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物质的检验》课堂探究(第3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课件3.1物质的检验(19张ppt)
Na+、K+:
焰色反应
Al3+:
加入氨水,有白色絮状沉淀生 成。该沉淀能分别溶于氢氧化 钠溶液和盐酸,但不溶于氨水
五.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Fe3+: 1.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用盐酸酸化,加入KSCN溶液,溶液 呈血红色。
NH4+: 加入浓NaOH溶液,微热。生成 有刺激O: 向待检气体中通入空气;无色气体变 红棕色 NO2与溴蒸气(红棕色)
(1)AgNO3溶液:没有明显现象为NO2;有浅黄色 沉淀生成的为溴蒸气
(2)蒸馏水:气体变为无色,溶液也无色的为 NO2;气体颜色变浅,溶液呈橙色的为溴蒸气
四.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Cl-: 先用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3. 测定物质的化学结构
思考与交流
冬季供暖锅炉房备有检测水质软化程度 的仪器、试剂,你认为这种检测的目的 何在?该检测是属于定性检测还是定量 检测?
课题一 物质的检验
科学探究
1. 市售胃舒平药片中的辅料为淀粉,试 用实验证明。
课题一 物质的检验
2. 有四种白色粉末,已知它们分别是 NaCl、BaCl2、Na2CO3和无水CuSO4.试设 计实验鉴别它们。
练习:设计实验,检验可能含有Fe3+、 Al3+、Ag+、Ba2+的混合溶液
3. 无机气体的检验(必须掌握)
O2: 用试管或集气瓶收集气体,将带火星的 木条插入试管或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各干燥而冷的小 H2: 烧杯;淡蓝色火焰,烧杯中有水雾生成
NH3:
(1)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2)用玻棒蘸取浓盐酸靠近集气瓶口, 打开玻璃片;有白烟生成
人教版化学选修六《3.1物质的检验(第3课时)》ppt课件[精选]
21
多少 种无机物的测验
纯毛、纯棉、化纤织品的燃烧 现象对
比
气味
灰烬
纯毛 烧毛发的焦糊味 黑色 蓬松 球 状
纯棉
分收回烧纸味 灰白色,细软
化纤织品
2022/3/22
安慰性气息
硬的黑色 的块状 物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22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
选修6 试验 化学 第三章 物质 的检测 第一节 物质 的测验
第3课时
2022/3/22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1
多少 种无机物的测验
试验 3-2 多少 种无机物的
测验
2022/3/22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2
多少 种无机物的测验
实际探讨 部 分
2022/3/22
2022/3/22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18
多少 种无机物的测验
1.乙醇跟 乙酸乙酯:
不需要 不离。
①取适量 样品,参加 大年夜 量 金属 钠,发赌气 泡——乙醇的存在
②另取适量 样品,参加 适量 NaOH溶液, 充沛振荡后参加 足量浓硫酸,静置,假 设 溶液出现分层现象——乙酸乙酯的存 在
化碳跟 少数无机物弗成 燃
2022/3/22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8
多少 种无机物的测验
2.测验 待测样品的化学性质 :
②燃烧 时黑烟的浓淡: 比方 :
辨别 甲烷跟 乙烯、乙炔、苯等。
③燃烧 时的气息: 比方 :辨别 纯棉布跟 羊毛织物。
2022/3/22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9
多少 种无机物的测验
甲酸4种溶液,此试剂是 A.银氨溶液
最新人教版选修6高中化学3.1物质的检验第3课时课件ppt
几种有机物的检验
2.检验待测样品的化学性质: ②燃烧时黑烟的浓淡:
例如: 区分甲烷和乙烯、乙炔、苯等。
③燃烧时的气味:
例如:区分纯棉布和羊毛织物。
2019/2/16 10
几种有机物的检验
(2)官能团法
有机物类别 常用试剂 官能团确定 产生的现象
醇、酚 羧酸
金属钠
含—OH 羧基
不饱和键、 苯环有侧链
A.乙酸乙酯、乙酸、四氯化碳三种液体
B.硝酸钠、氯化钾、氧化钙三种固体 C.乙醇、乙醛、乙酸三种液体 D.氯化氢、溴化氢、碘化氢三种气体
2019/2/16
8
几种有机物的检验
2.检验待测样品的化学性质:
(1)燃烧法
①是否可燃: 例如: 大部分有机物可燃;四氯化碳 和多数无机物不可燃
2019/2/16 9
纯毛、纯棉、化纤织品的燃烧现象对比
气味 灰烬
纯毛 纯棉 化纤织品
烧毛发的焦糊味
黑色疏松球状
散发出烧纸味 刺激性气味灰白色,细软硬的黑 Nhomakorabea的块状物
23
2019/2/16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2019/2/16
24
2005年11月7日7时33分
高中化学
产生气体(H2)
产生气体(CO2)
羧酸
烯、炔 苯的同系物
烯/炔、酚
2019/2/16
NaHCO3
紫色石蕊试剂
石蕊试剂变红 褪色
酸性高锰 酸钾溶液
浓溴水
不饱和键 酚羟基
褪色
产生白色沉淀
11
几种有机物的检验
有机物类别
醛、甲酸 甲酸酯、葡萄糖
常用试剂
官能团确定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6第三单元课题一《物质的检验》word教案1
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课题一物质的查验一、教课方案思路新课改下的化学教课活动应真实着眼于学生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
教师应为学生的可连续发展而教,为学生的真实需求而教。
同时应注意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主、合作、研究的落实,使学生真实地懂得化学是怎么学的,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真实地表现学习的成就感。
本节课主要经过学生的主动、合作的学,教师联合实质的状况精心点拨重点拨的内容而全面地落实新课改。
本课题教材从学生已学过的物质性质和离子鉴识实验引入,在使他们认识物质查验的涵义和特色的基础上,经过对实验的思虑、议论和实质设计,认识查验纯净物的某种成分和查验混淆物组分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思路,明确物质的定性检测的着眼点在于某物质差别于另一种或一些物质的性质──特色性质或反响,经过必定的实验现象加以差别。
教材中还列举了一些学生熟知的离子的特色反响,这是对物质进行定性查验的主要依照。
其他,教材中还介绍了目前在物质检测中常用的一些物理仪器剖析技术(如色谱剖析仪、质谱仪和核磁共振谱仪等),旨在宽阔学生的眼界,认识仪器剖析在物质检测与鉴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题主要经过复习固态物质的查验,常有气体的查验,常有阴离子的查验,常有阳离子的查验等,掌握几种无机离子的查验方法,要修业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物质查验方法,设计查验纯净物和混淆物的成分、未知物的成分的实验思路和方法,从中体验研究实验的过程和乐趣,掌握物质查验和鉴其他门路和方法,进一步稳固运用化学实验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教课流程图:( 1)气体的查验常有物质的检测( 2)阳离子查验( 3)阴离子查验( 4)有机物的查验物质( 1)物理法的常有的查验方法( 2)化学法检( 3)仪器剖析法测1、固态物质的查验查验常有物质的一2、无机气体的查验般程序与思路3、常有阴离子的查验4、常有阳离子的查验二、教课方案课题教课目的1.认识检测物质构成和构造的常用方法,认识无机离子的常有查验方法。
2.认识查验纯净物的某种成分和查验混淆物组分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思路,明确物质的定性检测的着眼点在于某物质差别于另一种或一些物质的性质──特色性质或反响,经过必定的实验现象加以差别。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物质的检验》课堂探究(第2课时)
课堂探究核心解读1.无机物、有机物的检验在原理和方法上的异同2.各类烃与液溴、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比较3.常见有机物的检验苯:能与纯溴、铁屑反应,产生HBr白雾。
能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物反应,生成黄色的苦杏仁气味的油状(密度大于1)难溶于水的硝基苯。
甲苯:取两份甲苯,一份滴入溴水,振荡后上层呈橙色;另一份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紫色褪去。
卤代烷:与NaOH溶液(或NaOH的醇溶液)共热后,先用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代烷,淡黄色沉淀的为溴代烷,黄色沉淀的为碘代烷。
乙醇:加入金属钠,有气泡产生;与乙酸、浓硫酸共热产生果香味。
苯酚:滴加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或滴加少量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
乙醛或葡萄糖: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产生银镜;或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有红色沉淀生成。
乙酸:使石蕊试液变红;或加入Na2CO3或NaHCO3溶液有气泡;或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溶解得蓝色溶液;或与乙醇、浓硫酸共热,有果香味。
乙酸乙酯:加入滴加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红色变浅或消失。
淀粉:滴加碘水,呈蓝色。
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或加入浓硝酸微热,出现黄色。
4.检验与鉴别有机物的四种主要方法(1)检验有机物溶解性:通常是加水检查、观察是否能溶于水。
例如:用此法可以鉴别乙酸与乙酸乙酯、乙醇与氯乙烷、甘油与油脂等。
(2)检查液态有机物的密度:观察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在水中浮沉情况,可知其密度比水的密度是小还是大。
例如,用此法可以鉴别硝基苯与苯、四氯化碳与1氯丁烷。
(3)检查有机物燃烧情况:如观察是否可燃(大部分有机物可燃,四氯化碳和少数有机物不可燃)、燃烧时黑烟的多少(可区分乙烷、乙烯和乙炔,己烯和苯,聚乙烯和聚苯乙烯)、燃烧时气味(如识别聚氯乙烯和蛋白质)。
(4)检查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决定性质,官能团体现结构,选取典型试剂检验对应的官能团是有机物检验的关键,常用试剂如下:①KMnO4酸性溶液: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酚、醛、甲酸等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六实验化学3.1物质的检验教案3
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专题一物质的检验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及其地位物质的检测涉及国民经济、国防建设、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新材料和新技术研发及人们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
它是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也是成果、产品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检测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定量分析必须建立在定性预测的基础上,二者相辅相成,定性是定量的依据,定量是定性的具体化。
物质的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考察的重点的内容之一,考察的题型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设计成科学探究性试题,高中化学探究性试题就是应高中课程改革而产生的新的化学题型。
这一类试题能够模拟科学探究方式,提出假设或猜想、拟定探索方案验证,根据验证的结果进行必要的分析、推理求得正确结论。
物质的检验对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探究起作决定性的作用。
本单元重点复习一些定性(如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检验)和定量(滴定法)检测的基本方法和思想,并应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探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物质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学会对探究方案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目标分析①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掌握离子检验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操作,能够设计离子检验的实验方案并能对实验过程进行评价。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常见阴离子和阳离子鉴别与鉴定以及鉴定物质一般方法的复习巩固,培养学生的甄别筛选、综合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物质的检验一般方法的归纳整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优良品质。
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相信科学和崇尚科学,感悟到科学的魅力。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常见阴离子和阳离子鉴别与鉴定以及鉴定物质的一般方法。
培养学生的甄别筛选、综合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难点:指导学生用模拟或假说的方法进行化学学科的研究。
能运用已存储知识,迁移、转换、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应用能力;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设计简单实验方案,评价方案的能力。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物质的检验》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三点剖析重点知识: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1.物质检验时对反应的一般要求(1)反应要有明显的外部特征,如:溶液颜色的改变、沉淀的生成或溶解、气体的产生等。
(2)反应要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如:溶液的酸碱性、浓度、温度等的选择。
(3)检验反应时常需排除干扰物的影响,如:用Ba 2+检验-24SO 应排除-23CO 、-23SO 等形成的干扰。
(4)检验反应要求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特效性,如:用品红溶液检验SO 2,用KSCN 溶液检验Fe 3+。
2.物质检验的一般步骤(1)对试样的外观进行观察。
主要是指状态、颜色的观察,从而划定大致的可能的离子范围。
(2)试样的准备。
因检验反应一般是在溶液中进行,所以当试样是固体时,首先需将固体试样溶解。
(3)检验。
检验过程中应移取少量溶液进行反应。
【例1】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A.HCl 、K 2CO 3、KOH 、K 2SO 4B.NaNO 3、HCl 、NH 4Cl 、KOHC.BaCl 2、CaCl 2、Na 2SO 4、KNO 3D.K 2CO 3、KOH 、MgSO 4、KHSO 4解析:这是一道很典型的不用任何化学试剂进行物质鉴别的一道试题,对于各组溶液,分别采用两两混合,依据特色的现象鉴别。
在A 组中,只有HCl 与K 2CO 3相遇产生气体;在B 组中几乎无现象;在C 组中BaCl 2、CaCl 2与Na 2SO 4均出现白色沉淀,除此以外,再无其他现象;在D 组中MgSO 4遇KOH 、K 2CO 3均有白色沉淀,则MgSO 4、KHSO 4就可以鉴别;再用KHSO 4与两个待检测液反应,有气体生成的为K 2CO 3,剩余的则是KOH 。
答案:D难点知识:鉴别题的思维程序1.不用任何试剂鉴别多种物质(1)先依据外观特征,鉴别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然后再利用它们去鉴别其他的几种物质。
(2)若均无明显外观特征,可考虑能否用加热或焰色反应区别开来。
化学选修6学案:课堂探究 第三单元课题一 物质的检验
课堂探究一、鉴定、鉴别与推断1.三者联系与区别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物质的特征性质或反应是检验和鉴别的主要依据。
不同点见下表:2.注意事项物质检验的一般步骤是先对试样进行外观观察,确定其状态、颜色、气味等,然后准备试样。
当试样是固体时,一般先取少量试样配成溶液,而后进行检验。
在检验配好的溶液中是否含有某种离子时,应每次取少量待测溶液进行检验,不应将检测试剂直接加入到全部待测溶液中。
物质检验的核心是试剂的选择和加入的顺序。
当溶液中有多种离子存在时,应排除离子间的相互干扰(从检验试剂加入顺序考虑或按性质相近与否将离子逐次分组分离,再分别逐一检验)。
3.常用的检验方法常用的检验方法:观察法、加热法、水溶法、焰色反应法、点燃法、指示剂法、显色法、互滴法、两两混合法等。
二、常见阳离子的检验阳离子一般可用强碱溶液进行检验。
可根据生成沉淀的颜色加以区别,也可利用焰色反应和离子的特征反应进行鉴别。
几种重要的阳离子的检验:(1)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Na+、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透过钴玻璃片)。
(3)Ba2+: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5)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6)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7)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的NH3。
人教版化学选修六《3.2物质含量的测定(第3课时)》ppt课件[精选]
2022/3/22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6
酸碱滴定曲线的测绘
4. 试验 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烧杯、铁架台、玻璃棒
5. 开场时跟 滴定终点之后,每次滴加NaOH溶液 的量可_______,如每次参加 _______;每参加 肯 定 量,用玻璃棒警惕 __________平均后,读取并 记录 PH计表示 的数据跟 参加 NaOH溶液的 体积,在滴定终点左近,每次滴加NaOH溶液的 量要_______,每次_________。
2022/3/22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8
酸碱滴定曲线的测绘
试验 用品
0.1 mol/L阁下 的HCl溶液、0.1 mol/L NaOH溶液、蒸馏水、 滤纸、 PH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 定管夹、烧杯、铁架台、玻璃棒
2022/3/22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9
酸碱滴定曲线的测绘
20mL0.1mol/LHCl.
氢氧化钠体积 [H+]
pH
2022/3/22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13
酸碱滴定曲线的测绘
PH 12
10 酚酞
8
6
4 甲基橙
2
0
10
突
反应 终点
变
范
畴
V〔NaOH〕/mL
20
40
2022/3/22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14
酸碱滴定曲线的测绘
咨询 题与探 讨
2022/3/22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7
酸碱滴定曲线的测绘
试验 情理
《物质的检验》 说课稿
《物质的检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物质的检验》。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物质的检验”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物质检验方法的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实验方案的设计以及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
教材通过实验探究和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物质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对常见物质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物质的检验,学生可能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和实践经验。
在思维能力方面,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可能会存在不规范的情况,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纠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如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
(2)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来检验物质。
(3)能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和实验操作。
(2)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优化。
2、教学难点(1)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
(2)对实验现象的准确观察和分析。
最新人教版选修6高中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的检测教学设计
课题一物质的检验第1课时物质的检验几种无机离子的检验●课标要求初步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检测方法,知道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等现代仪器在测定物质结构中的作用。
●课标解读1.检测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常用方法。
2.基本的检测方法和实验设计思路,掌握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3.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在物质检测中的作用。
●教地位本课时包括物质的检验和几种无机离子的检验。
物质组成和检测都是从物质的性质入手的。
这部分内容在习过程中经常遇到,高考中对这部分的考察也经常见到,尤其是以填空题形式出现,因此,这部分内容也是高考常考察的内容。
●新课导入建议“冬天是虫,夏天是草,冬虫夏草是个宝。
”冬虫夏草与野生人参、鹿茸并称为三大名贵中药材,而如今,冬虫夏草的价格正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一路飞涨,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甚至达到每公斤20多万元,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虫草除了有造假的、串细铁丝、串牙签、掺杂重金属外,还有浸泡明矾的,这些东西被人用了之后,不但不能治病,反而可能造成危害。
所以为了人们的健康,也为了打击造假分子,我们就要会检验掺杂在药材中的有害物质。
●教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看教材P31~P37填写课前自主导并完成思考交流,建议同之间可进行讨论交流⇒错误!未定义书签。
⇒师生互动完成探究,互动方式可利用问题导思,教师通过例题对要点进行总结,指导生完成变式训练及当堂双基达标检验生对探究点的解掌握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念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不同,物性质、性质也就不同。
因此,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检测都是从物质的性质入手的。
物质的检测就是利用物质的物性质或性质测定其组成、结构和含量。
2.分类错误!未定义书签。
定性检测:只需要知道某物质中是否存在哪些元素或结构(如官能团),而不必确定其含量多少。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特征反应法进行物质的定性检测时,着眼点在于某物质区别于另一种或一些物质的性质——特征性质或反应。
化学:第三单元课题一-《物质的检验》演示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高中教育精选篇851.ppt
2.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物 (1)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的各种成分分开,分别得到纯 质 净的物质;物质的提纯是把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除去,以 的 得到纯净的物质。
检 (2)物质提纯时,若需加入试剂,应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验
a 所选试剂一般不和被提纯物质反应。 b 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分
c 不应引入新的杂质
离
d 加入试剂后生成的物质要易与被提纯物分离。
质中的一种或二种。现将13.8g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全
物 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9g沉淀。对样品
质 所含杂质的正确判断是(AB)
的 检
A 肯定有KNO3 B 肯定有KNO3,可能还含有Na2CO3 C 肯定没有Ba(NO3)2,可能有KNO3
验
D 肯定没有Na2CO3和Ba(NO3)2
④叙述时要先说明现象再得出结论。
精心整理
(1)物质的鉴定
物
鉴别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若干种物质区别出来。
质 根据选用的试剂可分为:任选试剂鉴别、一种试剂鉴别和
的 不用试剂鉴别。
检 ①不用试剂鉴别的一般思路
验 a 根据物质的外观特征,如颜色、气味、密度等先鉴别
分
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再用它们去进一步鉴别其它物质; 如无明显的外观特征,也可考虑用加热或焰色反应等法。
Ba(NO3)2,Mg(NO3)2,AgNO3。
精心整理
【例6】现有一瓶物质甲和乙的混和物,已知甲和乙的某
物 质
些性质如下: ,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C )
A 萃取法 B 升华法 C 分馏法 D 分液法
的 检
物质
分子式
熔点(℃) 沸点(℃)
密度 (g/cm3)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六实验化学3.1物质的检验教案2
物质的检验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它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本节课以实验室常常碰到的“标签破损、给药品贴标签”为切入点,既符合客观实际,又具有极强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容易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
在课程的最后,提出一个“未来社会对物质的检验方法的猜想”这一有趣的问题,画龙点睛触及到仪器分析这一在应试教育中不太引人注意的话题。
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使学生体会到物质的检验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最后必然回归到简单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为“体验和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学会物质检验的实验技能;能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能进行交流;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基本要求是“初步学会NH4+、Cl-、SO42-、Na+、K+的检验方法,能用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常见物质的组成。
”其发展要求是“物质检验的一般原则”。
从知识层面上讲,NH4+、Cl-、CO32-、SO42-等离子检验在初中已经为学生所熟悉。
从实验层面上看,选修教材《实验化学》对物质检验有更深入的研究和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让学生明确化学家研究物质世界的一般方法和途径(如混合物先分离,再进行成分检验等);另一方面,编者并不要求教学中把物质的检验具体化、规律化和程序化,而是要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体验物质检验的发展过程是由简单(如看看颜色、闻闻气味或火烧)到复杂(化学试剂法)再到简单(焰色反应、仪器法、光谱法等)的发展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探究核心解读1.植物体中某些元素的检验实验注意事项(1)植物中元素的检验,对植物的灰化、溶解等预处理非常重要。
待测物的灰化要求待测物本身尽量干燥,研磨后应当反复加热,研磨若干次,以保证待测物完全灰化。
检验常见的离子时,根据检出元素所需的状态或所测元素的检出状态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酸进行溶解。
金属元素为通常条件下的价态,一般能溶解就行,通常采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非金属元素(如磷)要求检出形态为最高价态,所以使用浓硝酸进行处理。
使用酸溶解灰分时,可以稍稍加热以促进物质的溶解,但浓硝酸加热时会分解,有二氧化氮生成,加热时注意通风,防止发生危险。
过滤在较强的酸性环境下进行,使用耐酸的漏斗和滤纸进行操作。
(2)各种离子检验时的试剂使用和操作Fe 3+的检验:Fe 3+与SCN -生成配位数不同的红色可溶性络合物,随着试剂浓度的增加,高配位数离子所占的比例增加,溶液颜色逐渐变深,反应的灵敏度也增加。
碱能破坏红色络合物,生成Fe(OH)3沉淀,故反应必须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浓硝酸的氧化性可使SCN -受到破坏,浓盐酸中大量Cl -与Fe 3+形成-4FeCl ,影响反应的灵敏程度,故适宜的酸化试剂是稀盐酸。
Al 3+的检验:Al 3+与铝试剂在氨性溶液中生成亮红色絮状沉淀。
Ca 2+的检验:草酸钙法,即Ca 2+与(NH 4)2C 2O 4在pH >4时形成白色晶形沉淀,该沉淀溶于强酸,不溶于CH 3COOH 。
34PO -的检验:因为-23SiO 对此检验法有干扰,所以此反应适于在滤纸上进行。
取定量滤纸,加1滴HNO 3酸化过的试液,然后滴加预先已配在一起的(NH 4)2MoO 4和酒石酸试剂,将滤纸在热石棉网上方烘热以加速反应,出现黄色沉淀表示有-34PO 。
若再加联苯胺1滴,然后放在氨气瓶上熏,用氨气中和酸降低酸度,此时则出现蓝色斑点。
I -的检验:在酸性溶液中,加入氯水或HNO 3,将I -氧化成I 2,加入CCl 4(或苯),振荡,有机试剂层显红紫色。
(3)植物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在制成的溶液里会存在大量的干扰离子,常需要先进行分离。
但本实验中的三种离子的检验不存在干扰,如无特殊要求可以不进行分离和掩蔽。
若遇需要进行分离的实验,一般采用沉淀法,利用离心机和离心试管分离。
(4)灰化过程和溶解过程元素损失比较严重,稀释时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蒸馏水的用量,将使某些离子的浓度过低而无法检出。
(5)实验中对待测物进行溶解时,针对不同的待检元素采用了不同的酸进行溶解,一是为了有针对性地加大某元素的溶解度,二是为了不破坏某些元素的离子存在形式,三是为了在其后的检验中不引入干扰离子。
(6)蔬菜和水果中某元素的检测可以不用灰化,直接利用蔬菜汁或果汁,用活性炭脱色后,采用1∶1的硝酸酸化处理,对所得溶液进行检测。
被检测离子选用易于检验的Fe、Al、Cu等元素。
2.物质鉴别的常见方法(1)常用的物理方法(2)常用的化学方法典题精讲知识点1:植物体中某些元素的检验【例题1】茶是我国人民喜爱的饮品。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来定性检验茶叶中含有Ca、Al、Fe三种元素。
【查阅部分资料】草酸铵[(NH4)2C2O4]属于弱电解质。
草酸钙(CaC2O4)难溶于水。
Ca2+、A13+、Fe3+完全沉淀的pH:Ca(OH):pH≥13;Al(OH)3:pH≥5.5;Fe(OH)3:pH≥4.1。
2试根据上述过程及信息填空:(1)步骤②加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检验Ca2+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沉淀C所含主要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步骤⑧用A试剂生成红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⑨的作用是___________,猜测步骤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用化学方法分离、检验植物样品中的某些元素时,通常将待检验的植物样品高温灼烧,使其中的有机物分解。
其中的碳、氢、氧等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呈气态逸散,待测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以氧化物或无机盐(称灰分)的形式残留下来。
在残留的灰分中加入水或酸,使灰分溶解。
过滤后,滤液可用于分离和鉴定某些元素。
答案:(1)使Ca2+、Al3+、Fe3+浸出(或使Ca2+、Al3+、Fe3+溶解)(2)(3)Fe(OH)3、Al(OH)3(4) (写成其他正确的络合离子形式也可)(5)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检验Al3+(或铝元素)存在点拨:对于教材实验中给出的[资料]内检验Al3+的铝试剂、掩蔽法采用的掩蔽剂EDTA 等特殊试剂,不必强记。
需要时通过查阅各种化学实验书籍和实验手册,查找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知识点2:设计检验方案【例题2】(2007高考广东,23)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
请设计合理实验探究该混合物金属粉末中铁、铜元素的存在。
仅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容量瓶、滴管、药匙;1 mol·L-1硫酸、2 mol·L-1硝酸、2 mol·L-1NaOH溶液、20% KSCN溶液。
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1)提出假设:假设1: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________元素;假设2: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________元素;假设3: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元素。
(2)设计实验方案基于假设3,设计出实验方案。
(3)实验过程根据(2)的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解析:(1)依题意,铝样品中可能含铁,也可能含铜,还可能既含铁又含铜。
(2)根据限用仪器和试剂知,用氢氧化钠溶液分离铝与铁、铜,或用稀硫酸分离铁、铝和铜。
KSCN溶液用于检验铁离子存在,硝酸用于氧化亚铁离子或铜。
确认某成分存在,最好用两种实验现象,做到双保险。
思路1,用过量氢氧化钠溶解样品,过滤得偏铝酸盐溶液和固体铁、铜混合物;检验固体中铁、铜:加入过量稀硫酸,产生气泡,溶液变浅绿色,过滤得溶液和固体。
在该溶液中加入硝酸,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确认有铁存在;固体就是铜,再加入硝酸,溶解产生无色气泡,在空气中逐渐变成红棕色,溶液变成蓝色,证明铜存在。
思路2,在铝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得固体和溶液。
在固体中加入硝酸,检验铜;在滤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稀硝酸,溶液变红色,证明铁存在。
答案:(1)Cu Fe(顺序可交换)(3)点拨: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标亮点之一,微型课题式试题是新高考命题热点。
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案,本题检验铝样品中是否含铁和铜,不需要检验铝。
加入试剂过量,确保另一种物质完全反应;填写实验报告时,要写出较详细的实验步骤,理顺思路,准确描述。
随堂训练MnO的颜色,而不是K+的颜色,他1.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是4设计的下列实验步骤中没有意义的是()A.将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分解,所得固体质量减少B.观察氯化钾溶液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K +无色C.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K +不反应 D.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见紫红色褪去,表明-4MnO 为紫红色 解析:首先高锰酸钾溶液中存在两种离子:K +和-4MnO ,选项B 、C 表明K +无色且不与锌反应,再由选项D 进一步说明-4MnO 能与锌反应,静置后见紫红色褪去,表明-4MnO 为紫红色。
答案:A2.硫酸亚铁是一种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剂。
硫酸亚铁药片外表包有一层独特的糖衣,以保护硫酸亚铁不被空气中的O 2氧化。
请设计一种方法,验证某FeSO 4药品是否被氧化。
请写出步骤、现象及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于FeSO 4被氧化后生成Fe 3+,故可通过检验有无Fe 3+生成来确定其是否被氧化,因硫酸亚铁在被糖衣包围的固体药片中,因此应先去掉糖衣再制成溶液后进行检验。
答案:①刮去药片表面的糖衣,再用研钵将药片研碎 ②取少量研碎的粉末在试管中,用少量蒸馏水溶解 ③往试管中滴几滴KSCN 溶液,若溶液显红色,则得知FeSO 4被氧化,若不显红色,则未被氧化。
Fe 3++3SCN -====Fe(SCN)33.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明矾组成中含有钾元素、铝元素、硫酸根离子及水。
解析:本题属于物质组成元素的鉴定问题,证明物质中含有某种元素,通常是将相应元素转化为能发生某种特征反应的离子或单质,通过对相应的离子或单质的检验来确定是否含有相应的元素。
钾元素可利用焰色反应来直接确定,而铝元素、硫酸根离子及水可通过固体或制成溶液来直接鉴定。
答案:(1)取少量明矾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搅拌,配制成稀溶液。
(2)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约0.5 mL 稀明矾溶液。
(3)向第一支试管中滴加NaOH 溶液至过量。
可看到开始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慢慢溶解,说明有铝元素。
(4)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加BaCl 2溶液和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沉淀不溶于稀盐酸,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5)用一根洁净的铂丝蘸取第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灼烧。
透过钴玻璃观察到有紫色火焰产生,说明有钾元素存在。
(6)另取少量明矾固体,放入一支干燥的试管中。
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
观察试管内壁上有水珠出现,说明含有结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