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启超
论梁启超的近代国家观
只有成为国家成员,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
”〔3〕黑格尔这种把国家看成是“神圣理念”化身的观点是与他颂扬普鲁士的君主制度、推崇德意志民族意识相联系的,他的国家至上说适应了德意志建立统一帝国的需要,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力。
在他之后,瑞士政治学家伯伦知理极大地丰富了这一学说,他的名著《国家论》被看成是国家主权学说的圭臬,影响极大。
他发展了16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布丹的国家主权说和黑格尔的国家至上说,认为国家就是一个民族力量的具体表现和人格化,具有最大最高的权力,居于一切权力之上。
对于国家中的人民,伯伦知理认为,人民不是散漫的一群个体,而是在政治意义上有组织的整体,拥有宪法的权力,并表现国家主权。
他反对卢梭的人民公意即为国家主权的观点。
他说,人民公意实是人们的意志,而意志属于人们的精神范畴,主权却是国家的法律,意志虽能促使法律的实施和变更,但它本身并不是法律,应该是先有主权然后才有主权意志。
在伯伦知理看来,人民作为社会群体时,可以处于各种状态之中,有时是涣散的,有时是分属不同的派别,国家主权应该体现人民的公意,但不能说国家主权就是由人民公意直接产生的。
在国家主权与统治者的关系问题上,伯伦知理认为两者都包含统一的、完全的权力,但从整体上说,国家主权先于统治者个人,国家制定法律,而统治者则在法律规范内自由行使法律赋予的最高权力。
在国家的目的上,他认为应该以国家为第一位,各私人只是实现国家目的的“器具”。
一般情况下,各私人的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是一致的,但在特殊情况下两者也可能发生矛盾冲突,这时,国家可以要求人民付出生命,人民也应该为国家的利益做出牺牲。
与伯伦知理上述思想相表里的是德国政论家波伦哈克的见解。
波伦哈克强调国家主权的重要职能是平衡正义、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冲突。
他认为,在君主政体中,君主居于国家各种团体之上,拥有最高主权,从而很容易扮演国家主权的这一职能;但在共和政体中,由于人民享有民主权力,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在人民之上没有任何更高的权威来扮演国家主权的协调职能,于是社会冲突经常发生并导致革命,难以维持社会政体的稳定,因此他总结说:“因于习惯而得共和政体者常安,因于革命而得共和政体者常危。
近代史人物梁启超论文
近代史人物梁启超论文梁启超倡导的近代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连接传统文学和现代文学不可或缺的桥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近代史人物梁启超论文,供大家参考。
近代史人物梁启超论文范文一:关于梁启超的小论文摘要:1922年梁启超撰文《五十年来中国进化概论》,对近五十年中国的一些变化分三个时期作了总结。
中国在这之前的现代化改革困难重重,原因多种多样,不过总归认识逐渐深刻。
而文中只字未提孙中山与革命派,组件两派矛盾重重。
关键词:梁启超,旧民主主义革命,洋务运动,孙中山,新文化运动。
正文: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虽然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但是其见识以及思考却并没有局限于维新派的一次成败得失之中。
作为中华社会变革的先驱者,其在1922年的《50年来中国进化概论》中以广博的视角分三期较完整地概括了鸦片战争以来至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国社会对国家变革的探索路程。
第一期指的从鸦片战争开始到甲午中日海战开始深入转型这一段时间。
鸦片战争之前,其时闭关锁国了百年之久的中国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里。
鸦片战争开始,西方人用火枪大炮强硬的敲开了中国的国门,兵甲之争从广东沿海起始一路北上直至江浙一带。
满清认输,割地赔款,开放边境人外国人驰骋往复,其后太平天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俄罗斯趁火打劫等一系列重大打击接踵而至,将满清,将中国的大梦打击的支零破碎,中国人已经明白了自己有缺陷,但是在五千年来的文化积累毕竟还在,还没有人能从根源上找到中国的缺陷,只是觉得外国只是兵甲尖利罢了。
所以这一时期,众多晚清名臣组成了洋务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开始了。
梁启超先生将之概括为弥补器物上的不足。
对西方“器”的学习一直进行到了1898年的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巍巍水师被日本人轰的七零八碎,中国人开始思考是不是有什么更深层的原因导致如今的国势积弱。
第二时期从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开始,零零散散的持续了近二十年。
论梁启超的社会启蒙思想
论梁启超的社会启蒙思想焦润明近代中国是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催逼下走上开国道路的。
在深重的民族忧患意识的支配下,面对着封建制度腐败和外族欺辱所造成的民族危机,启蒙思想家们挚着地探索着救国道路,从事着唤起民众、教育民众、建设近代新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其中,梁启超所建构的社会启蒙思想,在近代启蒙思想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
他提出近代中国最迫切的启蒙任务,就是在民德、民智、民力三个方面改造国民,使之成为建设近代民族国家的“新民”。
在这种理论取向指导下,展开了他的最具独特性的社会启蒙思想。
本文试就“新民德”、“开民智”、“鼓民力”三个方面,论述梁启超的社会启蒙思想。
一、“新民德”的启蒙思想梁启超所建构的新民德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即从内在的精神气质方面改造国民的精神面貌,使中国人从习惯于封建专制压迫造成的受治服从、麻木不仁的国民劣根性中挣脱出来,代之以独立、自由、自治、责任的现代国民品质。
从这种价值原则出发,他把公德与私德、利己与爱他、独立与合群、权利与义务、自由与服从等五对道德范畴在参照西方资产阶级社会道德准则的前提下,将其改造成为适合中国国民的、具有中国文化独特性的国民新道德。
关于公德与私德。
梁启超认为:“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1]。
私德是对个人而言的。
如慎独、廉耻、忠实等等,而公德则是个人对于“群”体而言的。
即有利于个体的德性是为私德,有利于群体的德性是为公德。
公德和私德都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品德。
梁氏把它们都放在几乎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认识,一方面,他强调:“无私德则不能立,合无量数卑污虚伪残忍愚懦之人,无以为国也”[2]。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交涉缺乏忠实、笃信,那么希望这个人对团体也忠实、笃信,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梁氏又强调公德的重要性。
他说:“无公德则不能团,虽有无量数洁身自好廉谨良愿之人,仍无以为国也”[3]。
公德、私德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离开哪个方面都不能成立。
他认为道德起于人与人的交往,无论是与少数人交涉还是与多数人交涉,无论是与私人交涉,还是与公家交涉,其客体虽然不同,但其主体都是相同的。
史学论文:分析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新史学
分析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新史学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建立比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要早十年。
梁启超的史学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史学,可以说他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创始人之一, 同时是西方资产阶级历史理论最早的传播者和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理论的奠基人。
纵观梁启超先生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梁先生对史学研究有特别的偏爱,尤其在史学方法论和史料学等方面梁启超先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他的每一部著作中都展现出了对封建史学批判的思想。
在戊戌维新期间他就曾大声疾呼“史界革命”曰:“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
他把史学与救国联结在一起。
这是梁启超先生新史学的一大特点。
一、史学史:梁启超对传统经史学的解构作为一个成长于传统封建士大夫家族的文人,梁启超受中国传统史学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他建立的新史学正是在对封建史学的反思中形成和逐渐完善的。
因为“新”史学就是向传统旧史学的挑战和解构。
后世的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的内容,相当重要部分的内容与经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史学理论的正统论、春秋笔法、史例史体等,都与经学有着不可分的关系。
到了近代,特别是20 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大变动,加之新史学思潮和西方自然科学以及史学史与史学理论学科的出现对旧中国的影响,促使他举起史学革命的大旗,把传统经学放在审判的地位上。
可以说,他在努力摧毁经史之学,即对涉及古代史学思想的经学进行全面解剖,是一次对传统经史学的解构。
在梁启超先生1901年到1902年写的两篇文章《中国史绪论》和《新史学》中,他尖锐地指出了传统史学的弊病。
他认为史学根本的弊病是封建政治,并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他对新史学的建构,从而初步构筑起其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这些主张成为他日后治史的方针。
随后,1902年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对传统史学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了系统全面地分析。
指出封建史学最大的缺陷就是服务的对象狭窄,只有君史而忽略了大众史。
他说:“质而言之, 旧史中无论何体何家, 总不离贵族性, 其读客皆限于少数特别阶级——或官阀阶级,或知识阶级。
学者论梁启超
学者论梁启超:著论已为百世师1873年2月23日,梁启超诞生于广东新会。
从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起步,经历了“学为国人”到“学为世界人”,梁启超最终以文化巨人的身影铭刻青史。
尽管从生前到身后始终争议不断,但这恰从另一面向证明了其人影响力的经久不息,以及属于他的时代并未过去。
尤其是,当党派的政治纷扰逐渐淡去,梁启超在文学史、学术史、思想史乃至文化史上开辟新局的价值也日益凸显。
恰如雾霾消散,尘埃落定,青山依然挺拔,甚至更显伟岸。
梁启超也以其超量撰述,实现了二十八岁时所作《自励》诗中“著论求为百世师”的自我期许。
为向这位并未远逝的先贤表达敬意,编者特从其辞世后现代学者的论述中,选录了一组评述文字。
需要说明的是,除吴其昌一则,其他各条均出自本人编辑的《追忆梁启超》(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书中。
也即是说,选文作者多少均与梁氏有过接触,由此也提供了一种或许更为切近的观察角度。
谨以此纪念任公先生一百四十周年诞辰。
郑振铎:《梁任公先生》(1929年)梁先生在文坛上活动了三十余年,从不曾有一天间断过。
他所亲炙的弟子当然不在少数;而由他而始“粗识文字”,粗知世界大势以及一般学问上的常识的人,当然更是不少。
梁先生今年还只五十六岁,正是壮年的时代;有的人因为他在文坛上活动的时候很久,便以为他已是一位属于过去时代的老将了,其实他却仍是一位活泼泼的足轻力健,紧跟着时间走的壮汉呢。
不幸这位壮汉却于今年正月十九日逝去了!这个不幸的消息,使我惆怅了许久!我们真想不到这位壮汉会中途而永息的。
我不想做什么应时的文字,然而对于梁任公先生,我却不能不写几句话——虽然写的人一定很不少——我对于他实在印象太深了。
他在文艺上,鼓荡了一支像生力军似的散文作家,将所谓恹恹无生气的桐城文坛打得个粉碎。
他在政治上,也造成了一种风气,引导了一大群的人同走。
他在学问上,也有了很大的劳迹;他的劳迹未必由于深湛的研究,却是因为他的将学问通俗化了,普遍化了。
他在新闻界上也创造了不少的模式;至少他还是中国近代最好的,最伟大的一位新闻记者。
论毅力梁启超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论毅力梁启超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论毅力梁启超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上学的时候,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
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毅力梁启超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毅力清代梁启超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
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
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
大逆之后,必有大顺。
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
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
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
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
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译文从古到今,人们事业的成就,经验教训众多,呈现出种种不一的情况,途径。
概要的推究他们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结论是:有毅力的人就会成功,相反的人就会失败。
试论梁启超与徐志摩的师徒关系
试论梁启超与徐志摩的师徒关系一、背景梁启超和徐志摩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两位著名人物。
梁启超是清朝晚期的著名思想家、散文家,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徐志摩是20世纪中国诗歌史上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开拓者”。
梁启超晚年之际,曾收徐志摩为门下,成为他的学生。
这段师徒关系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梁启超和徐志摩师徒关系的性质、内容和影响。
二、师徒关系的建立1. 梁启超和徐志摩的相识梁启超和徐志摩初次见面是在1924年。
当时,梁启超在广州举行演讲,徐志摩作为观众前来听讲。
徐志摩当时尚年轻,只有19岁,但他的才华已经开始展露。
梁启超被他的才华所吸引,和他产生了交流。
2. 师徒关系的建立梁启超和徐志摩的交往并未因此而止。
后来,徐志摩时常向梁启超请教诗歌创作和文学思想问题。
梁启超在对徐志摩的诗歌进行评析时,发现他的诗歌才华横溢,为人正直,思想开阔,便收他为门下,成为他的学生。
梁启超师德高尚,言传身教,深受徐志摩的景仰和爱戴。
三、师徒关系的性质1. 师徒相互影响梁启超与徐志摩师徒关系的建立,对双方的思想、文学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
梁启超的思想体系,深深熏陶着徐志摩。
梁启超主张文学要与时俱进,注重文化创新和民族自信。
徐志摩也被他的思想所启发,投身于“新诗运动”,在诗歌创作中不断追求创新和超越。
反过来,徐志摩也影响了梁启超。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充满浪漫主义和个人情感,与梁启超一贯主张的现实主义有所不同。
这使得梁启超开始思考和尝试文学形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2. 师徒关系的传承梁启超所倡导的精神,为徐志摩的后来的文学创作和思想成长奠定了基础。
徐志摩在师父的熏陶下,形成了自己的文学观和价值观,成为了中国新诗运动的重要代表。
梁启超所弘扬的文化思想,得以通过徐志摩的诗歌传播,并影响了一代人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追求。
四、结论梁启超和徐志摩的师徒关系,建立在思想交流和诗歌创作的基础上。
师徒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学术上的师生关系,更是心灵上的相通和交流。
梁启超《爱国论》全文
梁启超《爱国论》全文泰西人之论中国者,辄曰:“彼其人无爱国之性质,故其势涣散,其心耍懦。
无论何国何种之人,皆可以掠其地而奴其民。
临之以势力,则贴耳相从;啖之以小利,则争趋若骛。
”盖彼之视我四万万人,如无一人焉。
惟其然也,故日日议瓜分,逐逐思择肉,以我人民为其圉下之隶,以我财产为其囊中之物,以我土地为其版内之图,扬言之于议院,腾说之于报馆,视为固然,无所忌讳。
询其何故,则曰支那人不知爱国故。
哀时客曰:呜呼!我四万万同胞之民,其重念此言哉!哀时客又曰:呜呼,异哉!我同胞之民也,谓其知爱国耶,何以一败再败,一割再割,要害尽失,利权尽丧,全国命脉,朝不保夕,而我民犹且以酣以嬉,以歌以舞,以鼾以醉,晏然以为于己无与?谓其不知爱国耶,顾吾尝游海外,海外之民以千万计,类皆激昂奋发,忠肝热血,谈国耻,则动色哀叹,闻变法,则额手踊跃,睹政变,则扼腕流涕,莫或使之,若或使之!呜呼,等是国也,等是民也,而其情实之相反若此!哀时客请正告全地球之人曰:我支那人非无爱国之性质也。
其不知爱国者,由不自知其为国也。
中国自古一统,环列皆小蛮夷,无有文物,无有政体,不成其为国,吾民亦不以平等之国视之,故吾国数千年来,常处于独立之势。
吾民之称禹域也,谓之为天下,而不谓之为国。
既无国矣,何爱之可云?今夫国也者,以平等而成;爱也者,以对待而起。
《诗》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苟无外侮,则虽兄弟之爱,亦几几忘之矣。
故对于他家,然后知爱吾家;对于他族,然后知爱吾族。
游于他省者,遇其同省之人,乡谊殷殷,油然相爱之心生焉;若在本省,则举目皆同乡,泛泛视为行路人矣。
惟国亦然,必对于他国,然后知爱吾国。
欧人爱国之心,所以独盛者,彼其自希腊以来,即已诸国并立,此后虽小有变迁,而诸国之体无大殊,互相杂居,互相往来,互比较而不肯相下,互争竞而各求自存,故其爱国之性,随处发现,不教而自能,不约而自同。
我中国则不然。
四万万同胞,自数千年来,同处于一小天下之中,未尝与平等之国相遇,盖视吾国之外,无他国焉。
以近代史人物梁启超为题的论文
以近代史人物梁启超为题的论文梁启超(1873-1929)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
在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哲学、历史、法学、教育和文学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以近代史人物梁启超为题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以近代史人物梁启超为题的论文篇一《关于人类社会认知的转变——侧重梁启超的观念》摘要:传统的“天下”一词本具广狭二义,分别对应着今日意义的“世界”和“中国”。
过去的流行说法是,近代中国有一个将“天下”缩变为“国家”的进程。
如果侧重昔人思考的对象,恐怕更多是一个从“天下”转变为“世界”的进程。
康有为创造性地把公羊“三世”说由历时性变为共时性,使“天下”平顺地向“世界”过渡。
但中国却被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外在化,中国士人渴望加入“世界”,努力为中国在世界确立一个更好的位置。
这是一个充满了彷徨的探索进程。
关键词:天下,世界,国家,近代中国,思想史,梁启超梁启超在1899年曾说:“吾民之称禹域也,谓之为天下,而不谓之为国。
”然而梁氏也曾明言:“吾国人称禹域为天下,纯是世界思想。
”其实过去的“天下”一词本具广狭二义,分别对应着今日意义的“世界”和“中国”,大致即钱穆所说的“心胸之知”和“耳目之知”。
但梁氏前一种“中国即世界”的表述影响甚大,研究梁启超的李文森(JosephR.Levenson)即曾提出,近代中国思想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将“天下”缩变(contracting)为“国家”的进程。
这个说法又影响了很多人。
如唐小兵先生就说他关于梁启超历史思想的专书就是在讨论这一缩变的影响。
“天下”之意义在近代的二分,反映出时人对于地理空间和人类社会认知的转变。
如果侧重昔人思考的重心,说近代中国有一个从“天下”转变为“中国”的进程或大致不错;倘若侧重思考的对象,恐怕更多是一个从“天下”转变为“世界”的进程。
两者互为表里,既有紧张冲突的一面,又相辅相成,长期处于互动之中。
这一语义的二分也给当时的读书人带来无穷的困惑。
论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
论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民主主义在政治方面是个永恒的话题,那写好一篇民主主义的论文必然显得个人出色的能力,那么如何写好呢?下面请看下小编为您准备的一些优秀的民主主义论文范文。
“民族主义”,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
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
”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
摘要: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先行者,其民族主义思想极其丰富、深邃,主要来源是中国的传统民族平等观念、西方的天赋人权学说、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以及日本民族运动的启迪等。
其学术价值在于,立足于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国民认同特质的民族国家。
关键词: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渊源;学术评价一、梁启超对民族与民族主义的认识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对民族、国家观念的认识与理解有着明显不同。
据史料记载,古时“民”一般指“百姓”、“平民”和被统治者,“族”指某个群体,表达家族、种族、宗族等多种意思,而“民族”旧时主要指宗教范围内的人,与近代以来人们对民族含义的理解截然不同。
但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古时民族观念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民族观念相通于种族观念;第二,民族观念疏离于国家观念。
”①鸦片战争爆发后,受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传统民族观念悄然生变。
受此影响,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奠基者梁启超在1899年的《东籍月旦》一文中,首次并高频率使用“民族”一词,随后发表的《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又对西方与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状况做了阐述。
随后梁启超在借用瑞士政治家伯伦知理所著《国家学》中的民族定义时,对伯伦知理所理解的民族做了具体阐释,而且对民族特征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此外还对伯伦知理的“民族”定义进行了初略评析。
1902年梁启超著述的《新民说》,首次对民族主义做出了概念诠释:“民族主义者何?各地同种族、同言语、同宗教、同习俗之人,相视如同胞,务独立自治,组织完备之政府,以谋公益而御他族是也。
梁启超心力论思想研究
梁启超心力论思想研究一、引言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他活跃于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是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推动者。
他一生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特别是在思想、文化和教育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心力论”是梁启超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哲学思想进行融合创新的结果。
心力论思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的心力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关键因素。
研究梁启超的心力论思想,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他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也能为我们提供重要的理论资源和实践启示。
特别是在当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革,如何培养和发挥人的心力,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研究梁启超的心力论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梁启超心力论思想的理论基础1.中国传统哲学对心力论的影响梁启超的心力论思想深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
他吸收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等思想流派中的有益成分,特别是注重人的内心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他认为,人的心力是内在的精神力量,可以通过自我修炼和道德实践得到提升和发挥。
这种观念与儒家思想中的“内圣外王”观念相契合,也与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和佛家思想中的“明心见性”等观念有相通之处。
2.西方哲学对梁启超心力论思想的启示除了中国传统哲学之外,梁启超的心力论思想还受到了西方哲学的影响。
他广泛涉猎了西方哲学家的著作,如康德、黑格尔、叔本华等,并从中汲取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特别是西方哲学中的理性主义、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等思想,对梁启超的心力论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他认为,西方哲学中的理性精神和自由精神是人的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关键因素。
3.梁启超心力论思想的理论体系梁启超的心力论思想是在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的交融中形成的。
他认为,心力是人的内在精神力量,是人的意志、情感和理性的综合体现。
中国近代史梁启超论文
中国近代史梁启超论文概述:梁启超是近代中国知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文献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其中,梁启超在中国近代史研究方面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尤其是在他的《新学伪经考》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文献中,深入剖析了中国近代史的演进过程与主要事件,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以及中国的近代化和民族复兴,在理论上都有着独到的见解。
一、《新学伪经考》《新学伪经考》是梁启超在1899年所写的一篇文献,此文系统地批判了新学派学者所著有的《新杂志》中关于伪经的论点,挑战了当时传统的儒家思想体系,引领了中国现代学术思想的革新,并对传统思想进行了解构性的批判。
该文还深入剖析了中国官僚体制的危害和其对科学文化的阻碍。
同时,梁启超在文中提出了自我西化的思想,在近代化的背景下,对中国学术史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此文开创了近代中国思想层面的新局面,也是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
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梁启超在1919年所写的一篇文献,其以具有宏大视野的历史纵览,全面地阐释了中国近现代学术的演进过程,是中国现代学术思想的重要里程碑。
该文由三篇大篇幅组成,分别讲述近300年中国学术界的兴衰产生原因以及中国文化在近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其中,梁启超对中国近代思想历程中的几个重要节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详细讲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觉醒、变革与复兴,指导了中国在近代文化与全球化下所应该走的道路。
该文是中国近代思想文献中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现代历史文化领域非常重要的典籍之一。
三、结语梁启超在研究和撰写中国近代史相关的论文时,秉持着自己的学术观和思想,对中国近代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论文不仅在思想层面为中国近代文化和现代化之路指明了迷津,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影响是持久而深刻的。
在当今时代,我们也应该继承和发扬其思想精神和部分理念,为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近代史梁启超论文
中国近代史梁启超论文中国近代史梁启超论文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文献之一。
这篇论文的作者梁启超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学者、思想家和文化名人。
梁启超论文的发表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和中国晚清时期的变革思潮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从梁启超的背景、论文主要内容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梁启超的背景梁启超是清朝末年的杰出人物,生于1873年,逝于1929年。
他出生在古老的文化名城福州,成长于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家庭。
他的祖父梁墉是清朝嘉庆年间的进士,他的父亲梁蕴承袭了家里的文化传统,是一位著名的文人。
梁启超自幼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博览群书,精通多种语言文字,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才。
二、论文主要内容梁启超论文的题目为《新学伟略》,全文分为序言、前言、绪论、四篇以及结语等几个部分。
在序言中,梁启超指出光绪中兴以来,中国面临种种问题,无论是国家和民族的面貌都在发生改变。
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何以才能得民心导众力享文明之福?” 在前言中,梁启超认为学术和政治是分不开的,他阐述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对政治的看法。
在绪论中,他以历史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精神。
文章的四篇主要是围绕“启蒙、改良、自强、立新”四个关键词阐述新学思想。
梁启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是必要的,但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承上,必须要更新进步,进行改良;还要鼓励公民自强,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同时,中国在面对西方文化冲击时,应该既要坚守自己的传统,又不应不尊重外来文化新品,需要在中西文化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文化体系。
这些观点与中国近代的社会、文化、政治变革密切相关。
三、影响梁启超论文的发表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这篇论文被认为是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标志,它为中国晚清时期的变革思潮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它强调了中国要自强不息,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上,必须要借鉴西方文化,以创新精神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
对于中国现代化的推进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论述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论述梁启超的新闻思想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蜚声中外的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政治家、政论家和新闻工作者..他从1895年 22岁创办《中外纪闻》;到1920年47岁正式脱离报馆工作; 先后达25年之久;他一生所从事的政治、学术活动皆与“办报”两字紧密相连..作为一名爱国报人;被人誉为“舆论骄子”的梁启超在长期办报的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新闻理论和新闻思想体系..首先;梁启超认为报刊主要有两大功能:1.“去塞求通”..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表达新闻思想的文章《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在这篇文章中;梁启超提出了著名的“喉舌论”..梁启超认为;国家的强弱取决于信息通塞与否;中国社会的症结之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信息和言论不通畅..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依靠办报“去塞求通”..所以他说国之有报纸;犹人之有耳目喉舌;要维持政治;扶持国体;首先得创办报纸;“为国民之耳目;作维新之喉舌”..2.“党报”理论与报纸的“政治功能”..梁启超对报纸寄予了太多的希望;他曾在多个场合强调报纸的社会政治作用;把报纸当做救国的手段..对他来说;报刊是唤起舆论;制造舆论;揭露社会现实问题;批评朝廷;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武器..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梁启超在现实的政治争斗中;往往通过“报纸”制造“舆论”;以期达到广大民众尤其是官员和知识分子的支持..梁启超开创了中国政治家“办报”的先河;他的理念也深深影响着在这之后的中国知识分子..自梁启超后;从资产阶级革命到五四时期的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再到社会主义革命家等中国近现代的多个政治人物十分注重“报刊舆论”的影响;以手中的“笔杆”为武器;以“报刊”为阵地;呼吁改革;把“办报”当做参与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手段..另外;1898年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到了日本;解读了更多的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和资产阶级的新闻理论;使他的思想体系飞跃而形成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想体系..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报馆两大天职说和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原则..梁启超认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他认为政府是国民的雇佣;而报馆是国民的代言人;所以报馆可以像“父兄之视子弟”那样来监督政府..这是报馆的一大天职..另外;他还认为;报馆应当发扬“史家之精神;鉴既往;示将来;导国民以进化之途径..”也就是发挥向导国民的天职..这比以前认为报纸是替皇帝“宣德达情”的主张;大大前进了一步..梁启超还提出了办好报纸的四条原则:一是宗旨定而高——报纸不能以“牟利”、“媚权贵”为宗旨;而要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宗旨;二是思想新而正——报纸要选取别国的新思想来贡献给本国国民;三是材料富而当——要做到知识丰富、全面;而且又要对材料严格选择;是读者“阅一字得一定之益”;四是报事确而速——要准确而且迅速的报道时事;要重视时事报道..这四条原则的论述;说明他对报纸的社会职责和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都有了明确的认识;在当今;仍不失其现实意义..从1898 年至1921年; 以辛亥革命为界;梁启超东渡日本以及到欧洲游历期间接触到西方和日本的资产阶级方面的学说;他新闻思想也在不断变化;他对报刊的定位由“去塞求通”转变为“监督政府”;认为报刊是“与政府独立平等的自由体”..他还提出了第四种族理论..梁启超主张提高报纸的社会地位;它十分赞赏西方报纸为“第四种族”的观点..梁启超所说的“第四种族”;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第四权力”;它的原意就是梁启超所讲的新闻界是早期组成国会的三种阶级——宗教、贵族及平民——之外的第四阶级..1975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斯图瓦特Dotter Stewart在一次演讲中宣称;根据宪法规定;新闻自由条款包括了对新闻机构的保障;新闻自由条款的作用就是直接保障新闻业;他提出“宪法保障新闻自由的最初目的是要在政府之外建立第四个部门;以监督官方的三个部门..”这就是著名的第四权力理论..这个理论显然是对新闻媒体的社会地位的一个肯定;也是对新闻自由的一个保障..但是由于其生活的社会背景的原因;他的新闻思想有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首先;他的新闻思想是典型的中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有着明显的阶级局限性;其次;他的报刊活动;一直围绕着政治活动和社会理想展开;由此他对报刊业的思考;偏于政治;轻于行业研究;重于政治功利;轻于对新闻学相关概念;诸如新闻价值、新闻定义;新闻业务、新闻史;轻于对新闻采访写作方面的研究..最后;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很少考虑到受众的需求;没有重视受众在报刊信息传播中的积极作用;更没能意识到新闻传播中的群众性原则..梁启超走到了从新闻学启蒙到新闻学创立的边缘;但一步之差的距离他始终没有跨过去..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一带中国新闻学的启蒙者;尚逃不脱只在政治方面体验人生、在政治生涯中追求自我价值的命运..无论如何;作为新闻学的启蒙者之一他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他的有关新闻学的论文;不论带有多少中国的传统色彩;毕竟是创造性的..正是通过这些文章;现代新闻学的大部分观念被简单地介绍到中国..他那带着感情的笔端所流淌的一系列西方新闻学观点;构成了新闻学启蒙和新闻学创立之间的必要的思想环节..。
论梁启超的民族观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如何对待民族关系,在历史上一向是很重要的问题,而梁启超则是运用近代观念和方法,比较系统地研究民族关系历史的第一人。
他不仅撰写有理论著作,运用近代学术观点论述民族关系史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而且在其通史和专史著作中,予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相当的重视。
他作为本世纪前期具有突出的进步民族观点的思想家,对其后的研究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试图对梁启超的民族观加以探讨,敬请专家和读者指正。
一、以近代眼光论述民族问题的奠基之作1922年梁启超发表了他的著名学术论文《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注:梁启超:《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十二,中华书局1989年版;又,梁启超在北京高师史地部以《中华民族之研究》为题讲演的记录稿发表于中国地学会出版的《地学杂志》民国11年第1—7期上,此讲演的记录稿又以《中华民族之成分》为题发表在上海中华书局印行的《史地丛刊》民国12年第2卷第2、3期合刊上,其内容都与《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基本相同。
),通过对民族之意义及中华民族之由来、分类、分布、演化融合的历史轨迹等项重要理论问题的论述,阐发了他的近代民族观。
因而这篇文章在本世纪学术史上,成为运用近代观点论述民族问题的奠基之作。
首先,关于民族的定义。
我国古代文献对“民”和“族”这两个概念,虽都有所阐述,但没有将二字联起来使用。
梁启超不仅率先将“民族”一词引入中国思想界(注:1899年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一文中,在介绍日本史著中多次出现“东方民族”、“支那民族”、“民族之变迁”、“民族之立国大原”等新名词。
详见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第90、94、100页。
),而且是近代中国赋予“民族”一词比较科学意义的第一人。
他明确提出:民族既与种族不同,也与国民不同。
种族是人种学研究的对象,国民是法律学研究的对象,而民族虽以血缘、语言、信仰为成立之有力条件,但断不能以此三者作为民族之分野。
“民族成立之唯一的要素,在‘民族意识’之发现与确立。
论梁启超君主立宪思想两重性
论梁启超君主立宪思想的两重性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卓越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梁启超以犀利的笔锋对清王朝专制统治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用清新的文体、流畅而充满智慧的笔调对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进行了广泛的介绍和宣传,进时被誉为舆论界之骄子、中国新闻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梁启超在资产阶级思想理论方面的宣传和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但在实践方面却有其保守性,其君主立宪思想正体现了这两重性。
就本质而言,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是进步的;但在相应的政治实践上却是消积的。
它既有深刻的影响,又引起无休止的争论。
本文试就1899年——1904年梁启超流亡期间的著述和实践活动来阐述其君主立宪思想的两重性。
一、梁启超超日本后,在接受资产阶级思想方面有其一贯性,不曾游移于封建思想与资产阶级思想之间,从而比较准确地认识到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实质。
但从1899年到1904年间,他在政治活动实践活动方面却没有一贯的宗旨,没有一条稳定的路线。
他曾不遗余力地深刻揭露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反动、,倡言“排满”、“革命”、“破坏”,并视此为“救时之良药”。
同时又认为君主立宪为“最良政体”。
对他的时而“渐进”,时而激进的主张,孙中山斥之为“首鼠两端”;康有为说他是“流质易变”。
梁启超自己也承认其思想与行动的矛盾。
1903年梁启超发表了《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一文,宣告“与共和长别”,主张君主立宪,反对暴力革命。
这导致了后来的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大辩论。
史学界对此的争论至今莫衷一是。
要澄清这个问题,须了解其君主立宪思想的产生,从而认识它的两重性。
1898年戊戌变法后,梁启超被迫流氓日本。
当时他的心情极为苦闷,旧时的传统改良之梦已付诸东流,新的救国道路尚不知在哪里。
尽管“满腔都是血泪”,却“无处著悲歌”。
他化名“哀时客”,正是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日本,正是学习西方大见成效时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相对的议论、出版自由及一切相应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习俗,都与封建社会有显著的差别。
论梁启超对中国文化事业的杰出贡献
论梁启超对中国文化事业的杰出贡献梁启超,这位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才华,为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本文将深入探讨梁启超在中国文化事业上的贡献,以期揭示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首先,梁启超是中国文化事业的“灯塔”,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梁启超以其坚定的信念和敏锐的洞察力,引领着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他倡导新文化运动,呼吁革新传统文化,倡导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的理念。
他的言论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的心灵,激发了人们对新文化的追求。
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说:“梁启超是中国文化事业的灯塔,他引领着人们走向光明。
”其次,梁启超是中国文化事业的“播种者”,播撒了文化的种子。
他致力于教育改革,创办了多所新式学校,提倡新式教育,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他倡导“科学救国”的思想,强调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推动了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他的教育理念如同一阵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为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播撒了希望的种子。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梁启超是中国文化事业的播种者,他播撒了文化的种子。
”再次,梁启超是中国文化事业的“耕耘者”,辛勤地耕耘着文化的土壤。
他致力于文学创作,撰写了大量富有时代特色和思想深度的作品,为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倡导“文学革命”,呼吁文学创新,推动了文学形式的变革。
他的文学成就如同一朵绽放的花朵,为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正如一位文学家所说:“梁启超是中国文化事业的耕耘者,他辛勤地耕耘着文化的土壤。
”然而,梁启超在中国文化事业上的贡献并非一片坦途。
在这个过程中,他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例如,如何平衡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关系,如何应对保守势力的阻挠,如何解决教育资源的不足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像探险家一样,勇敢地面对这些挑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梁启超在中国文化事业上的贡献。
总之,梁启超在中国文化事业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既是“灯塔”,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又是“播种者”,播撒了文化的种子,还是“耕耘者”,辛勤地耕耘着文化的土壤。
论梁启超对中国近代革命的阻碍
论梁启超对中国近代革命的奉献提及中国近代革命,不能不提的人梁启超便数其中之一。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闻名新闻报刊活动家。
1891年梁启超随康有为就读于,同意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革维新的道路。
1894年6月,梁启超随康有为入京参加会试。
7月,中日甲午战争暴发,次年中国战败,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
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上书皇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
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强烈反应。
这确实是闻名的“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失败以后,康有为、梁启超开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情形,继续宣传维新变法。
不久,他们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按期集会演讲。
随后,他们又把《万国公报》更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
维新派的政治集体形成了。
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备《知新报》。
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
梁启超后受光绪帝召见,受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
《变法通议》是维新派领袖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前夕撰写的一组政论文章,要紧内容是论证中国社会变那么存,不变那么亡;只有改良现行的腐朽官官僚体制和科举取士制度,兴办新式学校培育变法人材,才能从全然上解决封建制度的短处,保护清朝的政治统治。
本书是近代中国最为系统全面的向国民宣扬维新变法主张的高作,从理论上深切论述了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及其保种、保国、保教的作用,成为晚清政坛上名声最大的宣传高作,是维新变法时期宣传改良思想的最高旗帜。
维新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梁启超
课外书读得少的同学们对于梁启超的印象可能就只有戊戌变法了。
然而戊戌变法的六君子中没有梁启超,梁启超逃亡日本去了,所以就有了后来的新民丛报。
至少有几个名人声称过他读过新民丛报。
毛泽东说他将近二十岁才读过新民丛报,这是够晚的了;胡适说他早年读过梁启超的新民丛报,甚至于受梁启超的影响想做未来的中国哲学史(只可惜后来只完成了上半部);鲁迅的杂文里面每每引用梁启超的观点,如中国人用火药来制作烟花,而西方人却用来制作更为猛力的兵器——大炮,他在读水师学堂就读过新民丛报。
梁启超遇到康有为是一件幸事还是一件糟糕的事呢?按常理说来,肯定是一件好事,因为如果梁启超没有遇到康有为就没有机会接触新学,不接触新的学说,就不可能产生新的思想,不产生新思想就不会有后来的诸如戊戌变法创办新民丛报护国运动等诸多伟大的事迹了。
也就是说,没有康有为,中国只多了一个饱食终日的书生或官员罢了,然而却少了一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大学者和政治活动家。
前者千篇一律,后者却十分难得。
然而,换一种思维,如果没有康有为,梁启超的人生可能会很安逸,就不一定就那些奔波与劳碌了。
也就是苏轼所说的高处不胜寒,也就是文天祥所说的辛苦遭逢起一经。
如果是这样的话,梁启超会作何选择呢?
因此,我们只能这样说:世界上任何事业不在于对和错,除了大对和大错,很多情况对和错的差别是很微小的,因此在于选择,在于持之以恒,在于无为而为,不为什么,自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