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仪式的电视呈现

合集下载

悼念仪式流程

悼念仪式流程

悼念仪式流程
悼念仪式流程
一、开礼仪式
1. 仪式主持人宣布开始,通知与会者站立。

2. 合唱国歌,表达对国家的尊重和共同的信仰。

3. 代表发言,以身作则、表达哀悼之情。

二、主持仪式
1. 特殊的表演,以传达思考,更加抒发真实的哀悼之情。

2. 主持人宣读“记忆安魂曲”,悼念逝去的生命。

3. 让与会者发表畅谈,表达对逝去的怀念和深切的惋惜之情。

三、花篮仪式
1. 仪式主持人宣布万众默哀,并鸣钟致哀。

2. 仪式组织者将花篮抛至缅怀者所在的位置,以此表达对他们的哀思。

3. 主持人宣读两首诗歌,以此抒发对他们的思念。

四、敬献大纪仪式
1. 仪式组织者敬献大纪,表达敬佩的心情。

2. 主持点燃烛炬,使恳祷与伊始相接。

3. 代表向新缅怀者背书,读诗表达思念与感激之情。

4. 与会者向逝去者鞠躬致敬,表达了深深的哀思。

五、结束仪式
1. 主持人宣布仪式结束,以礼相结束。

2. 主持人以双手合十,礼貌地致辞,更以此表达对亡者及他们家属的慰问。

描写白事的场面

描写白事的场面

描写白事的场面白事的场景描写白事,是指人们为了向逝者表达哀悼之情而举行的一系列仪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事被视为一种庄重而严肃的场合,人们通常会穿着素色的服装,以示哀悼。

下面,我将以描写白事的场景为题,为您呈现一幅庄重而肃穆的画面。

一、追悼会追悼会是白事的重要环节之一。

会场内,摆放着一幅幅黑白相间的佛像和神像,映衬着一片肃穆的氛围。

逝者的亲朋好友们簇拥在一起,低声交谈着,脸上带着沉重的哀伤。

会场中央摆放着一张装饰精美的祭坛,上面供奉着逝者的遗照和鲜花,烛台上的蜡烛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在为逝者照亮前行的路。

二、告别仪式告别仪式是白事中最为庄重的环节。

亲朋好友们有序地排队向逝者告别。

逝者的亲属们在一旁默默地守候,泪水悄然流淌。

每个人走到逝者的灵柩前,都会合掌默哀,表达深深的哀思。

在告别仪式结束后,逝者的灵柩被抬出,由亲友们一同送至火化场所。

三、火化仪式火化仪式是白事的最后环节。

火化场所内,熊熊燃烧着火堆,烈火映照在人们的脸上,让人感受到一股无法抑制的悲伤。

逝者的灵柩被小心翼翼地抬到火堆前,家属们轻轻地将逝者放置在柴火上。

然后,火焰熊熊升腾起来,烟雾弥漫在空中,随着风飘散。

人们无声地祈祷着,希望逝者在天堂得到安宁。

四、祭祀仪式白事还包括祭祀仪式。

在祭祀仪式中,逝者的亲属们会为逝者献上食物和酒水,以示对逝者的尊敬和怀念。

祭祀仪式通常在逝者的家中进行,家属们摆放着供桌,上面摆满了各种美食和酒水。

家属们合掌默哀,然后将食物和酒水放在供桌上,向逝者表示敬意。

随后,家属们将食物和酒水分发给亲朋好友,大家一同品尝,寓意着逝者会陪伴在亲友们的身边。

五、离别时刻白事最后一个环节是离别时刻。

亲朋好友们慢慢散去,逝者的家属们默默地守候在一旁。

他们的脸上带着沉重的哀伤,眼神中透露着无尽的思念。

离别时刻是白事中最为伤感的时刻,人们纷纷告别,带着无尽的思念和哀伤离开,留下逝者的家属们独自面对心中的悲痛。

白事场景中,人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国家哀悼日活动方案

国家哀悼日活动方案

国家哀悼日活动方案背景为了表达对逝去的人们的哀思,我们计划举办一系列的国家哀悼日活动。

这些活动将提供一个机会,给予人们反思和悼念的空间。

目标本次活动的目标是:- 纪念逝去的人们,表达对其的深切哀思- 提供一个庄重的场合,让人们反思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凝聚社会团结和共同悲伤的力量活动安排活动将包括以下内容:1. 默哀仪式:全体参与者在特定时间默哀3分钟,以表达对逝去者的哀思。

2. 陈列展览:搭建纪念展览,展示逝去者的照片和生平事迹,让人们了解他们的贡献和价值。

3. 祭奠仪式:设立祭坛,供人们献花、点烛,并写下祝福和告别的话语。

4. 纪念活动:组织纪念演讲、朗诵诗歌、演奏悼曲等文艺表演,向逝去者致敬。

5. 公益活动:组织慈善义卖、义务助老、志愿者服务等公益活动,将哀思转化为实际行动。

宣传与参与为了确保广大人民能够了解并参与此次活动,我们将采取以下宣传措施:- 媒体宣传:发布新闻稿、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宣传活动内容和时间。

- 社交媒体推广: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活动信息,引导公众参与。

- 学校和机关通知:通过学校和机关的渠道,向学生和员工发布通知,鼓励他们参与活动。

资源需求为了成功举办这一活动,我们需要以下资源支持:- 场地租用:寻找一个适合举办纪念活动的场地,如礼堂或剧院。

- 花卉和蜡烛:为祭坛提供足够的花卉和蜡烛,以供参与者献花、点烛。

- 照片和资料:收集逝去者的照片和生平资料,制作陈列展览所需。

- 演讲和表演人员:邀请演讲人员、朗诵者和音乐家参与纪念活动。

以上是国家哀悼日活动方案的初步计划,我们将继续完善细节,并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

全国哀悼日CCTV电视直播对媒介仪式的呈现

全国哀悼日CCTV电视直播对媒介仪式的呈现

全国哀悼日CCTV电视直播对媒介仪式的呈现[摘要]:媒介仪式通过呈现出象征性和表演性的文化实践过程和行为,邀请观众参与到某些重要显著的共同性活动或者某些盛大事件。

全国哀悼日CCTV电视直播呈现的媒介仪式,唤起了民族这一“想象的共同体”,中华民族的多元被同质化为“一体”,编织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单元。

关键词:全国哀悼日媒介仪式电视直播共同体一、引言媒介仪式是指广大电视观众通过电视媒介符号的传播,被邀请参与到某些重要显著的共同性活动或者某些盛大事件,最终呈现的一种象征性和表演性的文化实践过程和行为。

[1]这种“被邀请参与”即可以是直接的参与(如作为演员参与表演),也可以是心理的参与(如通过观看演员的表演达到心理上的接近或满足)。

在传媒环境下的现代社会,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参与。

而被邀请实际参与的人在传媒的窥视下,借助某些象征性的符号(如道具、活动或场景),进行着某种文化的表演。

说到“表演”,在民俗学与人类学领域里有两种关于表演的看法。

第一种是把表演看成一种特殊的、艺术的交流方式;第二种把表演看成一种特殊的、显著的事件。

[2]后者与媒介仪式有着某种暗合,媒介只能框选某些具有特殊性、显著性的事件。

这些事件的框选一方面符合媒介的逻辑,一方面在于通过这些代表性的事件可以达到某种秩序、冲突、情感的调适。

基于媒介呈现的文化表演的时空局限性及其与其它时空的相互联系性、邀请参与性、异质差异性、计划性在电视直播中一览无余,并且通过电视直播,升华和强化了人的情感。

在全国哀悼日期间,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5月19日14 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3]在三天全国哀悼日期间,许多报纸、网站不约而同地变成了黑白版面,电视台更是整齐划一地转播CCTV全国哀悼日的电视直播。

这不仅是中国传媒“喉舌论”的高度集中体现,从媒介仪式的观点来看,也是通过电视这一媒介获得一种“治愈性仪式”,力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这一想象共同体的传媒责任。

追悼会仪式流程

追悼会仪式流程

追悼会仪式流程追悼会仪式是一种表达对逝者哀思和缅怀的仪式,也是对逝者最后的送别。

在举行追悼会仪式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礼仪,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哀思。

下面将详细介绍追悼会仪式的流程。

1. 开场致辞。

追悼会仪式开始时,通常会由主持人致辞。

主持人可以简要介绍追悼会的目的,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缅怀之情,同时提醒在场的人们保持肃静和敬意。

2. 献花和献词。

在追悼会仪式上,常常会有亲友代表或者单位代表献花和献词。

献花是对逝者的最后致敬,献词则是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缅怀之情。

在献花和献词环节,通常会播放安静的音乐,让在场的人们静心聆听。

3. 追思演说。

追思演说是追悼会仪式中的重要环节,通常由亲友或者同事代表发言。

在演说中,可以回顾逝者的生平和事迹,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敬意,同时也可以分享逝者给予自己的启示和感悟。

4. 默哀和悼念。

在追悼会仪式上,通常会安排一段时间进行默哀和悼念。

在这段时间里,所有在场的人们都会站立或者肃立,默默地缅怀逝者,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敬意。

5. 祭文朗诵。

祭文朗诵是追悼会仪式中的一个庄严的环节。

通常会由主持人或者特别指定的人员朗诵祭文,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缅怀之情,让在场的人们共同感受到对逝者的怀念和敬意。

6. 祭奠仪式。

在追悼会仪式的最后,通常会进行祭奠仪式。

在祭奠仪式上,亲友或者单位代表会依次向逝者的遗像或者遗物行三鞠躬,表达对逝者的最后敬意和告别之情,同时也代表了对逝者的祝福和祈福。

7. 结束致辞。

追悼会仪式结束时,通常会由主持人致辞,感谢所有参加追悼会的人员,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缅怀之情,同时也提醒大家珍惜眼前人,珍惜生命,珍惜当下。

以上就是追悼会仪式的流程,希望在举行追悼会时,能够遵循这些流程和礼仪,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哀思,让逝者得到最后的安息和送别。

愿逝者安息,愿在场的人们珍惜当下,珍惜生命。

现场悼念活动方案策划

现场悼念活动方案策划

现场悼念活动方案策划第一部分:活动背景近年来,社会各类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频发,不幸的事故和灾难使我们失去了许多宝贵的生命。

为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对生命的尊重,营造社会关爱和共同悲恸的氛围,我们将举办一场现场悼念活动。

第二部分:目标通过这次现场悼念活动,我们的主要目标是:1.营造悼念的氛围,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2.增强社会团结和凝聚力,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3.呼吁大家保护生命,关注安全,避免悲剧的发生。

第三部分:活动内容1.开幕仪式:活动正式开始的仪式,包括主持人开场致辞、唱歌或现场乐队演奏等。

2.悼词朗诵:请专业的悼词朗诵者代表全体参与者向逝者表达哀思和敬意。

3.献花仪式:在活动现场设立献花区,参与者可以自愿到献花区献上鲜花,为逝者表达哀悼之情。

4.默哀仪式:全体参与者一起默哀片刻,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敬意。

5.祈福仪式:请具备宗教背景的人士为逝者祈福,希望他们在天堂得到安宁和幸福。

6.现场纪念:在活动现场为逝者设立纪念展示区,展示逝者的照片、事迹和逝者亲友的寄语等。

7.文艺演出:邀请舞蹈团、音乐学校等文艺团体表演悼念相关的节目,唱歌、舞蹈、朗诵等。

8.专家讲座:请相关专家就灾难预防、安全知识等方面进行讲解和提醒,引导大家关注安全问题。

9.心理疏导:设置心理疏导室,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逝者亲友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10. 慈善义卖:设立慈善义卖摊位,以筹集善款用于帮助逝者亲友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第四部分:活动组织1.策划组:由专业的策划人员组成,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执行。

2.志愿者团队:招募志愿者,负责现场引导、安保、礼仪等工作。

3.外援团队:与专业机构、团体合作,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悼词朗诵、心理疏导等工作。

4.合作单位:与爱心企业、公益组织等合作,提供场地、物资和经费支持。

第五部分:活动宣传1.传统媒体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发布活动宣传广告和通知。

2.网络宣传:在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发布活动信息和倡议,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追悼会哀悼流程

追悼会哀悼流程

追悼会哀悼流程
追悼会是为了纪念逝者并表达对其的哀思和敬意的仪式。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追悼会哀悼流程,大致分为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入场
追悼会开始时,参加者会进入会场并在逝者的遗像或照片前停留片刻。

可以在入场时播放柔和的音乐,以帮助人们进入哀思的氛围。

第二环节:追思致辞
追思致辞是追悼会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常由一个亲友或者主持人代表家族发表演讲,回顾逝者生平、品德和事迹,表达逝者所给予的影响和深刻的思念之情。

在这个环节中,可以播放逝者生平记录的照片或视频以供大家回忆。

第三环节:默哀
默哀是表达最诚挚哀思的方式之一。

通常在追思致辞结束后,会要求所有参与者起立并默哀一段时间,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追思之情。

会场可以播放庄严肃穆的音乐,以增强默哀仪式的庄重氛围。

第四环节:冥想祷告
此环节认为逝者的灵魂仍在追思会场。

通常,一个宗教领袖会进行冥想祷告,为逝者祈福和祝福。

这个环节可以为参与者提供一种宽慰和心灵寄托,并帮助他们在追悼会中获得心灵的平静。

第五环节:送别
追悼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送别逝者。

参与者可以依次前往逝者的灵柩或骨灰盒前,献花或鞠躬表示最后的告别。

在这个环节中,可以播放庄重而悲伤的音乐,以表达对逝者的最后敬意。

追悼会结束后,人们可以继续在会场内进行个别的悼念和对逝者的回忆。

以上是一个常见的追悼会哀悼流程。

当然,追悼会的具体流程可能因宗教、地域或家属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无论如何,追悼会作为一种仪式,旨在让参与者能够以庄重和敬意的方式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祝福。

追悼会哀悼流程

追悼会哀悼流程

追悼会哀悼流程追悼会哀悼流程追悼会是对逝者最后的告别仪式,是家人、亲友们表达哀思和缅怀的场所。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追悼会哀悼流程。

1. 集合和欢迎(约10分钟):追悼会开始前,主办方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组织亲友们在指定的地点集合。

主持人致辞,并对所有出席的亲友表示感谢,并欢迎他们参加追悼会。

2. 逝者生平回忆(约20分钟):亲友们可以分别发言,回忆逝者的生平经历、品德优点和值得纪念的事迹。

可以通过忆旧、讲述故事或朗诵诗篇等形式,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3. 追思瞬间(约10分钟):在追悼会中,可以播放逝者的照片影集或录制的视频来回忆逝者生前的美好时光。

这个环节可以帮助亲友们更加深刻地缅怀逝者。

4. 哀乐慰问(约15分钟):在哀乐的伴奏下,可以有亲友们朗诵哀乐诗篇或表达哀思。

也可以邀请专业表演艺术团体演奏、演唱悼词或哀乐曲目,以表达哀思。

5. 默哀祭奠(约3分钟):主持人带领亲友们进行默哀,表达对逝者的悼念。

默哀期间,可以点燃蜡烛或献上鲜花,以表示对逝者的敬意。

6. 悼词致辞(约15分钟):家属、亲友或代表可以发表悼词致辞,回顾逝者的一生、人格魅力和对家人和社会的贡献,表达哀思和不舍之情。

7. 祈福祷告(约10分钟):可以邀请宗教人士或喜爱逝者的朋友,为逝者的灵魂祈福并进行祷告。

这一环节可以让亲友们安抚心灵,希望逝者在天堂得到安息和祝福。

8. 命奠仪式(约10分钟):命奠仪式是追悼会的重要环节,家属或亲友们可带领在场的人献上祭品,向逝者道别,并表达对逝者的无尽思念。

这一环节可以通过献花或献酒等方式进行。

9. 鞠躬致意(约10分钟):亲友们可依次前往逝者的灵柩前行鞠躬致意,表达哀思和告别之情。

主持人可以引导每位亲友向逝者告别,并在心中默祷。

10. 散会(约5分钟):主持人宣布追悼会结束,感谢亲友们的出席和参与。

亲友们可以根据要求有序离开会场。

完成追悼会后,家属或亲近的人可以到逝者的安葬地进行相应的仪式。

以上就是一个追悼会哀悼流程的简单示例。

哀悼仪式的电视呈现——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哀悼活动为例

哀悼仪式的电视呈现——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哀悼活动为例
中图分 类号 :G2 23 2-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7 —12 (0 1 10 7 .2 6 28 2 2 1 )1-0 40
21 0 0年 8月 1 4日,国务 院发布公告 :为表达全 国各族 媒介 已经成 为社会 公众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 ,任 人 民对 甘肃舟 曲特大 山洪泥石流遇难 同胞 的深 切哀 悼, 国务 何社会活动 都依赖 于大众 媒介强大的传播功能 。电视和仪式

体现也 是媒 介争取受众的竞争手段 。因为媒介 的参 与,哀悼
2电视对仪式 的选择 。电视作 为大众传播媒介 ,它拥有 . 日的仪 式效果得到 了强化 ,无论男女老幼 、不 管阶层职 业和 的只是一种传播功 能,而要想通过 电视 干预受众 ,除了需要 收入状况 ,最大 限度 的被集合到一个共 同体 中,使得仪式效 传播手段之外 ,最为重要 的就是作 为信 息的传播 内容,选择 果在全 国甚至更广范 围里得 以显现 , 体现 了媒介 的巨大力量 。 什么 内容进入 电视是一个 复杂 的问题 。电视 具有 的独特传播
收稿 日期:2 1 .82 0 10 —3
视 作为“ 第一媒介” 】 作为党和政府 的耳 目喉舌 , 【, 2 责无旁贷的 场规模 盛大的歌舞开始【,电视逐渐走进人们 的生活,尤其 对这 一事件进行 了全方位的报道 ,取消全 部娱乐节 目、 电视 是第二 次世界大 战之后 ,世界各国的电视事业飞速发展 ,仅
剧 、音 乐、广告,集中精力报道全 国各地 的哀悼活 动和 灾害 仅半个世纪 的时间,电视 已经在全球普及’ 少有人不受到 电 { 艮 救助情 况,利用 电视手段再现并强化这一新 闻事件 ,营 造了 视媒介 的影 响,人们通过 电视 获取 信息、进行娱乐、参与社 庄 严肃 穆 的 社 会 氛 围 ,最 大 限度 吸 引 了受 众 的 仪 式 参 与 , 凝 会 公共事务 ,甚至可 以电视购物、充当评委、直接 表达观 点, 聚 了民族 力量,增强 了仪式效果 。在重大 自然灾害 发生后, 虚拟 的电视与真 实的生活之 间的距 离越 来越 小,很多受众 已

遗体告别仪式与追悼会的区别

遗体告别仪式与追悼会的区别

遗体告别仪式与追悼会的区别遗体告别仪式与追悼会的区别:一、追悼会是亲人怀念去世的人而召开的,主要是通过公开进行的方式来表达对死者的思念和哀悼;遗体告别仪式一般是举办追悼会来送走逝去的人。

二、追悼会是对去世的人的哀悼活动,而遗体告别仪式只是去世的人在家中或殡仪馆,他人可参加的丧事活动。

三、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举办追悼会必须经过当地民政部门批准,而遗体告别仪式是个人私下进行的,一般情况下没有什么限制。

四、举办追悼会要由死者的直系亲属或代理人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还需报请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这些程序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并不太熟悉。

仪式指庆祝生日、升职、考试等时候所举行的正式仪式。

告别仪式就是举办告别仪式,用以纪念和安慰亲友、同事、同学、战友、老师等。

在追悼会上,既有生者对死者的凭吊和哀思,也有死者亲友的致辞和回忆,还有大量的文艺演出,整个气氛悲戚肃穆。

遗体告别仪式则主要是追悼会,也称为葬礼,是去世人在家中或殡仪馆,他人可参加的丧事活动。

因为参加的对象不同,导致了它们之间的区别。

在举行追悼会的时候,遗体要移入殡仪馆或火葬场。

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来瞻仰遗容、瞻仰遗物,哀悼离世的亲人。

在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的时候,则是举行葬礼,不仅仅追悼的亲人到现场参加仪式,一般的社会人士都可以来参加葬礼。

从以上两个不同来看,举办追悼会和举办遗体告别仪式是不一样的。

但是,在实际的时候,却往往分不清楚,其实,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都是葬礼的一种形式,在现代社会都很流行。

在古代,通常只有举办葬礼才会有追悼会,如果按照近现代葬礼的叫法,可以叫做追悼会,不过,在那个年代,有没有遗体告别仪式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另外,在日本,这两种形式的葬礼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并没有什么不同。

除了这些葬礼形式之外,近代欧洲还有天葬的形式,即将尸体喂给秃鹫吃掉。

虽然名字听起来比较残忍,但是,至少不会让自己暴露在空气里面。

总结一句话,无论是哪种葬礼形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祭奠死亡的灵魂。

默哀仪式的要求

默哀仪式的要求

默哀仪式的要求
默哀时要闭眼,低头静立,还要低头3分钟、3鞠躬等,意义是:回忆某某者(指你要默哀的人)和你自己的美好回忆。

相关文件:
第一:三天哀悼日期间,着装要正式、肃穆,不要穿戴太时尚或者颜色鲜艳的衣服、鞋帽,女同志不要用鲜艳的口红眼影化彩装,不要佩戴时尚的首饰;
第二:工休的时候不许开音乐、不许打牌,不许打闹嬉戏;
第三:要注意维护公共场所的气氛,在街上行走的时候,不要三五成群的嘻闹;
第四:下班之后不要出入舞厅、卡拉OK厅、台球社,也不要在家里放歌曲,唱卡拉OK、举办朋友聚会;
第五:可以佩戴一些表示哀悼、追念的标志或饰品;
第六:对于初次举行全国哀悼日,有些百姓会不习惯、不重视,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希望大家尽量在亲朋好友中传递这些信息,并随时纠正看到的不正确行为。

扩展资料: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

西南处,国有殇。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

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悼念活动拍摄方案策划

悼念活动拍摄方案策划

悼念活动拍摄方案策划悼念活动拍摄方案策划一、前言悼念活动是一种对逝者的告别仪式,是家人和朋友们共同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哀悼之情的重要方式之一。

而悼念活动的拍摄既可以记录下活动当日的细节和场面,也可以留下一个美丽的回忆给逝者的家人和朋友们。

本方案主要针对悼念活动的拍摄进行全方位的策划,以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满足参与者的需求。

二、目标1. 记录悼念活动的重要时刻和细节,留下一个珍贵的回忆。

2. 为逝者的家人和朋友们提供一个合适的场所和机会表达哀悼之情。

三、策划方案1. 拍摄器材准备悼念活动拍摄需要一系列的器材来保证画质和拍摄效果。

首先,需要一台高像素的数码摄像机和一组高质量的镜头来进行主要拍摄。

其次,需要准备至少两台稳定器或三脚架,以保证拍摄的稳定性。

另外,在拍摄地点准备几个移动式光源以确保画面亮度合适,同时也可以用于修饰拍摄环境。

2. 拍摄计划在悼念活动中,时间是宝贵的,因此需要事先制定一个详细的拍摄计划,以确保能够在活动期间捕捉到所有重要的时刻和细节。

拍摄计划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活动开始前:空间布置、准备摄影设备、测试设备等。

- 活动进行中:逐个捕捉参与者的表情、举行重要仪式的时刻、演讲内容的重点等。

- 活动结束后:拍摄参与者交流和感受的时刻、整理摄影设备等。

3. 拍摄角度与参数在拍摄悼念活动时,拍摄角度和参数是至关重要的。

应该尽量选择能够全面表现活动场面和情感表达的角度,同时也要考虑到参与者的尊重和隐私。

可以参考以下几个角度和参数:- 广角拍摄:用于拍摄整个活动场地、参与者的分布和整个活动的氛围。

- 远景拍摄:用于捕捉重要仪式的时刻和整个活动的大体情况。

- 近景拍摄:用于捕捉参与者的表情、细节和重要仪式的细节。

- 适当调整拍摄参数以适应不同的光线和环境。

4. 合理安排活动场地及灯光活动场地的合理安排和灯光的设置对于拍摄的效果和拍摄者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应该选择一个宽敞、明亮、有合适的背景和装饰的场地作为活动的举行地点。

国家公祭网:网络空间的历史呈现与记忆建构

国家公祭网:网络空间的历史呈现与记忆建构

国家公祭网网络空间的历史呈现与记忆建构一引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国际惯例、人民呼声、祈望和平、固化史实,是设立国家公祭日的重要原因,国家公祭网的推出则顺应了全球化、网络化时代的要求,成为“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的重要纽带。

[1]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城实施长达40余天的大屠杀,30万同胞惨遭杀戮,这是中国历史的惨剧,更是无法忘却的伤痛。

1994年12月13日,南京举行首次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悼念活动。

2014年12月13日,首个国家公祭仪式成功举行,至此完成了其仪式化与制度化的建构。

二十年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悼念活动走过了从无到有、家祭—城祭—国祭的过程。

12月13日,这个带着国耻和苦难的数字,从此成为每个中国公民必须垂颅而默哀的日子,也必将是全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记忆。

然而,一个仪式上的沉默与哀悼,只有在大环境、大氛围,在社会的集体动员下才能被持续地感动与激发,国家公祭网正成为这样一个契机,互联网的特性使全世界的网民联结在一起,他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参与其中,捐出一块虚拟城砖,遥寄祭奠之情,为那份永不忘却的记忆表达众志成城之心。

可以说,国家公祭网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祭礼仪式的范畴,它在不同主体的互动中更是凝结成一个社会交往和意义建构的特定平台。

为此,本文从国家公祭网空间叙事的象征系统出发,揭示其空间与主体间的互动和多重意义的生发,并阐述其围绕着历史呈现与记忆建构而呈现的多维性和构成性特点,在制度化和仪式化的过程中表达对历史的尊重、追忆和缅怀。

二国家公祭网的空间叙事空间叙事就是把相关的空间事件组织在一个连续的场景内部,表达空间的主题,参与者通过对空间中叙事媒介的解读,产生一系列相关的记忆与联想。

国家公祭网作为虚拟的媒介空间,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实体物品进行信息化处理,建构起一系列的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叙事活动,从而形成特定的展陈空间,成为打造线上线下、屏内屏外的“固化”记忆符号。

礼仪仪式程序之追悼会仪式

礼仪仪式程序之追悼会仪式

礼仪仪式程序之追悼会仪式追悼会,又称悼念仪式,是为了纪念已故人士而进行的一种满怀悲痛、庄重肃穆的仪式。

追悼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它不仅代表着对已故人士的尊重和缅怀,也表达了生者的哀悼和慰问。

追悼会的成功举办需要一个完善的礼仪仪式程序,以确保整个仪式的严肃、庄重、有序。

本文将会从追悼会的意义、准备工作、礼仪仪式程序和注意事项四个方面来详细阐述关于追悼会的事宜。

一、追悼会的意义追悼会是一种传统文化,是人们表达敬意、缅怀逝者的一种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追悼会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化,不同的信仰和文化会有不同的方式来举办悼念仪式。

无论哪种方式,追悼会都是对已故人士的哀悼和慰问,同时也是对生者的安慰和鼓励。

追悼会的意义在于使生者在哀悼中得到慰藉和鼓励,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珍贵,更好地回到日常生活中。

二、准备工作为了举行一场成功的追悼会,需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1. 地点选择首先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地点。

一般来说,追悼会可以在逝者生前喜欢的地方、教堂、寺庙、会议室、运动场等场所举行。

另外,选择地点时需要考虑到参加人数的多少,确保场地充足、通风等基本要求。

2. 时间安排时间也是准备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尽量排在出殡前几天,这样亲朋好友都有时间来参加。

需要提前通知参加人员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以便他们做好准备和计划。

3. 仪式用品准备好追悼会所需的用品,如供品、烛台、敬酒器等,切勿忽视。

如果有需要,也要准备纪念品,让参加人员能够带走留念。

三、礼仪仪式程序1. 开场白在开场白中,必须强调追悼会的主题。

应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并简要介绍逝者的生平事迹、重要贡献和其对亲友的影响。

2. 引导转移注意力在过去经历过逝者去世的人们告诉我们,在追悼会仪式期间,情绪几乎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很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等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音乐、讲话等方式,帮助参加人员分散注意力、缓解情绪。

3. 祈祷祈祷通常是由宗教人士主持,其目的是表示对逝者灵魂净化的希望。

线上哀悼活动感想

线上哀悼活动感想

线上哀悼活动感想首先,线上哀悼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安全、方便的方式来表达哀悼之情。

在疫情期间,人们纷纷选择在家中参与线上哀悼活动,通过网络平台观看追悼会、听取悼词、分享回忆等。

相比于传统的丧葬仪式,线上哀悼活动无需人们聚集在一起,从而减少了因人员聚集而可能带来的传染风险。

而且,线上哀悼活动也为那些因行动不便或身体力行的人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参与方式,他们可以在家中透过网络平台全程参与哀悼活动,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其次,线上哀悼活动也为逝者的家人和朋友提供了一个宣泄情感的渠道。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由于疫情的原因,许多人无法亲自走进殡仪馆或家属室,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

而线上哀悼活动为这些人提供了一个机会,他们可以透过网络平台参与追悼会、发表悼词、分享回忆等活动,以此来宣泄对逝者的思念之情。

在哀悼活动中,参与者可以透过文字、图片、音频等形式来表达对逝者的爱与思念,这些表达也为逝者的家人和朋友带来了一定的安慰和慰藉。

另外,线上哀悼活动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共同参与的平台,促进了社会的凝聚和共鸣。

在疫情期间,许多人因为居家隔离而感到孤独和无助,而线上哀悼活动则为这些人提供了一个与他人共同参与的机会。

通过参与线上哀悼活动,人们可以感受到对逝者的普遍哀思和情感共鸣,也能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支持。

在哀悼活动中,人们可以透过文字、图片、音频等形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回忆,从而让所有参与者在共同缅怀逝者的过程中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促进了社会的凝聚与和谐。

总的来说,线上哀悼活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安全的哀悼方式,而且也促进了社会的凝聚和共鸣。

虽然与传统的丧葬仪式相比,线上哀悼活动可能缺少一定的真实感和仪式感,但在这特殊时期,它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方式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缅怀。

我希望在未来,线上哀悼活动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人们提供更为丰富、安全、方便的哀悼方式。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珍惜每一次相聚。

吊唁的规矩礼仪流程

吊唁的规矩礼仪流程

吊唁的规矩礼仪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吊唁礼仪流程。

一、收到噩耗。

1. 得知亲友去世的消息后,表达哀悼之意。

《死者的葬礼》 解析

《死者的葬礼》 解析

《死者的葬礼》解析
《死者的葬礼》是一部描述了中国东莞桥头街道传统丧葬仪式的电影。

电影中的死者是一位退休的工厂主,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被诊断出患有癌症。

在病床上,他回忆起自己的一生,包括他的职业生涯、家庭和朋友。

葬礼的筹备工作在老人去世后开始。

首先,家庭成员开始灌糖水、柚叶煮水抹身,为老人穿上寿衣,然后手持点燃的线香送别。

与此同时,家族成员报丧,其他人吊丧。

在葬礼仪式上,老人的儿子们和孙子们按照传统进行了洗面,然后做孝子,这些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和孝道的重要性。

葬礼上还有舞狮表演和祭祀仪式,这是东莞地区的一种独特习俗。

最后,家族成员和亲友们一起为老人的离世而放声痛哭。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电影中的葬礼也经历了一些变化。

在改革开放后,大部分繁文缛节被革除,丧葬仪式逐渐改革,提倡火葬,渐为群众接受。

电影中也展示了这一点,显示出社会变迁带来的文化传承和变革。

总的来说,《死者的葬礼》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传承的电影,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变革对文化的影响。

影片通过展现传统葬礼的仪式和习俗,让观众了解中国文化和价值观,也让人们思考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承的关系。

下半旗的规范操作

下半旗的规范操作

下半旗的规范操作1. 简介下半旗是一种特殊的旗帜降半的仪式,用于表示哀悼、悼念或哀悼某一具体人物的丧失。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下半旗被严格规范,并需要符合一系列的礼仪程序。

本文将介绍下半旗的规范操作步骤和相关礼仪。

2. 下半旗的意义和使用场合下半旗是一种悼念的象征,通常用于以下场合:•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逝世:当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重要政治人物去世时,下半旗以示国家的哀悼。

•重大灾难:当国家发生重大灾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时,可根据需要下半旗哀悼。

•国家哀悼日:为纪念重大国家事件,如国家创立纪念日或国家历史上的悲剧事件,可以全国范围内下半旗悼念。

•国际哀悼日:在特定的国际纪念日或纪念活动中,选定的国家可以下半旗悼念。

3. 下半旗的规范操作步骤下半旗涉及到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下是一般的规范操作流程:1.首先确定下半旗的日期和时间:根据哀悼对象的身份和规定,确定下半旗的降半时间,并告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2.升旗过程:在正常的升旗仪式开始之前,先将国旗完全升到杆顶。

3.降下国旗:在升旗到杆顶后,迅速将国旗降至半杆位置。

降下旗时,应该纵向下降,而非横向拖拉。

4.固定旗帜:在国旗降至半杆位置后,使用旗帜固定装置固定或系至杆身。

5.保持时间:保持国旗在半杆位置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通常为一天。

6.升起国旗:在保持时间结束后,将国旗升至完全升起的位置。

7.结束仪式:国旗升起后,完成降半旗的仪式。

4. 注意事项在进行下半旗仪式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如果下半旗日期和时间是提前确定的,要提醒相关人员事先做好准备。

•在悬挂国旗时,注意使用专门的半旗国旗。

半旗国旗指的是国旗的长度为正常国旗的三分之二。

•在降下国旗时,应该注意安全,以防止国旗伤及人员或损坏。

•在保持国旗降半旗的时间内,应随时检查国旗是否固定良好,以确保其在风中不会打结或滑落。

•下半旗期间,公共场所、办公楼、学校等地的国旗也应该下半旗表示哀悼。

•在结束下半旗仪式后,国旗的升旗程序可以按照正常的升旗仪式进行。

遇难者哀悼活动方案

遇难者哀悼活动方案

遇难者哀悼活动方案1. 活动简介遇难者哀悼活动是为了纪念遭受意外事故、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幸事件而丧生的人们而举行的仪式。

这样的活动旨在向遇难者表达哀思和慰问,并向他们的家人和朋友表达支持和关怀。

2. 活动目标•向遇难者表示哀思和悼念•向遇难者家人和朋友表达支持和关怀•增加社区意识和凝聚力3. 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活动将在[日期]举行•地点:[地点]4. 活动流程以下是活动的基本流程:4.1 开幕式•主持人致辞:介绍活动目的和意义,向参与者传达活动的主题和重点。

•献花仪式:参与者可以献花致敬遇难者。

•默哀:全体参与者默哀片刻,表示对遇难者的哀悼和尊重。

4.2 纪念演讲在纪念演讲环节,特邀嘉宾或社区领导人可以发表演讲,表达对遇难者和家人的哀悼之情,并鼓励社区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困难。

4.3 慈善募捐在活动中可以设立募捐箱或设置线上募捐渠道,鼓励参与者向遇难者的家人提供物质上的支持。

所有募捐款项将直接用于帮助遇难者家庭。

4.4 纪念活动展览为了让参与者更直观地了解遇难者及其家庭的情况,可以组织一场纪念活动展览。

这个展览可以包括遇难者的照片、事故的相关信息以及遇难者家人的感言和故事。

4.5 系列活动为了延续哀悼的力量和意义,可以策划一系列相关活动,如纪念日烛光晚会、义卖市场、公益演出等。

这些活动的收益将用于资助遇难者家庭,同时也能增加社区凝聚力。

5. 活动宣传在活动前,务必进行有效的宣传工作,以吸引更多人参与。

以下是一些宣传渠道和方式:•社区通告板和报纸广告•社交媒体平台宣传(微博、微信等)•邮件群发或短信通知社区居民•周边学校和机构合作宣传6. 物资准备•花束和献花区域•演讲台和音响设备•展览板和照片展示区•募捐箱和募捐通知7. 志愿者招募活动需要一支热心的志愿者团队来协助组织和执行。

志愿者的任务包括但不限于: - 协助活动策划和准备工作 - 接待参与者并引导活动流程 - 协助募捐和展览工作8. 安全措施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参与者的安全,必须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 合理规划场地布置,确保参与者的安全和便利 - 配备急救箱和安全员,以应对紧急情况 -建立紧急联络方式,随时与相关机构保持联系9. 活动评估在活动结束后,相关组织应组织评估会议,总结活动的成功之处和可改进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哀悼仪式的电视呈现
摘要: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哀悼活动为例,认为哀悼仪式与电视媒体的结合既是电视媒介新闻功能的客观需求,也是扩大仪式效果的必然选择。

电视媒介对哀悼仪式的呈现是通过表现唱礼者、演礼者、观礼者来实现的,其中演礼者必不可少。

按照对仪式进行加工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媒介呈现仪式的方式分为再现仪式和制造仪式,电视媒介一般通过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来再现仪式或制造仪式。

关键词:电视媒介;哀悼仪式;仪式媒介化
2010年8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公告: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10年8月15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1]。

这是继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之后我国第三次在自然灾害之后设立哀悼日。

电视作为“第一媒介”[2],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责无旁贷的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取消全部娱乐节目、电视剧、音乐、广告,集中精力报道全国各地的哀悼活动和灾害救助情况,利用电视手段再现并强化这一新闻事件,营造了庄严肃穆的社会氛围,最大限度吸引了受众的仪式参与,凝聚了民族力量,增强了仪式效果。

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设立哀悼日,举行哀悼仪式,是对逝者的尊重和生者的抚慰。

政府作为仪式的组织者,既要选择象征性符号实现哀悼这一主题,还要对可能影响仪式进程和效果的干扰因素进行限制。

在媒介信息时代,现实社会成员是分散存在的,不利于仪式活动的参与。

媒介则通过信息复制和终端接收器使得中华民族的所用成员都具备了参与仪式的可能。

在哀悼日中,所有媒介都自发借助特定的符号表达哀悼这一主题,报纸、杂志、网络的色彩符号,广播、电视的内容符号,在特定语境下产生了丰富的社会意义。

这种行为既是媒介社会责任感的自觉体现也是媒介争取受众的竞争手段。

因为媒介的参与,哀悼日的仪式效果得到了强化,无论男女老幼、不管阶层职业和收入状况,最大限度的被集合到一个共同体中,使得仪式效果在全国甚至更广范围里得以显现,体现了媒介的巨大力量。

一、传播中的双赢:电视与仪式的结合
仪式在人类文化延续中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人类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认知方式,也是知识传承的重要手段。

对仪式的研究不只是文化人类学的专长,在大众传播时代,对媒介和仪式关系的研究也得到了诸多传媒学者和文学学者的青睐,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在信息时代,大众媒介已经成为社会公众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任何社会活动都依赖于大众媒介强大的传播功能。

电视和仪式之间的结合是二者双向选择后的共赢。

1.仪式对电视的选择。

自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通过电视正式播出了一场规模盛大的歌舞开始[3],电视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各国的电视事业飞速发展,仅仅半个世纪的时间,电视已经在全球普及,很少有人不受到电视媒介的影响,人们通过电视获取信息、进行娱乐、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甚至可以电视购物、充当评委、直接表达观点,虚拟的电视与真实的生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很多受众已经完全忽略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在所有的大众传播媒介中,电视的传播特点决定了其成为仪式传播最为重要的载体,决定了电视就是仪式传播的天然同盟军。

电视强化了仪式的效果,扩大了仪式参加者的范围。

电视机和电视信号的广泛普及,使得仪式的参与者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社会成员;完善的声像传递系统和现场直播技术,使得社会成员的参与摆脱了时空限制,并缩短了心理距离;电视受众的广泛性,使得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参与仪式活动的可能,这也正是仪式所要借助电视媒介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2.电视对仪式的选择。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它拥有的只是一种传播功能,而要想通过电视干预受众,除了需要传播手段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作为信息的传播内容,选择什么内容进入电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电视具有的独特传播优势使得其成为各种政治势力和经济势力都急欲控制的传播工具,这种控制是排他性的,会在最大程度上排斥自己的竞争对手,电视天生具备充当政治或经济组织“喉舌”的特点。

那么对于传播内容的选择,就出现了双重标准,即政治标准和业务标准。

也就是说,电视要选择那些能够进入电视和适合进入电视的内容。

仪式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完善,能够流传至今的,都是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是广大社会公众所愿意接受的,另外,仪式所特有的凝聚民族力量、团结各族民众、制造社会舆论等功能也正是政治组织最求的目标。

对仪式的传播也是电视干预现实的重要手段,通过仪式来形成社会议程,指导社会公众的思维、言语和行为。

因此,仪式成为了电视最为重要的传播内容。

每一次重大事件之中,比如汶川地震哀悼日、奥运会开幕式、玉树地震哀悼日、舟曲特大洪水泥石流哀悼日都活动都成为了电视媒介的重要内容,既出色完成了传播使命,又树立了电视媒介的良好形象。

二、电视呈现的仪式要素:唱礼、演礼、观礼
在舟曲特大洪水泥石流哀悼日这一天,数以亿计的观众坐在电视机前,虔诚地观看了各地的哀悼活动,衷心祝愿舟曲人民走出阴霾重建家园,哀悼仪式的电视呈现使得仪式活动的参加者扩展为电视受众,这就摆脱了仪式场所的限制。

在一场场的仪式直播中,通过电视镜头的选择,将仪式中的要素凸显了出来。

仪式活动需要人的参与,而根据参与人在整个仪式活动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大致可以分成三种角色:唱礼者、演礼者、观礼者。

这三者之间的分工合作使得仪式能够顺利进行并产生效果。

仪式具有程式化特征,这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场景被抽象之后得以固定而形成的,大多数仪式尽管仍然处于变化之中,但是这种变化是细微的,仪式过程具有相对稳定性。

在一个完整的仪式中,唱礼者是仪式进展的主持人,控制着仪式的顺序和节奏,是保证仪式有条不紊进行的关键角色。

在2010年8月15日舟曲县城城关镇东街村泥石流灾害发生现场举行的哀悼仪式上,甘肃省代省长刘伟平充当了唱礼者的角色,他宣布“全体肃立。

第一项:升
国旗……第二项:降半旗……第三项:请脱帽为遇难同胞默哀。

”同样,在中南海政治局会议上,国家主席胡锦涛也宣布“为甘肃舟曲遇难同胞默哀”,唱礼者的参与使得哀悼仪式秩序井然,增强了仪式的感染力。

演礼者是仪式活动最直接的参与者,他们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完成仪式。

演礼者的的作用最为重要,是一场仪式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舟曲特大洪水泥石流灾害哀悼日中,演礼者通过媒介呈现在我们面前,他们之中有国家最高领导人,有灾害发生现场的救援人员,有国旗卫士,有工农商学兵等各个社会阶层的人士。

演礼者按照唱礼者的提示,利用特定的象征符号,如降半旗、停止公共娱乐活动、默哀、鸣笛、蜡烛、纸船、纸鹤、条幅等表达着深深的哀悼。

这也正体现了演礼过程的虚拟性和程式化。

在很多仪式中,唱礼者本身也扮演着演礼者的角色,他们既是仪式的主持人,也是仪式的最直接参与者。

观礼者是仪式的作用者和传播者,他们通过对仪式过程的观看来理解仪式。

仪式的效果作用于演礼者和观礼者。

如果说演礼是一个编码过程的话,观礼则是一个解码过程。

仪式本身就是知识传承的一种形式,这种知识不是显性存在的,而是将其内涵外化为仪式,通过仪式传递信息。

没有观礼者参与的仪式其效果也是具有局限性的,舟曲洪水泥石流灾害哀悼仪式,就是通过全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使得“中华民族的多元被同质化为一体,将全球华人编制成一个具有统一中华文化归属感的民族共同体”[4]。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电视媒介的介入消解了现场仪式要素对时空一致的要求。

在现场仪式中,唱礼者、演礼者和观礼者需要同时处于同一空间之中仪式才能进行并产生效果,在电视媒介中,观礼者可以缺失,哀悼日电视节目中多次重复出现政治局会议上的哀悼仪式,其中只有唱礼者和演礼者,观礼者则由电视节目观众承担,这就打破了现场仪式的时空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