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优秀教学案例: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优秀教学案例: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2.学生通过归纳和总结,加深对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理解和记忆。
3.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指导,确保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如如何进行化学实验、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如何记录实验结果等。
5.学会使用科学的方法和语言来描述和解释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利用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物质变化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图片、动画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资源,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4.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关注物质变化和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提问和解答,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态度,使他们认识到在科学研究中,事实是唯一真理。
5.通过对物质变化的观察和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实验和观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引导学生关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放热、吸热等。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导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导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根据对概念的理解和辨析,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并能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明确物质用途对应的性质,能判断该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学习重点】1.通过课本实验学习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通过课本实验学习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1.能正确理解概念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能正确理解概念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知识导学】知识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有些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而有些变化有新物质生成,据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是物理变化,是化学变化。

例 1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凭借聪明才智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侯氏制碱B. 蚕丝纺织C. 火药应用D. 粮食酿酒例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B. 钢铁生锈C. 汽油挥发D.矿石粉碎知识点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物质的有些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而有些性质则需要发生了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据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叫作化学性质,如;叫作物理性质,如。

例3 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挥发性B. 溶解性C. 可燃性D. 导电性例 4 汽油是生活中一种常用的燃料,下列关于汽油的某些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 用火柴点燃汽油能燃烧,这属于物理性质B. 将汽油滴在水中,发现油滴漂浮在水面,这是化学性质C. 将一瓶汽油敞口放置在房间里,不一会儿在房间的任何角落都会闻到汽油的味道,这是物理性质D. 加油站不能接打电话,是因为汽油具有挥发性,这是一种化学性质【夯实训练】▷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 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 窗户玻璃破碎(化学变化)B. 天然气燃烧(化学变化)C. 食物发霉(物理变化)D. 汽油挥发(化学变化)2.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春风化雨B. 火上浇油C. 叶落知秋D. 滴水成冰3. 加热某种固体由气体产生,对于这一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 是化学变化B. 是物理变化C. 可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D. 既不是化学变化,也不是物理变化4. 下列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 “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资B. “新物质”是指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 “新物质”是指物理性质与变化前不同的物质D. “新物质”是指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5. 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B. 在物理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C.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D. 二者没啥关系▷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 下列对一氧化碳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B. 极难溶于水C. 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D. 具有可燃性2. 疫情期间,广大师生坚持“停课不停学”,老师充分利用手机、电脑、互联网等给同学们上课。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分清性质与变化的联系与区别,学会比较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

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新课讲解[板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讲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 水的沸腾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2 胆矾的研碎[说明]首先展示胆矾晶体,再把蓝色块状固体研碎成为蓝色粉末,然后进行实验。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物理变化的概念。

以上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小结]1.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物理变化的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演示]实验3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导学案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导学案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件段:回顾知识1.化学的定义2. ,是人类最早的化学现象。

3.到21世纪初,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种,而组成他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却只有种。

4.写出物质的化学式:二氧化碳、水、氧气第二阶段:学习新知预习导学:1.物理变化是指变化。

如水的三态变化,铝压成铝箔、抽成铝线等。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化学变化常伴有、、、、等现象。

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什么?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要在中才能表现出来。

例如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等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即能表现出来。

例如、、、、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传热性等。

4.记住如下元素的符号:碳C 氢H 氧O 氮N 氯Cl 硫S 磷P 钾K 钙Ca 钠Na镁Mg 铝Al 锌Zn 铁Fe学习研讨:实验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物质成分变化前变化后实验1:水加热实验2:胆矾研碎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㈠、物理变化1、概念:叫做物理变化。

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实验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物质成分变化前变化后实验3胆矾+氢氧化钠实验4:石灰石+盐酸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这两个变化都有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㈡、化学变化1.概念:叫做化学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2.特征:①,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二、物质的性质㈠、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蜡烛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①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②铁生锈——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二)物理性质物质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导学案【兴趣引入】大家是否注意过,如果在醋里加上一些碱面,醋就会“生气”,大量气泡从醋中冒出。

真的是醋“生气”了吗?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教学目标】1.学会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学会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自我热身】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几个变化:水结冰、木头制成桌椅、铁生锈、火柴燃烧,归纳总结上述几个变化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课程学习】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物理变化定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作物理变化。

举例:水结冰、汽油挥发、石蜡熔化伴随现象:外形、状态、大小等的变化2.化学变化定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举例:铁生锈、食物腐败、粮食酿酒伴随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此外还会伴随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化学性质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变现出来的性质举例: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2.物理性质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变现出来的性质举例: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吸附性【随堂练习】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条燃烧B.铁锅生锈C.稀饭变馊D.开水沸腾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稳定性B.酸碱性C.还原性D.挥发性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A.用氢气填充气球B.用铜丝制作导线C.用铁铸成锅D.用酒精作燃料4.某市在预防“新冠”疫情期间,使用了21%的过氧乙酸消毒液。

有资料可知:过氧乙酸是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等,易挥发,温度稍高即能分解为乙酸、氧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兴趣引入】把一个冷的碟子放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碟子一会儿就被熏黑,这是为什么?吹灭蜡烛,会看到一缕白烟飘出,白烟又是什么呢?【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的方法;2.学会设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RJ)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RJ)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学习目标】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3.学习对实验现象观察、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重点难点】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定义。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学习内容一物理变化【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6~7页的实验1-1(1)和1-1(2),简单介绍一下实验仪器及药品。

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讨论交流】请举出生活中物理变化的几个例子。

【温馨点拨】生活中物理变化的例子,木头制成课桌、瓷器破碎、车胎爆裂、汽油挥发等。

【名师归纳】1.做化学实验时,应该重点观察试剂(如水、胆矾、石灰石)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思考为什么发生变化。

2.物理变化中物质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在状态、形状、颜色等方面发生了改变。

【反馈练习】1.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D)A.煤燃烧B.刀生锈C.菜腐烂D.水蒸发2.从化学的视角来看,下列名句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C)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曾青(指CuSO4溶液)得铁则化为铜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BCDE。

A.铁铸锅B.木头制桌椅C.汽油挥发D.灯泡发光E.香水挥发F.蜡炬成灰学习内容二化学变化【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7页实验1-1(3)和1-1(4),简单介绍一下实验装置。

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1.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学会观察?2.请举出生活中化学变化的几个例子。

【温馨点拨】1.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要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必须从观察入手,在观察中思考,对观察到的变化条件、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归纳,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

2.生活中化学变化的几个例子:铁生锈、煤燃烧等。

【名师归纳】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都不能作为判断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秦皇岛市卢龙县卢龙镇中学吕敏【教学设计思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课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第一课时,本课题位于九年级化学上册起始部分,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次化学实验。

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对化学学科只有一个初步印象,知道什么是化学,但是怎样研究、利用什么方法研究物质并不清楚。

在毫无化学基础、从来没接触化学实验的前提下,如何正确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是重要环节。

同时在这节课中,学生将会与化学实验第一次亲密接触,怎么进行实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什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实验探究的学习。

所以本课我重点设计观察实验现象和进行实验的方法指导。

本课采用我校本学期实行的“四学一导活力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独学、对学、群学、悟学并依托导学案完成物质的变化这一学习任务。

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和学生共同探索。

由于我校处于试验初期,并且学生以前没做过化学实验,所以教师没有完全放手,有一定的演示和指导。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我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入手,充分利用实验、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认识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进而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初步理解有关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学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物质变化,了解化学学科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教学目标】1、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记住两种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通过自学、实验探究交流,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1、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2、难点:观察实验的方法及归纳整理,描述实验现象;判断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word导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word导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word导学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一、自学目标: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重新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知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3.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方法4.自学重点与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与推论。

【课前科学知识累积】1.日常生活中水的常见状态有、、三种。

2.在回应的石灰水中灌入二氧化碳气体,观测至的现象就是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水加热会变为水蒸气、在冰箱中的水会变成冰;铁钉被锤子打弯、钉子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纸张既容易被撕碎也易燃烧等现象。

你能否再举一些类似的变化实例呢?【情境导入】木条的碎裂和冷却的分析,什么出现了发生改变?二、自主探究:【写作】p6~p7课文内容及有关插画知识点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观测:仔细观察教师模拟的几个实验,并将实验现象纪录如下表中: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出现的现象①②③④液态的水蓝色块状的胆矾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变化后的物质液态的水蓝色粉末状的胆矾蓝色的氢氧化铜结晶等二氧化碳气体等有没有崭新物质分解成⑤银白色的镁条白色的氧化镁【思索与交流】(1)以上五个变化在本质上存有什么不同之处?(2)试归纳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并把你在课前列举的例子进行分类,说出你的分类依据。

(3)在化学变化中常常充斥着一些显著的现象,恳请总结刚才所搞实验总结在化学变化中充斥着哪些现象?是不是具有上述现象的变化一定就是化学变化?恳请举例说明。

2.实验探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不是联系?实验步骤:(1)点燃一支蜡烛并固定在桌面上。

(2)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现象。

问题思考:(1)蜡烛燃烧属于什么变化?该变化中是否伴随物理变化?(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有何联系?3.概括小结:融合你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认知,从以下方面比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概念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外在表现形式根本区别联系或的改变。

人教九年级化学导学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人教九年级化学导学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温故知新】1.化学是一门以____为基础,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以及___的自然科学,而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经过了漫长的历史,_____的创立,才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我会自学】1.现有一瓶纯净的水,你能说出它所具有的哪些物理性质?【我会探究】1.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体验收获】1.1999年,美国科学家卡尔·克里斯特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地制取出盐粒大小的氮5(化学式为N5)。

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部分设备。

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则它可能会成为火箭和导弹后级的理想燃燃料。

氮5是由排列成V形的5个氮原子结合而成的,化学性质极不稳定。

根据以上途述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氮气和氮5的异同点(2)请你想像一下N5在应用领域有哪些用途?(致少写两条)。

[归纳小结]物理变化:例如: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例如:你认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帮助判断一个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的辅助现象有:。

物理性质:如: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如:【拓展提高】1.下列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A.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烟尘B.建筑施工导致尘土飞扬C.生活垃圾的焚烧产生有害气体D.生物的腐烂放出一氧化碳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B.有气体放出C.有新物质生成D.放热、发光3.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的金属,它对新的金属做了以下试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与水发生剧烈反应。

它在水面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根据本段叙述,归纳出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1);(2);(3);(4)。

4.为防止钢坯在高温轧制的过程中被氧化,造成铁的损耗,可在钢坯表面涂上一层纳米硅酸盐涂料,这种涂料应具有的化学性质有。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 物质的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 物质的性质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物质的性质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的第一个课题,也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三节正式的化学课。

本课时结合上节课学习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关知识,透过化学变化过程的揭示,初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以及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为今后学习某一物质的性质以及从分子、原子层面认识物质性质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学习,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相关知识以及基本了解,能基本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但对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不了解,也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区分。

对实验过程的相关步骤也了解不深。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判断哪些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判断哪些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总结归纳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展示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PPT展示:水、铁块、铝、氧气的照片。

提问:观察下列物质,你能说出它们哪些性质?学生:回答(二)、新课讲授环节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问:物质本身有许多固有的属性,哪些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哪些是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本身就固有的性质呢?学生:思考。

PPT展示:蜡烛燃烧、灭火、切菜,登山等图片。

学生:观察并回答。

总结: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比如: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酸性、碱性等。

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比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等。

实验探究:实验1: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第1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第1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3.学习对实验现象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物理变化1.阅读课本第6页实验1-1(1)“水的沸腾”。

①介绍实验1-1(1)有关仪器名称,拿出仪器让学生说一说。

老师做演示实验。

②实验前观察水的颜色是无色,状态是液态。

然后将水加热至沸腾看到试管内的现象是水沸腾,试管口的现象是有白色的雾,玻璃片上的现象是有小水珠。

③实验1-1(1)中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最后又变成了液态。

这个实验中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④完成第7页的表格(1)中的填空。

2.阅读课本第7页的实验1-1(2),完成下列填空:①教学生认识实验1-1(2)中的研钵和研杵,让学生知道该实验的操作过程叫研磨。

②实验1-1(2)中,反应前胆矾的颜色是蓝色,形状是块状,经研磨后胆矾的颜色是蓝色,形状是粉末状,反应前后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③完成第7页表格(2)中的填空。

④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1.在实验1-1(1)和1-1(2)中,反应前后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2.这两个反应是不是物理变化?为什么?3.书本上举了几个物理变化的例子,你能举几个例子吗?相互之间说一下。

物理变化中物质的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在状态、形状、颜色等方面发生了改变。

1.下列变化中,是物理变化的有哪些? ACDEFGIJ 。

A.铁铸成锅B.葡萄酿成酒C.木头制成桌椅D.汽油挥发E.气球爆炸F.灯泡发光G.花香四溢 H.蜡炬成灰 I.滴水成冰 J.千里冰封,万里雪飘2.(多选)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BC )A.牛奶变酸B.灯泡通电C.酒精挥发D.蜡烛燃烧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C )A.木炭燃烧B.食物腐烂C.矿石粉碎D.火药爆炸4.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C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化学变化1.阅读实验1-1(3),老师拿出药品和实验仪器,按照书本要求做实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导学案(无答案)及实验预习报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导学案(无答案)及实验预习报告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其特征,知道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能量变化。

2.能区分典型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3.能正确区分物质常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4.初步学会观察化学实验的方法。

【学习过程:物质的变化】结论:物理变化,举例:化学变化,举例:【物质性质】1、化学性质的定义例:(1)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2)石灰石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3)煤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气体。

(4)煤有可燃性。

归纳:常见的化学性质这样描述:、毒性、腐蚀性、氧化性……有时这样描述:铁会生锈。

用可以、能、会、易……描述性质。

2、物理性质的定义例:(1)通常状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加热至100℃沸腾,能变成水蒸气,在4℃时密度最大。

(2)胆矾是蓝色固体,易溶于水。

(3)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

归纳:常见的化学性质这样描述:、、、、、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

有时这样描述:水能变成水蒸气。

用可以、能、会、易……描述性质。

3、从试验中分析物质的性质:实验:观察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的颜色、状态,扇闻。

分别向装有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的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

现象:伸入装氧气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

伸入装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

从实验中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

从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

【本课小结】【当堂演练】请从硫的有关知识中找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序号①硫是淡黄色的固体,②把块状硫研磨成粉末状,③加热硫粉,硫粉熔化,④点燃液态的硫,硫燃烧,⑤可见硫具有可燃性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预习报告仪器药品:药匙、硫酸铜晶体、研钵、试管、水、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步骤:1用药匙取少量硫酸铜晶体放在研钵内。

2研碎胆矾3用药匙取少量研碎前后的胆矾,加少量的水,振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案5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案5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
2、初步认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内涵;
3、知道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物质
【学习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难点】: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别以及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

【我能自学】
2、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如:
3、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4、物质的决定其用途。

例如,天然气具有可燃性,因此可作。

二氧化碳因为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来。

【课前热身】
【研学过程】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演示】实验1-1,1-2,1-3,1-4
【观察、比较】完成书中表格。

【分析】比较试验1-1、1-2与1-3、1-4的不同之处是?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演示】点燃蜡烛
【思考】点燃蜡烛时发生了什么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演示】图1-4中的实验
【讨论】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常伴随那些现象?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阅读】教材P7-P8,认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内涵。

【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尽可能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并将你的看法与同学交流。

【习题巩固】课后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习目标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它们的根本区别,学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能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初步学会根据物质的特性区分鉴别某些物质。

3.初步了解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一、【自主学习】1.物质的变化就其根本形式来说可分为变化和变化。

两者的根本区别是。

2.列举你知道的一些变化实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3.物质的性质可分为性质和性质。

两者的区别是。

4.列举你认识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探究交流】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观察实验1-1(1)、(2)、(3)、(4)填写教材第七页表格,并完成下面问题:1.实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2.实验3和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3.实验1、2与实验3、4有什么本质的区别?4.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做。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5.结合生活实例阅读教材完成:化学变化的根本特征是,常表现为、、等。

化学变化还常伴随着的变化,表现为、、等。

【例题1】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化为该物质的气态,这种变化属于()A.一定是物理变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练习1】以下变化中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属于物理变化?为什么?A、蜡烛燃烧B、汽油挥发C、食物腐烂D、湿衣晾干E、石蜡熔化F、点燃煤气G、弯曲电线H、剩饭变馊I、高梁酿酒 J、灯泡发光 K、瓦斯爆炸 L、空调制冷M、烧制陶瓷 N、酸雨形成 O、苹果腐烂 P、露水消失Q、海水晒盐 R、碎石粉碎 S、铁铸成锅 T、钢铁生锈【探究交流】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结合生活实际、查阅相关资料、讨论交流教材内容并完成以下问题:1.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区别是。

例如,、都属于化学性质;、、、、、、都属于物理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走进化学世界【投影展示】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融化成水B、矿石粉碎C、钢丝弯曲D、红磷燃烧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铁生锈B、酒精挥发C、蜡烛燃烧D、水通电分解3、物质发生_____________的变化时,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__________。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产生某些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4、下列各组四个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乙醇挥发,乙醇燃烧B、蜡烛受热熔化,蜡烛燃烧C、钢锭轧成钢材,食物腐烂D、镁条燃烧,钢铁生锈5、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A、水分蒸发B、蜡烛燃烧C、矿石粉碎D、铁铸成锅6、有关铁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有导电、导热性B、有良好延展性C、具有银白色光泽D、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7、下列叙述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氢气具有可燃性B、氧气具有助燃性C、铁是银白色的金属D、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8、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酒精燃烧和蜡烛燃烧都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把冰块放在高于0℃的地方就会变成液态水C、铁矿石可以炼铁D、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进行光合作用9、能否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区分下列各组物质,能的在括号里画“√”,不能的画“×”。

A、白糖水和食盐水B、蜂蜜和香油C、汽油和花生油D、铜导线和铝导线E、食盐和面碱F、铁粉和黑火药【总结反思,拓展延伸】【总结反思】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你都知道了什么,能够举例说明吗?【拓展延伸】1、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消夜要,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

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处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学习目标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识别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相关信息。

4.能够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现象。

5、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中的现象美,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学习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判断。

学习难点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学习用品试管、带弯管的单孔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铁架台(带铁夹)、研钵、药匙、镊子;胆矾、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水。

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I)物质的变化1.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例如:、都属于物理变化。

2.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

例如:、都属于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常表现为、、等,还伴随的变化,表现为、、等现象。

(Ⅱ)物质的性质1.物质在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

2.物质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例如: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二、合作学习(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教师演示P6实验1—1、1—2、1—3、1—4(补做实验:1—3的实验结束后,再加热)完成P7的表格。

问题讨论:(1)比较实验1—1、1—2中的物质变化有什么特征?(2)比较实验1—3、1—4中的物质变化有什么特征?(3)这两种变化有什么区别?物质变化的两种形式.a.物理变化,如实验。

b.化学变化,如实验。

(4)凡是有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举一例说明:(5)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小组帮扶,展示)l.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是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是铁的性质;木材在空气中燃烧是变化,木材可以在空气中燃烧是木材的性质。

2.酒精挥发是变化,酒精易挥发是酒精的性质。

石蜡受热熔化是变化,石蜡受热能熔化是石蜡的性质。

酒精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这是酒精的性质。

3.物理性质一般包括。

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助燃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4.我的发现:描述性质时往往有等字眼。

56氧气的性质:①;②;③;④……,其中属于物理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性质:①;②;③;④……,其中属于物理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提高)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有:(1);(2)。

7.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如:乙醇(俗称酒精)可以作燃料,这是由于乙醇具有性,属于乙醇的化学性质。

三、自主检测1 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铜生锈,自行车轮胎爆炸B、高梁酿酒,红磷燃烧C、胆矾研碎,酒精燃烧D、食物腐烂,金属导电。

2.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A、发光、发热B、有气体产生C、有沉淀产生D、有新物质生成3、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D、颜色改变了4、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C.蜡炬成灰 D.滴水成冰5、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B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垂相》)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A、酒精挥发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C、火药爆炸D、气球爆炸E、汽油燃烧F、海水晒盐G、米饭烧焦H、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I、植物光合作用J、发生沙尘暴K、动植物的呼吸作用L、酒和醋的酿造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7、将 A.物理变化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化学变化填入下列空格内。

(填序号)(1)硫是淡黄色固体______________(2)将少量硫粉放入燃烧匙中______(3)将(2)中的燃烧匙放在酒精灯火焰加热,硫粉熔化_______________(4)继续加热,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硫能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8、练习: 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A.石灰石和稀盐酸混合会放出气体;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E.木棒受力折断。

F.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变成铜绿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金属及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镁条、铝片、铜丝均能在空气中燃烧B.铝合金门窗是用纯的金属铝材料制成的C.人类使用铝的年代早于铜、铁D.武德合金的熔点低,可作保险丝2.下列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氧化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A.氯酸钾医用酒精干冰石墨B.胆矾碘酒二氧化锰石墨C.碘酒纯碱蒸馏水液氧D.天然气熟石灰氧化铜火碱3.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A B.B C.C D.D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某固体物质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该固体一定是活泼金属C.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某溶液后显红色,则该溶液一定是氢氧化钠溶液D.在农业生产中,铵态氮肥一般不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以免使肥效降低5.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M+酸→N+盐,其中M、N的物质类别不可能...是A.碱、氧化物B.单质、单质C.氧化物、酸D.盐、酸6.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排序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的活动性顺序:B.原子的核电荷数:C.物质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D.生活中常见物质溶液的pH:7.善于梳理化学知识,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

以下归纳不完全正确的是A.A B.B C.C D.D8.下列图示操作中错误的是()A.气密性检查B.pH值测定C.浓硫酸稀释D.滴加液体9.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泽,指湖泊池沼。

“泽中有火”是对“X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

这里“X气体”是指A.一氧化碳 B.甲烷 C.氧气 D.氢气10.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B.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4:3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时3:2011.某地成功处置了一辆满载三氯化磷(PCl3)的车辆泄漏事故.三氯化磷是一种重要的无极工业产品,无色液体、密度1.574g/cm3(21℃),熔点-112℃,沸点75.5℃,易燃.遇水反应生成亚磷酸(H3PO3)和氯化氢,与有机物接触会着火.下列对三氯化磷的说法错误的是()A.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B.运输途中应防雨淋和防高温C.运输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烧时,可以用水浇灭D.三氯化磷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2.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为杂质),所用试剂及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1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碳酸钠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OH﹣B.K+,Cu2+,OH﹣C.Zn2+,Na+,Cl﹣D.Ba2+,H+,14.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A.基本反应类型B.化石燃料C. CO的化学性质D.地壳中元素含量15.根据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属于金属元素B.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g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D.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二、填空题16.食醋、食盐和纯碱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质。

食醋中通常含有3%~5%的乙酸,乙酸俗称醋酸,是一种无色液体。

食盐和纯碱都是白色固体。

(1)在用食醋拌凉菜时,往往可以闻到醋香,这说明醋酸具有____性。

食醋不宜存放在含铁等金属的容器内,请写一个你熟悉的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食醋可以鉴别食盐和纯碱。

请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纯碱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说明其水溶液显_______性,而在酸、碱、盐三类化合物中,纯碱属于______类。

纯碱还能与许多化合物反应,请写出纯碱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现有C、H、O、Cl、Na、Ca五种元素,请选择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①供给动植物呼吸的物质_______;②胃酸的成分_______;③用于炼铁的气体_______;④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

(2)张明去医院看病,发现了许多与化学相关的问题。

①医生用碘酒给病人皮肤上的伤口消毒,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图中医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药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③医用体温计中的物质是水银,该物质由_________(填具体微粒名称)构成。

④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的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它属于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18.“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式。

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如图中,“Fe”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铁元素、铁单质,还能表示_____。

(2)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如图反应的实质是_____。

(3)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三、简答题19.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在干冰、铜、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2)在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加入镁条,振荡。

①宏观现象:可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减少并消失,放热;②符号表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③微观表征:加入镁条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如图。

由图判断,增加和减少的离子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填离子符号)。

20.“人工固氮”的新方法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1)依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

(2)氨气进入大气后与雨水作用,可能形成“碱雨”。

写出碱雨中的碱的化学式,并标出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