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描绘中国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历史的长篇小说。
其主要内容包括:
1.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和十常侍专权造成的政治混乱。
2. 曹操在中原地区的崛起,与袁绍、刘备等人的斗争。
3. 孙权在江东地区的建立,与刘备、曹操等人的争夺。
4. 三国鼎立时期各个势力之间的战斗,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夷陵之战等。
5. 诸葛亮辅佐刘备,出谋划策,最终帮助刘备夺取了汉中和益州。
6. 吕布、张飞、关羽、马超等人的英勇事迹和结局。
7. 刘备、孙权、曹丕等人的统治时期及其在位时发生的事件。
8. 三国时期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整部小说以历史为背景,讲述了各路英雄豪杰的兴衰沉浮,表现了道德、忠诚、智谋、勇气等人性美德,同时也深刻描绘了权力斗争、政治腐败和战争的残酷。
因此,《三国演义》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100个经典情节
《三国演义》100个经典情节1、刘关张桃园结义(第1回)①为镇压黄巾起义,幽州太守刘焉发榜招募义兵。
②刘备、张飞、关羽不期而遇,三人均有为国出力之心。
③于是在张飞庄后的桃园里结为异姓兄弟。
④他们焚香拜誓: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⑤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2、张翼德怒鞭督邮(第2回)①刘备任县尉时,督邮来县巡察。
②他态度傲慢,呵斥刘备诈称皇亲、虚报功绩,诬陷刘备害民。
③扬言要免其官职,借此敲诈勒索。
④张飞酒后闻之,大怒,将其缚在县前马桩上鞭打,打折柳条十数枝。
⑤张飞还劝刘备杀了督邮,弃官另图大计,刘备便挂印离去。
3、吕奉先投奔董卓(第3回)①吕布原为丁原义子。
②董卓欲除丁原而惧怕吕布,便派李肃带赤兔马和黄金、珠宝前去劝降。
③吕布见利忘义,在夜里提刀径入丁原帐中,杀之,砍下首级。
④吕布投了董卓,并拜董卓为义父。
⑤董卓赐之金甲锦袍,封他为都亭侯。
4、谋董贼孟德献刀(第4回)①曹操佩着从司徒王允处借得的七星宝刀径入相府,见吕布在旁,无法下手。
②董卓叫吕布去挑马赐给曹操,董卓因胖不耐久坐,倒身而卧,转面向内。
③曹操便要行刺,却董卓在衣镜中看见,急转身质问。
④这时吕布已牵马回来,曹操忙跪下说献刀给董卓。
⑤并借口试马,上马加鞭而去,等董卓醒悟过来,曹操已出了洛阳。
5、“宁教我负天下人”(第4回)①曹操谋刺董卓未成而逃亡,路经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
②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官与他同逃。
③在成皋,曹操夜宿于父亲的义兄吕伯奢家中,因多疑错杀了吕伯奢家人。
④接着又为绝后患而杀吕伯奢,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⑤陈宫认为曹操大不义,但念及为国家跟他到此,不忍杀曹,便弃曹而他往。
6、关羽温酒斩华雄(第5回)①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大将华雄连斩数将,各路诸侯大惊失色。
②关羽高声请缨,发誓胜不了华雄愿意受斩。
③曹操倒了杯热酒给关羽。
④关羽说:“酒且斟下,我去便来!”⑤他提刀上马,没一会儿便砍下了华雄的脑袋,回到军营,那杯酒还温着。
《三国演义》整体简介
一、《三国演义》总体概述《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三国演义》以各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为内容;以蜀和魏的矛盾为主要线索开展全书情节,塑造了一大批政治、军事、外交上的英雄人物。
其中主要的人物是诸葛亮、曹操和关羽。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在民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有这样一句俗话“三个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足见他影响之深广。
自诸葛亮初出茅庐之始,便立刻成为蜀汉——刘备集团中的核心人物。
刘备曾说,得到诸葛亮“如鱼得水”,不仅对他言听计从,而且付以几乎全部的军中大事,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实际上成为蜀国的最高决策人。
诸葛亮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恩,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诸葛亮身上,集聚了许多政治家的美德和超人的智慧。
他的足智多谋更为人们津津乐道,像博望坡用兵,草船借箭。
不仅如此,他还能随机应变,如“空城计”的运用。
总之,诸葛亮是中国老百姓人人喜爱的人物。
全书通过错综复杂的斗争,提示了宫廷内部、集团与集团之间,同一集团的不同势力之间,以权术和机变为手段的政治斗争,以利欲和霸权为目标的军事争夺,再现了三国时期动荡不安的现实。
书中描写了数百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描写的特点是侧重于表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战略战术的运用。
赤壁之战是该书描写得十分出色的一次战争。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诸葛亮等人正确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形势,通过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等一系列有步骤、有计划的行动,将己方的优势予以充分发挥,同时又巧妙而正确地运用火攻等战术,最终以弱胜强击败了强大的敌人。
反观曹操一方,自恃兵力雄厚,目空一切,骄傲自大,盲目轻敌,决策指挥一错再错,使自己的优势逐步丧失,最终遭致惨败。
《三国演义》还描写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不同集团和派别为达到一己私利,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使尽阴谋诡计,广泛地运用谋略权术,进行的激烈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
孙权为从刘备手中取回荆州,不惜以自己的亲妹妹为诱饵,使用“招亲”把戏,企图将刘备囚禁。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导读:《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一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各地的黄巾军蜂起。
以镇压了黄巾军起家的曹操经过多年的征战,逐渐的统一了北方。
曹操还不满足,他又挥师南下,准备借机把全国统一。
赤壁一战,曹操被孙权、刘备联军打得“全军覆没”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从此拉开帷幕。
不久以后,孙权杀了刘备的义弟关羽,夺了荆州。
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率领大军伐吴,大败而归。
刘备回来没多久就病死了,丞相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
诸葛亮征服了南方蛮族,又采用联吴抗魏的治国方针,前后六次出兵祁山伐魏,不过还是没能成功,诸葛亮最后病死军中。
还是不久以后,司马氏掌握魏国兵权,先后灭掉了蜀、吴两国,建立了西晋,统一了全国。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二东汉末年,宦官当权,民不聊生。
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发动了黄巾起义,很快黄巾军发展到了四五十万人,声势浩大,官军闻风丧胆。
张角率领大军直犯幽州,太守刘焉为了抵挡黄巾军,出榜招募义兵,这一下就引来了三位英雄好汉——刘备、关羽、张飞。
三人虽然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于是就在张飞家后院的桃园结为兄弟,三人焚香发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刘备为长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刘关张三人从军后显示出非凡的.才能,多次大胜黄巾军,却并不被赏识,直至参加了平定渔阳之战,刘备因立功才被任为平原令。
汉灵帝死,太子刘辩继位,为外戚大将军何进所制。
十常侍诱杀何进,袁绍等领兵诛杀宦官,西凉刺史董卓趁机进兵京师、驱逐袁绍、灭丁原收吕布、废少帝立献帝,专权朝野,并毒死刘辩。
满朝文武,对董卓无可奈何。
骑校尉曹操于是借献宝刀为名,入董府前去行刺,未成,逃走,至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感其义行,义释曹操,与他一道逃到成皋,投宿曹操的父亲结义兄弟吕伯奢家中。
三国演义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内容简介三国演义内容简介(一)《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本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述了公元三世纪东汉末年,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由于各国后主过于无能而亡国。
蜀后主刘禅被钟、邓合军擒于成都,吴后主惧战而降,魏后主曹奂被迫移位于司马炎改年号为晋,从此天下皆归司马掌控。
正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三国演义内容简介(二)《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语言生动、场面宏大、个性鲜明,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事实上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三国演义》全书出现以前,中国各类小说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几十个字。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国小说如何由短篇发展至长篇,这点我们要注意。
原来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
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着。
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到辗转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
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态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们注意。
这种源出众手的小说,后来还有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另一讲史小说《水浒传》。
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
讲史文学的源流,这部巨着本身的文学价值,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三国演义》故事情节
1、桃园三结义答: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国家不安,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惜力量不足。
一天他正在看官府的招兵告示,遇上路过的张飞,听说了刘备的宏图大志,决定与刘一起做番大事。
于是,二人相约到酒店相商,巧遇关羽。
三人志向相同,惺惺相惜,在张飞家后的桃园义结金兰,共图大志。
(要交代出三个主人公,概述情节)2 、温酒斩华雄答:董卓部将华雄骁勇异常,先后战败盟军多名大将,盟军各将都有些惊慌失措。
袁绍正担心没人可拿下华雄时,关羽挺身而出。
曹操给关羽酾热酒一杯,与他饮了上马,关羽却叫曹操手下先斟下酒,便提刀而出,俄顷,关羽拍马而回,掷华雄人头于地,而斟的酒还是热的。
答:吕布在虎牢关斩杀多名联军大将。
张飞抖擞精神,来战吕布。
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
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
刘备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
吕布力穷而退,诸侯大军一齐掩杀,吕布退还虎牢关。
5、请简述“连环计”答:董卓之乱中,司徒王允一直想为国除害,搞掉董卓,无计可施时,府中歌伎韶蝉应允协助。
王允将貂蝉收为义女,王允先答应将美女貂蝉献给吕布,又将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董卓为了貂蝉而反目成仇,在王允的挑拨之下,吕布终于手刃了董卓。
6、煮酒论英雄答: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喝酒。
曹操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
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
突然天降大雨,雷声大作,刘备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
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再也不疑刘备了。
7、过五关斩六将答: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当即将官印吊于屋中,并留下书信,带上嫂嫂,不辞而别,奔向刘备。
路经东岭关、洛阳城、汜水关、荥阳城、黄河渡口,因为未得到曹操的文书,各关隘的守将皆不放行,关羽迫不得已连闯五道关口。
斩了东岭关孔秀;洛阳太守韩福,牙将孟坦;汜水关卞喜;荥阳王植和滑州秦琪六员大将。
《三国演义》介绍
孙权
孙权(182-252),字仲谋, 吴大帝,吴郡富春县(今浙 江富阳)人。生于光和五年 (公元182年),卒于太元 二年(公元252年)。 孙坚 次子,幼年跟随长兄孙策平 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 临死前对孙权说“内事不决 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 年,孙权起兵
蜀中又传言汉献帝已经遇害,刘备为了延续汉朝历史,振兴汉朝,完成
自己的霸业,遂于成都武担南称帝,年号章武。次年为夺回荆州而伐东
吴,结果被吴军火烧连营,损失惨重,退至白帝城托孤。
公元223年,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因病去逝,享年六十三岁,谥号昭
烈帝。因刘备为汉献帝之叔,故后人称之为刘皇叔。
根据小说《三国演义》的描写,刘备双手过膝,两耳垂肩,身高七
成员:
罗贯中
中文名:罗贯中别名:名本, 字贯中国籍:中国元末明初 民族:汉族出生地:祖籍山 西太原府出生日期:约 1330逝世日期:约1400职 业:小说家,戏剧家主要成 就:代表作《三国演义》 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等 小说《隋唐两朝志传》等代 表作品:章回体小说《三国 演义》 罗贯中
《三国演义》介绍
尺五寸(合172.5cm)。在书中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
知人善任的仁人志士。其实历史上的刘备并不是这样的。但是历史上真
实的刘备确实也是仁德为怀,感人至深的。
精彩片段
讨伐董卓之战结束后,各地方军阀对东汉皇帝政权已不加理会,转而发展各自的 势力。原董卓部下张济因军中缺粮,途径荆州南阳掠夺,在攻打穰城时战死。其 军队由侄子张绣继承后,反被荆州牧刘表安置在宛城,联手抵御曹操。孙坚在攻 打刘表据有的襄阳时战死,其子孙策投奔袁术后向他借兵,带领孙坚旧部于196 年到199年间在江东四处征战。最后孙策独领江东,与刘表对峙,并等待时机北 上中原。197年袁术于寿春称帝,国号“成”,最后被曹操及刘备攻灭。194年 益州牧刘焉病死,其子刘璋接任,与汉中的张鲁决裂,两方对峙。马腾、韩遂等 人则于凉州、雍州一带各自发展势力。公孙瓒击败刘虞后雄踞幽州,最后被袁绍 灭亡。东迁的吕布先是夺取曹操的兖州,被击败后先附刘备,接着夺其领地徐州, 最后被曹操于下邳抓获处死。刘备继任病故的陶谦成为徐州牧,但先后因吕布及 曹操而失去徐州,不得不依附河北袁绍,后又逃到汝南试图建立势力。
《三国演义》翻译版全文
《三国演义》翻译版全文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朝末期七雄战乱,最终被秦国统一.在秦国灭亡后,楚汉两国纷争,最后还是被汉朝统一.汉朝自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至东汉光武帝中兴,当传至汉献帝时,天下即分为三国,互相征战.说起这三国战乱的由来,还得说说桓灵二帝.桓帝在位时,把忠臣说的话全部当耳边风,一不高兴还把他们弄死.而桓帝认为宦官最靠谱,便让宦官掌权.等到桓帝一死,灵帝在位时,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一起辅佐灵帝.当时宦官曹节等人掌权,这俩人想宰掉那些宦官,可惜保密工作做的不好,他俩反倒被这些宦官弄死了.建宁二年农历四月十五号,皇帝在温德殿里处理事情.刚坐下来,大殿角落就挂起一阵大风,一条大青蛇从梁上就掉了下来.灵帝吓得一*** 坐在地上,左右便急急忙忙地赶去救驾,文臣武将都不敢去.一会儿,大青蛇不见了,突然城内挂起暴风雨,里面还夹着点冰雹,下到半夜才下完,毁坏房子许多间.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发生地震,过了一段时间又发生海啸,沿海居民苦不堪言.光和元年,母鸡变成了公鸡.农历六月一号,温德殿里出现了高达十余丈的黑气.七月,有虹光现于宫殿之中,山脉皆崩塌.总之,出现了许多的不详之端.皇帝问大家这是啥回事,议郎蔡邕上书说这都是因为宦官干政,撤掉宦官就没事了.皇帝看完奏折后一声长叹,被躲在后面的曹节发现了,就把罪名按在蔡邕身上,把他贬为庶民.后来张让、赵忠、封谞、曹节、候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狼狈为奸,号称“十常侍”.皇帝尊称张让,叫为“阿父”.朝廷混乱,导致人民民不聊生,盗贼四起.这个时候的巨鹿郡里有一三胞胎,老大叫张角,老二叫张宝,老三叫张梁.张角本来是一个没考上秀才的普通百姓,有一次进山采药,碰见一老神仙,鹤发童颜,手里拿着木杖.那老神仙招呼他到一个山洞里,给他三本仙书,说道:“这书叫《太平要术》,你拿到了这本书,就得拯救万民,做一个大好人.你要是动了什么歪念头,下场一定不怎么样.”张角问他是谁,老人说:“我是南华老仙.”说完,化成一阵风飞走了.好东西不能把它丢了,于是张角把这本《太平要术》带回家,日夜攻读.过了一阵子,他就学会了呼风唤雨之术,自称“太平道人”.按照南华老仙的说法,现在张角就要做大好人了.在中平元年农历一月的时候,爆发了流行性感冒,张角就广施符咒,到处救人,成为了一个好医生.当然在那个时候是没有医生这个说法的,张角便自称自己为“大贤良师”.刚开始张角有五百个徒弟,个个都能施符念咒.之后张角徒弟越来越多,张角就立了三十六个方,每个方的元帅都称为“将军”.张角给他的徒弟们洗脑,说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又让马元义暗中贿赂宦官做内应.做完这些之后,张角便准备发动大规模叛乱.但是事情败露,皇帝命令大将军何进派兵镇压叛乱.张角知道朝廷发动了对自己叛乱的镇压之后,就不管那么多了,直接起兵.张角称自己为“天公将军”,老二张宝称为“地公将军”,老三张梁则为“人公将军”.带领大军发动叛乱。
《三国演义》原文及翻译
《三国演义》原文及翻译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原文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末自恃强大,秦并吞八荒;及至秦灭,楚汉争霸,又经四百载。
汉朝建立,三国鼎立,自此开始了三国时期。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豪杰并起,天下大乱。
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各有其志。
曹操雄才大略,意欲一统天下;刘备仁德兼备,志在救世于水深火热之中;孙权坐拥江东,精明强干,企图割据一方。
话说曹操在讨伐黄巾军的过程中,结识了许多英勇的豪杰。
其中,有三人特别出众,分别是刘备、关羽、张飞。
三人意气相投,于桃园结为异性兄弟。
刘备为兄,关羽为次,张飞为弟。
曹操见三人英勇过人,心生爱才之意,欲收为己用。
却说黄巾军作乱,天下大乱。
曹操率领众豪杰,奋力征讨,终将黄巾军击败,解救了百姓于倒悬之中。
朝廷论功行赏,曹操被封为征东将军,其余众豪杰各有封赏。
翻译The rise and fall of dynasties are a natural cycle; what has been divided will unite, and what has been united will eventually divide. During the Zhou Dynasty, the state of Qi arrogantly assumed superiority, only to be swallowed by the Qin Dynasty, which conquered all directions. After the fall of Qin, the Chu and Han fought for dominance, marking four hundred years of strif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an Dynasty led to the Tripartite Period, during which the Three Kingdoms of Wei, Shu, and Wu emerged.This era witnessed the rise of many heroes and杰出人物, as turmoil gripped the realm. Cao Cao, Liu Bei, and Sun Quan each controlled a portion of the land, harboring different ambitions. Cao Cao, a statesman of great talent, aimed to unify all of China; Liu Bei, a benevolent leader, sought to save the world from suffering; Sun Quan,ruler of the Eastern Wu, was astute and wanted to establish his own domain.It was said that during Cao Cao's campaign against the Yellow Turban rebels, he befriended many valiant heroes. Among them, three stood out: Liu Bei, Guan Yu, and Zhang Fei. The three clicked instantly and swore brotherhood in a peach orchard. Liu Bei became the eldest brother, Guan Yu the second, and Zhang Fei the youngest. Cao Cao, recognizing their prowess, desired to Recruit them.Meanwhile, the Yellow Turban rebellion caused chaos throughout the land. Cao Cao led the heroic figures in a fierce campaign, ultimately defeating the rebels and saving the people from disaster. The imperial court rewarded their meritorious service, appointing Cao Cao as the General of Eastern Expedition, while the other heroes received their due honors.---请注意,这只是第一回的一个简短摘录。
三国演义有哪些故事
三国演义有哪些故事一、桃园结义《三国演义》的故事始于桃园结义。
刘备、关羽和张飞三兄弟在桃园中相互结为兄弟,共同立下誓言,以共同的目标共同奋斗。
这个桃园结义的故事成为了后来三兄弟忠诚于国家、团结协作的象征。
二、黄巾之乱在东汉末年,民众生活困苦,社会动荡不安。
黄巾军起义爆发,他们以张角为首,号称大汉天子,反抗腐败的政府。
然而他们的力量仅限于民愤的爆发,最终被各路英雄所击败。
刘备、关羽和张飞正是在此时期开始他们的军事生涯。
三、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
曹操领导大军进攻江南,与刘备和孙权的联军展开对峙。
在周瑜、诸葛亮的智谋下,联军利用火攻,使曹操大军遭受惨败。
这场战役彻底改变了三国格局,为后来蜀、魏、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四、单骑救主关羽在被敌军包围的情况下,单骑奋战,救出了刘备。
这一英勇事迹成为了关羽忠诚、勇敢的象征,也展示了三兄弟之间深厚的感情。
五、火烧赤壁在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利用东风吹起,火烧赤壁,破坏曹军的船只。
这一计策显示出诸葛亮的智慧和战略眼光,也成为了三国演义中的经典之一。
六、刘备称帝刘备经过一系列战争和政治斗争,最终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即蜀汉。
他在成为帝王后,积极推行各项政策,力图治理好国家。
刘备的称帝标志着《三国演义》故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七、华容道之战华容道之战是曹操与刘备之间的一次关键对决。
曹操在这场战斗中遭到刘备的奇袭,被迫退兵。
这一战役显示出刘备智谋和决策的准确性,也成为《三国演义》中的经典之一。
八、三国鼎立《三国演义》的最后,形成了蜀、魏、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诸葛亮逝世后,蜀国进入了内应外敌的困境,最终被魏国攻破。
吴国则在东吴孙权的统治下,逐渐发展壮大。
九、刘备传国玺在刘备逝世后,他的儿子刘禅成为了新的蜀汉皇帝。
刘备将传国玺传给他的儿子,意味着蜀汉江山将继续。
然而,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刘禅并未能够继承父业,蜀汉最终被魏国所灭。
十、最后的统一《三国演义》的最后,曹魏灭亡,孙吴也在东晋的进攻下覆灭,中国重新统一。
《三国演义》故事(精选10篇)
《三国演义》故事〔精选10篇〕《三国演义》故事篇1诸葛亮由于错用了马谡,致使街亭失守。
司马懿亲率十五万大军,已向西城扑来,而且马上就要到了。
这时,诸葛亮身边只剩下一些文官,连一员武将也没有。
根本无法作战。
诸葛亮稍一沉吟,计上心头,他披上一件宽大长衫,戴一顶便帽,登上城楼,赁着楼上栏杆端端正正地坐下,点燃香。
然后,虚望前方,安然自得弹起琴来。
司马懿来到城下看了许久,听了很长时间,无论从对方人物的表情动作还是诸葛亮所弹出的琴声中,都看不出丝毫破绽。
其子和其他将士纷纷要求进兵攻城。
可司马懿凝然不动,仍静静谛听。
突然他神色一变,露出紧张模样,忙下令:“后队改作前锋,先锋变为后队,马上撤退!”西城中的诸葛亮,见司马懿带兵疾忙退去,轻轻长吁一口气,用手拭了额上的冷汗,笑了起来。
司马懿得知中计后不觉由衷叹赞:“诸葛孔明之才,我不如也!”《三国演义》故事篇2曹操出兵汉中时,本来企图进攻刘备,可是驻入汉中后,估计情势,却又觉察很多不利,进既不能,守也不便,想撤退,又怕于面子不好看。
正在犹豫,恰巧厨子送进一盘炖鸡来,他就一边吃,一边继续盘算。
这时,部将夏侯惇来请示夜间的口令,曹操便随口说了两个字:“鸡肋”。
杨修知道了,便叫勤务兵给他拾掇行装。
别人问他,他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公把汉中当作鸡肋,他觉得留在这里没有什么味道,所以要回去了。
”不久,曹操果然下令班师还朝。
后来,人们就借“鸡肋”来比喻乏味,说是“如嚼鸡肋”,或“味如鸡肋”。
鸡肋:鸡的肋骨。
比喻对事情的兴趣不大或少有实惠。
《三国演义》故事篇3东汉初年,有两个反对光武帝的地方权力,一个是割据巴蜀的公孙述,一个是称霸陇西〔今甘肃东部〕的隗嚣。
公元32年,大将军岑彭随光武帝亲征陇西的隗嚣,将隗嚣围困在西域,把公孙述的援兵也包围了起来。
光武帝见一时攻破不了城池,就留了一封诏书给岑彭,自己先回京城去了。
岑彭接到诏书一看,上面写着:假如攻占了陇地两城,便可率军攻打蜀地的公孙述。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主要故事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主要故事1、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
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
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
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
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三结义”。
( 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黄巾起义。
朝廷发榜文四处招兵买马以平乱。
刘备见了榜文长叹一声,刚好张飞听见,说“大丈夫不去为国出力,在这里长叹什么。
”刘备说力不从心,所以长叹。
张飞说他卖猪肉颇有积蓄,可招兵。
刘备非常高兴。
两人就去喝酒,刚好关羽也正要去应募,也进来喝酒。
三人志同道合,非常投机,于是结拜为兄弟,共图大事。
)2、七禽孟获三国中期,蜀国占据西蜀一带,这时南方孟获作乱。
诸葛亮出征南蛮孟获,为了收买人心,七次俘获孟获而又其次将其释放。
第七次释放孟获的时候,孟获终于归顺蜀国,诸葛亮平定了南方。
(七擒孟获:蜀丞相诸葛亮受昭烈帝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
就在这时,蜀南方之南蛮又来犯蜀,诸葛亮当即点兵南征。
到了南蛮之地,双方首战诸葛亮就大获全胜,擒住了南蛮的首领孟获。
但孟获却不服气,其间诸葛亮采用马谡攻心的计策,七擒孟获,孔明都放了他。
孟获起誓:以后将决不再谋反。
孔明见他已心悦诚服,觉得可以利用,于是便委派他掌管南蛮之地,孟获等听后不禁深受感动。
从此孔明便不再为南蛮担心而专心对付魏国去了。
)3、空城计三国中后期,诸葛亮出兵讨伐魏国,由于要地街亭失手,导致满盘皆输。
诸葛亮被迫撤兵,司马懿大军追至,这时孔明手下的将领士兵基本都分配军务调完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于是他命令偃旗息鼓,大开城门,独自在城楼上弹琴。
司马懿疑心有伏兵。
调头就撤兵。
诸葛亮躲过一劫!(空城计: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它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历史事件为主线,以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战争为主要内容,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
全书通过描写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军事冲突、人物性格等方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物的英雄气概。
《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情节丰富多彩。
故事以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开始,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义为兄弟,共同闯荡天下。
曹操建立魏国,刘备建立蜀国,孙权建立吴国,三国鼎立。
其中,曹操与刘备、孙权之间的政治斗争和战争是全书的主要内容之一。
曹操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政治手腕,一度占据了统一天下的有利地位,但最终却因为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而覆灭。
刘备和孙权则以不同的方式与曹操进行斗争,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塑造了一大批不朽的英雄人物形象。
其中,诸葛亮智勇双全,被誉为“卧龙”,一生以国家利益为先,对蜀国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羽义薄云天,忠义仁勇,是刘备的忠诚战友,也是蜀国的重要将领。
而曹操则是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精明能干,雄才大略,一生为了统一天下而不懈努力。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形象鲜明的人物,如张飞、赵云、周瑜、黄忠等,都是不可磨灭的历史英雄。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非常高。
小说结构严谨,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活泼,是一部集政治、军事、历史、文学于一体的杰作。
在文学艺术方面,小说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比等,使小说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是一部反映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军事、文化等多方面内容的伟大作品,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风貌和人物形象,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英雄气概。
《三国演义》全书目录
《三国演义》全书目录1.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2.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3.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4.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5.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6.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7.第七回袁绍盘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8.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9.第九回除暴徒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倔听贾诩10.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11.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12.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13.第十三回李倔郭汜大交兵杨奉董承双救驾14.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驾幸许都吕奉先乘夜袭徐郡15.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16.第十六回吕奉先射戟辕门曹孟德败师育水17.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18.第十八回贾文和料敌决胜夏侯敦拔矢啖睛19.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20.第二十回曹阿瞒许田打围董国舅内阁受诏21.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冑22.第二十二回袁曹各起马步三军关张共擒王刘二将23.第二十三回檷正平裸衣骂贼吉太医下毒遭刑24.第二十四回国贼行凶杀贵妃皇叔败走投袁绍25.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26.第二十六回袁本初败兵折将关云长挂印封金27.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28.第二十八回斩蔡阳兄弟释疑会古城主臣聚义29.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30.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31.第三十一回曹操仓亭破本初玄德荆州依刘表32.第三十二回夺冀州袁尚争锋决漳河许攸献计33.第三十三回曹丕乘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34.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35.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沦单福新野遇英主36.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37.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38.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39.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40.第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41.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42.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板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43.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44.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45.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46.第四十六回用奇计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47.第四十七回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48.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49.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50.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51.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52.第五十二回诸葛亮智辞鲁肃赵子龙计取桂阳53.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54.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55.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孙夫人孔明二气周公瑾56.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孔明三气周公瑾57.第五十七回柴桑口卧龙吊丧耒阳县凤雏理事58.第五十八回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59.第五十九回许褚裸衣斗马超曹操抹书间韩遂60.第六十回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61.第六十一回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62.第六十二回取培关杨高授首攻雒城黄魏立功63.第六十三回诸葛亮痛哭庞统张翼德义释严颜64.第六十四回孔明定计捉张任杨阜借兵破马超65.第六十五回马超大战葭萌关刘备自领益州牧66.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捐生67.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68.第六十八回甘宁百骑劫魏营左慈掷杯戏曹操69.第六十九回卜周易管辂知机讨汉贼五臣死节70.第七十回猛张飞智取瓦口隘老黄忠计夺天荡山71.第七十一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据汉水赵云寡胜少72.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73.第七十三回玄德进位汉中王云长攻拔襄阳郡74.第七十四回庞令明抬榇决死战关云长放水淹七军75.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76.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77.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78.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79.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赋诗侄陷叔刘封伏法80.第八十回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继大统81.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张飞遇害雪弟恨先主兴兵82.第八十二回孙权降魏受九锡先主征吴赏六军83.第八十三回战骁亭先主得仇人守江口书生拜大将84.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85.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86.第八十六回难张温秦宓逞天辩破曹丕徐盛用火攻87.第八十七回征南寇丞相大兴师抗天兵蛮王初受执88.第八十八回渡泸水再缚番王识诈降三擒孟获89.第八十九回武乡侯四番用计南蛮王五次遭擒90.第九十回驱巨兽六破蛮兵烧藤甲七擒孟获91.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92.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诸葛亮智取三城93.第九十三回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朗94.第九十四回诸葛亮乘雪破羌兵司马懿克日擒孟达95.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96.第九十六回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97.第九十七回讨魏国武侯再上表破曹兵姜维诈献书98.第九十八回追汉军王双受诛袭陈仓武侯取胜99.第九十九回诸葛亮大破魏兵司马懿入寇西蜀100.第一百回汉兵劫寨破曹真武侯斗阵辱仲达101.第百零一回出陇上诸葛妆神奔剑阁张合中计102.第百零二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103.第百零三回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104.第百零四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见木像魏都督丧胆105.第百零五回武侯预伏锦囊计魏主拆取承露盘106.第百零六回公孙渊兵败死襄平司马懿诈病赚曹爽107.第百零七回魏主归政司马氏姜维兵败牛头山108.第百零八回丁奉雪中奋短兵孙峻席间施密计109.第百零九回困司马汉将奇谋废曹芳魏家果报110.第百一十回文鸯单骑退雄兵姜维背水破大敌111.第百十一回邓士载智取姜伯约诸葛诞义讨司马昭112.第百十二回救寿春于诠死节取长城伯约鏖兵113.第百十三回丁奉定计斩孙琳姜维斗阵破邓艾114.第百十四回曹髦驱车死南阙姜维弃粮胜魏兵115.第百十五回诏班师后主信谗托屯田姜维避祸116.第百十六回钟会分兵汉中道武侯显圣定军山117.第百十七回邓士载偷度阴平诸葛瞻战死绵竹118.第百十八回哭祖庙一王死孝入西川二士争功119.第百十九回假投降巧计成虚话再受禅依样画葫芦120.第百二十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完整版)《三国演义》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
包括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山西太原府。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体小说的鼻祖。
(一)刘备“仁”的代表--刘备备,字玄德,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
桃园结义攻打黄巾军,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与魏、吴三足鼎立,三分天下。
刘备于公元221年称帝,国号为汉,建都成都。
公元223年,刘备病死在蜀国。
形象: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性格: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大智若愚、是“圣君”的代表。
后期刚愎自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
重要情节:桃园豪杰三结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三英战吕布(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青梅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刘皇叔跃马过檀溪(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三顾茅庐(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刘玄德携民渡江(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白帝城托孤(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二)曹操一代奸雄--曹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三国演义》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
在对三国态度上,尊刘反曹鄙吴是民间的主要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隐含着人民对汉室复兴的希望和皇室正统思想,尽管这些旧有观点已不容于今日。
三国演义清人毛氏父子批改三国演义时,把明代流传下来的版本中不实讥望、怪力乱神之处删除勘正。
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称:“因为三国的事情,不像五代那样纷乱;又不像楚汉那样简单;恰是不简不繁,适于作小说。
而且三国时的英雄,智术武勇,非常动人,所以人人都喜欢取来做小说底材料。
”而书中亦刻画了近二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
曹操则被塑造成一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
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主要以个人恩怨为前提。
刘备则被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皇君典型,但却也有些小气,有些小人。
而当中的战争,手法多样,读者往往感到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
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被认为是波澜起伏、跌宕跳跃,使人读来惊心动魄,将史书上所没有的情节描写得十分细致。
不过,前52回写了从桃园结义到曹操统一北方的249年,79回半写了刘备三顾茅庐到诸葛亮死于五丈原的27年,而以后的146年只用了15回半就草草收场。
由于《三国演义》在民间的流传范围、影响程度,都可谓是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中独一无二的,这就造成了普通民众,甚至一部分专家学者对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也就是小说所描述的历史时期的概况、事件、人物缺乏正确的常识,从某种程度上说,小说《三国演义》的内容在国人心目中已经占据了真实历史的地位,这种现象在近来的电影、文学作品中都有所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金元时期的戏剧 • 元代的三国故事流传的形式主要是:三国 戏和《三国志平话》,主要贡献:人物性 格基本形成和小说框架逐步定型。
• 一是,在金、元时期,舞台上上演了大量 的三国戏。 • 现存目的有60余种,存剧本21种。著名的 有《单刀会》《西蜀梦》《三战吕布》 《赤壁鏖战》。这些剧不但有鲜明的拥刘 反曹的倾向,而且确立了蜀汉人物的中心 地位。人物的性格特征已经形成:孔明之 智、曹操之奸、刘备之仁、张飞之猛。
2、民间传说: • 隋唐时期,三国故事在民间广为流 传。据《南部烟花录》,隋炀帝观 水上杂戏,有曹操谯水击蛟、刘备 跃马檀溪等节目。 • 杜牧《赤壁》诗云:“东风不与周 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李商隐《骄儿诗》云:“或谑张飞 胡,或笑邓艾吃”描写当时儿童听 三国故事的表现。
3、宋代说话、话本
高儒《百川书志》的评价
• “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 尚,非俗非虚,易观易入,非史氏 苍古之文,去瞽传诙谐之气,陈叙 百年,该(赅)括万事。”
三、《三国演义》的版本 • 1、嘉靖本:明嘉靖壬午(1522)刊 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二十 四卷,二百四十则。题“晋平阳侯陈 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 2、万历《三国志传》,二十卷,与 嘉靖本非出于同一底本。 • 3、李评本,全称《李卓吾先生批评 三国志》,一百二十回,实为嘉靖本 每二则合为一回,将单句则目改为双 句回目,但多不对偶。评语系明万历、 天启年间叶昼假借李贽名义所为。又 称“伪李评本”。
• “演义”的意思就是根据史实,敷演 大义,在叙事中融进作者的生活体验 和思想感情,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 物进行政治的和道德的评价。 • 清代刘廷玑说:“演义者,本有其事, 而添设敷演,非无中生有者比也。” 如《隋唐演义》《清宫演义》,还有 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等。
第二节
作者、成书过程、版本
• 一、作者罗贯中 • 1、作者资料 • 最早有关罗贯中的资料贾仲(1342— 1423?)《录鬼簿续编》:“罗贯中, 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居,乐 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 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1364 年)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 所终。” • 推断:罗贯中的生卒年在1310—1385 之间。
杨慎《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 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 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 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 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 笑谈中。
【人物判断】
• 1、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目能自顾其耳。 • 2、面如重枣,唇若涂丹,丹凤眼,卧蚕眉,相貌 堂堂,威风凛凛。 • 3、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 势如奔马。 • 4、身长七尺,细眼长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 奸雄”。 • 5、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 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 概。 • 6、面如美玉,唇若点朱,姿质风流,仪容秀丽,胸藏 纬地经天之术,腹隐安邦定国之谋。
二、历史演义小说
• 1、《三国演义》开创了我国历史演 义小说的先河。 • 2、历史演义小说源于宋元说话中的讲 史。一般以史书为基本依据,杂采野 史笔记、传说逸闻,以编年为序,润 饰创作,以通俗的语言敷演一朝一代 兴衰存亡的故事,展现各色历史人物 的风貌,表达作者一定的政治理想和 道德观。
3、“演义”的含义
明代王圻《稗史汇编》记载罗贯中乃“有 志图王者”。清代徐渭仁、徐钠所绘《水浒一 百单八将图题跋》说他曾与元末农民起义的领 袖张士诚有关系。 推断:罗贯中是一个有抱负、有理 想,并有一定军事、政治斗争经验的人 物。 2、籍贯说法
山西太原人。东原人,即山东东平人。 钱塘人,即浙江杭州人。
3、罗贯中的其他作品 • • • • • • • • 小说: 《三国志通俗演义》 《水浒传》(参与者) 《隋唐两朝志传》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三遂平妖传》 戏曲: 《宋太祖龙虎风云会》(存)
• 1、刘备,2、关羽,3、张飞, • 4、曹操,5、诸葛亮,6、周瑜。
第一章 三国演义
章回小说的产生
《三国演义》的版本、作者和成书过程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三国演义》的影响
第一节 章回小说的产生
• • • • • 一、章回小说的产生 1、说话四家 讲史 讲说历代兴亡的故事。 说经 演说佛经的故事。 说铁骑儿 讲战争故事,后演变 为英雄传奇小说。 • 小说 讲普通人日常生活,篇幅 短小。
章回小说的定义
• 章回小说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 上发展而成的。它的特点是分章叙 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 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使全书 构成统一的整体。章回小说是中国 古代长篇白话小说的唯一形式。
章回小说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回小说之祖。这是王国维提出 的一个说法,他指的是宋代的三个话本,即 《五代平话》《京本平话》《宣和遗事》是 章回小说最早的起源。 第二,章回小说的雏形。指的是宋人话 本《唐三藏取经诗话》,从形式上看,它已 经具有了分段标目的特征。(单目)
二、《三国演义》的主题探讨 • 1、 “赞美智慧”说 2、“天下归一”说 3、“讴歌封建贤才”说 4、 “悲剧”说 5、 “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 6、 “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 说 7、“宣扬用兵之道”说 8、 “人才学教科书”说
9、“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说 10、“总结历史经验”说 11、乱世英雄颂歌说 12、“正统”说 13、“忠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说 14、“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 15、“反映三国兴亡”说 16、“无固定主题”说等
• 二是,《三国志平话》基本 奠定了《三国演义》的故事 框架。 • 《三国志平话》共有三卷。 第一卷:从黄巾起义到董卓 被杀;第二卷:献帝拜刘皇 叔到赤壁之战;第三卷:刘 孙争荆州到三国归晋。
5、罗贯中的加工
• 元末明初,最后写定者罗贯中,他在 戏曲和平话的基础上,博采陈寿《三 国志》、裴松之《三国志注》和《资 治通鉴》,再加上民间传说、个人生 活经验和艺术才能,将八万字的评话, 写成了七十五万字的长篇小说,并创 造了第一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 的艺术形式——章回体。
拥刘反曹的实质
• “拥刘反曹”的观念是在民间流传过程中形成的, 它积淀了普通百姓千百年来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 想,“拥刘反曹”就是尊崇仁政、贬斥暴政,尊 崇忠义、贬斥奸诈,这也反映了人民对明君贤臣 的向往,对残君暴君的憎恶。这无论是在当时, 还是今天,都是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倾向。 当然,历史并不是由理想来决定的,刘备以及蜀 汉政权并没有因为实行“仁政”而统一三国,反 而早早地灭亡了。因此,《三国演义》在“出师 未捷身先死”的悲剧中结束,这正是作者政治理 想破灭的深沉表现。
曹操 ——“奸雄”代表,“奸绝”: 奸诈残暴、嗜杀成性: 坑杀降卒;血洗徐州;“衣带诏”株 连家族,勒死孕妇;恩将仇报杀吕伯 奢;杀王垕,杀华佗„„ ○疑而杀人:水军都督蔡瑁、张允 ○梦中杀人:贴身侍卫 ○酒中杀人:扬州刺史刘馥。 ○借刀杀人:名士祢衡 ○伺机杀人:行军主簿杨修 宁叫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 2、忠。两朝元老,一片忠诚。一旦选定 明君,终身追随。白帝城托孤后,竭尽全 力辅助幼主,从未生篡位之心;六出祁山,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后病逝沙场,履行 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 3、德。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 不居功、不争功、不记恨,任劳任怨。误 用马谡,自贬三级,还能重用马谡儿子; 西取成都,让庞统建功;妻子丑陋,忠于 爱情。
第三节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一、《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 至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97年的历史。全 书120回,分三大部分: • 第一部分(1—33回)主要写汉末 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 起和壮大。 • 第二部分(34—85回)主要写刘 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 互相争雄的局面。 • 第三部分(86—120回)写三国的 衰落,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建 立西晋王朝。
2、章回小说与说话 (1)讲史所讲史事年代长,人物 多,事件复杂,不可能一次讲完, 因此每讲一次就形成了一个独立 的单元,这相当于后来章回小说 的一回。 (2)每次讲说前,艺人用题目向 听众提示主要内容,就是回目的 来源。
(3)在章回小说叙事中,我们也常看到 “话说”“且说”“话表”或“看官听 说”字眼,这明显保存了讲说的痕迹。 (4)在每回末尾也必有“且听下回分解” 等说书痕迹,这也是模仿说书艺人卖关 子、吊胃口的手法,在情节关键处戛然 而止,以调动读者对情节的急切关心。
• 一是,出现了“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 业艺人。据《东京梦华录》记载,霍四究 就是“说三分”的专家。专家的出现可以 说明两个情况,一是分工的细致,专业程 度高。二是,观众的喜爱。 二是,出现了“尊刘贬曹”的倾向。苏轼 的《东坡志林》载:“涂巷中小儿薄劣, 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 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 闻曹操败,即喜畅快。”
三、《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1、“拥刘反曹”,具体表现: 内容上,把刘备写成“仁君”,刘备 一方倍受赞扬;把曹操写成“奸雄”,曹 操一方亦倍受指责。 结构上,把刘蜀集团放在首位,而曹 魏、孙吴居其次。 语言上,多称刘备为玄德、皇叔、豫 州、先主;而对曹操直称其名算客气,多 称小名阿瞒,甚至称“贼”“汉贼”“国 贼”。
二、《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
• 1、史书记载: • 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 《三国演义》的早期版本都署名 为“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 本贯中编次”。其实,裴注比陈 寿原文还要多两倍,引用史料大 约二百多种,许多故事为罗贯中 采用。此外,还有范晔《后汉 书》、司马光《资治通鉴》、朱 熹《通鉴纲目》为之提供材料和 框架。
4、毛评本: 一百二十回。清初毛纶、毛宗岗父 子在李评本的基础上辩证史实,增删文 字,更换论赞,改回目为对偶,并定书 名为《三国演义》。
经过毛氏父子的修改,书中拥刘贬 曹的倾向更为突出,人物性格更为统一、 鲜明,回目对偶工整,文字较为流畅。 其评语在小说理论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毛评本一出,成为最流行的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