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电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本
电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电厂安全生产,排查和治理事故隐患,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本制度的依据主要是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电厂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二、责任主体1. 电厂领导班子:负责制定安全生产政策和目标,并对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管理和监督。
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组织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并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
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组织本部门的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并对隐患整改情况负责。
三、隐患排查和治理流程1. 隐患排查:(1)编制隐患排查工作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2)组织隐患排查人员进行现场检查,仔细查看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记录。
(3)隐患排查人员应着重排查电厂的危险源、消防设施、高空作业、电气设备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4)排查结果应及时通报各部门,并编制整改方案。
2. 隐患治理:(1)制定隐患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措施。
(2)整改方案应详细描述隐患的具体情况,阐明整改的步骤和要求。
(3)严格按照整改方案进行整改,对于存在重大隐患的,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紧急处理。
(4)整改完毕后,应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隐患整改要求1. 隐患整改工作应按照排查结果进行,对于存在较大风险的隐患,要优先整改。
2. 隐患整改应注意整改的及时性、效果和可行性,确保整改后隐患不再存在。
3. 隐患整改过程中应注意工作的安全性,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发生二次事故。
五、隐患整改的监督和考核1. 隐患整改工作应由相关部门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整改措施的落实和效果的达到。
2. 对于拖延整改的部门,应及时督促,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 隐患整改结果应定期进行考核,对整改效果不达标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罚。
六、制度宣传和培训1. 电厂应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6篇)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目的和内容为了建立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公司内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工作。
3.定义3.1事故隐患的含义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2事故隐患的分类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一、二、三级1)一级重大事故隐患一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____人以上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____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可能造成重____影响,后果特别严重,需全部停产停业整治,且整改难度很大的事故隐患。
2)二级重大事故隐患二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以上____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整改难度很大,需全部停产停业,经过一段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3)三级重大事故隐患三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以上___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整改难度较大,需局部停产停业,经过一段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
4.职责____公司经理负责全公司性隐患自查带头工作,并签发全公司性隐患整改通知单;各部门.车间接到《隐患整改通知单》后,负责进行整改并且对隐患的整改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并填写《隐患整改回执单》报告公司安全领导小组;公司经理负责对全公司性隐患整改情况的验收。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7篇)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督办工作制度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化安全生产工作成效,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监管水平,落实治本之策,进一步规范我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适应范围第一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二章基本概念第二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
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它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三章事故隐患等级分类第三条事故隐患分为三类。
一般事故隐患、较大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2、较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发现后单位自身能够完成整改的,但需一定时间整改治理后方能排除的隐患;3、重大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很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四章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职责第四条质安部对公司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具体负责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和放射源等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五条对公司建筑、道路、起重机械、电器仪表、避雷装置、机械设备及生产车辆等生产设施进行定期的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第六条基础设施部在进行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三同时”规定。
遵循《建筑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严格审查承包方的相应资质、具备合法的用工手续和持有各种合法有效证件。
监控施工中的各种安全事故隐患,防1止重大安全事故在我公司发生。
第七条各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单位一把手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应明确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职工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的责任,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落实责任、实施监控治理。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范文(五篇)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范文为了建立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订本制度。
一、企业负责人应对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应负责组织建立、健全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保证安全资金的投入,逐步解决各类安全隐患。
二、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行政部门、车间的一把手为分管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负主要领导责任。
各班组长对所辖范围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负责,每个职工对本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负责,任何部门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本企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和企业领导报告。
三、安全办负责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分类,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对各类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负责对事故隐患报告奖励资金的汇总和发放。
四、企业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监控治理。
五、隐患的报告采取书面报告形式,若特殊情况可采用口头报告,在书面报告中,报告人要把隐患地点、内容拟采取的措施建议等写清楚,一份交安全办,一份部门留底备查。
六、当安全办接到报告后,迅速提交给企业领导,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订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范事故的发生,安全办实行全程监控。
七、企业根据隐患大小及其危害程度,对隐患发现者进行____元奖励,奖励金采取现金兑现,由安全办申报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八、各部门对员工上报的事故隐患,不整改或不上报的,一旦发现按情节严重,对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罚款____元,并导致发生事故的,对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处罚____元。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范文(二)一、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的目的和意义制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和指导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并防止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制度(4篇)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制度在安全生产方面,检查和排查事故隐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为了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可以建立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该制度应当包括以下要点:1. 检查对象:确定需要检查的单位、场所、项目等。
2. 检查内容:明确具体的检查事项,包括设备设施是否完好、操作规范是否得当、员工是否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等。
3. 检查方法:制定检查方法和步骤,可以采用现场实地检查、文献资料查阅、询问访谈等多种方式。
4. 检查记录: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包括存在的安全隐患、违规情况、整改情况等。
5. 整改措施: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时限,并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执行。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可以规范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排查事故隐患的治理制度为了排查和治理存在的事故隐患,可以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该制度应当包括以下要点:1. 排查范围:确定需要排查的范围和对象,包括设备设施、操作规程、环境条件等。
2. 排查方法:制定排查方法和步骤,可以采用定期巡查、隐患清单核查、专项检查等多种方式。
3. 隐患评估: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评估,确定隐患的等级和危害程度,为后续治理提供依据。
4. 治理措施:根据隐患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和时限,并确保治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5. 效果评估:在治理措施实施后,进行隐患治理效果的评估,确保隐患得到有效治理。
通过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事故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结语安全生产的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和加强工作。
以上所述的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制度,旨在提高安全管理的效果,减少事故隐患的发生。
希望相关单位和个人能够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制度(3篇)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制度1. 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制定安全生产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和责任人。
检查应包括对生产设施、设备、操作流程、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全面检查。
2.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定期对生产场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排查内容涵盖设备的使用状况、消防设施的完好性、紧急疏散通道的畅通程度等。
3. 隐患治理制度:一旦发现安全生产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制定整改措施和时间表。
具体治理措施包括修理或更换损坏设备、加强培训、更新消防设施等。
4. 审查和评估:定期对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治理的情况进行评估和审查。
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对已整改的隐患进行复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5. 监督和惩罚:建立健全监督和惩罚机制,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
同时,对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激励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
6. 不定期演习和培训:定期组织消防演习,提高员工的火灾应急处理能力。
此外,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7. 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建立安全生产档案,并进行信息化管理。
包括记录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情况、事故记录、安全教育培训记录等,以便随时查询和分析安全状况。
综上,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制度应包括上述几个方面,通过制度的落实和执行,能够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隐患,并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进行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并适用于全体员工、职工。
第三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每年至少召开2次全体成员会议,研究安排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四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等。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电力安全隐患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上级项目有关规定,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简称隐患)是指电力生产和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影响电力正常供应,或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威胁的设备设施不安全状态、不良工作环境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缺失。
第三条项目负责人对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有关部门和国家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报告。
第二章隐患的分类和认定第四条根据隐患的产生原因和可能导致电力事故事件类型,隐患可分为人身安全隐患、电力安全事故隐患、设备设施事故隐患、安全管理隐患和其他事故隐患等五类。
第五条根据隐患的危害程度,隐患分为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
其中:重大隐患分为I 级重大隐患和∏级重大隐患。
第六条重大隐患是指可能造成一般以上人身伤亡事故、电力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IOO万元以上的电力设备事故和其他对社会造成较大影响事故的隐患。
(一)I级重大隐患主要包括:1.人身安全隐患:可能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者50人以上重伤事故的隐患;2.电力安全事故隐患:可能导致发生国务院第599号令《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较大以上电力安全事故的隐患;3.设备设施事故隐患: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设备事故的隐患;4.其他事故隐患:可能导致发生《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重大以上环境污染事故的隐患;(二)∏级重大隐患主要包括:1.人身安全隐患:可能导致1人及以上、10人及以下死亡,或者1人及以上、50人及以下重伤事故的隐患;2.电力安全事故隐患:可能导致发生国务院第599号令《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一般电力安全事故的隐患;3.设备设施事故隐患: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IOO万元及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的隐患;4.安全管理隐患: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未成立,安全责任制未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严重缺失,安全培训不到位,发电机组(风电场)并网安全性评价未定期开展。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防范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包括国有、集体、私营、个体的各类企事业单位。
第三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监管、管理和技术人员的责任和义务,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第四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应当包括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检查、整改和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教育等内容。
第二章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第五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制度,明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责任和频次,制定具体的排查计划。
第六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应当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 工作场所环境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标准;2. 设备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3. 人员操作是否规范,是否存在违规行为;4. 用电、用火、用气等作业行为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程。
第七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提高排查水平。
第八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人员应当向单位负责人及时报告排查情况,提出治理方案。
第九条单位应当配备相应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工具和设备,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
第十条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档案,保存排查记录和治理情况,接受监管部门检查。
第三章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第十一条单位应当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明确治理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第十二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应当注重以下方面:1. 采取切实措施,根除安全隐患;2. 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培训;4. 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应当注重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避免事故的发生。
第十四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人员应当及时报告治理情况,接受监督和检查。
第十五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应当与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结合起来,确保安全生产。
电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3篇)
电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工作,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电厂内部所有的生产经营单位。
所有的生产经营单位要根据本制度的要求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
第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工作,制定相应的措施,安排专人负责组织实施,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要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考核和监督,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要严肃处理。
第五条电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当与其他管理制度相配合,形成合力。
与政府、公安机关、消防部门等单位建立联系和协作,形成合力。
第二章排查工作的基本要求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要重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将其纳入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确保工作的连续性。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要制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合理安排人员和时间,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要加强对排查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技能和知识水平。
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信息管理和报告制度,确保排查工作的全面、准确、及时。
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奖惩机制,鼓励积极参与,惩处违规行为。
第三章排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明确组织机构、职责和权限。
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要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第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流程,明确工作程序和要求,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第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要加强对现场设备和工艺的检查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员工的安全生产能力。
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定期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4篇)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一、引言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保障员工身体安全和企业稳定运营的重要基础条件。
然而,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为了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改进和完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制度1.目标和原则(1)目标:排查出企业存在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制定整改方案,提出有效措施,保障工作场所安全。
(2)原则:全员参与、标本兼治、及时整改、宣传教育。
2.排查方法(1)定期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制定排查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排查范围,全面排查各类隐患。
(2)突击检查:不定期进行突击检查,摸清底数,督促整改。
(3)举报制度:建立匿名举报渠道,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安全隐患排查中来。
3.排查内容(1)物理环境:检查危险源、安全设备、消防设施等方面的存在隐患。
(2)作业程序:检查作业操作规程、流程图等是否存在缺陷。
(3)人员管理:检查员工操作培训情况、岗位责任等。
4.排查报告和整改(1)排查报告:将排查结果以报告的形式上报,报告内容要真实、详细、准确。
(2)整改措施:针对排查出的隐患,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工作计划,并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
(3)跟踪督办:对整改措施进行跟踪督办,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执行。
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制度1.治理目标和原则(1)目标:全面消除企业存在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构建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
(2)原则: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防患于未然、以人为本。
2.隐患治理方法(1)技术改造:通过技术手段,改善工作环境,减少安全隐患。
(2)安全设施建设:完善企业的安全设施建设,提高安全水平。
(3)岗位责任落实:明确员工的岗位责任,充分培训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4)安全设备维护:规范安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治理效果评估(1)效果评估指标:制定科学可行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治理,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工矿企业、建筑工地等。
第三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应当与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地方规章等相衔接,互为补充,相互支持。
第二章机构和责任第四条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构,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牵头,参与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
第五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构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计划,及时发现、纠正和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明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分工,各部门、岗位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进行排查治理,并建立完善的工作台账。
第三章隐患排查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通过定期、不定期组织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发现和记录隐患,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消除隐患。
第八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应当全面、系统、有效,包括设备设施、工艺流程、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排查。
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整理和分析隐患排查的数据,编制分析报告,并进行合理的纠正措施。
第四章隐患治理第十条根据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治理计划,明确治理责任、时间节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
第十一条治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修理、更换设备设施,加强工艺流程管理,完善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等。
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隐患治理的督导和检查,确保治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第五章监督和检查第十三条监督和检查机构应当定期对生产经营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第十四条监督和检查机构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隐患排查治理的评估和监督,对不合格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通报和处罚。
第六章处罚和奖励第十五条对于发现的未经处理或者处理不到位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监督和检查机构可以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十六条对于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较为出色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称号。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三篇)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是指企业为确保生产过程安全,预防事故隐患的发生,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1. 排查工作责任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员在事故隐患排查工作中的责任和权限,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确保相关工作的落实和推进。
2. 事故隐患排查计划制度: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历史事故数据,制定年度、季度或月度的事故隐患排查计划,明确各个环节和岗位的排查内容和要求。
3. 隐患排查方法与技术规范制度:明确事故隐患排查的方法和技术规范,如现场检查、设备检测、漏洞分析等,确保排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 隐患治理与整改管理制度: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记录、评估并制定整改措施和计划,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限,并进行跟踪和追踪,确保整改措施的落实和有效性。
5. 隐患信息报告与通知制度:建立事故隐患报告与通知制度,明确事故隐患的报告渠道和报告内容,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通报隐患情况,以便协调和配合解决问题。
6. 隐患监督检查与评估制度:建立事故隐患的监督检查与评估制度,定期对企业的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制度的实施和有效性。
7. 培训与教育制度:开展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培训与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增强他们对生产过程中隐患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通过建立和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企业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事故隐患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二)一、制度的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更好地保障生产安全,预防生产事故的发生,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的安全管理,明确责任,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身心健康,维护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社会的稳定。
二、制度的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企业安全生产必须放在首位,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电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电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是指为保障电厂安全生产,防止事故隐患的发生和严重后果的发展,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措施。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电厂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2.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明确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生产作业、设备维护、用电管理、消防安全等各个方面。
4. 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整改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环境的稳定。
5. 事故隐患治理制度: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进行分类、评估和治理,建立事故隐患台账,并对整改结果进行评估和记录。
6. 监督检查制度:建立电厂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开展定期监督检查和突击检查,对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7. 技术培训制度:建立电厂员工安全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8.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电厂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人员的应急职责和任务,提前做好事故应对准备工作。
通过建立和完善这些制度,可以提高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隐患,保障电厂安全稳定运行。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3篇)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1. 目的和范围- 该制度旨在排查和治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 适用范围包括所有与公司相关的场所和活动。
2. 主体责任- 公司管理层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该制度。
- 各部门负责落实该制度,保障部门的安全生产。
- 员工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提高安全意识。
3. 隐患排查- 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包括设备、设施、环境等方面的检查。
- 隐患排查记录应详细描述隐患情况、责任人和整改措施。
- 隐患排查结果应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和管理层。
4. 隐患治理- 根据隐患排查结果,制定整改计划,并设置整改期限。
- 负责整改的部门应采取具体措施,解决隐患问题。
- 整改完成后,进行验收并做好记录。
5. 隐患通报和警示- 将发生的安全事故隐患、事故事故进行通报,并向全体员工进行警示。
- 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安全警示和安全知识宣传。
6. 监督和考核- 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
- 安全监管部门对公司的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7. 违反制度的处理- 对故意违反制度的员工将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等。
- 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 宣传和培训-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
- 加强安全意识宣传,推动全员参与安全生产。
9. 审查和修订- 定期对该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 对新的安全生产技术、法规进行研究和应用,更新制度内容。
以上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各个企业的特点进行调整和补充。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2)第一章绪论一、制度背景二、制度目的三、制度适用范围与对象第二章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要求一、坚持预防为主二、依法治理三、综合治理四、追究责任第三章排查治理流程及相关职责一、隐患排查治理流程二、相关职责及责任人第四章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措施一、隐患排查措施二、隐患治理措施三、隐患整改措施第五章监督检查与评估一、监督检查二、评估与奖惩第六章责任追究一、责任追究机制二、追究责任的程序和方式第七章其他要求一、宣传教育二、安全培训三、应急预案四、信息报送第八章附则一、该制度的修订与废止二、实施细则第一章绪论一、制度背景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安全生产事故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定期排查治理制度(4篇)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定期排查治理制度1.目的和范围:制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定期排查治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保障员工安全健康,确保企业安全稳定运行。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的各类生产工作场所和生产设备设施。
2.责任部门: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制定本制度并进行执行,其他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并落实责任。
3.定期排查治理:按照每季度为一个周期进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定期排查治理。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a.排查对象:对生产工作场所、生产设备设施、用电、用气、用油设备、消防设备等进行全面排查。
b.排查内容:检查设备设施的完好性,确认是否存在破损、腐蚀、老化等隐患。
查验设施设备的使用情况,检查是否存在不合格、过期的材料和使用设备。
查看是否有漏电、漏气、漏油等现象,检查是否存在电源接地、消防设备等安全隐患。
c.治理措施:针对发现的隐患,按照优先级和紧急程度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对于重大隐患,要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d.验收和记录:对已完成的隐患整改进行验收,确保整改措施有效。
并将排查治理工作的结果进行记录,包括隐患情况、整改措施、验收结果等。
4.监督与考核:安全生产部门对各部门的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每季度进行一次评估。
对于整改不到位或未按时整改的部门进行批评教育,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5.制度宣传:企业要组织培训,向员工宣传本制度,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并建立相关宣传教育档案,记录宣传教育情况。
6.制度的修订:根据实际需要,安全生产部门可以对本制度进行修订,修订后需及时通知并培训相关人员。
以上是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定期排查治理制度的基本要点,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制定和执行。
同时,要重视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加强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顺利进行。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定期排查治理制度(2)安全生产是企业的首要任务,事故隐患的定期排查治理对于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电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5篇)
电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一条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发电分公司。
第三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安全隐患分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
一般安全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安全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四条各部门应当根据本制度及部门实际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各部门和个人发现安全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接到安全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清,移送有关部门处理并记录备查。
第六条公司依照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章制度、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从事生产活动。
成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小组,明确其职责:(一)定时或不定时地组织隐患检查,掌握公司或部门重大危险源及安全隐患的分布,分析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负责重大安全隐患的现场管理。
(二)制定重大危险源和重大安全隐患应急预案,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备案。
(三)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模拟重大事故发生时应采取的紧急处置措施,必要时组织救援设施、设备调配和人员疏散演习。
(四)随时掌握重大危险源和重大安全隐患的动态变化。
(五)落实整改措施和整改资金,并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对隐患进行整改。
(六)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及时报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等相关信息。
电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文
电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文1.背景介绍2.制定目的本制度的制定旨在:(1)明确电厂安全生产责任和权责;(2)规范隐患排查和治理程序;(3)提升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电厂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二条安全生产是电厂的首要任务,要高度重视、严格执行。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和权责第三条电厂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并明确部门职责。
第四条电厂领导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第五条电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要明确,责任人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六条电厂安全生产要建立健全的责任追究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第三章隐患排查和治理第七条电厂应制定隐患排查计划,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第八条隐患排查工作要定期开展,并记录排查情况。
第九条隐患治理要按照隐患排查计划进行,并制定治理措施。
第十条隐患治理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验收,并报告相关部门。
第四章安全生产培训第十一条电厂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培训制度。
第十二条安全生产培训要定期开展,并记录培训情况。
第十三条安全生产培训要与岗位职责紧密结合,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
第五章信息管理第十四条电厂应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并加强信息收集、分析和利用。
第十五条电厂应定期对安全生产信息进行汇总和报送。
第六章应急管理第十六条电厂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准备工作。
第十七条应急演练要定期开展,并记录演练情况。
第十八条应急事件发生后,电厂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控制事态发展。
第七章监督检查第十九条电厂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二十条监督检查要定期开展,并记录检查情况。
第二十一条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
4.总结制定一套完善的电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于提升电厂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提出的范文可作为参考,在实际制定制度时应根据电厂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通过制度的执行,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电厂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保障电厂的正常运营和员工的安全。
电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3篇)
电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电力安全生产,依法保护电力生产设施、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电力生产的企事业单位,包括电力生产、输送、配电等环节。
第三条电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管理是指通过对电力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确保电力生产安全。
第四条电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整改到位”的原则。
第五条电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管理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各单位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第二章组织领导第六条电力生产的隐患排查工作由电力企事业单位负责,电力企事业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委派专人负责隐患排查工作。
第七条电力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应持续关注电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结果进行审查、批准,并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第八条各级政府应加强对电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对电力企事业单位的监督检查,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隐患排查和评估第九条电力企事业单位应制定隐患排查计划,并将其报送至上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条隐患排查应根据电力生产的特点和工作环境进行,包括对电力设施、设备和工作场所的全面检查。
第十一条隐患排查应注重细节,对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安全性能、维护情况等进行全面了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记录。
第十二条电力企事业单位应根据排查结果,评估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危害程度,并制定整改方案。
第十三条隐患排查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排查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性,如穿戴防护装备、使用专业工具等。
第四章整改措施与验收第十四条电力企事业单位应按照整改方案,针对隐患进行整改,并制定整改时间表,确保整改到位。
第十五条电力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督导和检查,确保整改质量。
第十六条电力企事业单位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完成整改的隐患进行验收,并对验收结果进行记录。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安全生产事故成为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
为了保障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显得非常迫切与必要。
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制度1.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机制为确保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环境的规范与健康,必须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机制。
这一机制包括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具体的操作流程,确保隐患得到全面排查和及时整改。
2.排查指标的制定制定科学合理的初级指标,明确隐患排查的重点内容,包括设备设施、生产工艺、作业人员、环境等方面。
对不同行业或领域,制定相应的专项隐患排查指标,确保全面细致地排查工作的开展。
3.排查人员的培训与考核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制度的有效实施,必须对排查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激励和监督排查人员的工作质量。
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制度1.事故隐患现场整改制度在隐患排查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现场整改。
建立事故隐患整改清单,对每一个发现的隐患进行记录和追踪,确保整改到位。
2.事故隐患责任追究制度对于未及时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事故隐患,必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责任追究。
建立追责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和追责程序,严肃处理违规行为,从源头上杜绝事故隐患的发生。
3.事故隐患宣传教育制度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水平,增强员工对事故隐患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制定宣传教育计划,将安全知识渗透到生产经营单位的每个角落。
四、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的效果评估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是为了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对于这一制度的效果评估,不仅需要考虑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是否得到了全面推进,还要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情况来评估制度的实际效果。
只有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改进,才能提高制度的实施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发电分公司。
第三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安全隐患分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
一般安全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安全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四条各部门应当根据本制度及部门实际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各部门和个人发现安全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接到安全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清,移送有关部门处理并记录备查。
第六条公司依照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章制度、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从事生产活动。
成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小组,明确其职责:
(一)定时或不定时地组织隐患检查,掌握公司或部门重大危险源及安全隐患的分布,分析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负责重大安全隐患的现场管理。
(二)制定重大危险源和重大安全隐患应急预案,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备案。
(三)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模拟重大事故发生时应采取的紧急处置措施,必要时组织救援设施、设备调配和人员疏散演习。
(四)随时掌握重大危险源和重大安全隐患的动态变化。
(五)落实整改措施和整改资金,并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对隐患进行整改。
(六)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及时报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等相关信息。
第七条各部门是本部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
责任主体。
应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第八条保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第九条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安全隐患。
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应当按照安全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安全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第十条建立安全隐患报告和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对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奖励和表彰。
第十一条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
各有关部门对承包、承租单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第十二条上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安监人员依法履行安全隐患监督检查职责时,各部门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
第十三条各部门应当每月、每季、每年对本部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月3日前,下
一季度10日前和下一年1月10日前向安生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统计分析表应当由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
对于重大安全隐患,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安生部应当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重大安全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三)隐患的治理方案。
第十四条对于一般安全隐患,由各部门负责组织整改。
对于重大安全隐患,由公司主要安全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隐患治理方案。
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十五条各部门在安全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安全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止
使用;对暂时难以停止使用的有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第十六条各部门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
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按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
第十七条上级有关部门挂牌督办的重大安全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书面申请予以消号。
第十八条安生部应当指导、监督各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第十九条安生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应当下达整改指令书,并建立信息管理台账。
同时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对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开展的监督检查,并记录备查。
第二十条被挂牌督办的重大安全隐患,在治理结束前应当加强监督检查。
并定期向上级汇报相关情况。
第二十一条各部门及其主要负责人未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导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依照公司管理规定给予处罚。
第二十二条各部门违反本制度,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由安生部按有关规定提出考核:
(一)未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
(二)未按规定上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的。
(三)未制定安全隐患治理方案的。
(四)重大安全隐患不报或者未及时报告的。
(五)未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治理,整改不及时的。
(六)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违反相关管理规定的。
本制度自下文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在安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