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中国画硕士研究生『多维空间教学』的构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等院校中国画硕士研究生教学现状分析
1.高校中国画硕士研究生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下,部分高等院校中国画硕士研究生教学的课程设置以技法教学为主,并开设一些中国画论、金石、书法等课程,而中国画具有密切联系的传统文化知识(如古典文学、款识装裱等)课程少之又少,专业理论研究方面则略显不足,这对学生进一步学习造成了阻碍。

对中国画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西画基础有利于自身在专业上的多样性发展,但是单纯以西画基础作为国画基础的训练会影响学生对中国画的学习。

一些学生的作品展出现了拿着毛笔画素描的现象,虽然工具是毛笔、宣纸,但是作品传达的信息几乎是西式的。

学生在笔墨、书法的基础训练上比较薄弱,缺乏中国画基础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对中国画高度抽象化的程式理解相对简单和概念化,没有意识到其中的文化内涵。

这表现在临摹中,即生硬、死板,线条缺乏力度和弹性,作品缺乏书法的韵味和厚度……这些其实是中国画基础薄弱的表现。

因此,学生在进一步学习时感到困惑和茫然,也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现象。

有些学生采用西画的模式创作中国画,或者生搬硬套中国画的绘画程式创作,这些方式都不利于中国画的教育教学。

目前,中国画专业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基本功训练不够,笔墨驾驭能力与笔墨表现力不足;二是临习后的内化时间不够;三是自觉创造的意识不够;四是表现小情趣的作品较多,表达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大我精神、民族精神的较少。

针对这样的问题,高校应在本科阶段以各种技术技法入手:第一,要求学生在临习时从中国画的艺术规律入手;第二,具有发现问题的意识,以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为方向;第三,加大人文素养课程比重以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加大基本功训练的课时量以提高笔墨表现能力,为之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宋代画院对高校中国画硕士研究生教学的启示
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其画院的设置促成了这一高峰的形成,这对当今高校中国画教学有所启示。

宋初的画院根据画师技艺水平的高低分别授予等级不同的职位。

宋徽宗对绘画十分痴迷且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他扩大绘画机构,在原来翰林图画院的基础上另开“画学”,并将其纳入国子监系统,将绘画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

在课程设置方面,分为专业课和非专业课两种。

专业课包含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非专业课则包含《说文解字》《尔雅》《方言》等,既有专业技法的学习,又有文化修养的提升,并通过考核划分级别。

可以看出,宋代画院在建制、课程设置、培养等多个方面都是较为完备和科学的,不但有力推动了中国画艺术的发展,而且能够给当代高校中国画教学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

高等院校中国画硕士研究生﹃多维空间教学﹄的构建□







摘要: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对中国传统绘画来说亦是如此。

中国传统绘画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历经千年传承,社会底蕴深厚。

目前,高等院校中
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面临一些实际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历史的原因,如何利用现代社会资源并
结合古法教学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值得高校中国画教师深入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高等院校多维空间教学构建
140
教学心得A R T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
二、高等院校中国画硕士研究生教学传统语境的重构
1.结合社会文化资源优化课程设置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社会面貌有了很大改变。

有人说现今失去了学习传统文化的语境,书法与绘画赫然在列。

这样看待问题未免过于悲观,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高等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挑战,但也提供了机遇。

过去,平常百姓往往无缘一览名家名作。

现在,博物馆、网络公开课、相关书籍带来的便利让每一位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都能方便地学习、欣赏。

这些社会资源对高校中国画专业硕士教学课程的设置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诗词鉴赏、文物鉴赏、金石篆刻等与传统绘画相关的知识点异常丰富。

由此可见,画外功要下足。

科学、有效地调整设置课程,既要保留古法,又要利用新技术、新条件,此外,课程设置创新也是很有必要的。

当下,国家倡导传统文化创新和传承发展,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力军,要兼顾传统教学与现代观念,构建多维空间教学,优化课程设置,可将课堂搬到博物馆、美术馆、大自然,利用现代便利的数字信息手段扩展课堂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使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再照本宣科、死记硬背。

教师要将兴趣培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了解古人的琴、棋、书、画。

2.人文价值与人文内涵的培养
传统中国画艺术的艺术理念与传统哲学思想融会贯通,经过长期积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齐白石就曾提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境界。

在审美上,中国画突出表现了艺术家的感受与情感。

中国画教育具有明确的目标,即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不仅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而且让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这恰恰是当前一些高校的中国画教育中所缺乏的。

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止授“技”,而且讲“艺”。

过于注重绘画技巧的教学,就容易忽视素质教育和文化培养,这不能被称为完整的育人之道。

近代学者陈寅恪认为:“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这说明中国画具有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虽然以笔墨为造型媒介,但绝不是简单的再现物象,脱离了传统文化而空谈绘画,就像失去了灵魂的躯壳,变得毫无意义。

三、中国画硕士研究生教学应导入当代艺术理论
1.如何理解“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
画家潘天寿指出:“中西艺术是可以互相交流的,但是中西艺术交流的结果是要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拉开距离,而不是中国艺术表现的内容或者形貌、形式向西方看齐。


潘天寿对中国画有深入的研究,对中国画的本质、中国画与西画的异同理解深刻。

潘天寿认为,中国画和西画在原理上、本质上有很多是相通的,都是表现人类的思想和感情;但是作为创作体系,中西方绘画是两个不同的艺术体系。

现在我们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谈及中国画时,跟西方学者讲“骨法用笔”“气韵生动”很难翻译到位,两种不同的艺术创作体系最好在学习的时候拉开距离。

高等院校在中国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教学上要深入研究中国画意象造型的规律,强调学生苦练传统基本功,将诗、书、画、印一体的艺术观建立起来,适当拉开距离才能达到“相看两不厌”。

2.“变与不变”——笔墨当随时代
石涛以“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作为其画论的核心观点。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出:“道家追求心灵的自由流动,把自然看为最高理想,这给了当时的艺术家无穷的灵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境界”说,充分说明中西绘画的区别是源于各自对世界、自然、社会、自身的认知与理解表达的不同:一个崇尚科学,一个崇尚哲学。

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语言,直达作者的内心。

中国画很难为西方人所理解,这因为笔墨包含的内部形态。

其实,这是一个哲学范畴,是追求不同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

现在的中国画教学中,一些教师难以把笔墨讲清楚,学生先拿起的是铅笔,然后再拿毛笔,笔墨感觉必然不同。

民国时期,对中国画的讨论很少涉及中国画形式语言的具体探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笔墨有过争论,但基本是“革新”与“保守”的附属问题。

20世纪80年代,笔墨问题逐渐得到学界的重视。

新世纪以来,笔墨的内涵、意义得到了较多的阐释,重视笔墨的人也越来越多。

靳尚谊曾经参观了德国的一些院校,看到学生画素描,就问他们现在学素描和以前有什么变化。

他们说没有什么变化,跟两百年前一样,素描的基本原则是永远不变的,变化的是每个时代的风格。

而黄宾虹曾说过“笔墨是一笔有七种感觉”,这是中国画的精妙之处。

这七种不同的感觉根据年龄、经历、感悟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深或浅。

只要有学习、研究的兴趣,坚持下去,必定会有所收获。

向传统学习,笔者认为只管用力打进去就好,用多大力气都不为过,打进去必然能打出来,这一点并不矛盾,而不应该长时间纠结于打还是不打。

(作者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编辑张泽
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