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名著阅读复习练习
高考名著阅读之《呐喊》
![高考名著阅读之《呐喊》](https://img.taocdn.com/s3/m/dc8812f1770bf78a652954b3.png)
高考名著阅读之《呐喊》一、多选题(3*10+1*20)1.下面对《孔乙己》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
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和《狂人日记》一样都是反封建主义的小说力作。
B.这篇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
小说选取了几个生活片断,展示了生活在畸形社会中的孔乙己的畸形性格,有力地批判了黑暗社会及其伦理制度。
C.这篇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发生在家乡绍兴鲁镇咸亨酒店里的真实的故事,使全文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量。
表达作者冷峻而热烈的思想感情。
D.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小说结尾以这一含蓄语句作结尾,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孔乙己的悲惨结局,并思索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言虽尽而意无穷。
E.以笑贯穿全文,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最后在笑声中离开生活舞台,既是对孔乙己的性格的批判,也是对社会的冷酷、群众的麻木的批判,更是对罪恶的封建制度的无情鞭挞。
2.下面有关《头发的故事》文意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N先生的感慨让我们想起《阿Q正传》中所描述的革命后的情形:“……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带兵的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革命并未带来社会的巨大变革,也没有给民众实际利益,难怪民众对革命节的纪念十分冷漠了。
B.革命党人并未在国人中进行思想启蒙、唤醒民众,结果,民众只是头上去掉了一根辫子,封建传统思想依然占据着他们的头脑,同时也顽固地统治着社会。
在这种情况下,日后的改革也就举步维艰了。
无怪乎N先生对现实十分失望、感慨万端。
C.《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1918~1922年所写的《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头发的故事》《祝福》等14篇小说,这些作品尖锐地揭露了宗法制度和封建传统文化的弊害,通过对人民命运特别是农民命运的描写,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和现实革命运动应当关注的问题,深刻地刻画了一群“老中国的儿女”——沉默的国民的灵魂。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9b538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d.png)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呐喊》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巴金答案:A2. 《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人公是谁?A. 阿QB. 祥子C. 许三观D. 狂人答案:D3. 《呐喊》中,以下哪个故事不是出自该作品?A. 《药》B. 《孔乙己》C. 《祝福》D. 《子夜》答案:D4. 《呐喊》中,《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最终的结局是什么?A. 成为革命英雄B. 被处决C. 远走高飞D. 成为地主答案:B5. 《呐喊》中,《药》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A. 爱情B. 革命C. 教育D. 医药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包含了______篇故事。
答案:142. 《呐喊》中,《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______。
答案:穷困潦倒的读书人3. 《呐喊》中,《明天》这篇小说通过______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
答案:祥林嫂4. 《呐喊》中,《一件小事》的主人公是一个______。
答案:车夫5. 《呐喊》中,《风波》这篇小说反映了______的封建残余思想。
答案:农民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呐喊》中《药》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
答案:《药》讲述了华老栓为了给儿子小栓治病,听信迷信,买了人血馒头给儿子吃,结果小栓还是病死了。
小说通过这一悲剧,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迷信和无知,以及封建社会的残酷。
2. 《呐喊》中,《阿Q正传》是如何刻画阿Q这一人物形象的?答案:《阿Q正传》通过阿Q的言行举止,刻画了一个自大、自卑、欺软怕硬、精神胜利法等复杂性格的人物形象。
阿Q在面对失败和屈辱时,总是以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来逃避现实,这种精神胜利法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无奈和悲哀。
结束语:通过以上题目的测试,相信大家对《呐喊》这部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汲取文学的养分,感悟鲁迅先生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人文关怀。
高一名著《呐喊》练习题
![高一名著《呐喊》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ad70a4e31b765ce050814f8.png)
名著《呐喊》专题复习班级:姓名:一、判断1、《呐喊》收集了鲁迅先生1918一1922年间的短篇小说作品,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勇猛的抨击和无情的批判。
其中收录了鲁迅先生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
(错)2、夏瑜、九斤老太、闰土、孔乙己、阿Q、祥林嫂这些人物都出自于鲁迅小说集《呐喊》。
(错)(祥林嫂是《彷徨》中的人物)3、鲁迅小说擅用细节,如《药》中让夏瑜坟上出现一圈红白的花这一细节,为小说悲凉的氛围增添了一丝希望的亮色。
(对)4、《呐喊》中多数作品的主人公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
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他们以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血泪人生,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黑暗。
(错,祥林嫂是小说《祝福》中的人物,《祝福》被收入小说集《彷徨》)5、鲁迅在《呐喊》的《端午节》里塑造了一个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方玄绰”的形象。
方玄绰是“这些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总是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的代表。
(对)6、鲁迅先生《药》中的华老栓是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的代表,他勤劳善良又愚昧麻木,只关心给自己的儿子治病,对刽子手卑躬屈膝,对革命者的死无动于衷,作者对他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对)7、《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创作意图为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都收在《呐喊》中。
(对)8、《呐喊》注重揭示人物深邃、丰富的内心世界,开创了现代心理小说的创作先河,这是鲁迅先生向中国古代小说传统学习的结果。
(错,中国古代小说不是心理描写为传统,而是以故事情节见长)9、《呐喊》成功塑造了许多封建社会中生活在底层的贫苦大众形象和被科举制度戕害的知识分子形象,比如阿Q、闰土、华老栓、夏瑜、孔乙己、陈士成等。
(错,《药》中的夏瑜是一位革命者)10、《故乡》通过贫苦农民闰土父子两代的童年对比,反映了自辛亥革命至“五四”前后中国农村走向全面崩溃以及农民的悲惨生活。
《呐喊》常考知识点梳理及在线阅读训练题
![《呐喊》常考知识点梳理及在线阅读训练题](https://img.taocdn.com/s3/m/f61e6f135fbfc77da369b1c0.png)
《呐喊》常考知识点梳理及在线阅读训练题知识清单1、《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
2、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
3、小说集《呐喊》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14篇小说。
4、《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5、该作品表达了作者渴望变革,为时代呐喊,希望唤醒国民的思想,奠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
6、对封建制度及封建礼教进行极其深刻的揭露、批判是《呐喊》最为鲜明的思想主题。
7、在人物创作上,作者运用了多种手法来刻画人物,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典型人物。
8、《呐喊》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主要以现实主义手法为主,但在客观的叙述之中也能感受到作者浓烈的感情。
9、鲁迅首次发表的作品是《狂人日记》,它被看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小说。
10、作家是带着满腔同情写孔乙己这个形象的,指出了孔乙己的悲剧是科举制度和现实社会造成的,通过这个形象抨击了科举制度的腐朽与荒唐。
11、《呐喊》所集中描写的三类题材一一封建势力及其卫道者的罪恶、愚弱的“国民性”的深重负担、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反抗和悲剧命运一一都是时代的重大题材。
人物形象★狂人:《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最先觉醒的叛逆者,革新者形象。
★孔乙己:《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封建科举制的殉葬者形象。
孔乙己是一个善良而诚恳的知识分子,然而被封建思想所毒害。
★阿Q:《阿Q正传》中的阿Q——中国国民劣根性的典型代表,他的性格是充满着矛盾的。
★七斤:《风波》中的七斤——毫无民主主义觉悟的落后农民的典型。
他是一个麻木胆怯,愚昧鄙俗的人。
★闰土:《故乡》中的闰土——为苦难的生活现实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碾碎了的农民的典型形象。
★华老栓:《药》中的华老栓——中国20世纪初长期生活在封建统治者“愚民政策”下既勤劳善良又愚昧麻木的无知、落后的民众形象。
阅读在线测试小说集《呐喊》反映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中国古老农村和市镇的面貌;它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和虚伪,痛苦地解剖了中国沉默的国民灵魂,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35376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a.png)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呐喊》是哪位作家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巴金答案:A2. 《呐喊》中,哪篇小说通过描写一个疯子的形象来批判封建礼教?A. 《阿Q正传》B. 《狂人日记》C. 《孔乙己》D. 《药》答案:B3. 在《呐喊》中,鲁迅通过哪篇小说表达了对传统中医的批判?A. 《明天》B. 《一件小事》C. 《药》D. 《头发的故事》答案:C二、填空题4. 《呐喊》中的《阿Q正传》通过主人公________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不公。
答案:阿Q5. 《孔乙己》是《呐喊》中的一篇小说,其中孔乙己的形象代表了封建社会中的________。
答案: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三、简答题6. 简述《呐喊》中《药》这篇小说的主题。
答案:《药》这篇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小福子为了给病重的儿子买药而不惜一切代价的故事,揭示了社会的冷漠和人性的扭曲,同时也反映了普通人在社会压力下的无奈和挣扎。
7. 《狂人日记》中,狂人的“病”有何象征意义?答案:狂人的“病”在《狂人日记》中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封建社会中人们对传统礼教的盲目崇拜和对变革的恐惧。
狂人的疯狂代表了对封建礼教的彻底否定和对新思想的渴望。
四、论述题8. 论述《呐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呐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
鲁迅通过这部作品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呐喊》中的许多作品,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都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影响了无数作家的创作思想和写作手法。
五、思考题9. 你认为《呐喊》中哪些主题或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请举例说明。
答案:(此题需根据考生的理解和思考进行回答,以下为示例答案)《呐喊》中的许多主题和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关于呐喊试题及答案
![关于呐喊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28551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7.png)
关于呐喊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呐喊》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老舍C. 巴金D. 茅盾答案:A2. 《呐喊》中,哪一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阿Q?A. 《狂人日记》B. 《孔乙己》C. 《药》D. 《阿Q正传》答案:D3. 《呐喊》中,哪一篇小说被认为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A. 《明天》B. 《一件小事》C. 《头发的故事》D. 《风波》答案:C二、填空题1.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其中包含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多篇著名小说。
2. 《呐喊》中,《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其名字的来源是因为他头上的辫子像英文字母Q。
3. 《呐喊》中,《药》这篇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人血馒头的故事,揭示了封建迷信的愚昧和残酷。
三、简答题1. 简述《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题思想。
答案:《狂人日记》通过主人公的疯狂视角,揭示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强烈批判。
2. 描述《呐喊》中《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形象。
答案:孔乙己是《孔乙己》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贫穷的读书人,因为贫穷和迂腐而被人嘲笑,最终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悲惨地死去。
四、论述题1. 论述《呐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开篇之作,它不仅开创了现代小说的新形式,而且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通过《呐喊》中的一系列故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呼唤着社会的觉醒和变革,对推动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呐喊》测试题含答案
![《呐喊》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a7b6b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3.png)
《呐喊》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鲁迅的代表作《呐喊》是哪一年发表的?A. 1918年B. 1922年C. 1925年D. 1928年答案:B2. 《呐喊》是一部什么类型的作品?A. 小说B. 故事集C. 诗集D. 散文集答案:C3. 鲁迅的《呐喊》一共包含了多少篇作品?A. 12篇B. 15篇C. 20篇D. 25篇答案:C4. 在《呐喊》中,鲁迅首次使用了哪个别名?A. 阿QB. 孔乙己C. 白眉大侠D. 病夫答案:A5. 下面哪个作品不是《呐喊》中的篇目?A. 《阿Q正传》B. 《狂人日记》C. 《孔乙己》D. 《故乡》答案:D6. 《呐喊》对于鲁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他的什么主张?A. 民主自由B. 民族复兴C. 反封建D. 反帝国主义答案:C7. 《呐喊》中的作品大多以怎样的视角写作?A. 第一人称B. 第二人称C. 第三人称D. (无人称)答案:A8. 鲁迅在《呐喊》中揭示了社会的哪些问题?A. 封建迷信、人性丑恶B. 帝国主义侵略、工商业剥削C. 文化保守、思想觉醒D. 社会不公、政治腐败答案:A、B、D9. 《呐喊》中讽刺的对象主要是谁?A. 地主阶级B. 商人阶级C. 官僚阶级D. 小资产阶级答案:C10. 在《呐喊》中,鲁迅除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外,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A. 痛苦与绝望B. 希望与憧憬C. 幽默与讽刺D. 冷漠与无视答案:A11. 以下哪个作品是《呐喊》中的怀古之作?A. 《猫》B. 《阿Q正传》C. 《奔跑吧!乡亲们》D. 《故乡》答案:D12. 鲁迅通过《呐喊》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个问题?A. 封建礼教B. 儒家伦理C. 文人雅士D. 宗教迷信答案:C13. 《呐喊》中的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了鲁迅对何种信念的坚守?A. 爱国主义B. 革命思想C. 人道主义D. 科学理性答案:B14. 鲁迅的《呐喊》在文学史上具有哪种重要意义?A. 开创了新文学的先河B. 为后来的文学提供了范本C. 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D. 引发了社会动态答案:A、B、C15. 《呐喊》中的作品体现了鲁迅对什么的关切?A. 人性的迷茫B. 社会的底层C. 时代的矛盾D. 民族的命运答案:A、B、C、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鲁迅为什么选择以“呐喊”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答案:鲁迅选择以“呐喊”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主要是出于对中国社会现实的绝望和愤怒。
呐喊阅读试题及答案
![呐喊阅读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d5e11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4.png)
呐喊阅读试题及答案1. 《呐喊》是哪位作家的代表作?A. 鲁迅B. 巴金C. 老舍D. 茅盾答案:A2. 《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人公认为自己得了什么病?A. 精神病B. 心脏病C. 肺病D. 胃病答案:A3. 《呐喊》中《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的特点是?A. 喜欢喝酒B. 喜欢读书C. 喜欢赌博D. 喜欢打架答案:B4. 《呐喊》中《药》一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A. 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B. 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C. 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D. 一个关于牺牲的故事答案:D5. 《呐喊》中《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的特点是?A. 聪明机智B. 勇敢坚强C. 自卑自大D. 善良正直答案:C6. 《呐喊》中《明天》一文的主人公是谁?A. 祥子B. 许三观C. 阿QD. 阿长答案:D7. 《呐喊》中《一件小事》一文主要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A. 贫富差距B. 官僚腐败C. 道德沦丧D. 社会不公答案:C8. 《呐喊》中《风波》一文的背景是什么?A. 抗日战争时期B. 辛亥革命时期C. 五四运动时期D. 土地革命时期答案:B9. 《呐喊》中《社戏》一文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A. 乡村生活的宁静B. 城市生活的喧嚣C. 传统文化的衰落D. 社会变革的迫切答案:A10. 《呐喊》中《端午节》一文的主人公是谁?A. 孔乙己B. 阿QC. 祥子D. 许三观答案:B。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5dfa7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1.png)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呐喊》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郭沫若C. 老舍D. 巴金答案:A2. 《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人公是谁?A. 祥子B. 许三观C. 狂人D. 阿Q答案:C3. 《呐喊》中《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的特点是?A. 勇敢正直B. 善良无私C. 自卑又自大D. 聪明机智答案:C二、填空题4.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了______篇作品。
答案:十五5. 《呐喊》中的《孔乙己》是一篇以______为背景的作品。
答案:封建社会三、简答题6. 简述《呐喊》中《药》的主要内容。
答案:《药》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老栓为了给儿子治病,购买了所谓的“人血馒头”,这种迷信的做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愚昧和落后。
7. 《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什么?答案: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指他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通过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骗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优越感,从而逃避现实。
四、论述题8. 论述《呐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开山之作,它不仅开创了现代白话文小说的先河,而且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鲁迅先生通过《呐喊》中的一系列作品,表达了对封建残余的强烈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 分析《狂人日记》中“吃人”的隐喻及其象征意义。
答案:《狂人日记》中的“吃人”隐喻,象征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和压迫。
狂人通过日记的形式,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个体的束缚和摧残,以及人们在这种环境下的盲目和麻木。
这种隐喻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不公,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解放和精神觉醒的强烈呼唤。
呐喊练习题
![呐喊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4f8ce9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b.png)
呐喊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呐喊》是哪位作家的代表作?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巴金2. 《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人公是什么身份?A. 医生B. 教师C. 学生D. 狂人3. 在《呐喊》中,鲁迅通过哪些作品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陋习?A. 《阿Q正传》和《药》B. 《狂人日记》和《孔乙己》C. 《药》和《明天》D. 《阿Q正传》和《明天》4. 《呐喊》中《药》一文中,主人公为了治疗儿子的病,买了什么?A. 人血馒头B. 草药C. 神水D. 仙丹5. 《呐喊》中《孔乙己》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时代背景下?A. 清朝末年B. 民国初年C. 新中国成立初期D. 文化大革命时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呐喊》中《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其名字中的“Q”字来源于________。
7. 《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人公在日记中反复提到“吃人”的字眼,这实际上是对________的隐喻。
8. 在《呐喊》的《药》中,主人公的儿子得的病是________。
9. 《呐喊》中《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因为________而被人嘲笑。
10. 《呐喊》中《明天》的主人公因为________而感到绝望。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呐喊》中《阿Q正传》的主要内容及其反映的社会问题。
12. 描述《呐喊》中《狂人日记》的创作特点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3. 阐述《呐喊》中《药》一文的主题思想及其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呐喊》中鲁迅对于封建礼教的批判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5. 分析《呐喊》中鲁迅如何通过人物塑造来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五、开放性问题(10分)16. 你认为《呐喊》在当代社会是否仍有其现实意义?请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 A2. D3. B4. A5. A6. 鲁迅在《阿Q正传》中并未明确说明“Q”字的来源,但普遍认为这是对阿Q身份的模糊化处理。
呐喊练习题
![呐喊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78345e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0.png)
呐喊练习题一、选择题1. 《呐喊》是哪位作家的作品?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老舍2. 《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人公是谁?A. 阿QB. 孔乙己C. 祥子D. 狂人3. 在《呐喊》中,哪个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残酷?A. 《阿Q正传》B. 《药》C. 《孔乙己》D. 《故乡》4. 《呐喊》中《药》一文中,主人公买药的目的是什么?A. 治病B. 救人C. 祭祀D. 毒人5. 《呐喊》中《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A. 知识分子B. 农民C. 工人D. 商人二、填空题6.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等在内的________篇作品。
7. 在《呐喊》的《一件小事》中,主人公因为________而感到羞愧。
8. 《呐喊》中的《故乡》描绘了主人公________回到故乡后的种种感受。
9. 《呐喊》中的《祝福》通过主人公________的遭遇,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
10. 《呐喊》中的《孔乙己》通过孔乙己的悲剧,批判了________的冷漠和残酷。
三、简答题11. 简述《呐喊》中《阿Q正传》的主要内容。
12. 分析《呐喊》中《药》一文的主题思想。
13. 描述《呐喊》中《狂人日记》的文学特点。
14. 阐述《呐喊》中《祝福》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15. 讨论《呐喊》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四、论述题16. 结合《呐喊》中的相关作品,论述鲁迅如何通过其作品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的黑暗。
17. 以《呐喊》中的《阿Q正传》为例,分析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塑造手法。
18. 论述《呐喊》中鲁迅对封建迷信和愚昧的批判,以及其对现代文明的呼唤。
19. 分析《呐喊》中鲁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其对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的揭示。
20. 论述《呐喊》中鲁迅如何运用讽刺和象征等手法,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注】以上练习题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呐喊》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以及鲁迅的文学成就和思想贡献。
《呐喊》测试题含答案范本
![《呐喊》测试题含答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742e5bb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e.png)
《呐喊》测试题含答案范本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呐喊》的作者?A. 鲁迅B. 林语堂C. 茅盾D. 朱自清答案:B. 林语堂2. 鲁迅的《呐喊》属于哪种文体?A. 诗歌B. 小说C. 散文D. 戏剧答案:C. 散文3. 下列哪个作品不是《呐喊》中的篇章?A. 狂人日记B. 药C. 孔乙己D. 阿Q正传答案:B. 药4. 鲁迅的《呐喊》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哪种影响?A. 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B. 推动了现代诗歌的发展C. 推动了现代散文的发展D. 推动了现代戏剧的发展答案:C. 推动了现代散文的发展二、判断题请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 《呐喊》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正确2. 鲁迅以《呐喊》为开山之作,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篇章。
答案:正确3. 《呐喊》一书共收录了四篇散文作品。
答案:错误,共收录五篇散文作品。
4. 《呐喊》中的狂人日记是鲁迅的自传。
答案:错误,狂人日记并非鲁迅的自传。
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 《呐喊》中哪篇作品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说明原因。
答案:个人观点。
2. 《呐喊》对中国文学发展的意义是什么?答案:个人观点。
3. 您认为《呐喊》的现实主义揭示了哪些社会问题?请举例说明。
答案:个人观点。
四、论述题请依据您对《呐喊》的理解,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论述文章,探讨该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正文开始】(请在此处撰写您的论述文章,确保文章内容准确、通顺、流畅,整洁美观。
)【正文结束】以上是《呐喊》测试题含答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具体回答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知识进行阐述。
《呐喊》试题及答案
![《呐喊》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a8854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a.png)
《呐喊》试题及答案1. 《呐喊》是哪位作家的代表作?答案:鲁迅。
2. 《呐喊》中收录了多少篇短篇小说?答案:收录了14篇短篇小说。
3. 《呐喊》中的第一篇小说是什么?答案:《狂人日记》。
4. 《狂人日记》中,主人公认为自己得了什么病?答案:主人公认为自己得了“迫害狂”。
5. 《孔乙己》中,孔乙己的特点是?答案:孔乙己的特点是穷困潦倒,满口“之乎者也”,常被酒馆里的人们嘲笑。
6. 《药》中,华老栓给儿子买的药是什么?答案:华老栓给儿子买的药是人血馒头。
7. 《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阿Q的“精神胜利法”表现在他在失败和受辱时,总是通过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骗来获得心理上的胜利。
8. 《明天》中,祥林嫂的儿子是怎么死的?答案:祥林嫂的儿子是因病而死的。
9. 《一件小事》中,车夫撞倒的是谁?答案:车夫撞倒的是一个老妇人。
10. 《呐喊》中,鲁迅通过哪些作品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答案:鲁迅通过《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作品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
11. 《呐喊》中,鲁迅对哪些社会现象进行了批判?答案:鲁迅对封建礼教、迷信、封建制度、社会不公等现象进行了批判。
12. 《呐喊》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是什么?答案:《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它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先河,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3. 《呐喊》中,鲁迅对“吃人”的描写有什么象征意义?答案:鲁迅在《呐喊》中对“吃人”的描写,象征着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残酷压迫和剥削。
14. 《呐喊》中,鲁迅对人性的刻画有哪些特点?答案:鲁迅在《呐喊》中对人性的刻画深刻而细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两面。
呐喊 练习题
![呐喊 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893687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68.png)
呐喊练习题呐喊练习题一有一位乡村教师,名叫李明。
他来自一个偏远的山村,家境贫寒。
虽然生活困难,但他一直对教育充满热情。
李明在当地小学任教多年,尽管条件艰苦,他仍然尽心尽力地教育孩子们。
二李明对教育的热情源自于他自身的经历。
他小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钱供他上学,但他却常常看到城里的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校服,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走进教室。
他羡慕地望着他们,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三李明通过努力考上了师范学校,成为了一名教师。
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也明白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让孩子们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到偏远的山村任教。
四李明来到山村后,才真正意识到教育的艰辛。
学校条件简陋,教学资源匮乏,孩子们的家庭环境也不容乐观。
然而,他并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他相信,只要给孩子们一个机会,他们就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潜力。
五李明在教学上采用了多种方法,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他利用自然环境,带领孩子们进行户外探索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自然的奇妙之处。
他还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李明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由于孩子们的家庭环境差异较大,学习能力也有所不同,他们的学习进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于是,李明决定采用个性化教学的方式,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教学计划。
七通过李明的努力,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
他们从最初的迷茫和困惑,逐渐变得自信和乐观。
他们开始懂得了努力的重要性,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八李明的教育经历,不仅让他的学生受益,也让他自己得到了成长和满足。
他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和变化,感到无比欣慰。
他明白,教育是一项伟大而神圣的事业,只要有一颗真心,就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九呐喊,是李明内心深处的一种声音。
这个声音告诉他,不论环境如何恶劣,不论条件如何艰苦,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呐喊,也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执着的表达。
呐喊试题
![呐喊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0c7f319c5da50e2524d7f9c.png)
1.《呐喊》是新文学的奠基之作,《孔乙己》写的是一个迂腐落魄、被人嘲弄而不被人理解的读书人形象;《端午节》嘲笑了知识分子的清高、无能而又还要以空论掩盖的缺点;《药》中的夏瑜是寂寞的革命者,他牺牲流的血成了华老栓买馒头用来治儿子病得“药”,揭示了革命者脱离群众的可悲。
(正确)2.《一件小事》是一篇别具意义的作品,作者以“小事”揭示出军阀时期所谓文治武功“大事”的虚伪性,同时对知识分子的内心进行了深入剖析,很好地体现了鲁迅“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的艺术主张。
(正确)3.《明天》通过寡妇单四嫂子含辛茹苦抚养独子阿毛结果却痛失独子的故事,令人震悚的展示了一幅旧时代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
(阿毛是《祝福》中祥林嫂的儿子,单四嫂子的儿子是宝儿。
)4.《阿Q正传》中,当革命的消息传到未庄,阿Q起先由于思想深处的保守,以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是“深恶而痛绝之”;殊不知革命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害怕,于是他不免有些“神往”,最后便“投降”革命了。
(正确)5.《呐喊》不仅思想内容“深切”在艺术形式上也颇多创新。
《狂人日记》是一篇日记式的小说;《头发的故事》是一段“聊天记录”;《白光》有意识流的特质;《孔已己》、《阿Q正传》很像人物传记;《一件小事》、《兔与猫》、《鸭的喜剧》像散文。
6.鲁迅在小说《明天》中,写了单四嫂子、蓝皮阿五等人,批判了封建男权思想对中国劳动妇女的残害,痛斥了愚昧麻木和不觉悟的精神状态,鲁迅对他们带有深深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
(正确)7.鲁迅于1918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文学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
它不仅标志了现代文学小说的形成,更是对封建吃人礼教投出的第一把利剑。
(《呐喊》”不对,应是“《狂人日记》”)8.《呐喊》成功塑造了狂人、阿Q、闰土、祥林嫂等一批“病态社会”的典型形象,展现了中国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画卷。
呐喊初中考试题及答案
![呐喊初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06a80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2.png)
呐喊初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呐喊》中,鲁迅先生通过哪些故事来揭示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A. 《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B. 《药》和《孔乙己》C. 《明天》和《一件小事》D. 《祝福》和《风波》答案:A2. 在《呐喊》中,鲁迅先生用“狂人”的形象来象征什么?A. 封建社会的压迫B. 人性的扭曲C. 社会的冷漠D. 知识分子的觉醒答案:D3. 《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A. 封建社会的压迫B. 人性的扭曲C. 社会的冷漠D. 知识分子的觉醒答案:B4. 《药》中,鲁迅先生通过“药”这一象征物来表达什么主题?A. 封建社会的压迫B. 人性的扭曲C. 社会的冷漠D. 知识分子的觉醒答案:C5. 《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形象代表了什么?A. 封建社会的压迫B. 人性的扭曲C. 社会的冷漠D. 知识分子的觉醒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收录了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在内的共______篇作品。
答案:142. 《呐喊》中,《明天》一文通过描述主人公的梦境,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渴望。
答案:新生活3. 在《呐喊》的《一件小事》中,主人公因为______而感到羞愧。
答案:自己的自私4. 《祝福》是《呐喊》中的一篇作品,通过讲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揭示了______的残酷。
答案:封建礼教5. 《风波》一文中,主人公因为______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风波。
答案:误会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要情节及其象征意义。
答案:《狂人日记》讲述了一个被认为是疯子的人,通过日记的形式,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
他发现自己的家族和周围的人都在参与这种“吃人”的行为,从而感到极度的恐惧和绝望。
这部作品象征了封建社会对人的压迫和精神的扭曲,以及知识分子对这种社会现状的觉醒和反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呐喊名著阅读题一、正误判断1.周树人首次以“鲁迅‘‘这一笔名发表的作品是《狂人日记》,它被看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小说。
( √)2.鲁迅在《狂人日记》中以“吃人”这一审美命题赋予它以具象,确实产生了深远的警示作用:中国要有希望,必须从政治、思想、精神和心理结构等方面,彻底毁坏这“吃人的筵宴”。
( √)3.《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
( √)4.《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一一个落后不觉悟农民阿Q形象,他的“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欺软怕硬‘‘、“自我作践”,都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
把中国人的深层人物性格揭示得淋漓尽致,这是鲁迅的一个巨大的贡献。
( √) 5.善于投机是中国民族劣根性之一。
阿Q革命的目的,不过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丝毫不了解革命的意义。
所以一为假洋鬼子所拒斥,就想到衙门里去告他谋反的罪名。
( √)6.恃强凌弱,精神胜利法,善于投机,夸大狂与自尊癖都属于《阿Q正传》所影射中国民族劣根性的内容。
( )错误:“恃强凌弱”应为“卑怯、欺软怕硬‘‘。
7.《一件小事》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内容警策深邃。
全文仅一千字左右,作者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在歌颂下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同时,还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现出真诚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新思想。
( √)8.《药》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一家,暗线是夏瑜一家。
明线是次线,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主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
两条线从并行到融合,突出因群众的冷漠而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
( )错误:明线是主线,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次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
9.《药》是以1911年辛亥革命英雄黄花岗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
小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发人深省地剖析了这一革命不成功的历史原因。
( )错误:《药》是以1 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
10.《药》全篇笼罩着浓重阴冷的气氛,也是作者为突出人物和主题而成功营造出来的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 √)11.《明天》是鲁迅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
作品通过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宝儿的描写,令人震悚地展示了一幅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
( √)12.《孔乙己》用第一人称“我”——作者本人耳闻目睹的情况来写孔乙己,他的肖像刻画,对话经历,都通过“我”的概括叙述来表现,由此塑造的人物,显得真实可信。
( ) 错误:《孔乙己》用第一人称“我”一酒店小伙计耳闻目睹的情况来写孔乙己。
13.孔乙己是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穷困、潦倒、迂腐、麻木,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
而狂人则是具有抗争意识的无产阶级战士。
() 错误:狂人是反封建战士。
14.作家是带着满腔同情写这个形象的,指出了孔乙己的悲剧是科举制度和现实社会造成的,通过这个形象抨击了科举制度的腐朽与荒唐。
( √)1 5.《孔乙己》结构严谨,先是开端,交待了环境和气氛;其次发展,介绍人物;再是高潮,即小说中心一一提示了社会的冷酷无情。
( √)1 6.《故乡》中有眼前的故乡和记忆中的故乡的对比;眼前的闰土和少年时代的闰土的对比;眼前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和当年开豆腐店的“豆腐西施”的对比……这些色彩强烈、形态各异的对比,催人沉思和反省。
( √)1 7.《呐喊》旨在描摹“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为新史化运动“呐喊‘‘助威,“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
( √)l 8.《呐喊》是鲁迅1 9 1 8年至1 922年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创作意图为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
《狂人日记》《孑L乙己》《药》《祝福》都收在《呐喊》中。
( ) 错误《祝福》收在《彷徨》中。
19.《呐喊》所集中描写的三类题材——封建势力及其卫道者的罪恶、愚弱的“国民性”的深重负担、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反抗和悲剧命运——都是时代的重大题材。
( √)20.《呐喊》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 √)二、选择题1.下面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鲁迅先生《狂人日记》是他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与俄国作家果戈理的一部小说同名。
B.鲁迅先生一一共有三部小说集。
《呐喊》是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共由14篇小说组成。
C.在《呐喊》的l 4篇小说中,《不周山》原也收录其中,后被收录到《故事新编》,并改名为《铸剑》。
D.《呐喊》收录了鲁迅先生1 9 1 8一1 922年间的小说作品,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勇猛的抨击和无情的批判。
其中《祝福》更是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对妇女的迫害。
E.阿Q的革命目的之一就是讨老婆,这是他自然本能的要求,说明他有着明确的革命目标。
1.D E(D项,《祝福》不在《呐喊》集中;E项)阿Q的革命目标是盲目的。
) 2.下面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鲁迅先生塑造阿Q这个形象的意图就是要画这样的国民的魂灵来,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B.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当时中‘‘会底层劳动人民普遍具有的性格特征,它是在统治者的压迫下而形成的,在今天这种性格已经不存在了.C.《药》是作者以光复会的重要成员之一秋瑾被捕杀于绍兴城内“古轩亭口"事件为背景”创作的小说。
小说主题就是通过夏瑜被杀这一线索,艺术地总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的教训。
D.鲁迅小说取材于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他善于抓住他们的思想精神的不觉悟、不抗争的这些病态的灵魂进行剖析。
每一篇小说都反映~了社会的本质,社会的各个层面,为改良社会、改变国民性而呐喊。
E.《呐喊》中的小说大多数采用截取横断面的写法,“取法外国’’,但也注‘‘了首尾照应交代等写法,融合了民族形式的神韵。
2.B C(B项,今天仍有这种性格存在;C项,小说是双线结构,主题也是两个方面。
)3.下面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阿Q正传》运用了幻觉、梦境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B.《药》以双线结构组织全篇,通过华夏两家悲剧命运的表现,表明中国当时民众的愚昧和革命者不发动群众而招致失败的悲哀。
c.“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揭示了孔乙”的特殊身份,刻画了他穷困潦倒却又想保住读书人的自尊,虚荣心十足的性格特点。
D.小说标题《药》有概括情节、连接明暗两线、刻画人物、揭示主题的作用。
E.闰土要香炉烛台表明他日后将在求神拜佛中进一步麻醉自己,说明他在生活的压迫下有了自甘沉沦、不愿抗争的性格变化。
3.D E(D项,没有刻画人物这个作用;E项,“自甘沉沦、不愿抗争’’说法不当‘‘4.下面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在鲁迅的作品中,许多就是写他小时候的真人真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等。
B.《社戏》中的景物描写,细致逼真,充满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
C.《风波》通过1 9 1 7年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水乡所引起的一场辫子风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深刻地说明了辛亥革命并没有给中国农村带来根本变革,农民们仍然缺乏民主主义觉悟,政治上、经济上、精神上依然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奴役的境地。
D.鲁迅的小说《明天》,通过主人公爱姑年轻守寡、丧子给她带来的精神上的孤独与空虚,揭露了封建贞烈观念“吃人”的罪恶。
“E.《社戏》是鲁迅小说中唯一描写农民善良、淳朴、豪爽、真挚的美好性格的一面的小说。
4.A D(A项,《社戏》写的不是真)真事,是艺术虚构;D项,《明天》中写的是单)嫂子。
)5.下面对《孔乙己》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
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和《狂人日记》一样都是反封建主义的小说力作。
B.这篇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
小说选取了几个生活片断,展示了生活在畸形社会中的孔乙己的畸形性格,有力地批判了黑暗社会及其伦理制度。
C.这篇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发生在家乡绍兴鲁镇咸亨酒店里的真实的故事,使全文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量。
表达作者冷峻而热烈的思想感情。
D.“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小说结尾以这一含蓄语句作结尾,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孔乙己的悲惨结局,并思索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言虽尽而意无穷。
E.以笑贯穿全文,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最后在笑声中离开生活舞台,既是对孔乙己的性格的批判,也是对社会的冷酷、群众的麻木的批判,更是对罪恶的封建制度的无情鞭挞。
5.ACA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C (用第一人称“我”——12岁的小伙计的口吻来写)6.下面有关《头发的故事》文意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N先生的感慨让我们想起《阿Q正传》中所描述的革命后的情形:“……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带兵的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革命并未带来社会的巨大变革,也没有给民众实际利益,难怪民众对革命节的纪念十分冷漠了。
B.革命党人并未在国人中进行思想启蒙、唤醒民众,结果,民众只是头上去掉了一根辫子,封建传统思想依然占据着他们的头脑,同时也顽固地统治着社会。
在这种情况下,日后的改革也就举步维艰了。
无怪乎N先生对现实十分失望、感慨万端。
C.《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1918~1922年所写的《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头发的故事》《祝福》等14篇小说,这些作品尖锐地揭露了宗法制度和封建传统文化的弊害,通过对人民命运特别是农民命运的描写,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和现实革命运动应当关注的问题,深刻地刻画了一群“老中国的儿女”——沉默的国民的灵魂。
D.推翻帝制的革命付出了多少烈士的鲜血,何以民众对革命节的纪念会如此冷漠呢?N先生是亲身经历过辛亥革命的一位民主主义者,在这时,他不免要为那些在革命中牺牲的故人们而深感悲凉了。
E.《孔乙己》里的“孔乙己”,《白光》里的“方玄绰”,《端午节》里的“陈士成”,都是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的代表。
6.CEC《祝福》出自《彷徨》) E(《白光》里的“陈士成”,《端午节》里的“方玄绰”)7.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在鲁迅先生的著作中充满了对祖国人民深深的爱,这种爱具体表现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