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金森诗歌“I measure every Grief I meet”的情感隐喻解读

合集下载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精选(二)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精选(二)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精选(二)灵魂选择了自己的伴侣灵魂选择了自己的伴侣,然后,把门紧闭,她神圣的决定,再不容干预。

发现车辇,停在,她低矮的门前,不为所动,一位皇帝,跪在她的席垫,不为所动。

我知道她,从人口众多的整个民族,选择了一个,从此,封闭关心的阀门,像一块石头。

如果知更鸟来临我已不再呼吸她的门和窗,都涂上颜色阳光雨水蕴涵其中,每一个局部都有音乐产生,都有鸟悄悄飞出来,用坚硬的喙啄食泥土,和白色的衣裳她只接触自己翻开青蛙和蝴蝶然后用减法,先减去爱情再减去社交和世俗一个波涛汹涌的自然在知更鸟的眼中无穷无尽当内心的铁出现她死去,先于自己诗人,照我算计诗人,照我算计——该列第一,然后,太阳——然后,夏季,然后,上帝的天堂——在就是全部名单——但是,再看一遍,第一似已包括全体——其余,都不必出现——所以我写,诗人,一切——他们的夏季,常年留驻——他们给得出的太阳——东方会认为奢侈——如果,那更远的天堂——象他们为他们的崇拜者是准备的那样美在情理上就太难证明——有必要为做梦而入睡——我们曾在一个夏季结婚我们曾在一个夏季结婚,亲爱的——你最美的时刻,在六月——在你短促的寿命结束以后——我对我的,也感到厌倦——在黑夜里被你赶上——你让我躺下——一旁有人手持烛火——我,也接受超度亡魂的祝福。

是的,我们的未来不同——你的茅屋面向太阳——我的四周,必然是——海洋,和北方——是的,你的园花首先开放——而我的,播种在严寒——然而有一个夏季我们曾是女王——但是你,在六月加冕——头脑,比天空辽阔因为,把他们放在一起一个能包含另一个轻易,而且,还能容你头脑,比海洋更深因为,对比他们,蓝对蓝一个能吸收另一个象水桶,也象,海绵头脑,和上帝相等因为,称一称,一磅对一磅他们,如果有区别就象音节,不同于音响我们学完了爱的全部我们学完了爱的全部词汇,字母短篇,巨著然后,闭合启示录但是在彼此的眼睛里却看见一种无知比童稚更加神圣彼此相对,都是孩子都试图阐述一门谁也不懂的学问啊,智慧是如此博大,真理是如此复杂。

浅析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特色及艺术思想

浅析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特色及艺术思想

浅析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特色及艺术思想摘要:爱米莉·狄金森,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女诗人,1830年12月10日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阿默斯特镇。

除了几次有限的外出以外,她的一生都在自已的家中度过,直到1886车5月15日逝世。

在阿默斯特镇的家中,她默默无闻地用一生创乍了1775首诗。

这些关系到生命、永恒、爱情、自然和死亡的主题诗,表现了她强烈的思想和情感。

这些诗提示了一个充实、坚强的个性,同时也反映了她灵魂世界的独立和宽广。

关键词:狄金森诗歌特色艺术思想1 艾米莉·狄金森是19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被公认为开创了意象派之先河艾米莉·狄金森在世时深居简出,终身未嫁,过着一种近似修女式的生活,因喜穿白衣裙,被家乡阿默斯特镇的人称为“白娥”(the moth)。

她一生默默无闻,生前仅有7首诗歌发表,因为她不愿服从当时的出版商提出对她诗歌进行修改的要求,为此她视发表诗为拍卖灵魂。

由于她的勤勉和探索精神她在孤寂和静思中追求自己的理想,在诗歌创作上另辟蹊径,给后人留下了1775首诗歌和1000余封书信,经发现、整理,陆续出版。

1890年《爱米莉·狄金森诗集》的问世第一次使她的诗与公众见面,此时正值她死后四年。

最初的评论是:她的诗缺少音韵语法错误令人费解的暗喻组成了没有语言知识未受过教育的情感混杂物。

但另一些评论则是:狄金森的诗含蓄、敏锐、意趣深刻。

1955年《狄金森诗集》的出版包容了她全部的诗作随着越来越多的诗篇问世狄金森的名声得到更多的好评被认为和惠特曼、爱伦·坡一样是美国十九世纪的伟大抒情诗人之一。

2 狄金森的诗主要抒写爱情、死亡、自然、不朽和美她的诗歌韵律模仿“颂歌”经书,她借用了不规则的格律,她的诗押半韵,词汇夹杂着反语、抽象的拉丁语和具体的盎格鲁撒克逊语。

她的诗行富于格言、警句富于动感想象高度概括,体现了她的思想情感。

作为优秀的抒情诗人,狄金森在对美的事物、美的景观迸发出激情的艺术表现上与华兹华斯是有区别的。

解读艾米莉·狄金森诗歌女性意识

解读艾米莉·狄金森诗歌女性意识

解读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女性意识摘要: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是对女性发展空间的探索,反映了其所生活的时代妇女遭受压制的现实,充分展现了男权社会女性的尴尬和困境。

她质疑男性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敢于挑战现实,探索人生。

她的诗歌崇尚自我,追求独立,映射出女性主义意识,标志着女性诗人追求自我,从自我禁锢走向自我觉醒的历程。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女性意识诗歌觉醒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艾米莉·狄金森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歌充满着瑰丽的想象和深刻的思想,被誉为美国现代诗歌的先驱。

狄金森以其特有的敏锐观察和大胆笔触,思考生命,感悟爱情,体验自然,她的诗歌内容涉及爱情、自然、死亡、宗教等众多领域,并在男权主义社会强烈体现了其女性的文学主体意识。

面对神圣不可侵犯的男性权威,狄金森以斗士的勇气和智慧无情地嘲弄男性权威。

二狄金森笔下女性的社会地位狄金森的诗歌展现了当时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和女性低下的社会地位。

女性没有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被视为二等公民,被剥夺了只有男性才能享有的许多权利。

狄金森诗歌中的男性往往以统治者、征服者的强悍形象出现,他们是万能的,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操纵着女人的命运。

而在这些高大的男性形象面前,女性始终显得弱小无助。

她们常常是被动渺小的接受者和求助者。

在狄金森的笔下,女性是附属于男性的,离开男性的庇护,女性则无法生存。

“我们是花朵,你是太阳!/原谅我们,当日光隐退,/我们悄悄地靠近您!/迷恋西边落日”(106首)。

这里男性被比喻为太阳,高高在上的太阳是独立的,不依附人和事物而存在。

而女性却是鲜为人知、微不足道的花朵,女性必须依赖男性,否则就如同花儿失去阳光的照耀而凋零。

男性是太阳,迫使女性不能自己,深深地爱上他。

面对象征男性的强悍者,女性无能为力,只能被动地接受征服。

这是一种强者对弱者强迫式的征服。

“她迎合他的要求,放弃/自己的消遣,/承担起女人和妻子/应引以为荣的责任”(732首)。

艾米莉·狄金森(EmilyDickinson)译诗20首(中英文)

艾米莉·狄金森(EmilyDickinson)译诗20首(中英文)

艾米莉·狄金森(EmilyDickinson)译诗20首(中英文)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美国隐士女诗人,写过一千七百多首令人耳目一新的短诗。

诗风独特,以文字细腻、观察敏锐、意象突出著称。

题材方面多半是自然、死亡、和永生。

我从未看过荒原我从未看过荒原--我从未看过海洋--可我知道石楠的容貌和狂涛巨浪。

我从未与上帝交谈也不曾拜访过天堂--可我好像已通过检查一定会到那个地方。

I never saw a moorI never saw a Moor--I never saw the Sea--Yet know I how the Heather looksAnd what a Billow be.I never spoke with GodNor visited in Heaven--Yet certain am I of the spot As if the Checks were given--云暗天低又复云暗,飞过雪花一片。

穿越车辙马圈,去留择决艰难。

谁人这样待风,令其整天抱怨。

自然犹如我等,时常没戴皇冠。

BecloudedTHE sky is low, the clouds are mean, A travelling flake of snow Across a barn or through a rut Debates if it will go.A narrow wind complains all day How some one treated him; Nature, like us, is sometimes caught Without her diadem.我是无名之辈! 你是谁? (260)我是无名之辈! 你是谁?你也是无名之辈吗?那么我们为一对!别说! 他们会传开去-- 你知道!多无聊-- 是-- 某某名人!多招摇-- 象个青蛙—告诉你的名字-- 漫长的六月—给一片赞赏的沼泽!I'M Nobody! Who are you?I'M Nobody! Who are you?Are you--Nobody--too?Then there's a pair of us!Dont tell! they'd advertise--you know! How dreary--to be--Somebody!How public--like a Frog--To tell your name--the livelong June-- To an admiring Bog!" 信念" 是个微妙的发明" 信念" 是个微妙的发明当绅士们能看见的时候—但显微镜却是谨慎的在紧急的时候。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韵律解读-2019年文档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韵律解读-2019年文档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韵律解读摘要:本文试图从韵律角度解读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

以两首诗为例分别就其诗歌独特的节律、破折号的使用、押韵、词汇的重复以及变异现象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韵律与所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内容与形式保持高度一致。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出生在马萨诸塞州阿姆斯特。

她很少离开家,她认为家是神圣的,是“上帝的定义”,是“无穷力量”的所在地。

宗教是艾米莉所受教育的基本部分,然而这种教育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

在她成年时期,作为伟大的诗人,她认识到她与其他人疏远也增进了她对大自然季节更替的洞察。

从她二十多岁到去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写作诗歌上。

到19世纪50年代末,她已成为一名成熟的诗人。

她的伴侣是她的词库、自然界的万物、她的书籍和她的信件。

狄金森从童年时代就根据很熟悉的赞美诗节律去创作她独特风格的诗歌。

她恰当的句法搭配会跨越常规的行末或诗节末的停顿点,这样读者必须知道停顿之处以便了解其意义。

她诗歌的创作主题如她诗歌的形式一样,也是大家所熟知的:生命、爱情、自然界、时间以及永恒。

狄金森所涉及的主题是普通的,但她更经常地融入原创元素。

例如她以自然为主题的诗歌总是把惊喜与痛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享受春季到达的喜悦时,总是会联想到夏季结束秋季来临的忧伤。

一、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创作主题由于受清教徒思想的熏陶,以及后来爱默生超验主义的影响,还有个人、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原因,狄金森的诗歌带有明显的超验主义烙印。

她反复探讨死亡、灵魂、永生等主题,并且承认人的灵魂和永生。

由此可见她已接受了灵魂可以超越肉体,与爱默生所提倡的“超灵”融为一体。

艾米莉的诗歌创作内容涉及到人生中几乎所有的重大问题。

① 她的诗歌主题主要有下列四方面。

1.爱情爱是狄金森诗歌题材的中心,她写爱的萌动、爱的燃烧、爱的丧失,有悲喜交加的复杂情感。

狄金森自然诗歌 英汉对照

狄金森自然诗歌 英汉对照

第二部分自然听见金黄鹂唱歌也许事属平常,也许恰恰是件圣事。

它不是老唱一首歌的鸟,仿佛唱给众人听,却没人听到。

耳朵的方式把它听到的装饰成单调或美丽。

所以无论它是神秘的诗,还是什么都不是,都包含在内;“乐声在树上,”怀疑论者指给我;“不,先生!在你心里!”TO hear an oriole singMay be a common thing,Or only a divine.It is not of the birdWho sings the same, unheard, As unto crowd.The fashion of the earAttireth that it hearIn dun or fair.So whether it be rune,Or whether it be none,Is of within;The “tune is in the tree,”The sceptic showeth me; “No, sir! In thee!”天空无法保守住它们的秘密!它们告诉了山峦——山峦又告诉了果园——它们是水仙花!一只鸟,偶然经过那里悄悄听到了一切。

如果我向这小鸟行贿,谁知道她会不会告诉我?不过,我认为我不会如此,还是不知道更好;如果夏天是一条定理,什么魔法能下雪?保守住你的秘密吧,父亲!如果我能,我不愿意,知道蓝宝石接着会做什么,在你新创造的世界!THE SKIES can’t keep their secret!They tell it to the hills—The hills just tell the orchards—And they the daffodils!A bird, by chance, that goes that way Soft overheard the whole.If I should bribe the little bird,Who knows but she would tell?I think I won’t, however,It’s finer not to kn ow;If summer were an axiom,What sorcery had snow?So keep your secret, Father!I would not, if I could,Know what the sapphire fellows do, In your new-fashioned world!谁抢劫了树林,充满信任的树林?毫不怀疑的树木交出刺果和苔藓为了愉悦他的幻想。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赏析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赏析

关于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赏析美国传奇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一生共创作诗稿一千七百余篇,生前仅发表诗文七篇,去世后深锁在箱子中的大量创作被看做是她留给后世的厚礼。

在她描写爱情与死亡的诗篇中常给人孤独昏暗消极之感,而本文赏析的作品展现作者生活的充实饱满和对爱情的坦然与决绝。

1 引言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 1830~1886)出生于美国马塞诸塞州的埃默斯特镇,1858后足不出户,被称作“阿姆斯特的女尼”。

狄金森自小受父亲宗教的影响,在其作品中明显体现清教思想。

虽然她从二十多岁起就过着孤寂隐居的生活,然而她并不孤独,她强大的精神世界让她在自己的空间里独立,简单,充实的生活。

狄金森的创作被世人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1861年以前,作品传统、感情清新自然;第二时期是1861~1865年,是狄金森充满激情与活力的高产期。

她在1862一年就创作诗歌366首,是最多作品的年份,本文此诗即为此阶段作品之一;1866年之后被视为第三时期。

据记载,狄金森的生命中出现过两次朦胧的浪漫情愫。

一次是与已婚的塞缪尔·鲍尔斯相恋,但由于他已婚,爱情还未开始就已然结束;一次是与她父亲的朋友,年长于她18岁的洛德法官。

本文赏析的诗歌是诗人为第一次恋爱所作。

2 诗歌赏析Ourselves were wed one summer-dear- Emily DickinsonOurselves were wed one summer-dear-/You Vision-was in June-/And when Your little Lifetime failed,/I wearied-too-of mine-And overtaken in the Dark-/Where You had put me down-/By Some one carrying a Light-/I-too-received the Sign.‘Tis true-Our Futures different lay-/Your Cottage-faced the sun-/While Oceans-and the North must be-/On every side of mine‘Tis true, Your Garden led the Bloom,/For mine- in Frosts- were sown-/And yet, one Summer, we were Queens-/But You- were crowned in June-《我们曾在一个夏季结婚—亲爱的》我们曾在一个夏季结婚,亲爱的—/你最美的时刻,在六月—/在你短促的寿命结束以后—/我对我的,也感到厌倦—在黑夜里被你赶上—/你让我躺下—/一旁有人手持烛火—/我,也接受超度亡魂的祝福—是的,我们的未来不同—/你的茅屋面向太阳—/我的四周,必然是—/海洋,和北方—是的,你的园花首先开放—/而我的,播种在严寒—/然而有一个夏季我们曾是女王——/但是你,在六月加冕2.1内容赏析这首诗的题目温婉动人,仿佛带领读者步入一段美好的回忆之中。

艾米莉·狄金森(美国传奇诗人)

艾米莉·狄金森(美国传奇诗人)

艾米莉·狄金森(美国传奇诗人)艾米莉·狄金森(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美国传奇诗人。

出生于律师家庭。

青少年时代生活单调而平静受正规宗教教育。

从二十五岁开始弃绝社交女尼般闭门不出,在孤独中埋头写诗三十年,留下诗稿一千七百余首;生前只是发表过七首,其余的都是她死后才出版,并被世人所知,名气极大。

狄金森的诗主要写生活情趣,自然、生命、信仰、友谊、爱情。

诗风凝练婉约、意向清新,描绘真切、精微,思想深沉、凝聚力强,极富独创性。

她被视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

美国诗人最著名的佼佼者是美国文学之父欧文,以及惠特曼和狄金森。

她深锁在盒子里的大量创作诗篇是她留给世人的最大礼物。

在她有生之年,她的作品未能获得青睐,然而周遭众人对她的不解与误会,却丝毫无法低损她丰富的创作天分。

根据统计,艾米莉惊人的创作力为世人留下1800多首诗,包括了定本的1775首与新近发现的25首。

人物生平狄金森的祖父是阿默斯特州学院的创始人。

父亲是该镇的首席律师,思想保守。

狄金森从小受到正统的宗教教育,因而青少年时代的生活既平静又单调,平常很少外出,只旅行过一次。

狄金森曾在如今极富盛名的顶尖女子学院曼荷莲学院(MountHolyokeCollege)学习,她是一个反应机敏、说话幽默、思路开阔的少女。

离校回家后,狄金森仍然住在当时她出生的房子里,艾米莉·狄金森的人生大都是在她出生的房子里度过的,这栋砖造房屋是由她的祖父在缅恩街上所建造。

因为经济上的困难,狄金森家在1840年卖了这栋房子,移到北欢乐街的房子住了十五年,后来爱德华·狄金森在1885年又把这栋房子买回来。

艾米莉最喜欢这栋房子的地方,就是东边的温室,她在那里种了许多冬天能开花的植物,并且在窗户边的小书桌上,她写了许多诗,过着孤寂隐居的生活。

她认为世界如此喧闹不安,她要远离开它,退避到用自己的灵魂建筑的小天地里。

狄金森的青年时代,有两个人对她的生活产生过影响,一个是顶尖文理学院阿默斯特学院(AmherstCollege)的校长纳德·汉弗莱,另一个是在她的父亲律师事务所任职的青年律师本明杰·牛顿。

艾米莉·狄金森(EmilyDickinson)译诗20首(中英文)

艾米莉·狄金森(EmilyDickinson)译诗20首(中英文)

艾米莉·狄金森(EmilyDickinson)译诗20首(中英文)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美国隐士女诗人,写过一千七百多首令人耳目一新的短诗。

诗风独特,以文字细腻、观察敏锐、意象突出著称。

题材方面多半是自然、死亡、和永生。

我从未看过荒原我从未看过荒原--我从未看过海洋--可我知道石楠的容貌和狂涛巨浪。

我从未与上帝交谈也不曾拜访过天堂--可我好像已通过检查一定会到那个地方。

I never saw a moorI never saw a Moor--I never saw the Sea--Yet know I how the Heather looksAnd what a Billow be.I never spoke with GodNor visited in Heaven--Yet certain am I of the spot As if the Checks were given--云暗天低又复云暗,飞过雪花一片。

穿越车辙马圈,去留择决艰难。

谁人这样待风,令其整天抱怨。

自然犹如我等,时常没戴皇冠。

BecloudedTHE sky is low, the clouds are mean, A travelling flake of snow Across a barn or through a rut Debates if it will go.A narrow wind complains all day How some one treated him; Nature, like us, is sometimes caught Without her diadem.我是无名之辈! 你是谁? (260)我是无名之辈! 你是谁?你也是无名之辈吗?那么我们为一对!别说! 他们会传开去-- 你知道!多无聊-- 是-- 某某名人!多招摇-- 象个青蛙—告诉你的名字-- 漫长的六月—给一片赞赏的沼泽!I'M Nobody! Who are you?I'M Nobody! Who are you?Are you--Nobody--too?Then there's a pair of us!Dont tell! they'd advertise--you know! How dreary--to be--Somebody!How public--like a Frog--To tell your name--the livelong June-- To an admiring Bog!" 信念" 是个微妙的发明" 信念" 是个微妙的发明当绅士们能看见的时候—但显微镜却是谨慎的在紧急的时候。

解读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女性意识-最新年文档

解读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女性意识-最新年文档

解读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女性意识一引言艾米莉·狄金森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歌充满着瑰丽的想象和深刻的思想,被誉为美国现代诗歌的先驱。

狄金森以其特有的敏锐观察和大胆笔触,思考生命,感悟爱情,体验自然,她的诗歌内容涉及爱情、自然、死亡、宗教等众多领域,并在男权主义社会强烈体现了其女性的文学主体意识。

面对神圣不可侵犯的男性权威,狄金森以斗士的勇气和智慧无情地嘲弄男性权威。

二狄金森笔下女性的社会地位狄金森的诗歌展现了当时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和女性低下的社会地位。

女性没有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被视为二等公民,被剥夺了只有男性才能享有的许多权利。

狄金森诗歌中的男性往往以统治者、征服者的强悍形象出现,他们是万能的,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操纵着女人的命运。

而在这些高大的男性形象面前,女性始终显得弱小无助。

她们常常是被动渺小的接受者和求助者。

在狄金森的笔下,女性是附属于男性的,离开男性的庇护,女性则无法生存。

“我们是花朵,你是太阳!/原谅我们,当日光隐退,/我们悄悄地靠近您!/迷恋西边落日”(106首)。

这里男性被比喻为太阳,高高在上的太阳是独立的,不依附人和事物而存在。

而女性却是鲜为人知、微不足道的花朵,女性必须依赖男性,否则就如同花儿失去阳光的照耀而凋零。

男性是太阳,迫使女性不能自己,深深地爱上他。

面对象征男性的强悍者,女性无能为力,只能被动地接受征服。

这是一种强者对弱者强迫式的征服。

“她迎合他的要求,放弃/自己的消遣,/承担起女人和妻子/应引以为荣的责任”(732首)。

在这首诗里,狄金森认为,婚姻泯灭了一个女孩所有的个性与自由,梦想与憧憬。

女孩本应在广阔无边的知识海洋中遨游,本该有志趣爱好,但结婚之后,女孩转变成为了本分的、地位微不足道的妻子,一切都要按照新婚丈夫的要求行事。

在此诗中,男人也是万能的,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操纵着女人的命运。

丈夫一声令下,女人就必须立即去承担女人和妻子的“光荣责任”。

艾米丽?狄金森的人生对于其诗歌的影响

艾米丽?狄金森的人生对于其诗歌的影响

艾米丽?狄金森的人生对于其诗歌的影响作者:张晓兰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09期摘要:艾米丽·狄金森一生几乎将自己与社会隔绝,但仍写出了众多著名诗歌,其中,死亡,爱情,自然,宗教,政治,是她的主题。

本文将选取关于宗教,爱情和死亡的诗歌为例,来探讨其与她人生经历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艾米丽·狄金森;主题;例子;关系;人生经历作者简介:张晓兰(1983.10-),女,汉族,福建福州市人,本科,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方面。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9-0-03艾米丽·狄金森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好的女诗人,与惠特曼齐名。

她的生活是个谜,她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她的家乡——马萨诸塞州的阿默斯特度过。

当她25岁时,她将所有的社会生活拒之门外,孤身一人度过了她的余生。

在这期间,她写了1775首诗,但只出版了7篇。

在她死后,这些诗被发现并出版,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并为她赢得了响亮的名声。

虽然终身未婚,她却写出了许多美丽的爱情诗,以及关于死亡、自然、宗教和政治的诗。

她的生活经历对她的思维方式和写作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家庭和教育背景对其的影响狄金森出生在一个清教徒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个著名的律师和政治家,是一个相当保守的人,他认为对妇女进行教育是不必要的。

狄金森从父母那里几乎得不到多少关爱和呵护,这使她变得叛逆。

从1840年到 1845年,狄金森在阿默斯特学院学习,在这期间她学到了很多,也在那里结交了许多好朋友。

她在这所学校是一个独特的学生,用她的哥哥的话说,她让她的老师眼花缭乱:“她的作文前无古人,总是令无论是学者还是教师产生一种感知,她的想象力闪闪发光,她赋予了它自由的缰绳。

”①在声乐课上,狄金森的音乐天赋逐渐显现出来,她把这些旋律和她的诗混合在了一起。

[1]就在那时,她写了许多信,这些信在之后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

Emily-Dickinson诗歌赏析

Emily-Dickinson诗歌赏析

①I’m Nobody!我是无名之辈-Emily DickinsonI’m nobody! Who are you?我是无名之辈!你是谁?Are you nobody, too?你也是无名之辈吗?Then there’s a pair of us----don’t tell!那么我们就是一对儿了!千万不要透露出去They’d banish us, you know!不然我们都会被他们驱逐,你知道。

How dreary to be somebody!做一个某某,是多么沉闷无聊How public, like a frog众人像是青蛙To tell your name the livelong day整日地把你谈论啊To an admiring bog!对着他们倾慕的泥沼我是无名之辈艾米莉·狄金森我是无名之辈,你是谁?你,也是,无名之辈?这就凑成一双,别声张!你知道,他们会大肆张扬!做个,显要人物,好不无聊!像个青蛙,向仰慕的泥沼——在整个六月,把个人的姓名聒噪——何等招摇!This poem is Dickinson’s most famous and most defense of the kind of spiritual privacy she favored, implying that to be a Nobody is a luxury incomprehensible to a dreary somebody—for they are too busy keeping their names in circulation. But to be somebody is not as fancy as it seems to be.Emily DickinsonAs you probably noticed when you read this poem, none of the themes that I discussed in the Overview of Dickinson applies to this poem. My list was not meant to cover every topic Dickinson wrote on, nor does every poem she wrote fit neatly into a category.Dickinson adopts the persona of a child who is open, naive, and innocent. However, are the questions asked and the final statement made by this poem naive? If they are not, then the poem is ironic because of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persona's understanding and view and those of Dickinson and the reader. Under the guise of the child's accepting society's values, is Dickinson really rejecting those values?Is Dickinson suggesting that the true somebody is really the "nobody"? The child-speaker welcomes the person who honestly identifies herself and who has a true identity. These qualities make that person "nobody" in society's eyes. To be "somebody" is to have status in society; society, the majority, excludes or rejects those who lack status or are "nobody"--that is, "they'd banish us" for being nobody.In stanza 2, the child-speaker rejects the role of "somebody" ("How dreary"). The frog comparison depicts "somebody" as self-important and constantly self-promoting. She also shows the false values of a society (the "admiring bog") which approves the frog-somebody. Does the word "bog" (it means wet, spongy ground) have positive or negative connotations? What qualitie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sounds a frog makes (croaking)?Is there satire in this poem?Some readers, who are modest and self-effacing or who lack confidence, feel validated by this poem. Why?②To Make a Prairie…To make a prairieIt takes a clover and one bee,One clover and a bee,And revery.Revery alone will do,If bees are few.去造一个草原张祈试译去造一个草原需要一株三叶草和一只蜜蜂,一株三叶草和一只蜜蜂,还有梦。

“没有人认识这朵玫瑰”——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女性主义解读

“没有人认识这朵玫瑰”——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女性主义解读

“没有人认识这朵玫瑰”——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女性主义解读作者:刘向朝来源:《语文学刊》 2013年第6期○刘向朝(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文法系,上海201399)[摘要]艾米莉·狄金森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女诗人。

她一生遁世绝俗,终身未嫁,沉浸于精神领域的探索,致力于诗歌的创作。

其诗歌彰显着女性主义意识,崇尚自我和独立,是对传统、世俗的挑战和叛逆,是对男权和宗教的质疑和反抗。

她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及其自由率真的诗歌作品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中心。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女性主义;隐居;叛逆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3)06-0059-02艾米莉·狄金森(18301866)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女诗人,在美国文学史上,她与惠特曼齐名。

无论是作为女人还是诗人,艾米莉都不同寻常。

作为女人,她过着修女似的隐居遁世生活,十分低调而且一生未嫁,生活似异常平静不见波澜;作为诗人,她的作品却满怀激情,对生活、对爱情都充满着向往和热情。

读她的诗我们可以发现她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对爱的拥有和追求绝不逊于任何人。

从二十五岁开始,她就潜心于写作,固执地坚守着自己内心那片神圣的土地。

尽管不被人理解,但她自得其乐。

事实上她选择的这种生活和写作方式正是她自由独立、个性精神和女性意识的体现。

这么多年来艾米莉独特的生活方式及其出色的诗歌作品一直像个谜团,引起无数读者和学者关注。

一、守住那一片绿色:一生的找寻和等待艾米莉·狄金森生活的十九世纪是美国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代。

当时的美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妇女根本谈不上拥有真正的独立地位,婚姻则使她们成为男人的附属品,爱情对于很多女人来说只是虚幻的童话。

在解放黑奴的运动中美国妇女才意识到自己和黑人一样处于无权地位,所以积极投入奴隶解放运动,并引爆了19世纪至20世纪40年代的女权运动,于1848年发表了类似法国女权宣言的《女性独立宣言》。

狄金森婚姻定义诗之解读

狄金森婚姻定义诗之解读

狄金森婚姻定义诗之解读
狄金森的诗歌内容丰富、意蕴深刻,其中不乏对婚姻关系的思考和探索。

然而,狄金森对于婚姻的定义可谓与传统观念大相径庭。

在她看来,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联系,更是一个人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的探索。

在狄金森的诗中,婚姻关系不限于男女之间的传统婚姻,还包括人与自我、人与大自然、人与神灵的关系。

因此,她的婚姻定义更多地强调了人的内心世界和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这一点可以从她的以下几首诗歌中体现出来。

《一个人的婚姻》
这首诗歌中,狄金森用图书馆作为场景,阐述了人与书的婚姻关系。

在她看来,书籍被封存在纸质或皮革盒内,它们所拥有的知识、智慧和经验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这种忽视反映了人无法与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价值相融合。

因此,狄金森认为,真正的婚姻不是两个人的联姻,而是人与自己内心的连接。

只有真正认识和了解自己,才能找到真正的婚姻关系。

《对于婚姻的认识》
这首诗歌中,狄金森描述了两个人在行驶中的火车上交谈的情景。

她意指这两人即将结婚,他们之间的互动反映了他们对于婚姻和幸福的探索。

狄金森用“真切的表情”形容群山,她这样做是为了强调人们要在婚姻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和真正的幸福。

人应该通过婚姻来实现内心的自我认知和价值感。

从诗歌解读艾米莉·狄金森的情感历程

从诗歌解读艾米莉·狄金森的情感历程

从诗歌解读艾米莉·狄金森的情感历程【摘要】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她在诗歌创作上立意新颖深刻,想象奇特,意蕴丰富,努力挖掘人们内心深处的隐痛与希冀。

本文通过赏析狄金森的部分爱情诗来剖析其一生的情感历程。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爱情感情痛苦【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14-0039-01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年)被公认为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女诗人”,“美国20世纪新诗的先驱”。

在美国文学界,没有谁能够像狄金森那样充满神秘感。

她几乎足不出户,与外界隔绝,在孤独中埋头写诗,却以惊人的创作力为后人留下了1800首意境清新的诗。

在美国文学界,没有谁能够像狄金森那样富有传奇色彩。

在她的有生之年,她的作品不曾得到世人的青睐,甚至遭到不解和批判,直到去世后几年,她的诗集才得以问世,使她成为家喻户晓的优秀女诗人。

在美国文学界,更没有几个人能够像艾米莉那样别具一格。

她的诗歌形式新颖,不强调韵律,也不受语法限制,但意象鲜明活泼,来自生活却又富有新意……艾米莉·狄金森出身于富有的律师世家,这为她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条件。

在生活无忧的前提下,她得以专注于诗歌的写作,最终为世人留下不朽的诗篇。

艾米莉去世后,她的诗集在妹妹拉维妮雅的努力下得以出版,她的诗人身份才得以重新定位。

然而,她的个人真实生活鲜为人知,对世人来说,她就是一个难解的谜,只能通过她的诗来读懂她的情感世界,通过她的日记、仅存的书信(大部分已按作者的意愿被销毁)来了解她的生活。

她终身未婚,没有谁能够说清楚,没有谁能真正知道艾米莉内心的情感历程,关于她的感情故事可谓众说纷纭,其中不乏一些胡乱猜测的流言蜚语。

艾米莉的嫂子苏珊是她年轻时的密友,两人常以便条通信。

在她的书信集中,写给苏珊的信占了很大一部分。

艾米莉许多诗的第一读者就是苏珊,并且她接受苏珊的建议对诗进行修改。

艾米莉·伊丽莎白·狄金森诗两首

艾米莉·伊丽莎白·狄金森诗两首

艾米莉伊丽莎白狄金森诗两首
雪桐
【期刊名称】《疯狂英语》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如果你在秋季到来如果你在秋季到来,我会把夏季掸掉,半带轻蔑,半含微笑。

【总页数】1页(P55)
【作者】雪桐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2.072
【相关文献】
1.从艾米莉·狄金森两首诗的翻译看译者主体性和翻译的主体间性 [J], 周建新
2.人生如谜,诗如谜——艾米莉·狄金森藏谜诗初探 [J], 程丽
3.奇特的意象,卓尔的才情——读艾米莉·狄金生的两首诗 [J], 吴映
4.困惑的心灵——对比分析艾米莉·狄金森的两首死亡诗 [J], 刘其刚
5.关于艾米莉·狄金森在两首诗中对死亡持矛盾态度的解读 [J], 韩雨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艾米丽迪金森

艾米丽迪金森

艾米丽迪金森生灵的歌唱——读狄金森的《如果我能让一颗心免于破碎》如果我能让一颗心免于破碎,我就没有白活;如果我能为一个痛苦的生命带去抚慰,减轻他的伤痛,或让一只弱小的知更鸟回到自己的鸟巢,我就没有白活。

If I can stop one heart from breaking,I shall not live in vain;If I can ease one life zhe aching,Or cool one pain,Or help one fainting robinUnto his nest again,I shall not live in vain.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nson),生于1830年,卒于1886年,被誉为英美意象派的前驱,但在她生前,其诗作却默默无闻。

在狄金森的诗歌中,总是充满了信仰、神性、生命以及爱。

这一首《如果我能让一颗心免于破碎》,在短短的七行文字中,已经折射出狄金森那博大的慈爱和深刻的同情,这已经不仅仅是西方的基督精神,而是穿透了宗教的束缚,成为一种对生命热情洋溢的赞歌和对于生命自由的仰慕。

在诗歌的第一句,狄金森就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If),“如果我能让一颗心免于破碎”;在假设的后面紧随着一个语气非常不确定的词“能”(can);“让一颗心免于破碎”,本来是一种对于苦难的提升和救赎,却因为作者的两个非确定性词语,而使得整句形成了内容上的架空——可能,其实是一种不能;如果,其实是一种否定。

狄金森在这里,将语句的重音悄悄地挪移了一下,表面上看是“如果我能”起到了语气的增幅作用,但实际上,作者已经从侧面点出了“一颗心”与“破碎”这两组词所包含的意蕴。

而在第二句,狄金森承接了上一句的“破碎”所隐藏的东西,写下了“我就没有白活”(有翻译成‘我就没有虚度’,个人感觉‘虚度’用在这里是对整个语境的一次不大不小的破坏),关键在于“就”(shall),这一个词和上句的“如果”、“能”一脉相承,同样是以虚架实,令后面的“没有白活”失去了支撑,形成情感依托上的虚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