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大纲修改 (2)
设计材料与工艺
《设计材料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与教学任务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造型材料与加工技术和设计的关系十分密切。
优秀的设计只有通过合适的材料和加工技术得以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常用材料的性能、加工工艺及其应用范围,能从经济、实用、美观等诸因素出发,合理选用各种不同的材料,了解具有良好前景的新材料、新工艺,了解材料表面加工工艺及面饰处理,为正确设计出能给人以物质和精神享受现代化工业产品打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1)了解常用材料的性能及其加工工艺;(2)产品设计中合理选择材料的能力。
(3)了解具有良好前景的新材料、新工艺。
(4)了解材料表面加工工艺及面饰处理工艺。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概论主要内容:介绍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了解材料与设计关系、掌握材料的发展史以及设计材料的分类。
教学要求:了解设计材料的发展史、设计材料的分类。
重点难点:如何使学生了解学习材料的重要性,调动学习热情。
第二章:设计材料的一般性能主要内容:了解设计材料的固有特性和设计材料的派生特性。
教学要求:了解性能的概念。
重点难点:性能在设计中的运用。
第三章:设计材料感觉特性的运用主要内容:理解设计材料感觉特性的概念、质感设计的形式美法则、运用原则以及抽象表达基础及意义。
教学要求:掌握材料感觉特性的应用。
重点难点:材料的美感。
讲授提示与方法:重点讲解材料感觉特性的概念、内容、评价方法,通过产品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材料的美感,通过引用实例吸引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四章:材料与环境主要内容:了解绿色设计的概念和内容以及典型的绿色设计材料。
教学要求:了解掌握绿色设计材料。
重点难点:绿色设计方法和绿色材料。
讲授提示与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工业设计师的责任和义务重于利益,确定绿色设计是今后设计的发展方向。
第五章:产品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与开发主要内容:理解设计材料的选用原则,把握材料工程的发展方向;了解新材料的发展标志和开发方向。
D013252《设计材料与工艺》实验教学大纲
《设计材料与工艺》实验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aterials and Processes of Product Design课程编码:D013252学时:课程总学时48学时,实验总学时16学时。
学分:总学分3学分、实验总学分1学分。
是否独立设课:非独立设课先修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I、工程力学II适用专业:工业设计开课单位:机械与电子工程系撰写人:张翔春审核人:甘××修订时间:2014年8月一、本实验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发展现状《设计材料与工艺》是以研究常用设计材料的属性、性能、加工工艺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它在工业设计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工业设计不仅要合理构思以实现特定功能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寻找符合广大消费者审美情趣、能为广大消费者所接收的形态与质感,而且还要用确切的表达方式,将设计思想转化为可供生产的图样,最终能够进行成形生产,完成产品制造。
因此,为适应工业设计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熟悉与设计对象密切相关的材料、成形、结构等知识。
二、本实验课程的目的、任务和主要内容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工业设计中常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应用与加工工艺、选材目的及其产品质感特征方面的知识,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
同时使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在从事产品设计时,知道应该选用何种材料才能满足所设计的产品的功能,以及所选用的材料是否能被加工出所设计的产品形状,以实现产品设计中功能、美观与经济的统一,为后续课程的设计实践环节打下良好基础。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参观产品加工厂、观摩产品生产过程,或进行设计材料加工制作实训的方式进行,并写出相关产品主要组成部分所用材料及加工成形方法的调查报告。
在实训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采用参观和实验/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实验表现和实验报告相结合。
2、成绩评定:以百分制计分,最终成绩的构成为实验表现和实验报告综合占总成绩的30%。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教学大纲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教学大纲
参考学时:3周学分:3 课程编号: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掌握设计中常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应用与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实现视觉设计中材料与功能的统一。
二、本课程的内容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设计与材料
第二节设计的物质基础
第三节材料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设计材料的分类及特性
第一节设计材料的分类
第二节材料特性的评价
第三节材料的固有特性
第四节材料的工艺特性
第三章材料感觉的应用
第一节材料感觉特性的概念
第二节质感设计
第三节材料的抽象表达
第四节材料的美感
第四章材料与环境
第一节环境意识
第二节绿色设计
第三节绿色材料
第四节材料选择对环境保护的考虑
第五节影响材料选择的环境因素
第五章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与开发
第一节设计材料的选用
第二节材料工程的发展
第三节设计材料的开发
第六章金属材料及加工工艺
第七章塑料及加工工艺
第八章木材及加工工艺
第九章玻璃及加工工艺
第十章纸制品加工工艺
三、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视觉设计中材料设计的内容、方法。
2、了解各类设计材料的分类和材料特性,了解简单的材料加工工艺。
3、质感设计的形式美法则、运用原则及主要作用。
4、绿色设计的基本特征,绿色材料的主要内涵和评价方法。
四、学时分配建议
本课程共32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
产品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教学大纲
《产品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0******* 课程名称:产品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学分:3 总学时:48讲课学时:48 实践学时:0适用对象:工业设计专业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构成基础、机械制图、工业设计史、产品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产品效果图技法与分析、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等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产品设计材料与加工》是工业设计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有关设计材料及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必需的基本技能。
为正确选择产品造型设计材料,安排加工工艺,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了解设计材料在造型设计中的地位;材料的感觉特性、材料与环境的关系。
了解木材、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的基本特性、工艺特性及运用。
掌握材料的工艺特性。
掌握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的组成、基本特性、工艺特性;常用材料的性能及应用知识。
初步掌握常用设计材料的性能与应用,具备选用材料的能力。
初步具备正确选定产品造型的材料成型加工工艺、连接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1章概论1、教学内容(1)掌握:产品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及设计材料的基本特性。
(2)理解:材料设计的内容、方式及材料与产品的匹配关系。
(3)了解:设计材料的分类、应用及发展史。
2、重点产品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及设计材料的基本特性。
3、难点材料与产品的匹配关系。
第2章材料的工艺特征1、教学内容(1)掌握:材料的成型加工和表面处理工艺的概念、目的、种类特性、选择原则及应用。
(2)理解:材料连接工艺的种类、特点与应用。
(3)了解:材料的工艺性,新材料成型技术。
2、重点材料的成型加工和表面处理工艺的概念、目的、选择原则及应用。
3、难点材料的成型加工和表面处理工艺的应用。
第3章材料感觉特性的运用1、教学内容(1)掌握:质感设计的形式美法则及运用原则。
(2)理解:材料感觉特性的内容,评价及构成因素。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修订版)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修订版)(章节总结)班级:工业设计101姓名:柳佳学号:201010131指导老师:王斌修目录第一章……………………………………………(1-2)第二章……………………………………………(2-4)第三章……………………………………………(4-5)第四章……………………………………………(5-7)第五章……………………………………………(7-9)第六章……………………………………………(9-11)第七章……………………………………………(11-12)第八章……………………………………………(12-14)第九章……………………………………………(14-15)第十章……………………………………………(15-16)第十一章…………………………………………(16-17)第一章概论纵观人类进化历史,材料的开发、使用和完善都贯穿其中,是人类文明和时代进步的标志,是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
材料是人类生产各种所需产品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是通过利用材料来创造各种产品得以实现的。
人类的设计意识与使用材料是并生共存的,任何设计都需要通过材料来实现。
产品造型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认识的过程,是“造物”与“创新”的过程,是应用的过程。
列举古希腊的石椅,我国明代的椅子,及国外椅子的发展创新历程,说明设计造型的变化与发展和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
通过不断的是研究和实践,设计师们在材料的运用上给我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依托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给材料运用更大的发展空间。
产品科学的发展,使产品形态产生了根本变化。
产品造型设计是工业产品技术功能设计与美学设计的结合与统一,集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经济和艺术为一体。
造型设计是一种人造物的活动,是人们在一定文化艺术指导下,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人类科学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用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将各种材料转变为具有一定价值或具有商品性的工业产品的创造活动。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大纲及教学日历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课程大纲一、课程名称:工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二、学分:2学时:32三、教学对象:工业设计四、先修课程:工程制图五、课程目的本课程是工业设计本科的专业课。
目的是使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在从事产品设计时,知道应该选用何种材料才能满足所设计的产品的功能,以及所选用的材料是否能被加工出所设计的产品形状。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产品设计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工程技术基础知识,以及有关工程设计材料及其选用和成型的基础概念。
六、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应用及加工方法,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产品设计中,所需要的材料与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以实现产品设计中功能、美观与经济的统一。
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基本要求1.培养学生对设计材料及其感觉特性等必要的基本知识:具有对于工业设计中产品材料的选择与开发。
2. 能够熟练地选择金属材料、塑料材料、木材及玻璃并掌握其加工工艺特性。
具有选择实际工业设计中材料的能力。
3 对常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有初步认识。
4 了解新型材料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向。
(二)课堂讲授本课程属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在讲课的过程中应尽可能联系生活和工程实际。
通过揭示材料的基本特性及加工工艺知识发生过程,培养学生工业设计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综合素质教育作用。
(三)课后自学为了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每章都安排一部分内容,课上教师只给出自学提纲,不作详细讲解,课后学生自学。
(四)课堂讨论课堂讨论的目的是活跃学习气氛,开拓思路,。
教师应认真组织,安排重点发言,充分调动每一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做好总结。
(五)习题课习题课以典型例题分析为主,并适当安排开阔思路及综合性的练习及讨论。
共2学时(已包括在前述学时分配中)。
(六)课外作业课外作业的内容选择基于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巩固,培养综合计算和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及互联网资源的能力。
《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
《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材料与工艺》是一门综合性的工程类课程,为学生提供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材料选择、设计和加工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材料的基本性质、分类和常见应用,以及材料加工的基本工艺和常见方法。
该课程适用于工程类专业的本科生。
二、课程目标1.理解和掌握材料科学的基础概念和原理;2.熟悉常见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3.掌握常见材料的加工工艺和方法;4.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课程内容及安排1.材料科学基础a.材料的概念、特点和功能;b.材料的分类及特性;c.材料的表征和测试方法。
2.金属材料a.金属的基本组织和结构;b.金属的性能与加工;c.常见金属材料的应用。
3.非金属材料a.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能;b.陶瓷材料的特点和应用;c.复合材料的构造和特性。
4.材料的加工工艺a.常见的材料加工方法和工艺流程;b.金属加工的常用工艺;c.非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
5.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a.材料性能测试和表征实验;b.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案例分析;c.材料加工工艺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方法1.讲授相结合。
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2.实验操作。
开设实验课,引导学生进行材料性能测试和加工工艺操作。
3.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占比40%,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等;2.实验成绩占比30%,包括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能力评估;3.期末考试占比30%,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
六、教材和参考书目1.教材:2.参考书目:七、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评价和课程质量评估,及时了解课程的教学效果,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程评价,提出建议和意见,使课程更加完善和实用。
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
1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加工工艺(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又称材料成形技术,是金属液态成形、焊接、金属塑性加工、激光加工及快速成形、热处理及表面改性、粉末冶金、塑料成形等各种成形技术的总称。
它是利用熔化、结晶、塑性变形、扩散、相变等各种物理化学变化使工件成形,达到预定的机器零件设计要求。
材料加工成形制造技术与其他制造加工技术的重要不同点是工件的最终微观组织及性能受控于成形制造方法与过程。
换句话说,通过各种先进的成形加工工艺,不仅可以获得无缺陷工件,而且能够控制、改善或提高工件的最终使用特性。
材料加工工艺与机械切削加工方法不同,在加工过程中机器零件不仅会发生几何尺寸的变化,而且会发生成分、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变化。
因此材料加工工艺的任务不仅要研究如何获得必要几何尺寸的机器零部件,还要研究如何通过加工过程的控制而使零件具有设定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从而保证机器零部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寿命。
图1 1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关系三角锥材料的使用性能取决于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成分,然而材料的应用最终取决于材料的制备与成形加工。
因而,材料的成形加工工艺是制造高质量、低成本产品的中心环节,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中极为关键的一个要素(图1 1),也是促进新材料研究、开发、应用和产业化的决定因素。
材料加工技术不仅在机械电子工业领域、而且对制造业中的纺织工业、资源加工业及其他工业领域都起着重要作用。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国机械工业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供的统计数字,2006年我国机械工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86%,国际上通常认为:当一个产业的增加值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5%即为支柱产业,我国机械工业长期以来高于此值。
我国的机械工业无论产值、利润、新产品产值、进出口总额都在我国有着重要地位。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修订版章节总结(修订版)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修订版)(章节总结)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第一章:设计与材料1、材料分类:石器;陶器;铜器;铁器;人工合成材料(时代)。
2、材料:人们用以作为物品为物质它不仅仅包括我们传统概念中心的钢材木材塑料等普通材料,还包括一些装置工具用具等。
3、工艺:是指材料的成型工艺;加工工艺;表面处理工艺。
4、产品设计三要素:材料;工艺;产品的功能、形态。
5:材料设计:方式上从产品功能、用途;从原材料,内容上以包括“物—人—环境”的材料系统为对象将材料性能开发6:材料性能的三个层次,核心部分是材料的固有性能;中间层次世人的感觉器官能直接感受的材料性能;外层是材料性能中能直接赋予视觉的表面性能。
产品功能设计所要求的是与核心部分的材料固有性能相匹配,而在产品设计中除了材料的形态之外,还必须考虑材料与使用者的触觉、视觉相匹配。
第二章:材料的工艺特性1:成型加工工艺:美观的造型设计必须通过各种工艺手段将其制作成为物质产品通过不同方法的工艺方法来塑造不同的工艺2:工艺方法:去除成型堆积成型塑性成型3、工艺水平:材料结构和工艺方法均相同,但由于工艺水平不同,所获得的产品质量也不同。
4、新工艺的采用:新工艺的采用替代传统工艺是提高产品造型效果的有效途径。
5、材料成型工艺的选择原因产品材料的种类:铸铁件—铸造成型,ABS塑料型—塑成型产品的尺寸精度要求:产品尺度精度高低,与成型工艺密切相关。
产品的形态及复杂程度:产品的形态与复杂程度也决定了成型工艺的方法产品的批量;在一定的前提下生产批量也会影响影响材料和成型工艺的选择现有生产条件:必须考虑企业的生产能力跟实际的水平充分考虑利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可能性6、材料的连接工艺、机械连接焊接粘接技术静连接动连接7、材料的表面处理目的:一是保护产品二是可以让人感受到其感受特征表面处理类型:一表面精加工二表面层改质三表面被覆材料表面处理工艺的选择原因;一形态的时态性,二求简的单纯性,三功能的合理性,四情感的审美性,五产品的多样性六产品的经济性七环境保护6、新材料成型技术:快速成型的原理及特点:是改变了传统模式的制造方式,设计制造一体化;设计的易达性;快速性;材料的广泛性。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修订版教学设计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修订版教学设计一、前言本教学设计是针对设计专业的学生,主要内容包括设计材料和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应用和操作。
设计材料和加工工艺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它们的掌握对于设计师的发展和成长非常重要。
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设计材料和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掌握它们的应用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设计材料的种类和特点。
2.掌握基本的设计材料的应用和操作。
3.了解加工工艺的种类和基本原理。
4.掌握基本的加工工艺操作技能。
三、教学内容1. 设计材料设计材料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它们的属性、特点和应用都会对设计师的创造力和成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介绍各种常见的设计材料:如纸张、布料、玻璃、金属等。
•各种设计材料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学生进行基本的设计材料应用和操作实践。
2. 加工工艺加工工艺是设计师把设计概念转化为具体产品的关键环节,它们的选择和应用会对产品的质量和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介绍加工工艺的种类和基本原理:如冲压、喷涂、切割等。
•各种加工工艺的应用和操作技巧。
•学生进行基本的加工工艺操作实践。
四、教学方法•讲授:教师用PPT展示各种设计材料和加工工艺的特点、应用和操作方法。
•实践:让学生进行基本的设计材料应用和加工工艺操作实践,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互动: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期中考试:检测学生对于设计材料和加工工艺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期末项目:让学生选取一个题目进行设计材料和加工工艺的整体应用,检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资源•教材: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修订版•工具:图片、PPT、实物样品七、教学效果本教学设计结合了讲授、实践和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设计材料和加工工艺的特点和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工业设计专业《设计材料与工艺》课程改革
工业设计专业《设计材料与工艺》课程改革材料是工业设计的物质基础。
任何设计的价值都建立在可用材料的基础上,并利用现有的成形工艺体现出来。
《设计材料与工艺》是工业设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设置在第三学期,共48学时,其中包括8个学时的实验课程。
设计材料与工艺旨在使学生掌握常用材料及性能、加工工艺、材料的正确选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在产品设计中能够有机地结合形态、功能和材料三大要素。
目前,设计材料与工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教学效果有待提高,课程教学改革是当务之急。
1《设计材料与工艺》课程对工业产品设计的意义材料是工业设计的物质基础,任何设计的功能及形态都是以技术加工后的材料来实现的,并且材料的选择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设计的呈现。
一般情况下,设计师对产品的功能特性是明确的。
目前,突出问题在于设计师对于材料特性的了解及客观评价有限。
如何建立材料特性及产品功能之间的匹配关系成为了当前设计师的瓶颈问题。
另外,成形工艺是结构形态设计实物化的途径,任何造型设计都要经过合适的成形工艺加工和制造出来。
一个好的设计作品不仅要满足造型和功能的要求,还要充分考虑产品结构的成形性。
《设计材料与工艺》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类课程,它使设计师能够在现有条件下设计出更贴近实际的作品,赋予设计科学技术的色彩,能够有效地将设计实体化和商品化。
2《设计材料与工艺》课程的教学现状目前,大部分院校《设计材料与工艺》课程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内容展开教学:材料的历史与分类、常用各种材料的性质和工艺、材料的选择应用和质感设计、新材料新技术及新工艺。
在当前教学过程中,仍沿袭理工科的教学模式将有关材料的种类、性能及应用等知识罗列到工业设计专业上,导致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把材料工艺知识与设计联系起来。
本课程理工类知识比较多,对于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很难做到完全理解并利用。
简单的课堂理论知识灌输和几个学时的实验课程,加上最后的期末闭卷考核,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应对考试,效果有限,并不能真正达到培养目标。
《设计素材及制造工艺》教学大纲
《设计素材及制造工艺》教学大纲设计素材及制造工艺教学大纲1. 引言本教学大纲旨在介绍设计素材的选择和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以帮助学生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做出合适的决策。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将能够理解不同类型的设计素材和制造工艺,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设计问题。
2. 研究目标本课程的研究目标如下:- 理解不同类型的设计素材,包括金属、塑料、陶瓷等;- 掌握不同类型的素材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理解不同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包括冲压、注塑、焊接等;- 掌握不同制造工艺的选择和应用方法;- 能够综合运用设计素材和制造工艺的知识,解决实际设计问题。
3.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下:3.1 设计素材的选择- 金属素材- 不同金属材料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金属材料的选择原则和方法- 塑料素材- 塑料材料的种类和特点- 塑料材料的选择原则和方法- 陶瓷素材- 陶瓷材料的种类和特点- 陶瓷材料的选择原则和方法3.2 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 冲压工艺- 冲压工艺的原理和应用领域- 冲压工艺的选择原则和方法- 注塑工艺- 注塑工艺的原理和应用领域- 注塑工艺的选择原则和方法- 焊接工艺- 焊接工艺的原理和应用领域- 焊接工艺的选择原则和方法3.3 实践案例分析本章节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设计问题。
学生将分析不同设计素材和制造工艺的选择,并找到最适合的方案。
4.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授课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介绍不同设计素材和制造工艺的知识点;- 实例演示:教师通过实例演示,展示不同设计素材和制造工艺的选择方法;- 小组讨论:学生将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实践案例;- 实践操作:学生将进行实践操作,练应用设计素材和制造工艺的知识。
5. 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课堂作业: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践项目: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并撰写实践报告;- 期末考试: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检验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工业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考试范围提纲.doc
1、金屈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2、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是指材料在使用过程屮表现出來的性能,它包括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3、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是指材料对各种加工工艺适应的能力,它包括铸造性能_、爪力加T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T性能等。
4、根据载荷作用性质不同,载荷可分为静载荷、冲击载荷、疲劳载荷等三种。
5、材料按照其化学组成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有机材料四类。
6、材料基本性能包括尚有特性和派生特性。
7、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切削加工工艺性能、铸造工艺性能、锻造工艺性能、焊接工艺性能、热处理工艺性能等。
8、工业产品造型材料应具备的特殊性能包括感觉物性、加工成型性、表面工艺性和环境耐候性。
9、钢铁材料按化学组成分为钢材、纯铁和铸铁;其屮钢材按化学组成分为素钢和合金钢。
10、铸铁材料按照石墨的形态可分为可锻铸铁、灰口铸铁和球墨铸铁三种。
11、变形铝合金主要包括锻铝合金、硬铝合金、超硬铝合金和防锈铝合金。
12、金属制品的常用铸造工艺包括砂型铸造、熔模铸造和金属型铸造等。
13、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表面改质处理、表面精整加工和农而被覆处理。
14、梨料按照其重复加工利用性能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5、須料制品的成型工艺主要包括吹燃成型、挤報成型、吸犁成型、注塑成型等。
16、陶瓷材料根据其原料、工艺和用途,可以分为传统陶瓷和近代陶瓷两大类。
17、陶瓷制詁的工艺过程一般包括原配料、坯料成型和窑炉烧结三个主要工序。
_18、陶瓷制品的坯体成型方法主要有压制成型、可燃成型和注浆成型三种。
19、陶瓷制品的旋压成型可以分为覆旋旋床法和仰旋旋斥法一两种。
20、日用陶瓷制品可以分为陶器、瓷器和妬器。
其屮陶器的气孔率和吸水率介于妬器和瓷器之间。
21、玻璃按用途可分为日用器皿玻璃、技术用玻璃、建筑用玻璃、和玻璃纤维四大类。
22、玻璃的加工工艺色括原料装配、加热熔融、成型加T、热处理和表而装饰。
《工业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教学大纲(可打印修改)
《工业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教学大纲课程类别:学科基础教育课程课程名称:工业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工业设计系课程编号:总学时:56 学分: 3.5适用专业:工业设计先修课程:机械制图,等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地位、作用该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以研究材料的分类、属性、性能、加工工艺和设计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
材料是产品制造的第一要素,通过对常见工业材料的学习和了解,掌握有关工业材料的基本知识和选择运用,为从事产品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工业设计与材料第二节材料的类型第三节材料的属性第二章塑料第一节常用塑料第二节塑料产品的成型工艺 第三节塑料产品的设计原则第四节 塑料产品的着色工艺第三章金属材料第一节金属材料的分类第二节金属材料的性能第三节金属材料加工工艺第四节金属材料的设计应用第四章陶瓷第一节陶瓷基本知识第二节陶瓷材料的性能第三节陶瓷加工工艺第四节陶瓷材料的设计应用第五章玻璃第一节玻璃基本知识第二节玻璃加工工艺第三节玻璃材料的设计应用第六章木材第一节木材基本知识第二节木质人造板第三节木材加工工艺第四节木材的设计应用第七章复合材料第一节复合材料概述第二节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第三节复合材料的设计应用第八章材料的表面处理第一节涂料概述第二节涂装工艺第三节其他表面处理工艺第九章材料及加工工艺的选用第一节材料选择的原则和方法第二节加工工艺的选用第三节材料及工艺选用范例三、实验实验一实验内容:塑料及制品的成型方法及工艺(4学时)方案一:安排4学时时间,到相关塑料制品厂进行实地考察,参观了解特定制品的成型方法及工艺过程,通过调查了解掌握塑料材料的分类、基本性能等,为工业设计塑料材料的选择及应用典定基础。
方案二:在本校材料学院有关塑料实验室实验,进行塑料性能及制品成型方法的操作实验,增强对塑料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提高设计运用的能力。
实验二实验内容: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4学时)在理论课学习基础上,到学校金工实验实习中心进行金属材料的冷热加工工艺见习和实际操作,具体内容包括铸造成型加工、金属压力加工、金属切削加工、金属连接加工等。
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
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材料与设计材料贯穿于人类进化的过程, 是人类文明和时代进步的标志,是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
产品造型设计的过程事实上是对材料的理解和结识的过程, 是应用的过程。
列举古希腊的石椅, 我国明代的椅子, 及国外椅子的发展创新历程, 说明设计造型的变化与发展和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 材料的分类设计材料按材料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金属、高分子材料、木材、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设计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黑色金属 有色金属纤维: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橡胶:通用橡胶、特种橡胶塑料: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水泥 玻璃耐火材料 陶瓷:传统陶瓷、特种陶瓷 树脂基金属基 陶瓷基力学性能(机械性能) 高低温性能: 抗蠕变, 抗脆化物理性能:化学性能: 抗腐蚀工艺性能:一. 金属的分类:通常将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黑色金属 通常指铁, 锰、铬及它们的合金(重要指钢铁)。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材料的性能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二. 金属的分类与特性1.黑色金属的分类及特性种类特性用途铁是一种光亮的银白色金属。
密度7.86克/厘米3。
熔点1535℃, 沸点2750℃。
常见化合价+2和+3, 有好的延展性和导热性。
也能导电。
纯铁既能磁化, 又可去磁, 且均很迅速。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是一种良好的还原剂。
工业部门铬(铬钢)银白色金属, 质硬而脆。
密度7.20克/厘米3。
熔点1857±20℃, 沸点不锈钢, 汽车零件, 工具, 磁带和录像带2.有色金属的分类三. 钢铁的牌号1.碳钢的牌号表达方法2.普通碳素钢结构钢的牌号和用途3.合金钢:在优质碳素结构钢的基础上, 适当加入合金元素制成, 以调节钢材性能。
按所含元素不同可分为:锰钢、铬钢、铬镍钢、铬钼钒钢等24个钢组, 共77个常用普通低合金结构钢的牌号说明: 牌号: 20MnV(含碳0.17%--0.24%、含锰1.30%--1.60%、含钒0.07%--0.12% )。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
材料与工艺NO.11、什么是材料的固有特性?包括那些方面?1)、材料的固有特性是由材料本身的组成、结构所决定的,是指材料在使用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受外界(即使用条件)的制约。
2)、包括两个方面:a、材料的物理性能:1、材料的密度2、力学性能(强度、弹性、和塑性、脆性和韧性、刚度、硬度、耐磨度)3、热性能(导热性、耐热性、热胀性、耐火性)4、电性能(导电性、电绝缘性)5、磁性能6、光性能b、材料的化学性能:1、耐腐蚀性2、抗氧化性3、耐候性2、什么是材料的派生性能?包括哪些内容?1)、它是由材料的固有特性派生而来的,即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和环境特性。
2)、材料的派生特性包括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环境特性和环境的经济性。
3、工业造型材料应具备哪些特征?产品是由一定的材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而构成的,一件完美的产品必须是功能、形态和材料三要素的和谐统一,是在综合考虑材料、结构、生产工艺等物质技术条件和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现代社会可能提供的新材料,新技术创造性的加以利用,使之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4、简述材料设计的内容?产品材料中的材料设计,是以包含“物-人-环境”的材料系统为对象,将材料的性能、使用、选择、制造、开发、废气处理和环境保护看成一个整体,着重研究材料与人、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对材料的工学性、社会性、历史性、生理性和心理性、环境性等问题进行平衡和把握,积极评价各钟材料在设计中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使材料特性与产品的物理功能和心理功能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
使材料具有开发新产品和新功能的特性,从各种材料的质感去获取最完美的结合和表现,给人以自然、丰富、亲切的视觉和触觉的综合感受。
5、材料设计方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征?1)、产品材料造型设计其出发点在于原材料所具有的特性与产品所需性能之间的充分比较。
其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从产品的功能、用途出发、思考如何选择或研制相应的材料二是从原材料出发,思考如何发挥材料的特性,开拓产品的新功能,甚至创造全新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业设计专业(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应考者了解工业设计实践中相关常用材料的发展,掌握材料的基本类型,包括金属、塑料、陶瓷、玻璃与木材,掌握材料的基本属性、加工工艺等基本知识,掌握工业设计中常用的模型材料及其加工工艺,以适应以后的产品开发设计工作。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分为六章。
在对几种常见材料的性能、加工工艺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采用举例介绍的方式,重点介绍各种材料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设计材料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
1、熟悉不同材料的性能和加工工艺;
2、理解设计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其分类;
3、掌握材料在不同领域对设计观念所产生的影响;
4、进一步提高设计分析能力和解决方案能力。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是材料科学和工业设计学科的交叉学科,它是以材料科学、机械工程学为基础,结合工业设计的综合性应用课程。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包括设计概论、工业设计史、工业设计工程基础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设计心理学原理、方法和应用技术。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概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设计材料的发展、分类、性能与特征、材料的感性以及材料的选择。
(二)学习要求
了解设计材料的概况,从而认识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这门课程的基本概貌。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设计材料的发展。
2、掌握:设计材料的性能与特性、设计材料的感性。
3、熟练掌握:设计材料的分类、设计材料的选择方法。
第二章金属及加工工艺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金属材料的性能、加工工艺、产品造型设计中常用的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以及金属材料在产品中的运用。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并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加工工艺,通过案例了解金属材料
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金属工艺的发展历史,金属材料在产品中的运用。
2、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产品造型设计中常用的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3、熟练掌握: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
第三章塑料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塑料的性能、加工工艺、产品设计中常用的塑料,以及塑料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并掌握塑料的基本性能和加工工艺,通过案例了解塑料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塑料工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塑料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2、掌握:塑料的性能,产品设计中常用的塑料。
3、熟练掌握:塑料成型加工工艺。
第四章陶瓷与玻璃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陶瓷和玻璃的性能、加工工艺、产品设计中常用的陶瓷和玻璃材料,以及陶瓷和玻璃材料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并掌握陶瓷和玻璃材料的基本性能和加工工艺,通过案例了解陶瓷和玻璃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陶瓷和玻璃工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陶瓷和玻璃材料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2、掌握:陶瓷和玻璃的性能,产品设计中常用的玻璃和陶瓷。
3、熟练掌握:陶瓷和玻璃的加工工艺。
第五章木材及加工工艺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木材的基本性能、成型工艺、产品设计中常用的木材,以及木材在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并掌握木材基本性能和成型工艺,通过案例了解木材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木材工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木材在设计中的应用。
2、掌握:木材的基本性能,产品设计中常用的木材。
3、熟练掌握:木材的成型工艺。
第六章模型材料性能与工艺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产品模型的特点和作用、产品模型的分类和材料选择、模型材料的性能及模型制作技法、模型制作的粘接及表面处理材料、产品模型制作新技术。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产品模型制作的技法,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熟练运用。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产品模型的特点、模型材料的性能。
2、掌握:产品模型的分类、模型制作技法、模型的粘接及表面处理。
3、熟练掌握:产品模型制作新技术。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
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
1、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林归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2、掌握: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的原理、方法步骤等。
3、熟练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第二版,张锡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作为一门的专业课程,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
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
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后,应认真完成教材中的习题和思考题,这一过程可有效地帮助自学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一面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掌握”40%,“熟练掌握”为4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及问答题(包括论述题)及课题综合报告等类型(见附录题型示例)。
5、考试方式:笔试与课题报告综合评价。
评分采用百分制,笔试60%,课题报告40%,60分为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