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呐喊》阅读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呐喊》
背景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生于浙江绍兴。幼时家道中落,“由小康之家坠入困顿之中”,随之而来的世人的冷眼粉碎了鲁迅对于人生童话式的幻梦,使他“看见世人的真面目”,真切感受到了中国这个古老国度人情的冷暖。这种境遇对鲁迅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促使他对中国的国民性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呐喊〉自序》中,他述说了这种经历以及心灵上的苦痛,而这种经验也成为他进行文学创作的素材来源。
后来鲁迅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后又留学日本学医。在仙台学医的经历是他思想的转折点,正如我们在《藤野先生》中读到的那样,中国人围观杀人场面的镜头深深刺激了鲁迅,使他认识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首推文艺”。所以他转而弃医从文。
这以后,他筹办杂志,翻译异域文学,发表文章,组织宣传、声援辛亥革命,他的诗“我以我血荐轩辕”正道出了他的理想和当时的意气风发。
然而,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坐龙廷的皇帝而已,国民的精神,并没有实际的变革,民主的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这使他感到深深的失望和苦闷,回国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只是靠抄抄古籍、读读佛经过日子。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使鲁迅看到了一点希望。他应朋友的要求,开始创作小说。但值得注意的是,鲁迅永远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思考者,无论是对革命派、维新派,还是对新文化运动,他都不是一味赞同或反对。革命派寄希望于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但却忽略了几千年封建社会赖以生存的思想土壤,忽略了在这种宗法思想影响下的愚弱的国民的改造,鲁迅认为这是不彻底的。在他的小说中,他始终表达了这种思想和认识。维新派从维新运动的失败中认识到,国民的愚昧和一盘散沙是失败的原因,因此也致力于国民性的改造。但这种改造只求达到群众理解并支持自己的维新主张,因为他们理想中的国民是要听命于当权者的。而这对于民众而言只不过换了新的主人,奴隶还是奴隶。鲁迅所追求的国民性改造则更加强调个性的解放,而且他是从全体民众自身彻底解放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鲁迅在一篇序言中谈到:“‘……一切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都像粪一般抛掉,而一个崭新的,真正空前的社会制度从地狱里涌现而出,几万万的群众自己做了支配自己命运的人”,这正是鲁迅一生的追求,他始终关注的是“几万万的群众”即社会最底层的大多数人(他们构成了社会的基础)的命运。至于新文化运动,他的态度是复杂的,他先是拒绝、怀疑,后又怀疑这种怀疑,抱着“万一”的希望,开始了自己创作的。“可以说从一开始,鲁迅就是抱着‘质疑启蒙又坚持启蒙’的复杂态度出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温儒敏《鲁迅研究四题》),所以鲁迅并没有被那种凌厉的批判和彻底的改造行动冲昏头脑,他看得更远,更深。比如当时追求个性解放、个性自由、婚姻自由,他在小说《伤逝》中也表现了这一主题,但他不仅思考了走出去的问题,还思考了出走之后的情形:子君和涓生获得了婚姻自主和爱情自由,但社会的沉闷和腐朽最终还是埋葬了这个爱情的绿洲。鲁迅通过他们的悲剧表明,个人和整个社会是分不开的,整个社会环境改变不了,个人的解放只能是一个空想。
由此可见,鲁迅的伟大在于他始终关注最广大民众的命运,更在于面对各种潮流,他始终有自己清醒的思考和认识。了解这些思想背景,对于我们理解《呐喊》的主题和思想特色是有很大帮助的。
内容提要:
1918年,鲁迅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揭开了中国小说史的新的一页。此后,鲁迅的创作就一发而不可收,陆续发表了《孔乙己》《阿Q正传》等多篇小说。1923年,鲁迅将1918年至1922年间所作的15篇短篇小说结集为《呐喊》(后来再版时抽出了《不周山》),所以现在流行的版本只有14篇:《狂人日记》《一件小事》《风波》《故乡》《药》《孔乙己》《阿Q正传》《白光》《明天》《社戏》《兔和猫》《鸭的喜剧》《端午节》《头发的故事》。鲁迅把这个集子题作《呐喊》,意思是“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虽然是一个短篇小说集,但《呐喊》整本书却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那就是对整个中国社会的思考。大致来说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这方面的代表作是《狂人日记》。鲁迅在一篇文章中谈到,《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揭露家族制度和封建旧礼教吃人的本质。小说以一个“迫害狂”的眼光和感觉观察周围的人,他觉得到处都是吃人的人,时时刻刻处在一种被吃的恐怖之中。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叛逆和反抗:踹过陈年古久先生的流水账簿。最后他竟然从历史中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这就揭示出中国几千年封建史其实是一个吃人的历史,不仅统治者吃人,被统治者在吃人,而觉醒者也在不自觉地吃人,吃人的历史悠久而长远,这一秘密的发现是何等振聋发聩。不过,鲁迅到底还是留下了一点亮色:不吃人的人还是有的,大概只有孩子了,所以最后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其他的小说像《孔乙己》对科举制度和等级制度的批判,《故乡》中封建意识对人性的戕害,都表现出了鲁迅不遗余力的批判精神。
二是关于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这方面可以重点阅读《药》、《风波》和《阿Q正传》等篇。国民性是鲁迅一生关注的问题,他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沉重的失望,其忧虑和批判也更加深刻。《阿Q正传》描写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上都受到极度戕害的农民阿Q的悲惨命运和麻木灵魂。阿Q是个彻头彻尾的无产者,他没有任何财产,甚至被剥夺了姓赵的权利。他欺软怕硬、自欺欺人而又自轻自贱。最可悲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使他没有了做人的尊严。他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向往革命,但革命真的到来了,他却悲哀地发现统治者只是换了一个名称,赵老太爷和假洋鬼子仍然做他们的“人上人”,最后糊里糊涂的被送上刑场死掉了。阿Q是一个典型,是一个几千年封建制度戕害下彻底丧失了人的价值的农民典型。鲁迅对于他们,是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的。《药》以两条线索写了愚昧民众华老栓一家和革命者夏瑜的悲剧命运,突出了觉悟者与不觉悟的民众之间的思想隔膜。夏瑜为了民众被统治者所杀,这是一个悲剧,但更大的悲剧莫过于夏瑜为民众所流的血却成为民众治病的药。《风波》就像一出独幕话剧,围绕皇帝重坐龙廷这一事件在小村引起的波澜,各种人物相继登台,反映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广大民众仍不觉悟的现实。
在鲁迅的这类小说中,看客的形象经常出现,别人的痛苦、别人流的血都成为麻木群众无聊生活中的调味品,这种赤裸裸的真实读来让人感到有一种切肤之痛。鲁迅的笔下似乎都是一些丑陋的中国人,他所刻画的都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什么奴性、面子观念、看客心态、马虎作风、健忘症以及麻木、卑怯、自私、狭隘、保守、愚昧等等都揭露无遗,似乎他在有意地丑化国人,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你会发现即使到了现代社会,这些劣根性还顽固地存在着,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思想。这又是何等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