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同步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

合集下载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章第4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同步测试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章第4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同步测试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章第4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同步测试不同的动物遇到敌害时,均会采取不同的逃避方式,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一定的()A. 暂时性B. 绝对性C. 相对性D. 普遍性【答案】D【解析】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不同的动物遇到敌害时,均会采取不同的逃避方式,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D正确。

选择题人们常用生物学原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问题,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 仙人掌的叶变成针刺、茎是肥厚的肉质茎,充分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B. 某种激素分泌不足可得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生长激素进行治疗C. 银杏的果实因为其果皮是白色的,所以叫“白果”,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D. 某男同学患红绿色盲,可以推测他的父亲或母亲一定是红绿色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储存水分,叶片退化成针状,茎变成肉质茎,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结果。

B、糖尿病患者是由于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因此要对患者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C、银杏是裸子植物,没有果实,因此我们看到的白色的是银杏的种子,而不是果实,故选项C错误。

D、红绿色盲症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该男同学患有红绿色盲症,则该男生的致病基因是来自于母亲的,因此可以推断,他的母亲是是致病基因的携带着或者是患者。

故选项D错误。

大多数鱼类一次产卵量数万粒乃至数百万粒以上,但是鱼苗的死亡率很高,因此发育成鱼的数量很少,这些鱼的高产卵量的现象是()A. 适应的相对性B. 长期的遗传与变异的结果C. 一种适应性D. 受非生物因素制约的结果【答案】C【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动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也有许多适应性特征,例如:在一个繁殖季节里,大多数鱼类一次产卵量可达数万粒甚至数百万粒以上,由于鱼的卵是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所以成活率极低,为了适应这样的环境,利于需要产下很多卵,来保证后代的成活,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C正确。

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都体现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一定环境C.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是大树的存在使环境温度降低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也是生物带给环境得改变。

故选:A【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植被丰富的山坡不易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说明A.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对刺激能作出反应D.生物能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答案】B【解析】生物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植被丰富的山坡不易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考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说明了()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环境改变生物D.环境制约生物【答案】A【解析】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同时又将新陈代谢的产物(氧、二氧化碳、水等)排放到环境中去,因此,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无机环境也有影响,例如,森林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是大树的存在使环境温度降低了,体现的是生物带给环境的改变,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4.下列实例中不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B.蚯蚓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C.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D.企鹅胸部厚厚的脂肪层。

【答案】D【解析】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同时又将新陈代谢的产物(氧、二氧化碳、水等)排放到环境中去,因此,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无机环境也有影响.A.森林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柳杉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从而净化空气;此项反映生物影响环境.B.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它以腐烂的植物和泥土为食,排出物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此项反映生物影响环境.C.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中溶解氧急剧减少,导致水质恶化;此项反映生物影响环境.D企鹅胸部厚厚的脂肪层,能够适应寒冷的环境,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5.具备下列哪一特征的植物不适宜生活在沙漠环境中()A.叶片薄而宽大B.具有发达的根系C.具有肥厚的肉质茎D.叶片退化成刺【答案】A【解析】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沙漠地区最大的特点就是缺水,叶片小,可以减少上面部分对水分的散失,从而适应干旱的环境,而如果叶片宽大就会造成水分大量散失,使得植物因缺水而死亡,故选A。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步练习(含答案)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选择题1、从2010年春季以来,云南省连续四年大旱,造成某些地区植物干旱死亡.这一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影响环境D、生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无关2、近几年,由于我市大力推广植树造林,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前几年近乎销声匿迹的雉鸡、喜鹊等多种鸟类又重返家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A、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C、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3、芦山地震导致部分地区山体滑坡,许多动植物被掩埋死亡.这一事例说明()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4、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芳香,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但这种菊花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适应环境D、环境能适应生物5、2008年贺州市遭受罕见的冰冻灾害,造成某些植物死亡,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C、生物能影响环境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6、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熊具有白色的体毛和较厚的皮下脂肪,这说明()A、环境能够适应生物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7、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B、枯叶蝶外形和体色象一片枯叶C、荒漠中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D、工业城市中深色的桦尺蠖较浅色的多8、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下列对不同动物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B、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行生活C、昆虫有外骨骼适应陆地干燥环境D、青蛙有肺适应水陆两栖生活9、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

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A、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D、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四季常青10、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有利于捕食和御敌。

初三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动物适应环境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以下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方式的是()A.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B.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C.鸟类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D.有些动物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避敌害【答案】B【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鸟类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有些动物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避敌害,这些都是与适应森林环境的生活方式;而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是与草原环境或沙漠环境或平原环境相适应的.森林里树木众多,土壤中树根遍布,不利于挖洞,又有高达树木遮挡或密集灌木丛遮挡便于隐蔽,不用挖洞.因此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方式.故选B.【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2.下列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B.大树底下好乘凉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鱼儿离不开水【答案】B【解析】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属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A错误;B、“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向空气中散发水分,带走大树周围的一些热量,从而降低了大树周围的温度,使得大树地下比较凉爽.这说明大树影响了周围环境的温度,属于生物影响环境,B正确;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营养物质,维持生存,体现了生物间的捕食关系,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D、鱼儿离不开水,是环境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D错误;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3.我国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往往降雨较多,而且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生存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生存依赖环境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答案】D【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使降雨量多、气候湿润,体现了生物(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故选D。

初三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有关动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蚯蚓体表分泌黏液,适于在土壤中生活B.昆虫具有发达的翅和足,成为陆地上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C.青蛙和乌龟水陆两栖,完全依靠肺呼吸D.雷鸟在不同季节毛色不同【答案】C【解析】A、蚯蚓体表有粘液,能减少钻土时的阻力还能维持呼吸适应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A正确,不符合题意;B、昆虫背部无脊柱为无脊椎动物,一般有两对翅会飞,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这样可以扩大昆虫的活动和分布范围,这对昆虫寻找食物、求得配偶、逃避敌害等都有利.B正确,不符合题意;C、青蛙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像一条小鱼,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而不是仅指陆地上和水里都能生活就可,乌龟属于爬行动物,完全用肺呼吸,C错误.符合题意;D、生活在寒带的雷鸟,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体表的羽毛是纯白色的,一到夏天就换上棕褐色的羽毛,与夏季苔原的斑驳色彩很相近.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考点】此题考查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2.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下列哪一项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朵朵葵花向太阳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答案】C【解析】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选项A主要是温度、选项B主要是光照、选项D主要是生物对生物的影响,选项C主要是蚂蚁对堤坝的危害,说明生物影响环境,故选项C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生物学意义是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D.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答案】B【解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的是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同步练习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同步练习

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生存环境的实例()A.银杏树在秋天落叶B.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C.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D.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2.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是()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B.鲫鱼体色与水的颜色保持一致C.生活在雪地的北极熊的毛为白色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3.森林中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把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从而增加了空气湿度,这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能适应环境D.环境因素密不可分4.北极熊皮下厚厚的脂肪是与极地的哪种环境条件相适应的A.多水的环境B.低温的环境C.食物稀少的环境D.地面为冰雪覆盖的环境5.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酸性物质,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A.生物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B.生物能够影响其生活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又能影响环境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6.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A.北极熊白色的体毛B.鱼的体型为梭型C.牦牛的绒很保暖D.孔雀开屏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8.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D.生物改变环境9.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B.大树底下好乘凉C.候鸟的迁徙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10.生活在北极的狐跟生活在非洲沙漠的狐相比,耳朵要小得多,这是为了()A.听觉更灵敏B.迅速奔跑以找到食物C.适应北极寒冷环境D.不易被食狐动物发现11.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A.蛾类夜间活动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候鸟的迁徙D.山顶的旗形树12.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

初一生物试题之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练习题

初一生物试题之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练习题

初一生物试题之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练习题初一生物试题之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练习题初一生物试题之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下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材料二: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2005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07年9月为413万平方千米,创历史最低点。

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

(1)图所示为北极狐。

其推测理由是(2)由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也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相适应。

(3)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请你预测北极狐的命运将会怎样?(4)为了不让地球继续变暖,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总结: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之昆虫繁殖日比幼虫的孵出通过不同途径。

如蛾、蝶类动物咬破卵壳而出;蚤有孵化刺,用刺在壳上切一缝;有的推掉卵壳上的卵盖而出卵。

幼虫孵化时能吞入空气,以便用力挣出卵壳;在孵出后到表皮硬化前,继续吞气,扩张自身。

表皮一旦硬化,便不能再长,只有通过一系列蜕皮,在蜕去旧皮,长出较大的新皮之际才能长大。

蜕皮时,体形可能骤变。

多数原始的无翅昆虫,如衣鱼,在长大为成虫的过程中身体结构几乎没有变化,称为无变态昆虫。

而蚱蜢(直翅目Orthoptera)、蝽(异翅目Heteroptera)和蚜虫(同翅目Homoptera),起初体形不变,直到最后才变成有翅的成虫,生殖器也发育成熟,称不完全变态。

高等的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属于全变态,幼虫完全不像成虫;幼虫经一系列蜕皮,变化较小,然后变蛹,再变为成虫。

幼虫的形状多种多样,可分为5型:(蛾、蝶类动物)、蛴螬型、衣鱼型、叩头虫幼虫型和蛆型。

蛹分为被蛹(附肢不同程度地紧贴在体上)、离蛹(附肢不紧贴在体上)和围蛹(本质上是离蛹,但被幼虫皮所形成的囊包围)。

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鱼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

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答案】D【解析】生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的,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说明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故选:D【考点】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就是指生物适应周围的非生物环境。

()【答案】×【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包括非生物环境,同时也包括生物环境。

【考点】此题主要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澳大利亚政府从中国引进了蜣螂,不仅解决了,而且土壤,蜣螂在该环境中属于。

【答案】环境污染改良分解者【解析】生物防治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因此,澳大利亚政府引进蜣螂就是一种生物防治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污染,而使用杀虫剂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考点】此题主要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即可能环境,也可以环境。

【答案】依赖;影响【解析】人类活动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通过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已引起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另一面,人类砍伐森林、耕地减少等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间接改变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也可使气候变暖.【考点】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5.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B.蚯蚓疏松土壤C.干旱使水稻减产D.植物可以防风固沙【答案】A【解析】A.仙人掌生活在干燥缺水的环境中,叶变成刺,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初二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人类大量使用含氟利昂的冰箱和空调等,可导致A.臭氧层被破坏B.温室效应C.癌症患者增多D.酸雨的发生【答案】A【解析】氟利昂易挥发,进入大气层的平流层后,能破坏臭氧层。

氟利昂常被选作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剂,易挥发至大气中,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

臭氧层位于大气层的上层,容易被氟利昂分解释放的氯原子所破坏,选项A符合题意。

温室效应是由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造成的,氟利昂挥发到大气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选项B不符合题意。

癌症是由于人的免疫异常引起的,与使用氟利昂关系不大,选项C不符合题意。

酸雨是由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氧化物造成的;煤炭燃烧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如果遇到降水,二氧化硫就溶解在水中,成为酸雨,选项D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

2.蚯蚓是常见的环节动物,下列有关蚯蚓的叙述错误的是()A.排出的粪便会污染土壤B.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C.富含蛋白质,可做鱼类的饵料D.疏松土壤,促进植物生长【答案】A【解析】蚯蚓排出粪便不仅不会污染土壤,还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故A错;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故B正确;蚯蚓富含蛋白质,可做鱼类的饵料,故C正确;蚯蚓能疏松土壤,促进植物生长,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蚯蚓与人类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

3.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

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生物对环境的依赖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答案】A【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都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就如同红树林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能够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这个特征就是对海滩淤泥环境的适应.【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4.绿色植物对环境有降低温度和增大湿度的作用,绿色植物调节气候的作用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密切关系?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吸收作用D.蒸腾作用【答案】D【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水由液态到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此外蒸腾作用为植物的根吸收水和无机盐提供了向上的动力;蒸腾作用还增加了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5.诗词是我国文化瑰宝,其中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道理。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年级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分数1. 野兔依赖牧草生存,但它们的活动也在改变着草场,野兔的爆炸性繁殖曾一度使欧洲的大片草原沦为荒漠。

这说明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还 _______________ 着环境。

b5E2RGbCAP2. 在食肉鸟类中,只有目光最敏锐、行动最灵巧的个体能寻找和捕到昆虫;昆虫中,只有最善于伪装自己和蒙骗天敌的个体能求得生存。

上述鸟类捕食或昆虫防御的行为,说明每种生物都具有 _________这种捕食和防御的相互选择,对鸟类和昆虫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plEanqFDPw 1. "蚁穴溃堤”这一成语主要揭示了()A .生物适应环境B .生物改造环境C .生物影响环境D .环境影响生物2. 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太阳”这句话隐含有( )A .生物适应环境B .环境影响生物C .生物影响环境D .生物改变环境3. 冬季森林里的雷鸟换上了白色的羽毛,可以适应降雪后的白色环境,但是当降雪延迟时,一身白色羽毛的雷鸟反而容易被捕食者发现,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 ( )DXDiTa9E3dA .普遍性B .一般性C .相对性D .绝对性4. 古代食虫类动物中,由于长期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从而进化成形态差异很大的哺乳动物,如猴、熊、袋鼠、蝙蝠、鲸等,这种现象体现了生物适应的 ( )RTCrpUDGiTA .普遍性B .相对性C .连续性D .稳定性5. 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这个特点能很好地适应什么环境?( )A .干旱B .大风C .寒冷D .湿热6. 猫的尾巴很长,爪子锋利,舌头上长有肉刺,这样有利于( )A .捕捉老鼠B .舔食骨头上的肉C .保持身体平衡D .以上各项都对7. 棉红铃虫作茧固然有利于保护自己,然而,金小蜂正是借助它的茧的束缚作用,顺利地将卵产到棉红铃虫幼虫体内,使棉红铃虫死亡,而金小蜂得以繁殖,这一事实说明 ( )5PCzVD7HxAA .适应的一般性B .适应的绝对性C .适应的普遍性D .适应的相对性8. 蚯蚓活动的地方土壤疏松、肥力强;蜣螂滚粪球,草生长旺盛。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同步练习题及答案1课件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同步练习题及答案1课件

一、单项选择1、黏虫的幼虫危害小麦。

当黏虫大发生时,农民常用木棍、簸箕等工具,顺麦垄敲打小麦植株,黏虫受震就会装死跌落在簸箕中,便于集中消灭。

农民的这种做法利用了动物的()A.防御行为 B.攻击行为 C.社群行为 D.节律行为2、(2006山东中招)蝙蝠之所以不属于鸟类,是因为蝙蝠()A.大脑发达 B.体温恒定 C.胎生哺乳 D.心脏有四腔3、(2006山东中招)鸟类的形态特征与其他脊椎动物有明显的不同,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在()A.体被羽毛 B.趾端有爪 C.颈部明显 D.体呈流线型4、(2006山东中招)家鸽的卵产出后,胚胎就停止发育。

若使胚胎继续发育,必须的条件是( )A.充足的阳光B.适宜的温度C.一定的水分D.雌鸽孵卵5、(2006年威海结业)小红的姥姥在笼子里养了两只母鸡。

它们能生蛋并孵出小鸡吗?( )A.不能生蛋,当然也不能孵出小鸡B.能生蛋,但该蛋只能孵出小母鸡C.能胜蛋,但该蛋孵不出小鸡D.能生蛋,该蛋也能孵出小鸡6、(2006年威海结业)下列哪项不是家兔所具有的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的结构( )A.门齿B.犬齿C.臼齿D.发达的盲肠7、(2006年菏泽中招)下列关于动物的行为共同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行为的产生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B.动物的行为都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C.动物的行为对其生存繁衍有重要作用D.动物的行为都是可以遗传的8、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A、蚯蚓B、家鸽C、蟾蜍D、金鱼9、家兔适于草食生活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A、消化管很长B、盲肠发达C、臼齿发达D、犬齿发达10、下列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A、蚂蚁的群体B、蜜蜂的群体C、白蚁的群体D、草原上的羊群11、草履虫进行呼吸是通过()A、表膜B、口沟C、细胞质D、伸缩泡12、下列几种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黑猩猩用树枝钩取食物B、蜜蜂采蜜C、马拉车D、人见红灯停车13、老鼠对人类有害并被列为“四害”之一,我们对它应()A、想尽办法赶尽杀绝B、顺其自然不加控制C、大力保护并减少其天敌的数量D、设法控制其数量,减少危害14、鲫鱼胸鳍和腹鳍的主要作用是()A、划水游泳B、平衡身体C、在水底爬行D、控制前进的方向15、鸟体内最发达的肌肉是()A、后肢肌肉B、两翼肌肉C、颈部肌肉D、胸肌16、提一桶水上楼,这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A.收缩,收缩 B.收缩,舒张 C.舒张,收缩D.舒张,舒张17、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A.蚯蚓 B.大山雀C.马D.黑猩猩18、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A.环境因素 B.后天“学习”所得C.遗传物质D.亲代训练19、下列哪种行为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A.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 B.小鸟在池边喂鱼C.蜜蜂筑巢 D.小鸡绕道取食20、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B.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C.蜘蛛结网、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二、理解与应用21、(2006年威海结业考试)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资料一: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养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八年级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同步测试题

八年级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同步测试题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知能巩固练习一. 选择题1.用线段将下列生物特征与它们对应的环境适应联结起来鱼有鳍,体型呈梭形寒冷的环境骆驼极少排汗空中飞翔北极熊有很厚的脂肪层干旱环境鸟类骨骼较轻水中游泳2.下列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鱼的体形是梭形B.旗形树的树干很像一面旗帜C.狮子追捕斑马D.保护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植被可以减少泥沙流量3.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

根据下列数据回答问题。

(1)将哺乳动物和鸟类受威胁的原因用直方图表示出来(2)根据数据解释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生物受环境的限制,环境不受生物的影响B.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C.生物决定环境如何改变D.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5.蛇在冬天要进行冬眠,这是()知识改变命运A.生物逃避敌害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影响环境D.环境影响生物6.下列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A.黄山松等植物能够分泌酸性物质使岩石分解B.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产生温室效应C.竹节虫的形态像树枝D.鼠对农作物、森林和草原都有破坏作用7.如果将热带雨林中的植物移栽到荒漠中,不久就会死亡,这一现象说明()A.生物的生活环境发生改变就会死亡B.生物的生存环境被破坏了C.每种生物都有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D.环境改变了生物8.仙人掌、树、狮、虎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各自适应于它们的生活环境,这种现象体现了适应的()A.相对性B.绝对性C.普遍性D.稳定性二.填空题9.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在某地测量三次后求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10.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能从周围环境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这说明生物能。

蚯蚓的活动能够使土地疏松、肥沃,这说明生物能。

11.在科学研究中,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的数据,常常可以说明的问题。

三.简答题12.一块绿油油的农田中的蝗虫大多为绿色,而褐色的蝗虫却很少生存下来,请解释这种现象。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习题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习题

6.1.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选择题1到了寒冷的冬天,柳树落叶,而松树却依然郁郁葱葱。

这表明A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B柳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C松树比柳树更适应寒冷的环境D柳树对低温更敏感2有一种生物的排尿量很少,甚至不排汗,请你推断该生物的生活环境。

A草原生地带B沙漠地带C温暖地带D雨林地带3.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是由共同的祖先繁衍而来的,现在两者差异很大,它们对各自的生活环境的适应情况是A非洲鸵鸟能适应环境,美洲鸵鸟不能适应环境B美洲鸵鸟能适应环境,非洲鸵鸟不能适应环境C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不能适应环境D美洲鸵鸟和非洲鸵鸟都能适应环境4.棉铃虫作茧有利于保护自己,金小锋正是借助它的茧的束缚作用,顺利地将卵产到棉铃虫体内,使棉铃虫死亡,而金小锋得以繁殖,这一事实说明。

A捕食B寄生C适应的普遍性D适应的相对性5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离不开环境,但不影响环境B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C生物与环境之间彼此孤立,互不影响D环境不能制约生物的存在6沙漠里的一种鼠类白天躲在洞里并将洞口封住,夜间才出来活动。

能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是A对阳光的反应B躲避光的刺激C生物钟D对干旱环境的适应7关于水分对生物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土壤中的水越多,植物生长得越好B降水量的多少影响生物的分布C干旱缺水使有些草原动物进入夏眠D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8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只选择带有植物的地点进行测量B可以用湿度计代替湿度计进行测量C在测量灌木丛的湿度时,把湿度计放在地上D选择同一地点,分三处测湿度,将算出的平均值作为这次测量的数值9骆驼吃饱喝足一次可以半月不吃不喝,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骆驼的胃大,能储存足够的食物和水分B这是环境对骆驼改造的结果C这是骆驼对环境的适应D这种现象是一种特殊现象,与环境无关10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非洲有一种花鸟,停息在树枝上,头酷似花蕊,翅像美丽的花瓣。

2.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课时练习(含答案)

2.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课时练习(含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一、选择题1.生物通过自身形态结构变化来适应环境。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A.竹节虫的形态像竹节是对高湿度的适应B.骆驼刺根系发达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C.北极熊厚厚的皮毛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D.龟背竹向窗户方向生长是对单侧光的适应【答案】A【解析】A.竹节虫酷似竹节,目的是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是一种防御行为,是环境影响生物,错误。

B.沙漠地区干旱少雨,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正确。

C.北极被冰雪覆盖,环境颜色为白色,北极熊体色为白色,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厚厚的脂肪层可以保温,是北极熊对北极环境的一种适应,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正确。

D.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龟背竹向窗户方向生长是对单侧光的适应,正确。

2.沙漠中的抬尾芥虫在大雾深夜爬上沙丘顶,高高抬起屁股,其目的是()A.沙漠中的动物喜欢高温环境,雾夜气温低,头部低埋可以保暖B.雾夜水汽充足,为了保证翅膀不被弄湿,屁股翘起使水滴从腹部流下C.收集水滴,沿身体流下至头部,供饮用D.沙漠白天气温高,天敌雾夜活动频繁,翘起屁股改变外型可以躲避天敌【答案】C【解析】沙漠地区严重缺失水分,沙漠里及难找到水源,而沙漠中的抬尾芥虫在大雾深夜爬上沙丘顶,高高得起屁股,让水气在他的屁股上凝结,凝结成小水滴,然后往嘴里滴,抬尾芥虫用这个办法补充水分。

选项C符合题意。

3.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对缺水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图中呈现的是骆驼中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体温昼夜变化,有关骆驼的说法正确的是()A.骆驼是通过增加体温的变化方式来适应缺水环境的B.对体温的调节是通过大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实现的C.骆驼的这一适应环境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骆驼的体型特征是由其细胞结构特点决定的【答案】C【解析】A.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在炎热的沙漠中非常干燥,水源罕见。

骆驼,尿液非常少,而且一般不出汗,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1、黏虫的幼虫危害小麦。

当黏虫大发生时,农民常用木棍、簸箕等工具,顺麦垄敲打小麦植株,黏虫受震就会装死跌落在簸箕中,便于集中消灭。

农民的这种做法利用了动物的()A.防御行为 B.攻击行为 C.社群行为 D.节律行为2、(2006山东中招)蝙蝠之所以不属于鸟类,是因为蝙蝠()A.大脑发达 B.体温恒定 C.胎生哺乳 D.心脏有四腔3、(2006山东中招)鸟类的形态特征与其他脊椎动物有明显的不同,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在()A.体被羽毛 B.趾端有爪 C.颈部明显 D.体呈流线型4、(2006山东中招)家鸽的卵产出后,胚胎就停止发育。

若使胚胎继续发育,必须的条件是( )A.充足的阳光B.适宜的温度C.一定的水分D.雌鸽孵卵5、(2006年威海结业)小红的姥姥在笼子里养了两只母鸡。

它们能生蛋并孵出小鸡吗?( )A.不能生蛋,当然也不能孵出小鸡B.能生蛋,但该蛋只能孵出小母鸡C.能胜蛋,但该蛋孵不出小鸡D.能生蛋,该蛋也能孵出小鸡6、(2006年威海结业)下列哪项不是家兔所具有的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的结构( )A.门齿B.犬齿C.臼齿D.发达的盲肠7、(2006年菏泽中招)下列关于动物的行为共同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行为的产生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B.动物的行为都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C.动物的行为对其生存繁衍有重要作用D.动物的行为都是可以遗传的8、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A、蚯蚓B、家鸽C、蟾蜍D、金鱼9、家兔适于草食生活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A、消化管很长B、盲肠发达C、臼齿发达D、犬齿发达10、下列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A、蚂蚁的群体B、蜜蜂的群体C、白蚁的群体D、草原上的羊群11、草履虫进行呼吸是通过()A、表膜B、口沟C、细胞质D、伸缩泡12、下列几种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黑猩猩用树枝钩取食物B、蜜蜂采蜜C、马拉车D、人见红灯停车13、老鼠对人类有害并被列为“四害”之一,我们对它应()A、想尽办法赶尽杀绝B、顺其自然不加控制C、大力保护并减少其天敌的数量D、设法控制其数量,减少危害14、鲫鱼胸鳍和腹鳍的主要作用是()A、划水游泳B、平衡身体C、在水底爬行D、控制前进的方向15、鸟体内最发达的肌肉是()A、后肢肌肉B、两翼肌肉C、颈部肌肉D、胸肌16、提一桶水上楼,这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A.收缩,收缩 B.收缩,舒张 C.舒张,收缩D.舒张,舒张17、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A.蚯蚓 B.大山雀C.马D.黑猩猩18、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A.环境因素 B.后天“学习”所得C.遗传物质D.亲代训练19、下列哪种行为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A.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 B.小鸟在池边喂鱼C.蜜蜂筑巢 D.小鸡绕道取食20、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B.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C.蜘蛛结网、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二、理解与应用21、(2006年威海结业考试)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资料一: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养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资料二: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

不久那里其他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__行为。

“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行为。

(2)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时其体内的____________决定的行为。

其他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是在______________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______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

从维持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后一行为比前一行为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分析“资料一”,并说出其中动物通过运动完成自己行为的两个实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2、(2006年济宁中招)几只蝗虫正想啃玉米,发现了“田园卫士”青蛙。

一只蝗虫展翅就逃,结果被青蛙逮个正着。

其他蝗虫目睹这残酷的一幕,吓得一动不动藏在草丛中,结果躲过一劫。

这时一条蛇爬过来,将青蛙吞进肚里。

请分析回答:(1)蝗虫发现青蛙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想逃的蝗虫和不动的蝗虫结局不同,说明蛙眼的特点是:(3) 从发育过程看,蝗虫属于________________,青蛙属于_______ ____(4) 请写出材料中显示的该农田中最长的食物链该食物链数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分析与识图23、(2006山东中招)中国是“丝绸之路”的起点,美丽的丝绸是以“蚕宝宝”吐出的细丝为原料织成的。

请观察下图四幅照片,并回答:(1)与蝗虫相比,家蚕的发育过程多了_______________期。

(2)若要保证蚕茧高产,应在家蚕发育的________________期满足食物供应。

(3)图4显示家蚕正在“作茧自缚”,这是一种有家蚕体内的____________所决定的行为。

(4)2003年底,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工作。

若分别用1、2、4时期的家蚕细胞为研究材料,请你判断所绘制的基因组框架是否一样?___________24、(2006年 泰安 中考)请你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及数据回答问题:(1)图中3为____________,它的存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对鸟与人的心脏大小及心搏次数的比较,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

25、资料一:下图中两个狐(A 、B ),一个是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另一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资料二:科学工作者在南极研究中发现,在南极,由于冰雪融化,长期被冰冻的种子解冻萌发,在这里出现了新的物种;从南极冰盖钻取样芯分析表明:半个世纪以来,地球一直在变暖。

25年以来,南极气温上升了1℃。

这些都说明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

(1)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都与_______________相适应。

(2) 请推测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是______。

(3)燃烧煤和石油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种气体像玻璃温度的玻璃一样能捕获阳光使地球变暖。

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它是造成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4)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极地狐将会_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直至濒危灭绝”)(5)请你想一个好办法让地球“退烧”?四、实验与探究26、(2006年泰安中考)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蜜蜂是过群体生活的。

其中蜂王的职责是_______________。

(2)请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昆虫触角的作用。

材料用具:活蚂蚁10只、糖、木屑、两个玻璃缸、解剖剪、镊子。

方法步骤:①在两个玻璃缸内各放一小堆糖和一小堆木屑;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2.C3.A4.B5.C6.B7.D8.B9.D 10.D 11.A 12.B 13.D 14.B 15.D 16.A 17.D 18.C 19.D 20.A21、(1)先天性学习(2)遗传物质(基因/DNA)遗传环境适应变化的环境(3)美国红雀通过飞行捕虫喂食金鱼金鱼通过游泳到水面求食22、(1)复眼(2)只能看见活动的物体(3)不完全变态发育变态发育(4)玉米—蝗虫—青蛙—蛇蛇23、(1)2 蛹(2)4 幼虫(3)遗传物质(4)一样24、(1)气囊与肺相通,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有的还突入到骨的空腔里帮助呼吸(2)鸟类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高,心跳快,供给鸟类充足氧气,与飞行生活相适应25、(1)其生存环境 (2)B (3)温室效应 (4)减少直至濒危灭绝 (5)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减少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等。

26、(1)产卵,繁殖后代(2)②取5只蚂蚁放入一玻璃缸中,用玻璃板盖好,观察这5只蚂蚁的行为;取另外5只蚂蚁,剪掉它们的触角,放入另一玻璃缸内,也用玻璃板盖好,观察它们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