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列颠尼亚”一词的来源和含义;2.能够理解文章中的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3.能够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4.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阅读理解和词汇理解;2.难点:阅读材料较长,包含大量专业术语和复杂句子结构。
三、教学内容1. 导入首先,通过展示一张地图,让学生看到英国的位置和周围的国家,然后介绍“不列颠尼亚”一词的来源和含义。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一篇题为“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文章,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意图;2.文中的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3.文章中涉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
3. 词汇理解在文章中选择以下词汇,让学生了解其含义和在文章中的作用:1.皇后(Queen)2.王室(royal)3.进口(import)4.抵制(boycott)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你们对“不列颠尼亚”的了解有哪些?2.你们认为文章中的“不列颠尼亚”一词是否有必要被废弃?3.文章中提到的其他国家,如爱尔兰、苏格兰等,在历史上有哪些重要的事件或地位?5. 总结归纳通过导入、阅读理解、词汇理解和分组讨论,总结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意图,并让学生总结所学到的知识。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出学生对主题的兴趣;2.阅读理解法: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和分析文章;3.分组讨论法: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沟通能力;4.总结归纳法:通过总结文章的主题和知识点,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通过以下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1.阅读理解测试:布置一份阅读理解测试,测试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2.分组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程度;3.总结归纳报告:让学生撰写一份关于所学知识的总结报告,评估学生的文献搜集和写作能力。
六、教学资料1.地图资料:展示英国所在的位置和周围的国家;2.阅读材料:一篇题为“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文章;3.词汇表:选取文章中的部分生词。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别了,不列领尼亚》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批判和对中华民族崛起的自豪。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坚定信念的优秀品质。
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
2. 教学难点:深入解读文本,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分析文章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历史背景。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借鉴和学习。
4. 文本解读: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分析文章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3. 选择一篇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鉴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的提高。
3. 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 学生热爱祖国、坚定信念的优秀品质的培养。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对文本的理解。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从中获取启示。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6《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交流教具: 1.香港回归影音资料。
2.课件重点: 1.新闻知识的掌握2.情感价值态度的培养授课过程:一、导入新课:现在我们走在大街上或者是乘车时,经常可以见到大幅的伟人的画像,且不说法律上是否合乎规范,他们的确已经成了乡村。
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了一种文化,我们看到过:毛泽东同志的。
邓小平。
江泽民……今年8月22号正好是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与之有关的内容: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回归……今天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重温那段历史。
(播放香港回归的影音资料,大约5分钟) 二、研讨过程1、大家谈观看影音资料的感受——激动,感慨。
是啊,此刻我们心潮澎湃,激情万丈,那么,假如我们是记者,目击了这一历史场景,怎样将我们的所见所闻传递给更多的人呢?小组讨论,形成一篇新闻稿2、讨论前明确:学生对“新闻”一词自己提出问题(1)、什么是新闻?(2)新闻的特点(3)新闻的结构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完全可以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3、从结构出发完成新闻稿的标题和导语------小组讨论成稿,基本掌握新闻的知识。
4、大家交流新闻稿5、对于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华夏儿女关心,世界各大媒体齐聚香港,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高人一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正是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6、出示思考问题:(1)这则新闻为什么会获此荣誉?(提示:可以从那些角度考虑?如:它的结构中的标题等角度) (2)我们学习新闻的意义何在?(联系我们生活的时代特点) (3)我们学习这则新闻的意义何在?(所得所感) 分组讨论问题,7各组交流,达成共识:(1)共识:形式好:标题好,主体好/内容好:分析新闻事实和背景资料的结合(通过分析自然的明确新闻本身的内容)(2)共识:我们生活在这个信息时代,新闻媒体已经成了我们看世界的窗口,我们应该学会利用这个途径,提取重要信息/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心国内外大事。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别了,“不列颠尼亚”》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部著名小说,通过对英国政治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展现了奥威尔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对权力的不满。
这部小说深受读者喜爱,也成为了教学中的重要教材之一。
教学设计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关于《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的作者乔治·奥威尔以及小说的背景和内容;学生能够掌握小说中重要人物和事件的情节;学生能够对小说中的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文学和社会学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和政治观念;激发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和道德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2. 难点对小说中政治和社会现象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对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小说的作者、背景、内容以及相关的文学和社会学知识。
2. 问题导向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讨论法。
让学生之间展开讨论,互相交流观点,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认识。
4. 小组活动法。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进行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以及他的代表作《1984》,引起学生对《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兴趣。
2. 学习小说的背景和内容通过教师讲授、文字材料阅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的作者乔治·奥威尔以及小说的背景和内容。
3. 分析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通过教师讲授和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进行分析和理解。
4. 分析小说中的政治和社会现象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小说中的政治和社会现象,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章《别了,“不列颠尼亚”》的背景和作者;2.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意图;3. 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目的;2. 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的抒情和夸张手法;2.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章。
四、教学准备:1. 复制文章《别了,“不列颠尼亚”》;2.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PPT,播放一段英国著名民歌《不列颠尼亚》(Land of Hope and Glory)的音乐,学生跟唱歌曲。
2. 引导学生谈论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3. 引导学生思考:“不列颠尼亚”对英国人民来说意味着什么?Step 2:阅读理解1. 教师给学生分发文章《别了,“不列颠尼亚”》,学生自主阅读,并回答以下问题:a.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b.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c. 文章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描述和表达?2. 学生交流讨论答案,教师邀请几位学生回答问题,并给予肯定和补充。
Step 3:重点词汇和短语1. 教师出示PPT,呈现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如“不列颠尼亚”、“泡莎”、“告别”等。
2. 教师解释词汇和短语的意思,并给出例句让学生理解用法。
3. 学生跟读词汇和短语,并进行相关操练。
Step 4:整体理解1.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意图。
2. 学生找出文章中的抒情和夸张手法,讨论其对读者产生的影响。
3. 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不列颠尼亚”的变化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
Step 5:拓展阅读1. 学生阅读相关材料,了解更多有关英国的历史和文化,如伊丽莎白女王的时代、乔治三世的时代等。
2.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分析英国在这些历史时期的变化和影响。
六、课堂作业:1. 完成课堂练习题;2. 阅读相关材料,写一篇100字左右的文章,描述英国在某个历史时期的变化和影响。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篇三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福建省晋江市第五中学林荣民【教学目的】1、激发爱国情感,为祖国而骄傲。
2、了解特写这一新闻形式。
【教学重点】1、特写场景的选择。
2、语言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由轮到的两位同学上台说话,然后点评。
二、在黑板两侧悬挂由学生画的中国五星红旗和英国米字旗;板书题目和作者三、导入本课时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归,同学们应该还都清楚的记得,那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幕啊!香港被英国统占了156年,现在又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大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反映香港回归的一篇新闻特写《别了,“不列颠尼亚” 》。
四、回顾历史在学习文章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香港是如何被英国侵占的,其原因和经过是怎样的。
课前已请同学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现在请同学来介绍一下。
(同学介绍后,教师视情况作一总结。
)附:香港被占领的经过:香港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自秦代至清代道光年间,中国政府始终对香港行使主权。
从18世纪末起,英国把大量鸦片走私输入中国。
1840年,由于清政府下令查禁鸦片,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1年1月26日,英国未经中国政府同意,即派军武装占领了香港岛。
1842年同中国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占了香港岛。
1856年,英国又联合法国向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3月,英军以“找寻住宿地”为借口,进驻九龙半岛尖沙咀一带。
同年10月,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割占了九龙半岛尖端。
1898年英国又趁西方列强竞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借口说俄国的势力要南下,以抵制俄国势力南下为借口,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及附近200多个岛屿(后来统称为新界),租期99年,到1997年6月30日期满。
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自从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历届中国政府都不承认。
但在旧中国,国力衰微,无力解决香港问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别了,“不列颠尼亚” 是一篇关于英国脱欧的文章,通过描述英国的脱欧决定对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思考。
本教学设计将围绕这篇文章展开,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脱欧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同时激发学生对国际政治和经济的思考和讨论。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英国脱欧的背景和原因,以及脱欧对英国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分析脱欧对政治、经济及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并能够进行相关的讨论和思考。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国际政治和经济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国际事件,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全球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英国脱欧的背景和原因2. 脱欧对英国和国际关系的影响3. 社会讨论和思考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英国脱欧的背景和原因,脱欧对英国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全球意识。
四、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或新闻报道,引起学生对英国脱欧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深入了解脱欧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并进行讨论分享。
3. 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针对脱欧的影响和发展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和调查研究寻找答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英国脱欧的事件背景和相关新闻报道,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文章:让学生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并就文章中提到的英国脱欧的原因和影响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脱欧事件。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深入分析脱欧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并进行讨论分享。
4. 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提出他们对脱欧事件的问题,并进行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的答案,并与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讨论。
5. 总结反思: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分享,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对英国脱欧的影响和发展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别了,不列领尼亚》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导言教学目标:1. 了解《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掌握阅读历史文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简介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
2. 分析文章的《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含义。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简单介绍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
2. 解读分析《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
3. 确定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香港回归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文章含义的理解程度。
第六章:香港回归的历程教学目标:1. 回顾香港回归的历史进程。
2. 理解相关历史事件和条约的内容。
教学内容:1. 英国对香港的割占和租借。
2.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
3. 香港回归的具体过程。
教学步骤:1. 回顾英国对香港的割占和租借。
2. 讲述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
3. 描述香港回归的具体过程。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香港回归历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和条约的理解程度。
第七章:香港回归的意义教学目标:1. 认识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
2. 理解香港回归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内容:1. 香港回归的政治意义。
2. 香港回归的经济意义。
3. 香港回归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步骤:1. 解析香港回归的政治意义。
2. 阐述香港回归的经济意义。
3. 探讨香港回归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香港回归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香港回归对中国影响的认知程度。
第八章: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设立教学目标:1. 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概念。
2. 掌握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和制度。
教学内容:1.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设立背景。
2.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概念。
3.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和制度。
教学步骤:1. 介绍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设立背景。
2. 讲解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概念。
3. 解析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和制度。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别了,不列领尼亚》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导言【教学目标】1. 理解《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掌握作者及其作品的背景知识。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作者及其作品的背景知识。
【教学难点】1. 作者作品的文学鉴赏。
【教学准备】1. 教师讲义:《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历史背景和作者介绍。
2. 阅读材料:《别了,不列领尼亚》原文。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学生自读《别了,不列领尼亚》原文,理解文章内容。
3. 教师讲解作者及其作品的背景知识。
4.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5. 课堂小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课后作业】1. 完成阅读理解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别了,不列领尼亚》的读后感。
第二章: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背景【教学目标】1. 了解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背景。
2. 理解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背景。
2. 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1. 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师讲义: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背景资料。
2. 阅读材料:相关的历史文章或书籍。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背景。
2. 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章或书籍,了解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影响。
3. 教师讲解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影响。
4.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深入理解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影响。
5. 课堂小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课后作业】1. 完成阅读理解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影响的文章。
第三章:印度独立运动【教学目标】1. 了解印度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2. 理解印度独立运动对印度历史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印度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本教案以英国知名作家彼得·福斯特的小说《别了,不列颠尼亚》为蓝本,旨在通过对小说的教学与阅读,帮助学生了解英国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背景,并探索小说中的文学手法与主题。
本教案适用于高中英语课程,课时为两个小时。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本次课程将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1. 小说介绍: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目的、主题、背景介绍等。
2. 文学手法分析:探讨小说中常见的文学手法,如层叠叙述、象征手法等。
3. 文化与历史背景分析:通过分析小说中出现的历史事件、人物等,了解英国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背景。
4. 独立思考与创意写作: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主题,并通过写作展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教学目标:1. 了解小说的主题、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等。
2. 探讨小说中的文学手法,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能够通过写作表达出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小说的文学手法及主题2. 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教学难点:1. 如何将历史文化背景与小说中的内容联系起来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三、教学过程及要点Part 1:阅读与欣赏小说1. 引入教师可通过播放与小说相关的视频或短片来引导学生进入小说的内容。
2. 小说介绍教师对小说的主题、目的、背景、人物等做简要介绍,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3. 阅读小说学生阅读小说,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及人物,同时注意进行文学手法分析。
4. 分享阅读心得学生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与思考与同桌分享,让同桌进行回应和点评。
Part 2:文学手法分析1. 层叠叙述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层叠叙述,了解其在文学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2. 符号与象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出现的各种符号和象征,了解其在文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Part 3:历史文化背景分析1. 历史事件教师对小说中出现的历史事件进行解释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英国的历史、政治、文化等背景。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 板书
《别了,不列领尼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典型事件和细节,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内容1. 文章主题:香港回归祖国,告别英国殖民统治。
2. 重点分析:文章中描述的香港回归过程中的典型事件和细节。
3. 难点: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香港回归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
2. 自读:让学生通读文章,了解香港回归的过程。
3. 讲解:分析文章中的典型事件和细节,如交接仪式、降旗、升旗等,讲解这些事件背后的历史意义。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香港回归的认识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五、教学资源1. 视频资料:香港回归的现场视频。
2. 文章素材:关于香港回归的图文资料。
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关注香港回归过程中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典型事件和细节,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观点,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 运用情境教学法,播放香港回归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七、教学准备1. 制作教学课件,包括香港回归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等内容。
2. 准备香港回归的视频资料,用于课堂导入和情境教学。
3. 搜集相关文章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4. 准备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精选8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篇1【学习目标】1.复习新闻知识。
2.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
3.学会分清新闻事实与背景,理解两者结合交错使用的妙处。
【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交流【教具使用】1.香港回归视频资料.2.课件【教学重点】1、学会分清新闻事实与背景,理解两者结合交错使用的妙处。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导语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
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
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今天,我们就让这篇著名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 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一、复习新闻知识1、什么是新闻(消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五个“W”和一个“H”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因how:何果3、消息的特点: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
2〉短:消息要求短。
2〉快:时效性2〉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2〉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1〉标题(正标、副标题)2〉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3〉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4〉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
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
(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5〉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别了不列颠尼亚优秀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优秀教案篇一:《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学习其独特的写作风格。
2. 深入理解文本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新闻特写的写作技巧,理解文本中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 学习新课:首先让学生阅读全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然后重点讲解新闻特写的特点和写作风格,通过分析文本中的具体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新闻特写的特色。
3. 巩固练习:提供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实践新闻特写的写作技巧。
4. 归纳小结:回顾本课的主要内容,总结新闻特写的特点和技巧,同时强调本课的难点和重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解法:教师对新闻特写的基本概念、特点、写作技巧等进行讲解。
2. 练习法:提供一些写作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
3. 多媒体教学:使用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提供一些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新闻特写的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写作题目,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写作练习。
3. 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出具体的评价和建议,同时鼓励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软件:使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
2. 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制作教学PPT。
3. 工具:准备一些小测验用的纸张和笔。
七、结论本课通过对《别了,不列颠尼亚》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了新闻特写的特点和写作风格,并通过实践练习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通过对香港回归的历史事件的回顾,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关注国家大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下文是我为您细心整理的《《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您浏览的《《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正文如下:《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激发同学爱国情感。
2、让同学领悟选材,取材的要领。
3、让同学品尝、观赏本文的精彩之处。
教学的重点、难点:新闻的选材、取材怎样才能别出心载。
教学的关心:1、播放香港回归录像片断。
2、在网上搜集香港回归的新闻。
教学流程:一、观看香港回归倒计时录像片断,引入课题。
1、所选录像片断,反映出人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迎接香港回归的精彩场面(长度5分钟左右)。
2、同学谈一谈自己看到香港回归祖国一刻时的心情。
老师提问:此刻你想到了什么?同学自由回答。
老师总结,激发同学爱国热忱:中华民族曾经拥有四大制造,大唐盛世的骄人成果,但由于晚清X府闭关自守、脆弱无能,自从1840年英*动了X_站斗以来,中国成为*列强任意宰割的羔羊,香港被英国*割据占据。
1949年,*成立了,中国人民把*列强赶出了大陆,但香港照旧被割据,随着*开放的深化进展,我们的祖国综合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中国人民可以挺直腰杆,从英国*的手中把自己的香港要回来。
1997年7月1 日,这天值得全部炎黄子孙兴奋的日子,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全部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
3、课题引入:怎样去报道这一具有宏大历史意义的大事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别了,“不列颠尼亚”》,在众多的报道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大事的新闻中,这一篇荣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D奖,并成为入选高中课本的唯一一篇,这是为什么呢?二、争辩本文写作特点,赏析精彩之处:1、课前预习:要求同学自己分析争辩,看一看本篇新闻有何特点,做好旁批。
2、课堂具体做法:老师提示同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题目、选材、选取的角度,场面描写,语言特点。
先让同学分小组争辩沟通5分钟,后由各小组同学代表发言。
老师把同学发言的要点板书到黑板上。
3、板书设计:①题目:拟人手法,突出傲慢感“不列颠尼亚”号离开象征英国殖民统治香港终结。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别了,“不列领尼亚”》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基本内容,掌握相关历史背景。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和作者情感。
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基本内容和历史背景。
课文中涉及的英式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不列领尼亚”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相关历史事件。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不列领尼亚”的了解和看法。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别了,“不列领尼亚”》,注意理解课文内容和历史背景。
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包括英式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的辨识。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重点解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情感升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表达的作者情感,如自豪、感慨等。
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情感升华。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不列领尼亚”的看法和情感。
五、板书设计1. 板书课文《别了,“不列领尼亚”》。
2. 板书关键词:历史背景、修辞手法、表达技巧、情感体验。
3. 板书学生讨论成果和课堂讲解要点。
六、教学评价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对方的作品,从理解课文内容、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练习和短文进行综合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设计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掌握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过程,以及香港回归祖国的历程。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史料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中英谈判过程、香港回归祖国的历程。
2.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香港回归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香港回归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关于香港回归的历史资料,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了解香港回归的背景、过程及意义。
3.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共同分析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详细讲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中英谈判过程,以及香港回归祖国的历程。
3.5 情感升华通过香港回归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理解祖国的繁荣富强是每个中国人努力奋斗的结果,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面的表现。
4.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共同提高。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进步。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历史与社会》等相关教材。
5.2 多媒体资源香港回归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5.3 网络资源关于香港回归的中英谈判过程、历史背景的资料。
5.4 历史文献香港回归相关的历史文献、报道。
六、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香港回归的历史图片和播放相关视频,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对香港回归事件的真实感受。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设计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通过展示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英国撤离香港的情景。
1.2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内容播放香港回归的历史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感受和观点。
1.5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和课堂表现,了解学生对香港回归历史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章: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2.1 课程背景让学生了解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英国撤离香港的情景。
2.2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讲解等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内容介绍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包括英国占领香港的原因、香港的割让和租借情况,以及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回归问题上的谈判过程。
2.5 教学评估通过提问和学生表现,了解学生对香港回归历史背景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英国撤离香港3.1 课程背景让学生了解英国在1997年7月1日撤离香港的情景,以及英国在香港殖民统治时期的影响。
3.2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讲解等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内容介绍英国在香港殖民统治时期的影响,包括英国在香港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情况,以及英国撤离香港时的情景。
3.5 教学评估通过提问和学生表现,了解学生对英国在香港殖民统治历史的认识。
第四章:香港回归后的发展4.1 课程背景让学生了解香港回归后在中国大陆的支持下,香港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4.2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香港回归后的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4.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讲解等方式进行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文体特征。
理解本文标题的特点和作用。
2.理解分析文中三次降旗的不同意义,探讨新闻反映的时代精神。
3.体会本文写作视角的独特之处,分析本文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融合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3
【总课时数】
一课时
【预习要求】
1.了解新闻文体特点
2.阅读全文,找出本文的导语、主体和结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英国船坚炮利,中国战败,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割让香港岛。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同志与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进行了多次交涉,最终在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中达成协议,英国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主权归还中国。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四位记者真实准确地报道了盛大庄严的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二、题解: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周树春等记录香港回归瞬间的短新闻。
“不列颠尼亚”,即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
它的离去,象征着英国对香港150多年管治的终结,中国的这段屈辱终被洗刷。
三、文学常识
1.新闻的定义
新闻,也叫消息,是指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
事实的及时报道。
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2.新闻的结构
新闻包括标题、导语、主本、背景、结语五个部分。
3.新闻的要素
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4.新闻的特点
公开性、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准确性。
5.倒金字塔式的报道方式
这种写作方式是媒体常用的写作方式。
这种模式将新闻中最重要的消息写在第一段,或是以新闻提要的方式呈现新闻的最前端,有助于受众快速了解新闻重点。
这种模式写作的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出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四、研习文本
(一)阅读文本,划分新闻的导语、主体、结语。
并概括各部分的意思
提示:
导语就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结语就是新闻的结尾总结。
【明确】
导语(第1段),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港,标志着英国对香港管治的终结。
主体(第2-10段),叙述了中央关于香港政权交接的一系列仪式。
结语(第11段),叙述英国对香港管治的开始与结束。
(二)精读主体部分,概括这一部分写了哪些仪式或场景。
提示:关注时间节点的变化,标划文中的关键词,然后概括。
【明确】
(1)2-4段,英国的告别仪式拉开序幕,先举行末代港督离任的降旗仪式。
(2)5-6段,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
(3)7段,第二次降旗仪式。
(4)8-9段,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5)“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三)赏析新闻标题的独特之处。
提示:可将问题分解成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1)句式特点,(2)修辞手法,(3)词句特点。
【明确】
(1)标题采用主谓倒装的句式,突出了“别了”这一内容,能更好地表达情感,突出文章主题。
(2)运用借代,“不列颠尼亚”指代英国,妥帖生动。
(3)巧用双关,字面意思是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深层含意是象征着英国管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被洗刷。
(4)“别了”,委婉的语气中有嘲讽的意味。
(四)理解分析文中三次降旗的不同意义。
阅读文中写到的三次降旗仪式,分析三次降旗的意义。
提示:一看降什么旗,二看降旗背后的政治意义。
【明确】
第一次降旗是末代港督离任的降旗仪式,在“日落余音”的号角中降下港督旗帜,标志着今后香港再不由港督来管治。
第二次降旗是当天香港岛的每天一次的降旗。
标志着被英国管治了150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第三次降旗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标志着英国结束了对香港的管治,标志着中国从此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五)分析本文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融合的特点
提示:找出本文融合在现实场景中的背景材料,总结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
(1)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
(2)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
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3)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
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
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
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
(4)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5)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6)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好处:背景材料对事件做了必要的补充,使得每一项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也让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仪式本向的现实意义。
作者没有直接说出仪式的历史意义,但情感和评价暗含其中。
(六)体会本文写作视角的独特之处
提示:新闻报道的角度,不同的记者有不同的选择。
【明确】
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的庄严或庆祝活动的热烈,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香港这个独特的视角,新颖而别致。
在这个视角下,作者在简略介绍英国人降旗、参加交接仪式、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港回国这一系列事件过程中,穿插对英国人驻港、管治香港的历史的回顾,两相对照,突出了事件的历史意义。
五、整理总结。
六、布置作业。
搜索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和本文进行比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