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配套K12】[学习](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单元滚动检测卷4 世界古代与近代政治
单元滚动检测卷四世界古代与近代政治(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中,收入分为五百麦斗、三百麦斗、二百麦斗、不及二百麦斗四个公民等级,这种按照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规定始自( )A.梭伦改革B.梭伦改革前C.克利斯提尼改革D.伯里克利时期答案 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财产等级制度,始于梭伦改革,选择A项。
2.(加试题)“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
”材料反映了古希腊工商业发达的原因是( )A.民族性格B.经济条件C.政体形式D.地理环境答案 D解析抓住材料中的要点“大海”“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故选D。
3.(加试题)“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使希腊城邦呈现出的主要特征是( )A.闭关锁国,重视农业B.人民主权,轮番而治C.小国寡民,独立自治D.贵族统治,僭主当政答案 C解析“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使得居民被分隔在一小块一小块的土地上,形成许多城邦国家,特征是小国寡民,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实行独立自治,所以选C。
4.“(在战争中)我们所应当悲伤的,不是房屋和土地的丧失,而是人民生命的丧失。
”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的这番话,体现了对人民的重视。
但他所说的“人民”是指( )A.外邦人B.奴隶C.雅典成年男性公民D.雅典妇女答案 C解析雅典的公民是指成年男性,他们承担起保卫城邦的责任。
5.“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在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哪项措施为之提供了保障( )A.建立四百人议事会B.颁布“解负令”C.设立陪审法庭D.发放津贴答案 D解析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由“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可以看出所选措施应该是与贫苦公民有关系的。
【配套K12】[学习](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单元滚动检测卷1 中国古代政治
单元滚动检测卷一中国古代政治(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
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答案 B解析由材料中统治者以“占卜”决定国事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的特点。
2.西周的分封制将土地与人民分封给诸侯,实际上( )A.打破了原有的部族组织B.重新任命了部族首领C.重建了新的生产关系D.实现了贵族平等答案 A解析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在于加强周王室的统治,如把殷商遗民迁入姬姓封国,以加强监视,可见其改变了过去的部族组织,故B不正确,A正确;西周仍为奴隶社会,生产关系未改变,故C不正确;西周通过分封形成了以周王为核心的贵族等级体系,故D不正确。
3.“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这说明西周宗法制度确立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庶子政治权力B.区别大宗小宗C.规定嫡长子为世子D.稳定统治秩序答案 D解析由材料中“惧其散而无统也”等信息,可知西周宗法制的目的在于稳定统治秩序。
4.《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世袭制答案 B解析材料突出了古代重“祭”、重“同姓”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维护政治统治的制度,强调了血缘的重要性,而世袭制则侧重权力、财富的传承,故选B。
5.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答案 C解析秦王取名从“三皇”“五帝”中分别取“皇”和“帝”,表明功高“三皇”、盖过“五帝”,突出自我的功业。
【配套K12】[学习](浙江专版)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必考题型 专题一 必考选择题对
第21题对题练题组一2018年4月浙江选考真题1丘吉尔发表演讲指出:“我们在经历着一场彻底的、全面的失败,而法国所遭受的打击可能比我们更甚……德国独裁者并未直接从桌子上抢走自己的食物,而是满意于被人一道菜一道菜的伺候……我们不要再对此视而不见了。
”其演讲针对的事件是( )A.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B.慕尼黑协定签订C.德国法西斯全面进攻法国D.美国出台中立法案对应练1.(2018·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三)1943年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
下列事件发生于该年的有( )①中途岛战役取胜②意大利投降③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④德黑兰会议召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2018·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冲刺押题一)下图反映了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某一军事行动。
此军事行动带来的影响是( )①使得绥靖政策进一步瓦解②推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③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④英法美达到了祸水东引的目的A.①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③3.(2018·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冲刺押题二)下图所示事件发生后,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表述正确的是( )A.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场B.日本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发动突袭C.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题组二2017年11月浙江选考真题2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逐渐形成了一些惯例。
如“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内阁无需预先征得国王同意,即可召开会议”等。
这反映出英国代议制的特点是( )①内阁对议会负责②国王是最高权力的象征③议会权力高于王权④国王、议会和内阁互不统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对应练4.(2018·浙江杭州地区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有学者认为:17 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
【配套K12】[学习](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 必考70分小卷2
必考70分小卷(二)一、选择题1.(2018·浙江温州十五联合体高二下期末)西周时期,“建国”在性质上总是与“分贰宗”相一致的。
不管是封同姓诸侯或者异姓诸侯,均为周宗族的分宗。
这反映了( )①西周分封以宗法关系为基础②诸侯之间的等级相同③周王通过分封直接管理地方④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2.(2018·浙江金华十校联考高三上期末)西晋文人傅威曾经如此评价某项发明:“夫其为物,厥美可珍。
廉方有则,体洁性真。
含章蕴藻,实好斯文。
取彼之弊,以为此新。
”该发明( )A.对军事和经济特别是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B.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C.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推动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D.15世纪经由波斯传到西方,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3.(2017·9月浙江台州选考模拟)《南京条约》本来极为丧权辱国,但清朝统治阶级竟然称之为“万年和约”,天真地以为签了和约就太平无事了。
这种认识导致的直接危害是( )A.面对后来列强的侵略应对失当B.清朝部分官员开始睁眼看世界C.鸦片战争刺激了中华民族的奋起D.自然经济解体速度进一步加快4.(2018·3月浙江稽阳联谊学校联考)19世纪中后期,在沿海主要城市开始出现西式婚礼,穿白色婚纱成为当时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此材料反映出( )A.穿婚纱成为资产阶级特权B.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推行同化政策C.对于国人白色婚纱比红盖头更具吸引力D.通商口岸开放西方文化大量传入5.(2017·浙江衢州高三期末)陈独秀在1923年指出: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时还没有纲领,甚至没有规章,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这是指中共二大( )A.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B.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D.决定了与国民党合作6.(2017·11月浙江选考猜押卷)2016年起,国务院决定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配套K12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文档:必修1 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外交
第16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走向联合的欧洲(1)背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②西欧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联合的道路。
(2)进程①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随后成立。
③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作用①西欧加强经济合作,实力大增。
②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战后日本的崛起(1)原因①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②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
③朝鲜战争使美国在日本进行大量军事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④政府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2)表现:到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
(3)影响: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许多国家独立。
②新独立的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
(3)政策①初期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②20世纪70年代把反对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以谋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影响①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冲击着两极格局。
4.中国的振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①原因:受苏联改革与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
②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③表现:1989年,波兰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2)苏联解体①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使苏联进入误区,苏联长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推荐学习K12(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二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近现代
考点31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b)2.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b)(1)影响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及改革开放等。
(2)主要表现①婚俗:清末民初,青年男女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
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②丧礼:趋于简化,出现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
③其他:民国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等活动。
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
点头鞠躬取代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
微点拨断发易服是反对清王朝的表现,废除缠足和提倡婚姻自由是反对封建制度的表现,改用公历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力图与西方国家接轨的表现。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1.交通近代化的趋势和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b)2.近代以来中国通信工具的发展——(b)(1)邮政①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1896年,“大清邮政局”正式成立。
②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邮局邮路扩展。
③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2)电报①有线电报: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②无线电报:1906年,创设无线电报。
(3)电话①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
②截至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已超过五亿户,居世界第一位。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1.大众报业的发展加试——(b)(1)西人办报: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办报的热潮,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
(2)国人办报①1873年,汉口出版《昭文新报》,开创国人办报先例。
②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创办《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
2.影视业的发展加试——(b)(1)电影①1896年8月,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首次放映电影。
②1905年,《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配套K12】[学习](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板块一 古代的中国和世界 专题5
专题5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加试)考点一古代中国的历史遗迹——万里长城与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一)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举措及意义【加试】——(c)(1)通过《世界遗产公约》。
(2)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
对遗产进行保护,提供技术和经费的援助。
(3)成立世界遗产中心:负责《世界遗产公约》实施的日常工作。
2.《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名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加试】——(b)(1)《世界遗产公约》:1972年达成协议并通过。
①各缔约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责任,必要时可利用国际的援助和合作。
②将一部分“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
(2)《世界遗产名录》①类型: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②标准:真实性和完整性。
(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通过,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具体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方面。
3.确认世界遗产的重要原则和世界文化遗产登录标准【加试】——(c)(1)原则①真实性,是指遗产产生时以及后来形成的各种特性。
②完整性,一是指范围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的保护遗产组织与结构及其周围环境的完整;二是指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的保持遗产地理位置上相互连接的相关部分,完整地体现其文化价值。
(2)登录标准:必须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符合一项或几项标准。
4.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加试】——(c)(1)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无比珍贵的教科书。
这种价值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未来的人类。
(2)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促进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宝贵资源。
(3)是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5.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加试】——(c)(1)确保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反对对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环境作任何的改动,反对增加新的不协调的建筑,反对滥加假古董,甚至反对不必要的“修复”。
(浙江选考)近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考点23新兴力量的崛起及多极化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考点23 新兴力量的崛起及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学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考点23 新兴力量的崛起及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学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考点23 新兴力量的崛起及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学案的全部内容。
考点23 新兴力量的崛起及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新兴力量的崛起1.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程——(b)(1)1951年,法、德、意、荷、比和卢森堡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8年,法、德、意等六国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三个机构合并为“欧共体”。
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1)原因: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拉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希望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2)倡导者:南斯拉夫的铁托、印度的尼赫鲁、埃及的纳赛尔。
(3)时间:1961年,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不结盟运动诞生.(4)宗旨和原则: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捍卫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5)影响:①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③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推动多极化的发展;为保卫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配套K12】[学习](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五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考点39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趋势一、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1.欧元的诞生——(b)(1)诞生: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
2002年1月1日,欧元开始进入流通领域。
(2)影响:有利于欧元区国家和欧盟的经济发展;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概念,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增强对外竞争力。
2.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标志和影响(经济合作组织)——(b)(1)标志:1994年1月1日,美、加、墨三国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
(2)影响①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②它的建立积极推动了三国经济的发展;使美、加、墨三国相互弥补不足,加强了本区域经济的优势。
③为以后把自由贸易协议推向中南美洲,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奠定了基础。
3.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b)(1)建立:1989年,美、日、加、澳、韩、新西兰和东盟等12国在堪培拉(澳大利亚)举行“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的首次会议,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问世。
(2)发展①1991年11月,中国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②1993年,亚太经合组织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西雅图召开,会议发表《经济展望声明》,声明中提出亚太经合组织大家庭精神;③2001年,在中国上海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4.欧盟成立的原因和影响(区域性经济政治组织,合作程度最高)加试——(c)(1)原因①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不断深入。
②共同体的政治一体化不断推进。
③两极格局的终结促使欧洲加快一体化的步伐。
(2)影响①促进了欧盟地区经济发展,成为与美、日并立的世界经济三强。
②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③加快区域合作步伐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④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推动了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
[配套K12]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部分综合训练 人民版
选修综合训练(建议用时:45分钟)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官阶和俸禄均以“衡”的单位“石”来表示。
到了汉代逐渐将官阶与俸禄分成两种方法表示,官秩(“秩”为官员等级标准,“禄”为官员的报酬)以“石”表示,如万石、二千石等;官俸则用“量”的单位“斛”来计算,如最高秩万石月俸三百五十斛等。
在隋唐时期官员俸禄形式主要有米、田两种。
隋代官员的俸禄分京官、外官两种支付标准。
京官按品级,外官按州、郡、县的等级计户食禄。
除俸禄外还有职分田,以品为差,由一顷至五顷不等。
至于宋代则因货币的广泛流通,俸禄多以钱币计算。
百官除正俸外,还有服装、禄粟、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料、纸笔、差费、职钱、公使钱及恩赏等各种补贴,地方官则配有大量职田。
而元代官员俸禄以实物和货币两种形式支付,地方官俸禄中无实物部分,但却享有职田收入,作为俸禄的补贴。
到了明代则实行折色俸禄制,即以米为单位折算成钞、钱、布、银发给百官,并以货币为主。
而清代官员俸禄是银米兼支,但以银为主。
京官有俸银、禄米,外官有养廉银。
——摘编自互联网(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俸禄制变化的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俸禄制变化的影响。
解析:(1)据材料中“万石、二千石”“三百五十斛”“货币”可得出从实物到货币;据材料“隋唐时期官员俸禄形式主要有米、田两种”到宋代有“服装、禄粟、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料、纸笔、差费、职钱、公使钱及恩赏等各种补贴”可得出构成上由单一到多种。
(2)主要从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作答,积极意义从政治、经济方面作答即可。
答案:(1)趋势:形式上从实物到货币;内容构成上由单一到多种。
(2)影响:有利于对官吏的控制和限制其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中国古代俸禄总体偏低是形成贪腐之风的重要原因之一。
(答出三点即可)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以来,英国两党制逐渐形成。
【配套K12】[学习](浙江专版)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加试题型 三、加试30分强化练
加试30分强化练(二)一、选择题1.(2018·浙江选考科目考试绍兴市适应性试卷)(加试题)(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载“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
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此材料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下列哪一剧种的形成( )A.昆曲B.京剧C.杂剧D.散曲2.(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联考)(加试题)《民国演义》记载:“自民国七年11月28日始,至30日,举行庆贺大会,居然有古时‘大酺三日’的遗意,无非是张皇粉饰。
大总统亲至太和殿前,行阅兵礼。
”“宾主交错,中外一堂,大家欢饮至晚,兴尽始归。
”“商学界各发起提灯会,游行都市。
”“唯是胜会不常,盛筵难再。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酺三日是因为国民政府参加一战获胜B.太和殿是清皇帝举行盛宴和殿试的地方C.商学界的游行标志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导致盛筵难再3.(加试题)(2017·浙江名校联合体学考评估)下列关于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对比,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资本主义政治体制B.法国的总统和德国的皇帝都有权解散议会C.法国的总统是由议会选举产生的,而德国的皇帝是世袭的D.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4.(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联考)(加试题)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的等级或层次。
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中央集权制——选官制度——刺史制度B.亚洲觉醒——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食盐进军C.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思潮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色佛尔条约》5.(2018·浙江衢州四校期中联考)(加试题)“……自由的主题、强烈的激情、色与光的融合对比,潇洒奔放,宣告着新一轮浪漫主义的到来。
【配套K12】[学习](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探
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探究与演练(十)视角一新史观——以全球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精要点拨]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一种历史观,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演练1] 有些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B.人类从封闭走向开放C.世界从孤立、分散、隔绝走向整体的开始D.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解析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历史结束了相互分散、相互隔绝的状态,日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由此开始,因此C项应为最佳选项。
A、B 项不符合材料要求,D项与1500年阶段特征不相符合。
答案 C视角二新情景新材料——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大生产的工厂制度的演变[精要点拨] 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它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是其对外经济扩张的表现形式;工厂制度泛指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经过18~19世纪的两次工业革命,技术的发明与创新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演练2] 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
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
出现该情景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开展B.圈地运动的进行C.新航路的开辟D.英国的殖民扩张解析材料中手工纺车被闲置,说明机器生产的影响,故选A项。
答案 A视角三史学热点——英国的经济理念创新[精要点拨] 自由放任主义是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盛行的一种经济思想,其核心是主张对经济完全自由放任,让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发展思想。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浙江选考)2022年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跨考点综合学案花落知多少1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跨考点综合线索――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浙江选考)2022年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跨考点综合学案花落知多少21.二战后美国与西欧关系的演变(1)战后初期:西欧依赖美国,唯美国马首是瞻。
表现:①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各国复兴经济,并借此控制了西欧各国。
②随着冷战加剧,美国采取了分裂德国的政策,造成德国的最终分裂。
③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并最终导致了欧洲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2)20世纪70年代以来:竞争对手、伙伴关系。
表现:①西欧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②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浙江选考)2022年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跨考点综合学案花落知多少3 2.关于多极化趋势加强影响的四点认识(1)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3)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1.命题点唯物史观――大国关系的决定因素“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由盟友成为对手;到了80年代之后又谋求合作,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B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C .两国意识形态的矛盾D .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答案D解析美苏间合作也好对立也罢,都是出于自身利益而作的政策调整,利益是外交的根本出发点,故D 项正确。
【配套K12】[学习](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五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跨
专题十五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跨考点综合线索——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2.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情形下的应对策略 (1)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2)主动熟悉经济全球化规则,积极倡导建立全球化新规则,加强国家经济安全。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民族企业,扶持民族品牌。
(4)加大科技投入,培养人才。
1.命题点 史料实证——关贸总协定原则1929年经济危机来临时,各国竞相提高关税,把其他国家商品挡在国门之外,导致危机加重和国际关系的恶化。
二战后为吸取这一教训而成立了( ) A .世界银行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关贸总协定 D .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 C解析 题干反映的是提高关税所导致的问题,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吸取教训成立的组织是关贸总协定。
2.命题点 唯物史观——透过现象看本质1971年12月份,美元从一盎司黄金可兑换35美元贬值到38美元,到1973年2月份,一盎司黄金可兑换42.22美元。
导致美元贬值的主要原因是( ) A .凯恩斯主义的盛行 B .西欧和日本经济崛起C.与苏联的长期争霸D.美国经济的逐渐衰退答案 D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地位的确立是与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应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逐渐衰退,美国不能维持美元的价值,故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故D项正确。
3.命题点史料实证——全球化表现有研究显示,2001年全球有6万多家跨国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建立独资与合资企业、战略联盟等形式,几乎渗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产业领域和部门。
这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 )A.贸易保护主义现象B.区域集团化趋势C.全球化趋势D.多极化现象答案 C解析跨国公司为全球化主要经济载体,几乎渗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产业领域和部门,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全球化趋势。
4.命题点论从史出——北美自由贸易区特征从贸易区内部的实力来看,美国占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和90%的经济实力,加拿大则仅有7%的人口和8%的经济实力,墨西哥虽拥有近26%的人口,但经济实力则不到2%。
【配套K12】[学习](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二十三 题型突破与解题规范 主题
主题三必考第31、32题题型突破三年考情统计例1(2017·11月浙江选考,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上海县城外形成了被英、法、美三国依仗强权分占的特区势力,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租界”。
……在这里,他们拥有相对独立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俨然“国中之国”。
起初,由于外人来华之际,中外民情扞格,以风俗习惯等种种不同,不愿华洋杂居。
小刀会起义爆发,华人逃入租界者甚多,不久便华洋杂居。
不同的风俗习惯发生碰撞、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
——摘自张仲礼、熊月之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材料二(租界开辟后)西洋服饰之引入,使上海自明清以来形成“服尚新奇、衣必华鲜”的习俗得以进一步张扬。
……《洋泾浜新竹枝词》写道:“康奴也学假斯文,衣履难将贵贱分。
更有异言并异眼,淡黄马褂着纷纷。
”哪里还有什么不敢穿的?——摘自张仲礼、熊月之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1)梳理材料一,概述近代初期上海“华洋杂居”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租界”的消极影响。
(2)阅读材料二,分析“西洋服饰之引入”对上海民风嬗变的影响。
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
答案(1)原因:殖民者设立租界,小刀会起义的冲击。
影响:严重践踏中国国家主权,突显半殖民地社会特征。
(2)影响:新奇、时尚的习俗进一步张扬;淡化了等级观念。
特征: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交汇与碰撞;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点拨第(1)题第一小问可以从材料中给出的“英、法、美三国依仗强权分占的特区势力,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租界’”“小刀会起义爆发,华人逃入租界者甚多”等语句进行概括论述,但不要照抄原文。
第二问要注意问题问的是“消极影响”,所以在答题的时候要注意答题方向,可以从政治、经济、人权等方面进行答题。
第(2)题第一小问对上海民风嬗变的影响,注意题目所问是从材料二中分析,关键词有“‘服尚新奇、衣必华鲜’的习俗得以进一步张扬”,注意是“进一步张扬”,从给的诗词中可以看出,“康奴也学假斯文,衣履难将贵贱分”,之前通过服饰体现身份贵贱,现在则很难分辨了,“异言”“异眼”等关键词进行总结归纳。
2019版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总复习》课件:专题9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24讲
b
b c b b
b b b
(4)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c
考点一
“蒸汽”的力量(第一次工业革命)
[知识梳理]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b) 殖民扩张 和掠夺为其提供了资金 1.资本和市场:海外_________
来源,也扩大了海外市场。
圈地运动 提供劳动力及国内市场的扩大。 2.劳动力:_________ 技术改革 和机器发明的条 3.科技:手工工场的发展使_________ 件成熟。 4. 前提 :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________________ 的确立,提供了可靠的政
【知识图示】
工业革命对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影响图示
[要点突破]
要点一
史料
(加试)英国政府适应工业社会发展需要所采取的措施
1776年,亚当· 斯密发表《国富论》,系统地阐述了
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 让市场机制即 “ 看不见的手 ” 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1824 年,英国与普鲁士签订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
贸易为国策。
3. 法制方面 :进行法制化建设,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维护资 本主义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自由生产的原则。 炮舰政策 4.外交方面:推行“_________”,强制推行自由贸易,迫使 全世界为英国的商品打开门户。 5. 文教方面 :大力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极大推动了英 国经济发展。
四、(加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表现(b+) 19 世纪中期,英国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 1.___ 家的总和还要多。 伦敦 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1851年,英国 2._____
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适应工业社会发展采取的什么举措?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对外推行“炮舰政策”。强制推行自由贸易,为英国工 业生产开拓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跨考点综合
线索——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1.二战后美国与西欧关系的演变
(1)战后初期:西欧依赖美国,唯美国马首是瞻。
表现:①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各国复兴经济,并借此控制了西欧各国。
②随着冷战加剧,美国采取了分裂德国的政策,造成德国的最终分裂。
③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并最终导致了欧洲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2)20世纪70年代以来:竞争对手、伙伴关系。
表现:①西欧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②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2.关于多极化趋势加强影响的四点认识
(1)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3)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1.命题点唯物史观——大国关系的决定因素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由盟友成为对手;到了80年代之后又谋求合作,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B.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C.两国意识形态的矛盾
D.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
答案 D
解析美苏间合作也好对立也罢,都是出于自身利益而作的政策调整,利益是外交的根本出发点,故D项正确。
2.命题点史料理解——美国谋求霸权行动的内涵
“既实现美国人道主义动机,又满足自己的经济需求,同时也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
”当代史学家帕尔默的这段话,比较恰当地评价了( )
A.罗斯福新政 B.关贸总协定
C.马歇尔计划D.欧洲共同体
答案 C
解析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美国开始实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与材料中“既实现美国人道主义动机,又满足自己的经济需求,同时也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相符,故C项正确。
3.命题点历史理解——多极化
有研究者在一篇论文纲要中列举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下列史事,“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法两国建交”,“欧共体的建立”,“日本重新成为经济大国”。
该文论述的主题是( )
A.两极格局的瓦解
B.走向多极化的世界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和平发展的新时代
答案 B
解析两极格局的瓦解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A项错误;题干中“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法两国建交”,“欧共体的建立”,“日本重新成为经济大国”都能体现出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B项正确;题干中“欧共体的建立”,“日本重新成为经济大国”说明也有发达国家的发展,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和平主题,故D项错误。
4.命题点史料实证——政治与经济发展关联
与下表状况的出现无关的因素是( )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
A.马歇尔计划B.重视科技教育
C.民主化改革D.利用战争订单
答案 A
解析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援助欧洲的经济复兴计划,与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无关,故A项错误。
5.命题点时空观念——欧洲一体化进程
“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
”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欧洲的联合不断深入。
下列欧洲走向联合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欧洲煤钢联营建立②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③《欧洲联盟条约》签订④欧洲共同体成立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答案 C
解析本题是时间排序题,考查了欧洲走向联合的史实。
欧洲煤钢联营建立的时间是1951年;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时间是1958年;《欧洲联盟条约》签订是1991年;欧洲共同体成立的时间是1967年,故正确的排序是①②④③,选择C项。
6.命题点历史理解——由两极到多极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马歇尔计划从1948年到1951年共向欧洲提供了大约131亿美元的“援助”,受援助国GDP从1948年到1952年底增长了25%。
但受援国需要承担经济和政治义务,例如美元必须用以购买美国物品和技术;部分工业发展接受美国监督;受援国必须放弃工业国有
化等。
其“援助”手段确定了美元的结算单位,打破了西欧各国的贸易关税壁垒,更削弱了意大利和法国共产主义的影响,稳定了政权。
——摘编自李申《杜鲁门主义的续篇》材料二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格局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据材料一,概括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
(2)你如何理解“新力量的萌动”促使“两极格局开始消失”?
答案(1)影响:促进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经济政治上受制于美国;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发展,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2)理解: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冲击了两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