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教学文档
《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2、分析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等。
3、探讨《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战役和策略,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
4、引导学生理解《三国演义》所反映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熟悉《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2)理解书中所展现的智慧和谋略。
2、难点(1)对复杂人物形象的全面把握和评价。
(2)探讨作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三国演义》的基本知识,包括作者、背景、情节等。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书中的人物形象和经典情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阅读指导法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精彩章节,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三国演义》的影视片段或讲述一个著名的三国故事,如“桃园三结义”,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课程。
(二)作者与创作背景介绍1、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他是施耐庵的学生。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长篇小说。
2、创作背景《三国演义》的创作是在元末明初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
当时,社会动荡,人民渴望英雄,希望有能够拯救天下的人物出现。
同时,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为罗贯中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主要内容概述《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四)人物形象分析1、刘备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他以仁德闻名,善于招揽人才,有着兴复汉室的远大抱负。
但有时也显得过于优柔寡断。
2、关羽关羽为人重义气,武艺高强,威震华夏。
但他也有骄傲自大的缺点,最终导致败走麦城。
三国演义教案模板十九篇
三国演义教案模板十九篇《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运用“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读《三国演义》。
2、利用影视视频材料,培养课外阅读兴趣,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水平三、课前准备:1、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断。
(空城计哭诸葛)2、课件。
四、指导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情趣师:刚才我们听得就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它让我们仿佛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
我们今天就要走进《三国演义》。
老师想先问问大家下,平时看长篇小说是采用什么方法看地?出示:阅读方法。
出示:书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同学们各说各的出示:书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二、品味诸葛亮人物特性,小结学法。
提到诸葛亮,大家两眼放光。
确实,诸葛亮是三国的核心人物,谁来向大家描述一下你眼中的诸葛先生的形象。
简介诸葛亮。
师:《三国演义》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出示)师:小说在别的章节中还提到:诸葛亮执掌刘备军队后,常常手持羽扇,坐一辆四轮小车。
书中关于诸葛亮的哪些章节你最感兴趣,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
师:提起诸葛亮,人们必然会想到“空城计”这个故事。
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个精彩的故事,请同学们看屏幕。
播放《空城计》视频,进行比较阅读。
重点段落研读(出示):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名著导读课《三国演义》教案
名著导读课《三国演义》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导读课的研究,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2. 熟悉《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形象特点;3. 掌握《三国演义》的基本故事情节。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三国演义》这本名著,并简要讲解其作者罗贯中、创作背景以及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激发学生对这本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 研究主要人物(15分钟)介绍《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形象特点,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
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并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进行个性特点的分析和讨论。
3. 探讨故事情节(20分钟)引导学生一起回顾《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从建安七子的结交、黄巾起义、赤壁之战、三英战吕布等重要事件展开讨论。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这些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4. 拓展阅读(10分钟)推荐相关的名著或历史书籍,供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了解《三国演义》的相关背景和历史知识。
5. 总结(5分钟)对学生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和回顾,鼓励学生留下自己对《三国演义》的启发和思考。
同时展示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对《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3. 学生拓展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资源- 《三国演义》相关资料- 图文、视频资料- 相关名言警句- 其他名著或历史书籍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导读课的设计,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三国演义》的基本情况,熟悉主要人物及其形象特点,并掌握故事情节的大致内容。
同时,通过鼓励学生进行个性特点的分析和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对于对《三国演义》感兴趣的学生来说,也可以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深入了解相关背景和历史知识。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三国演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名著之一,在人教版高二必修的课程中也被纳入统一教学计划中。
本文将以“《三国演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为主题,从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等五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教学。
一、课程标准根据人教版高二必修的课程标准,学生需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和写作技巧,了解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体验文学魅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对于《三国演义》来说,学生需要熟悉小说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掌握小说的基本结构与人物形象,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历史渊源,并运用文学知识进行分析和阐释。
二、课程目标基于课程标准,教师应该设定针对性的课程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历史与主要文学风格。
2.熟练掌握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基本结构。
3.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了解小说与历史、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提高文学审美水平。
5.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文学创作热情。
三、教学方法针对上述的课程目标,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达成。
首先是针对性的讲解和演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基本元素和结构;其次是互动式的课堂问答,以激发学生思考和交流,增强课堂氛围;再次是学生自主阅读配以课堂讲解,让学生在自己阅读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和体味小说的艺术魅力;此外,还应增加文学创作环节,让学生在文学创作中得到启示和体验,并进一步发展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基于上述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小说的作者、成书历史和文学风格介绍。
2.小说的基本情节及人物关系、人物性格等方面的分析。
3.小说的主题思想、历史背景及文学特点阐释。
4.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和归纳,探讨小说与历史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2. 能够理解《三国演义》的部分故事情节,懂得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这些情节;3. 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描述人物形象和情节场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体悟作品的艺术魅力;4. 能够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第一回-第一百二十回)。
2. 对《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时间、世界历史背景等进行简要介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掌握措辞通顺、表达准确的语言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语言特点,把握人物关系和情节变化,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读书会议法2. 讨论交流法3. 课堂表演法4. 个别辅导法五、教学过程第一节:介绍《三国演义》1. 给学生分发课本,让学生将《三国演义》翻到目录页,介绍《三国演义》的总共多少回。
2. 提供一张作者简介,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和成书时间,并简单介绍《三国演义》在中国历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1. 让学生自主阅读整本《三国演义》,并注意整个故事的情节变化,以及人物形象的刻画。
2. 选取若干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情节变化和人物关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第五回:“玄德再拜华山”--讲述了刘备到华山拜见关公、张飞谋生计,最后结识了诸葛亮。
第十回:“破黄巾,斩华雄”--讲述了刘备、张飞、关羽、张辽、夏侯将领等参加黄巾起义,最终斩黄巾名将华雄。
第三节:组织较复杂的课堂活动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书中的人物,学生进行对话,去学习表演技巧和练习口语表达。
2. 学生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帮助同学进一步提高。
三国演义教案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标题:三国演义教学设计教案目标:通过学习《三国演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和历史意识,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三国演义》导读与文本分析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2. 学生能够分析《三国演义》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本的解读和分析;4. 学生能够进行团队合作,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引入《三国演义》的背景与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教师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他们之前对《三国演义》的了解,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二、文本导读与分析(30分钟)1. 教师借助教材或其他资源,逐章节导读《三国演义》中的重要剧情;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3.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思考并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三、角色扮演与情景再现(4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故事情节或场景;2. 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扮演的过程中,理解和体会角色的心理、情感以及个性特点;3. 各小组依次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点评,学生可以提出改进意见;4. 教师适时介入,指导演员发挥角色特点,加深对《三国演义》的理解。
四、文本解读与写作练习(30分钟)1. 教师选取《三国演义》中的一段对话或描写,请学生分析、解读,并进行讨论;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写作练习,可以创作角色对话、解读文本或描述故事情节;3. 学生互相分享并互评作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表达。
五、总结与延伸(10分钟)1.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总结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强调学生需要继续阅读、思考和分析《三国演义》;2. 鼓励学生展示对于历史与文学作品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自主拓展相关知识的学习。
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掌握《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历史事件及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3.培养学生对《三国演义》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4.引导学生从《三国演义》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内容1.《三国演义》作者简介:罗贯中,明代小说家,生平事迹不详。
2.创作背景:《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代,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
3.主要内容:《三国演义》共120回,主要讲述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家争夺天下的故事,展现了众多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和智慧谋略。
4.人物形象: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
5.历史事件: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七擒孟获、失街亭等。
6.深刻哲理:《三国演义》通过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政治斗争的残酷、智慧和勇气的价值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历史事件等。
2.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历史事件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比较分析法:比较《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历史事件等方面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步骤1.导入: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内容等。
2.讲授:详细讲解《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历史事件等。
3.情境教学: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历史事件等,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5.比较分析:比较《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历史事件等方面的异同。
《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教案《三国演义》教案1《三国演义》导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①曹操:权奸与英雄相结合的典型。
“白脸曹操”成为奸臣的代名词。
②诸葛亮:忠臣和智慧的化身。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个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③关羽:勇武和义气的化身。
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身陷曹营终不降,镇守荆州时违背了诸葛亮“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方针,致使荆州失守,败走麦城而死。
④张飞:一个勇猛、坦率、刚直的武将。
痛打索贿的督邮;三顾茅庐时,耐不住性子要放火;关羽从曹营回来后,他举起枪便刺,误会消除后,他又痛哭参拜;长坂坡单枪匹马拦住曹军百万大军;关羽死后,因粗暴急躁而为叛将所杀。
⑤周瑜:东吴水军都督,英俊儒雅,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
曹操幕僚蒋干到东吴劝降,他巧妙地运用反间计,使老谋深算的曹操反而损失了两员大将。
火烧赤壁,火烧曹营,使曹军八十万水军大败而归。
因过于好胜,心胸狭窄而被诸葛亮三气而死。
⑥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英雄。
初为袁绍部将,后投奔刘备,为蜀汉大将。
在长坂坡战斗中,突出重围,单骑救出刘备的太子刘阿斗;江汉之战,拦江夺斗,使曹操为之震慑。
虢亭一战,退吴兵,救刘备。
因他忠诚勇敢,一身是胆,具有远见,每战必胜,所以“常山赵子龙”成为常胜将军的代名词。
⑦黄忠:归附于刘备时年近六十,在葭萌关,定军山等战役中有勇有谋,屡建战功。
后在讨关战役中,以75岁高龄又斩吴一部将。
后为暗箭所伤,不愈而死。
“老黄忠”是老当益壮的老英雄的代名词。
⑧鲁萧:字子敬,和周瑜同辅孙权。
力排众议,与周瑜一起坚持联刘抗曹的主张,并力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
待人宽厚诚恳,但他的忠厚有时显得近愚。
⑨刘备:知人善用,是一个从平民奋斗到开国帝王的圣君形象。
⑩蒋干:曹操的幕僚,一个愚蠢而又自作聪明的政客。
⑩杨修:曹操手下主薄。
《三国演义》作者简介: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三国演义》导读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三国演义》导读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三国演义》导读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1《三国演义》导读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教案涉及的教材是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材中的《三国演义》选,共计13篇,全书共32万余字。
本书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撰,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以历史名人关羽、张飞、刘备、诸葛亮为主角,描绘了三国时期的社会与政治风貌,展现了男儿当顶天、江山如画的时代气象,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忠义、仁爱、智慧、勇气等伦理观念。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写作背景及创作意图,了解其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2.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及主要历史人物,掌握其生平事迹、人物性格和代表作品。
3.熟悉小说情节、结构,理解小说中所反映的历史、社会和人生意义。
4.感悟中国传统美德和伦理观念,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读几段经典语句:“桃园三结义,天下无贼”“吾虽赴死,义不抛也”等。
让学生感受这些语句所代表的忠诚、勇气和仁爱精神。
(2)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写作背景及创作意图,让学生了解其地位和影响。
提问:“罗贯中为何写三国演义这样的作品?他希望向读者传达哪些思想情感?”引导学生认识到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2.阅读教材(1)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配章节,阅读教材,掌握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共同挖掘人物的性格、思想、行为等方面的特点。
(2)学生以个人为单位,阅读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各类习题和探究题,并进行自我检测。
(3)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理解小说的情节和结构,反思小说所反映的历史、社会和人生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总结每一个章节、每一个人物所代表的人物形象、艺术形象及其思想道德内涵等方面的主题和含义。
(4)老师批注学生的问答作业,评定学生分数,及时给予反馈。
3.精读教材(1)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对于部分篇章,可以进行精读的建议。
小学语文《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活动目标:1.承接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走进名著,拓展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在读书交流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感受名著的魅力,从中受到感染和情感品质的熏陶,进一步感受中国灿烂、而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实施过程:教师谈话导入:中国古典名著都是我们宝贵的遗产,本本都是经典著作。
那么经典是什么呢?经典是人们常说的“我在重读”,而不是“我在阅读”的那类书。
当我每一次重读经典的时候,都像初次阅读一样,是一次新发现的旅程。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名著,用心贴近经典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吧。
板块一:走进“三国”好书分享(打开读书资料袋,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1.简介背景2.简介作者3.简介作品《三国演义》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之一,它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的史料处理原则,是小说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实,使读者产生真实感,虚,是小说更生动、人物形象更丰满。
其次,在人物塑造方面,采用类型化的写法,专门突出人物的某一个特点,并通过夸张、对比、烘托等手法,把这一特点发展到极致。
第三,叙事结构上,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精心结构无数的故事,虽事件复杂,却不琐碎支离,虽曲折变化,然脉络分明,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第四,具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
《三国演义》不仅对中国古代小说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亚洲的其他国家广泛流传。
(设计说明:要聊书并真正走进故事,前序工作要做好。
通过自己的读书收获,学生交流以上信息时是一个分享的过程。
从此为突破口带学生随着作者走进历史走进故事。
)板块二:感受“三国”一、情境导入1.听音乐《滚滚长江东逝水》猜片名。
2.抢答激趣猜人物(1)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是谁?(2)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3)“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4)“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二、进“三国”1.品人物典故读完《三国演义》,我们来个群英聚会,说说三国中的英雄都有谁?他有哪些典故?2.品语言文化《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名著之一,它留给我们众多的文化财富。
《三国演义》-人教版必修5语文教案
三国演义 - 人教版必修5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相互关系;2.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事件;3.了解原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价值;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5.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主要人物性格、小说基本情节和主要事件;2.教学难点:原著传统文化背景和影响。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三英战吕布》课文简介《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篇章之一,讲述了吕布与三英张飞、关羽、刘备的战斗故事。
通过对吕布、张飞、关羽、刘备等人的形象和性格的刻画,揭示了忠诚、仁义、勇武等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
教学目标1.了解吕布、张飞、关羽、刘备等人物的形象和性格;2.掌握小说基本情节和主要事件;3.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人物性格刻画和情节分析;2.教学难点: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的理解和应用。
第二课《桃园三结义》课文简介《桃园三结义》讲述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拜为兄弟,立下了保家卫国、忠勇耿爽的誓言。
通过这个故事,强调了忠诚、义气、友情等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中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2.掌握小说基本情节;3.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人物性格刻画和故事情节分析;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理论讲解、PPT展示等方式讲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2.朗读法:通过学生或教师朗读故事,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3.分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分析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4.视听结合法:通过电影、动画等视听材料结合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故事。
五、教学评价1.在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方面,进行笔试、问答等形式的考察;2.在思考和创造能力方面,采用写作、PPT制作等方式进行评价;3.在传统文化价值观方面,利用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通用5篇)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通用5篇)《三国演义》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国演义》教学设计(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1课程说明: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学生要阅读5本以上名著,字数达到150万以上。
“名著导读”是新教材增设的一个板块,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设想:教学“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
本导读拟设2课时,第1课时以教材中的导读内容为依托,较全面地介绍名著;第2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3)复习《赤壁怀古》《蜀相》;4)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2)理解教材中导读内容,把握要点;3)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2)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3)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2、语言知识积累;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序幕。
2、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
3、联系复习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二、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国演义 文档
教学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重点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逆向思维)——重点和难点3、了解罗贯中及其《三国演义》教学设想:1、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学习重点2、先让学生按常规读法解读课文,然后再突破传统的思维学时安排:三学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介绍作者及《三国演义》,熟悉课文教学步骤:一、教学导入:西江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卷首词) 《三国演义》我们都熟悉,在这部作品中,罗贯中塑造了很多有名的人物。
诸葛亮、关羽、张飞、刘备、曹操、周瑜、孙权、鲁肃等等。
《失街亭》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96回,描写的是诸葛亮实现“伐魏复汉”大业的“六出祁山”之“一出”中的一次关键性战役的失败过程。
它不仅仅留给人们办事要从实际出发,死搬教条必然失败的启示,而且让人深深领悟到准确识人、恰当用人的重要性;同时,这一节故事中的塑造人物的方法和描写战争的技巧,都达到了极高的品位,让我们在获得独特的艺术美感的同时,又学习了高超的写作方法。
二、介绍作家作品: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大约生活于公元 1330年至 1400年之间,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
他可能是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钱培、东原等不同说法)。
曾经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僚。
他写过词曲,杂剧,以小说的创作成就最大。
他“与人寡合”,而“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他可说是中国第一个用全力作小说的作家,其作品包罗万象,著有小说《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是其代表作,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最完整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有人认为它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教师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成书和故事要点,街亭之战的战前情况。
街亭是蜀兵进军退兵的咽喉之地。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学设计多篇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学设计1教学过程: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周恩来总理也曾经教导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幻灯片)(学生上课前齐读)一、导入: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一组画面和一首歌曲。
(用多媒体放映《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
做为欣赏者,我们宛然被带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
我们会发出由衷的慨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慨叹“走近三国”。
二、出示有关《三国演义》的评论介绍(幻灯片制作)(四名学生分别读四段内容)《三国演义》内容梗概:故事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统治军事斗争。
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几次大战役,如袁、曹官渡之战,魏、蜀、吴赤壁之战,吴蜀陵彝之战。
每次战役各有特色,很少雷同,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描写战争的成功之作。
作者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爱民如子的刘备,有惊人智慧的诸葛亮,打着“扶持汉室、拯救黎民”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等。
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
同时也谴责了雄豪混战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人民渴求明君仁政,社会安定的愿望。
三、知识冲浪师:我们先来个(出示课件“记忆小热身”)出几个小题考考大家怎么样?(一题一题出示,先出示题目,再出示答案)以小组为单位。
1、你来猜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⑺ 《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⑻"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师:《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教案《三国演义》教案《三国演义》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文学地位2.掌握名著的人物形象特征和名著的主题思想3.初步领悟欣赏名著的方法教学重点:鉴赏人物形象和三绝的性格教学难点:了解名著的主题思想以及名著的启示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点拨法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开场,打开“滚滚长江东逝水”幻灯片开始,导入内容: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由明代杨慎作词,当代艺术家杨洪基演唱这首穿越时空的天籁之音带着我们走进“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二.名著的影响:放幻灯片成语和熟语,以及歇后语,让学生说出人名和歇后语的下句。
激发学生课堂兴趣。
三.名著的形成看课本2-5段,依据幻灯片,理清名著形成的过程四.名著的内容和主题让生浏览课本高度归纳名著内容的情节,依据幻灯片,掌握情节,老师课堂补充名著的三大部分。
特别指出,名著主要内容是以蜀国为主,依此引出主题。
探究:名著从桃园三结义写起,到孔明病逝,后文只有5个回合,作者如此安排情节,是要表现怎样的主题?明确:拥刘反曹是因为刘备出生正统,仁义(打出关于主题幻灯片)作者是要表现忠义思想,仁政思想五.鉴赏任务形象1.了解三绝是谁2.鉴赏曹操打出有关曹操的幻灯片,让学生说说曹操,评价曹操。
让学生说出曹操在自己心中的形象。
老师归纳:曹操多疑但是爱才,奸诈然而有雄才大略。
(打出幻灯片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3.欣赏关羽打出有关关羽的幻灯片,根据关羽的故事,让学生讲出自己喜欢的故事,并说说喜欢的理由,以此总结关羽的性格老师归纳:桃园三结义,华容道可见他的义;刮骨疗伤温酒斩华雄可见他的勇但是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可见他的骄傲,狂妄。
第二课时一:复习二全班交流1、了解诸葛亮打出有关诸葛亮的幻灯片,老师读出对联,学生齐读《蜀相》。
让学生积累有关诸葛亮的诗词。
2、合作探究:(讨论并概括诸葛亮的故事。
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背景和创作动机。
2. 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3. 掌握《三国演义》中的重要场景和经典事件。
4. 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整理并传达《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分析《三国演义》中的经典事件和场景。
3. 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故事讲述和讲解《三国演义》的内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展开讨论。
3. 影视欣赏法:观看与《三国演义》相关的电视剧片段,加深理解。
四、教学内容第一课:《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教学活动:1. 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并简要介绍其生平和影响。
2. 分析《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包括历史背景和时代氛围。
3. 探讨《三国演义》的创作动机,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第二课:《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教学活动:1. 讲述《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包括东汉末年的乱世背景、董卓之乱、黄巾起义、群雄割据的局面以及刘备、关羽、张飞等主要人物的故事。
2. 分析并讨论《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并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
3. 引导学生思考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
第三课:《三国演义》的经典事件与场景教学活动:1. 分析《三国演义》中的经典事件,如赤壁之战、三英战吕布、空城计、斩蔡阳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经典事件在整个故事中的意义和影响。
3. 欣赏相关电视剧片段,增加对经典事件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课:探究《三国演义》的意义和价值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三国演义》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2. 探究《三国演义》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学的影响。
3. 展开辩论,引导学生思考《三国演义》在今天的价值和意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活动中的学生表现。
2. 学生对关键概念的理解程度。
3. 书面作业,如对《三国演义》中某个人物或事件的描述。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社会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及其创作背景。
第二章:概述小说的整体情节和主要历史背景。
第三章:介绍小说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第四章:分析小说的开篇章节,理解故事的开端和发展。
第五章:讲解小说中的重要事件和战役,如赤壁之战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2.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和分析小说的内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其参与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对小说情节和人物的理解程度。
3. 思考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评估其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三国演义》原著或简化版教材。
2. 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和图片。
3. 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内容。
教学计划:第一周:介绍作者和创作背景第二周:概述整体情节和历史背景第三周:介绍主要人物和性格特点第四周:分析开篇章节和故事发展第五周:讲解重要事件和战役六、教学内容:第六章:分析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如刘备、关羽、张飞等。
第七章:探讨小说中的反派角色,如曹操、司马懿等。
第八章:讲解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如貂蝉、孙尚香等。
第九章:分析小说中的友情、忠诚、智谋等主题。
第十章: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历史与虚构的平衡。
七、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英雄、反派和女性角色进行深入分析。
2. 对比法:引导学生对比小说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3.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小说主题的思考。
八、教学评价:1. 角色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对小说中英雄、反派和女性角色的分析能力。
(完整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四个课时)
《三国演义》阅读欣赏指导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激发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故事梗概,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激发阅读兴趣。
2.过渡:听了这一首雄浑的歌曲,让我们带着感慨“走近三国”。
二、阅读故事梗概了解三国。
1.教师朗读故事梗概,边读边理解。
2.欣赏《桃园三结义》。
三、布置自读欣赏1.继续阅读到《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将干中计》。
2.同学间开展互相讲《三国演义》故事。
《三国演义》阅读欣赏指导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指导,知道《三国演义》的一些情节,以及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和形象。
教学重点:基本了解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猜一猜: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⑻“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二、说一说1.谁能向同学们说说《三英战吕布》的情节。
2.指名讲《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3.讲《美髯公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三、群英聚会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
同学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2.理解下面一段话的意思。
却说云长所骑赤兔马,日行千里,本是赶不上;因欲护送车仗,不敢纵马,按辔徐行。
忽听背后有人大叫:“云长且慢行!”回头视之,见张辽拍马而至。
关公教车仗从人,只管望大路紧行;自己勒住赤兔马,按定青龙刀,问曰:“文远莫非欲追我回乎?”辽曰:“非也。
丞相知兄远行,欲来相送,特先使我请住台驾,别无他意。
三国演义精华完整讲课文档
刘备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 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 代。少年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 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 为异姓兄弟。剿除黄巾军有功,任安喜 县尉。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 瓒、曹操、袁绍、刘表等。建安十二年 (公元二○七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 亮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 汉中。于公元二二一年正式称帝。在 替关羽、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吴国, 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 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称他刘 先主。书中的刘备,是一个仁义明君,
2、给予我们最宝贵的人生启示?
历史不能改变,人的命运却掌握在自己手中。
3、表现了怎样的历史观、社会观?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第33页,共60页。
◆名言佳句◆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
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
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第
第16页,共60页。
曹操的功劳
(1)削平群雄,统一北方。 (2)为三国鼎立、三国归晋奠定了基础。 (3)对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 贡献。
第17页,共60页。
曹操的过错
(1)镇压起义,充当屠夫。 (2)欺君罔上,窃国谋逆。
(3)玩弄权术,残暴不仁。 (4)虚假伪善,奸诈狡猾。
(5)骄奢淫逸,嫉贤妒能。
类型化人物形象的塑造。
突出甚至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 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创造了一 批性格突出而鲜明的的艺术典型,
如奸诈雄豪的曹操、忠义勇武的关羽、 仁爱宽厚的刘备、谋略超人的诸葛亮、浑 身是胆的赵云、心地狭窄的周瑜、忠厚老 实的鲁肃、老奸巨滑的司马懿……
公开课教案三国演义曹操
公开课教案三国演义曹操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的部分,具体包括教材第十五章“曹操起兵,讨伐董卓”和第十六章“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详细内容主要涵盖曹操的生平、性格特点、主要事迹及其在三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曹操的生平、性格特点及其在三国历史中的地位。
2. 掌握曹操讨伐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等主要事迹。
3. 分析曹操的政治智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曹操复杂多面的性格特点及其在三国历史中的地位。
重点:曹操讨伐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等主要事迹及其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课外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的经典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曹操这个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曹操的生平、性格特点,以及他在三国历史中的地位。
3. 实践情景引入:以曹操讨伐董卓为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曹操为何能成功讨伐董卓,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4. 例题讲解:分析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讲解其成功的原因。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回答关于曹操的问题。
七、板书设计1. 曹操生平及性格特点2. 曹操主要事迹讨伐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3. 曹操在三国历史中的地位及影响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曹操的性格特点,结合具体事例,阐述其对三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示例:曹操性格复杂,既有英勇果断、足智多谋的一面,也有狡猾多疑、残暴专制的一面。
例如,曹操在讨伐董卓时,能够审时度势,联合各方势力,成功击败董卓。
但他也因多疑而误杀吕伯奢一家,表现出其残暴专制的一面。
曹操的性格特点使其在三国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他不仅统一北方,还为后来的曹魏政权奠定了基础。
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曹操的生平、事迹,使学生了解曹操在三国历史中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A.罗贯中
B.施耐庵
C.吴承恩
D.王实甫
A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话谁说的
A.刘备
B.曹操
C.袁绍
D.孙权
B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对谁的评价
A.周瑜
B.诸葛亮
C.曹操
D.刘备
C
王允用美人计离间董卓和吕布,这个美人是谁
A.王昭君
B.西施
C.杨玉环
D.貂蝉
D
谁温酒斩华雄
A.关羽
B.张飞
C.吕布
D.赵云
A
官渡之战曹操的对手是谁
A.刘备
B.袁绍
C.孙权
D.刘表
B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谁
A.孙坚
B.刘备
C.曹操
D.王允
C
讨伐董卓的联军盟主是谁
A.曹操
C.袁绍
D.鲍信
C
青梅煮酒论英雄,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使君指谁
A.刘备
B.孙权
C.袁绍
D.吕布
A
于百万军中勇救阿斗的是谁
A.关羽
B.张飞
C.赵云
D.黄盖
C
扶不起的阿斗,阿斗指的是
A.孙皓
B.刘禅
C.曹植
D.曹丕
B
长板桥一声大喝喝退百万曹军的是
A.赵云
B.黄盖
C.张飞
D.关羽
C
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和谁的故事
A.关羽
B.赵云
C.徐庶
D.诸葛亮
D
草船借箭的故事赞颂的是谁
A.诸葛亮
B.周瑜
C.鲁肃
D.蒋干
A
被诸葛亮的才华气死的才华横溢的人是
A.鲁肃
B.周瑜
C.郭嘉
B
向曹操献计将战船连在一起的人是
A.郭嘉
B.荀彧
C.庞统
D.蒋干
C
向曹操诈降纵火火烧曹军于赤壁的人是
A.关羽
B.张飞
C.赵云
D.黄盖
D
在华容道放走曹操的是
A.关羽
B.张飞
C.赵云
D.曹洪
A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统帅是
A.诸葛亮
B.鲁肃
C.刘备
D.周瑜
D
赔了夫人又折兵,说的是谁
A.刘备
B.曹操
C.董卓
D.孙权
D
成语乐不思蜀说的是谁的故事
A.刘勰
B.刘表
C.刘禅
D.刘备
C
白帝城托孤,刘备把家国大事托给了谁
A.关羽
B.诸葛亮
C.刘禅
D.张翼
B
平定南方,诸葛亮七擒七放的是谁
A.孟获
B.曹丕
C.孙皓
D.陆逊
A
用空城计,诸葛亮吓退的魏军主帅是
A.曹操
B.司马懿
C.陆逊
D.曹洪
B
关于诸葛亮的死说法正确的是
A.在家里
B.在朝堂
C.在同东吴的战争中
D.在同魏国的战争中
D
三国中最先灭亡的是哪国
A.吴国
B.蜀国
C.魏国
D.赵国
B
司马氏取代魏国建立的国家是
A.晋
B.汉
C.唐
D.秦
A
蜀国在与吴国的战争中大意失了荆州的将领是
A.张翼
B.赵云
C.关羽
D.黄忠
C
周瑜死后接任东吴大都督的是谁
A.黄盖
B.鲁肃
C.吕蒙
D.陆逊
B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赞颂的是谁A.荀彧
B.周瑜
C.张昭
D.诸葛亮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