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节选)》教案
《秋水》教案(精选5篇)
《秋水》教案〔精选5篇〕《秋水》教案〔精选5篇〕《秋水》教案篇1教学目的:1、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本文寓意。
2、积累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重点理解“泾流、涘、望洋向假设、少、轻、殆、大方之家”等词语。
2、理解“非……那么……”和“见……于……”两种固定句式及“望洋兴叹”“贻笑大方”两个成语的含义教学难点: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理解河伯对海神假设的那番感慨。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壮阔辽远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
后两句那么非常富有哲理: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须再登上一层高楼。
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而现实生活也确实如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假如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
这个道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已有所阐述,下面我们就学习选自《庄子》的《秋水》。
二、作者介绍: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任蒙漆园吏,但不久辞去,不愿和统治者合作。
《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承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
”他继承并开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被后世人合称为“老庄”。
老子的思想是主张绝圣弃智,忘情寡欲,无为而治,庄子是在老子的根底之上,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即一切顺应自然,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假设命”。
这就是庄子最根本的哲学思想。
庄子的哲学思想主要表达在他和他的弟子门人合著的《庄子》一书中。
《庄子》,现存33篇〔其中内篇7,外篇15,杂篇11,《秋水》选自外篇〕。
艺术特色主要表如今:1、想象奇幻;2、构思巧妙;3、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4、文笔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色彩和浓郁的诗意。
《秋水(节选)》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秋水(节选)》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秋水(节选)》。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分析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通过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伟大,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 分析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 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文本内容、关键词语、修辞手法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展示秋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秋水的特点和感受。
(2)学生分享对秋水的印象和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秋水(节选)》,理解文本内容。
(2)学生标记关键词语和句子,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
3. 合作学习:(1)学生合作分析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生通过讨论,总结修辞手法的意义和作用。
4. 探究学习:(1)学生分组进行探究,解读文本,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2)学生分享探究成果,进行讨论和分享。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问题和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的表现,以及课堂讨论和分享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学生的总结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秋水》教案4篇
《秋水》教案4篇教学目标1.了解庄子及其基本思想。
2.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积累文言词汇。
3.理解本文的寓意重点、难点1.重点:在背诵的基础上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难点:理解本文寓意。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1.熟读成诵,对照注解,自读理解课文。
2.了解庄子及《庄子》一书,初步了解庄子思想。
二、课堂导入1.庄子与〈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庄了的门徒所著。
〈庄子〉一书想象奇幻,构思巧妙,言辞瑰奇,善用寓言与比喻,文笔汪洋姿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2.基本思想:主张“天道无为”三、诵读感知1.齐读课文2.正音、疏通文意。
3.解释下列短语秋水时至东面而视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始旋其面目莫己若少仲尼之闻见笑于大方之家4.特殊句式(相当于现代的固定短语),在课文中找出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
(1)非……则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2)见……于见笑于大方之家。
四、探讨1.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2.河伯见了北海为什么“望洋向若而叹”?3.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将“长见笑于大方之家”4.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五、延伸1.归纳成语2.比较河伯和“坐井观天”中的“井底之蛙”有何异同点。
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庄子及《庄子》一书。
2、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3、对比手法的运用。
4、领会主旨,明确寓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昨天我们开始了一篇新的文言文的学习,课题是---《秋水》。
上一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疏通文意,老师先看看大家学习和复习的效果。
1、秋水时至:2、百川灌河:3、不辩牛马:4、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5、东面而视:6、不见水端:7、始旋其面目:8、始旋其面目:9、望洋:10、以为莫己若:11、少仲尼之闻:12、轻伯夷之义:13、则殆矣:14、大方之家:对于文言词语的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希望大家多加留意。
2024年大学语文秋水教案(精选8篇)
2024年大学语文秋水教案(精选8篇)大学语文秋水教案篇一[导言]:选自《庄子》的《秋水》是一篇寓言故事。
故事虽短小,情节也简单,但是主人公河伯的形象丰满动人,惟妙惟肖。
此外,全文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值得好好体会感悟。
在这个环节之前,我引导学生串讲了课文,学习了需要掌握的几个词语,练习运用了“望洋兴叹”和“见笑大方”这两个成语,分析了故事中何伯的人物形象,学生对课文十分熟悉,这就为下面的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尝试着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蕴含其中的哲理,获取生活的智慧,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一切显得那么的水到渠成,游刃有余。
以下是引导学生感悟本文哲理启示的一段课堂实录。
[生]我谈一下整篇课文给我的启示。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人所能学到的知识是很有限的,而知识的海洋是无限的,所以我们不能认为自己懂得了很多,是非常渊博的,而应当时时刻刻做到谦虚。
[生]一个人如果自以为比别人都伟大,那是很可怕的,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生] 任何时候不能太骄傲,自我感觉不能太良好,狂妄自大只能让内行嘲笑。
[师]这几个同学都从文章整体得到了一定的启示,非常好,再有没有别的见解?[生]我觉得文章想告诉我们的就是戒骄戒躁。
[师]还有吗?[生]我读了第一句话有点想法。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这说明黄河水以前并没有这么壮观,许多河流的注入才壮大了它的声势,学习就像黄河一样,需要积累,才能积少成多。
[师]非常好!*同学非常善于挖掘语言深层的意义。
谁再说说?[生]何伯看见自己壮观就夜郎自大,看到海洋广阔才发现自己的渺小,所以我觉得人在生活中要经常把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要能正确看待自己,给自己正确地定位,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
[师]太好了!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生]人不但要和别人比较发现自己的短处,看到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还要善于自我反思,善于反思的人善于进步,《劝学》里面说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秋水优秀教案(通用9篇)
秋水优秀教案秋水优秀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秋水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秋水优秀教案篇1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一位古人:“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这位作家是谁?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又出自他的哪篇文章?(学生回答)明确:庄子《秋水》板书课题引入课文二、简介《庄子》并解题学生介绍后,教师点拨补充: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一书,汉代著录为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
其中《内篇》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他的文章:“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神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
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单看此文,寓意已经有了新的理解。
三、课文分析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字词读音及断句)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学生自读课文,交流课前预习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合作小组交流,互相补充、讨论、明确,在此基础上,小组推荐展示1-2名学生的卡片。
教师提示重点知识点,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其用法及意义。
(1)通假字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2)古今异义词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至于”,是动词“至”和介词“于”的连用,意为“到达”。
《秋水》教案最新3篇
《秋水》教案最新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秋水》教案最新3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秋水》 教案
《秋水》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合同协议、申报材料、规章制度、计划方案、条据书信、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application material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schemes, doctrine letters, emergency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秋水》教案《秋水》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秋水(节选)》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秋水(节选)》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秋水(节选)》。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通过分析课文结构,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3)通过模仿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秋水(节选)》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抽象句子和隐喻的理解。
2. 课文结构的分析和阅读理解。
3.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创作。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秋水(节选)》的文本和相关的教学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 学生分组合作的材料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秋水(节选)》的背景和作者。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其美。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探究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其含义。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合作,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总结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4. 探究学习:(1)学生自主探究课文结构,分析其组织和布局。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体验。
6. 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继续朗读和背诵课文《秋水(节选)》。
(2)学生选择一个修辞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完成一篇短文。
《秋水》教案参考(通用8篇)
《秋水》教案参考《秋水》教案参考(通用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秋水》教案参考(通用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秋水》教案参考篇1一、导入:我们中国的成语源远流长,含义深刻。
其中有两个成语,一个是“ 望洋兴叹” ,一个是“贻笑大方”。
大家知道它出自什么作品吗?(《庄子?秋水》)有谁能说一说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贻笑大方:让内行者见笑。
)二、介绍作者及《庄子》庄子,名周.宋蒙城(今河南商丘县附近)人。
大约生于公元前四世纪中叶,死于公元前三世纪上半时期,与孟子同时或稍后。
他作过蒙城漆园吏;楚威王要拜他为相,他拒绝了。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后学者所著。
一般人认定,“内篇”七篇是庄子自著,“外篇”十一篇是门人和后学者所著。
它是一部唯心主义哲学著作,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庄子》一书的思想核心.即清静无为,顺应自然,随从世俗,反对人为,弃圣绝知,否定现实的进步和斗争。
《庄子》中所宣扬的社会理想是人类远古,所谓“其卧徐徐,其觉于于”;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庄子》有一定的批判精神。
当时封建制代替了奴隶制,大批的贵族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他们极尽诡诈残酷,贪婪无厌,穷奢极欲。
庄子反对“知”、“圣”,诅咒黑暗,往往是基于此而发。
在后学中更明确指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这种深刻的批判精神,体现了《庄子》文章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后代也有积极影响。
三、整体感知课文《秋水》是《庄子?外物》中的一篇。
课文节选的是《秋水》篇的开头一段,以河伯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秋水》教案范文通用6篇
《秋水》教案范文通用6篇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每位老师都需要专心打算自己的教案课件。
每一个详尽的教案都需要有理有据,最好教案课件是怎么样的呢。
请看下面编辑为您搜集的有关“《秋水》教案”的资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保藏一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秋水》教案范文(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秋水》教案一、设计思路本文以河神的故事设喻,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扫除文字障碍,反复诵读,疏通文意,合作讨论理解其中蕴涵的深刻哲理,老师可以根据课堂情况给予适时的指导。
二、教材分析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要骄傲自大。
比喻和对比手法在本文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
三、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常识,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简洁了解庄子的基本思想,理解本文寓意。
四、教学重点1.了解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理解重点实词的意思以及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本文运用的比喻和对比的写法。
3.了解课文的写法及其中寓示的哲理。
4.娴熟背诵课文。
五、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写法及其中寓示的哲理。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1、结合解释,借助工具书,对全文进行翻译。
2、把握文中解释的字词,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的词、成语及较难翻译的句子。
(二)预习反馈1、发放译文材料,要求学生与自己的译文对比,找出翻译错误的地方,并自己矫正。
2、文言常识整理:(1)通假字:泾流之大(“泾”通“径”,直流。
)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辨别。
)(2)古今异义:至于北海到了(古)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今)百川灌河特指黄河(古)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今)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脸(古)相貌(今)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古)不吝啬,自然,不拘束(今)(3)成语:望洋兴叹: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
秋水(节选)教案教学设计
秋水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加注,自主归纳文言知识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通过河伯前后认识变化的对比,理解本文寓意。
3.结合拓展材料,初步感知庄子相对主义的哲学思想。
课前预习一、借助工具书为课文标号的内容加上恰当的注释,尝试口头翻译,记录疑难点。
二、预习思考: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运用什么方法说理?三、资料链接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战国中期宋人。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
提倡“无用”,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大无用就是有用。
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
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妙,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善用寓言和比喻,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鲁迅先生说过:“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要》)《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
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四、学生质疑流程设计:一、简单导入二、文言知识三、齐读文本四、人物分析五、就文论文六、联系后文七、知人论世八、秋水精神九、如何认识梳理归纳(1)通假字:(2)古今异义:(3)词性活用:①名词作状语②形容词作名词③意动用法(4)特殊句式:①宾语前置句②被动句秋水(节选)庄子寻小百川欣然自喜-不能骄傲领河伯望洋兴叹-天外有天悟觅相对智津海神一死生-顺其自然慧梁大天地齐物我-无为而治。
《秋水(节选)》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秋水》节选部分;(2)理解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领会作者的意图;(3)分析文章的结构,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增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2)领会宽容、谦逊、自知之明等品质的重要性;(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秋水》节选部分;(2)理解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3)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文章深邃的哲理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欣赏秋天的景色,感受秋天的气息;(2)板书课题《秋水》,简介作者及作品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本的韵律美;(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分享心得体会;(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品析文本:(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领会作者的意图;(2)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5. 拓展延伸:(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的哲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6. 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2)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吸收课文内容。
《秋水(节选)》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秋水(节选)》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秋水》节选部分;(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3)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自然景物,提高对诗歌的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3)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秋水》节选部分;(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3)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2)作者写作手法的深入分析;(3)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欣赏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并研究《秋水》全文,理解课文内容;(2)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课件;(3)制定教学计划和课堂活动安排。
2. 学生准备:(1)预习《秋水》节选部分,了解课文内容;(2)收集有关秋天的图片或诗歌,进行交流分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有关秋天的图片或诗歌;(2)简要介绍《秋水》的作者和背景;(3)激发学生对秋天的美好印象,引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秋水》节选部分,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解释生僻词语的含义;(3)学生合作探讨,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3. 课堂讲解:(1)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教师讲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4. 实践与应用:(1)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2)学生尝试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小练笔;(3)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价。
《秋水(节选)》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秋水(节选)》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秋水(节选)》,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秋水(节选)》,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珍惜,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秋水(节选)》的内容,掌握key 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秋水(节选)》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标记出生词和难句。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生词和难句的问题,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解答学生的疑问。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交流、协作解决问题等。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秋水(节选)》的原文文本。
2. 参考译文:提供《秋水(节选)》的参考译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4. 练习题库: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情景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秋水的景象,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感受力。
3. 比较教学:将《秋水(节选)》与其他相关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特点。
七、教学步骤1.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理解大意。
《秋水(节选)》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秋水(节选)》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秋水》节选文段。
(2)理解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分析其作用。
(3)掌握文中涉及的地理、历史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意。
(2)学会通过朗读、感悟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2)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掌握文中涉及的地理、历史知识。
(3)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秋水》节选文段。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的理解。
(2)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深入分析。
2. 朗读感悟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中的韵律美,进一步理解课文。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中的难点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秋水》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感知文本。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4. 朗读感悟: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中的美。
5. 分析讲解:针对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6.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抄写《秋水》节选文段,以加强记忆。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3. 预习下节课内容,提前了解课文背景。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练习题评价: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秋水(节选)》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秋水(节选)》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秋水》这篇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式。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特点。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意象等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会作者通过描绘秋水所表达的自然之美和对人生的感悟。
学生能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
2.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 学生对课文中的比喻、意象等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秋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秋水的特点和象征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标记生字词和不懂的句子。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生字词和不懂的句子,互相交流阅读心得。
4. 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意象等修辞手法,探讨作者的表达意图和寓意。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程度和参与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秋水》原文及注释。
2. 图片资源:秋水的图片。
3. 多媒体资源:相关的音频、视频材料。
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也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秋水》原文及注释。
2. 图片资源:秋水的图片。
《秋水》(节选)教案19 秋水节选教案
《《秋水》(节选)教案19 秋水节选教案》摘要:3了“非……则……”和“见…………”两种固定句式,责己狂妄河伯批己浅薄贻笑方 3、结,(五)固定格式吾非至子门则殆矣秋水(节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和掌握常见言实词和虚词义和用法掌握词基础上背诵课3了庄周及他哲学思想准确把握思想容能力目标通培养和提高学生和理言能力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言能力德育目标使学生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道理【教学重】理“泾流、涘、望洋向若、少、轻、殆、方”等词语整理和归纳“焉、、而”等词语义和用法3了“非……则……”和“见…………”两种固定句式【教学难】借助语境推断言词语义理河伯对海神那番感叹【教学方法】朗法问答法3探究拓展法【课安排】课【教学程】、导入我们国成语远流长含义深刻其有两成语是“ 望洋兴叹” 是“贻笑方”知道它出什么作品吗?(《庄子秋水》)有谁能说说这两成语思?(望洋兴叹义指伟事物面前感叹己藐今多比喻要做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贻笑方让行者见笑)二、介绍作者及《庄子》庄子名周.宋蒙城(今河南商丘县附近)人约生公元前四世纪叶死公元前三世纪上半期与孟子或稍他作蒙城漆吏;楚威王要拜他相他拒绝了《庄子》是庄周和他门人、学者所著般人认定“”七是庄子著“外”十是门人和学者所著它是部唯心主义哲学著作但具有很高学价值《庄子》思想核心.即清静无顺应然随从世俗反对人弃圣绝知否定现实进步和斗争《庄子》所宣扬社会理想是人类远古所谓“其卧徐徐其觉”;当是也民结绳而用甘其食美其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庄子》有定批判精神当封建制代替了奴隶制批贵族奴隶主化封建地主他们极尽诡诈残酷贪婪无厌穷奢极欲庄子反对“知”、“圣”诅咒黑暗往往是基而发学更明确指斥“圣人不死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诸侯门而仁义存焉”这种深刻批判精神体现了《庄子》定现实义对代也有积极影响三、整体感知课《秋水》是《庄子·外物》课节选是《秋水》开头段以河伯见海神喻说明人见识有限比较就会显示出己不足如骄傲满就难免贻笑方学生思考全可分多少层次?怎么划分?每层讲什么?明确全分两层层(“秋水至……以天下美尽己”)写黄河壮阔和河伯骄傲满二层写河伯见到海叹不如四、思想容分析、分析层提问层共两句话每句讲什么?明确句写黄河壮阔二句写河伯骄傲满提问河伯骄傲满神态、心理可用什么成语概括?(参考踌躇满志、夜郎)板设计川灌河——雄壮黄河不辩牛马——开阔层欣然喜——踌躇满志河伯天下美尽——夜郎、分析二层提问见到海河伯什么会望洋兴叹?明确对接纳众流、浩瀚无垠海说黄河与相较又实是太渺了当河伯怀着洋洋得心情向东而行到达北海“东面而视”满眼所触及是无边无际茫茫海水这和“不辩牛马”相差何啻天壤河伯还有知明顿觉己见识局隅愧弗如故而会望洋兴叹提问河伯是怎样进行我批评?明确首先以“‘闻道以莫己若’者我谓也”批评己“以天下美尽己”狂妄接着以看仲尼和轻视伯夷事例证实了己浅薄以“殆”阐明骄傲满危害性即势必遭到“方”耻笑批判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狂妄又将幡然悔悟河伯形象跃然坻卜呼欲出了从而揭示了反骄破满主旨给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板设计东面而视海二层不见水端责己狂妄河伯批己浅薄贻笑方 3、结提问对我们有何启示?明确我们可以从获得有益启示那就是说人见识总是有限见闻再多也不能骄傲满(学生说出诸如“人贵有知明”、“ 知耻近勇”、“谦受益满招损” 、“克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由无知”、“ 有比较才有鉴别”等都应予以肯定)五、总结有关语法()通假泾流(“泾”通“径”直流)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辨别) (二)词多义望洋向若而叹曰(名词海神名) 以莫己若者(动词如、及、比得上) (三)词类活用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作状语东向东面) 东面而视(方位名词作状语东朝东向东)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闻而轻伯夷义者(形容词动用法少认…;少看;轻认……轻轻视) (四)句式闻道以莫己若(宾语前置句宾语“己”置动词谓语“若”前面) 吾长见笑方(被动句见……表示被动可译“……被……” (五)固定格式吾非至子门则殆矣(“非……则”表示假设译“不是……就、且夫我尝闻少仲尼闻(“且夫……”再说而且用承接上引出另层思) 六、分析写作特以寓言形式说理因将客观东西主观化用拟人表现海、河就是不可避免了如河伯沾沾喜和对海神若谈话就是如另外论说采用了引申譬喻方法以见地扩展话题比如开始写是水而河伯对海神若谈话则提到了仲尼闻与伯夷义就由水势拓展到道德学问方面使涵更丰富主题更深刻七、作业默写课。
《秋水(节选)》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秋水(节选)》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秋水(节选)》。
理解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分析其作用。
理解文中表达的主旨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和分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秋水(节选)》。
理解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三、教学难点:领会作者通过描绘秋水之美,所表达的主旨和情感。
四、教学准备:教师课件PPT。
学生教材《秋水(节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采用图片导入法,展示秋水之美,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秋水(节选)》,感受文本之美。
要求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句子含义。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
引导学生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和分析。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讲解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深入解读文本,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5. 情感体验:让学生谈谈对秋水之美的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秋水(节选)》。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理解程度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课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课堂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少:认为…;少,小看;轻:认为……轻,轻视。)
(四)句式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句。宾语“己”置于动词谓语“若”的前面)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见……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七、作业
默写课文
《庄子》一书的思想核心.即清静无为,顺应自然,随从世俗,反对人为,弃圣绝知,否定现实的进步和斗争。
《庄子》中所宣扬的社会理想是人类远古,所谓“其卧徐徐,其觉于于”;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庄子》有一定的批判精神。当时封建制代替了奴隶制,大批的贵族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他们极尽诡诈残酷,贪婪无厌,穷奢极欲。庄子反对“知”、“圣”,诅咒黑暗,往往是基于此而发。在后学中更明确指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这种深刻的批判精神,体现了《庄子》文章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后代也有积极影响。
不辩牛马——开阔
第一层
欣然自喜——踌躇满志
河伯
天下之美尽在——夜郎自大
2、分析第二层
提问:见到大海,河伯为什么会望洋兴叹?
明确:对于接纳众流、浩瀚无垠的大海来说,黄河与之相较,又实在是太渺小了。当河伯怀着洋洋自得的心情向东而行,到达北海,“东面而视”时,满眼所触及的是无边无际的茫茫海水,这和“不辩牛马”相差何啻天壤。河伯还有自知之明,顿觉自己的见识局于一隅,自愧弗如,故而会望洋兴叹
(五)固定格式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表示假设,译为:“不是……就、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再说,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 意思。)
六、分析本文写作特点
本文以寓言的形式说理,因此将客观的东西主观化,用拟人的来表现海、河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如河伯的沾沾自喜和对海神若的谈话就是如此,另外,在论说时,文章采用了引申譬喻的方法,以小见大地扩展话题。比如文章开始写的是水之大,而河伯对海神若的谈话则提到了仲尼之闻与伯夷之义,就由 水势的大小拓展到道德学问的方面来,使文章的内涵更丰富,主题更深刻。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问答法。
3.探究拓展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中国的成语源远流长,含义深刻。其中有两个成语,一个是“ 望洋兴叹” ,一个是“贻笑大方”。大家知道它出自什么作品吗?(《庄子" 秋水》)有谁能说一说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贻笑大方:让内行者见笑。)
二、介绍作者及《庄子》
庄子,名周.宋蒙城(今河南商丘县附近)人。大约生于公元前四世纪中叶,死于公元前三世纪上半时期,与孟子同时或稍后。他作过蒙城漆园吏;楚威王要拜他为相,他拒绝了。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后学者所著。一般人认定,“内篇”七篇是庄子自著,“外篇”十一篇是门人和后学者所著。它是一部唯心主义哲学著作,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秋水(节选)》教案
《秋水(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准确,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四、思想内容分析:
1、分析第一层
提问:本层共两句话,每句讲什么?
明确:第一句写黄河的壮阔。第二句写河伯的骄傲自满。
提问:河伯骄傲自满的神态、心理可用什么成语概括?
(参考:踌躇满志、夜郎自大)
板书设计 :
百川灌河——雄壮
黄河
五、总结本文有关的语法
(一)通假字:
泾流之大。(“泾”通“径”,直流。)
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辨别。)
(二)一词多义
望洋向若而叹曰。(名词,海神名。)
以为莫己若者。(动词,如、及、比得上。)
(三)词类活用
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作状语。东:向东面。)
三、整体感知课文
《秋水》是《庄子·外物》中的一篇。课文节选的是《秋水》篇的开头一段,以河伯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学生思考:全文可分为多少个层次?怎么划分?每层讲什么?
明确:全文分两层:第一层(“秋水时至……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板书设计 :
东面而视
大海
第二层 不见水端
责己狂妄
河伯 批己浅薄
贻笑大方
3、小结。提问:本文对我们有何启示?
明确: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那就是说一个人的见识总是有限的,见闻再多,也不能骄傲自满。(学生说出诸如“人贵有自知之明 ”、“ 知耻近于勇 ”、“谦受益,满招损” 、“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自大由于无知”、“ 有比较才有鉴别”等,都应予以肯定。)
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教学重点
1.理解“泾流、涘、望洋向若、少、轻、殆、大方之家”等词语。
2.整理和归纳“焉、于、而”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非……则……”和“见……于……”两种固定句式。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理解河伯对海神的那番感叹。
提问:河伯是怎样进行自我批评的?
明确: 首先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接着以小看仲尼和轻视伯夷的事例,证实了自己的浅薄。最后以一个“殆”字,阐明骄傲自满的危害性,即势必遭到“大方之家”的耻笑。批判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一个狂妄自大,又将幡然悔悟的河伯形象跃然坻卜,呼之欲出了,从而揭示了反骄破满的主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