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全部术语 (2)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常用专业术语归类

高中政治常用专业术语归类

高中政治常用专业术语归类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错误倾向】: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高中必修三政治与法治万能答题术语

高中必修三政治与法治万能答题术语

高中必修三政治与法治万能答题术语

1. 人权:指人类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如言论、信仰、平等、教育和私人财产等。

2. 公民:指具有特定国籍或居住在特定国家,并享有其权利与义务的人。

3. 宪法:国家的最高法律文件,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机构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4. 法治:指以法律为基础,通过法律制度来管理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

5. 国家:人类社会的最高政治组织形式,具有独立的领土、国民和主权。

6. 政权:指控制和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力量或组织。

7. 三权分立:指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国家权力部门相互独立互制衡的制度安排。

8. 公民权利: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教育、工作、财产等权利。

9. 公民义务:指公民依法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遵守国家法律、参加公共事务、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等。

10. 革命:指以武力或非武力手段推翻旧的政治体制、建立新的政权的行动。

11. 合法性:指政权合乎法律和宪法规定,被人民所认可和接受,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力。

12. 国家主权:指国家独立、自主制定内外政策、拥有最高权力和管辖权的特性。

13. 政党:指为争取政权、参与政治活动,代表特定利益群体的团体组织。

14. 民主:指人民通过选举、公民参与、言论自由等方式,参与政治决策和国家事务管理的政治制度或价值观。

15. 司法独立:指司法机关独立于行政和立法机关,自主行使审判权,保障公正、公正公开、公正公正等原则。

希望这些术语可以帮助你理解政治与法治领域的重要概念,并为答题提供基础知识和思路。请根据具体试题要求进行分析和回答。

2023年高考政治总复习高中政治常考时政名词整理(收藏)

2023年高考政治总复习高中政治常考时政名词整理(收藏)

2023王军高考政治总复习高申政治常考时政名词整

理(收藤)

经济篇

(一〉经济概念类z

1.【宏观经济】即宏观层面的国民经济,包店一国国民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构成(主要分为GDP部门与非GDP部门)、产业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程度(人类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幸福指数)。

2.【微观经济】是指个量经济活动,即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是指个别企业、经营单位及真经济活动,如个别企业的生产、供销、个别交换的价格等。

3.【下行压力】是指下降带来了压力,与”上行压力”同属于新闻常用语。

4.【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5.【经济预期】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进行某项经济活动之前,对未来的经济形势及真变化,冥中主要是市场供求

关系和价格的变化,作出一定的估计和判断。经济预期可以分为四种类型:静态预期;非理性预期、理性预期、适应性预期。

6.【财政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包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又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工具。

7.【中央财政预算】通常称为中央预算,由国务院负责编制中央预算。预算的编制、审查、批准、监督以及预算的执行和调整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8.【正逆回购】债券回购交易指债券交易的双方在进行债券交易的同时,以契约方式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以约定的价格,由债券的”卖方”向”买方”再次购回该笔债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方就是抵押出债券,取得资金的融入方;而逆回购方就是接受债券质押,借出资金的融出方。

2023年高考政治总复习高中时政术语大全(经济、政治、文化、成就)

2023年高考政治总复习高中时政术语大全(经济、政治、文化、成就)

2023年高考政治总复习高中时政术语大全(经济、政

治、文化、成就〉

经济篇

一、以创新点燃科技强国引擎

1.我们党在新时代下应如何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

( 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推进科技创新,需要党继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科技发展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

( 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推进科技创新,需要党支持人大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 3)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要充分发挥党员在科技创新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4)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激发人民群众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2.我国应如何加快科技创新

( 1)坚持创新发展,优化研发投入结构,穷实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

( 2)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坚持市场导向,激发各类科研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

( 3)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完善科研管理、科技评价奖励等制度,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财政支持力度。

( 4)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 5)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健全按生产要素分配机制,提高基础科研人员的待遇。

( 6)要加强科学研究开放合作,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我国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成功经验

( 1)增加经费投入,为科技研发提供了资金保证。

( 2)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科技创新队伍不断壮大,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高中政治常用专业术语归类

高中政治常用专业术语归类

高中政治常用专业术语归类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错误倾向】: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完整word)高中政治180个主观题答题术语

(完整word)高中政治180个主观题答题术语

第一步牢记180个主观题答题术语

01 经济生活

背会、记牢,为高分打基础

术语组1 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

在《经济生活》范围内,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一般应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术语组2 政府(国家)应该如何做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术语组3 企业应该如何做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因此企业要重视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搞好售后服务。

◆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遵循价值规律,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商品。

◆加强管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以较少的资源、较低的成本,生产较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经营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还要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素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企业要搞好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施名牌战略,坚持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

◆企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高中政治大题通用花语

高中政治大题通用花语

高中政治大题通用花语

万能答题术语1﹑文化创新“是什么”――文化发展的实质。

“为什么”——必要性︰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重要性︰文化创新的意义﹑不同性质文化的作用﹑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目的。

“怎么样”――如何展开对外文化交流?

拿重文化的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下等的原则﹔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同时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

响力﹔充分发挥各种传媒尤其是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万能答题术语2﹑如何展开对外文化交流?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下等的原则﹔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同时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

响力﹔充分发挥各种传媒尤其是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万能答题术语3﹑如何发展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行交化创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教育﹑

科学和文化事业﹔增强思想道德建设。

万能答题术语4﹑科学发展观

“为什么”一一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是什么”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②不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危害。

“怎么样”—一①国家︰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增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别·②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转变发展方式﹐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提升资源利用率。③个人︰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准确的消费原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万能答题术语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高中政治常用专业术语归类

高中政治常用专业术语归类

高中政治常用专业术语归类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错误倾向】: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高中政治高考必背各类时政术语汇总(经济+政治+文化+成就)

高中政治高考必背各类时政术语汇总(经济+政治+文化+成就)

高考政治必背时政术语

一、经济篇

(一)以创新点燃科技强国引擎

1.我们党在新时代下应如何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推进科技创新,需要党继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科技发展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

(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推进科技创新,需要党支持人大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3)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要充分发挥党员在科技创新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4)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激发人民群众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2.我国应如何加快科技创新

(1)坚持创新发展,优化研发投入结构,夯实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

(2)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坚持市场导向,激发各类科研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

(3)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完善科研管理、科技评价奖励等制度,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财政支持力度。

(4)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5)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健全按生产要素分配机制,提高基础科研人员的待遇。

(6)要加强科学研究开放合作,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我国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成功经验

(1)增加经费投入,为科技研发提供了资金保证。

(2)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科技创新队伍不断壮大,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3)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高新技术企业的增加加速了科技创新人才集聚、成长,创新主导作用显著增强。

高中政治常用专业术语归类

高中政治常用专业术语归类

高中政治常用专业术语归类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错误倾向】: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高中政治大题答题术语

高中政治大题答题术语

高中政治大题答题术语

高中政治大题是考察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方式。为了在政治大题中取得好成绩,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答题术语和技巧,供参考:

一、论述类大题答题术语

1.阐述原理:在回答论述类大题时,首先要清晰地阐述相关的政

治原理,如XXX主义、XXX思想、XXX理论等。

2.分析问题:结合题目所给材料,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挖掘

问题的本质和核心。

3.举例论证: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可以列举相关的实例或数据

来进行论证,增强说服力。

4.归纳总结:在回答完毕后,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强

调核心观点和价值意义。

二、材料分析题答题术语

1.阅读理解:在回答材料分析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

材料的主题和核心观点。

2.提炼信息:从材料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等。

3.分析问题:结合材料信息,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自己

的见解。

4.归纳总结:对分析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强调核心观点和价值意

义。

三、评价类大题答题术语

1.表明态度:在回答评价类大题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态度,支

持或反对某种观点或行为。

2.分析原因:结合相关原理和事实,分析支持或反对的原因。

3.提出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4.总结评价: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强调核心观点和

价值意义。

四、常用万能术语

以下是一些在政治大题中常用的万能术语:

1.坚持、贯彻、落实、执行等动词:用于强调对某种政策或方针

的坚定支持和执行力度。

2.重要思想、中心思想、核心观点等名词:用于强调某种观点或

思想的重要性和核心地位。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政治思想

- 1.1 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1.1 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

- 1.1.1 夏商周政治思想

- 1.1.2 儒家政治思想

- 1.1.3 道家政治思想

- 1.1.4 法家政治思想

- 1.2 各国政治思想1.2 各国政治思想

- 1.2.1 古希腊罗马政治思想

- 1.2.2 教政治思想

- 1.2.3 启蒙思想

- 1.2.4 社会主义政治思想

- 1.2.5 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思想

- 1.2.6 民族主义政治思想

第二章国家政治制度

- 2.1 国家政治制度的类型2.1 国家政治制度的类型

- 2.1.1 国家政权的分类

- 2.1.2 国家政体的分类

- 2.1.3 国家政权制度与国家政体的关系

- 2.2 中国的政治制度2.2 中国的政治制度

- 2.2.1 中国的领导地位

- 2.2.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2.2.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 2.2.4 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章政党团体和社会组织

- 3.1 党派政治3.1 党派政治

- 3.1.1 中国

- 3.1.2 中国国民党

- 3.1.3 中国民主同盟

- 3.2 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3.2 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 3.2.1 人民团体

- 3.2.2 社会团体

- 3.2.3 社会组织

- 3.2.4 政府非政府组织

第四章政治决策机制

- 4.1 决策的主体4.1 决策的主体

- 4.1.1 国家机构的作用

- 4.1.2 权力机关的作用

- 4.1.3 各种决策机制的比较

- 4.2 决策的程序4.2 决策的程序

- 4.2.1 决策的形式

高考政治时政术语归纳

高考政治时政术语归纳

高考政治时政术语归纳,高中生必备

一、财税政策方面

1.减税降费的作用:

①减税降费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举措,能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效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保持宏观经济稳中向好。

②减税降费能够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发展预期,增强企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最终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2. 对小微企业减税降费:

(1)降低小微企业税费负担,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小微企业大量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2)减低小微企业税费负担鼓励更多的小微企业勇于创业,敢于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我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构建创新型社会。

(3)有利于扩大就业,是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

3.个税改革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大幅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负担,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②有利于增加中低收入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③有利于减轻个体工商户和经营者税收负担,有利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4.提高个税起征点的作用:

①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促进了收入来源单一者与多元者之间的税负公平;

②提高个税起征点,降低了居民整体税负水平,推动形成公平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③增加专项附加扣除,采用个性化的费用扣除标准,综合考虑和尊重了个人生活负担的差异性;

④拓宽低税率适用的所得级距,有更多的人适用低税率,降低了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

5.电信资费降低的意义:

高中政治术语

高中政治术语

一、基础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2、商品交换要求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3、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4、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5、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6、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用劳动为基础。7、商业保险建立在商业原则基础上,是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的体现。8、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9、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10、生产的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1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1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1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14、价值观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15、实践不仅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认识的基础。16、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是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基础。17、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18、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19、民主是专政的基础。2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的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21、“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22、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23、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共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4、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25、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6、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二、前提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2、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效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3、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4、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5、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6、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国家的统一为前提的,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8、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9、和平是发展的前提。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三、目标1、世界贸易组织是目标是:各成员国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其他贸易障碍和

高中政治答题术语

高中政治答题术语

高中政治答题术语

术语是在特定学科领域用来表示概念的称谓的集合,那么高中政治这门学科有哪些术语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政治答题术语,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政治答题术语第一、经济意义

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③(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⑤(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竞争力

⑥(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②(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高中政治答题术语第二、政治意义

对国家的政治意义:

国内有关活动

①(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②(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③(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

高中政治答题术语总结归纳

高中政治答题术语总结归纳

高中政治答题术语总结归纳

1、概念:指政治知识中表述一定概念、状态或性质的术语,如共产主义、君主立宪制、社会经济制度等。

2、原则:指政治知识中表述的原则性的术语,如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原则、九十八条立宪原则等。

3、发展:指在历史上政治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术语,如革命、改革、进步、建设等。

4、观点:指常用来表达政治观点的术语,如正义、历史、世界观、信仰、合法性等。

5、比较:比较政治知识中对比术语,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民主与独裁等。

6、结论:结论性的政治知识术语,如政府法治、人民民主专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术语归类

一、基础

1、价值就是价格的基础。

2、商品交换要求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生产资料公有制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就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4、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水平就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5、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与雇用劳动为基础。

6、商业保险建立在商业原则基础上,就是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的体现。

7、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8、农业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就是基础的基础。

9、工业就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

10、生产的发展就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

11、出口就是对外贸易的基础。

12、商品服务市场就是基础市场。

13、实事求就是就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精髓、出发点与根本点。

1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15、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就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16、价值观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17、共同理想就是实现最高理想基础与必经阶段。

18、实践不仅就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前提,也就是人类认识的基础。

19、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就是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相统一的基础。

20、生产实践就是人们从事政治、教育、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

21、实践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基础。

22、尊重客观规律与客观条件就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与前提。

23、正确认识与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就是进行个人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又就是进行个生选择的基础与前提。

24、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需要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为基础。

25、我们应该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对现象进行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26、正确认识与把握国情,就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27、政治自由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28、民主就是专政的基础。

29、工农联盟就是我国国家政权的基础。

3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建立其她有关的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31、“一国两制”的前提与基础就是一国。

32、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就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

3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4、民族平等就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35、国家力量就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36、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就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二、前提

1、生产资料公有制就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商品服务市场就是基础市场,就是建立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前提。

3、自力更生就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前提与基础。

4、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就是人类有效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5、我国的体制改革就是以维护社会主义根本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为前提的。

6、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就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基本前提。

7、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就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制定与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8、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就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9、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就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10、量变就是质变的前提与必要准备。

11、发挥主观能动性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就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

12、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

13、人的自然属性就是人类得以生存与延续的前提条件。

14、顾全大局,就是成就大事业的重要前提与基础。

15、正确认识与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就是进行个人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又就是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与前提。

16、劳动群众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

17、民主与专政就是相辅相成的,互为前提的。

18、有法可依就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19、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就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20、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就是以国家的统一为前提的,就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

21、中国共产党就是执政党,这就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

22、与平就是发展的前提。

23、与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国家间与平共处的基本前提与必要条件。

三、目标

1、世界贸易组织就是目标就是:各成员国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其她贸易障碍与歧视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促进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2、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民币发行事宜,并以稳定币值为首要目标,同时对各金融机构实行监管。

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4、夺取政权与维护政权,就是政党的政治目标。

5、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就是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与平与发展。

四、目的

1、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的需要。

2、企业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3、消费就是生产的目的。

4、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在于,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极大地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生产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的目的就是在于向会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协助解决其国内经济困难,以平衡其国际收支的逆差,促进国际间的货币合作,维持国际经济的稳定。

6、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更好地认识、改造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