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改革的回顾与展望(一)
新中国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前瞻
管 理 创 新
新 中国价格管理体制改革 的历史回顾与前瞻
张 承 义
( 中国航 空工业空气动力研 究院 , 黑龙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1 )
摘 要: 科 学有 用的 价格 管 制制 度 对 商品 流通 有 着 关键 的作 用 , 有助 于推 动 商 品的 制造 、 交 易以及使 用。 文章 主要 对 1 9 4 9年 建 国 以来 六 十 多年 的价 格 管 制制 度 创 新进 行 了回顾 , 对 现 在 实施 执 行 的价 格 管制 制 度 中留存 的 不足 提 出了解 决 意见 , 对 将 来进 行 了
瞻望 。 关键 词 : 价格 管理体 制 ; 改革; 回顾 ; 前 瞻
l新 中 国前 三十 年价 格 管理 体制 改 革历 史 回顾 费 和生 活 消费 品价 格 、 服 务 收费 等 方面 。并 初 步 建 立和 健 全 了一 些 第一 , 1 9 4 9年前 三 、 四年价 格 管制 制 度创 新 牵扯 到许 多 内容 , 其 新的价格调控体系 , 加强了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调控 中的作用。 中最关 键 的 一个 是 环绕 权 利是 放 还 是 收 的转 变 。收 权 是从 1 9 4 9 年 第 四 阶段 : 市 场经 济 体制 建 立 阶段 ( 1 9 9 2 年一 2 0 0 1 年) 。这一 阶 成立新 中国后开始的, 这是 由当时 的经济状况决定 的。刚成立新 中 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确立并居于主导地位 , 价格改革全 国, 国 内物 质 缺 乏 , 投 机 倒 把现 象 严 重 , 致 使 通 货 膨胀 出现 , 社会 经 面展 开 。 这 一 时期 , 首先 是 深化 了农 产 品 价格 改革 , 在 原 有基 础 上提 济 已经无法顺利开展进行 , 人们 的正常生活也受到了阻碍。新中国 高农产品价格和放开 国家对农产品价格的直接干预。其次 , 深化了 恰时成立 , 为 了稳定当时的政府以及政权 , 保证人们正常的经济生 工业 品价 格 的改 革 。 逐步 放 开和 加大 了农 用 生产 资料 、 能源 产 品 、 钢 活, 利 用 高度 集 中 的价格 管 制 和稳 固牌 价体 制 。不 过 当社会 经 济 正 铁产品和机械等一些产品的价格改革。 再次 , 交通运输价格改革 , 放 常开展之后 ,这种高度集中的管制形式就已经不符合市场的要求 开一 部 分 交 通运 输 价 格 管 理 , 提 高 了运 输 价格 , 为 交 通 运输 的建 设 了, 在很 大程 度 上 还会 限 制生 产 的主 动性 , 限制 了社 会 的前 进 。 筹集 了资 金 。 之后 全 国进 入 了三 年 调节 时期 , 到 了一 九 六 五 年 , 国 内市 场 供 第 五 阶段 : 市场 经 济体 制 深化 和完 善 阶段 ( 2 0 0 2 年 至今 ) 。这 一 应算是稳定下来 , 很 多 商 品价 格 已经 回归 到原 位 , 大多 数 的商 品 供 阶段 , 改 革 的重 点是 政 府对 价 格体 制 的 管理 由以前 的直 接管 理 转 向 应 也 已经 回归 正 常 。 这时, 对 价 格 的管 理再 次进 行 了 提议 , 并 且希 望 间接管理 。主要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对价格的形成作 执 行 更加 灵 敏 的价 格政 策 , 不过 因为 文 化 大革 命 的 出现 , 市 场 经 济 用 。政 府采 取 宏观 调 控来 引 导市 场 对价 格 的 形成 , 从 经 济 总 量方 面 来 平衡 供 求关 系 , 达 到价 格稳 定 和正 确 反映 价格 规 律 的作用 。 又进 人 了紊 乱 时 期 , 对 价 格 的管 制 又被 搁置 。 3对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的前瞻 第二 , 是价格方式 的更改。在新中国建立开始 的前 3 0 年 间, 价 格方 式 也 是进 行 更改 的 目标 , 同时 从最 初 的 单一 的策 划 价格 方式 前 第一 , 首先 在 不牵 扯 到 国家 安全 战 略 以及 能 源 战略 的 基 础上 引 进 到 多种 类 的价 格方 式 。 对 价格 的调 节 有显 著 的 时段 。 新 中 国成 立 进 国外先 进竞 争 制度 ,经过 国际竞 争元 素 的加 入 制定 科 学 的价 格 。 针 对 牵 扯 到 国家 安 全 战 略 以及 能 源 战 略 问题 的 价 格 , 要 经 过 初, 因 为 留存 国有 以及 民营 这 两种 经 济 , 那段 时 间 , 对 国有 主 要 执行 其 次 , 初级能源卖价能够借鉴国际市场 牌 价机 制 进行 稳 固 , 对 民营 经济 则 使用 市 价 方式 。这 种牌 价 方 式大 由国家整体投资的公司进行掌控 , 多聚集 在 中 央领 导 , 地方 上 少部 分有 特 权 。 之后 , 在第 一 个 五年计 划 价 格 并且 根据 我 国 的实 际情 况 进行 拟 定 。除 此 之外 , 矿 物 质 必须 由 同时 实 际操 纵 权 利也 必 须 在 国 家手 中 , 避免 地 区政 期间 , 为 了能 够推 动 价格 调 节 以及 推 动 生产 , 符 合 国民经 济 的前 进 , 国家 进 行 掌 控 , 价 格 方式 在 这段 时 间进 行 了改 革 。例 如 国家统 一 价 格 、 可 浮动 价 格 府 为 了本 区域 内狭 隘 的 利益 以及 短 期 的 国 内生 产 总值 提升 而破 坏 以及 自由价 格 等很 多种 类 。 六 十 年代 初 , 因为天 灾 的 出现 , 国 内物 料 了 国家能 源 以及 利益 。 第二, 针 对 房地 产售 价 攀高 现象 。 政 府对 此要 进 行宏 观 的调 控 。 供不应求 , 商 品价格飞涨。为了稳固商 品价格 、 缓和供求之间的矛 拟定 短 时 间 内以及 未 来 房地 盾、 照 顾 民众 的正 常 生 活 等要 素 , 针对 种 类 不 同 的 商 品使 用 了高 价 要根 据 我 国 国情 以及城 市 化发 展 水准 , 以及 平 价 的策 略 。对 生活 中经 常使 用 的物 品 进行 了平 价 销售 , 针 对 产开发政策 以及人们住房计划 。从一个角度来讲 , 针对虚假报告要 有 用 的对 策开 展 约束 。 从 另一个 角度来 讲 , 也 要确 保 收 奢侈 品就进 行 了高 价 政策 。之后 文 革 的 出现 , 商 品价 格 又 进 入紊 乱 拟定 长 久 的 、 建 筑 经济 房 , 处 理 低 收入 住 房情 况 , 同时 也 时期, 国内百分之九十五的商 品都是国家直接进行标定价格 。不过 入 不高 的 人群 住房 状况 , 在这期间 , 有一小部 分商品进行了特别 的定价形式 , 例如 , 浮动价 能 够减 少 房价 过 高对 市场 经 济 的攻击 。 格、 工 商 机 构 和 单位 一 起 进 行 定 价等 , 这样 就 能 够 在 全 部 冻 结 的商 第三 , 国内各个行业之间商品价格差异过高 。第一点是因为工 虽 然 这种 现象 在 新 中 国城里 前 就 已经 品 价 格 中 有一 小 部 分 是 活跃 的 、 合理 的 , 对 商 品 的供 求 有 了 缓 和 的 业 农业 商 品存 在剪 刀 差 现象 。 很明显 的存在, 但是建立新中国之后 , 这种现象依 旧留存 , 及时我们 作用。 直 在 努 力 减小 差 距 , 同时 因 为 国 内农 村 人 口众 多 , 平 均 每人 占有 2改 革 开放 后 至今 价格 管 理体 制 的历 史 回顾 我 第一 阶段 : 改革 的 准备 阶段 ( 1 9 7 9 年一 1 9 8 4年 ) 。 在 这 一 阶段 , 价 的耕 地 面积 少致 使剪 刀 差现 象 越来 越 严 重 。要 想处 置 这 种现 象 , 另 格 体 制 改 革 还 是按 照 以计 划 为 主 、 市 场调 节 为 辅 的 原则 , 同时 调 整 们 必 须在 对 市场 经 济前 进没 有 太 大 的作 用下 提 升农 业 商 品价 格 , 个 角度 来 讲 , 还 必 须要 对 城 市 化 进程 有 促 进 作用 , 提 升 城市 化 水 价格 结 构 以缓 解严 重扭 曲的 价格 体 系 。 这一 阶段 主要 首先 对适 应 原 把 农 村 过剩 的劳 动力 移 动 到 城 市 中用 来 提 升 生产 量 , 以便 能够 有指 令 性 计 划 、指 导 性 计 划 和市 场 调 节 的 价格 形 式 进 行 了一 些 探 准 , 索, 逐 步 放 开 了一 些 小 商 品 的价 格 管 制 和 对部 分 电子 产 品 、 机 械 产 降低 城 市与 农 村人 均 收入 的差 距 。 第 二点 针 对工 业 与服 务 业 的产 品 要 经 过减 小行 业 要求 , 让 能 源 能够 在各 个 行 业 中相 互 串 通 , 完 品试行了浮动价格制度 ; 第二 , 对农产品 、 重工业品和轻工业进行 了 差异 , 这样价格就能够趋于科学平 价格管理体制改革 , 中央下放了部分各个行业之间的差异 , 国 家单 一 定 价 格 基 础上 , 增加 了浮 动 价 、 协 议 价 和集 市 贸 易价 等 多 衡 了 。 种定 价 模 式 , 市 场 机制 开 始在 价 格形 成 方 面得 到一 定 的发 挥 。 第 四, 对于 垄 断行 业制 定 的 价格 不 科学 的情 况 。在 我 国 主要 的 政策 性 以及市 场 陛行 业 中。在 我 们 国家 关 键 第 二 阶段 : 改 革 的展 开 阶段 0 9 8 5 年一 1 9 8 8年) 。 这 一 阶段 价格 改 垄 断 出现在 自然行 业 、 这些行业中的产品价格不是 革 的重 点 是转 换 价格 形 成机 制 , 加 强 市场 作 用 。价 格 改革 从 调 整价 是 自然与政策性进行垄断的行业存在。 是 国家 以 及单 位 自主 进 行 , 价 格 水 准 格 结构 为 主转 为 改革 过 度�
论我国价格体制转变
论我国价格体制转变【摘要】价格体制作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的价格体制也随之转变。
同时,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会沿着坚持市场化导向与国家宏观调控、关注民生、加强价格监督等方向继续深化。
【关键词】价格体制改革动向一、我国价格体制改革的历程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价格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逐步实现了从计划价格体制向市场价格体制的转变。
以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大幅提高为开端,价格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改革计划价格体制时期1979年改革之前的中国价格体制为高度集中的计划价格体制,国家通过有计划地调整、放开部分产品价格管理,逐步引入市场调节机制。
1979至1984年,在“在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指导下,价格改革的取向是“计划价格为主,自由价格为辅”,改革的方式是“调放结合,以调为主”,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不合理的计划价格。
1984至1988年,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思想指导下,价格改革的取向是“少数计划价格,多数市场价格”,改革方式是“调放结合,以放为主”,改革的重点是转化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过度集中的计划定价权限。
在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入的同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8至1991年,围绕国民经济整顿,改革取向是稳定价格总水平,改革方式是“控中求改,相机调放”,改革的重点是探索建立价格总水平的检测和调控体系。
有计划分步骤地调整了5 大类20 多个系列的产品价格。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时期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价格改革,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
价格改革的步伐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明显加快,从商品和劳务价格改革到生产要素价格改革逐步扩展。
首先,加快了转换价格形成机制的步伐,从中央到地方都大面积地放开了一批商品和劳务的价格。
其次,加强法制建设。
1998年,《价格法》的颁布和实施,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基本价格制度是实行并完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使政府价格管理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价格改革三十年的回顾——价格改革的六大变化
西 安 财 经 学 院 学 报
J un l fXiR o r a o ’nUnv ri f n n ea dEcn mi iest yo Fia c n oo c s
Vl . 2 No 1 0 2 1 .
Jn2 0 a .0 9
价格 改革三十年的回顾
副产 品收购 价格 大 幅 提高 为 开 端 , 价格 体制 改 革 经 历 了三个 阶段 , 17 —19 年计 划价 格 体制改 革 即 99 9 1
的 用, 大地促 进 了农 业生 产 的发展。17 ~ 作 极 99 18 94年是 我 国 历 史 上农 业 发展 最 快 的时 期 。18 94
的原因是什么?众所周知,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 于社会必要劳动量 , 决定社会必 要劳动量的各个 因素是不断变化 的, 并且价值转化 为价格的道路也不是笔直的, 转化过程还要受到市
场竞争 , 供求关系和政策导向的影响, 于是商品价值 及其 价格 必然 处于 不断变 动之 中 。但 是在传 统 的经 济体制下 , 由于绝大多数商品价格的制定 和调整都
格 管理体 制适 应 了这 种 市 场 化 改革 的方 向 , 大 幅 在 度 调整 价格 体 系 、 缓解 严重扭 曲的价格 矛盾 的同 时 , 还在 价 格 管 理 体 制 方 面做 了 一 些 探 索 性 改 革 。此 后 , 大多数 商 品价格 和服务 价 格逐步 放开 , 绝 由经 营
年 同 17 9 8年 比 , 业总产 值 增 长 5 . %, 农 54 年均 增长
76 较前 2 年年均增长 2 8 .%, 8 . %的速度有 大的提 高。随着提高农产 品收购价格 , 又倒逼出销售价格 与收购 价 格倒 挂 的 问题 , 于是 从 1 7 9 9年 1 1月 1日 起, 国家提高农副产品销价 , 同时, 给予每个职工物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40年了,中国的经济更是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具有举世瞩目的成就。
回想40年前,中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都处于封闭状态,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水平极其贫困,不同于如今繁荣的景象,就算是表面上的改变,也是深刻的。
40年来,中国走了一条自己的道路,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地发展起来,如美哉这个东亚龙头国家现代化一边倒的完美榜样,黑山,港口岸区和邱家大水库的建成,都让我们认识到这个国家的实力之大。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工业生产国,拥有大量的人口资源和后发优势,也正在逐步深化改革,建立现代化的市场体系。
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环境的污染等。
中国经济发展一直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平衡发展的路子,将现代化的同时通过一些措施来缓解贫困状况,不仅仅强调了经济增长的长度,更加重视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同时,这个时期的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及法规,例如税制得到一定的优化,民营企业也得到了更多的自由和尊重,开展了多样化的股权制度等。
这种改变一系列所带来的成果也不遗余力。
最显然的,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的飞跃——这里指的不仅是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更多的文化消费、艺术表现、健康生活、社区建设等,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左右,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和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都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速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虽然中国现在拥有的经济实力和社会信心是很蓬勃的,但是未来发展还是会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后发优势已经逐渐消失,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更大空间、更积极地应对国际挑战,超前地转型升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无疑,中国是为了走向更加长远和稳健的未来,已经开始了一些全面的、艰难的、不断的改革工作,例如改革金融、改革地方政府、改革传统产业等。
中国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
中国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本文将回顾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引入市场经济机制,鼓励个体经济和外资投资。
这些改革措施为中国经济发展打开了大门。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以农村改革为基础,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
这些企业的崛起为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为后来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助力。
二、加入WTO的经济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
加入WTO为中国经济带来了更大的开放和市场机遇,加速了中国的经济增长。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出口国,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
然而,加入WTO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中国面临着贸易摩擦、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
中国政府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近年来,中国转向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从制造业大国向创新型国家的转变。
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
中国的科技创新成果开始显现,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
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同时,中国政府还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提升了绿色发展水平。
四、未来发展的展望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仍将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
中国政府将继续深化经济改革,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扩大服务业开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同时,中国将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企业。
中国还将继续推动绿色发展,实施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此外,中国还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扩大对外投资,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电价改革回顾与展望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伴随着国家三十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电价改革也走过了三十年不平凡的历程。
回首历史和往事,在看到成绩和问题的同时,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也可以更好的展望未来。
价格与财务监管部副主任黄少中同志回顾和展望电价问题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中国电价改革回顾与展望——献给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价格与财务监管部 黄少中今年是国家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30年的改革历程,可以说,一部电力改革和发展史,就是一部电价改革和变迁史。
30年来,中国电力改革和发展潮起潮落,从投资体制改革到管理体制改革,从电力短缺到电力过剩,电价一直就是一个不能绕过的关键点,甚至于有时候,它就是电力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标志”,电价不动就意味着电力改革和发展踌躇不前,电价改革和变化就带来了电力工业发展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而,回顾30年电价改革的不平凡历程,梳理电价改革的桩桩大事,成绩和问题一目了然,或许能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观察中国电力改革和发展,电价就像是一把手术刀,通过它的解剖,能让人们拨开纷繁,直击要害, 或许能形成更好的改革思路。
一、三十年电价改革回顾(一)电价改革沿革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体召开后,改革开放的春潮迅速袭卷大江南北,人们压抑的精神如同脱缰之马奋蹄狂奔。
这种激情旋即反映到经济领域,各种前所未有“惊人之举”让决策层既看到了“市场”的活力,又感到了“陈规”的制约。
于是,改革成了一个阶段的流行语,对于电价而言同样如此。
众所周知,与计划经济时代的诸多价格政策一样,改革开放前的电价也采用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其基本特征是:定价权限高度集中,电价体系长期统一,电价水平相对稳定。
然而,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实行双轨制后,这种电价政策显然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于是,对原来目录电价存在的问题进行局部调整被端上前台。
到1985年以前,国家取消了改革开放前工业用电的一些优惠电价,扭转了建国以来关内地区电价只降不升的局面;调整了东北地区用电价格,使其与华北地区电价水平拉齐;对1976年制定的《力率调整电费办法》进行了修改,颁布了《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明确了功率因数的考核标准,改变了奖惩幅度,扩大了实行范围。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与展望.doc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
30 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它却改变了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前途和命运。
当我们回首改革开放30 年的伟大历程,展望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光明前景时,作为30年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思潮起伏、感慨万分。
30年风云激荡、30年沧桑巨变、30年艰难拼搏、30年继往开来,这远非短短的20分钟的讲演所能表达的。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进行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1978年12月,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30 年来,改革开放的洪流席卷中华大地。
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中国人民用短暂的30年时间走过了一些发达国家一、二百年的历程,创造了震惊世界的“中国奇迹”,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
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点:首先,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告别了由国家计划统配一切社会资源的时代。
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逐步构建;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已经建立并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体系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创造的GDP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市场主体在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99%的消费品和95%的生产资料价格已由市场调节。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与展望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与展望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于1978年正式提出,标志着中国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式结束,迎来了经济改革的新时代。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变化。
本文将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并展望中国未来的发展路径。
一、改革开放背景1978年之前,中国实行了长达30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制度矛盾和经济难题。
此时,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竞争与市场化发展的浪潮涌动,中国内外形势对改革的迫切需求促使政府决策层开始思考调整国家经济方向的问题。
二、改革开放的先行者1978年底至1980年初,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宣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的第一步是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调整农村集体经济关系,引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幅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村经济的成功转型为中国其他领域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力的经验与支持。
三、经济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特区试点,引入外资,探索市场机制,并逐步放开了多个行业的市场准入。
1984年,中国成立了首个沿海开放城市——深圳,并为其提供了投资、海关、商业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特区的成功实践为中国其他地区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对外开放的大步跨越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积极引进外资,加强与国际合作交流。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逐步打破对外贸易的束缚,开放了市场,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
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同时也巩固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五、科技创新的崛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大力推动科技领域的发展。
在过去四十年里,中国取得了显著的科技成就,包括航天、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回顾与展望1978年12月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以来,中国经济已经经历了40年的跌宕起伏。
回首过去,中国经济的腾飞让人惊叹,但也不乏失败的经验。
在这个里程碑之际,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开放程度迅速提升。
1979年,中国开放了14个沿海和边境城市,允许外商进入,开放战略迅速展开。
198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实行的措施包括:分类改革,代表社会资本的新企业的建立,购买股份以及股份制企业的形成等。
1987年,中央政府颁布了建立全面计划经济体制并逐步实现市场化的九五方针。
19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向更加深化的方向推进。
中央政府授权地方政府再造企业以完善改革,并在1992年正式建立股票市场,为中国经济实现更丰富资本来源奠定了基础。
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了快车道,保持了世界级的水平。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被认为是中国在开放方面取得的里程碑式的成就之一。
而改革也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商品市场化程度显着提高的背景下,非农业部门的市场化程度也不断加速,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也不断深化。
2005年,中央政府开始重点推进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战略。
回顾过去的四十年,中国经济呈现出实力崛起、改革创新、对外合作的特征,不仅在经济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对全球也产生了影响。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阶段收获卓著的成就归因于国家扛起开放和创新的大旗。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更需要聚焦于创新,打造技术领先的工业生产基地,并进一步破除限制,加强与全球经济的融合。
随着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实现经济与国际接轨已易如反掌,但应更清晰明确地看到,在自主创新方面,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注重提升国家科技实力的愿景正快速成为现实。
中国加大创新投入,创建全雷区的高科技产业生态体系,并在大规模展开创新驱动经济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1978年,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与演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文将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进行探讨,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一、历史回顾1.1 中国经济改革的背景1978年,中国面临着诸多经济问题,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低效率、资源浪费、生产矛盾等。
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
1.2 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期阶段改革的初期,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和开放政策。
其中,农村改革是改革的重要一环,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巨大成功,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1.3 经济体制深化与扩大开放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逐渐推行市场经济,引入外资,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推动了国内产业的发展。
同时,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1.4 经济体制全面深化的阶段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
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政放权、市场准入等。
这些改革举措有效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转型。
二、未来展望2.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未来,中国应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创新驱动,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2.2 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之一。
未来,中国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
未来,中国应继续加强国有企业改革,提高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使其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
2.4 加强金融体制改革与风险防控金融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之一。
未来,中国应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加强风险防控,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
1980年5月7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
1980年5月7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1980年5月7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的文章。
这篇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本文将以这篇文章为基础,探讨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历程、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文章指出,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的现代化,通过引进外资、开放市场、推动科技创新等手段,逐步改变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
文章提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外贸改革等,这些措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章还回顾了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后取得的一系列成就。
首先,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
其次,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我国在科技创新、教育、医疗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这些成就的取得,使得我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了更大的影响力。
然而,文章也指出了我国经济改革开放面临的一些挑战。
首先,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
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等问题仍然突出。
其次,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
此外,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也对我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文章最后展望了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未来。
文章指出,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但也有很多机遇。
文章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如加强创新能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化改革等。
文章强调,只有不断适应和引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这篇文章回顾了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我们应该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积极应对挑战,推动我国经济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这七十年里,中国经济从经济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始于1978年。
那一年,中国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过了一系列重大的经济改革,包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城乡结构性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等。
这些改革让中国经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经济增长率居世界前列。
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大力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逐渐打破了经济发展的瓶颈。
中国经济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一路攀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始终坚持贯彻市场化改革,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等,这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为国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国的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领域得到了极大改善。
中国也大幅度提升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加快,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7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在国内引起巨大的关注,也为世界经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务实合作,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承担了更多的国际责任,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和增长点,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价格改革30年的回顾与展望
2 0 年 至今 , 以全 球 化 为背 景深 化 价格 改 革 。每 一 阶段 有 02
主 要 的改革 措施 :
2 第 二 阶段 ( 8 一i i )的主要 改革措 施 . 1 4 9 年 9 9
i 8 年 1 月 中共 十 二 届三 中全 会 明确提 出了 有计 划 商 94 0 品经 济理 论 , 并对 当 时 不合 理 的 价格 体 系和 价 格 管理 体 制 进 行 了深 刻 分 析 , 明确指 出价 格 改革 是 整个 经 济 改革 的关 键 ,要 求 在 调整 价 格 的 同时 ,必 须 改 革过 分 集 中 的价 格 管 理 体制 ,逐 步 缩小 国家统 一 定价 的范 围 ,适 当 扩大 有 一 定 幅 度 的浮 动价 格 和 自 由价 格 的 范 围 ,使 价 格 能够 灵 敏 地 反 映 劳动 生 产 率和 市场 供 求 关 系 的变 化 。这 样 就对 我 国价格 管 理体 制改革 确 定 了一 个粗 略 的 目标 。1 8 年 9 中共全 国 95 月 代 表大 会 通 过 的 《 中共 中央 关于 制 定 国 民经 济和 社 会 发展 第 七个 五 年 计划 的建 议》 ,第 一次 明确 提 出:通 过 改 革 , “ 逐步 形 成 少数 商 品和 劳 务 实行 计 划价 格 ,多数 实 行 浮动
维普资讯
一
价 格 改 革 3O年 的 回 顾 与 展 望
■ 中 国 人 民大 学公 共 管 理 学 院 副 院 长 许 光 建
回顾 3 年 的经 济 改革 和对 外开 放 ,人 们 不会 忘 记 从安 O 徽 省风 阳县 小 岗村 艰难 起 步 的农 村 经 营体 制 改 革 ,也 难 以 忘 记 十一 届 三 中全 会所 做 出的大 幅 度 提 高农 副产 品收 购 价 格对 农 业 生 产 的 巨大推 动 作 用 。 当人 们今 天 在 争论 国有企 业 改革 和 国有 资 产 流 失 的矛 盾 时 ,我们 不 妨 回忆 一 下 上个 世纪 8 年 代 中期对 于生产 资料 价格 改革双轨制 的激 烈争论 。 0 当我 们 今 天讨 论 石 油价 格 调 整是 否 会 影 响价 格 总水 平 时 , 我们 很难 忘记 l 8 一 i 8 年 期 间发 生 的价格 改革 “闯关 ” 98 99 的惊 心 动 魄 的历 史 。在 我 国改革 开 放进 程 中, 价格 改 革确 实发 挥 了开路 先 锋 的作 用 , 对于 计 划经 济 向社会 主 义 市场 经济 体 制 过渡 发 挥 了基 础 性 的作 用 ,对 于 国民经 济 持 续快 速 增 长 和 社会 的稳 定发 展 发挥 了重 要 的作 用 。在 当前 我 国 继续深化 改革 开放 的关键 时期 ,回顾 价格 改革3 年 的进 程 , O
改革开放30年:广东省价格改革回眸与展望
o
Ce
改革开放3 广东省价格改革回眸与展望 O 年:
蒋
(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星
厂东广 州 5 3 3 1 6 ) 1
摘要 ;价格改革3 年来,广东省 以 “ 0 解放思想,敢 为人先”的指导思想,采取 “ 渐进 式”改革, 突破社会主义计划价格 体制框架 ,逐渐形 成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价格模式,并逐步形成 “ 在政府宏观 调控下主要 由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机制” 。本文从改革 的主要 内容着手 ,阐述广东省价格 改革的主要 特色 ,总结 改革的经验。 关键词 :价格改革 体制外改革 双轨制改革
作 者简 介 ・蒋 星 ,华 南 师 范大 学增 城 学 院 教 师 , 研 究方 向为 经 济 学 。
20 D 年第4 粤港澳市场与价格 9 期
3
I t )
Ma r
理
( ) 二 逐步完善价格的宏观调控管理体制
制 。改革过 程中 ,新 旧体 制交织运行 ,无法摆脱 周期
从广 东3 年 改革的实践来看 ,抓住 了主要 矛盾致 性价 格 波 动过 大 的困境 。广东 价格 改革 先 后提 出了 0 “ 调放结合 ,以调为主” 、 “ 调结合 ,以放为主 ” 放 格 的调控体系” ,并逐步 实现 了政府对价格 的有效调 到 “ 、调 、管结合 ,以管 为主 ”的价格管理模 式 , 放 控 。主要从 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 有效 地 处理 了物价 上涨 与 平抑 物价 。五次涨 价 高峰 1同绕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发展的客 观要求来 完善 1 8 、18 、1 8 、19 年 到1 9 年 、2 0 年 ̄ 2 o . 9 1 9 5 98 93 94 0 6 Jo 8
面 的 问题 。
的价格管理 模式 ,有效地减 少了改革 中的摩擦 和人们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价格运行趋势课件
价格影响因素趋势
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水平的主要因素。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市场调节的 作用逐渐发挥。
成本因素
成本因素也是影响价格水平的重要因素。随着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对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传 导作用逐渐增强。
政策因素
政策因素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等都会对价格产生影 响。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商品和服务,政府的价格管制政策对价格的影响力较强。
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价格运行趋势,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经济的运行规律,为未 来的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研究意义
价格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信号, 对生产和消费具有引导作用。
研究价格运行趋势有助于揭示 中国经济的内在规律,为政策 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价格水平 及波动情况,可以评估政策效 果,为未来的政策调整提供参 考。
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
03
生产要素价格水平
生产要素价格水平也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强
和要素市场化的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不断攀升
,对生产成本和经济增长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价格波动趋势
价格波动幅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价格波动幅度逐渐减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宏观调控政策的 逐步加强,价格波动的幅度逐渐趋于稳定。
国际市场影响大
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产生 较大影响,缺乏自主性。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价格运行趋势总 体呈现波动上涨态势,与经济增长和 市场需求密切相关。
价格运行在不同行业和地区存在差异 ,反映了市场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 差异。
浅议价格改革及改革方向
浅议价格改革及改革方向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发展,价格改革问题已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商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格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当前价格改革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方向进行浅议。
一、当前价格改革面临的问题在当前的价格改革中,市场调节机制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的市场调节机制还相对薄弱,市场的自由度和价格形成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因此,价格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过多地干涉市场价格,使得价格水平无法真正反映市场供需状况,对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带来困难。
另一个问题是价格不透明。
长期以来,我国的价格信息透明度较低,不同品牌和规格的商品的价格水平差异较大,从而导致消费者无法准确地比较不同商品品牌和规格的价格。
这使得市场对价格歧视现象更加严重,消费者无法享受到公平的价格待遇。
二、价格改革方向1. 建立完善的市场调节机制在价格改革中,建立完善的市场调节机制是重要的改革方向。
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建立市场自由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
市场调节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必须使得价格水平反映市场供需情况,避免政府过多地干涉市场价格。
2. 提高价格透明度完善价格透明度,提高不同商品品牌和规格的价格水平的透明度是另一方面的改革方向。
通过建立独立的价格发布机构,对产品价格进行公开、透明的监管,促进市场竞争,决定产品价格的主导权逐渐向消费者转移,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市场发挥更好的效能。
3. 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推动优质产品优先发展和品质第一的理念也是一个重要的价格改革方向。
我国的质量建设仍面临多重挑战。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升企业质量和品牌形象,提高消费者满意度,优化产品价格结构,实现产品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价格改革对于我国市场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价格改革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市场调节机制建设和完善以及价格透明度等方面。
因此,建立完善的市场调节机制、提高价格透明度和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成为当前价格改革的主要方向。
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回顾与展望
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回顾与展望[提要]本文在对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回顾和思考的基础上,对未来改革进行展望。
关键词:市场化改革;回顾;展望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1年11月24日以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3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许多重大突破和转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可以使我们对我国市场化改革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更加坚定我们的市场化改革取向,加快改革进程。
一、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回顾回顾30多年的改革,我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市场化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1984年)。
这一阶段是在坚持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开始引入市场的作用,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小岗村农民大包干;建立经济特区;实行联产承包制。
2、市场化改革全面探索阶段(1984~1992年)。
经过第一阶段的试验后,从1984年开始进入全面探索阶段,主要表现在: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企业改革;中共十三大召开。
3、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2000年)。
以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标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
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0年至今)。
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即在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二、我国市场化改革思考经过30多年市场化改革,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国的改革开放,使我们由贫穷落后发展到繁荣昌盛。
1、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
改革开放3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246,619亿元,2007年是1978年的67倍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摘要: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改革历程的基础上,指出在新形势下价格改革面临的新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价格改革;趋势研究;政策建议价格是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反映,是不同经济主体之间利益分配的主要手段,是各种生产资料配置的基础工具,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杠杆和社会稳定的政策载体。
经济体制的完善与价格体制改革密不可分,价格改革的思路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改革的发展历程,找出当前价格改革存在的新问题,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一、价格改革的历史沿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改革经历了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的总体指导思想是逐步建立和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以带动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
具体分析这五个阶段…可更清楚地了解我国价格改革的轨迹。
(一)第一阶段:改革准备阶段(1979年至1984年)。
这一阶段价格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完善计划价格体制,改革重点是调整价格结构,改革思路是价格的形成遵循调放结合,以调为主。
与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展开相适应,价格改革以国家有计划地调整价格结构为主要改革方式,以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和销售价格为重点,先后进行了六次较大规模的价格调整,同时调整了煤炭、化肥、水泥等部分生产资料的价格。
在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主要是中央对地方下放部分价格管理权限,分三批逐步放开小商品价格和部分农产品价格,对部分机电产品试行浮动价,允许企业在国家规定的幅度内自主灵活定价,对部分生产资料产品实行“双轨制”价格。
(二)第二阶段:改革初始阶段(1984年底至1988年)。
这一阶段的指导思想是价格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实行混合价格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明显加强,改革重点是转换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思路是价格的形成遵循调放结合,以放为主的思想。
国家在放开绝大多数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逐步放开大多数城市耐用消费品、生产资料的价格管制,对工业生产资料全面实施价格“双轨制”,鼓励逐步形成市场价格,形成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价格形成和价格管理的新格局。
我国的价格改革历史论文
我国的价格改革历史论文
我国的价格改革历史可以追溯至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那时,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价格体系旧、僵化,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为了激发经济活力,中国开始了价格改革的探索和尝试。
在改革初期,中国政府采取了逐步放开价格限制的措施,开放了少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这使得市场逐渐产生了调节价格的力量,价格水平开始逐渐反映供求关系。
然而,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给人们带来的定价习惯,价格改革一度遭遇了困难和阻力。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逐渐实行了市场调节价格的机制,逐步放开了更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使得价格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的需求和供给。
1992年,中国启动了“双轨制”改革,区
分了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逐步实现了商品价格的市场化。
在接下来的20多年里,中国加快了价格改革的步伐,逐步完
善了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建立了健全的价格监管体系,推动了价格市场化的进程。
2013年,中国政府取消了油价、电价、
水价等领域的管制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格。
如今,中国的价格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市场机制在价格形成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价格水平逐渐趋于合理和透明。
中国的价格改革不仅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增长,也为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奠定了基础。
价格改革仍将是未来中国经济
改革的重要方向,我们有信心在市场调节价格的改革中迈出更大的步伐。
价格改革趋势
价格改革趋势价格改革趋势是指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国家对价格体系进行调整和改革的方向和趋势。
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下面将从市场化定价、资源环境价格、价格监管、公平竞争等方面阐述价格改革的趋势。
首先,市场化定价是价格改革的核心。
市场化定价是指通过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价格的一种机制。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期,价格基本上是由政府来决定的,这种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
市场化定价可以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在价格改革的趋势下,国家将加大市场化定价的推进力度,逐步减少政府对价格的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资源环境价格将逐步实现市场化。
中国是一个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的国家,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
以往,资源和环境价格较低,不能反映其稀缺性和价值,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环境的有效治理。
未来,国家将加大对资源环境价格的改革力度,通过提高资源和环境的价格,引导市场主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经济的绿色发展。
再次,价格监管将更加完善。
市场经济需要有良好的市场秩序和价格规范,价格监管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价格垄断、不正当竞争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国家将加强价格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健全价格监管机制,保障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最后,公平竞争是价格改革的基本原则。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在过去的价格改革中,由于一些企业拥有垄断地位,导致市场价格不公正,消费者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未来,国家将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打破垄断,促进竞争,增强市场的公平性,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综上所述,价格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但它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未来的价格改革将围绕市场化定价、资源环境价格、价格监管和公平竞争等方面展开,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护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和促进公平竞争,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改革的回顾与展望(一)
摘要: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改革历程的基础上,指出在新形势下价格改革面临的新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价格改革;趋势研究;政策建议
价格是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反映,是不同经济主体之间利益分配的主要手段,是各种生产资料配置的基础工具,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杠杆和社会稳定的政策载体。
经济体制的完善与价格体制改革密不可分,价格改革的思路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改革的发展历程,找出当前价格改革存在的新问题,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一、价格改革的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改革经历了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的总体指导思想是逐步建立和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以带动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
具体分析这五个阶段…可更清楚地了解我国价格改革的轨迹。
(一)第一阶段:改革准备阶段(1979年至1984年)。
这一阶段价格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完善计划价格体制,改革重点是调整价格结构,改革思路是价格的形成遵循调放结合,以调为主。
与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展开相适应,价格改革以国家有计划地调整价格结构为主要改革方式,以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和销售价格为重点,先后进行了六次较大规模的价格调整,同时调整了煤炭、化肥、水泥等部分生产资料的价格。
在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主要是中央对地方下放部分价格管理权限,分三批逐步放开小商品价格和部分农产品价格,对部分机电产品试行浮动价,允许企业在国家规定的幅度内自主灵活定价,对部分生产资料产品实行“双轨制”价格。
(二)第二阶段:改革初始阶段(1984年底至1988年)。
这一阶段的指导思想是价格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实行混合价格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明显加强,改革重点是转换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思路是价格的形成遵循调放结合,以放为主的思想。
国家在放开绝大多数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逐步放开大多数城市耐用消费品、生产资料的价格管制,对工业生产资料全面实施价格“双轨制”,鼓励逐步形成市场价格,形成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价格形成和价格管理的新格局。
(三)第三阶段:改革调整阶段(1989年至1991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价格改革逐步深入,为进一步推进价格改革,中央决定实行“价格闯关”。
由于闯关过程中通货膨胀严重,全国出现抢购风和挤兑风潮,中央决定放慢价格改革的速度,以整顿经济秩序为主。
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和改善价格宏观调控体系,改革的方式是控中求改,相机调放。
这一阶段我国初步建立和健全了价格总水平的监测和调控体系及某些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同时在通货膨胀受到明显抑制、市场趋于平稳的情况下,有计划、分步骤地调整了5大类20多个系列的产品价格。
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逐步放开了长期管制的商品价格,初步形成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的价格调控体系。
(四)第四阶段:改革巩固阶段(1992年至2001年)。
这一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确立并居主导地位,价格改革全面展开。
改革的重点是从中央到地方都大面积地放开一批商品劳务的价格。
对粮食、生产资料等重点产品的价格进行结构性调整,对大部分工业生产资料实现单一市场价。
同时逐步把价格改革引入城市公共交通、房租、自来水、民用燃料、教育、医疗等领域,促进公用事业的发展,从而确立了市场形成价格的主体地位。
在价格宏观调控基础上,充分运用经济调节手段,建立中观调控体系并加强法制建设,在此阶段我国开始探索要素价格改革,这也标志着我国价格改革从狭义改革转向广义改革。
(五)第五阶段:改革深化阶段(2001年至今)。
这一阶段价格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的基础性改革,以价格改革带动政府职能的转变。
竞争性产品的价格完全由市场形成,垄断行业产品
的价格形成引入竞争机制,价格管理侧重在总量调节基础上有针对性进行结构调节,调节手段由直接调节转变为间接调节。
在全球化趋势逐步加强的背景下,价格管理的范围逐步由单纯的国内价格管理转为国内外价格的统一调控。
这一阶段价格改革的新特点决定新一轮改革不是针对某种商品的价格进行调整,而是政府作为价格制定和监管主体如何实现职能的根本转变。
这一阶段是培育成熟的市场主体的过程,也是不同市场主体在价格形成中合理博弈的过程,以及如何在世界范围内统一协调价格。
二、现阶段我国价格改革面临的新问题
(一)竞争性产品的市场价格不完全反映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
对已完全由市场决定价格的竞争性产品市场,不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不利于形成成熟的企业主体。
(二)对垄断行业产品价格的形成缺乏有效监管。
这使垄断行业产品价格的形成不仅不反映产品成本,还成为社会分配不公平和社会不稳定的诱因。
(三)价格改革没有完全覆盖生产资料领域。
特别是生产性资源产品价格不反映环境治理成本和资源稀缺程度,直接导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落后和不可持续。
(四)对市场价格形成有影响力的不同层次市场主体之间的行为目标不一致,导致对均衡价格的偏离问题没有引起合理的关注。
(五)少数利益集团利用媒体等手段对居民造成虚假的通货膨胀预期,使某些产品价格不合理,偏离均衡价格问题的现象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六)对国际价格变化反映迟缓。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价格形成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也受全球供求的影响,而我国价格监管部门和企业对国际价格的变化反映迟缓,容易造成国家或企业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