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刺激、人体感应与安全;刺激与行为;景观要素与心理

合集下载

人体工程学2-人体感知ppt课件

人体工程学2-人体感知ppt课件

2 视觉的功能及其特征

视觉系统:眼睛和脑(生理学);视觉和知识经验(心理学); 体
人眼可以感觉到的光波波长大约是380-780nm。

2.1 视觉过程

人眼的构造;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第二部分 人体感知



1 感觉和知觉特征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3 听觉机能及其特征

以时间上的连续为特征,属于慢速的信息传递;是人际

交往的主要沟通渠道。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的整
体反映。

产生在感觉的基础上,受知识、经验、情绪、态度等因

素的制约和影响。
1.2.2 知觉的基本特性
a、整体性:
(a)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园林景观与环境行为心理详解演示文稿课件

园林景观与环境行为心理详解演示文稿课件
图底关系是人凭直觉认识世界的最基本需要。真实环境 中有清晰程度不同的图底关系:有的清晰,有的模糊, 有时该清晰的却很模糊,该模糊的反倒清哳,不一定符 合使用要求;这就需要经过设计加以调整。
感知对象图底不分或较难区分,则形成暧昧或混乱的图 形,视知觉就会忽略不顾,或因暧昧造成的闪烁而使人 感到疲劳。此时若强制集中注意力观看,则会加重视觉 疲劳而心生厌烦。所以,在环境设计中强调图底之分, 不仅有助于突出景观的主题;而且也符合人的视觉特点。
同的区域,界定城市与周围环境。
27
认知地图来源于对环境的感知和体验,带有直觉性和形 象性。性别、年龄、经验、职业、文化、经济、活动模 式等的不同,造成了认知地图的差异。
认知地图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自己和环境的关系,确定目 标的空间方位、距离,寻找到达目标的路径,并建立起 个人对环境的安全感和控制感。清晰的城市公共认知地 图,有助于市民的公共活动和社会交往。
18
单纯的几何形体 容易成为图形。
奇异的或与众不同的形态更容易成为图形
(二)群化原则
使多个刺激被感知为统一整体的控制规律,通常称为群化原 则。 邻近原则 :相互邻近的元素被感知为有内聚力的整体。 相似原则 :彼此相似的元素易被感知为整体。 连续原则 :按规则连续排列的同种元素被感知为整体。 封闭原则:一个有倾向于完成而尚未闭合的图形易被看做 一个完整的图形。
26
一、环境认知与城市的意象
凯文·林奇的《城市的意象》 “公共认知地图"或“公共意象图” 城市意象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 路径(Paths):运动的通道。 标志(Landmarks):具有明显特征而又充分可见的定向
参照物 节点(Nodes):观察者可进入的具有战略地位的焦点 。 区域(Districts):具有共同特征的区域。 边界(Edges):边界是线性的界限,用来划分城市中不

景观心理学

景观心理学

景观心理学一、人对聚居环境的基本要求1. 安全性安全性是使人能够生存的基本条件。

人要有土地、空气、水、适宜的气候、地形等。

当然,这些大都是景观设计的硬性条件。

人不管在公园、广场或名胜古迹等一些人多而杂的地方都需要被保护的环境的氛围,原因在于人在心理上需要这种安全感。

2. 多样选择性多样性几乎是一切人,包括生物界的本性。

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对景观有不同的需求。

因此,满足人们根据其自身的需要与意愿进行多样选择的可能。

3. 需要满足的因素人对环境有多种心理需求。

首先,人总是希望与自然、社会、和各种公共设施有最大限度的接触。

其次,人在忙碌等各种情况下会有最省时间、最近、最省力的方式的满足需求。

第三,人与生活中与信息、娱乐等的最佳联系。

二、环境与人的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对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就会本能的对自己所谓的领域进行保护。

在受到干扰时,就会在心理上有反感。

例如,一个人坐在公共休憩的椅子上,当他起身去捡掉在地上的包裹时,如果有人忽然坐在他的位子上,一定会感到不悦。

对此,我们在景观设计中要特别的注意空间的尺度对人的影响。

可通过植物、低墙或其他东西来增强使用者的私密性。

同时,人在过度的疏远和靠近时都会在心理上造成一种莫名的不安定感。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但是人也不愿意脱离群体。

另外,人都有对环境的新奇的渴望。

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推陈出新一、新颖独特以满足人的视觉冲击力及心理感受。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技术、社会文化、人的精神世界等都上市更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景观设计更要以人为本,考虑更多人文关怀,以平衡和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三、人的心理融入景观设计首先,在景观设计中要讲究一定得私密性和领域性。

例如,不在景观中过多的设一些长椅,避免因人要保持一定距离而造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加入一些分割式的区域以满足人的私密性和领域性。

还可以在一个区域内设计适合不同人的道路或场所等等。

其次,注重人与环境的互动。

满足人的信息交流、与社会环境的接触。

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日益提高,景观设计作为连接人与自然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景观设计中,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运用,成为提升设计品质和体验感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探讨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旨在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如何通过刺激和引导人们的感官体验,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深度的景观空间。

我们将首先分析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基本作用和影响,探讨如何通过色彩、形态、光影等视觉元素创造丰富的视觉体验;接着,我们将讨论如何利用声音、风、水等自然元素创造宜人的听觉环境;我们还会探索如何通过植物、土壤、水等自然材料的运用,创造出令人愉悦的嗅觉和触觉体验。

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为设计师提供实用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期望能为景观设计领域带来新的思考和灵感,推动景观设计向更加人性化和感官化的方向发展。

二、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运用在景观设计中,五感的应用不仅丰富了空间的层次,也增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体验。

通过精心的设计,我们可以利用五感来创造令人难忘的景观体验。

视觉是景观设计中最常被强调的感官。

色彩、形状、线条和光影等元素在视觉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通过巧妙的植物配置和色彩搭配,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视觉体验。

同时,利用景观元素如雕塑、水景、灯光等来引导视线,创造焦点和层次感,也是视觉设计的重要手段。

听觉在景观设计中同样重要。

自然的声音如鸟鸣、水流声、风吹树叶的声音等,都可以为景观增添生动和活力。

人工设计的声音如音乐、水声等也可以用来营造特定的氛围和情绪。

嗅觉是景观设计中最常被忽视但同样重要的感官。

植物的香气、水的清新、花朵的馥郁等都可以为景观增添丰富的层次。

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可以创造出令人愉悦的嗅觉体验。

触觉在景观设计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质感、温度和湿度等都可以通过触觉来感知。

例如,通过选择不同质感的材料如石材、木材、金属等,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触觉体验。

人体工程学试题库汇总

人体工程学试题库汇总

人体工程学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体工程学是(4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科学。

P12.远在20世纪初,(泰罗)设计了一套研究工人操作的方法,被称为工效学的始祖。

P1 3.韦伯定律标准方程式为(ΔI/I=K ),其中K代表( 韦伯分数) P144.ΔI/I=K.差别阈和标准刺激成正比,其比例是一个常数,这是( 韦伯定律)。

P145.凡是足以被我们的分析器所感受从而能够引起我们的感觉动因的刺激所必须达到的那种程度称之为(感受阈)P146.下列有关感受阈的论述,错误的是:( 视觉的感受要比听觉迟钝) P14~157.能够反映有关事物的个别特性的能力,我们称之为( 感受性) P148.“熟视无睹”反映的是下列哪种感觉特性?( 感觉疲劳) P159.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均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心理学称之为(注意)P16 10.下列选项哪个不属于知觉特性?( 知觉协调性) P15~1611.当我们看一座假山,尽管它的尺度很小,但仍然可以知觉是山的形状,这是由于知觉具备(恒常性) P1612.记忆分为动作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四种,其中与建筑设计密切相关的是(形象记忆)P1713.与室内设计最密切相关的是哪种记忆?( 形象记忆) P1714.瞬间记忆是指人接受外界刺激后在(0.25~2s)的时间里的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在1min 以内的记忆,长时记忆是指1min以上,甚至终身的记忆。

P1715.在头脑中把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进行思考的思维过程称为( 分析) P18 16. 思维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不包括( 感知) P18 17.通常在中等照度下,视觉暂留的时间约为( 0.1s ) P19 18.刺激物已停止作用于人的器官以后,人的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 知觉暂留) P19 19、认识事物的过程,除了感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外,还包括( 想象)。

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

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

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1. 引言1.1 背景介绍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是一种特殊设计的康复环境,旨在通过多感官刺激和体验,促进康复者心理和身体的恢复。

随着康复理念的不断深化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五感花园在康复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的五感往往受到极大的压力和负面影响,因此通过五感花园的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放松身心、愉悦感官的场所。

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涵盖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多个方面,每一种感知在设计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深入研究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对于提升康复效果,改善康复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的感知角度探讨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为今后的康复景观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以提供对康复患者的全面照顾和协助。

通过研究视觉感知、听觉感知、嗅觉感知、触觉感知和味觉感知的设计要素,我们希望能够为康复中心和医疗机构提供更好的设计指导,使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全面的感官体验和治疗效果。

在当今社会,康复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他们需要更好的治疗环境来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五感花园是一种独特的设计理念,通过激活不同感官,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增强身心健康。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设计一个具有综合感官体验的康复景观,提高康复疗效,提供更好的治疗体验。

通过深入研究五感花园设计要素,我们希望为康复景观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为康复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和舒适体验。

我们也希望通过探讨五感花园设计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2. 正文2.1 视觉感知的设计要素视觉感知的设计要素在康复景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视觉刺激,人们可以感受到景观的美丽和和谐,进而促进身心健康。

以下是一些视觉感知的设计要素:1. 色彩搭配:选择适合康复场所的柔和色调,如绿色、蓝色和粉色等,这些颜色可以给人带来舒适和安静的感觉。

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

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

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五感花园是指通过多种植物、园林景观设计和装饰艺术等手段,创造出以五感为中心的观赏空间,让人们在其中能够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官来获得愉悦和舒适的感受。

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非常重要,它们直接影响着花园的整体效果和体验,下面就来分享一下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

一、视觉设计视觉是人们感知和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方式,因此在五感花园的设计中,视觉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在康复景观的五感花园中,可以通过选择丰富多彩、富有变化的植物和景观来打造视觉效果。

在植物的选择上可以结合花色、叶色、树形等特点来打造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花园景观。

同时在景观设计上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树木、草坪等元素来丰富花园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并利用线条、形状、大小等设计元素来打造独特的景观效果,满足观赏者的视觉需求。

在五感花园中,听觉设计通过自然的声音和音乐等元素来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在康复景观的五感花园中,可以通过选择具有自然声音的植物,比如竹子摆动的声音、树叶摩擦的声音等,来营造自然的环境声音。

同时也可以设置音乐角或音响系统,播放柔和舒缓的音乐,来提升花园的氛围。

还可以设置水景、喷泉等水体景观来营造水的声音,增加花园的听觉体验。

嗅觉设计是五感花园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花园中的植物和花卉可以释放出各种香气,刺激人们的嗅觉感受。

在康复景观的五感花园中,可以通过选择香气浓郁的植物和花卉来打造花园的嗅觉体验。

可以选择芳香植物如玫瑰、迎春、鸢尾等植物进行种植,通过它们散发的香味来丰富花园的嗅觉体验。

也可以在康复花园中布置香味花园,增加花园的嗅觉体验。

触觉是人们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在五感花园中,触觉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康复景观的五感花园中,可以通过选择具有触感舒适的植物和景观来打造触觉体验。

比如可以选择一些柔软的草坪、蓬松的灌木、光滑的地面材料等来丰富花园的触觉体验。

同时也可以设置触摸区域,引导观赏者触摸花园中的植物、雕塑等,增加触觉体验。

2感知觉基础

2感知觉基础

2.1.4影响感觉的因素 主体影响 客体影响

2.1.5多种感觉与景观设计 1 视觉研究的深化 中央凹 黄斑和周围视觉

2 其他感觉与环境体验 听觉 嗅觉 触觉 动觉 温度和气流

3 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相互削弱和破坏 相互加强或协同 相互补偿或替代

b 群化原则: 多个刺激被感知为统一整体的控制规律。 邻近原则 相似原则 连续原则 封闭原则—主观轮廓

C 简化原则 良好完型原则 简洁原则


Hale Waihona Puke 2.2.2生态知觉理论(吉布森) 1 环境的提供 2 知觉反应的先天本能:视觉悬崖 3 在景观设计中应用 2.2.3概率知觉理论(布伦斯维克) 按不同景观环境的功能性质,恰当的运用确定性 和不确定性 承认自己的认识与环境使用者需要之间的差距, 从而使自己能比较主动和客观的了解他们的需要
2.4刺激与行为
2.4.1刺激与行为 2.4.2设计适宜的刺激情景

2.5景观要素与心理

2.5.1造型与心理

2.5.2尺度与心理—量感效应

2.5.3材质与心理

2.5.4色彩与心理
2.5.5光线与心理 1 光线与温度的感知


2 光线的区域限定性

3 光线的气氛营造与影响
2 感知觉基础
2.1 感知的过程
2.1.1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运动觉、 机体觉、平衡觉。 感觉是知觉的第一阶段,是人对外界刺激 的及时、直接的反应。

2.1.2知觉 对感觉经验的加工处理,是对刺激过程的 认识、选择、组织和解释。 2.1.3景观知觉 是指人经由五种感管,接受到环境景观所 给予的刺激,并对其加以解释和判别的过 程。

园林景观与心理健康

园林景观与心理健康

园林景观与心理健康第一部分园林景观心理效应概述 (2)第二部分园林设计要素与心理健康 (4)第三部分色彩在园林中的心理作用 (8)第四部分空间布局对情绪的影响 (11)第五部分自然元素与心理恢复力 (14)第六部分园林活动与社交互动 (18)第七部分园林景观的疗愈功能研究 (20)第八部分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建议 (23)第一部分园林景观心理效应概述园林景观与心理健康摘要: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园林景观的心理效应,并分析其对个体情绪调节、压力缓解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通过文献综述,本文总结了园林景观设计的最佳实践,以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福祉。

关键词:园林景观;心理健康;情绪调节;压力缓解;认知功能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多地生活在高密度的城市中。

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空间的绿色元素,对于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接触自然可以带来一系列积极的心理效应,包括减轻压力、改善情绪、增强注意力以及提升创造力等。

本文将探讨园林景观如何影响心理健康,并提出相应的景观设计建议。

二、园林景观心理效应概述1.情绪调节多项研究指出,自然景观能够有效地调节情绪。

例如,一项针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观看自然风景图片的学生比观看城市风景图片的学生表现出更低的焦虑水平和更高的愉悦感(Taylor et al., 2002)。

此外,自然环境的宁静和和谐有助于降低愤怒和紧张情绪,从而促进情绪稳定。

2.压力缓解园林景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放松身心的空间。

接触自然可以降低皮质醇(一种应激激素)的水平,从而减轻压力(Ulrich et al., 1991)。

例如,一项针对医院患者的研究发现,病房窗户面向自然景色的患者比面向建筑物或墙壁的患者恢复得更快,需要的止痛药剂量也更少(Ulrich, 1984)。

3.认知功能自然环境对认知功能也有积极影响。

心旷神怡:风景给予心灵的愉悦和放松

心旷神怡:风景给予心灵的愉悦和放松

心旷神怡:风景给予心灵的愉悦和放松12一、自然景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31.放松身心:身处大自然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宁静与和谐,从而4减轻压力、舒缓紧张情绪。

研究发现,观赏自然景观可以降低心率、5缓解血压,有助于身心健康。

62.提升心情:自然景观中的美丽色彩、独特形态和生机勃勃的生物,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情绪,提升心情。

研究发现,户外活动可以78促进大脑释放内啡肽等“快乐激素”,让人感受到愉悦。

93.增强自信:在大自然中,人们可以体会到自己的渺小,从而降低自我中心意识,提高同理心。

研究发现,接触自然环境有助于个体1011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自信心。

12二、文化景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131.历史传承:文化景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让人们了解过往,14激发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

这种认同感有助于个体心理健康,增强15面对困难的勇气。

162.艺术熏陶:文化景观往往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如古建筑、雕17塑等。

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品位,丰富内心世界,18从而促进心理健康。

193.社交互动:文化景观往往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如公园、广场等。

在这些场所,人们可以结识新朋友,增进人际交往,提高社2021会支持度,对心理健康有益。

22三、如何充分利用风景促进心理健康231.增加户外活动:合理安排时间,参加户外运动,如徒步、骑行、24登山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52.探索自然与文化景观:利用周末或假期,到自然景观丰富的地方旅行,或参观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景观。

这既可以增长见识,2627又能提升心情。

283.培养艺术素养:学习绘画、音乐、摄影等艺术形式,提高审美能力,让心灵更加丰富。

29304.融入社区活动:积极参与社区的文化、娱乐活动,增进邻里间31的友谊,提高社会支持度。

32总之,风景给予我们心灵的愉悦和放松,不仅有助于提高生活质33量,还能促进心理健康。

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风景,让心灵在大自34然中得到滋养。

环境心理学主要考点

环境心理学主要考点

环境心理学复习题名词解释:1)感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根据刺激的来源可分为内部和外部感觉两类。

2)认知地图: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类似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

3)个人空间:根据人体的移动而移动,依据个人所意识到的不同情境而胀缩,是个人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空间范围,他人对这一空间侵犯会引起个人的焦虑和不安。

4)知觉定势:个人的知识、兴趣、经验,别人的言语指导或环境的暗示,会促使直觉判断的心理活动处于一定的心理准备状态而具有某种倾向性,心理学中称这种倾向性为知觉定势。

5)注意(及注意的广度):注意,通常是指选择性注意,即注意是有选择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

它是人的感觉(视觉、听觉、味觉等)和知觉(意识、思维等)同时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指向和集中(对其他因素的的排除)。

6)内部密度与外部密度:内密度指每一房间或每幢住宅中的居民的人数,外密度是指每英亩中居民、住宅和建筑物的数量。

密度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状态,可以用某种格式度量。

7)公共意象图:是许多人对同一环境个人认知地图的交集。

反映了某一群体对特定环境的共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环境的特征,被试范围越广环境特征越有代表性。

8)唤醒:指的是一种警觉状态,表示个体在心理和生理上(主要表现在自主神经系统)是否做好了反应的准备。

唤醒是指在刺激作用下通过脑干的网状结构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同时加强肌肉的紧张状态。

9)应激:令人不愉快的刺激所引起的紧张反应称为应激。

10)心理对抗:当人感觉环境事件约束自己的行为时,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感,这时人所作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试图重新建立对情景的控制。

11)习得性失助感:习得性无助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一旦产生这种心态,便会放弃一切可能的努力而陷入被动无奈的境地。

12)人格: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

五感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五感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五感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一、五感设计五感指的是人体的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听觉这五种感觉器官。

五感设计就是通过人体的感觉器官来进行一系列相对应的景观设计,以达到充分调动人们的感官来使人们获得最舒服惬意的感官感受,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空间体验和情感认知。

二、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互动众所周知,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建筑设计、景观规划方面,对弱势群体的无障碍设计有着较为成熟的发展,他们对人类五感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也在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设计师的广泛关注。

视觉景观最早就是从视觉美学上的理解开始的,即“风景”“景色”,真正开始对景观进行视觉的研究,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景观评价。

到了70年代,景观视觉评价方法开始形成,并在环境影响评价、资源规划和城市设计等领域大量应用。

通过视觉上高差关系形成不同的视觉景观。

无感中的视觉景观具有重要的地位。

视觉是所有感官的主导,它给人们传达着最直观的环境信息,因此,视觉景观可以感受到最直接的景观。

为了体现听觉景观设计,常设置能触发声音的装置或场景布置类似的如中国古典园林中巧妙配置的植物、山石,用来捕捉自然间的风声、雨声,从而形成“万壑松风”“听松风出”以及“雨打芭蕉”的景观意境。

人的上体(尤其是手)触摸到的景观是触觉设计的第二大对象。

环境中不同的装饰材料如石材、玻璃、木材、塑料、金属等,它们的质感、温度、肌理、透明度、凹凸感,以及是否安全等,都会引起人们对环境不同的认同感。

现在的许多景观设计都尝试开始鼓励人们的参与与互动性,更加注重人的触觉体验感。

关于触觉设计更加能够体现景观中的人性化弱势群体的无障碍设计。

味觉设计主要是结合饮食进行的空间环境设计。

在客观上,空间环境会对人的味觉产生影响;在主观上,味觉也会直接影响人对空间环境的感知。

不同的味觉感受带给我们不同的景观体验感。

正确处理好味觉与景观环境的关系,不仅能使人们更好地享受和体验味觉,进而设计出更舒适的味觉空间。

各个环境空间都有其特有的味道,嗅觉设计给景观空间的设计带来更大的体验感。

第二章 景观中的人类行为

第二章    景观中的人类行为

的环境品质以促进选择性社交性活动进行还有一段距离。
2.3 规划设计面向交往的景观场所
在三类活动中,我们更为关心的是社交性活动。从规划设计的角度,研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交性活动涉及到交住强度的问题,城市中的公共空间设计也有三个层次的问题: ①景观形象;②生态绿化;③群众使用。讲到交往,则可分为高强度和低强度二 类。
2.6 五官与景观感受
与景观有关的人的感受问题,即感官、沟通与尺度,感官构成了设计的尺 度,人类感官有五类: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与味觉。人类的视觉、听觉很 重要,其摄取的消息占人类通过感官摄取的信息总量的90%强。 关于嗅觉,有这样一个基本尺寸,即人类的嗅觉通常在2.3m 的距离内发生 作用,而人的耳朵在7m以内是相对灵敏的,超出这一范围人们就较难以进行正 确对话,人在35m的距离内仍可听取演讲或建立一种问答式的谈话关系。这就 有二个尺寸:7m和35m。7m是开Party聊天的合适距离,35m则是演讲的层次。 一般大阶梯教室的长度不会超过35m。而如果在1km或更远的距离只能听到诸 如大炮或喷气机那样的声音。
27景观的三大门槛把视觉听觉嗅觉等因素综合在一起再结合刚才讲的社交空间就有以下一系列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尺寸其中有三个基本尺寸将景观空间场所划分成了三种基本的类型分别与空间场所领域相对应
第二章 景观中的人类行为
2.1从基本的行为开始 人类的户外行为规律及其需求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依据。我们研 究景观中的人类行为,就不能不考虑人类行为最基本的规律(表2.1), 人类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可归纳为三类最为基本的要求,即安全、刺激
3 .75.8m为公共距离。大于30m为隔绝距离。
2.9 与景观空间同等重要的因素
除了感官、沟通、尺度以外,还有一个时间的因素。感受的时间长短 是很重要的。在体量、尺寸很有限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增加停留时间,最 后形成的感受量也可与前者基本平衡,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能做到小中见 大的秘决所在。 2.10公共性中的私密性 强调公共交住的同时,还有一种相辅相成的空间..私密空间,就是“如 何在开放性的城市环境中提供一些私密空间”的问题。越是开放性的空间 里越要有私密性的空间,私密性空间中也有个人距离的问题,即个人气泡

景观感应名词解释

景观感应名词解释

景观感应名词解释
景观感应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人类的感知、认知和反应等多个方面。

它主要探讨了人类对景观环境的感知和反应,以及如何将这些感受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或决策。

景观感应研究的核心在于理解人们对景观环境的感知方式,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感官的体验。

这些感知体验不仅涉及到人们对景观的直接感受,还涉及到人们对景观的理解和认知,以及对景观产生的情感和兴致。

在景观感应中,“感”是通过五官接收和感受景观,“知”是进入心理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应”则是对客观景观的反应,包括意向、联想和行动的应对。

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景观感应的三元结构,其中“感”和“知”对应于传统美学理论的“物境”和“情境”,而“应”则对应于“意境”。

景观感应的研究不仅关注人们对景观的感知和理解,还关注如何将这些感受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或决策。

因此,它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了解人们的感知和反应来优化景观设计,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总之,景观感应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涉及到多个方面的人类感知和反应。

通过深入了解景观感应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人类对景观环境的感知和反应,为景观设计和规划提供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指导。

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

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

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
五感花园是一种具有启迪性和体验性的设计,通过充分利用人类的五感来增强人们的
感知体验,并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康复。

下面是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
1. 视觉: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官之一,五感花园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视觉的刺激。

高低起伏的地形,不同颜色、形状、纹理的植物和花卉,水景、雕塑和自然光线都是视觉
刺激的元素。

通过创造不同景象和场景的变化,可以激发人的视觉兴趣,提高视觉敏感度,放松身心,减轻疲劳。

2. 听觉:声音是五感花园中最容易被忽视的要素之一。

水流、鸟叫、蝉鸣、风声等
自然声响可以带来愉悦、放松的效果,同时也能掩盖旁边的噪音,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此外,可在园内设置一些音乐设施,让人们在音乐中恢复身心平衡。

3. 嗅觉:芬芳的气味可以产生大量的情感和反应,通过花草的香气和芳香油的气味,气味的刺激可以促进情绪和兴奋感。

在景观中添加各种香味的花卉植物可以扩大花园中的
感官体验。

4. 触觉:触觉是人体最大的官方之一,是五感花园设计的重要要素之一。

园内可设
置各种触摸元素,如细腻的花瓣、柔软的草地、平滑的岩石、光滑的树皮和温暖的太阳,
这些都会给人以各种舒适的感觉,让人放松身体。

5. 味觉:园区的芳香植物也可能同时刺激味蕾。

在花园的角落里可以设置一些水果
或蔬菜栽培区,这样可以让人们在旅程中享受丰富的味道和健康的环境。

综合考虑以上五个要素,设计五感花园能创造出互动、愉悦的感官体验,帮助身心康复。

园林景观对人体心理影响的研究

园林景观对人体心理影响的研究

裹2测试者总体的各脑波平均值(uVl注:a’,p’=a1’/p1’+a27,p2’+a3’,p3’+……+an’/pn圈1脑波测定和分析界面图2—1铺装广场景观图2—2水际景观视域框取景,视域内各主要景观特征的面积占80%以上,基调树种都为绦柳(Sa『『Xmafsuda几a)与碧桃(户~几usperS^∞)I图2、3)。

2.4实验方法随机选取48位(男20、女28)公园游人作为测试者,简单随机样本满足性别比例平衡,年龄、文化层次的丰富,实验前以问卷法调查测试者基本情况。

脑波测定过程为:测试者安静闭目1m.n’后睁眼透过视域框观看所选景观1min,转身进行景观类型的切换,对应脑波的连续测定。

3结果与分析3.1不同景观对身心放松程度的差异测试者脑波平均值(Ave/uV)的大小是人体身心放松程度的反映。

由a’波的量(表2)来看,闭眼状态下的值高于睁眼,测试者在观看植物群落景观时出现得最多(37.54州),其次为水际景观(36.67斗V),在观看铺装广场时出现得最少(32.29斗V)。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植物群落景观与铺装广场景观有显著差异(p=0.0291),植物群落、水际景观与闭眼状态下的a’波均值趋于一致。

单纯的a’波量的变化并不能完全说明哪种脑波因素更占主导地位,所以以a’/B’比值为指标进一步全面解析身心落着的状态。

3种景观下对应的a’/B’的比值有极显著差异(p<0.00101)。

植物群落景观(1.18)>水际景观(1.14)>铺装广场景观(1.01)。

测试者在观看植物群落时对应身心的放松圈2—3植物群落景观围3脑波测定示意围程度最大,植物景观的绿色外貌对人体有感官舒适性的刺激,能够提高人体安定松弛的程度,身体能耗最小,脑部获得的能量高,意识清醒,直觉敏锐,利于灵感促发;水际景观的作用效果与植物景观相近,但色彩视觉刺激不如植物景观缓和,活跃性的视觉感受又促进了认知行为的发展,使人体应激性相对增强:铺装广场对人体的放松促进作用最小。

浅谈景观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

浅谈景观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

浅谈景观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摘要: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与建筑学、社会学、民俗学、人体工程学、结构工程学、建筑物理学、建筑材料学密切相关,同时,也涉及到公共设施、材料与性能、工艺美术、绿化、造园艺术领域。

景观设计是与人的生活密不可分的设计领域,人们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于是室内外环境设计的质量问题也随之敏感起来,而如何把握人对空间环境的心理、感触、尺度并以此来指导空间设计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就成了景观设计领域一个新的课题。

关键词:功能;景观设计;人体工程学;一、人体工程学的概念及发展人体工程学(Ergonomics),也称人类工程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

原出希腊文Ergos,即工作、劳动和nomes即规律,也就是探讨人们劳动、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

这门科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才开始有了系统的研究。

在我国也很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

据西汉文献记载,在制造兵器时,要考虑大小合手、长短适中。

明代家具设计为了使人触感舒适,椅子的靠背做成适合人体脊柱弯曲的曲线,棱角做成钝圆型,椅角做成圆柱塑,这些都融进了中国古代朴素的人体工程学思想。

这就说明人体工程学原本就是研究人在适度的劳动中用力规律的一门学科。

我国将人体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是从20 世纪80 年代末开始的。

人体工程学是建立在技术科学、心理学、生理学、卫生学的交叉点上,它利用解剖学、人体测量学及生物物理学等研究成果来研究人在生存环境中可能拥有的功能,以创造最佳的生活环境与劳动条件,保证劳动的效率和安全,有利于身体健康。

二、人体工程在环境设计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体工程学为环境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原则以人为本是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1 运用人体工程学可以密切环境与人的关系,通过对人体特征及活动规律的深入研究,可以加强环境的有效利用,使环境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二)使功能得以量化在以往的设计中,对于功能问题多凭经验而缺少科学的根据,而运用人体工程学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通过有效地功能价值分析,减少了设计的盲目性。

刺激反应模式的名词解释

刺激反应模式的名词解释

刺激反应模式的名词解释刺激反应模式是心理学中常用的概念,用于描述人类在面对外部刺激时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它涵盖了人类对各种刺激产生的心理与生理变化,并将其归纳为一个具体的模式。

在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面对各种刺激。

有的刺激可能是喜悦的,如得到一张梦寐以求的奖学金;有的刺激可能是威胁的,如突然遭遇危险的情况;还有的刺激可能是无足轻重的,如街上一只漂亮的花。

对于这些刺激,我们的大脑和身体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这就是刺激反应模式。

刺激反应模式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感知,评估和应对。

感知是指我们意识到和感受到刺激的过程。

当我们看到一只漂亮的花时,我们会通过视觉神经接收到花的图像,并将其传递给大脑。

大脑会对这个刺激进行初步的处理,使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个刺激的存在。

评估是指我们对刺激进行认知和评判的过程。

在评估阶段,大脑会对刺激进行分析,判断它的性质和重要性。

如果我们认为这只花很美丽,我们可能会感到愉悦和开心;如果我们认为这只花有毒,我们可能会感到紧张和恐惧。

评估的结果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后续行为和情绪。

应对是指我们对刺激作出的具体反应。

当我们面对各种刺激时,我们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

比如,遇到一只漂亮的花,我们可能会停下脚步欣赏一会儿;遇到危险的情况,我们可能会迅速逃离或采取应对措施。

我们的应对方式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人性格、经验和文化背景等。

除了这个基本的三阶段模式,刺激反应模式还受到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每个人在感知、评估和应对刺激时都会有不同的经历和反应。

一些人可能更容易受到刺激并做出强烈的反应,而另一些人可能对同样的刺激相对冷漠。

环境中的因素,如噪音、温度和社交氛围等,也会对我们的刺激反应产生影响。

理解刺激反应模式对我们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至关重要。

通过认识自己的刺激反应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和调节它们。

比如,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对某一类刺激容易产生过度反应时,可以通过学习冷静思考的技巧来控制情绪;当我们遇到威胁性的刺激时,可以运用放松技巧来缓解紧张情绪。

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

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

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五感花园是指通过植物、景观、声音、触感、味觉等手段,创造出一个饱满、多元的感官体验,以促进人们身心康复的一类花园。

在康复医学中,五感花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应用的康复手段,有助于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状况。

对于五感花园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要素:1. 植物选择植物的选择是五感花园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需要选用能够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以确保花园景观的可持续性。

其次,要选择颜色鲜艳、形态美观、质地丰富的植物,以刺激人们的视觉感官;同时也要考虑植物的芳香、触感和味道等方面的因素。

2. 水景设计水景是五感花园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既可以增强视觉体验,也可以为人们营造出水声、气味等方面的感官体验。

在设计水景时,可以采用喷泉、瀑布、水滴等多种形式,使其更具吸引力。

3. 合理的道路设计道路设计是五感花园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合理的道路设计不仅可以方便人们的步行,还可以为人们创造出视觉上的层次感,增强运动感官。

此外,道路宽度和材料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4. 室外家具的设置室外家具的设置可以让人们在五感花园中获得更加优质的休息体验。

从触感方面考虑,应选择舒适的座椅等室外家具;从视觉方面考虑,应根据花园风格和色彩,选择相应的家具。

5. 风格和色彩的统一为了使五感花园的整体效果更加协调,应当注意花园的风格和色彩的统一。

可以通过植物的颜色、形态、空间布局的形式等,让花园呈现出具有统一感的风格和色彩。

综上所述,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包括植物选择、水景设计、道路设计、室外家具的设置和风格和色彩的统一,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才能够创造出一个完美的五感花园。

同时,五感花园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人们对花园的感官需求,让人们在花园中获得更加愉悦和放松的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舒适感除了环境质量外,还具有:较小封闭空间满足依靠,有 可看的较大空间,产生舒适感。
2.4 刺激与行为
一、刺激与行为
就知觉而言,人偏爱刺激,但就认知而言,人喜欢环境有组织、 有条理,并形成一定的秩序,以便加以分类、命名和记忆。简言之, 人希望在不迷失方位、环境易于识别的前提下,去感知丰富的环境刺 激。
2、人际距离
离: 密切距离(0-450mm) 个人空间:四种人际距
个体距离(450-1200mm)
社交距离(1200-3600mm) 公众距离(3600mm以上)
3、个人空间和人际距离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个人空间的应用
人际距离的应用
A、社交式 只有桌的一角作为部 分屏障,没有私人交往空间的 分隔感。 B、合作式 即双方并排而坐,这 种方式使交谈者之间无任何妨 碍信息传递的间隔存在。 C、竞争式 这种位置给谈话者造 成一种竞争的气氛,它极可能 暗示着某种对抗的情绪。 D、独立式 意味着双方彼此之间 不想与对方打交道,它预示着 疏远或者敌意。
感知的基础
一、刺激、人体感应与安全; 二、刺激与行为 三、景观要素与心理
2.3 刺激、人体感应与安全
一、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1、个人空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空间,这是直接在每个人的周围的空间,通常是具
有看不见的边界,在边界以内不允许“闯入者”进来。它可以随着人移动,它
还具有灵活的收缩性。 个人空间的存在可以有很多的证明。如你在一群交谈的人中、在图书馆中、 在公共汽车上或在公园中、在人行道上等。人与人之间的密切程度就反映在个 人空间的交叉和排斥上。
领域 的类型:
主要领域、 次要领域、 公共领域 领域的功能: 组织功能 私密性与控制感 • 领域的划分不需要明显的隔断或 边界,一个遮挡风雨的顶棚、地 面铺装材质的区别、几片围合的 墙体都能帮助人在心理上形成领 域感,分开各类不同的人群。
四、瞭望与庇护
看与被看
五、舒适度与生气感
空间生气感是一定范围内活动的人数。
从青紫、青至绿色称之为冷色,心理联想多为大海、蓝天、远山、雪地
而紫色和绿色则为温色
• 暖色有光明、热恋、流动、膨胀、刺激的意象,即暖色使
人兴奋,但容易使人感到疲惫和烦躁不安;
• 冷色有冷静、稳定、理智、收缩的意象,但灰暗的冷色容 易使人感到沉重、阴森、忧郁;只有清淡明快的色调才能 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

要创建的照明效果,灯具被放置在一棵树上或者采用高杆灯,旨在向下。将树的 枝叶的阴影有趣的投在庭院和行人道,也有一点满月时自然的夜景。

要突出一个有趣的纹理或石雕作品,传播灯或灯放在旁边的墙,梁,直接向上。 这蒙上阴影,精心捕捉的墙壁纹理。
灯具一般被放置在天井建筑的屋下檐、墙体、放置在树上或者独立的高杆灯具等,周围 形成一片光的通道。
作业:
1、简述人际距离有哪几种
2、简述景观要素与心理
• 个人空间随场所的不同及个体状 况如年龄与性别、文化与种族、 社会地位与个性等的不同而变化 。个人空间不仅与民族、宗教有 关,而且与年龄大小也密切相关 。 • 景观环境中的人群分布特征主要 分为聚集与散布两大类,偶尔也 可以见到规则分布的人群。
二、安全感和依靠感
景观环境中的人们,从心理 感受来说,并不是希望场地越开 阔、越宽广越好,人们通常在空 间中更愿意有所“依托”。人们 趋向于坐在场地边缘的座椅上, 依靠大树、灌木或景墙,而场地 中心则由于缺乏心理安全感常常 无人问津。 景观环境设计中,应充分考 虑到人们对于依托安全感的心理 需求,尽量多的创造多样化的空 间边界,特别是在设置休憩、驻 留等静态活动区域时,与空间边质与心理
材质的肌理感通过表面特征给人视觉和触觉感受,并产生联想和象 征意义。
四、色彩与心理
色相: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表象特征。即“红、蓝、黄” 等称呼 明度:指色彩的明亮程度。明度最高的是白色,最低的是黑色。
彩度:是指色彩所具有的鲜艳度或强度。彩度最高的颜色被称为纯
色,颜色加入灰色就会钝化。
造型的心理功能,就是它是一种特定的信息加工和交流的形式, 是设计师和使用者沟通的桥梁。
通过造型满足情感表达或实用者的 情感需求。
二、尺度与心理——量感效应
一般来说,艺术造型的外在形式空间占有量大小,可引起观赏者 三种不同心理量感效应:敬畏感、真实感和趣味感。
量感效应的产生,来自绝对物质量与心理量两方面因素的相互作 用,即造型的现实尺度和观察者心理尺度定式之间的交叉或重合,也 就是造型作品在具体情境下的尺度感与观者的经验之间产生的交叉或 重合。 量感效应的强度随着造型尺度的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以雕塑为 例:是真人1.5倍时,敬畏感较弱,3倍时,敬畏感产生,4倍以上时, 敬畏感迅速增强。
景观设计中,色彩有:温度感、距离感、轻重感、面积感、动静感
五、光线与心理
光线与温度的感知
冷暖一般是人体对外界温度的知觉,而色彩的冷暖则是来源于人们对色 彩的印象和联想在心理上给人的一种感觉。人类对于色彩冷暖感的判断,主 要不依赖于眼睛对色光触觉,而是依赖联想,色彩冷暖感的形成与生活经验 和心理联想有联系。 从红紫、红、橙、黄到黄绿色称为暖色
人的视觉器官在观察物体时,最初的20秒内色彩感觉占80%,
而形体感觉占20%。
2分钟后色彩占50~60%。 5分钟后各占一半。
这种状态将继续保持。可见,色彩给人的印象是迅速、
深刻、持久的。
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有两种类型:直接心理效应、间接心理效应
在英国泰晤士河上的 波利菲尔桥上,自杀 的人多,栏杆原是沉 闷的黑色,后改漆成 浅绿色,这一改变使 来此自杀的人数减少 三分之二。 瑞士一座监狱的看守 长为犯人闹事而苦恼 。有一天,他偶然把 一伙狂暴的犯人换到 一间粉红色的牢房里 ,那些原来暴跳如雷 的犯人好像服用了镇 静剂一样渐渐平静下 来。
在火车站人们等车时选择的位置(依托的安全感)
三、领域性
“领域性” 是从动物的行为研究中借用过来的,它是指动物的个体 或群体常常生活在自然界的固定位置或区域,各自保持自己一定的生活 领域, 以减少对于生活环境的相互竞争,这是动物在生存进化中演化出 来的行为特征。 人也具有 “领域性”, 来自于人的动物本能,但与动物不同。因 为“ 领域性” 对人已不再具有生存竞争的意义,而更多的是心理上的 影响。 与“个人空间”所不同的是,“领域性” 并不表现为随着人的活 动可移动的特点, 它倾向于表现为一块个人可以提出某种要求承认的“ 不动产”,“闯入者”将遇到不快。
• 光线的区域限定性
• 光线的气氛营造与影响
增强建筑或硬质景观的结构元素。白天没有注意到的元素,夜间景观可以发挥巨大的作 用。 围栏,挡土墙和结构,墙都是可以作为设置的场所。

照射对象仅在一个方向,通常灯具是放置在建筑夹具或低于地面之下。这是一个 常用的方法主要是突出的表现元素的艺术性,一般适用对象大型建筑或大型开花树 木等。
二、设计适宜的刺激情景
环境的刺激会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效应,而这种人体效应会以外在 行为表现出来,我们称这种行为表现为环境行为。 行为习性
1. 抄近路习性
2. 识途性 3. 左侧通行习性 4. 左转弯习性 5. 从众习性
6. 聚集效应
2.5 景观要素与心理
一、造型与心理
景观设计中的造型,是指一个事物在形式上的外在表现,在景观 设计中无处不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