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问题初探
根据 《 标准 》 内容 以及 生物 实验 教学 学 的原 理 和 方 法 参 与 公 众 事 务 的 讨 论 或
进 一 步 学 习和 步 入 社 会 做 准 备 。 2实 验 要 求 的 变 化 。 日制 普 通 高 级 中学 生 物 教 学 大 纲 》 对 学
生 实 验 、 实 习 方面 的 教 学 要 求 划 分 为 两
、
新 课 程 标 准 下 生 物 实Fra bibliotek验 教 学 的
变 革 的 设 置 , 我们 发 现 新 课 程 背 景 下 的 高 中 生 物 实验 教 学 主 要 有 以下 变化 。 1实验 教 学 理 念 的 变 化 。 . 传 统 的 教 学 ,以 落 实 基 础 知 识 和 基
理解 生物学的核 心概 念 ,并 能运用生物
征 、 要 体 现 在 教 育 的 全 过 程 中 , 正 做 需 真 叶澜 教授 曾给 教 育 下 过 这 样 一 个 定
澳 大利亚 中小学 课程 实施的过程 是 具 有开放性 、 生成性 。
一
到教 育尊重生命 的需要 、完 善生命的发
再 是 他 人 规 定 的技 术 路 线 ,而 是 教 师 、
20 0 0年人 民教育 出版社 出版 的《 全 视定性 实验 的同时 , 应重视定量 实验 , 也
学素养是 公 民科学素 养构成 中重要 的组 类 。即 1理 解实验 的 目的 、 . 原理 和 方法 步骤 ,初 步掌握有 关的操作技 能 ,进一 步理解 有关 的生物学知 识 ; 能够 独立 2 完成 实验 或实 习,理解 探索性 实验的基
师 和 学 生 的 积 极 性 和 创 造 性 ,不 断 创 生 社 会 活 动 。 ” 次 澳 大 利 亚 的研 修 , 我 本 给
新课程下高中生物课教学初探
i ng.e pl eFe i iitv st e tt m a hene c rc l x or lw n ta i e Om e hede nd oft w ur i u um t nd r sa h t e t s a a d nd t e s ud n s’la n— er i . ng
教 学方 法 。 关 键 词 : 课 程 改 革 ; 物 学教 学 ; 究 性 学 习 新 生 探 中 图分类号 : 6 2 G 3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 6 4 (0 8 0 — 0 l ~ 0 0 8 7 9 2 0 )5 l l 3
A t d f t e Bi l g a h n n S n o i h S u y o h o o y Te c i g i e i r H g S h o de he Ne Cu r c l m t nd r c o lUn r t w r i u u S a a d
W U Ba s n o ha
( iy n MideS h o 。Jn u h a g3 10 Jn u d l c o l iy n Z @ n 2 4 0,Chn ) ia
A b ta t Fa i g t e n w ur iul sr c : c n h e c rc um e or , a i c o b o o e c e s, w e s ou d o nl O rf m s h gh s ho l i l gy t a h r h l n t o y C n— s a l t e gt n o r s l—e r n t nty s r n he u e fla ni g, b lo a tv l ha c i e y c n e t rgi a o e ft a hi g a d la n—
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
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
吕双 庆 ( 阳彩 虹 中学 , 西省 7 20 ) 成 陕 10 0
摘
要 : 究性 教 学是 一 种 复杂 的和 需要 高技 能 的 活动 , 调教 师对 教 学 行 为做 出思 考 与 分析 , 对 机械 灌输 和 简 单重 复 。本 文 从 四 探 它强 反
个方 面对 高 中生物 探 究性 教 学进 行 了思考 。 关 键 词 : 究 性教 学 ; 新课 标 ; 高 中生物 探 中图分 类 号 : 6 39 G 3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 3 1 ( 0 1 6 0 8 0 2 1 0 — 3 5 2 1 - 5 — 0 J
一
、
三 、 织 学 生探 究 , 强 探 究 的 实效 组 增
学 生 是 课 堂 的 主体 , 究 是 学 生 的探 究 , 有 学 生 的 主 动 参 与 , 探 没 探究活动将成为空话 。首先, 教师应善 于利用新教材设计的丰富的 探 究 素材 :资 料 分 析 ” “ 考 与 讨 论 ” “ 验 ” “ 能 训 练 ” “ “ 、思 、实 、技 、探 究” 使学生多动手, 等, 多动脑, 言, 多发 多记 录, 多归纳, 给予他们充分 自主学 习、 主动探究的空间, 使之体验更多科学探究的乐趣。其次, 是 以参 与者和宏观调控者形式 出现 , 参与学生 的探究活 动, 了解学 生物 学 是 一 门建 立 在 实 验基 础 上 的 科学 。因此 , 验探 究 是科 学 探 实 生探究动向, 提供一些合理化 的建议。探究性学 习赋予 了新 型的师 究的重要环节 。在实验探究教学中, 要突出培养学生实验的假说能 生关 系, 但老师 的作用是 不可忽视的, 教师作 为主题 探究 活动的辅 力 、 案 的 设 计 能 力 、 程 的 观察 与记 录 能力 、 论 与 结 论 的 分 析 方 过 讨 导者和合作者, 要为学生 的实施提供条件, 对学生 的探究 活动尽责 , 能 力 等, 分体 现 新 课程 培 养 学 生 “ 程 与方 法 ” 充 过 的理 念 。 次 , 再 新课 这就要求教师事先要做好充分 的准备 。 程 强 调, 堂探 究 要 取得 成 效 , 作 讨论 学 习 是不 可 忽 视 的 。 好组 课 合 分 二 、 创 问题 情 境 , 立 探 究 课题 妙 巧 和职务后 ,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 习前, 教师还应解释清楚学 习任务, 说 探究来 自问题 , 问题始于质疑 。 设计课堂提 问 , 有启发性 , 要 最 明成功标准; 然后在学习过程 中, 教师要监控学生的行为, 及时提供 大限度地弓 发学生 积极思维 ,充分体现课 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帮助 , 采 取 过 程 评 价 与 结 果评 价 以及 学 生 自评 、 评 价 和教 f 最后 小组 原则 , 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从 一般来 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公 正 、 科学 、 理地肯定学生 的探究学 习。 合 说, 教师设置的 题要有 目的性 、 噬釉新异 { 目的洼揩问题 四 、 时小 给 归 纳、 敛 与发 敞荠 举 适应 生。 及 收 要 针 对 一 定 酌 教 学 际提 出来 , 应 性指 问题 的难 易程 度 要适 合 适 无 沦采 用 何种 方式 小 结都 应努 力 把 着 眼 点 放 在 引导 学 生 进入 全班学生 的实际水 平;新异性指 问题 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 性和 探 究者的“ 色” 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 多观 察 、 角 上, 多思考, 多分析, 生 动性 。这 样 的问 题 才 会成 为学 生 感 知 和 思维 的对 象 , 而 给 学生 多讨论 , 从 充分发挥其 主观能动性, 才能发挥小 结的作用, 达到预期 的 心理 造 成 一 种 求 知状 态 , 而 产 生 问 题 意识 。 了问 题 意识 , 效 果 。 随之 有 就会 激 发学 生强 烈 的 学 习愿 望 , 之 高 度 集 中注 意 力 , 使 积极 主 动 地 进 行 探 究 的结 果 , 在 学 生 自己归 纳 的 基 础上 。 师 引导 、 要 教 总结 得 出 探究和发现。 结论, 明确结论 的运 用条件与范围。对 结论 的解 释, 不要 讲得太绝 有些 较 难 的 问题 就 得想 办法 , 充 适 当 的 辅 助 性 问题 , 大题 对 , 留有 探 究 的 空 间 。要 处 理 好 “ ” “ ” 补 把 要 收 与 放 的关 系, 谓 “ ” 所 收 , 将 化小 , 把难问题化易 , 把繁问题化简 , 分步提问 , 分层提问 , 引导过 讨 论 、 验 的结 果 要 归 纳整 理 ; 谓 “ ”( 转 第 1 8页 ) 实 所 放 , 下 0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实践与思考
价, 才能 对 自己的 学 习活 动适 时作 出调 节 , 于提 高学 生 学 习效 率 对 作用极 大。教 师在 提 问 时要 通过敏 锐捕 捉 有 效信 息 。 可 能地 暴露 尽
学生 的思 维 , 学生 具有 鲜 明个性 及创 意 的反 馈 , 时给 予肯 定 , 对 及 对
堂课 学 生是 否 真正 参与 教 学的 一个标 准 。 的 问题 没有 事先 提
否利 用正 弦 曲线 画 出余 弦函数 的 图像 呢? ” 生的 解题 思路 就会 明 学
【 点】 l 焦 学习策略 l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及矫治对策
江苏 南通 ●陈 晓 波
有 明确 的通 盘设计 , 记随 心所欲 , 无 目 。所提 问题要 紧 紧围绕 切 漫 标
理 的 识 的
教 学 中心进 行 , 内容 应 具有 典型 性 , 则就会 偏 离 目标 。 不到提 问 否 达 应有 的 效 果。 问题 的切入 点一 定要 选择 在教 材 中, 能突 出重 点和 难
引力 , 学生不 易理 解 和 思考 , 不好 表 达 , :你们 有什 么意 见 也 如 “
吗?” 你们 都 懂 了吗?” 类缺 少启发 性 的 问题 。因为意 思大 而 “ 这
是什 么? 当学 生得 出 I F l— I F I l P l =常 数 ( 于 I ) P 小 F I F
高中生物新课程探究式教学方法初探
来 了, 充满探究激情。
一
自己提 出问题 和解决 问题 , 从而获得 知识 ; 保 安 中学
1 8一 4
探究 获 取 知识 的能 力 。 进 的提 问, 调动了学 生的学 习兴趣 , 积极参与 题 后 , 行 调 查研 究 或 进 行 实验 研究 。如学 习完“ 动物 和人体 生命 活动 的调节” 提 醒 , 下面是本人在生 物教学 过程中开展探 讨 论 和 学 习过 程 。 二 、 合 生 活 实 例 , 学 生提 出 问题 。 学生定期 观察 小蝌蚪外形 变化 ,四肢等各 结 让
作业是一种很传统但 又不可缺少 的教 中数学作业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
学方法 ,教师可以从作业 的点评中掌握学
高中数学作业点评方式 针对 这部分数学作业 ,我用人性化 的 在作业 中给 出表扬 ,同时提问是否有其 他 以往批改高 中学生的数学作业 ,通常 批阅符号 “ ?” !”、 ” ^、 的思路来解决此题。然后 , “ “ / “ V” 在第二天 的作业 以答题正误为标 准 , 教师用 “/ “ ” 、 ” × 来评 价 ” 来替代以往 的“ / × 。其 中“ 指横 中要求学生给出答案。之后 , 、 ‘” ?” 每周拿 出一节
高 中数学 作 业 能体 现教 学 内 容 的层 2 . 选做作业 。此部分作业并不难 , 一般 的关心和关注 , 督促其不断努力 , 不断进步 。 次 , 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 。我把高 是两道题 , 适 第一题相对来说 比较简单 , 2 有 , 作者单位 : 新保安 中学
高 中 生 物 新 课 程 探 究 式 教 学 方 - 初 探 去
习兴趣和探 索热情
一
例如: 现在肆虐的甲型 HN 流感病 程中开展 了研究 性学习教学方式 的一些 尝 1 , 设计实验创设学 习情景 , 激发学生学 或规律。 力求在传授知识 的同时 , 能发挥学生 的 毒 的遗传物质是什么?它们的寄主有哪些? 试 ,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初探
四、 控 应使 学生在 探究 的气 调
忆 , 仿 利 用 , 包括 主动 探 索 、 作 交 流和 动 手 实 践 等 模 还 合
学 习方 式 。学生 在丰 富 的活 动 中应 以再 创新 的 形式 学 习
课可 以从三 个角 度人 手 。 一是从 学 生能力 发展 的 角度 。 由于探 究性 教学对 学 生的 自主性程 度要 求
疑 。 计课 堂 提问 , 有启 发性 , 设 要 最
大 限度地 引发学 生积 极 思考 , 充分
比较高 , 应该 遵 循 引导 、 作 、 它 合 自主 、 创新 的发 体 现课堂 要 以学生 为主体 的原 则 , 展过 程 。 二是 从知 识呈现 方式 的角 度 。 陈述性 知 从 而达 到 逐 步 提高 学 生 分析 问题 识 只能 采用 部 分探 究 , 验性 知 识 、 略性 知 识 和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 实 策 同时 课堂 提问 采用 完整 探究 。 三是 从探 究方式 的 角度 。 可采 取 还要 注 意 “ ” 度 要适 中 , 即学 生 通 “ 问题 ” 驱动式 探究 、 互动 式探究 、 小组 实验探 究 过 思维 可 以解 决问题 。 些较 难 的 有 等。 问题 得想 办法 , 补充适 当的辅 助性
二、 导课应 激发 学生 的学 习兴趣 好 的开头 是成 功 的一半 。一节 优秀 的课 , 必 须重 视 导引 的设 计 。探究 性教 学 的导引设 计 , 必
-
从 。长此 以往 , 会使学 生 丧失 学习 的积极性 和 自信心 , 厌学 。 从而
但对 过于 简单 的 , 至 只要 求 甚
知识 , 展创 造 能力 和创 新意 识 , 发 教师 从 学生 已知 的生 活 背景 和 知识 经验 出发 ,向他 们提 供充 分 的从 事数 学 活动 和 交流 的机 会 ,让他 们 在 自主探 究过 程 中掌 握 数学 的 基 本 知识 , 体会数 学 的思想 和方 法 。学生 要真正 成为 学 习的 主人 ,而教 师则 成为 学 生学 习的组 织 者 、引导 者和 合 作 者 。《 通高 中数 学课 程标 准 》 课堂 教 学 中体现 数 学 的 普 把
高中生物性学习之
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之初探探究性学习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是生物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
探究性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和探究性活动的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进行批评性和逻辑性思考。
它不仅能促进学生主体发展,而且也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主要方式。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
其用意在于把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探索者,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其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在生物学科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每一位生物教师应努力探索的问题。
笔者现就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谈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的学习环境,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自主探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形成积极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教师还要考虑学生在高中阶段的逻辑思维水平,学习的自觉性、选择性等品质,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到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设置问题,以期学生智能获得最佳发展。
教师要让学生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教学过程。
另外,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①粗读与精读结合。
②读思结合。
③读写结合。
总之,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使之具有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帮助和支持,让学生自主研究,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经验。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引导需要在符合学生学习特征和教材自身的性质的基础上,要具备趣味性,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的开展初探
有人说过 : “ 告诉我 , 我会忘记 d , l - 我参与 , 我 就能理解 。” 传统 习兴趣 的增进 。 实验教学课前教 师将 实验仪器和材料准备好 , 学生上课 时按照课
本或教 师 的要求 都能 达到 目标 ;而探究性 实验教 师只起 引导作 教学 目标 , 不仅激发 了学生学 习兴趣 、 培养 了创新意识 , 还促进 了 用, 如“ 温度对 酶活性 影响” ,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 收集相关资料 , 设 素养 的形 成 、 方法 的掌握 , 还帮助教师重塑教学理念 、 重构知识体 计不 同的实验方案 , 实施实验 、 观察现象 、 分析结果 、 验证假设。通 系、 重建教学模式 。总之 , 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实现从“ 探究乐” 向 过参与实验过程体 现了学生关 爱生活 、 主动学 习和 勇于探索 的精 “ 乐探究” 的转变 。 神, 同时也 达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 强化记忆 的 目的。
三、 结 合 实 际 开展 好 探 究 性 实 验
学模式 , 将理论与实践相联 系。以“ 探究性学 习” 作 为实 验教学 的
念渗透到高 中生物教学的重要途径 。
一
Hale Waihona Puke 现行高中生物教材探究实验内容多、 形式多样 , 要达到教学 目 1 . 内容整合 , 实地调查 每学期开学 之初对教材 中的所有实 验进行归类 、 重组 , 把实
决定科学素养 的关键 时期 。此时是他们思维 逻辑 、 创 造性大爆发 机会组建 兴趣 小组 , 让学生有更 多时间体验生物在不 同条件下发
的阶段 。这要求教 师在实验教学中注重掌握 过程和方法 , 更加突 生变化 的探究 过程 , 这样不仅 弥补 了当下课 时少 的问题 , 还激发
浅析新课标下高中生物的探究性教学
浅析新课标下高中生物的探究性教学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身经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但是,教师讲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这种重教轻学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仍然缺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具体教学策略。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和理解并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情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浅析高中生物的探究性教学。
一、备课时就应考虑怎样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要求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教师节首先应进入“探究”的角色、进行换位思考,备课的过程应成为我们探究的过程。
生物新课标教学备课的思路应为:确定教学目标、内容斗收集整理相关教学资料→研究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基础→设计问题→寻找探究点→设计课堂具体探究过程。
目前的新课标教材有多个版本,不同的版本编写上存在一定差异,在备课中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某个版本的教材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
而是根据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拟定课堂要解决的重点难点。
也就是说我们要以课程标准的理念备课,而不是以教材的理念备课。
为使探究教学在课堂中切实可行,备课可以从三个角度人手:一是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由于探究性教学对学生的自主性程度要求比较高,它应该遵循引导、合作、自主、创新的发展过程。
二是从知识呈现方式的角度,陈述性知识只能采用部分探究,实验性知识、策略性知识采用完整探究。
三是从探究方式的角度,可采取“问题”驱动式探究,小组互动式探究,实验探究等。
备课时应密切关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学生的活动过程,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恬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合作,为此我必须关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将教师组织活动和学生自主活动进行对照、比较,看看教学活动的安排是否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情景、问题、探究点的设置是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法是否建立在学法基础上,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中生物学科在新课改下的探究性学习
课改 探 微
高中生物掌科在新课改下的搽究性掌习
■ 王
摘 要 : 新 课 改 标 准 以转 变 学 生 的学 习 方 式 为 重点 , 倡导探 究性学 习 , 引导学 生主动 参与科 学探 究的过程 。在教学中 , 如何培养学生 的探究能力 , 弘 扬学 生个性是每个教师必须思考 的问题。 关键词 : 生物学科 新课改 探究性学 习 新课 程改革 , 不 仅 将 科 学 探 究 作 为 一 种 学 习方 法, 而且把 探究式学 习放在 突出地位 , 探究 式学 习 能有效地 促进学 生主动 获取知识 , 发 展能 力 , 是执 行新“ 课标 ” 的有效途径。《 普 通高 中生物课程标 准 ( 实验 ) 》 明确指 出 , 新 一轮基 础教育改 革 以转变学 生 的学 习方式 为重点 , 倡导 探究性 学 习 , 引导学 生 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的过程 , 其 用意在于把学生从 知 识的被动接受 者转 变成为探索者 , 让学生经历 和体 验科学探究 的过程 ,激发学生学 习生物学 的兴趣 , 全面培养学生 的生物科学素养 , 使学生 的各种能 力 均得到提 高。因此在讲授生物科学知识 时 , 如何 让 学生通过探究 , 自己得出结论 , 就显得 十分重要 。
一
鹏
能 力 。 因此 应 注 重探 究性 学 习 的过 程 , 而不 是 结 论 。
那么在价体 系上也 应重视对过程性 的评价 , 应把 由原来 教师一人 以分数 的形式 进行评 价改 为学生
自评 、 同学 互 评 、 小 组 互 评 及教 师 留言 。 4 . 实践性 探究性学 习应 以活动为载体 , 以实验 为手段 , 通过探究 , 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 体验感 受 探 究 过程 , 在 活 动 中创 新 。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
关 键 词 :主体 意 识
主
路 均应给予鼓励; 即便是学生的回答偏离
,
高 生 探 河城田 中 物 北豢精 省学春 阜 中艳
探 究兴趣 自 堂提 问 , 启发性 , 大限 度地 引发 学 生 要有 最
蠢
在教学 中 ,教 师应该 让学生亲历思 考和探究的过程 , 领悟科学探究 的方法。
少 的
怎样进 个 人 麓
篝
器 蠕
一
的原则 ,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 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课堂提问还要注
有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共同讨论 五 小结—— 归纳与发散并举
、
。
、
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意“ 要适中, 度” 即学生通过思维可以得到解
充适 当的辅助性问题 , 把大题化小, 分步提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小结都应努力把着
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观察 多思考、 多分
、
为 探究 学 堂中 可 决 问 。 些 难 问 就 想 法, 眼 放 引 学 进 操 者 ・ 色 上, 使 教 在课 切实 行, 的 题 有 较 的 题 得 办 补 点 在 导 生 入 究 的- n 角
我们的备课可 以从 三个 角度入 手 ,一是
浅析新课标下高中生物的探究性教学
21 0 0年 1 0月 总 3 7期 6
浅 析 新 课 标 下 高 中 生 物 的 探 究 性 教 学
杨 文 军
f 林 浩 特 市 第 六 中学 锡
中 图分 类 号 : 3 G6 文 献标 识 码 : A
内蒙古 锡林浩特 0 60 ) 2 0 0
文章 编 号 : 0 7 0 4 ( 0 0 1 - 1 9 0 1 0 — 7 5 2 1 )0 0 7 - 2
教轻 学 的倾 向 还 没有 得 到 根 本 改变 。 生 的 主 体性 、 动性 、 造 学 主 创 二 、 课 时应 考 虑 怎 样 激 发学 生 的 学 习兴趣 导
性仍 没有 得 到 充 分 发 挥 。其 中一个 重 要 的 因素 , 是 在 课 堂 教 学 就
中 , 们 仍 然 缺乏 促 进 学 生 “ 我 自主 探究 ” 具 体 教 学 策 略 。 通 过 对 的
课 题 。 在 学 习“ 物 的呼 吸 作 用 ” , 设 计 如下 导 言 : 多 同 学 如 植 时 可 许
导 新课 标 的 学 习 和理 解 并 结 合 自己平 时 的教 学 情 况,主 要 从 以 下 几 教 材 内容 不 同 , 言 所 选 择 的方 式 也 是 多 种 多样 的 。 方 面浅 析 高 中 生物 的探 究 性 教 学 。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中国科教创新导刊I 2008N O .33C hi na Educa t i on I nnov at i on H er al d 科教创新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的学习过程中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在课程设置、内容、结构和方法方面体现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的特点。
怎样更好的认识新课标和探究性学习,如何才能更好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对新课改,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重点。
1新课程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挑战《高中生物新课标》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教学理念,教材在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课程由三个“必修”和三个“选修”组成,课程教材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增加,尽可能的满足了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学习要求。
另一方面,新课改在增加了高中生物学科学时的同时,缩短了时间的间隔,有利于消除初三阶段的“生物真空带”,有利于初、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而新课标所提倡的探究性学习的主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以教为主的学习模式,一切从学生出发,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比起其他任何学科都理应具有更为突出的鲜活性、生命性和动态性。
探究学习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途径,它能使生物学科的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从生命现象中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运用生物学的有关原理解释或解决生物界所存在的问题的过程。
自主选择、学时调整、探究学习,新课标之下的这些改革都为生物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高中生物教学应对课改所面临的困难现今在生物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适应课改的环节和内容,只有认清病灶,对症下药才能更好的迎接课改挑战。
2.1知识性教学量过大,教学难度增加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仅知识性内容的教学就占用了课堂大多数的时间,因此难以有足够的时间来安排探究活动和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生物科探究式教学法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生物科探究式教学法分析摘要:新的课程改革标准已经向全国各大学校展开,在生物课堂上,笔者将结合自身和周围情况,通过一些实践性教学方法来探究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获取新知的能力,提升学生高中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从知识技能方面有所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016-01探究式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使其全面发展。
特别是对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独特的意义和贡献。
本文将通过笔者在生物课堂上具体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来加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知识并培养其科学推力能力。
通过实践发现,效果是可喜的,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获取新知的能力,其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有加强,此外还具有较强的合作交流能力、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新课程下高中生物的标准要求,使得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得到了提升。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起步较晚,从2004年起,才开始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进行全国高中的新课程改革实验。
新课程突出的主旨就是要学生转变自身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区域已经覆盖到了全国各地,实现了全国性的课程改革。
目前,经过了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已初具成效,很多学校的优秀老师都开始尝试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此次新课程改革是历届改革中影响最大的变革,它不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获取新知识,也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意识以及他们的实践能力,从小的方面讲就是一次伟大的教育更新,从大的方面说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振兴。
1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生物科探究式教学法的本质探究式教学的提出始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著名科学家施瓦布研究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和科学家进行研究的过程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处。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探索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探索
_
高 为依托 , 分调 动教 师 和学 生 的 充
Hale Waihona Puke 群 萋 《 生殖 和发育 》第 五章《 传和变 异》 、 遗 中都有 关于 染 色体 这 一 生 物 概 念 , 者 抓 住 这 一 目标 , 复 习 课 笔 在 中, 从染色 体的组成 、 种类 、 能、 为变 化 等入手 , 功 行
让学生构建 概念 图, 成 对所 学知 识 的 系统 理解 。 完 通过 学 生 自己 构 建 概 念 图 , 出 知 识 间 的 内在 联 系 , 找 并 形象地呈现出来 , 促进 对 知 识 的 理 解 。随 后 , 学 让 生 对 自己 所 画 的 概 念 图进 行 讲 解 , 家 一 起 点 评 , 大 让 学 生 及 时 发 现 自 己模 糊 或 错 误 的概 念 。在 生 物 教 学 中运 用 概 念 图 是 教 师 帮 助 学 生 学 会 学 习 的行 之 有 效 的 教 学 策 略 。根 据 认 知 学 理 论 , 念 图 可 使 学 生 深 概 刻理 解 概 念 与 概 念 间 的关 系 。它 更 重 要 的价 值 在 于 学 生 在 概 念 图 制 作 过 程 中 , 会 了 知 识 获 取 的 动 态 体 过程 , 学 生 了解 自己 已 具 备 的 知 识 和 认 知 结 构 , 使 同 时可以检查知识的不足和错误 , 及时调整补救 。 并 三 、 论 与 实 验 有 效 结 合 。 重 学 生 综 合 实 践 理 注
能 力 的 培 养
积 极 性 , 掘 新 的 课 程 资 源 。教 挖 飞 师教 学 方 法 的 改 进 已被 当前 教 育 界 视 为提 高 学 习 效 率 、 轻 学 生 减 负担 及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 有 效 途 径 。教 师 在 生 物 教 学 中 参 透 学 习 策略 , 生 在学 习 中掌握 学 习方 学 法 , 么生 物教 学必 然 会取 得好 那 的教 学 效 果 。根 据 新 课 标 的 要 求 , 合高 中生 物教 学 中 的认识 结 和体 会 , 者 认 为 以 下 三 个 方 面 笔 对 于 引 导 学 生 学 习 、 发 学 生 学 激 习 的兴 趣 和 取 得 良好 的 教 学 效 果 尤 为 重要 。 发挥教师在 教学 中的 引 导作 用 , 造 平 等 、 放 、 动 的 营 开 互 教 学 氛 围 教 师 的 引 导 作 用 从 表 面 上 看 是 在 课 堂 上 淡 化 了教 师 的 作 用 , 但这 恰恰 是 教 师作 用 的最 高 体 现 。教 师 必 须 引 导 学 生 自 己 设 定 正 确 的 目标 , 导 引 学 生 运 用 已有 的知 识 去 探 究 , 导 学 生 去 发 现 、 识 引 认 和 掌 握 知 识 , 而 取 得 成 功 。启 发 学 生 将 书 本 知 识 从 与 生 产 生 活 实 际 联 系 起 来 , 为 重 要 的 是 , 有 效 地 更 它 引 导 了 学 生 学 会 如 何 挖 掘 问 题 、 出 问题 , 而 为 培 提 进 养 学 生 的 创 造 性 思 维 奠 定 良好 基 础 。 现代教学理论认 为 , 良好 的 教 学 氛 围 可 以 有 效 地促进教学 的 展开 , 以增 进教 师 与学 生 的感 情 。 可 因 此 , 新 课 标 的 背 景 下 , 中生 物 教 学 能 否 满 足 新 在 高 课 标 的 要 求 , 键 在 于 是 否 在 教 学 中营 造 一 种 平 等 、 关 开 放 、 动 的 教 学 氛 围 。 所 谓 平 等 的 教 学 氛 围 是 指 互 教 师 在 教 学 中要 注 意 与 学 生 之 间 的 平 等 相 待 ; 谓 所 开 放 的教 学 氛 围是 指 学 生 能 够 成 为 教 学 的 主 体 , 全 程 参 与 到 教 学 的过 程 当 中 ; 谓 互 动 的 教 学 氛 围 是 所 指 教 学 中教 师 与 学 生 能 够 良好 互 动 , 互 动 中 使 学 在 生 把 所 研 究 的 问题 弄 透 彻 。 如 在 “ 物 的 新 陈 代 谢 ” , 学 生 问 : 色 植 物 生 中 有 绿 的光合作用主要是 利用无 机物 合成有 机物 , 时储 同 存 能 量 , 呼 吸作 用 主 要 是 分 解 有 机 物 , 成 无 机 物 而 生 并 释 放 能 量 。它 们 是 两 个 正 好 相 反 的 过 程 , 不 是 这 在 做 无 用 功 吗 ?对 这 个 问题 笔 者 引 导 学 生 从 两 者 发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生物的探究性教学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生物的探究性教学摘要: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由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自主探究,收集和处理信息,研究和讨论,求得问题解决的过程。
它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提出的”主体性教学原则”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而,上述新课程理念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某些平时不太引人注目的薄弱环节,往往会成为影响高中生物教师开展探究性教学的限制性因素。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改探究性教学一、探究性教学的四个特点探究性教学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现象,通过探究过程自然而然地进入科学的学习过程。
二是课程的活动性。
探究性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种能力是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学习和训练得来的。
三是重视过程、具有阶段性。
探究性教学旨在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一一科学概念。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认识发展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开始逐步提高到理性思维的。
探究活动的结果并不重要,而且这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对由亲身体验引出的要素所形成的概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同时,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也有深入的了解。
四是强调科学精神的培养。
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兴奋点被诱发,好奇心得到鼓励。
探究过程有独立操作、思考,也有集体的分析讨论,这既给予学生独立思考,自我钻研,自我决策,自我负责的机会,又要在讨论中强调对他人观点的容忍态度,强调尊重科学事实的态度,以及根据事实进行批判地思考的态度。
这种既重视个性发展,又重视集体合作的民主氛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都是极其重要的。
二、高中生物教学应对课改所面临的困难1、学生学习科目中考试科目与考试科目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在考试中分数所占的比例不同造成的,几十年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教育评价和甄别选拔制度。
新课程下的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
在生物实验教学 中需要 创造 性思 维 ,
:而创造性 思维又基 于 问题 , 因为学 生积极 究性学 习, 主 动 获 取 新 知 识 来 解 决 问 题 的 的创 造 性 思 维是 从 解 决 某 个 生 物 问题 开 始 教学活动. 它 不仅 注重 培 养 学 生 收 集 信 息 、
从某种意义上讲 , 问题 是 学 生 创 造 性 思 目前 , 在 新 课 程 标 准 的 改 革 背 景 分析 问题 及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 而且 , 更 加 注 的 , 然而 , 在 生 物 实 验 学 习 重 培养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和 实 践 能 力 , 因此 , 它 维 的动 力 和催 化 剂. : 下, 对 高 中 物 理 教 学 提 出 了 更 高 的 要 学 生 往 往 倾 向 于 记 住 所 学 的 知识 , 而 不 ≥ 求. 所 以, 高 中物 理 教 学 的有 效 性 成 为 可 以从 根 本 上 转 变 学 生 的 学 习 方 法 . 所 以, 中,
・
一
、
高 中生 物 实 验教 学 的现 状
( 一) 生 物 实 验 教 学 不 被 重 视
促 使学 生 的 学 习 过程 成 为一 个 积 极 主动 探 教 学 , 因为 不 同 的学 生 , 所 掌 握 的 知 识 索新事物 的过程. 例如 : 在学 习“ 根 对 矿 质 是不 同 的. 因此 , 教 师 要 根 据 学 生 的 情
・
、
并 行 分 层式 教 学 重 知识 文化 继 承 的局 面 , 它 重 视 学 生 的 主 从 学 生认 知 水 平 和 社 会 生 活 实 际 出 发 , ÷ 根 据教 学 内 容 创 设 问 题 情 境 , 从 而 在 吸 引 动且完 全参 与 , 同时 , 注 重 生 物 问 题 从 发 : 教师 要 加 强 与 学 生 的 交 流 和 沟 学 生 注 意 力 的 同 时 , 充 分 发 挥 学 生 的 主 观 通 , 了解 学生的兴趣爱 好 , 掌 握 学 生 的 现 、 提出 、 分析 到解决 的整个过 程 , 最 终 达 能 动性 , 激 发 学 生 的探 究 兴 趣 和 思维 潜 能 , j 学 习 情况 , 做 到 因材 施 教 , 进 行 针 对 性 到 提 高学 生 的科 学 素 质 的 目的导 下 , 探 究 式 教 学 已 成
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初探
【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高中 生物学 教学 自 主探究 策略
教 育部颁布 的高中生物课 程标 准 应深刻领会新的课程理念 , 转变教学观 念。 全 面和谐的发展 。 3 倡导探索性学习 、
相对于高 中生 物教学大纲发生 了跨越 性 的变化 , 的推广给新世纪的教育教 它
学提 出了新思路和新模式。 高中生物新
中有 重要 的意义” “ ,在教学中 ,教师应
生 物学科 的研究 对象是 包括人 在 内的一切生命 体 , 以及与之相关 的环境 因素。 新课标提出的注重与现实生活联
2 面向全体学生 、
面 向全体学生 , 了每一位学生 的 为 发展 ,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 也 是新课程标 准所遵循的教育价值观。 高 中生物课程标准将提高 全体 高 中学生 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生物课 程的核心 任务 , 为各类学生选择今后的学 习方 向 和职业方向提供帮助。 作为一 名高中生物教师 应深刻领 会新课程标 准中面向全体学生 。 一切为 了学生 的理念 。在教学实践 中, 正变 真
l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 高中生物新课标 明确提出 : 高学 提 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高 中生 物新课程 的核心任务 和价值所在。 生物科学素养
是学生科学 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每 个 公民适应现代社会和科技 发展应具
传统 的教学理念 和教材偏 向于灌 输 给学生系统 的知识 , 以学生 的被动接 受为主,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 掌握。 强调教师 的教而忽略 了学生的学 , 限制 了学生的发展和能力 的提高。
上反映 了我 国新一轮课程 改革 的理念 和要求 。 反映了新世纪 中我 国的社会需
备 的基本素养 。因此 , 生物教 师在教学
过程 中应立 足基础 , 教会学生理解生物 学基本现象、 事实、 规律 , 以及生物学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初探
[摘要]自主探究性教学策略,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自主探究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
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但就一年多来我们实施新课标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重教轻学倾向还没有根本改观,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已成为新课标实施的一个主要的“瓶颈”。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仍然缺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备课——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目前的新课标教材有多个版本,不同的版本编写上存在一定差异,在备课中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某个版本的教材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
而是根据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拟定课堂要解决的重点难点。
也就是说我们要以课程标准的理念备课,而不是以教材的理念备课。
为使探究教学在课堂中切实可行,我们的备课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一是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由于探究性教学对学生的自主性程度要求比较高,它应该遵循引导、合作、自主、创新的发展过程;二是从知识呈现方式的角度,陈述性知识只能采用部分探究,实验性知识、策略性知识采用完整探究;三是从探究方式的角度,可采取“问题”驱动式探究、小组互动式探究、实验探究等。
例如在教学“细胞增殖”一课中,实施“情景——问题”驱动式自主探究过程的部分片断。
如:
(1)从细胞变化的角度分析,生物体为什么能由小长大?
(2)情景铺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物体大都是由许多体积很小的细胞组成的,而且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会发生细胞分裂或者不再继续生长呢?
这种探究性教学的设计,以学生认知结构内的富有启发性的常规问题或已知生物事实材料,创设铺垫型的问题情境。
学生一般能从问题出发,通过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正及反的不同方式、层次的联想,变化发展出不同类型的新问题,从而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合乎情意的推理能力有重要作用。
二、导课——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优秀的课,必须重视导引的设计。
探究性教学的导引设计,必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同时符合学科的特点及教材自身的性质。
如在学习“矿质营养”前,可以这样设问导课:①“户养的花为什么要定期松土?为什么要选择肥料?”②有条件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郊区蔬菜或花卉基地了解“无土栽培技术”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活动,促使学生在好奇与思考中获得知识,并发现新的问题。
三、设问——激活学生的思维
探究来自问题,问题始于质疑。
设计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体现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堂提问还要注意“度”要适中,即学生通过思维可以得到解决的问题。
有些较难的问题就得想办法,补充适当的辅助性问题,把大题化小,分步提问,引导过渡,帮助学生克服思考难题中的障碍。
切不可有意设计太难的题目为难学生,这样会使学生无所适从,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厌学。
但对于过于简单的,甚至只要求学生回答是与否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也不宜当作探究性教学的问题。
四、小结——归纳与发散并举
课堂小结是活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好时机。
结合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得当的点拨、引导,使学生“居高临下”地俯视生物知识,有助于他们将平时所学的被肢解了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起到思维辐射的作用。
探究的结果,要在学生自己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引导、总结得出结论,明确结论的运用条件与范围。
对结论的解释,不要讲得太绝对,要留有探究的空间。
要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所谓“收”,将讨论、实验的结果要归纳整理;所谓“放”,课后布置的思考题具有开放性,布置的练习作业具有多样性,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实际背景中,用课内得到的结论去解释实际问题,解决后续知识,完成从实践—认识—具体的实践,认识上的两个飞跃,使小结做到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并举。
总之,自主探究性教学策略,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自主探究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
自主探究教学又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钻研,与同学的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