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生态文明构建策略

合集下载

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鼓架山及长山山体生态修复设计方案

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鼓架山及长山山体生态修复设计方案

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鼓架山及长山山体生态修复设计方案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鼓架山及长山山体生态修复设计方案一、前言为了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景区环境的品质,针对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鼓架山及长山山体生态修复进行设计方案,力求使修复效果达到最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二、设计目标1、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植被生长,减少土地的流失。

2、提升景区环境品质,打造更美的旅游体验。

3、合理安排景区内的设施和人流,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度。

三、设计方案1、植被覆盖推广植被覆盖技术,将大面积的裸露地面用植被覆盖。

通过引进草本植物和乔木植物,形成一个自然植被带,达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障土地的水源供应、改善水土保持功能的目的。

2、绿化修复将植栽方式与生态修复结合,用天然花卉、人工栽培物种和自然回归的草木植物,对景区内的绿色空隙进行整修,使其与原有的自然风貌相得益彰。

同时对大面积的林地进行梳理、整理和补植,在不破坏原有森林的自然状态下,增加景区内的绿化面积。

3、生态建设在鼓架山和长山山体内设置生态监测点,定期检测监测、记录物种繁殖数量和森林覆盖率等数据,获得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全面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态信息,以为后续的修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四、预计效果1、经过实施,可以明显改善景区内的生态环境,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土地的水源供应能力。

2、效果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景区游玩,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品质。

3、随着人流量的增加,景区也将相应加强其安全保障措施,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

五、总结本设计方案将植被覆盖技术、绿化修复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全面修复鼓架山和长山山体的生态环境,提升景区内的绿化环境质量,并充分考虑人流量及其安全问题,力求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同时,此方案更是一个有益的生态环保行动,使生态环境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案例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案例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案例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东湖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是一处集城市公园、旅游区、文化名胜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近年来,随着人们休闲旅游需求的不断增加,东湖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业已逐渐成为武汉市的一个经济支柱行业。

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业,提高旅游效益,提升景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需要编制一份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合理的发展方向,谋求可持续发展。

一、规划背景东湖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优美,拥有武汉市五大区域公园和众多文化名胜古迹,是武汉市的旅游“名片”。

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游客对景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前,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问题主要包括:1.旅游资源利用方式单一,游览体验差。

2.景区内环境卫生脏乱差。

3.信息发布手段陈旧,游客导向不明显。

以上问题存在仍需解决,需要通过规划来寻找解决之道。

二、规划内容1.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根据东湖风景名胜区的自然和人文特色,制定适宜的旅游线路和景点,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率和游览体验质量。

鼓励开展多样化课程,如生态、体验、文化等,增加游客互动性。

注重科技化开发,在景区内普及电子导游、VR、无人机等旅游新科技。

2.环境卫生管理完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景区内各个区域的管理,根据旅游高峰期的情况加强巡逻和清洁工作,确保景区环境干净整洁。

设立垃圾分类投放点,并对游客进行分类灯具,提高环保意识。

3.信息发布手段改进利用智能公告系统,把实时的旅游信息展示在大屏幕、APP等适应的设备上。

制作并投放新媒体广告,定期展示新的旅游项目和活动推荐。

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和游客的购买力,进行宣传推广方案的创新,吸引更多游客来到东湖风景名胜区。

三、规划目标1.提高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规划的实施,东湖风景名胜区将得到全新的面貌,品牌形象更加明确,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逐步形成"绿色生态、人文风光、宜居生活"的特色品牌。

做大城市: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位战略——以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为例

做大城市: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位战略——以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为例
第3 3卷 第 5期 2 0 1 4年 1 0月
江汉学术 J i a n g h a nA c a d e m i 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V o l . 3 3 N o . 5 O c t , 2 0 1 4
城市) 圈与新型城镇化研究 ● 大都市(
做大城市: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位战略
— — —以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为例 杨卫东
收稿日期: 2 0 1 4- 0 5- 1 0
城 市 的 出 现 对 自 然 生 态 而 言 肯 定 是 一 种 异 物, 但是, 在它的初期对自然生态并没有产生大的影响。 一是城市规模较小, 大自然的强大修复功能可以恢
本刊网址·在线期刊: h t t p : / / q k s . j h u n . e d u . c n / j h x s
( 江汉大学 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发展中心,武汉 4 3 0 0 5 6 )
摘 要: 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不完全对立, 而是相辅相成的, 城市是 促 进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的 上 佳 区 域。 对 区位优势明显、 环境承载力强的地区, 应把做大、 做好城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 首 位 战 略。 做 大 武 汉 必 须 调 整 既 定 的国土空间规划, 改变现有的限制性规定, 突出超特大城市特点, 围绕国家中心 城 市 的 要 求 布 局。 我 国 长 期 奉 行 的 限制大城市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大城市与“ 城市病” 没有正相关关系, 只要我们 能 真 正 转 变 经济发展模式, 加快产业升级, 以良好的产业结构来 统 摄 城 市 人 口 的 规 模 化 增 长, 同 时 真 正 解 决 户 籍 管 制 问 题, 实 事求是地制定不同地区的城市发展规划, 我们就有可能根治中国的城市病, 使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关键词: 城市战略;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城市; 国土空间规划; 城市病 中图分类号: F 2 9 9 . 2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6 6 1 5 2 ( 2 0 1 4 ) 0 5 0 0 1 9 0 8

关于加强东湖公园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提案

关于加强东湖公园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提案

提案标题:加强东湖公园水生态环境保护一、提案背景1.1 东湖公园是武汉市最大的市区公园,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和水生态环境。

1.2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的增加,东湖公园水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水质下降、水生物减少等问题日益突出。

二、问题分析2.1 水质下降导致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东湖公园的生态系统平衡。

2.2 污水排放、固体废弃物、化肥农药等污染源的不断增加,对水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2.3 水生物的减少使得东湖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威胁,对公园的生态景观和旅游吸引力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解决措施3.1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提高处理效率,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3.2 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收集,及时发现和控制各类污染源,保护水环境安全。

3.3 积极开展水生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加强对水生物的监测和保护力度,恢复东湖公园的生态平衡。

3.4 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市民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四、实施方案4.1 建立健全水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强化管理和监督。

4.2 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更新改造水处理设施,提高处理效率。

4.3 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4.4 加强科研与技术支撑,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保护水平。

五、预期效果5.1 改善水环境质量,提高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2 促进东湖公园生物多样性恢复,增强生态景观的吸引力。

5.3 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休闲旅游场所,提升公园的社会效益。

六、结语提案的实施是为了加强对东湖公园水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护公园的生态平衡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自然环境和休闲旅游资源。

希望相关部门和机构能够高度重视这一提案,尽快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共同推进东湖公园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

东湖公园作为武汉市的一张璀璨名片,其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任务显得尤为重要。

武汉城市生态空间体系构建与保护对策研究

武汉城市生态空间体系构建与保护对策研究

武汉城市生态空间体系构建与保护对策研究2013-11-03[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武汉城市规模剧增,建设用地不断蔓延,山水生态空间不断遭受侵蚀,生态廊道被阻隔。

为保护生态空间资源环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武汉市基于GIS平台的城市生态适应性评价等研究,提出“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的城市生态空间体系,并划定城市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三区,制定相应的分区空间管制政策,以引导城镇空间的有序拓展。

[关键词]生态空间体系空间管制政策武汉市21世纪,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世界城市发展建设的潮流。

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强调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同时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生态环境保护已被提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高度。

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相放,城乡空间在急剧的变化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以牺牲生态空间和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一系列问题。

在国家两型社会发展战略的统领下,构建城市生态空间体系、保护生态空间资源环境,成为武汉建设生态城市最为重要和关键的环节。

1 国际生态空间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趋势1.1 生态空间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关于城市生态空间体系的研究,目前尚未形成系统而成熟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但其所依托的生态规划思想却有着悠久的历史。

生态规划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16世纪英国人莫尔的“乌托邦”、18世纪-19世纪傅立叶的“法郎基”、欧文的“新协和村”、霍华德的“田园城”、20世纪30年代-40年代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和赖特的“广亩城”。

20世纪初,生态学开始与城市规划、景园设计等学科全方位融合,格迪斯等人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城乡建设的研充奠定了生态规划的基础。

20世己60年代后,以《赠长的极限》为代表,生态学与规划学科的融合日趋加快,麦克哈格1969年出版的著作《DESIGN WITH NATURE》更是掀起生态规划思想的热潮。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6页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6页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6页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武汉市的东北部,是该市最大的城市公园。

区域总面积达到88.56平方公里,以东湖为核心,周边景区众多,包括黄陂山、古房山、青山和磨山等著名景点。

该景区拥有湖光山色、古迹荟萃、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山水田园游览胜地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升该景区的旅游发展水平,保护和发展景区的资源,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制定了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本文将简要介绍该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规划背景随着国内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成为广大游客心目中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每年都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然而由于旅游资源的有限和管理水平的欠缺,景区的发展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为此,规划委员会制定了本规划。

二、规划目标1. 明确区位优势,突出自然生态和文化历史特色。

推进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整合,形成强有力的组合力量,做大做强一批有特色的旅游品牌。

2. 多渠道引进社会资本,加强园区服务品质,强化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

3. 坚持科学规划,精细管理,提高区域旅游发展水平,使东湖风景名胜区在中国南方晋级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旅游目的地。

三、规划内容1. 区域整体规划本规划认为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的区位优势、旅游旺季、旅游特征以及区域现有的基础设施等因素,及市场需求、长远发展的战略需求等因素,提出适宜区域内以阳光度假、文化旅游、历史人文旅游、乡村休闲游、生态旅游等为重点的各类旅游主题。

2. 旅游基础设施规划规划将整体提升景区的基础设施。

包括交通设计,商品和服务设施,疏散路线,停车场及其场地规划等。

3. 旅游品位提升规划提出在景区推广高品质旅游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旅游需求,大力推进旅游精品工程,使得景区增加了多方位的文化、娱乐、休闲、购物、品味等多种旅游业态,增加旅游支出,提高旅游消费。

4. 环境保护规划规划提出要加大保护环境,提高水质,推进生态修复,做大山林生态休闲区、花海、果园、垂钓、农事体验等新型农业产业,全面建设新时期的城市农业的示范区,店长环境提高区域的生态形象和旅游美誉度。

推进武汉“大湖+”生态融合发展

推进武汉“大湖+”生态融合发展

推进武汉“大湖+”生态融合发展自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武汉市开始积极推进“大湖+”生态融合发展,旨在充分利用武汉周边的湖泊资源,打造生态城市,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在湖泊保护、生态建设、旅游发展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武汉市加大了对湖泊保护的力度。

湖泊是城市的重要水源,也是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湖泊,武汉市加强了湖泊的监测和治理,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湖泊管理制度。

通过湖泊修复和水质改善,保护了湖泊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提高了城市的景观品质。

武汉市积极推动生态建设。

通过生态补偿、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等措施,逐步改善了湖泊周边的生态环境。

在湖泊附近建设了一批湿地公园和生态农业示范区,提升了城市的生态功能,激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武汉市还加强了植被的保护和建设,提高了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了空气质量。

武汉市积极发展湖泊旅游,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融合。

湖泊是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

为了发展湖泊旅游,武汉市加大了对旅游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了湖泊旅游的品质和水平。

通过拓展湖泊旅游市场,武汉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声誉。

武汉市加强了生态教育的推广。

在学校和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教育活动,提高了市民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生态教育,武汉市培养了一批热爱自然、关心环境的年轻人,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武汉市在“大湖+”生态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湖泊保护、生态建设、旅游发展和生态教育等措施的综合推进,武汉市提升了城市的生态品质,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随着“大湖+”生态融合发展的不断推进,武汉市将进一步加强湖泊保护、生态建设和旅游发展,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现代生态城市。

基于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一)

基于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一)

基于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一)作者:李振煜来源:《当代旅游》2015年第05期摘要:武汉市的城市建设迅速膨胀,城市化的速度很快,城市的钢筋混凝土的情况也日渐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越来越严重,道路铺装硬化、湖泊面积缩减甚至消失,绿化面积变得越来越少,成为一种奢侈品,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居住区容积率提高,人均绿化率下降,水源污染,环境品质下降,城市的生态文明在于公平、美和生态,因此需要了解生态文明,了解生态文明的思想和法制的精神。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思想和意义;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作为武汉市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分析和了解武汉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需要明白生态文明的概念,需要了解中国古代传统的生态文明的朴素的思想,这样有利于了解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努力的方向,下面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现状与问题随着武汉市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规模摊大饼似的不断向外扩展。

虽然武汉市历经三次争取全国文明城市,通过沿街的各种横幅、电子屏幕、巡视考察是否能够背诵和说出文明用语,武汉市民是否行为文明,汽车是否遵守交通规则,酿造大型交通事故、街道是否干净整洁等来评价城市的文明形象,第三次终于荣膺桂冠,当然这是评价的一种方式。

城市文明展示,就会通过这个城市的典型的案例来体现,如表明文明祥和的场景图片;武汉市南岸嘴的绿意盎然的场景图片;武汉长江大桥的场景图片;东湖风景区的场景图片;武汉沌口开发区建设的场景图片;地铁建设的场景图片、武汉市的立交桥的建筑场景图片;解放公园、磨山公园等地反映风景、园林、建筑、景点的场景图片;反映龟山电视塔、黄鹤楼的地标景观和黄鹤楼公园等的风景景观图片进行展示,既反映了景观美,也表明了绿化生态的和谐,体现出一种因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再设计以及利用自然环境,体现生态的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开启“大湖+”生态建设新篇章

开启“大湖+”生态建设新篇章

开启“大湖+”生态建设新篇章——把东湖打造成为“生态之心、人文之心、融合之心”2018年03月26日作者:颜卫卫来源:中国环境报湖北省武汉市以一城三镇、两江交汇、湖泊众多而闻名。

谈及百湖之市的美誉,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东湖。

东湖与长江仅一堤之隔,因位于武汉市内东部得名,水域面积达33平方公里,是中国水域面积最大的城中湖之一。

100多年前,曾因通连长江,水患频繁,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下令在长江和东湖之间修筑武金堤和武青堤,东湖的独立形态才得以形成。

武汉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东湖独特的生态景观、人文优势更是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

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东湖打造成为“生态之心、人文之心、融合之心”,把东湖建设成“大湖+”发展样板,让市民在林荫掩映、鸟语花香的绿道上享受都市慢生活的悠闲,让“来武汉、游东湖、逛绿道、品文化”成为新时尚。

东湖风景区肩负建设生态文明与和谐武汉重任,近年来一直秉承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湖+”发展理念,加强主题功能区建设,全面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开拓产业创新新格局,积极深入社会建设,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大融合,开启“大湖+”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新机遇,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全党全社会形成思想共识,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党的十九大又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新的高度,将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武汉城市发展的规划,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三化”大武汉,打造“城、轴、心”三大亮点区块,做好“大湖+”文章,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谋划为东湖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以生态绿心为重点带动东湖全域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投入,东湖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期。

东湖的发展历程,也契合着我们这个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变迁,见证着武汉这座城市致力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点城市的梦想。

武汉市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及对策

武汉市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及对策

中图分 类号 : F 1 2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3 — 8 4 7 7 ( 2 0 1 3 ) l 1 - 0 0 7 3 — 0 4
改革 开放 3 0多年来 ,中国在创造经济高速增 长奇 迹的
使武汉成 为国家重要 的工业 中心 。改革开放之后 , 武汉 的经 济地 位逐 步被沿海城市超越 ,但武汉依托强大的科教实力 、 坚实 的工业基 础 、 优越 的地理 区位优势 等 , 充分发挥后 发优 势, 近年来取得 了经济增长上的长足进步 。只是在经济增长
区. 体现 为 “ 先污染再治理” 。武 汉 市 应 摒 弃 这 一做 法 , 用 生 态文 明理 念 统 领 经 济 建 设 、 政 治建设、 文化 建设 和社 会 建 设 的 各 方 面和 全 过 程 , 实现 生 态 文 明与 “ 两型” 社会、 自主创 新 示 范 区 、 宜居 武 汉和 文化 名 城 的 一 体 化 建 设 。 关键词 : 生 态文 明 ; 一体 化 建设 ; 武 汉城 市 圈 ; “ 两型” 社会; 文 明 武 汉
作者 简介 : 胡 艺( 1 9 8 l 一) , 男, 武汉 大学经济与 管理 学院副教 授 , 硕士 生导师 , 武汉 大学世 界经 济研 究所副所 长。刘璇 ( 1 9 8 9 _ _ ) , 女, 武汉 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 究生。 项 目基金 : 武汉 市科技计划项 目“ 文明武汉建设对策研 究” ( 2 0 1 3 0 4 0 9 0 6 0 1 0 4 3 7 ) , 2 0 1 0年 国家社科 基金 青年项 目“ 低碳 经 济发展 中制度 因素和技术 因素的数量测度及 对策研 究” ( 1 0 C J L 0 3 1 ) 。
二、 武 汉 市 生态 文 明一 体 化 建 设 的 思 路

武汉东湖生态文明情况汇报

武汉东湖生态文明情况汇报

武汉东湖生态文明情况汇报
武汉东湖,作为武汉市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丰富的生态资
源和文明历史。

近年来,我们对武汉东湖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
方位的关注和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首先,我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加强湖泊水质监测、开展
湖泊水生态修复工程等举措,有效改善了东湖的水质状况,提高了
湖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湖岸带绿化建设,保护
了湖泊周边的生态景观,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优美的休闲环境。

其次,我们致力于推动生态文明教育。

通过开展生态文明主题
宣传活动、举办生态环保知识讲座等形式,提升了广大市民对生态
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在学校和社区开展了“绿色校园”、
“绿色社区”建设,引导学生和居民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此外,我们还加大了生态保护力度。

通过建立湖泊保护区、加
强湖区生态监测和管理等手段,有效保护了东湖的生物多样性,保
护了湖区的生态平衡。

同时,我们积极推动生态产业发展,引导农
民就业转移,减少了对湖泊的人为干扰和破坏。

最后,我们加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保障。

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规范了湖区的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

总体来说,武汉东湖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努力打造更加美丽宜居的东湖生态环境。

推进武汉“大湖+”生态融合发展

推进武汉“大湖+”生态融合发展

推进武汉“大湖+”生态融合发展
“大湖+”生态融合发展是武汉市政府提出的以长江、鄱阳湖为主要脉络,构建城市
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在这一战略下,武汉市逐步加大了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力度,促进了不同区域间资源利用和优势互补,实现了城市的全面绿
化和优美环境。

以鄱阳湖为例,武汉市在生态融合发展中,将其作为蓝色经济带中的重要战略资源,
积极推动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在鄱阳湖周边区域,武汉市大量种植湿地植被,建设了
一批湖泊、湿地公园,开展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工程。

这些举措不仅增进了人民
群众的生态福利和城市文化品味,同时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了更好地实施“大湖+”生态融合发展战略,武汉市不断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信息
公开,建立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防治、资源利用等政策法规,并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社
会力量参与生态治理与建设。

同时,武汉市还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地区的合作,协调区域发
展规划和资源配置,推进了城市中心区和城市外围区的协调发展。

在实施“大湖+”生态融合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武汉市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不
断完善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建设了一批集体绿化、水系治理、生态旅游等为一体的新兴
产业,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之,武汉市在推进“大湖+”生态融合发展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需进
一步完善地方政策、加强监管与执法,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推动环境治理与生态
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基于新时代背景的城市湖泊型风景区战略转型——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为例

基于新时代背景的城市湖泊型风景区战略转型——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为例

基于新时代背景的城市湖泊型风景区战略转型——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为例陆地钱卓炜高崎【摘要】城市、人与风景区的和谐发展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随着新时代背景下工业化的提速与城镇化的迅速推进,一些原来独立于城区之外的城郊型风景区被逐步纳入到城市总体发展框架而成为城中型风景区,这个阶段我们称为转型期。

转型期间的风景区发展及其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连接如何处理,风景区自身的定位如何调整是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城市湖泊型风景区作为风景区的一种类型,由于特殊的区位和资源条件尤其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特别是在“城郊型”湖泊风景区向“城中型”湖泊风景区的转型期间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是进行规划研究的重点。

本文以笔者参编的《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为例深入探讨风景区与城市、人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对东湖转型期间的影响、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和解读,同时提出空间调整、道路交通发展、居民社会调控等一系列发展策略和实施保障措施。

藉以此对国内同类风景区新时期的转型发展和战略调整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城镇化;东湖风景名胜区;湖泊型风景区;战略转型;和谐发展1.引言湖泊型风景区是指以湖泊、水库等水体为主体景观特色的风景区,城市湖泊型风景区是含有风景名胜性质的城市滨水景观区域,由于风景名胜的属性要求,此类风景区一般都是由自然景观资源或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的自然湖泊演化而成。

因与城市比邻,其某些区域同时还肩负着城市公园的职能。

简言之,城市湖泊型风景区是位于城市建成区或毗邻城市建成区,具有一定自然景观资源或历史人文资源,并作为城市公共和旅游生态资源的城市自然湖泊区域。

若严格按其在城市中的区域位置和周边关系来划分,可归纳为“城郊型”和“城中型”两种模式,而很大一部分“城郊型”湖泊风景区往往会随着城市的快速拓展和工业化的推进被逐步纳入城市总体发展框架,从而逐步向“城中型”湖泊风景区转型。

“城中型”湖泊风景区由于其特殊的发展历史和区域条件,往往会兼具城市滨水区、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与城市公园等不同区域的特性。

武汉市东湖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保护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武汉市东湖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保护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武汉市东湖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保护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武汉市东湖风景名胜区成为了武汉市民休闲娱乐的热门去处。

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城市化和商业化的发展压力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威胁。

因此,如何在保护东湖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推进其可持续、安全、有序的发展,成为当今的关键问题。

本研究旨在对东湖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的保护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为该区的科学规划、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二、研究内容和思路1.研究对象:以东湖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为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1)东湖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的区域环境与规划研究。

(2)东湖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

(3)东湖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4)东湖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

3.研究思路:(1)搜集、整理相关文献,研究东湖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现状与历史沿革。

(2)分析东湖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的区域环境、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现状与问题。

(3)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探讨东湖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的发展战略及发展路径。

(4)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探讨东湖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问题。

(5)结合东湖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的实际情况,研究其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问题及对策。

三、预期成果和应用价值1.预期成果:(1)对东湖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的区域环境、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等方面作出准确评价与分析,揭示其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探讨东湖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构建完整的理论框架和应用模型。

(3)为东湖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4)为东湖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提供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2.应用价值:(1)为东湖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的相关政策制定和规划决策提供参考。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概念规划设计方案_219页_2008年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概念规划设计方案_219页_2008年
garden东湖风景区eastlakedistrict整合的城市规划东湖风景区作为武汉绿色系统的一部分绿轴绿带与绿色河岸integratedurbanplanningeastlakeareawuhangreensystemgreenaxisgreenbeltgreenriverwalk城市发展与绿色系统urbandevelopmentgreensystem雷瓦德景观建筑事务所rehwaldtla东湖风景名胜区自然历史遗产与未来natureheritageeastlakescenicareaheritagenaturefuture历史遗产自然未来发展目标武汉developmentgoalwuhan雷瓦德景观建筑事务所rehwaldtla东湖风景名胜区自然历史遗产与未来natureheritageeastlakescenicarea东湖风景名胜区eastlakescenicarea九峰森林公园jiufengforestrypark武汉城市中心wuhanurbancenter生长方向directiongrowth开放空间openspace武汉地区结构乡村边界模式wuhanregionalstructureruralboundarymodel雷瓦德景观建筑事务所rehwaldtla东湖风景名胜区自然历史遗产与未来natureheritageeastlakescenicarea类型开发与建筑高度的确定gezielterstadtumbauundstadtausbauentwickelnvontypologienundfestlegenvonbebauungshhen城市风景的过渡标记密集区与疏松区markierenvombergangstadtlandschaftverdichteteundlockerebereiche新区域的多种功能居住文化休闲研究与工作mischnutzungneuensiedlungsgebietenwohnenkulturfreizeitforschungundarbeit湖边居住区的视觉关系湖边景观改造siedlungenamseemitsichtbeziehungenausrichtungzumsee发展促进与补偿erhaltderdrferundkleinensiedlungenamseeentwicklungfrderungundstandardausgleich集中管理垃圾与废水以提高生

武汉旅游如何保护当地生态

武汉旅游如何保护当地生态

武汉旅游如何保护当地生态武汉,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且充满活力的城市,每年吸引着数以千万计的游客。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如何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武汉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如东湖、黄鹤楼公园、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等。

这些地方不仅是游客们流连忘返的美景胜地,更是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旅游过程中,游客数量的增加给生态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首先,控制游客数量是保护当地生态的关键一步。

对于一些生态较为脆弱的景区,可以通过限制每日游客的接待量来减轻环境负担。

比如东湖风景区,在旅游旺季时,可以根据景区的承载能力,合理设定门票数量,避免过多游客涌入造成对植被的践踏、对水资源的过度消耗等问题。

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在线预订系统,实时监控游客数量,以便及时调整接待策略。

加强环境保护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

游客在旅行前、旅行中都应该接受相关的环保教育。

旅行社在组织旅游团时,可以提前向游客介绍武汉当地的生态特点和保护要点。

在景区内,通过设置明显的标识牌、播放环保宣传视频等方式,提醒游客爱护花草树木、不随地丢弃垃圾、不随意投喂动物等。

让游客们明白,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景区管理部门的责任,更是每一个游客应尽的义务。

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同样重要。

在设计旅游线路时,应充分考虑生态保护的因素。

避免将过多的热门景点集中在一条线路上,导致某些区域游客过度集中。

可以将一些相对冷门但生态价值高的景点纳入线路,引导游客分散游览,减少对特定区域的生态压力。

比如,在规划武汉城市旅游线路时,可以将汉口江滩与一些周边的小型湿地公园相结合,让游客既能欣赏到长江的壮丽景色,又能感受到湿地生态的独特魅力。

在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要充分考虑生态保护。

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原有地形地貌的破坏;建设休息区、厕所等设施时,选用环保材料,并确保其排污处理符合环保标准。

比如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应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做到与周边生态相融合,不突兀、不破坏。

东湖生态文明实施方案

东湖生态文明实施方案

东湖生态文明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东湖是我市的重要生态资源,拥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东湖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生态平衡受到了威胁。

因此,为了保护和改善东湖的生态环境,制定并实施生态文明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设定。

1. 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水质和空气质量。

2. 促进可持续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动东湖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3. 增强生态意识,通过教育宣传和社会参与,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氛围。

三、实施方案。

1. 加强生态修复,对东湖周边的湿地和植被进行保护和修复,恢复湖泊自然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

2. 控制污染源,加强对周边工业企业和城市排污口的监管,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障东湖水质和空气质量。

3. 推动绿色发展,支持和鼓励东湖地区的企业和农户发展绿色生产方式,推广节能减排技术,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完善生态保护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5. 加强社会宣传,通过各种宣传途径,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公众树立绿色生活理念,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东湖生态保护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明确责任分工,推动实施方案的落实。

2.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障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

3. 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五、预期效果。

1.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东湖水质和空气质量明显提高,生态系统恢复健康。

2. 东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良性循环,取得可喜的成果。

保护生态环境背景下武汉东湖环湖绿道设计

保护生态环境背景下武汉东湖环湖绿道设计

保护生态环境背景下武汉东湖环湖绿道设计摘要:绿道规划有效遏制了城市蔓延,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了城市公共空间。

以明尼阿波利斯绿道和深圳绿道为研究案例,提炼两者的可借鉴之处,针对武汉东湖环湖绿道现存的问题,提出武汉东湖绿道建设构思、规划设计原则,并针对绿道线性设计、公共自行车系统构建、驳岸设计和植物配置等设计要点提出相应策略,为保护东湖生态环境和营造舒适的公共休憩场所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绿道生态环境景观中图分类号: f3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案例背景绿道作为沿河滨、溪谷、山脊线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和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之间的空间纽带,发挥着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被认为是维护生态环境的首选方法。

提倡绿道的建设有利于完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有利于保护和发掘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鲜明的城市特色;有利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宜居水平。

2.案例解析2.1明尼阿波利斯绿道简介及解析明尼阿波利斯境内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在不断扩张的都市圈中保留了近2 592hm²的绿地系统、将公园、湖泊、监管沙滩、休闲中心、高尔夫球场、历史遗址、溜冰场、垂钓码头、泊船港等串联起来。

主要优点有:用绿道进行资源整合,从而形成了城市特色;亲水性好,居民可以在其中进行散步,垂钓等各种活动;可达性强,绿道与城市交通系统具有良好的联系。

2.2 深圳城市绿道简介及解析城市绿道根据各类绿道的空间特征,分为滨海风情绿道、山海风光绿道、滨河休闲绿道、都市活力绿道四种类型,共25条线路,总长度约500km。

主要优点有:以绿为脉,串联山、水、园、路生态空间要素,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以特色为核,挖掘历史文化与景观资源特色内涵,彰显城市特色精髓;以道为媒,支持步行及非机动交通出行,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3.案例启发在城市快速扩张过程中,对于自然资源的整治、利用和保护应首先保证足够宽度绿色廊道。

生态文明新城区战略构想思考建议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新城区战略构想思考建议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新城区战略构想思考建议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区委熊书记最近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新城区的战略构想,我认为非常正确。

这里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想法。

我区现在在做两件事情,一是发展工业,二是建设城东新区,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两翼齐飞,双轮驱动,只有这两件事情都做好了,两个轮子都转起来了,才能加快我区发展。

发展工业,要求我们打造工业区,引进一批重大项目,特别是有根的产业项目。

建设城东新区,要求我们规划先行,逐年推进,使我区迅速向中心城区迈进,使我区为某某做强做大作出应有的贡献。

那么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东新区呢?建设生态文明新城区的战略构想回答了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战略构想?首先,是我区发展的需要。

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区必须以建设生态文明新城区为核心战略,其他战略任务乃至一切工作恐怕都要围绕这个核心战略来推进。

其次,我们只要看一看某某做强做大的整体态势,就可以知道为什么要提出这一核心战略了。

某某市的城市建设是按照东拓、西进、南延、北突的思路推进的。

东拓,是我区的城东新区和高新开发区的科技新城。

这些年以来,城东的变化最为迅速,一些专家学者常常对城东的变化赞叹不已。

西进,则是西湖区的朝阳洲的开发建设,这块某某储备多年的土地今年已经启动建设,并要将其打造成为“新四城”。

南延,有某某县全力推进的南大门建设,将莲塘县城打造成昌南新区和某某新城,并计划以红谷滩的标准建设和打造,用3至5年的时间实现与某某市区的无缝对接。

还有青云谱区雄心勃勃规划了一个新昌南城,并要将其打造成一个以产业为支撑的城市副中心。

北突,在一江两岸,建设大昌北新城的总体框架下,红谷滩新区作为某某市加快现代城市建设的核心区域,无疑处在领跑的位置。

新建县则以红谷滩为依托,基础设施与红谷滩区全面对接,迅速融入大某某,并要将其建成大某某的核心区,实现从城郊新建向某某新城的历史性转变。

某某的未来到底属于谁?这是一个房地产商在推介他的楼盘时说的一句广告用语,却道出了当今某某各地城市开发建设的热闹场面和竞争态势。

推进武汉“大湖+”生态融合发展

推进武汉“大湖+”生态融合发展

推进武汉“大湖+”生态融合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武汉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其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武汉市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提出了“大湖+”生态融合发展的战略,致力于打造出一个生态优美、水系完善的城市形态,以此来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的幸福感。

“大湖+”战略的提出,是基于武汉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制定的。

武汉三镇(即武昌、汉口、汉阳)分布在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拥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域资源。

而“大湖+”战略指的是依托长江和汉江两大主要水域,构建多个水景秀美的景观湖区,加之补充性的湖、潭、堰等水域,形成了一条条水脉,串联起一个“大湖”。

将城市中现有的一些湖泊和人工湖进行整合,形成了一个湖泊群体,实现了“+”的生态融合发展。

这一战略的提出,使得武汉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有了更为清晰的方向,将一系列生态理念贯穿实现了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推进“大湖+”生态融合发展可以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构建水系完善的城市形态,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热岛效应,提高空气质量,减少城市污染物的排放。

通过增加湖泊、湿地等自然水域,提高城市的绿色覆盖率,促进城市的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的微气候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依托自然水体,打造城市的“绿心”,给城市增添一抹绿色,提升了城市的整体环境美观度。

推进“大湖+”生态融合发展可以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湖光山色是城市最大的优势,而湖泊则是城市最大的资产。

构建多个水景秀美的景观湖区,将城市的湖泊、水道、湿地等自然水域进行整合,打造出一幅美丽的城市画卷。

这将为武汉增添了独特的城市景观,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居民前来观光、旅游、居住。

湖泊也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水产资源和水景体验项目,为城市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增添了新的动力,提高了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推进“大湖+”生态融合发展还可以提升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景区的优美度与游 客的舒适度。同时,过度城镇化导致东湖环湖 被大量建筑围合,造成天际线的破坏以及环湖 景观品质的降低。
风景区的生态文明须遵循这一原理,要认识到 “景一城”空间的整体性,以此为基础,推进 东湖风景区与周边城市空间协同融合发展,促 进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人居环境品质的改 善、居民生态休闲服务水平的提升等,把东湖 风景区保护作为城市发展的推动力,将风景区 与城市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共同面对快速
浩瀚宽阔、风光旖旎的水面是整个东湖风
滨生态绿廊,增加市民公共休闲空间,服务城 市,体现“城中湖”功能。
临波筑堤。规划提出恢复湖滨的生态系
保护与特色打造,又给统一管理造成难度。此次 规划从加强有效保护管理考虑,对风景区范围进 行了适度调整,将部分已建城市区域调出风景 区,同时严格、清晰界定范围边界,作为今后东 湖风景区的保护管理红线(图2)。 32.2划定城景过渡带 规划提出在风景区周边设置城景过渡带, 从狭义上讲,是城市与风景区之间的过渡区 域,从广义上而言,则是对风景区沿线各种 开发建设行为的约束,旨在保护风景区的完整 性,维护风景区品质,给城市创造更多的休闲 绿化及公共开放空间。
给游客的正常游览活动带来交通安全隐患。 2.4游赏品质下降,湖泊品质严重下降
东湖周边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东湖风
景区管辖范围的扩大,导致风景区游赏空间尺
应该敬畏自然和风景区,这也是生态文明前提 下的“景一城”协调发展的关键。由于东湖风
景区与武汉市区空间关系极其密切,构建东湖
度的扩大与相对涣散,精致性与紧凑性相对下
1东湖风景区构建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构建东湖风景区生态文明,是以尊重和维 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 为依据,强调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必须树立人 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从维护人、自然、社会 的整体利益出发,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能
空间格局。 1.2保护自然文化资源 东湖风景区本质上是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优良的国土空间,其资源与环境是构建风景区 生态文明的基础,虽有弹性但也有限。在发展 建设中,必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遵守对资源
66
万方数据
Famous Scenic Sites
和能源消耗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 利用率最高的原则,保护其自然资源与生态环 境的可持续性P J。另一方面,东湖风景区历经
空间遭到蚕食,并进一步动摇以自然山水风光 为特色的东湖生存基础。 2.2生态环境遭破坏
在东湖北部地区,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等
力的有限性,实现人与自然、风景区与城市的 协调发展[1]。具体来说,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基 本内涵。 1.1树立和谐共生理念 东湖风景区是体现人与自然、城市与风景 和谐共生的典型地区。为了更加系统地保护东 湖风景区资源,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 环境关系,达到永续利用和为更多居民及游客 服务的目的,应秉承“生态为先,和谐为本” 的理念,强调“湖城共生,水绿交融”的整体
驳岸进行综合整治改造。增加生态坡岸,对环 湖生态岸线进行景观重塑,增加城市的公共活
动空间,突出面向城市的公共服务性。建设湖
间的严重割裂:风景区北部用地已被纳入杨春湖 城市副中心的建设范围。东湖风景区法定范围与
实际管辖范围存在较大出入,既不利于资源有效
景区外划定了控制地带,即外围协调区。保护 东湖同城市相融、精致和谐的景观特色,严 格控制湖滨地区和嵌入城市内部区域的建筑高 度、体量、色彩等,与环湖景观相协调。 3.3生态建设策略
东湖风景区位于由武汉长江大桥至武昌城 市腹地的重要交通线上,大量的城市过境交通
经由东湖东路穿越风景区,给风景区带来了巨
之更好地为武汉乃至全国人民服务。 1.4协调“景一城”发展空间
生态文明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系 统理解为一个整体,认为自然界各要素之间的 联系是有机、内在和动态发展的。城市的发展
大交通压力,破坏了其空间的完整性,造成了 空间布局A'3¥1J裂,同时对游憩环境造成影响,
风景区周边区域城镇化的进程,更多的风景区
万方数据
风景名胜


& 麟。|留雀鲨_
【碣r Ij’一
。吣墨-秒


,一?:
眦毗毗阿 划筇卵… 总单…滨 H他体水 川驳驳 地岸岸 埂攻曳
j=i叽二|÷=二J
戌示示 造意意
诸多不便;京广客运专线和武东铁路造成景区空
城镇化区域的缓冲地带十分必要。因此规划在
结合实际需要并遵循上版总规的基础上,在风
陆地/LU

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是风 及促进与城市和谐共生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指引作用。以武汉东湖风 态文明构建策略,藉以此对国内其他风景名胜区新时期的发展和生
lding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hould follow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cept of respecting the nature,complying with the nature,and protecting the nature.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necessary way of famous scenic site for
harmonious
coexistence with the city.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East Lake
ofWuhan in the new period ofurban development,and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for other cities.
退塘还湖。规划提出“退塘还湖、聚湖成
浮游植物、水下植物的植物群,具备多样的生
态和循环功能(图6)。
海”的理念,将部分违规占湖养殖的鱼塘进行
整改,退塘还湖。同时,通过增加涵洞、架设 桥梁等手段,打开空间界面,沟通湖水,实现
3.4生态保护策略
3.4.1分级分类保护
针对东湖开发保护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规 划将分级保护与分类保护有机结合,对东湖风 景区的自然与人文资源进行面上的保护,同时 针对风景区内的不同保护对象制订相应的专项
城镇化带来的矛盾问题。故而,东湖风景区生
3.2“景一城”过渡空间的协同保护策略
3东湖风景区生态文明构建策略
基于东湖风景区构建生态文明的基本内
3.2 1清晰界定风景区范围
风景区原界线与武昌城市建设区犬牙交 错,地形标志物模糊不清,给管理与建设带来
涵认知,应对当前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面临的问
态文明的构建,需要跳出“景”或“城”的既
harmoniou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d plays


positive guiding role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amous scenic
site and the promotion of Famous Scenic Site
风景名胜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生态文明构建策略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East Lake Famous Scenic Site of Wuha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Urbanization
最大的湖泊型生态绿地(图1)。
世代发展,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精粹,与东 湖自然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已成为风景区的核
心资源,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是其内在要求。
大型重工业分布较为集中,并由此带来了严重 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不仅影响了东湖地区整 体景观的协调性,也对东湖的生态环境带来不
利影响。此外,村民们利用东湖河湖港汉进行 围湖填塘,发展渔业养殖,侵占了东湖水域, 造成东湖水面的减少。 2.3交通压力激增
水体自由交换,促进水生态的改善,形成城市
中的一汪碧海。
鉴于东湖独特的“城中湖”特质,同时, 考虑东湖东拓的战略需求,设置风景区与外围
堤岛整治。规划拓宽湖面,对现状堤岛、
万方数据
Hale Waihona Puke amous Scenic Sites
醺鬻 燧诊

恸诽化
|E■ —_1。一
矽。。∑.,t
鼬砌
化并改良树种等多种手段提高绿地率和林相质
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ecological civilization;famous scenic
site;harmonious
coexistence;rapid urbanization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 目标,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方针与战 略任务。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以人、自然、 社会三者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促进 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加 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 了巨大冲击,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应 对的课题。作为“美丽中国”主要载体之一的 风景名胜区如何应对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促进 人与自然和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特殊 贡献,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解决的典型 难题。 东湖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东湖风景区)因 邻近武汉市区,在武汉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城
市东扩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原处于城市边缘区 域的东湖风景区将被城市建设空间环绕,成为 典型的城市型风景区。伴随着城市扩张失控, 东湖风景区将面临重重挑战。为此,东湖风景 区必须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跳出城市与风 景区本身,从有利于整个武汉城市发展与生态 环境保护的高度来统筹规划与建设,落实生态 文明建设的各项要求,最终实现城市与风景区 的协调发展,建设好美丽武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