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属性与学科定位(5)
管理学到底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科学
管理学到底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科学刘海建,陈传明作为一门兼具实践性与学术性的学科,管理学越来越得到企业实践者与理论者的关注。
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管理学的发展似乎遇到了发展的“瓶颈”。
很多企业实践者认为,我国管理学教育非常空洞,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万金油”:涉及各门学科,但实际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因此我国管理学教育比较失败,不能为企业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而很多学术界的人士虽然忙于做学术研究,但对于解决以上实践应用问题却一直苦无良策。
这一问题本质上是关于我国管理学科应该如何定位的问题。
古今中外,管理学不外乎涉及两个定位:到底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科学?一些学者主张,管理学首先是一门艺术。
英国企业历史学家摩根•威策尔认为,社会上的很多政治家、军事家、银行家等伟人都是管理学家。
如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首先被西方学者认为是一个主张“制度建设”的管理学家;普鲁士军队层级制组织的构建者———当时的普鲁士军队总参谋长毛奇也一直被西方认为是一个出色的组织管理者;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先驱李鸿章也被认为是一个管理学家。
在实践中的管理,可以借用800年前我国古代杰出的管理学家兼军事家岳飞的一句话来概括:“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加拿大研究战略管理的学者亨利•明茨伯格认为,在现代MBA教育中,应该把管理学看作一门“艺术”,而非当作纯粹的重视数量分析的学术研究,否则,培养出的MBA不具有任何竞争力。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管理学当作一门科学。
美国近代管理学先驱弗雷德里克•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等人强调了科学管理的重要性。
当代杰出的华人管理学者徐淑英(Anne•S•Tsui)教授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在管理中强调科学的重要性。
比如飞机是1903年由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而在此以前,很多人都希望像小鸟那样可以在天空自由地飞翔,但总是很难达到这一目的。
管理学基础(第4版)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管理学基础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管理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它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同时也是专业核心课程。
管理学是从管理实践中总结、归纳、抽象和概括出来的科学原理,它着重研究管理的客观规律和具有共性的基本理论。
围绕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创新等职能展开各章内容。
这些基本原理对于各行各业的管理都具有指导意义,任何将来有可能从事管理工作的学生有必要了解和学习的这门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这门既要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使其感到管理的实用性,又可以奠定专业基础,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包括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各专业管理课程。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管理学基础》的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学习管理的兴趣为突破口,以树立学生现代管理思想、理念为核心;以塑造学生的管理责任感为灵魂,重视在指导思想和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以解决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管理意识与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管理能力为根本。
课程以案例为主线,按照“管理认知、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管理创新”的逻辑顺序将课程分为六大模块。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
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该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中心,以实用性和应用性为目标,建立“一条主线”“两大基础”“四大关键能力”的教学内容体系,即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使学生掌握基层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综合性、一般性的管理技能,它既区别于以宏观管理、概念技能为主的高层综合管理能力,又区别于以专业化为特征的生产、营销、财会等职能管理技能;以管理基础知识和管理思想为两大基础,使学生掌握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主体、管理职能等基础知识以及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基层管理者进行综合管理的需要为出发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和控制与绩效考核的能力等四大关键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基层管理岗位所需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看不明白管理学?先定位一级学科试试
看不明白管理学?先定位一级学科试试管理学作为13大学科门类之一,下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和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5个一级学科。
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不设二级学科,是管理类专业中唯一按一级学科招生的学科。
工商管理下则设有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4个二级学科专业。
农林经济管理则细分为农业经济管理和林业经济管理2个二级学科专业。
公共管理则涵盖了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5个二级学科专业。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则细分为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3个二级学科专业。
那我们到底应该报考哪个专业?第一步要做的便是一级学科定位,一级学科会奠定我们今后学习研究乃至工作的基本方向。
接下来,解决管理学下设的5个一级学科到底是干嘛的这一疑问。
我们通常用士、农、工、商来描述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这4个学科。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研究如何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福利与公共利益的学科。
关键词在于政府核心,因此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通常都会选择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成为一名人民公仆,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
农林经济管理,一听就是和农业相关的专业。
它是将经济学、管理学的最新理论引入农业领域,研究如何促进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如何对农业生产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的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为研究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帮助组织提高现代化管理的效率与水平而设置的专业,是以现代化工业生产为研究背景而产生的新兴学科。
关键词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化工业生产。
因此,管理科学与工程虽然属于管理学学科,但无论其研究对象还是其研究手段都更像工科,所以很多招生单位也会授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学位,而且该专业学科实力突出的也都是理工类院校。
工商管理应该是同学们心目中最标准的管理学专业。
管理学教学大纲最新
管理学教学大纲最新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最新的管理学教学大纲,帮助教师和学生全面了解管理学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和管理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以及实践中的技能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习如何有效地管理组织和团队,以达到目标并提高绩效。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在管理和组织领域的核心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比较和应用不同的管理理论和模型。
3.发展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4.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技能。
5.培养创新和领导能力。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将涵盖以下内容:3.1 管理学基础•管理学的定义和历史发展•管理思维和管理过程•组织结构和设计•组织文化和价值观3.2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与团队动力•领导与管理•决策与问题解决•激励和奖励系统3.3 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生产与操作管理•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3.4 战略管理•环境分析和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控制•创新和竞争优势3.5 项目管理•项目定义和计划•项目执行和控制•项目评估和四、教学方法为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教师将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应用管理学原理解决问题,提升实践能力。
4.团队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团队项目,培养沟通和合作能力,实践管理学的知识和技能。
五、考核方式为评估学生对管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考核方式:1.课堂参与: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展示对管理学概念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个人作业:学生需要完成个人作业,展示对管理学理论和模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团队项目:学生需要组成团队完成项目,展示团队合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期末考试:学生需要参加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 导论
第1章导论1.简述公共管理的概念?答∶"公共管理"的概念具有三重含义∶其一,是公共部门中的管理;其二,是服务于公共事务的管理;其三,是具有公共性质的组织及其成员对社会的管理。
一般认为,公共管理是指政府等多元社会治理力量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和战略性地运用治理手段而对与公共利益实现相关的广泛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其目标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对公共管理的概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1)公共管理主体是一切从事和参与社会治理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的总和,或者说,一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围绕着社会事务开展活动的组织都属于公共管理主体的范畴。
现代社会的治理活动都是以组织为载体或基本单位展开的,因此,从组织的意义上来审视公共管理活动,政府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社会治理主体,而是需要与多元化的社会治理力量一起开展合作治理的组织。
所以,公共管理主体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治理力量多元治理主体的合作治理。
(2)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目标体系,表现为提高社会治理活动的效率、促进社会发展和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一切公共管理主体都需要在注重社会公平的前提下提高效率,不断地改善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注重绩效和服务品质。
对政府而言,要把重心放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上;对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自治力量来说,应当在其所活动的区域(或领域)内积极开展治理活动,及时地把存在于社会中的各种利益诉求传递给政府。
无论是政府还是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治理力量,在公共管理过程中,都需要以积极的态度自觉地完善公共服务的合作关系。
(3)公共管理的手段或途径是多样的,概括地说,主要是由政治的、法律(政策)的和管理的三个方面构成。
近代以来的社会治理过程由于专业化追求,往往把政治的、法律(政策)的和管理的手段隔离开来,由不同的部门突出运用其中某一手段。
对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与定位研究
、
研究者的 自我判断 , 以发 现研 究对象 的因果规律。 相对而 言, 自然科学是科 学的典范, 社会科 学是从人 的精神性和价值 型视角来 界定人与人的关系 的 学科。 ( 3 ) 人文学科 与社会科学 的分界 社会 学脱胎于人文学科 , 但 因其独立性而使得 人文学科 日益萎缩 。巴 纳德 ・ 巴伯提 出 “ 社会科学想用那对价值活体解剖 的致命 分析去代替对道 德价值和美 学价值 的欣 赏’ 颂疑, 人是社会各方面属性 的体验 者, 在探讨社
会关系及社会 现象 中, 不 能以 “ 人类价值和意义 ” 作 为人文学科的独立研究 对象, 也无法从现 实生活 中的感受、 目标和意志中来体现。 人文科学关心 的 人的生存价值与意义 , 而社会科学主要从整体性和社会规律 性上来探讨人
学校管理学讲义
2013年06月20日20:04 新华网
•
河南永城小学校长涉嫌猥亵学生被公诉 2013年03月14日 17:41 来源:中国江 苏网
•
•
•
河南永城一小学校长涉嫌猥亵5名学生 被检方提起公诉。据了解,此案目前已公诉 到法院。受害儿童为芒山镇张庄村小学二、 三年级学生,年龄在七八岁左右。 永城市公安局宣传科向记者证实,去年 年底当地警方接到报案称,该市芒山镇张庄 村小学校长吕某伤害多名该校的小学生。经 过当地警方调查取证,于2012年12月5日以 涉嫌猥亵儿童将吕某批捕。 据从受害儿童家属了解到,此案发生后 ,芒山镇张庄村小学校已经更换负责人。此 事发生后1、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系统——“学校”的特性 2、学校管理系统中“人”的特性: 有知识、修养的教师群体和正在 成长中的青年 3、学校管理系统中“事”的特性:教育人、培养人 4、“学校管理”的主要特征 教育性 多维性 创造性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 方法,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地 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19
博客1993年在美国兴起,但直到2001年9月11日:世贸大楼遭遇恐怖袭击, 博客成为重要信息和灾难亲身体验的重要来源。从此,博客才正式步入西方 主流社会的视野。 中国的博客发展略有滞后,据云互联网行业的一条潜规则定律:中国互联网 与美国互联网的新鲜距离是9个月。 在中国的博客发展史上有两个人不能不提到,一个是方兴东先生,他将博客 引入了国门,一个是新浪网副总陈彤先生,他的名人战略加速了博客的火爆。 因该说,博客在我国的发展还是非常快的,2002年博客首次被引入国内的 时候,当年国内博客的数量不足1万个,2003年底已经达到了20万,2004年 底约200万个,到了2005年底则升至1600万个。
会计学科发展论文
浅析会计学科的发展摘要:会计学科孕育并诞生于数学,成长并得益于经济学,逼近并归属于管理学,而随着学科分类越来越精细,会计学科也必然会有新的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会计学科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以及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会计学趋势发展一、会计学科定位及其发展的逻辑起点会计活动在人类历史的很早时期就出现了,当会计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们就会对其加以分析研究,著书立说。
会计学科的诞生的标志在于有关会计活动著作的出版。
也就是说,在研究对象方面,会计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在使用的概念和范畴方面,形成了专门反映会计本质和规律的会计概念、范畴和体系;在学术载体方面,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会计学著作,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会计学家。
会计学科定位就是寻找其在整个学科系统中(自然科学学科和社会科学学科)的坐标或归属。
准确定位会计学科的坐标或归属,有助于正确认识会计学科与社会背景的关系、会计学科与会计活动的关系、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为完善会计学科提供基础和起点,为发展会计学提供前提和依据。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一门基础性科学。
经济学对会计学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为会计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研究理念、思路、方法和可类比的概念范畴。
会计学科与经济学的关系还体现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对会计学科的分类上,即将会计学科定位在应用经济学中。
在目前的学科知识体系中,会计学的定位、定性、定职、定向与管理学有越来越多的相似之处,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会计主体外部的投资、信贷决策和内部的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与相关的信息。
其分支学科分类的主要标志是会计主体的内外管理需要。
二、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些新趋势1. 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随着当代信息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会计信息功能的日益加强。
促使会计信息需求群体和需求内容不断扩大,也使得会计信息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
管理学(全)优秀课件
和其他人一起并且通过其他人来有效完成工作的过程
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或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计划、 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和利用各种资源(信息、 原材料、货币和人员)来制订并实现目标的活动
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 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组织 组织 组织 组织
控制 控制 控制 控制
指挥 指导 领导 领导
协调 人员配备
创新
决策与计划
创
组织、领导、控制
新
• 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 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 创新贯穿于各个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22
管理职能表
计划 组织 用人 指导 指挥 领导 协调 沟通 激励 代表 监督 检查 控制 创新
杨文士、张雁(1994) 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 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 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17
管理的定义及其进一步解释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 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载体:组织
目的:实现 既定目标
10
如何学好《管理学》
阅读
1. 管理学教材 2. 管理学经典名著
应用
1. 应用于生活 2. 应用于工作
沟通
1. 理论与实践结合 2. 理念的碰撞
听课
1. 了解方法 2. 熟悉案例
思考
1. 处处留心 2. 概括、总结、提高
11
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12
1.1 管理活动
13
管理科学学科
管理科学学科
管理科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五年/四年,授予管理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计算机、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生产与运营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学、国际金融与贸易等管理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定量分析、决策、管理沟通和组织实施的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培养具备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组织和技术以及数学和计算机模型对运营管理、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决策和组织实施的高级专门人才。
管理科学是数学、社会科学与经济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并在它们的边缘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因此它既有理工类学科的属性,也有社会学科的属性。
例如,在定量分析时采用数学方法,但在定性分析时却采用逻辑推理和辩证分析的方法,有时是两者的结合。
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与学科定位
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与学科定位林曦文章提要:文章从科学史的视角入手,通过对科学与人文渊源与演进的探讨,以及在此过程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相互关系与学科定位,试图找出管理学在学科谱系中的位置。
通过对管理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管理学既具有科学特质,又具有人文特质。
正是由于“人”这一要素在管理学中的独特地位,使得管理学既无法成为真正的社会科学,也无法成为真正的人文学科,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介于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
从这样的学科属性出发,管理学的发展也必然要兼顾科学与人文的根本特质,既要探求人类管理活动的一般运动规律,又要关注“人”这一要素在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科学人文管理学学科属性长期以来,当人们论及管理学的学科属性这一话题时,许多人都认为管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然而管理学为什么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管理学是“科学”是什么样的“科学”,是“艺术”又是什么样的“艺术”?这些问题在我国很少有人做深入的探究。
显然,这些问题解答不好,我们就无法清晰地回答管理学的学科属性究竟是什么这一重大理论命题。
事实上自管理学诞生以来,关于管理学学科属性的探讨和争论就没有停止过。
泰罗和他的追随者们认为管理学是一门科学,他们因此也一直在苦苦追寻着严格的和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科学理论。
而以德鲁克为代表的管理学家则认为,管理学是“集人类价值与行为准则之大成的或是集社会秩序与智力探索之大成的完整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
[1]那么管理学就其整体而言,其学科属性到底是什么?本文拟从科学史中现代科学的渊源与演化过程入手,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比较,考察管理学在学科谱系中的位置,进而对管理学的学科属性进行初步判断。
一、科学与人文的演化及近代各学科间的关系与分界科学与人文这对看似对立的概念,实则有着很深的渊源。
从科学史角度看科学与人文的渊源与演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近代各学科的分化过程,并从中了解各学科的特点和相互关系,进而为我们即将论述的管理学学科属性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文化管理学导论文学理论
3、文化管理主体的复合性
3、我国文化体制改革
第二节文化管理的基本价值
文化管理的直接性、效用性远超经验管理与科学管理
一、文化管理的文化价值
文化管理工作对文化领域所产生的积极意义,代表了文化领域实施管理的内容绩效
(一)文化管理的保护与传承价值
1、文化保护与文化传承
2、文化管理与文化保护
3、文化管理与文化传承
(二)文化管理的创新与交流价值
(二)文化的属性特征
1、文化的人本性:文化的产生、发展以人的产生、发展为核心依据,文化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和结果的总和
2、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本质在多元群体观众表现出来的区别和差异文化虽然有共同性而导致趋向一体化,但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大文化中还包含有多角度、多种类的亚文化,多种多样的亚文化共同形成了丰富庞大的文化,所以文化又具有多元性。
文化事业管理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指政府的文化部门和公共文化组织对与文化相关的人、财、物的控制和安排。文化管理的目标在于实现社会和谐,激发精神生产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文化事业管理的现实意义
1.长期忽视精神文明建设,产生诸多社会问题。
2.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平衡,阻碍经济发展。
3.文化产业兴起,文化市场形成,需要文化管理人才和切合实际的文化管理理论。
2、20世纪初到建国前的文化管理
3、改革开放前的文化管理
4、改革开放后的文化管理
(三)文化管理的时代情境
1、文化软实力
硬实力
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国民的思想道德、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念、文化科学素质和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文化遗产以及民族性格、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等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
管理学定义
管理学定义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管理和领导力的学科,其定义涵盖了广泛的范围,包括管理理论、实践和技巧。
管理学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组织的效率、创新力和竞争力,以实现组织的长期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管理学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当时工厂主们开始意识到需要更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劳动力以提高生产效率。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管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商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中得到广泛应用。
管理学涵盖了许多重要概念和理论,其中包括组织行为、领导力、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
这些概念和理论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组织运作的原理,指导他们制定有效的决策和实施有效的管理实践。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管理学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组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管理学为组织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框架和工具,帮助他们适应变化、创新发展。
管理学的研究也在不断进化和演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管理学界不断涌现出新的理论和实践。
例如,数字化转型、创新管理、可持续发展等主题成为当前管理学研究的热点。
总的来说,管理学的定义涵盖了组织管理和领导力的广泛范围,旨在提高组织效率、创新力和竞争力。
管理学的研究和实践对于组织
的成功至关重要,它不仅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组织运作的原理,还指导他们制定有效的决策和实施有效的管理实践。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管理学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帮助组织适应变化、创新发展。
管理学的研究也在不断进化和演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新的管理理论和实践不断涌现,推动着管理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管理学原理1-3章知识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管理及其功能一、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的约束下,运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利用,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管理的形式与内容形式内容分析吃饭应酬公关协调组织与组织之间关系开会讨论决策协调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计划组织分配协调组织与资源之间关系与人谈话沟通协调人与人、组织与组织关系考核奖惩激励协调目标、计划与实绩之间的关系审核签字监督总结:从管理工作的内容来看,不管有多少种表现形式,都是一样的,就是协调。
管理工作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是由于管理协调对象的多样化造成的。
三、管理产生的原因1.产生的原因: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所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2.管理的功能:管理的功能在于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达到以有限的资源实现尽可能多的需求的目的。
四、管理的实质1.规章制度是一种手段,它最终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取决于规章制度的正确设计和我们每一个人对规章制度的正确认识。
2.管理从本质上而言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手段。
良好的管理效果,取决于人们对管理的正确认识和管理手段的妥善运用。
3.管理本身只是工具,不是目的。
4.不能为了管理而管理,管理的效果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第二节衡量管理的标准1.管理学认为,可以用管理的有效性来衡量管理工作的好坏。
有效性包括两方面:效率与效益,即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
2.效率(efficiency)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或资源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常常被说成“正确地做事”;效益(effectiveness)常被称为“做正确的事”,即做那些可以实现目标的工作活动。
效率和效益相比较,效益是第一位的。
有效的管理,要求既讲求效益,又讲求效率。
好的管理就是要能够做好对的事。
第三节管理的职能与管理过程一、管理职能管理职能是指管理的职责和功能。
班级管理学
教育管理学学科定位之我见要弄清楚一个学科的学科定位,首先要知道这个学科的概念。
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活动现象,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这一学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了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或教育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管理过程和管理规律。
确定一个学科的学科定位,不仅要清楚这个学科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同时更要清楚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
从日常应用中来看,教育管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一下几种:调查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实验法、质的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叙事研究法等。
综合以上的关于叫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总结,我认为,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定位应该是综合的,既属于教育学范畴,有属于管理学范畴。
之所以这么认为,原因很多。
首先,我的观点是这样的,世界本身是一个大的整体,万事万物都是有其本来的样子,其中很多都是先于人类儿出现的,而万事万物的名称都是人类有语言以后,为它们命名的。
至于各种学科,更是人类根据结合学科特点以及人类自身的认识特点而划分的。
各个学科的划分,本身就是由于人们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儿存在的,所以,从这个观点来看,科学本身是不存在什么本质分别,所谓学科,也大概都是人们为了便于区分和学习而分类的。
所以,基于以上观点,我个人认为,教育管理学本身就是一个模糊地学科,既不属于管理学,也不属于教育学,但同时,他既属于管理学,也属于教育学。
其次,教育管理学的诞生就是基于对教育中的人财物管理儿产生的,所以,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在学科内容上和理论体系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综合性。
首先,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十分广泛复杂。
教育管理活动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多结构、多层次、多类型的复杂过程。
管理的内容不仅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管理的过程中也包含多种多样的复杂因素。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决定了教育管理学的的内容体系必然具有综合性特征。
其次,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具有广泛性多元性。
管理学的属性与学科定位
管理学的属性与学科定位《南开管理评论》今年第二期的主题文章是潘承烈教授的“以科学态度对待管理科学”,读后颇有收获。
潘教授撰写本文的核心立意,是呼吁加强对管理理论的研究,提高我国的管理水平并发展根植于我国实践的管理科学。
而之所以有此立意,是因为潘教授深感当前我国管理的落后,提出“以科学态度对待管理科学”。
在中国,以往是将管理更多地当成“一种职能”,因而对于从事管理的人,并不对其进行科学的专业训练,以致管理不善效率低下的现象比比皆是。
对此潘教授说:“我们的管理之所以落后,水平总也提不高、上不去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对管理在认识上存在的片面性,即只承认其职能作用,而不认识、不承认管理是一门科学。
”对潘教授的立意以及几层推论,笔者大致赞同,若能依此理由层层解决问题,定能引出比现实状况为好的结果来。
但是说到管理是一门科学,似乎不很科学。
在这个概念上多发几句议论绝不是打概念仗,而是设想到,要真是以科学来对待管理,则会引起各种非预想的后果来。
既然我们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管理科学,那么对待管理科学的研究则更应当先树立科学的态度,从这个角度看,笔者所论就不显多余了。
依学界多数人的意见(笔者也表赞同),“管理就是通过他人来做所要做的事情。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总策划,美国约瑟夫·M·普蒂等著《管理学精要》,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26页)如果严格按数学的交换律来置换一下,其最终表达就多少显示出其非科学性了。
科学是展示客观世界规律的一门学问,与“支配他人”怎么也不应当搭上界。
科学的结论不因地点时间场合的不同而有所更改,但管理就没有这个特性。
在美国实施泰罗制(the Taylor System)就可以成功,放到撒哈拉以南就绝无成功可能。
原因是管理的对象是人,把人当成科学研究的对象时只能研究所有人的共性那部分,如心理、生理、体能等等,而当一个人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成为研究对象时,则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了,出于对人(human)和民族的尊重,研究者只能是个观察者、描述者,对对象的历史、现状及其演变规律进行考察、分析和推断,而不能像对待元素和物体那样任意加个什么外界条件看其发生怎样的反应或形变。
公共管理学学科建设
公共管理学学科建设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事务的学科,并关注着如何有效地解决公共事务,尤其是政府机关所有的事情。
因为其研究内容涵盖广泛,不仅和政府相关,也和非政府组织及企业合作等有关。
公共管理学在近几年的学科建设中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第一步: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定位公共管理学是新近出现的一门交叉学科,由社会学、政治学、组织学、行政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构成的,它主要研究的是政府机关、非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公共举办者的管理,旨在为公共事务的决策与管理提供科学化的理论支撑及有效执行工具。
第二步: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公共管理学囊括了很多的研究领域,如其学科所涉及的机构和行为与实践,以及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决策,各种组织形式下的管理、人员和资源配置、信息化和流程化的管理与运作等等。
第三步:公共管理学的重要性公共管理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广义来讲,公共管理涉及到政府职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
而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公共管理主要研究政府部门的管理运作,所以更能体现出其重要性。
第四步: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趋势公共管理学在当前的背景下,已经开始向着智能化、数字化、以数据为驱动的趋势前进。
透过新技术的应用,公共管理学的知识和经验将更快地与全球其他地区分享和交流。
第五步:公共管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未来的发展中,公共管理学将会在政策界、实践界和社会领域发挥着更丰富的作用。
未来公共管理学的重点发展方向将会更加注重产学研一体化,毕竟实践教育是公共管理学发展的重要条件。
最后,随着整个社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公共管理学也将会不断变革。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的学术界将会与公共管理实务密切协作,共同应对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为政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作者:练忆茹来源:《教育界》2011年第27期【摘要】高等教育的特点影响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它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有很强的应用性,是一门发展中的应用科学。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性质高等教育管理包括了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和高校管理两大部分,两者共同组成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系统,缺一不可。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其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影响(一)我国高等教育职能复杂高等教育主要包括三大职能: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开展社会服务。
其中培养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本体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还延伸出了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新的功能。
而功能的增多要求高等教育需要更科学的进行自我管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管理学随之发展。
(二)我国高校学生、教职人员拥有自由、独立、先进的思想高校被称作“思想库”“人才库”是因为高校里拥有数量庞大的高级知识分子。
首先是学生,其次是教职人员。
学生和教职人员是高校的精神内核,他们共同构成了高校文化的最主要部分。
高等教育管理很重要的一方面是针对他们的管理,而他们思想、行为上的独立性使得某一管理方式必须在他们认可的情况下,才可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管理学在学科定位时不可以忽略人的作用。
(三)我国高校和社会相互作用密切,逐步走入社会中心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之一,正是因为此项功能的不断演变、不断发挥作用,使得高等教育这座象牙塔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入社会的中心。
许多知名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办企业,其中某些企业甚至成为业内翘楚。
它们把高校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直接运用于企业,转化为经济利益,最后又服务于高校的发展。
又比如高校举办的公开讲座、社区服务、对外开放自己的相关设备等,这些使得高校褪去了从前孤芳自赏的神秘,与社会打成一片。
高校还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研发,使得高校教师、学生能够将理论付诸实践,同时也使得科技迅速转化为财富。
这些新机遇、新挑战、新的机构都需要高等教育管理学发生相应的变化。
浅谈工商管理学的学科定位及发展
Business and Trade Talent商贸人才1882017年4月 浅谈工商管理学的学科定位及发展南京财经大学 谢谦摘 要:工商管理学科作为我国高校的一级学科,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管理、经济、法律、生产运营、企业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能力,能在企业及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文结合《工商管理学科导论》课程内容,以及在管理学科学习的过程和体验,阐述自身对于管理学科的认知,分析自身对于管理学科内容设置的理解,提出自身对管理学科的部分疑问,结合自身未来的职业定位探讨管理学科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管理学科 学科定位 未来发展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4(c)-188-02工商管理学科是研究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涵盖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内部行为管理。
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强,其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等基本理论,运用现代管理方法、手段来进行有效的经营决策和企业管理,以达成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工商管理作为国家设置的一级学科,具体包涵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专业课程涵盖范围也及其广泛,例如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研发管理、营销管理、物资管理、设施管理、质量管理、品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就笔者在南京财经大学2016~2017学年第一、二学期所上课程来看,学校目前已设置的课程包括:微积分、大学英语、基础会计、管理学、政治经济学、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微观经济学、创新创业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学科导论等内容。
下面将从学科定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两个角度浅谈自己的理解。
1 学科导论课程概述上学期伊始,学科导论课程开始。
学校邀请了本学科教授各类课程的老师讲述管理学科的大致情况、内容设置、学科意义以及未来走向。
其中印象较为深刻的一段,是一位老教师谈到本校对于工商管理学科以及其二级学科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对五花八门的各种门类的“系统”,Managing的“理论体系”无法成形,只能提供出各种类型的Managing的成功或失败的先例,起到示范的作用。
而且这个示范并没有“标准答案”相伴随,学习者只参考其方法和思路,“见识”(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习”)多了,由自己琢磨出道道来。
这就是方兴未艾的MBA教学方式。
这种案例学习,展示的不是客观存在的某种规律,也就是说人们不是在学科学,而是在领会和揣摩“一种悟性”。
这种教学法就与艺术领域的教学法相似了。
学习者只从教授者那里获得“笔法”和“感觉”;在学习后所面对的要对其进行管理的系统,只是自己进行再创造的一种环境或条件,模仿和照搬是没有价值的。
这是管理者最感困惑和最能体味出其无穷魅力的。
管理者实施管理时绝大部分时间已不用“复习”管理原理(即管理科学的那部分知识)了,而要对他所管理的人进行了解、选择、使用、激励、培养、任用、罢免……这构成所有的管理者进行管理工作的大部分内容。
这些技能无法上升为理论,也就是它们显示不出是一种什么“管理科学”的本质。
相反,管理者做好这个内容的工作,更多地需掌握各种人文知识,需要培育自己的涵养,培养自己与别人的合作习惯,几乎一切与文化有关的知识都会对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产生积极的作用。
面对文化背景不同的被管理者,管理者要实施不同的管理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对方的工作热情,这更体现为一种艺术才能。
而对全体被管理者进行共性分析,创造出一种氛围,激励和培养出一种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则更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高层次的管理方式,这就是创建企业文化的工作。
这种“本事”则更不是可以以传授科学知识的方式来培养的。
因此,这部分“管理”——Managing,只能是一种职能或技能,根本不能以对待科学的方式来对待,而以对待艺术的方
式来对待倒可以结出最佳的效果来。
打一个比方,学习艺术与学习物理就必须用两种几乎完全不同的方法,而同是“管理”,对待管理原理(科学)和对待管理过程(Managing)也不应当用同一种态度来对待,哪怕那种态度叫科学的态度。
用科学态度对待客观存在的事物无疑是恰当的,这里所说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当然包括自然系统;但是用科学态度来对待一个人工系统,则要仔细分析一下了。
人工系统,尤其是人工社会系统,比如一个企业,一个社区乃至一个社会,其存在机理往
往是文化在起内在作用。
一个管理者用对待自在物那样干涉那个系统的存在和变革方式,哪怕他出于良好的意愿,应用“科学”的手段,也会引出不好的效果来。
十七世纪以来的西方文明向东方和美洲强力推行的“文明开化”运动(即殖民化进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丁文江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以科学为手段改造中国社会的努力(被称为“科学主义”)都违反了某种人类最高等级的伦理原则,故都已被历史所否定。
现在提起中国的地质科学,人们马上就想起李四光,其实依笔者个人之见,丁文江先生在中国地质科学建设方面,贡献绝对大于李四光,但是依爱划线看人的中国传统,就因为他头上戴着一顶“孙传芳豢养的政客”这顶帽子,就把他在地质科学上的贡献也一概抹杀了。
好像新中国接手的那么丰富的地质资料和组织良好的地质学研究队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财富一样。
其实与那些成就最有关的一个人就是丁文江。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不顾病魔缠身,不顾学生们劝阻,坚持亲身进行野外考察,最后死在考察第一线。
但是他所谓“投身”孙传芳,正是他以对待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社会管理,以至事业惨败又遭毁誉。
这样一位伟人都陷入了科学主义的泥淖(可见科学主义多么诱人、多么害人),我们这些长期在“改天换地”战鼓声中熏陶的人就更难免陶醉于其中而丝毫未予觉察了。
我不同意把管理完全当成一门科学,似乎与不同意将管理对象当成自然物之间尚有段距离,实际上前者是可以合乎逻辑地引出后者的。
管理好一个系统,需要预先学习点什么,但更重要的是要对那个被管理的系统进行调研,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实践论的观点。
“你要变革一个梨子么?那你就先要尝一尝梨子的味道。
”这句著名的警语在启示我们处理好管理者与他所要管理的那个系统之间的关系的同时,也在告诫管理者一种思维方式,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也是管理者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须臾不可忘记的工作方法,这与自然科学的实践已有十分明显的区别。
此时的“管理”不允许你为了既定的目的而改变那个系统的外部环境。
相反,此时的“管理”却要求管理者自己先要“脱胎换骨”,才能在管理过程中与全体参与管理的人员以及那个系统融为一体。
这更是自然科学工作者所无须经历的“自我改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