

他洞察封建礼教的本质,“这历史没有年代,……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狂人性格的又一特点,是他充满了义勇和正气。

早在20年前,他就把象征封建统治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

20年后,他又质问吃人者:“吃人的事,对么?”“从来如此便对么?”狂人性格的另一特点,是充满理想和信念。

他预言: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存在的社会。

由此可见,狂人在未狂之前,便是一位敢于斗争的战士,致狂之后,他那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建精神更加昂扬。

14.请简述《呐喊》的艺术特点。

答:《呐喊》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革命现实主义反映时代,二是以典型化的方法塑造人物,三是以体裁家的姿态不断创新。

15.鲁迅在《呐喊》中运用了一些“曲笔”,那么,什么是“曲笔”?请结合《药》加以分析说明其作用。

答:曲笔:指不拘泥于事物真实情况的写法。

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

《药》这篇小说,既写了华、夏两家由于愚昧麻木所造成的家破人亡的悲剧,也写了革命者由于脱离群众而不被理解的悲哀,整个作品弥漫着一股凄清色调,尤其是结尾关于坟场环境的描写文字,更是让人感到阴森恐惧。

可是,“瑜儿坟上”的一圈花环。

这清白、零星的小花给作品增添了一点热度和亮色,暗示着革命者流血牺牲,后继有人,给人以信心和希望,人们有理由相信,夏瑜的同情者和继承者们一定会发扬夏瑜精神,光明终究有到来的时候。

16.“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

请说说什么是“精神胜利法”。

答: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欺凌弱者、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妙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世界之中。

17.双喜、七斤、赵贵翁、仲密君、红眼睛阿义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答:《礼戏》《风波》《狂人日记》《鸭的喜剧》《药》。

18.请简析鲁迅作品《药》的主题。

答:《药》的深刻主题是:由于受封建统治阶级长期的压迫和麻痹,人民陷入愚昧和无知的境地。

如果说华老栓是因为受封建迷信而造成小栓的死亡悲剧,那么,革命者夏瑜的遭遇则是一个更大悲剧。

人们对夏瑜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行动丝毫不理解,夏瑜对群众落后状态的深切同情,反被人们骂为“发疯”,对夏瑜的流血牺牲,人们漠不关心,冷淡到以他的血来作为治病的药,这是多么可悲的无知和麻木!这反映了尚未觉醒的群众与革命先驱者之间存在着可悲的隔阂。

小说通过这两个悲剐,挖掘出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深刻的历史教训,揭示了民主革命必须启发群众觉悟的重大问题。

19.《故乡》主要表现了什么内容?答:《故乡》主要表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作品通过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对比,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另一方面,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对“人性”探索的意义。

作品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精神上受到极大束缚,古训筑成的高墙,使人与人隔膜起来,突出反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拯救。

20.夏瑜斗争的悲剧性表现在什么地方?答:夏瑜斗争的悲剧性表现在于:他的革命主张是正确的,但不为群众理解,得不到群众支持;他的牺牲得不到群众同情;他为革命所洒的鲜血,竟成了华小栓治病的药。

他的死是悲凉的,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弱点。

21.小说《阿Q正传》塑造的阿Q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答:阿Q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典型。

他是流浪雇农,处在社会的最底层。

对统治阶级的残酷迫害麻木健忘,自轻自贱,自欺自慰,甚至用欺侮弱者来发泄自己被欺的不平。

他复杂又充满矛盾,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现实的不满表现出朦胧的革命要求,又受到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的影响。

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他的精神胜利法,使他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

22.请你说说,孔乙己为什么成为“不会营生”的废物?答:他读的书,从他的语言中,可见都是孔孟之道,是一套封建文化思想,这样的书叫读书人鄙视劳动。

而科举制度驱使读书人一心追求功名利禄,鄙弃劳动。

23.说说小说《故乡》题目的好处。

答:不仅交待了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地点,而且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和环境。

对于一般人来说,故乡总是美好的,值得怀念的。

但是在“我”眼中“故乡”却是如此衰败、萧条,让“我”感到悲凉、生疏,特别是人与人之间,都隔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令“我”寒噤。

记忆中的故乡及人物与眼前的故乡及人物发生了巨大变化,启发读者思考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

24.结合《白光》全文,请你谈谈对“白光”的作用的理解。

答:“白光”在结构上,作为情节线索构建全篇,白光一直在诱惑着陈士成的思维和行动,直至他出城门,投水而死;白光的象征意义正暗示了文章的主旨,疯人的恍惚感觉中追寻着穷途末路中的一丝“白光”样的希望,升官发财的诱惑像白光一样使追逐者为之疯狂。

这就是作者所要抨击的罪恶的科举制度。

25.爱罗先珂、赵司晨、方玄绰、N先生、胖绅士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答:《鸭的喜剧》《阿Q正传》《端午节》《头发的故事》《社戏》。

26.《故乡》中闰土在“迅哥儿”让他挑选一些东西时,拣了香炉和烛台,联系前文叫少年好友“迅哥儿”为“老爷”的情节,请对“拣香炉”的情节作简要分析o答:闰土“拣香炉”与“叫老爷”的做法一样,思想上受封建观念的影响,不同的是“叫老爷”反映了等级观念对闰土的束缚;“拣香炉”则说明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

两者都说明闰土迟钝麻木。

27.《药》里的夏瑜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请简述你对夏瑜形象的理解。

答:夏瑜身陷囹圄,还劝说牢头造反,表现出夏瑜确是一位舍生取义的革命者;清王朝的天下是大家的,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针锋相对,推翻异族统治的大清,正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精神,这句话反映了夏瑜思想中的民主性和民族性。

28.《社戏》的题目是“社戏”,可是文章写看戏的内容并不多,不仅没有写出戏究竟好在哪里,相反倒写了不少对戏不满的内容,而对看戏前后的事却作了大量的精心描绘。

请概括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答:看社戏只是全文的线索,作者要表现的是“我”与农家少年的美好友情和他们真挚纯朴的品质,而看社戏前后的情节正是表现这一主题的重点,所以这佯安排情节。

29.简析《阿Q正传》中作者对辛亥革命描写的作用。

答:小说对辛亥革命的描写是作为阿Q活动的背景进行侧面勾勒的,但深刻地提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与封建势力妥协,革命果实被封建势力篡夺;辛亥革命没有依靠和发动群众。

30.请概述阿Q的精神胜利法及其表现。

答: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社会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却不正视现实,以妄自尊大等种种方法,自欺欺人,求得精神上的胜利。

表现在: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凌弱者,健忘,忌讳缺点,甚至以丑为荣。

31.鲁迅在《故乡》的最后说:“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请概述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

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旧的生活这样压抑、沉重,作者期盼闰土、水生、杨二嫂以及他们的后辈能从历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过上新的生活。

32.《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

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