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I卷2015高三最后一模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5全国理科综合高考卷1(含答案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新课标1)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 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 a+的增加D.输入的N 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出生眼体重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sc可以有到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阮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2015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适用地区:河北、河南、江西、山西、湖南、湖北、陕西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第Ⅰ卷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 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 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 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 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 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 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 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 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Bc (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Bc可以诱导更多PrP c的转变为PrP B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全国卷1)
2015年全国卷1理综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K39Cr52Fe56Cu64Br80Ag108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可以诱导更多的PrP°转变为PrP°°,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转变为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全国2015届高三最后一次模拟(I卷)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5年高考理科综合最后一模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Al—27S—32Fe—56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是由物质直接穿过细胞膜完成的。
下列有关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物质运输方式;B.其动力来自于物质浓度差或ATP供能。
C.胞吞和胞吐靠ATP提供动力,属于主动运输D.神经递质的释放不是跨膜运输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而不是细胞壁B.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可用作提取细胞膜的材料C.溶酶体膜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
D.核膜具有双层膜结构,生理特性是选择透过性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的是A.蓝藻在分裂末期细胞中央由高尔基体囊泡形成细胞板B. 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都下降,酶活性减弱C.伴随着细胞的生长,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逐渐提高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中心体不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复制4.下列与遗传物质有关的叙述合理的是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B. 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C.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首先要获得同时含有32P与35S标记的噬菌体D.基因对性状的决定都是通过基因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实现的5.某同学为研究光对植物根生长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把一株植物培养在装有营养液的透明容器中,给予单侧光刺激,一段时间后,该植物生长状况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A.根的背光生长与营养液的成分有关B.根的背光侧生长素分布比向光侧多C.该植物根系生长方向不受重力影响D.该植物根系生长方向受光的影响比受重力的影响大6.下列生物实验中有关颜色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可使溴麝香草酚黄水溶液由黄变绿再变蓝B.利用橙色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来检测乙醇的产生C.改良苯酚品红染液能将洋葱根尖细胞中的染色体染成红色D.活细胞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可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分布29.(10分)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
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全国i卷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能力侧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2.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 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B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Bc可以诱导更多PrP c的转变为PrP Bc,实现朊粒的增——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 PrP c转变为PrP 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2015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Ⅰ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通的某种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培养瓶中气体温度(°C)离子相对吸收量(%)空气17100氮气1710空气328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2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作用B.m R N 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R o u s肉瘤病毒不是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感染H I 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选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 T 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2.端粒酶由R N 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 N 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 N 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 N 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 N 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 N 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 N 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2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作用B.m R N 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12程中:①锥形瓶内2C I O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015全国理科综合高考卷1(含答案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新课标1)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 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 a+的增加D.输入的N 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出生眼体重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sc可以有到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阮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2015高考全国卷1理综含答案解析
. . WORD.格式整理.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第I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II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AL27 P31 S32Ca 40 Fe56 Cu64 Br 80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2.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O2 的产生停止B.CO2 的固定加快C.ATP/ADP 比值下降D.NADPH/NADP +比值下降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维持内环境中Na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5.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
201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有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使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6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试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DNA 与ATP 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 一个tRNA 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 T 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苷酸组成D. 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 上 2.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 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 溶液(生理盐水)20 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 细胞内液Na +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 +的增加D. 输入的Na +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 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 人或动物PrP 基因编码一种蛋白(c PrP ),该蛋白无致病性。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卷)理科综合能力侧试(物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
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15.如图(1),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M φ、N φ、P φ、P φ。
一电子有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A.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Q M φφ>B.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N M φφ>C.若电子有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D.若电子有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
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A. 9166==k ,V U B. 9122==k ,V U C. 3166==k ,V U D. 3122==k ,V U17.如图3,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
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
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客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则图1图2A. mgR W 21=,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 B. mgR W 21>,质点不能到达Q 点C. mgR W 21=,质点到达Q 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 mgR W 21<,质点到达Q 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18、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4所示。
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5页,第Ⅱ卷6-16页,共300分。
2、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3、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老师将试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 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 a+的增加D.输入的N 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出生眼体重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考理科综合最后一模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Al—27S—32Fe—56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是由物质直接穿过细胞膜完成的。
下列有关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物质运输方式;B.其动力来自于物质浓度差或ATP供能。
C.胞吞和胞吐靠ATP提供动力,属于主动运输D.神经递质的释放不是跨膜运输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而不是细胞壁B.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可用作提取细胞膜的材料C.溶酶体膜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
D.核膜具有双层膜结构,生理特性是选择透过性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的是A.蓝藻在分裂末期细胞中央由高尔基体囊泡形成细胞板B. 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都下降,酶活性减弱C.伴随着细胞的生长,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逐渐提高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中心体不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复制4.下列与遗传物质有关的叙述合理的是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B. 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C.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首先要获得同时含有32P与35S标记的噬菌体D.基因对性状的决定都是通过基因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实现的5.某同学为研究光对植物根生长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把一株植物培养在装有营养液的透明容器中,给予单侧光刺激,一段时间后,该植物生长状况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A.根的背光生长与营养液的成分有关B.根的背光侧生长素分布比向光侧多C.该植物根系生长方向不受重力影响D.该植物根系生长方向受光的影响比受重力的影响大6.下列生物实验中有关颜色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可使溴麝香草酚黄水溶液由黄变绿再变蓝B.利用橙色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来检测乙醇的产生C.改良苯酚品红染液能将洋葱根尖细胞中的染色体染成红色D .活细胞用健那绿染液染色 ,可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分布7.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该方法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B .明矾与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与消毒,这两者的作用原理是一样的C .为了防止中秋月饼的富脂食物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里放生石灰D .酸雨就是pH <7的雨水,主要是由大气中的SO 2、NO 2等造成的8.X 、Y 、Z 、W 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X 、W 的质子数之和为21,由此可知A .X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V A 族B .Y 的氢化物(H 2Y )不稳定,100℃以上即可分解C .W 的非金属性比Y 的非金属性弱D . Z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碱9.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用湿润的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测定结果偏小,该溶液一定呈酸性B .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须干燥或用待装液润洗后方可使用C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入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能将碘萃取到乙醇中D .向含FeCl 2杂质的FeCl 3溶液中通足量Cl 2后,充分加热蒸干,得到纯净的FeCl 3固体1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1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物质的量浓度为10-3mol/L 的醋酸和pH=11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B .右图可表示常温下,稀释HA 、HB 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同浓度的NaA 溶液的pH 大于NaB 溶液C .25℃时,pH =2的1.0 L 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 +的数目为10-12N AD .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一定是熵增的反应13.25℃时,K sp (AgCl)=1.56×10-10,K sp (Ag 2CrO 4)=9.0×10-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同浓度的Na 2CrO 4和NaCl 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 3溶液,AgCl 先析出B .向AgCl 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 晶体,有AgCl 析出且溶液中c(Ag +)=c(Cl -)C .AgCl 和Ag 2CrO 4共存的悬浊液中,D .向Ag 2CrO 4悬浊液巾加入NaCl 浓溶液,Ag 2CrO 4不可能转化为AgCl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4.1665年牛顿开始着手研究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力学关系,最终得到了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关系2RGMm F ,可以完全解释行星的运动。
进一步研究:拉住月球使它围绕地球运动的力,与拉着苹果下落的力,以及地球、众行星与太阳之间的作用力都遵循这一规律吗?于是巧妙地进行了地-月检验研究:假设拉住月球使它围绕地球运动的力与地球上物体受到的引力是同一种力,已知月球绕地球运行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60倍,月球轨道上一个物体的受到的引力与它在地面附近时受到的引力之比为2601。
牛顿时代已经较精确的测量了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地月之间的距离和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公转周期,通过比较对应物理量间的关系,上述假设就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请你分析牛顿进行比较的物理量是A .加速度B .相互作用的引力C .苹果物体和月球运动的线速度D .苹果物体和月球运动的角速度15.两个半径均为r 的光滑圆球A 和B ,用长为r 的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的O 点,如图所示。
A 、B 两球均处于平衡状态,OA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45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球质量较大 B .细绳对B 球的拉力较大C .A 球对B 球的作用力大于B 球对A 球的作用力D .B 球受到的合外力大于A 球受到的合外力16.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电压为u =U 0sin ωt 的交流电源上,在变压器副线圈中分别安装有甲、乙两个插座,导线电阻为R ,电路如图所示。
插座不接用电器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若将某一用电器接在甲或乙插座上,不计电流表内阻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接在甲上,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B .若接在甲上,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暗 C .若接在乙上,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亮D .若接在乙上,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暗17.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楼梯顶部以v 0的速度水平抛出,每个台阶高度均为h ,宽度均为L ,欲使小球落在第四个台阶上,初速度应满足的条件为30º 60º A BC A .ghhL32 <v 0 <gh h L 4218.质量均为m 、半径均为R 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 B ,在水平轨道上以某一初速度向右冲上倾角为θ的倾斜轨道,两小球运动过程中始终接触。
若两轨道通过一小段圆弧平滑连接,不计摩擦阻力及弯道处的能量损失,则两小球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A 球对B 球所做的功A .0B .mgR sin θC .2mgR sin θD .2mgR19.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向右匀速转动,某时刻将小物块m 轻轻放在传送带左端A 点,物块在AB 段做加速运动,BC 段做匀速运动,到达C 点时传送带开始减速,使物块在CD 段做减速运动,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A .物块在AB 段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的作用 B .物块在BC 段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C .物块在CD 段受到向左的静摩擦力的作用D .物块在CD 段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20.如图所示,ABC 为竖直平面内光滑绝缘框架,B 、C 两点在同一水平面内。
套在AB 杆上的质量为m 带正电的小圆环由A 点静止释放,滑到B 点时速度为v 0。
若空间加一与ABC 平行的匀强电场,圆环仍由A 点静止释放,滑到B 点时速度为02v ,将小圆环套在A C 杆上,从A 点静止释放,滑到C 点时速度为03v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方向与BC 垂直B .圆环由A 滑到C 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20mv C .B 点电势是C 点电势的2倍D .A 、C 两点间电势差是A 、B 两点间电势差的2倍第Ⅱ卷(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小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 ,从打出的几条纸带中选出一条理想纸带,如图所示。
选择点迹清楚的A 点作为研究的起始点,分别标定A 、B 、C 、D 、E 、F 六个点,测出AB 、AC 、AD 、AE 、AF 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 0、s 1、s 2、s 3、s 4。
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从打下A 点到打下E 点的运动过程中:(1)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 P = _____________________;(2)重锤到达E 时动能的增加量△E k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经过多次测量、计算发现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总是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请简述一条造成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9分)(1)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需用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结果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_____mm ;测量电阻时,先用多用电表粗测金属丝的电阻阻值约为5Ω,再采用“伏安法”精确测量金属丝的电阻,实验室能够提供的实验器材有:A .电流表G ,量程为0~300μA ,内阻R g =100ΩB .电流表A 1,量程为0~0.6A ,内阻r 1=0.1ΩC .电流表A 2,量程为0~3 A ,内阻r 2=0.02ΩD .电阻箱R 1,阻值范围0~999.9ΩE .电阻箱R 2,阻值范围0~9999.9ΩF .滑动变阻器R 3,最大阻值为10ΩG .电源E =3V ,内阻约为r =0.5Ω H .开关一只,导线若干回答下列问题: (2)正确选择实验器材,电流表应选择__________和_________,变阻箱应选__________;(填写元器件前的字母代号)(3)画出电阻测量的实验电路图; (4)使用正确电路,分别测量多组实验数据,并记录在I G —I 坐标系中,将R 2调节到9900Ω,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做出金属丝的I G —I 图线,并算出金属丝的电阻R x =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