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节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地理ⅲ湘教版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地理ⅲ湘教版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材分析这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节的内容,此节的内容是从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来继续深化同学们对于本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理解与运用,从知识的深浅度来说,属于中高等程度。
矿产资源是工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在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德国鲁尔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事例。
通过本节对德国鲁尔区经济的繁荣到衰落再到的新的崛起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将所学理论知识用来来指导实践,促进工业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条件和工业部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明确工业生产也应因地制宜。
2.掌握传统的鲁尔工业区优越的区位条件,了解它的衰落原因及其综合整治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指导学生分析图文资料,结合地图分析矿产资源与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2、通过联系实际,了解当地传统工业发展状况,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应有哪些改善措施。
3、设置问题,课堂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鲁尔区的发展变化,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传统工业区的改造,适应世界发展潮流。
2.中国已经“入世”,我们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我国传统工业今后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3、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明白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甚至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是处于高中二年级的学生,相对于高一来说,高中二年级同学们的抽象思维水平已经进入“理论型”发展的成熟期,思维能力进一步完善,但辩证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学生的整体概括性不是很强,知识的储备和认知水平均有限,且所学知识还只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对学生辩证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发展全局进行思考,将所学知识具体运用到实际去。
湘教版必修三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教学设计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地区可连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课方案教课内容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地区可连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课程标准要求以某地区为例,剖析该地区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地区可连续发展的关系教材剖析1、必修三的内容落脚点在于地区开发与治理,由于资源的减少而出现经济衰败的地区在我国有好多,所以如何复兴老工业基地是我国此后经济建设中间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
2、德国鲁尔区的治理是世界上成功的典型事例,所以本课选择鲁尔区做事例,有益于学生理解国家复兴东北的政策和举措。
3、经过事例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可连续发展看法。
4、经过本节学习能够培育学生的剖析综合能力。
学情剖析1、已有知识贮备——在必修模块 2 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剖析地区发展条件的基本方法和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知识都离不开详细的实例,而本节课恰好为学生供应了一个稳固和应用已学知识的很好时机。
2、兴趣和动机:复兴东北是当前我国国家采纳的一项重要建设举措,所以是我国议论的重要话题之一。
所以经过一组对于东北经济过去和此刻数据的对照产生激烈反差,激发学生研究和思虑的欲念。
3、可能存在问题:学生对初中德国地理知识没有娴熟掌握;学生读图、剖析地图的能力较差;一些学生逻辑思想能力较差。
教课目的设计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三维目标的有关要乞降“内容标准”的要求,学生对本课的学习目标可设计为:1、知识与技术:环绕“德国鲁尔区”这一主题采集、办理、运用地图和数据资料,剖析德国鲁尔区发展的条件;在合作学习中议论得出治理德国鲁尔区的举措,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过程与方法:提升学生剖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读图能力,进而学会剖析地区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地区可连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经过议论比较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培育学生的知识迁徙能力、运用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工业联系工序上的联系●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空间利用上的联系●共同利用工业区的基础设施以及其它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方式(投入——产出)(现代物流业)(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具体表现(纺织厂——印染厂——服装厂);零部件之间的联系(华为手机零部件厂——华为手机组装厂)类型:贸易(浙江义乌的小商品销往世界、进口化妆品和汽车)国内贸易(新疆葡萄卖到浙江、台湾的香蕉卖到上海)网上购物(淘宝网、京东商城……)手机支付、滴滴打车等工业分散工业分散时一般会把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进行转移,而把产品设计、研发、品牌等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保留在本地区。
产业转入地应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增加产品竞争力,增强品牌效应。
● 原因:① 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② 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 ● 企业类型:① 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工厂可以相距较远② 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其零部件厂可分散各地 ● 结果:引发工业的地域联系三大工业区位因素集聚共同使用公共设施 有利于开展协作节约运输成本 土地地价的区域差异 土地的供给状况 运输市场指向型工业 原料指向型工业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联系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
工业分散是工业过度集聚后产生的现象,其结果又形成了新的工业地域。
四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图解如下:【特别提醒】同样是汽车生产企业,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其生产布局的形式也不相同,如福特公司在全球分散布局,寻找最优区位,降低生产成本;我国的汽车工业多以集聚方式布局,减少运费,便于交流和技术创新,获取规模效益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对比原因优点缺点具体内容针对上节课教案讲授读“浙江大唐袜业产业集聚案例图”,完成1~2题。
1.上图体现的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方式主要是()A.生产协作联系B.商贸联系C.信息联系D.科技联系2.“大唐袜业”产业集聚最有利于()A.寻求最佳区位B.集中处理污染物C.产生规模效应D.节约能源A 、C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煤炭资源对鲁尔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2.了解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了解国外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指出鲁尔区煤炭分布与铁矿石的来源,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不同时期煤炭资源对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能力。
3.过对鲁尔区新发展的学习,使学生能归纳出分析、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工业发展与矿产资源的关系。
12.通过学习,树立学生的资源与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1.煤炭资源在不同时期对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鲁尔区的新发展。
[教学难点]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时安排[ 课时2]讲授过程[第一课时。
俗话说:【新课导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工业发展的初期,哪种因素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最大?(学生答:矿产资源)对,人们常说:“矿产是工业生产的粮食”,多数国家的工业生产是从传统工业生产开始的,传统工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的基础上。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板书】第五节可持续发展【讲解】鲁尔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
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的地区,其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而工业产值却占全国的9%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40% 【读图思考】鲁尔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什么?页 1 第【读图提示】丰富的煤炭资源:看投影图片,课本图2-25以及课本正文的第一段,鲁尔煤田储量?(煤海)开采条件?(露天开采,且煤质好)由此可以看出鲁尔区的发展与繁荣与该区丰富的煤炭资源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1-湘教版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以山西为例
教学目标:以山西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学情分析:这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节的内容,此节的内容是从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来继续深化同学们对于本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理解与运用。
矿产资源是工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在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德国鲁尔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事例,中国的山西省也是一个以矿产资源开发为特色的地区,山西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向鲁尔区学习先进的经验。
通过本课对山西矿产资源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将所学理论知识用来来指导实践,促进工业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重点难点:
重点:山西煤炭及相关工业衰落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难点:应用鲁尔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可供借鉴的经验
教学过程:
山西省煤炭开发的优势区位条件
山西省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按2007年生产规模计算,可开采430年。
除储量丰富外还有以下突出特点:1.煤种齐全,全国十大煤种都有(其中动力煤用于燃烧发电、焦煤用于冶炼钢铁);2.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3.埋藏浅。
活动1:【导入】分析山西省煤炭开发的优势区位条件
1.结合材料一图文信息,分析山西省煤炭开发的优势区位条件
活动2:【导入】分析山西省煤炭开采和相关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山西省煤炭开采和相关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活动3:【导入】探讨山西煤炭及相关产业应如何健康发展
结合材料四、五及所学知识,探讨山西煤炭及相关产业应如何健康发展。
湘教版必修三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word教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地理学科导学案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习目标】1、了解煤炭资源对鲁尔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2、理解鲁尔区兴起的区位条件及衰落的主要原因。
3、理解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知识导学】1、鲁尔区在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试分析其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2、莱茵河流经鲁尔区,读德国图说出莱茵河水文特征?莱茵河水运发达,其便利水运条件极大地促进了鲁尔区的经济发展,试分析莱茵河发展水运的有利条件?3、什么是传统工业区?鲁尔区有哪五大传统工业部门?分析五部门之间的联系(可画图)?4、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在经历近一个世纪的繁荣之后,经济开始衰落,查阅资料试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5、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措施,从而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试分析其综合整治的措施有哪些?【问题探究】6、阅读课本59页活动材料分析煤与酸雨形成的关系?并提出治理酸雨的措施?【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美国独立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
19世纪中叶开挖修建连接伊利湖与安大略湖间的人工运河,并且开通匹兹堡与苏必利尔湖间的铁路运输,东北部工业区崛起。
图示为“美国东北部区域图”。
完成1~2题。
1.19世纪中叶前,匹兹堡主要工业部门及主导区位因素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A.汽车工业——科技发达B.煤炭工业——煤炭资源丰富C.钢铁工业——铁资源丰富D.机械工业——市场需求量大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区域缩小钢铁工业生产规模的原因不可能是() A.区域产业升级B.环境日趋恶化C.铁矿资源面临枯竭D.人口外迁,劳动力缺乏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3~5题。
3.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A.夏季高温多雨B.城市化水平高C.水资源丰富D.重化工业基地4.目前山西省和鲁尔区在能源开采或利用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酸雨蔓延B.市场收缩C.资源枯竭D.运输量大5.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鸡西市在发展非“黑”产业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顺利实现了产业由“黑”变“绿”的转变,“黑”与“绿”的比重由过去的8∶2调整为3∶7。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湘教版必修3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鲁尔区为例课标要求:能结合某区域的实际,探讨该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材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必修III模块的核心内容,而此节的教学内容是其中的典型范例之一。
本节课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析了区域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本节设计的知识较广,与该模块内部、其他模块甚至其他学段的知识有较多的联系。
1.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史与该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地理环境相联系的。
所以本节的教学是立足于区域地理基础知识,是对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的应用于提升。
2.鲁尔区是一个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在分析鲁尔区的煤炭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时,要使学生明确该区域煤炭资源的特征。
这就与必修I中自然资源一节的知识有联系。
3.在必修II模块中,学生一节学习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本节的学习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传统工业区的典型案例,也是为学生巩固和应用已经学习的知识提供一次很好的机会。
4.区域在发展过程中一般要经历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及高效发展阶段,二本节分析了德国鲁尔区的繁荣、衰退和新发展,正是对区域发展阶段的一个印证。
这样就与此本教材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紧密相连。
5.本节内容在教学中必然涉及人地关系,所以本节的教学可以看做是对必修II最后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大洲的回顾,又可以与选修模块《环境保护》相互联系。
教学方法:采用案列教学法进行“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和衰落”的教学,通过对鲁尔区的区位条件、煤炭资源的结构、交通状况的分析,了解煤炭资源对鲁尔区兴起的重要作用。
联系科技、能源、工业发展史、理解鲁尔区衰落的圆形。
采用诱导启发探索学习的方式进行“鲁尔区新发展”的教学,理解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学习方法:启发诱导式教学法、讨论法。
学情分析:学生一节具备一定的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基本账务区域发展条件。
可能部分学生读图、分析地图、探究能力较差。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鲁尔区兴趣的主要区位条件。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2章第5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优质课件
5、-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 欧发达的工业, 为鲁尔区提供了 广阔的市场。
小结: 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二、鲁尔区的衰落
1、采煤业的衰落
每冶炼一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
年 份 1800年 1900年 1985年
煤
4
2
0.75
铁矿石
2
1.8
1.3
20世纪50年代,随着廉价的石油和天然气 的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一方面, 煤炭的消费比重逐渐下降;另一方面,新技术炼 钢耗煤量也逐渐降低,鲁尔区爆发了历时十年之 久的煤业危机。
衰落的主 1、采煤业的衰落2、钢铁工业的衰落 3、科 要原因 技的发展4、生产结构单一 5、环境污染严重
1、调整产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整治措施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课堂练习
1.煤炭在能源中地位下降的原因有 B
A.能源消耗越来越少
B.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
2.钢铁工业的衰落
60年代开始,由于煤炭开采量的逐 渐下降,煤矿和钢铁企业大量关闭;由 于技术的发展,钢铁、汽车、造船业所 需的劳动力也逐渐减少。于是,煤炭和 钢铁工业开始走向衰落。
3.科技的发展
鲁尔区最初的工业部门?
4.生产结构单一
鲁尔区的工业部门主要是采煤、钢铁、化学 和机械制造工业,其中以煤炭工业为基础,钢铁 工业为主导,工业部门以重工业为主,并高度集 中于少数工业部门,生产结构单一,某一工业部 门的衰落,将会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80年代, 鲁尔工业区出现了严重的发展危机。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教学目标
湘教版必修3 地理: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教案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并识记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2.过程与能力目标:学会利用学案自主分析鲁尔资源工业区的优势与不足,并如何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以整治,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树立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理念【教学重点】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和整治措施,【教学难点】发展中国家如何借鉴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实现传统工业区的经济腾飞。
【教学过程】(一)材料导入,激发兴趣要想整堂课抓住学生,从一开始就应该使学生对这节课产生兴趣。
因此导课时我引用了2009年温家宝总理视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则材料,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材料中的哪些信息与本节课内容相关联。
果不其然,学生的视觉、思维都运作起来,并且很自然的想知道传统的重工业基地为什么都会经历兴起、衰落、振兴这样的一个过程,从而很自然的就把这节课的主题引出来了。
(二)情景设入本节课中我一共给学生设计了三个情境。
一是以学案为情境,注重学案的导学助教作用。
二是以地图为情境,注重学生读图、解图、构建心里地图,做到心中有图能力的培养。
例如:我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鲁尔区的优秀教案中得到启发,把鲁尔区的衰落概括为剩、下、一、击。
三是视频情境。
通过视频辅助,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鲁尔区在发展过程中采取哪些措施振兴从而取得巨大成就。
这就为后面进一步讲解发展中国家如何借鉴鲁尔区的成功经验为己所用实现经济的腾飞的知识迁移打下伏笔。
这样的情境设计,学生能够开动脑筋,积极地进行思考,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完善课堂教学。
(三)知识的梳理第一步: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时我明确提示学生得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去分析,因此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看鲁尔区轮廓图,并自习书本结合学案指导学生观察鲁尔区的位置、水源、煤炭、铁矿、交通及市场等信息,学生讨论后很容易就得出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地理必修3湘教版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材分析这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节的内容,此节的内容是从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来继续深化同学们对于本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理解与运用,从知识的深浅度来说,属于中高等程度。
矿产资源是工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在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德国鲁尔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事例。
通过本节对德国鲁尔区经济的繁荣到衰落再到的新的崛起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将所学理论知识用来来指导实践,促进工业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条件和工业部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明确工业生产也应因地制宜。
2.掌握传统的鲁尔工业区优越的区位条件,了解它的衰落原因及其综合整治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指导学生分析图文资料,结合地图分析矿产资源与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2.通过联系实际,了解当地传统工业发展状况,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应有哪些改善措施。
3.设置问题,课堂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鲁尔区的发展变化,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传统工业区的改造,适应世界发展潮流。
2.中国已经“入世”,我们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我国传统工业今后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3、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明白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甚至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是处于高中二年级的学生,相对于高一来说,高中二年级同学们的抽象思维水平已经进入“理论型”发展的成熟期,思维能力进一步完善,但辩证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学生的整体概括性不是很强,知识的储备和认知水平均有限,且所学知识还只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对学生辩证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发展全局进行思考,将所学知识具体运用到实际去。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二章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1)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材版本]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五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标解读]课程标准对本部分的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课标指出,分析一个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第一,该区域的背景条件——区位条件、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第二,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第三,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分三目,按照“鲁尔区繁荣——衰弱——新发展”的思路编写。
第一目“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首先通过图文介绍鲁尔区的煤炭分布与铁矿石的来源状况,随后引入鲁尔区的工业部门与主要城市,最后阐述鲁尔区的繁荣区位。
第二目“煤炭与鲁尔区的衰弱”。
从石油竞争、钢铁危机、产业结构单一、科技进步等因素引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的衰弱,导致鲁尔区的严重危机。
第三目“鲁尔区的新发展”。
通过“杜伊斯堡与埃森”资料的阅读;鲁尔区工业分布变化、整治前后发电厂的对比,归纳鲁尔区整治的成功经验。
教材最后,通过鲁尔区学习,获得启示:分析区域资源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办法。
[学情分析]1.知识储备:在必修2中,已掌握工业区位因素的理论知识;并在必修3中已掌握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基本方法。
2.学习动机:邢台是我们的家乡,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讨论的重点,而从鲁尔区的成功范例中可得到重要启示。
3.存在问题:学生对初中德国地理知识没有熟练掌握;学生读图、分析地图的能力较差;一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围绕“德国鲁尔区”这一主题收集、处理、运用地图和数据资料,分析德国鲁尔区发展的条件.2.在合作学习中讨论得出鲁尔区衰落的原因和整治措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案湘教版必修3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韩改凤单位市34中审核人陈霁华备课人学科地理年级高二选用教材湘教版【课标解读】:本节的课标内容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我参考了课标结合教材内容把本节的课程标准分为以下基本要求:一、能够学会运用分析区域的地理条件,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区域发展战略和确定具体措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
二、能够以某能源和矿产资源典型区域为例,运用区位分析方法,分析其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区位因素。
三、能够对典型区域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对策。
四、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学习,能够归纳出以能源和矿产资源为主导产业的区域优势区位条件,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五、能够借鉴区域开发的成功模式,结合本地区的矿产资源状况,分析出本地的区位优势和不利条件,提出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对策,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材分析】:必修三的第二章是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综合开发、资源合理利用等内容是区域发展的关键问题,本节内容以世界著名的鲁尔工业区为案例,分析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材首先介绍了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其次分析了煤炭与鲁尔区繁荣与衰落的原因,这部分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区位分析方法之后的具体运用,所以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第三、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鲁尔区在谋求区域的可持发展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措施,这也是教材的重点,第四、总结出以能源和矿产资源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最后落脚点如何振兴我国因资源的减少而出现经济衰退的老工业基地,这是我国以后经济建设当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高一必修二的区位知识和必修三前几节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研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本节课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学习,提升了学习地理的原理和方法,理解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教学设计
逊克县第一中学地理组:郭占强 (2011-11-28)
教学内容
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课程标准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材分析
1、必修三的内容落脚点在于区域开发与治理,因为资源的减少而出现经济衰退的区域在我国有很多,所以如何振兴老工业基地是我国以后经济建设当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2、德国鲁尔区的治理是世界上成功的典型案例,所以本课选择鲁尔区做案例,有利于学生理解国家振兴东北的政策和措施。
3、通过案例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4、通过本节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综合能力。
学情分析
1、已有知识储备——在必修模块2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基本方法和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知识都离不开具体的实例,而本节课刚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巩固和应用已学知识的很好机会。
2、兴趣和动机:振兴东北是目前我国国家采取的一项重大建设措施,所以是我国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
因此通过一组关于东北经济过去和现在数据的对比产生强烈反差,激发学生探究和思考的欲望。
3、可能存在问题:学生对初中德国地理知识没有熟练掌握;学生读图、分析地图的能力较差;一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三维目标的相关要求和“内容标准”的要求,学生对本课的学习目标可设计为:
1、知识与技能:围绕“德国鲁尔区”这一主题收集、处理、运用地图和数据资料,分析德国鲁尔区发展的条件;在合作学习中讨论得出治理德国鲁尔区的措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读图能力,从而学会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通过讨论比较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运用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人类必须因地制宜、按照自然规律设计人类活动,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通过讨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有关问题,提高学生的爱国之情。
重点难点
1、重点:
①学会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②鲁尔区衰落的过程及原因。
2、难点:学会分析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教材、地图资料。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发现法、讨论法、比较法、启发法、探究式教学、类比法等。
落实“标准”之关键
分析一个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主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第一,该区域的背景条件——地理区位条件、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第二,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具体的处理:一,引导学生用已学知识分析区域发展工业的区位条件,总结该区域发展初期的资源开发与主要工业部门之间的因果关系;二,利用材料引导学生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通过讨论,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成因,教材内容则作为学生预测结果的验证材料;三,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用教材内容验证;四,将之前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其他类似区域的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案例中——中国辽中南重工业区。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一、兴----条件:
1、丰富的煤炭资源
2、离铁矿比较近
3、充沛的水源
4、便利的水陆交通
5、广阔的市场。
二、衰——原因:
1、生产结构单一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环境污染
5、新技术革命冲击。
三、总结、作业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