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西片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纠错练习试题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初中物理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xx学校xx学年xx学期xx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评卷人得分(每空xx 分,共xx分)试题1: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 B.论证 C.实验 D.分析试题2:(2013•泸州)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音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试题3: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振动幅度大致相同,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观察振动和发声的关系,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色与生源振幅的关系试题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B.“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试题5: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实验中最合理的是()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D.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试题6: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正在消融的冰山 B.碘微微加热后变成紫红色蒸气C.水蒸气遇冷后在铁丝上形成霜 D.烧水时壶嘴喷出“白气”试题7: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做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A.沸点 B.熔点 C.温度 D.凝固点试题8:下面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试题9:根据如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 78水银﹣39 357铅 328 1740A. 80℃的酒精是气态B.﹣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C.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的测温液体D.铅的凝固点是﹣328℃试题10:有了光,自然界才能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扬州市的著名景观“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B.光从空气中传播方向一定不发生改变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D.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试题11: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较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墙,釉面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光的反射 B.光的色散 C.光具有能量 D.光沿直线传播试题12:(2013•雅安)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D.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试题13:小明在家里吹奏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产生的,小明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笛声通过传到妈妈的耳朵里.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试题14:坐汽车时,经常发现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出现“哈气”,影响司机视线.冬天,“哈气”出现在挡风玻璃的(选填“外侧”或“内侧”),要想尽快消除这些已经产生的“哈气”,司机合理的方法是打开(选填“冷风”或“热风”).试题15:中央电视台有一系列热播饮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我国的传统美食和地方特色菜肴.片中展示炸油条、煎蘑菇用菜油;煮玉米、饺子用水.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不同.在烹饪时如果不小心被100℃的水或100℃的水蒸气烫伤,都会造成严重后果,但是被100℃的(水/水蒸气)烫伤会更加严重.气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其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汤汁是水蒸气(选填“吸热”或“放热”)后(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试题16: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现象.我国是世界上电视用户最多的国家,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蓝三种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试题17: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的缘故.试题18:夜晚的剧场,一舞蹈演员身穿蓝色毛衣、白色裙子表演,当舞台灯光师打开红色追光灯照射她时,你看到这位演员的服装颜色是:上身服装是,下身裙装是.试题19: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小强再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温度计放置的位置有四种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放置方式是.图乙所示的是分别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水的温度是℃.试题20:一位护士用同一只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位病人的体温,只是测甲前把体温计用力甩几下,测得数是37.2℃,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结果乙、丙的体温读数均为37.8℃,则护士能知道病人的真实体温.试题21:平面镜可以用于成像,一身高1.78m的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若此人远离平面镜,像(填“靠近”或“远离”)平面镜,镜中的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不变”)试题22:通常情况下,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木草、岩石的温度高,人体辐射的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夜视仪.过量的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引起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试题23:实验设计的严密性、操作的规范性等都很重要,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实验结果.两容器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酒精和水,室温下放置几天后,两者的质量都明显减少,且酒精减少得更多,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由此得出“酒精比水蒸发得更快”的结论.但是另一位同学认为不能得出该结论,其理由是实验中没有控制相同,因此无法比较蒸发快慢.试题24:如图所示,一束光垂直射到镜面上,反射角是度;保持入射方向和入射点不变,为使图中所在位置的眼睛能看到反射光,平面镜应逆时针方向转度,此时入射角是25 度.试题25:(1)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图1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痕迹).(2)图2中入射光线与镜面成60°的夹角,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试题26: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将会看到小球,这个现象说明;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叫做“共振”,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也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如果将甲、乙实验装置搬上月球,则实验甲(能/不能)成功.实验乙成功,这是因为.在这个实验中,小球起的作用是.试题27: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这说明音调是由决定的(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选填“变大”或“变小”),这说明响度与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试题28:如图所示,小李同学用此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1)他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的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t/min 0 1 2 3 4 5 6 7 89t/℃﹣4 ﹣3 ﹣2 ﹣1 0 0 0 1 3 5(2)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所示,此时的温度是4 ℃;(3)为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宜选用较大的冰块还是较小的冰块?;(4)如果将冰块换成石蜡碎块做同样的实验,石蜡熔化过程中所得到的温度﹣时间图象是否与冰的相同?为什么?.试题29:(2014•大渡口区一模)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的温度计(约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 357酒精﹣117 78(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说明实验地的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标准大气压.0 1 2 3 4 5 6 7 8时间/min温度88 90 92 94 97 98 98 98/℃试题30:如图,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1)小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B的要求是.目的是为了.(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小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4)小明用跳棋替代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他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5)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能否出现棋子的像,结果是白纸上棋子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6)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自己的像相对于自己移动(向右/向左/不);他又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自己的像(转向自己/转离自己/不动).试题31:如图所示是济宁市2013年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试题32: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2)记录;(3)量出的距离.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试题1答案: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解答:解:利用磁铁吸引铁的性质,“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过程是科学探究中的猜想.故选A.试题2答案:分析: A、声波具有能量可以利用声波能量来治病.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因此没有振动就不会有声音;C、“禁鸣喇叭”是从阻止噪声产生的角度控制噪声的;D、人们利用发声体的固有属性﹣﹣音色来判断发声体的种类.解答:解:A、超声波具有较高能量,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就是利用这个特点工作的,故A正确.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因此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故B错误;C、“禁鸣喇叭”是从防止噪声产生角度控制噪声的,故C错误;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判断出来的,故D错误;故选A.试题3答案:分析:声音的音调和物体的振动频率快慢有关,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物体的质量越大、体积越大,物体振动会越慢,振动慢,振动频率小,音调比较低.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伸出桌面的钢尺长度增加,其伸出部分质量增大、体积增大,钢尺的振动会变慢,振动频率会逐渐变小,音调逐渐变低,因此该实验是用来探究声音的音调和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关系的.故选C.试题4答案:分析: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几个基本知识的判断.(1)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按人教版教材的说法是: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2)声音可以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墙是固体,故可以传声;(3)在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前提下,人们还能分辨出不同的声音,那是音色不同;(4)生活中人们常把声音的大小说成声音的高低,如:禁止高声喧哗、放声高歌、低声细语等语句中的高低都是指声音的大小.解答:解:A、“禁止鸣笛”是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了,故A错误;B、作为固体的墙可以传声,所以在墙另一侧的人可能会听到说话声,故B正确;C、这里要辨清主要的不同点,不同的人说话主要是音色不同,故C错误;D、此句中的“高声语”意思是大声说话,属于人们把大小说成高低了,应是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B.试题5答案:分析: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真空能否传声,所以我们需要比较的是真空和非真空条件下,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是否能听到,需要选取的器材应该一个是真空条件下的,另一个是非真空条件下的.解答:解:A、不塞瓶塞时声音通过空气向外传播,塞上瓶塞时声音通过瓶塞向外传播,探究的是固体传声和气体传声,不符合题意,该选项设计不合理;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没有控制距离的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该选项设计不合理;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没有控制声音响度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该选项设计不合理;D、完好的瓶胆夹壁中都是真空的,漏气的瓶胆不是真空的,可以验证真空能否传声,该选项设计合理.故选D.试题6答案:分析:凝华指的是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解答:解:凝华指的是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A、冰山消融是冰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B、碘在微微加热后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C、水蒸气在铁水上变成霜,是由气态直接变成了固态,属于凝华现象,符合题意.D、“白气”是液态小水滴,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结合题目提供的生活实际情况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现象,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常温下汽化现象说明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故选A.试题8答案:分析:①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②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解答:解: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水蒸气液化成的水滴,需要放出热量;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中的蒸发,需要吸收热量;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需要放出热量.故选C.试题9答案: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以及熔化吸热的特点.解答:解:A、酒精的沸点是78℃,当温度是80℃时,酒精变成酒精蒸气,是气态,不合题意.B、水银的熔点是﹣39℃,此时水银吸热,但温度不变,符合题意.C、气温接近﹣50℃时.不能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因为在这时,水银已经凝固.不合题意.D、铅的凝固点是328℃.不合题意.故选B.分析: A、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B、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光照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时,发生镜面反射;光照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发生漫反射.D、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解答:解:A、扬州市的著名景观“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反射了所有的色光.故A不正确.B、空气不均匀时,光会发生偏折,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故B不正确.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使光发生漫发射,让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故C不正确.D、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在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90°﹣30°=60°.则其反射角也是60°,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试题11答案: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平行光射到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反射面时,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会造成光污染.解答:解: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表面光滑,这些作为反射面的时候,都属于镜面反射,太阳光射到上面,入射光线被反射,从同一方向射出,光线很强,照到物体上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造成很大的不便,称为白亮污染.故选A.试题12答案:分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成像的物体和环境对比度越大,成像物体越亮,像越清晰.(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3)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平面镜成虚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4)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也可以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解答:解:A、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烛焰是成像物体,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的对比度降低,成像不太清晰.不符合题意.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根据物像大小相等,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符合题意.C、平面镜成虚像,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不会成在光屏上.不符合题意.D、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在镜子前面只能看到物体的像,不能透过镜子看后面的物体,不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不能比较物像大小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B.试题13答案: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长笛、箫等乐器是通过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空气柱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传播途中减弱、人耳处减弱.解答:解:笛子是由嘴吹气引起空气振动产生声音的,吹奏时空气柱振动发声,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音调;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悠扬的笛声是通过空气这一介质传到妈妈耳朵里的;“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答案为:振动;音调;空气;声源处.试题14答案: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解答:解:冬天,前挡风玻璃上出现“哈气”,是车内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并且附着在玻璃内侧;利用暖风往玻璃上吹热风,快速把前玻璃温度提高,使玻璃上的小水珠汽化为水蒸气.故答案为:内侧;热风.试题15答案:分析:(1)烹制不同的食物需要不同的温度,根据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来加热不同的食物;(2)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在熔化、汽化和升华过程中需要吸热,在液化、凝固和凝华过程中需要放热.解答:解:炸油条和煎蘑菇需要较高的温度,而煮玉米棒子、饺子需要较低的温度;油的沸点比较高,可以用于炸油条和煎蘑菇;水的沸点比较低,可以用于煮玉米棒子、饺子;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先液化成同温度的水,液化过程放热;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汤汁是液态的,是蒸气放热后液化而形成的.故答案为:沸点;水蒸气;放热;液化.试题16答案:分析:根据我们对色光三原色的认识、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来作答.解答:解:夏天,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答案为:色散;绿.试题17答案:分析:(1)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解答:解: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故答案为:漫;沿直线传播.试题18答案: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物体反射什么色光,在人们的眼中就显示什么色光;还要注意白色和黑色物体颜色的由来.解答:解: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的物体是因为它反射所有色光显白色,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显黑色;当舞台灯光为红色是,上身的蓝色服装就只能反射蓝色,照射来的红光被它吸收,没有光从毛衣上反射出来,即没有光进入观众的眼睛,观众则感觉毛衣为黑色;下身的白色服装就只能反射红色,观众看演员上身服装就为红色.故答案为:黑色;红色试题19答案:分析:(1)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2)使用温度计前:首先看清它的量程,或者说要看清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然后看清它的分度值,也就是一个小格代表的值.(3)使用温度计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后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1-2021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1-2021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2021~2021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度调研八年级物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1.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而产生的,并经传入人耳。

2.以下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2〕“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3〕“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3.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这说明:声波具有。

4.摄氏温标是以通常情况下的温度规定为0℃,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

5.温度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测温液体的原理制成的。

我国地域辽阔,同一天南北不同地方温度差异很大。

如图〔A〕、(B)是十二月某一天同一时刻在三亚和北京观测到的温度计的示意图。

由图可知,三亚此时温度为__ _____℃,北京此时温度为____ __℃6.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叫做,其波形是的。

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叫做,其波形是的。

7.在控制噪声的措施方面,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A1-1所示的标牌,这主要是在减弱噪声;教室外有声音干扰时,关上门窗是为了在减弱噪声。

8.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通常在,监测与控制波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以用来预报图A1-1地震、台风。

9.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等特点,可用于测距、、、等。

10.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应该用火焰的部,其原因是这局部火焰,有利于加热。

11.以下各种现象各属于什么物态变化:①露的形成属于;②热风干手器使手上的水很快干了属于。

③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室内,镜片上会蒙上一层小水珠属于;④冬天口中呼出“白气〞属于;12.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得多,这是因为。

13.汽化有两种方式: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4.炎热的夏天,发现中暑患者后,常常在患者身上擦上酒精,并把患者扶到通风处,这里用到的主要物理道理是:〔1〕〔2〕。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15.不能传播声音的是〔〕A.真空 B.木头 C.空气 D.水16.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场计时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场计时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场计时D.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发动起跑开场计时17.下面关于音调和响度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音调高就是响度大B.音调低就是响度小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D.“低声细语〞中的“低〞实际是指音调低18.让钢琴和手风琴都发出C调的“do〞,我们能区分开是钢琴还是手风琴的声音,这是依据〔〕A.它们声音的上下的不同 B.它们的音调不同C.它们的响度不同 D.它们的音色不同19.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图A1-2〕,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屡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西片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纠错练习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西片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纠错练习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西片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纠错练习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B.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C.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D.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A错;声音很大是指声音的振幅也就是响度很大,与频率无关,故B错;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所有的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振动就不能产生声音,故D错;应选C。

考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振动的物体也可以发出声音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会不同D.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所有的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振动就不能产生声音,故A错;声音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有关,温度不同,速度也不同,故B错;用的力大,振幅就大,声音的响度就大,用的力小,振幅就小,声音的响度就小,故C正确;加装隔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的,故D错;应选C。

考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耳能听到任何频率的声音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C.能区分不同乐器声,是因为不同乐器的音调不同D.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故A错;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速度一般是不同的,在固体中最快,在气体最慢,故B错;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音色是区分不同声音的主要特征,故C错;声音可以传信息和能量,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应选D。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试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试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2016-2017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单县希望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素质测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5x2=30)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栏中,否则不予得分!1.一名粗心的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m?()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工具越精密,误差越小B.误差是未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C.认真测量就不会有误差D.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可以避免的3.某同学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50.1mm﹑50.3mm﹑50.2mm﹑50.3mm,则他的测量结果应记为()4.以下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香水瓶打开盖子后,满屋充满香水味B.公路上汽车在奔驰C.沙尘暴时,空气中尘土飞扬D.丛林中小鹿在奔跑5.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2:1,运动时间之比是3:4,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A.1:2 B.4:3 C.2:3 D.3:26.如图所示,是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A.噪声的产生B.噪声的传播C.噪声的接收D.以上三种均是7.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进行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B.船和地面 C.山和船D.风和地面8.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9.关于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没有关系D.以上说法都不对10.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11.下列属于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电能通过电炉发热 B.天然气燃烧C.摩擦生热 D.电流通过电扇转动12.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正确的测量图是()A.B.C.D.13.一人骑自行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一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A.向北运动 B.向南运动C.静止 D.运动方向无法确定14.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结果()A.偏大 B.偏小C.不受影响 D.有何影响,无法判断15.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下列图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A.B.C.D.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0分)16.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该物体的长度是cm.17.吸烟有害健康,吸“二手烟”危害更大,因此公共场所通常有“禁止吸烟”的标志,如图所示.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造成其他人吸“二手烟”.这是由于分子的结果.18.《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的.19.正在行驶的列车速度是15m/s,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20.如图,是一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中的速度表,目前指示的车速是km/h,以这样的速度行驶40km,需h.21.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参赛者甲乙丙成绩/s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22.在降落伞比赛的活动中,小利将活动中的具体数据进行了记录,来用于研究降落伞的滞留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次数降落伞的伞绳长(m)降落伞的形状降落伞的面积(m2)降落伞的总质量(g)降落伞释放高度(m)降落伞滞留时间(s)1 1 圆形20 32 1 圆形 1 20 33 1 圆形 1 30 34 1 正方形 1 20 35 正方形 1 20 36 正方形 1 20 6(1)活动中利用的测量工具有天平、、秒表.(2)分析数据1、2可知:在其他因素不变时,降落伞的面积越大,在空中滞留的时间.(3)分析数据5、6可知:.(4)试验中涂过探究滞留时间和质量的关系应该选用的数据是.(5)实验中如果要探究滞留时间和形状的关系应该选用的数据是.(6)实验中利用到的科学方法是.(7)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还可能有.23.如图所示,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本实验的原理:;(2)本实验除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缺;(3)用刻度尺测出S=78cm,用停表测出t=2s,则本实验中的平均速度=m/s.2016-2017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单县希望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素质测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5x2=30)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栏中,否则不予得分!1.一名粗心的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m?()【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解答】解:A、X开手掌,中指指尖到大拇指指尖大约是20cm=0.2m,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比此长度小一些,应该为0.185m.故A符合题意;B、中学生的身高在164cm=16.4dm左右,所以此同学的身高为16.4dm.故B不符合题意;C、一角硬币的厚度在2.1mm=0.21c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外文字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应该是13.5cm=0.135m.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工具越精密,误差越小B.误差是未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C.认真测量就不会有误差D.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可以避免的【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所谓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与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又不尽相同,错误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X不按照规定测量而产生的结果,错误可以避免,只要规X测量,遵循仪器的使用规则可避免错误,但是误差不能消除,因为它的产生是与测量的人和测量的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只能尽量的减小,不能消除.【解答】解:A、据减小误差的方法可知,采用精密的仪器可以减小误差,故符合题意;B、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故不符合题意;C、所谓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即使测量过程中再认真,误差也是存在的,故不符合题意;D、误差是不能避免的,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3.某同学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50.1mm﹑50.3mm﹑50.2mm﹑50.3mm,则他的测量结果应记为()【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只要计算出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可,但是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解答】解: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L==≈50.2cm.故选A.4.以下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香水瓶打开盖子后,满屋充满香水味B.公路上汽车在奔驰C.沙尘暴时,空气中尘土飞扬D.丛林中小鹿在奔跑【考点】机械运动.【分析】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而机械运动就是宇宙间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之一.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解答】解:A、香水瓶打开盖子后,满屋充满香水味,是分子运动的结果.不是机械运动;B、公路上汽车在奔驰,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不变,属于机械运动;C、沙尘暴时,空气中的尘土位置不断变化,属于机械运动;D、丛林中小鹿在奔跑,相对于地面位置不断不变,属于机械运动;故选A.5.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2:1,运动时间之比是3:4,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A.1:2 B.4:3 C.2:3 D.3:2【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利用速度公式计算.【解答】解:由得s=vt;.故选D.6.如图所示,是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A.噪声的产生B.噪声的传播C.噪声的接收D.以上三种均是【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将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与题目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相对应,从而可以得到答案.【解答】解:A、隔音墙,并不能控制汽车行驶时发动机产生的噪声,故A错误.B、在声源与居民之间树立了隔音墙,切断了汽车产生的噪声向居民传播的途径,所以这属于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正确.C、隔音墙的建立,可以减小汽车发动机产生的噪声到达人耳处的响度,但传播到人耳处的噪声在人耳处并没有被减弱.所以也不是在接收处减弱的噪声.故C错误.D、由于B的正确,可以确定D是错误的.故选B.7.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进行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B.船和地面 C.山和船D.风和地面【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是不同.【解答】解:以船为参照物,山与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山是运动的,所以会感觉到“看山恰似走来迎”;以地面为参照物,山与地面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静止的,所以会有“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感觉.故选B.8.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由题意可知晓燕百米赛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她的平均速度.【解答】解:晓燕的百米平均速度:===6.25m/s;故选B.9.关于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没有关系D.以上说法都不对【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运动方向都是不变的,而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实际上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时间t是原来的几倍,路程s就是原来的几倍,其速度v=是不变的.【解答】解: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也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而选项A、B、D中的说法属于不能真正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故选C.10.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考点】音色.【分析】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解答】解:不同的乐器即便演秦相同的乐曲,发出的音色也不相同,故可用音色来辨别.故选C.11.下列属于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电能通过电炉发热 B.天然气燃烧C.摩擦生热 D.电流通过电扇转动【考点】电功的实质.【分析】分别分析该题中各个选项所提到的能量的形式的变化,看哪种形式的能量增加了,那种形式的能量减小了,进而判断出能量的转化过程,从而确定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答案.【解答】解:A、电流通过电炉发热,即消耗电能产生热能,即电能转化为内能或热能,故A错误;B、天然气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C、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D、电流通过电扇转动,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故选:D.12.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正确的测量图是()A.B.C.D.【考点】刻度尺的使用.【分析】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解答】解: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所以选项A不正确.B、刻度尺边缘与被测对象对齐,放正且重合,没有歪斜;尺的刻面紧也贴被测对象.测量方法得当,所以选项B正确;C、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紧贴被测物体,所以选项C不正确.D、刻度尺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所以选项D不正确.故选B.13.一人骑自行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一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A.向北运动 B.向南运动C.静止 D.运动方向无法确定【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骑自行车的人和汽车都由南向北运动,关键看两者之间是否发生位置改变.【解答】解:一人骑自行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一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骑自行车的人和汽车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汽车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并且骑自行车飞人在汽车的南面离汽车越来越远,以汽车为参照物骑自行车的人向南运动.故选B.14.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结果()A.偏大 B.偏小C.不受影响 D.有何影响,无法判断【考点】长度的测量;刻度尺的使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物体微小变化量的比较判断方法.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参照物,塑料刻度尺被拉伸后,自身长度变长,物体的测量值变小.【解答】解:用被拉长了的塑料尺测量物体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变大,因此其读数比真实值小,所以选项A、C、D的说法均不正确.故选B.15.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下列图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A.B.C.D.【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根据题图所示物体的s﹣t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然后逐一分析各v﹣t图象,看哪个图象与s﹣t图象反应的运动规律相同.【解答】解:由s﹣t图象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物体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它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由图示各v﹣t 图象知:A、图象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B、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图象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错;D、图象中时间不变而速度变化,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故D错;故选B.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0分)16.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该物体的长度是 4.60 cm.【考点】刻度尺的使用.【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首先要明确刻度尺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相垂直,测量结果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果物体末端刚好与刻度尺的某一刻线相对,估读值为零.【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的长度为L=9.60cm﹣5.00cm=4.60cm.故答案为:1mm;4.60.17.吸烟有害健康,吸“二手烟”危害更大,因此公共场所通常有“禁止吸烟”的标志,如图所示.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造成其他人吸“二手烟”.这是由于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的结果.【考点】分子的运动.【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答】解: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只要有一个人吸烟,由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所以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故答案为:不停地无规则运动.18.《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静止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答】解:以河岸为参照物,船与河岸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船是运动的;而剑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剑是静止的,所以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故答案为:运动;静止.19.正在行驶的列车速度是15m/s,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列车1秒行驶的路程是15m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值的含义是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解答】解:15m/s表示列车在1s内通过的路程是15m.故答案为:列车1秒行驶的路程是15m.20.如图,是一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中的速度表,目前指示的车速是80 km/h,以这样的速度行驶40km,需0.5 h.【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由图直接读出汽车行驶的速度,根据v=求出以这样的速度行驶40km需要的时间.【解答】解:由速度表可知汽车的车速:v=80km/h,以这样的速度行驶40km需要的时间:t==故答案为:80;0.5.21.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甲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路程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参赛者甲乙丙成绩/s【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分析】三位同学进行的是百米赛跑,那么路程一定,用时较少的跑的就快,由此可解答此题.【解答】解:由题意知: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路程相同,因此用时少的跑的快;由表中数据知:甲用的时间最少,所以跑的最快;故答案为:甲;路程.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22.在降落伞比赛的活动中,小利将活动中的具体数据进行了记录,来用于研究降落伞的滞留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次数降落伞的伞绳长(m)降落伞的形状降落伞的面积(m2)降落伞的总质量(g)降落伞释放高度(m)降落伞滞留时间(s)1 1 圆形20 32 1 圆形 1 20 33 1 圆形 1 30 34 1 正方形 1 20 35 正方形 1 20 36 正方形 1 20 6(1)活动中利用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刻度尺、秒表.(2)分析数据1、2可知:在其他因素不变时,降落伞的面积越大,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3)分析数据5、6可知:降落伞滞留时间的长短与降落伞释放高度有关,在其它因素都相同时,降落伞释放高度越高,降落伞滞留时间越长.(4)试验中涂过探究滞留时间和质量的关系应该选用的数据是2、3 .(5)实验中如果要探究滞留时间和形状的关系应该选用的数据是3、5 .(6)实验中利用到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7)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还可能有伞的材料.【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影响降落伞的滞留时间的所有因素,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分析两个数据中相同的量和不同的量,通过比较滞留时间的大小关系得出结论.【解答】解:(1)由表格中数据知,实验中需要测量长度的工具、测量时间的工具以及测量质量的工具,因此需要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和天平;(2)数据1、2:保持不变的因素有:降落伞的伞绳长、降落伞的形状、降落伞的总重、降落伞释放高度;降落伞的面积不同,引起降落伞滞留时间不同,而是降落伞的面积越大,降落伞滞留时间越长,由此可知:降落伞滞留时间的长短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在其它因素都相同时,降落伞的面积越大,降落伞滞留时间越长.(3)数据5、6:保持不变的因素有:降落伞的伞绳长、降落伞的形状、降落伞的面积、降落伞的总重;降落伞释放高度不同,引起降落伞滞留时间不同,而是降落伞释放高度越高,降落伞滞留时间越长,由此可知:降落伞滞留时间的长短与降落伞释放高度有关,在其它因素都相同时,降落伞释放高度越高,降落伞滞留时间越长.(4)探究滞留时间和质量的关系应控制其他因素相同,故2、3数据符合该条件;(5)探究滞留时间和形状的关系应控制其他因素相同,故3、5数据符合该条件;(6)本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7)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还可能有伞的材料.故答案为:(1)刻度尺;(2)越长;(3)降落伞滞留时间的长短与降落伞释放高度有关,在其它因素都相同时,降落伞释放高度越高,降落伞滞留时间越长;(4)2、3;(5)3、5;(6)控制变量法;(7)伞的材料.23.如图所示,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本实验的原理:v=;(2)本实验除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缺刻度尺、秒表;(3)用刻度尺测出S=78cm,用停表测出t=2s,则本实验中的平均速度= 0.39 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实验的测量原理是平均速度公式;(2)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斜面长度和运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进行分析;(3)根据公式代入数据便可求出.【解答】解:(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平均速度公式:v=;(2)根据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可知,需要测量斜面长和运动时间,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秒表;(3)平均速度:v===0.39m/s.故答案为:(1)v=;(2)刻度尺、秒表;(3)0.39.。

扬州市宝应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扬州市宝应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扬州市宝应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5分)1. (2分)(2020·朝阳) 疫情期间,村书记杨百顺每天都通过大喇叭向村民通报疫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村民能听到杨百顺的声音,是因为空气能传声B . 杨百顺说话时,他发出的声音是大喇叭振动产生的C . 村民听到杨百顺的声音后,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D . 村民根据音调,判断出讲话的人是杨百顺2. (2分) (2017八上·临沂期中) 如图是A、B两小球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小球在相等时间间隔所处的位置,对A、B两球的运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小球A做变速运动,小球B做匀速运动B . 小球A做匀速运动,小球B做变速运动C . 小球A,B都做匀速运动D . 小球A,B都做变速运动3. (2分)(2017·海淀模拟) 关于光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凸透镜所成的一定是放大的B . 古诗文中“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折射现象C . 光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m/sD . 电影屏幕对光的反射是镜面发射4.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B . 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C . 宇宙中除机械运动外,再没有其他形式的运动D .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同一物体在同一时刻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5. (2分) (2019八上·江苏期中) 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在不同位置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①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②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③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推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④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 ①②③④B . ①③④C . ①②D . ①②③6. (2分)(2017·桥西模拟)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汽化吸热B .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 . 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D . 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7. (2分)测得某同学身高1.65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米B . 测量结果精确到分米C . 测量结果精确到厘米D . 6是估读数字8. (2分) (2019八上·蚌埠月考)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 . 当u=15cm时,光屏上不能成像C . 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 .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1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9. (2分)如图所示,轻质杠杆两端分别挂两个物体G和P,在空气中杠杆水平平衡。

江苏省宝应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经典练习题(培优)

江苏省宝应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经典练习题(培优)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0分)[ID:11638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B.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能的C.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少误差D.如果测量次数非常多,取平均值,误差就不存在了2.(0分)[ID:116359]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作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s刹车。

在限速为110km/h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A.55m B.25m C.15m D.5m3.(0分)[ID:116342]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四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C.一位同学按选项 A方法测量时间,多测几次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D.一位同学按照选项 B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4.(0分)[ID:116330]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前6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运动速度为5m/s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5.(0分)[ID:116325]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A.两同学相遇时甲行驶了4km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C.相遇前甲的速度是相遇后甲的速度的2倍D.整个过程乙的平均速度是甲平均速度的2倍6.(0分)[ID:116318]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 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第3s时乙的速度比甲快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D.甲、乙相遇时,他们速度相等7.(0分)[ID:116316]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江苏省扬州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

江苏省扬州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6分)1 .下列单位中,属于长度的国际单位的是()A.千米B. 米C. 毫米D. 秒2 .以下时间最接近1秒的是()A. 人跑60米的时间B. 一堂课的时间C. 上三层楼的时间D. 人心跳一次的时间3 .以下长度最接近0.8米的是()A.物理课本的长度 B. 课桌的高度 C. 物理课本的宽度 D. 橡皮的长度4 .盲人善于分辨不同人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的()不同。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声速5 .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上,小红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艇内,若说她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湖岸B .游艇C .湖水D .岸边的树6 .曾经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诗人在诗句中前后两次对山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 .风和水B .山和船C .船和地面D .风和地面7 .学生用三角板上的最小分度值是()A. 1cm B.1mm C.0.1mm D.1dm8 .甲、乙两个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甲下降2000米,乙下降1000米,比较甲、乙两运动员下降的速度()A .甲的速度大于乙B .乙的速度大于甲C .甲、乙两人速度相等D .无法比较9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10 .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 .水遇冷结冰B .春天,冰雪融化C .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D .游泳上岸后人感觉发冷1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B.成语“震耳欲聋”主要是指声音的音调很高C.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12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运动速度之比是2:1,则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是:()A.4:3 B.1:3 C.3:1 D.3:413 .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1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20 m/s,则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 18m/s B. 15m/s C.13.3 m/s D.12m/s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扬州市宝应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扬州市宝应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扬州市宝应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7八下·民勤期中) 以下估测接近实际的是()A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 . 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为50NC . 一个成年人身高约为1.70mD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2. (2分) (2017八上·黑龙江期中)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 . 12.45cmB . 12.34cmC . 12.35cmD . 12.36cm3. (2分) (2018八上·北京期中) 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B . 只要采用精密的仪器,都可以避免误差C . 误差的产生是由于实验方法的错误D . 实验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小4. (2分) (2018八上·荔湾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 . 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C .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 . 用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越小,表示运动越快5. (2分)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 . 地面、列车B . 列车、地面C . 列车、列车D . 地面、地面6. (2分) (2019八上·乌兰月考) 一小车从斜面上滑下,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是v1 ,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是v2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关于各段的平均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v=(v1+v2)/2B . 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v=v1+v2C . v1<v2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 (2分) (2019八上·广州期中)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同时向东运动,两物体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

江苏省扬州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江苏省扬州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填空题(每空一分,共30分)给下列数字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和单位混算(1)珠穆朗玛峰峰顶海拔8844.43 (2)2012年伦敦奥运会火炬长800(3)148km= mm (4)6756nm= m(5)20m/s= km/h (6)1080km/h= m/s2.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到的数据是5.72cm和5.73cm,则准确值是 ______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的.4.正在行驶的列车速度是15 m/s,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 .5.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和________;经过5 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6. 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上右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_____ h.7.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如右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2秒的不同位置。

根据底片可以判断,_____球运动时间长,_____球作变速直线运动(全部选填“甲”或“乙”)。

8.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的_________ 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__ 传到人的耳朵.(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9.“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特征来辨别的。

“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是声音大。

江苏省扬州市初二上期纠错练习物理卷

江苏省扬州市初二上期纠错练习物理卷

江苏省扬州市初二上期纠错练习物理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39分)1. (2分) (2019八上·临西月考) 能说明固体传声的现象是()A . 击鼓听到鼓声B . 收音机发出声音C . 海浪冲击石岸D . 耳朵贴着铁轨听到火车来了2. (2分)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只有气体和液体能传播声音,固体不能传播声音B . 固、液、气体都能传播声音,且传播速度相同C . 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时受到阻碍较小,传播速度较大D . 要想听到声音,必须有声源、传播声音的介质和良好的听觉器官3. (2分) (2016八上·汉中期中)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 .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 . 噪声的大小用频率来表示4. (2分) (2018八上·郑州期中) 站在桥洞里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A . 桥洞两端是开口的,不能产生回声B . 桥洞反射的声音都从洞口跑走了C . 桥洞窄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D . 桥洞两侧的回声正好抵消5. (2分) (2016八上·宁都期中) 如图,所描述的声音具有的共同点是()A . 声音的音调是相同的B . 都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C . 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D . 都是噪音6. (2分) (2016八·无锡月考) 声音在均匀空气里传播过程中()A . 声速逐渐减小B . 频率逐渐减小C . 振幅逐渐减小D . 声速、频率、振幅都不变7. (2分)(2017·齐齐哈尔) 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变小,此现象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B . 与牛的叫声相比,蚊子发出的声音响度小、音调低C . 龙卷风发生时伴有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D . 晚八点以后停止跳广场舞,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8. (2分)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 .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 .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 .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D .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9. (2分)如图所示,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心脏跳动主要是为了A . 适当改变心脏跳动频率,使音调变高,医生听得更清晰B . 缩短和病人之间的距离,增大声音的响度,医生听得更清晰C . 可以增大心脏跳动振幅,使响度增大,医生听得更清晰D . 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医生听得更清晰10. (2分) (2017八上·天宁月考)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被悬吊起来的小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

江苏省宝应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单元测试(月考)试题(new)

江苏省宝应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单元测试(月考)试题(new)

江苏省宝应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单元测试(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右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A.振动 B.一直向左运动C.一直向右运动 D。

静止不动2.要使二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低可采用的办法是:A.拉紧弦线 B.增加发声部分弦的长度C.用更大的力弹弦 D.缩短发音部分弦的长3.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

究其原因,你认识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C.可能是大雪蓬松而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4.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起程,历时3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26000余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

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由于:A.酒精有较高的凝固点B.酒精有较低的凝固点C.酒精有较高的沸点D.酒精有较高的熔点5.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下列有关此武器的应用认识错误..的是:A.此枪不能在月球上使用 B.此枪可以射杀水中的鱼C.此枪射击时超声波响度太大,会把人声振聋 D.超声波具有穿透力强等特点6.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铁路要通过“千年冻土”区,“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

为解决“冻土”难题,保证路基的稳定性,采取了下列措施(如右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在路基的坡面上铺设一层遮阳板,减小太阳的辐射加热,可防止“冻土”液化B.路基两旁插有很多管形“热棒”,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路基内部吸热,使路基温度降低C.“热棒”中氨气上升到上部会液化,液化会吸热D.“热棒”中氨气上升到上部会凝固,凝固会吸热7.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A B C D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8.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9.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10. 声音从声源发出,在空气中传播时:A.速度不断减小 B.振幅不断减小 C.频率不断减小 D。

江苏省宝应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经典练习题(培优)

江苏省宝应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经典练习题(培优)

一、选择题1.小强和小明坐在顺水漂流的皮筏中,相对于小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皮筏是运动的B.岸边的树木是静止的C.小明是运动的D.溪水是静止的D解析:D【详解】小强和小明坐在顺水漂流的皮筏中,以小强为参照物,皮筏、小明、溪水相对于小强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的、岸边的树木相对于小强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选D。

2.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站在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D解析:D【详解】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与拖拉机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电梯与乘客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站在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同步卫星与人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受油机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 D解析:D【详解】甲乙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从甲图中,可以看出乙的速度比甲快。

A.图中所示是匀加速的图像,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所示甲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比乙的快,故B不符合题意;CD.图中是s-t图像,且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速度大的斜率大,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江苏省宝应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练习题(培优)

江苏省宝应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练习题(培优)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学从“东外环怪坡”上骑自行车下来,他并没有蹬踏板,却发现自行车越越快,根据这一生活现象,同学们提出的最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是()A.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是否越来越大?B.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通过的路程是怎样变化的?C.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与那些因素有关?D.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怎样变化的?2.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先用10km/h的速度匀速骑行了前一半路程,接着用15km/h的速度匀速骑行了剩下的一半路程。

小明骑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12km/h B.12.5km/h C.13km/h D.13.5km/h3.王瑞同学水平推动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物体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①物体0~1s处于静止状态②物体在第1~4s做匀速直线运动③物体在4~6s通过的路程是2.4m④物体在0~6s的平均速度是0.7m/s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4.两个做匀速直线的物体甲、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3:5,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A.2:5B.5:2C.9:10D.5:85.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远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10s ~内,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的快B .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 处相遇C .在015s ~内,甲同学平均速度大D .在010s ~内,乙同学的速度10m /s 6.下列有关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310m /s ⨯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20m /s C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的5s D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7.在同一水平路面上,甲、乙两物体分别以5m/s 和2m/s 的速度相对于地面自东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甲物体作为参照物,乙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 A .3m/s ;向东B .3m/s ;向西C .7m/s ;向东D .7m/s ;向西8.小明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他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7m/s ,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m/s ,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4.2m/sB .5m/sC .4.8m/sD .4.5m/s9.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2:1,路程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 .4:9B .3:4C .3:1D .1:310.甲物体的速度是36km/h ,乙物体的速度是20m/s ,丙物体1min 内通过的路程是900m ,通过比较可知( ) A .甲物体运动得最快 B .乙物体运动得最快 C .丙物体运动得最快D .三个物体运动得一样快11.甲、乙、丙三个运动物体,甲运动速度为72km/h,乙运动速度为18m/s,丙物体在1min内通过900m, 比较可知( ) A .甲运动最快B .乙运动最快C .丙运动最快D .三个物体一样快12.2019 年 10 月 1 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由陆、海、空三军航空兵组成的12 个空中梯队,以前所未有的磅礴阵容接受检阅。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1. 1581年的一天,伽利略在教堂里,观察到悬挂的油灯来回晃动。

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可是他却思考着“为什么灯每次摆动一个来回的时间都差不多?”。

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交流与合作2.北宋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提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可尽早听到来袭敌人的马蹄声。

这样做能尽早听到马蹄声的主要原因是()A.声音在土地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B.使马蹄声的音调变高了C.改变了马蹄声的音色D.提高了士兵的听力3.手机蓝牙音箱因为可以手机实现无线连接音乐播放,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关于蓝牙音箱说法正确的是()A.蓝牙音箱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B.根据音调可以分辨出不同歌手的声音C.音箱发出的音乐不可能是噪声D.手机蓝牙音箱发声是发声部位振动产生的4.关于骨导式助听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骨导式助听器中声音传播速度会更快B.助听器必须紧贴在颌骨上,才能带动颅骨振动,听到声音C.骨导式助听器的制造原理是利用头骨、颌骨能传声效果较好的原理制成的.D.利用骨导式助听器能听到超声波5.小明在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要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应选择()A.甲和乙B.甲和丙C.甲和丁D.乙和丙6.如图所示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滑雪场地内的人工造雪机。

造雪机在工作时,机器不断将水吸入,再用高压气泵将雾状水滴喷出,细小的水滴在低温空气中遇冷变成雪飘下。

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华C.升华D.凝固7.小明在地铁施工现场发现:为防止扬尘对空气污染,有专门高压造雾除尘设备。

高压水流经除尘设备,形成数十米半径的均匀云雾覆盖到工地表面,达到非常理想的除尘效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现场看见的云雾是大量水蒸气聚集的效果B.除尘设备中水发生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C.云雾的消散是汽化现象,这个过程吸热D.夏天人造雾容易消散是因为水蒸气重新液化成小水珠8.“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西片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纠错练习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B.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C.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D.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振动的物体也可以发出声音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会不同D.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耳能听到任何频率的声音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C.能区分不同乐器声,是因为不同乐器的音调不同D.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4、大剧场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是为了装饰5、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A.声音已传向远方B.锣面停止了振动 C.锣面的振幅减小 D.锣的声调变低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7、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分贝即为没有声音B.优美动听的轻音乐不是噪声C.减弱噪声可以从声源、传播途径和人耳处采取措施D.制造点噪声不违法8、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发出的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B.它发出的声音是由它的振动产生的C.它发声的音色与其他乐器的音色是一样的D.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相同的音调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10、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11、“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12、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以下几个按钮(图标),如下图,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13、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14、某同学看见闪电后经过2秒后听到隆隆的雷声,打雷处距离该同学大约多少米:A、340m ;B、680m ;C、1280m;D、不能确定.15、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A.1次敲击声;B.2 次敲击声;C.3 次敲击声;D.4 次敲击声.16、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1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将已上升的水银柱甩回玻璃泡中B.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C.只有当温度计内液面停止上升(或下降)时才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面相平D.温度计虽然不能用它来测量超过它最高刻度的温度,但对于低温都可以测量18、在小瓶内装一些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内插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去掉橡皮塞,不影响温度计的使用B.换用不同液体,温度计测量的范围相同C . 玻璃管越粗,水沿着细玻璃管上升和下降得越明显D . 将小瓶放到盛有热水的容器中,瓶中的水将沿细玻璃管上升19、某同学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下面实验过程中错误的一项是A .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B .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C .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拿到灯光下读数D .当温度计内液面稳定时才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面相平20、下图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7分)21、拿一张硬纸片,用同样的力在木梳上划过,如图所示,一次划得快些,一次划得慢些,比较一下当快划时,木梳齿振动得________些(选填“快”或“慢”),听到的声音________些(选填“低”或“高”);当慢划时,木梳齿的振动________些(选填“快”或“慢”),听到的声音________些(选填“低”或“高”).22、成语“震耳欲聋”从物理学角度看是形容声音的 大;在狭窄的空间燃放鞭炮比在野外燃放鞭炮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因为在狭小空间声波经过多次 ,使回声跟原来的声音混在一起造成的.23、如图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轻敲鼓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比较图甲、乙两次敲鼓的情况,两次鼓面上的纸屑振动幅度不同,说明两次鼓发出声音的 ________不同(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24、小明家在浠水丽文大道旁,一天他在家午休时听到邻居家正在播放优美的歌曲,这时的歌声 (填“是”或“不是”)噪声,每天深夜,过往的车辆产生的噪声,严重影响了小明家人的休息,他可以采取 、、 等办法减弱噪声。

25、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玻璃振破,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_______,同时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26、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谁在说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7、有一支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均匀,用此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示数是2℃,放在一个标准气压下的沸水中,温度示数是98℃,用该不准确温度计测得室温为甲 乙26℃,实际室温是 ℃;当实际温度是 ℃时,该不准确温度计示数与测量的实际温度相同。

当实际温度是40℃时,该不准确温度计示数是 ℃.28、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空气湿度)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由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组成的,其中乙的玻璃泡上包着湿棉纱布,甲是干燥的。

我们发现___________(填“甲”或“乙”)温度计的示数要低一些,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定的温度下,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别越小,就表示空气的湿度越__________(填“大”或“小”)。

29、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 ,水的温度是 ℃.30、某人拿一个体温计给甲同学测量体温是36.8℃,再给乙同学测体温时没有甩(乙同学的体温是36.4 ℃),测量的结果是 ;如果又给丙同学测体温时仍没有甩(丙同学的体温是37 ℃),测量出丙同学的体温是 。

31、温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制成的。

使用温度计时,要先观察它的和.32、气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舌尖上的中国”曾播放过。

其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如图所示)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

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蒸汽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

汤汁是蒸汽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后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33、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

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

(均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34、如图所示,烧瓶中的水刚停止沸腾,现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个现象说明 ;若倒置,应在瓶底浇 水(选填“冷”或“热”),才能使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6分)35、下图中的甲、乙两个房间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试判断哪个房间的气温比较高。

说明理由。

第28题图 第29题图36、“鸳鸯火锅”是用金属片将锅的内部空间隔成相等的两部分,一边放清汤卤,一边放红汤卤,清汤和红汤的质量、主要成分以及初温几乎相同,但是清汤卤一侧液面没有油层,红汤卤一侧液面有一层麻辣风味的油,如图8所示。

吃饭的人们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把食物放入不同的汤料中进行烫涮。

但小新注意到每次使用这种“鸳鸯火锅”吃烫涮食品时,总是红汤卤一侧首先沸腾。

最初,小新认为这是由于红汤卤一侧的火更大些,但观察发现,两边的火焰相同。

试分析为什么总是红汤卤一侧先沸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7分)37、阅读下列有关声速与气温的小短文,回答后面的两个问题:气温影响地面附近空气,气温高,地面空气变得稀薄,则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声音不—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的附近传播速度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1)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叫喊,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向______拐弯.(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的钟声是由于钟______产生的,客船里的乘客听到的钟声是通过______而传来的,主要是利用______来区分出是钟声的.38、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1)小全同学用的是如图10甲所示装置,该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该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

(2)B、C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他们分别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1乙所示。

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则分析图像可知:当时的大气压______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不同。

图1039、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有关.(2)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探究:在相同环境下,把相同温度的水,分别装入两只相同的玻璃杯,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如图2甲、乙所示,实验发现甲杯中没有水时,乙杯中还残留有一些水.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不正确的,因为他没有控制开始实验时杯中水的(多少/表面积/温度)相同.经过多次实验和精确测量,小凡发现当B杯无水时,A杯中减少的水和原来B杯中的水相等.由此可知:水蒸发的快慢和水的多少(有关/无关).40、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