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启超的屈原与楚辞研究

合集下载

怎样评价屈原

怎样评价屈原

怎样评价屈原屈原,一位让世代中华儿女年年记起的先祖,一个让历代文人仕子朝诵夜吟的巨擘,是我们这个民族灿烂精神篇章中的一个厚重的标题。

屈原,是中华民族的一根铁骨。

历数古今中华先贤,列在前几位的,当有屈原。

更有人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具有纪念价值的爱国精神缔造者,他在漫漫长路上的执着求索,在颠沛流离的坎坷境遇里的不断歌吟,在青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为后人树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一、屈原所处的时代屈原生活在战国后期。

这个时期,曾经辉煌灿烂过的泱泱楚国开始逐渐显出颓败的景象。

屈原降生的半个世纪前,令尹吴起鉴于当时楚国“贫国弱兵”的现状,向楚悼王提出了变法主张。

楚悼王不顾贵族的反对,采纳了吴起的建议,“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

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

可是,悼王不久病死,楚国贵族集团乘机起而政变,杀掉吴起,使变法归于失败。

楚国从此更加走向没落。

相反,公元前361年楚国的对手秦国任用商鞅,积极推广新法,“居五年,秦人富强”。

秦孝公死而商鞅被车裂后,新法仍然贯彻了下去,结果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头号强国。

屈原生活的楚怀王、顷襄王两朝,“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

怀王朝,权臣佞幸“好伤贤以为资,厚赋敛诸臣百姓,使王见疾于民”,并且“大臣播王之过于百姓,多赂诸侯以王之地”,使楚国滑到了危亡的边缘。

顷襄王朝,“楚王恃其国大,不恤其政。

而群臣相妬以功,谄谀用事,良臣斥疎,百姓心离,城池不修。

既无良臣,又无守备”,最后弄得郢都陷落于秦军之手。

屈原就是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走上了政治舞台。

二、屈原的生平屈原,名平,出生于楚国王室的贵族之家,为楚王的同姓。

其生卒年据郭沫若考证,为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78年。

他青年时代就开始从政,《史记》本传说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这一段时期,他身居要职,颇受信任,极力施展济民匡世的雄才大略。

梁启超《屈原研究》

梁启超《屈原研究》

屈原研究——梁启超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必推屈原。

从前并不是没有文学,但没有文学的专家。

如《三百篇》及其他古籍所传诗歌之类,好的固不少;但大半不得作者主名,而且篇幅也很短。

我们读这类作品,顶多不过可以看出时代背景或时代思潮的一部分。

欲求表现个性的作品,头一位就是研究屈原。

屈原的历史,在《史记》里头有一篇很长的列传,算是我们研究史料的人可欣慰的事。

可惜议论太多,事实仍少。

我们最抱歉的,是不能知道屈原生卒年岁和他所享年寿。

据传文大略推算,他该是西纪前三三八至二八八年间的人,年寿最短亦应在五十上下。

和孟子、庄子、赵武灵王、张仪等人同时。

他是楚国贵族;贵族中最盛者昭、屈、景三家,他便是三家中之一。

他曾做过“三闾大夫”。

据王逸说:“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

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

”然则他是当时贵族总管了。

他曾经得楚怀王的信用,官至“左徒”。

据本传说:“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可见他在政治上曾占很重要的位置。

其后被上官大夫所谗,怀王疏了他。

怀王在位三十年,西纪前三二八至二九七屈原做左徒,不知是那年的事,但最迟亦在怀王十六年前三一二以前。

因那年怀王受了秦相张仪所骗,已经是屈原见疏之后了。

假定屈原做左徒在怀王十年前后,那时他的年纪最少亦应二十岁以上,所以他的生年,不能晚于西纪前三三八年。

屈原在位的时候,楚国正极强盛,屈原的政策,大概是主张联合六国,共摈强秦,保持均势,所以虽见疏之后,还做过齐国公使。

可惜怀王太没有主意,时而摈秦,时而联秦,任凭纵横家摆弄。

卒至“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本传文怀王死了不到六十年,楚国便亡了。

屈原当怀王十六年以后,政治生涯象已经完全断绝。

其后十四年间,大概仍居住郢都武昌一带。

因为怀王三十年将入秦之时,屈原还力谏,可见他和怀王的关系,仍是藕断丝连的。

怀王死后,顷襄王立,前二九八屈原的反对党,越发得志,便把他放逐到湖南地方去,后来竟闹到投水自杀。

中国文学史先秦文学屈原与楚辞

中国文学史先秦文学屈原与楚辞

中国文学史先秦文学屈原与楚辞◎袁行霈版◎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五章屈原与楚辞第一节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一、楚文化源于中原文化,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

二、政治思想方面和中原很一致。

三、习俗和审美趣味上“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下》),崇尚巫风的习气受夏商文化和当地土著民族风气的影响。

对楚国审美风气影响明显,使其艺术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富有飘逸、艳丽、深邃等美学特点。

四、楚当时由盛而衰,内部政治黑暗,贵族间相互倾轧的社会现实。

第二节屈原的生平和作品一、屈原生平及思想。

(一)两次放逐经历。

一次汉北,一次江南,积聚了深厚的悲痛和思念之情。

(二)主张连横,对理想充满信心,对遭到的不公正待遇充满了哀怨、愤激。

二、楚辞。

(一)“楚辞”之名始见于汉武帝时,这时已经成为专门学问,与“六经”并列。

(二)〔宋〕黄伯思《翼骚序》云:“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楚辞”是指用有楚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创作的诗赋。

(三)直接渊源是《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

祭歌的浪漫精神,影响了楚辞的表现方法及风格特征。

由于楚辞和汉赋间的渊源关系,所以屈原作品又称“屈赋”。

(四)西汉末,刘向辑屈原、宋玉等人作品,编成《楚辞》。

《汉书·艺文志》载屈赋25篇,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认为屈原所作有《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远游》、《卜居》共24篇。

王逸《楚辞章句》目录中,除去《远游》、《卜居》、《渔父》、《大招》,屈原的作品共计23篇。

第三节《离骚》一、概述。

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

(一)“离骚”解释。

司马迁:遭受忧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离骚》者,犹离忧也。

”;王逸:离别的忧愁,《楚辞章句》云:“离,别也;骚,愁也。

”(二)一般认为写于屈原离开郢都往汉北之时。

二、思想。

(一)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和他热爱宗国愿为之效力而不可得的悲痛心情,也抒发了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哀怨,感情反复迸发,形成回旋复沓的特点。

先秦文学五:屈原与楚辞

先秦文学五:屈原与楚辞

3、形式和语言
• 民歌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语言。《离骚》 二句一韵,二韵一节的形式是楚国民歌的基 本形式。字数不等,又多偶句,如最长的句 子如“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等,是九言, 最短 的句子“已矣哉”,三言。其他的六言、七 言为 主。错落中见整齐、整齐中又有变化。
• 《离骚》在简练的语言中吸收了楚国方 言,如“羌”、“侘傺”、 “蹇”,更突出 了民歌 风味。运用大量联绵字,如“零落”、“驰 聘”、 “陆离”(双声),“逍遥”、“偃蹇”、 “骐骥”、 “相羊”(叠韵),叠字如:“謇謇”、 “菲菲”、
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天问》、《九章》(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 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远游》、《卜居》、《 渔父》 。
第三节 《离骚》
• 一、《离骚》解题 • “离骚”二字,历来颇多不同解释: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离骚》 者,犹离忧也。” 班固《离骚赞序》:“离,犹遭也;骚,忧 也,谓已遭忧作辞也。”(按,离同罹。)
5.屈原对于楚辞的贡献
• 不有屈原,岂见离骚。 (《文心雕龙· 辨骚》)。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及其作品 一、屈原的生平和思想
1、屈原的生平:
屈原,名平,字原。屈原出生 于楚国贵族家庭,屈原和楚王一样, 芈(mǐ)姓,出自黄帝颛顼系统 的祝融氏;芈姓族群从商代迁徙 至南方楚地,当传到熊绎时,因功 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阳(也就是 现在湖北省秭归县境内)。
2.楚国民歌和地方音乐是“楚辞” 产生的直接源头。
• 早在周初,江、汉、汝水之间的民歌如《诗经》中的《汉 广》(周南)、《江有汜》(召南)等都产生于楚国,其他 一些文献也保留了不少楚国的民歌,如: • 《论语· 微子》中的《接舆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 《孟子· 离娄上· 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 刘向《说苑· 善说》载,鄂君子晳驾舟出游,水手抱桨而 歌,子晳不懂越国土语,便找人译为楚歌形式,此即《越人 歌》。鄂君子晳为楚康王(前559-前545在位)弟。若此事 可信,则此歌出现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

先秦之三屈原和楚辞

先秦之三屈原和楚辞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志节不灭】



第一部分小结:反复抒发自己对美政理想 的坚定信念,对君王的怨恨,对群小的愤 怒。满腹委屈,一腔牢骚。 以香草象征人格之高洁,以美人象征对政 治理想的忠贞不渝。
第二部分:幻想世界



1、和姐姐女嬃的对话 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 “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 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

2、飞天堂,寻天帝,不遇
朝发轫(rè n)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xuá n) 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yān zī)而勿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徜徉)。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yà )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被楚怀王疏远

《史记》: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 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 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 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 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 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 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 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 ‘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原及楚辞简介

屈原及楚辞简介

三闾(lǘ)大夫
“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是
主持宗庙祭祀,兼管王族屈、景、昭三大姓 子弟教育的闲差事。屈原贬后任此职。 《史记· 屈原列传》裴骃(yīn)集解中说: “骃案《离骚序》曰:三闾之职,掌王族三 姓,曰昭、屈、景。原(屈原)序其谱属, 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可见三闾大夫是一 种掌管三大姓的宗族事务之官。
欣赏蔡琴的《屈原》
左徒
据《史记· 屈原列传》载:“屈原者,…… 为怀王左徒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 ,应对诸侯。” 大多数认为左徒官位在楚国是较高的,是楚国内政外 交的一个主要负责人,而且对屈原任左徒所担负的具 体任务也没有太大的争议。 古今大部分学者据此认为,屈原任左徒所担负的具体 任务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参议国家大事,发号施令 ;二是接待宾客,应付外交事宜;三是草拟宪令,具 体掌握国家的政策方针。 返回
楚辞的题材:
历史传说、神话故事
楚辞的手法:
比,兴,想象,幻想;浪漫色彩浓。
楚辞的句式:
长短不一,灵活多变,(三字节奏)
楚辞的词语:
语气助词多“兮” 语言瑰丽华美 有选择地应用楚方言
• 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 所以后人就用“骚’来指称具有 楚辞特点的诗歌,也称之为骚体 诗。人们常将“风”“骚”并称, 用“风”来概括《诗经》,用 “骚”来概括《楚辞》。
中国的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 兰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 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 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 也。” 起源于中国,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 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 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身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 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自古便有食粽、饮雄黄之说。 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 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屈 原 与 楚 辞

屈 原 与 楚 辞

屈原与楚辞一、屈原生平屈原生活在战国后期。

在楚国,他生活在楚怀王和楚顷襄王时期,这是楚国历史上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在战国的大环境中,屈原又生逢“合纵”、“连横”斗争最为尖锐、激烈的时候。

战国七雄中,秦、楚、齐三国国力最强(秦国改革彻底,军事力量最强;齐国滨海,最为富庶;楚之疆域最大),都具有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条件。

这三国中又以秦、楚斗争最为尖锐。

屈原的一生始终处在时代斗争的漩涡之中。

屈原年轻时颇有才干,“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再加上他出身于王室公族(当时楚国有屈、景、昭三氏同为公族),所以,大约在他23岁左右,被封为“左徒”之职,其地位仅次于“令尹”(楚相)。

屈原在担任左徒期间,“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担负着楚国的内政改革和外交事务。

屈原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则主张“联齐抗秦”,统一中国。

这使屈原受到楚王信任,努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以图有所作为、实现“美政”的时期。

但是几年之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了。

怀王曾令“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这是说屈原受怀王重托,起草改革宪令。

而代表旧贵族集团利益的上官大夫想探知宪令的内容,屈原不告诉他,上官大夫试图抢夺,两人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斗争。

后来上官大夫到怀王那里进谗言,挑拨怀王与屈原之间的关系,怀王轻信上官大夫的话,疏远了屈原。

怀王死后,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楚人(包括屈原)对顷襄王和子兰当初鼓动怀王赴秦之约而导致怀王死于秦、楚国蒙受奇耻大辱之事,十分愤慨,对顷襄王和子兰颇有怨愤之辞。

于是“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被逐出郢都,放逐在江南长江及沅湘流域的荒野之地,过着长期飘泊愁苦的生活。

他沿江而下到过鄂渚(今湖北武汉市)、陵阳(大概在今安徽境内),再折返溯江而上过洞庭,到辰阳、溆浦(均属今湖南省),再过洞庭到达汩罗江畔,历时二十年。

屈原和楚辞

屈原和楚辞
• 心灵历程再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冲突,经历了几 个情感的波折,最后形成感情的瀑布和漩涡。这 个过程的公式是:满怀热情——失望痛苦——彷 徨往复——绝望决裂。
在现实过程的叙述中,诗人的“自我”面对 着三种基本的矛盾冲突:
• 一是“致君尧舜”的努力与昏聩楚王的 “不察”和排斥的矛盾;
• 二是正道直行与党人谗佞的对立; • 三是独立不迁与众芳变质的对立。
三、《离骚》
《离骚》是一首用生命写成的规模宏大的伟大诗篇。 它以空前的规模和气势,生动再现了屈原的人格 力量、爱国情怀及其与社会对立所引起的情感矛 盾。
• 它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政治人格的巨型雕塑,它 是中华民族爱国志士的苦恋情操的交响乐
• 它想象丰富,境界恢宏,情诚怨深,整体和谐。 其内容的伟大崇高和艺术的成熟入化,堪称划时 代的巨著。
• 总之,抒情主人公的人格结构的核心是一个“恋” 字,即对祖国的爱恋;他的情感矛盾的基本状态 是一个“苦”字,即壮志难酬、人莫我知的痛苦。 从情感性质看,《离骚》可以说是一支苦恋式的 咏叹调。
诗人自我形象概括:
•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即可对《离骚》 所塑造的诗人自我形象的基本性质做出比 较完整的判断:
中国古代文学: 先秦两汉魏晋六朝部分
第五章 屈原和楚辞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南北文化的交流与楚国文化的发展 楚辞及其特征 屈原和他的《离骚》 屈原的地位与影响 宋玉及其《九辩》
屈原
• 楚辞的产生,源于江 汉间的民歌,且受到 具有浓厚神话色彩的 楚地巫歌的影响。
在心灵历程的再现中,诗人的Biblioteka 自我”面对 着三种基本的矛盾冲突:
• 一是忠君与罪君的内心冲突; • 二是矢志与随俗的内心冲突; • 三是恋国与去国的内心冲突。

关于楚辞研究的几点看法

关于楚辞研究的几点看法

关于楚辞研究的几点看法楚辞的出现,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现象。

楚辞研究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王国维认为:“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

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足千古。

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

”梁启超说:“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

”所以,推动楚辞研究,应该从研究选题、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学术观点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化与开拓。

这里,笔者结合个人的研究体会,谈谈对楚辞研究的几点看法。

一、楚辞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楚辞研究是一个高难度、高水准的选题,极具影响力、挑战性。

郭沫若说过:“由楚所产生出的屈原,由屈原所产生的《楚辞》,无形之中在精神上是把中国统一着的。

”(《屈原研究》)研究楚辞、研究屈原,既是作家研究、作品研究,又是文学现象研究、文学流派研究、文学风格研究、文学史研究,更是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思维模式研究。

毫无疑义,楚辞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源头之一。

但是这个源头隐在云雾之中,既令人心生敬仰,又让人望而却步。

楚辞,承载了中原文化遥远而博大的传统,又以惊才绝艳的南楚情调风格展现,令人思接千载,又乐观楚风。

关于屈原的历史记载语焉不详,加上楚辞文句的艰难深奥,词旨的委婉曲折,导致了楚辞研究疑义纷纭,很多观点莫衷一是。

这就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留下了空间。

楚辞研究虽然已历经两千余年,但空白点和疑难点仍然很多,当今仍然可以出有影响的学术成果,甚至可能出系列新成果。

姜亮夫先生曾经提出,一个学者一生的学术选题,必须是有生命力的、可以做出系列成果的。

事实上,有些选题是很有意味很有价值的,但其深广性、影响力不够,写完一两篇论文就无话可说了。

20 世纪80 年代初期,笔者曾经指导一名广播电视大学的学生做毕业论文,他自选的是唐代贺知章的诗歌研究。

尽管作者很努力,多年都不放弃这个题目,但限于选题的涵盖面有限(不到20 首诗),就很难继续下去,不要说有所突破了。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第一篇:第五章屈原与《楚辞》第五章屈原与《楚辞》.txt-两个人同时犯了错,站出来承担的那一方叫宽容,另一方欠下的债,早晚都要还。

-不爱就不爱,别他妈的说我们合不来。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一、基本知识1、楚辞:“楚辞”的名称,始见于《史记?酷吏列传》。

其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

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

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2、《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流行的祭祀乐歌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歌,共十一篇。

所祭之神,分天神、地祗、人鬼三类。

天神有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大司命、小司命。

有关的五首歌词,多表现对天神的敬仰和赞颂,写得庄严肃穆。

地祗有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有关的四首诗歌全是恋歌,借对神的恋爱生活的描写,表现人类对纯洁爱情的赞颂,大都清新凄艳,幽渺情深。

写人鬼的只有《国殇》一篇,是对卫国战争中牺牲将士的热烈礼赞,激昂悲壮,刚健质朴。

3、《天问》:屈原所作的仅次于《离骚》的长诗。

它以反诘的形式,一连提出170多个问题,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古史传闻、社会政治、个人生活等,表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广博的知识,表现了诗人大胆怀疑、敢于批判旧观念和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

全诗以四言为主,四句一节,通篇用反诘,参差错落,圆转活脱,被认为是“千古奇文”。

4、屈宋:先秦楚辞作家屈原和宋玉的合称。

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宋玉略晚于屈原,也以楚辞著称,并对赋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后世因以屈宋合称。

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屈原的《离骚》、《国殇》、宋玉的《九辩》2、阅读作品屈原的《山鬼》、《哀郢》、《招魂》、《天问》、宋玉的《风赋》三、思考与练习1、简述“楚辞”的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学习笔记:屈原和楚辞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学习笔记:屈原和楚辞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学习笔记:屈原和楚辞屈原和楚辞楚辞,既指战国时屈原创作的一种“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的新诗体,又指西汉刘向编的一部诗歌总集《楚辞》,书中辑录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和汉代一些文人模仿屈原创造的诗体而成的作品。

《楚辞》和《诗经》都是我国诗歌的源头。

楚辞产生于楚地,其中既有楚文化的特点,又融合着中原文化的某些特征。

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就是楚文化中巫文化影响的产物。

《楚辞》中的一些作品如《九歌》、《阳春》、《白雪》等都是当时楚地的乐曲名称。

长短不一的句式、句尾或句中用语气词“兮”等特点也和中原地区的歌谣体式不同。

而有些作品的四言句式和隔句句尾使用“兮”字则是受中原文化中《诗经》的影响。

可以说,楚辞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共同的产物。

当然,如果没有诗人屈原的创造,也不会有楚辞的成功。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是楚国的贵族。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怀王和楚顷襄王两个时期。

怀王时,曾任怀王左徒,他博闻强志,有一定的政治才能,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对内主张举贤授能。

屈原又有杰出的外交才干,“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深受怀王的信任和重用。

但因为他的改革措施触动了一部分旧贵族的利益,上官大夫靳尚在怀王面前对屈原进行诬陷,离间怀王和屈原的关系,屈原因此遭到怀王的疏远,被免去左徒之职,只做了一个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教育的官,后来还被怀王流放到汉北地区。

屈原被放逐之后,他以前实行的政策全部中止,楚国开始由强盛转向衰败,不但损失了大片国土,最后连楚怀王也被秦国拘留,死在了秦国。

楚顷襄王即位后,屈原因为反对令尹子兰等人的投降政策,再次受到谗害,被流放到江南沅水、湘水一带。

在屈原再次被放逐的期间,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攻打楚国,楚国国都郢都沦陷,顷襄王外逃。

公元前233年,楚国被秦国消灭。

约在郢都沦陷的那一年,屈原投汨罗江而死,死的时间据说是夏历五月五日,后来人们每年的这个时间便到江边举办赛龙舟等活动来纪念他,端午节因此而产生。

2017年屈原及楚辞研究综述

2017年屈原及楚辞研究综述

2017年屈原及楚辞研究综述方铭张鹤(北京语言大学孔子与儒家文化研究所,北京100083)摘要:2017年屈原及楚辞研究创获颇丰,成果显著。

统计本年度出版和发表的论著、论文可知,研究范围大致包括:屈原研究、楚辞作品研究、楚辞学史研究、宋玉研究四个部分。

研究成果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方法新与角度新;二是重视出土文献。

关键词:屈原;楚辞;楚辞学史;宋玉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65(2020)01-0020-132017年国内外出版屈原及楚辞研究论著四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两百余篇,毕业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近60篇。

学者们从文献学、文艺学、语言学、心理学、神话学、考古与地理学、民族与民俗学等角度展开研究,成果包括屈原的生平经历及爱国思想、楚辞与中国文学及文化、楚辞学史研究、宋玉研究等方面。

本文就2017年度屈原及楚辞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一、屈原身世经历研究读《楚辞》,首先需要了解屈原和理解屈原,屈原研究是楚辞学研究的重点。

2017年学者们对屈原的研究涉及:屈原身世、屈原思想精神、屈原人格形象、屈原与其他人物比较研究诸多方面。

屈原世系考订是屈原研究中的疑难问题,周建忠[1]通过对屈氏地域的位置、郢都的定都时间和范围、“堵敖”“成王”以及“邛仲嬭”兄妹关系等问题的考证认为,屈氏“与楚同姓”,源于楚武王,在春秋、战国时期均为大姓,历久不衰。

屈氏家族在战国时代,尤其是楚怀王时期职务较高,势力较大,责任较重,人数较多,其中屈匄、屈原、屈昜都是身负国家重要职务的屈氏成员。

《屈原列传》《新序·屈原章》《离骚赞序》《离骚经章句前序》是研究屈原生平的最重要资料,但是它们之间的文献关系还缺乏准确的认识。

谢天鹏[2]通过对四种文献逐句逐字的对比分析,发现它们在史料选择、史料排列、句式结构和词汇组合方面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因此,这四种文献实际上是具有承袭关系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序·屈原章》是刘向承袭《屈原列传》而又加以补正的成果,因此它异于《屈原列传》的史料就更有价值。

关于对屈原的评价

关于对屈原的评价

关于对屈原的评价一、前人评价汉武帝是汉代第一个热爱屈原作品的皇帝。

而所作赋达82篇之多的淮南王刘安,则是对《离骚》作了很高评价的第一位文学理论家。

刘安称《离骚》兼有《国风》、《小雅》之长,它体现了屈原“浮游尘埃之外”的人格风范,可“与日月争光”。

其后,司马迁为屈原作传,不仅照录了刘安的这些警句,还进一步把《离骚》和孔子删定《春秋》相提并论。

他盛称前者“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是屈原伟大完满人格的写照。

可见,司马迁乃是非常崇拜屈原的人。

但是,后汉的历史学家班固却不尽以司马迁对屈原之评赞为然。

他对屈原及《离骚》的思想倾向是有褒有贬的,甚至是以贬为主的。

班固批评时,有意避开了司马迁,而径直把矛头指向刘安。

他指出,称屈原和《离骚》可“与日月争光”云云,“斯论似过其真”。

班固的人生观是“全命避害,不受世患”。

他以为屈原应像《诗·大雅》所谓的“‘即明且哲,以保其身’斯为贵矣!”他批评屈原不应“露才扬己,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

他也不同意屈原把大量的神化传说融入作品中,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正,经义所在。

但班固也并不否认屈原的作品“弘博丽雅,为辞赋宗。

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空。

”因此,他对屈原的评价是:“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

”后汉的王逸则不满于班固这样的庸俗之见。

他盛赞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石砥,颜如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

至于梁代的刘勰的《文心雕龙》,又概括王逸的观点,写了《辨骚》一章,除证明屈原作品有异于《风》、《雅》的四点以外,也有同乎经典的四事。

宋洪兴祖是继王逸之后整理、注释《楚辞》的又一著名学者。

他曾得诸家善本,参校异同,成《楚辞补注》一书。

洪氏对北齐颜之推所谓的“自古文人,常陷轻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之说,甚为不满。

他从儒家伦理观念出发驳之云:“屈原,楚同姓也。

(最新整理)屈原与楚辞1..

(最新整理)屈原与楚辞1..
“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
《九歌》以祭歌形式,并吸取楚民间神话故事,抒发情感。
《天问》采用卜问形式,涉及大量神话传说,怀疑与批判精神。
《离骚》采撷神话与一些巫术活动,抒写怨情。
《招魂》则直接模仿民间巫觋招魂词形式,带有民间宗教色彩。
总之,楚辞是从楚地巫文化的土壤里生长诗苑奇葩。其奇 特的构思、宏伟的结构、华丽的词采、新颖的语言形式,构 成了完全不同于《诗经》的显著艺术特征。是一种带有强烈 个性和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新文学、新诗体。
屈原的批判也直指昏庸的楚王: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齌怒。
2021/7/26
31
四、《离骚》的艺术成就
《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由诗人独立 创作的长篇抒情诗。
《离骚》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的抒情作品, 但也深刻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政治。
它汲取了北方文化与文学,尤其是《诗经》 的现实主义精神,又在南方巫术宗教的文化 精神的孕育下,形成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2021/7/26
22
《离骚》写作年代
一般认为是在屈原离开郢都往汉北之时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因遭上 官大夫靳尚之谗而被怀王疏远。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 幽思而作《离骚》”。
2021/7/26
23
一、《离骚》解题
司马迁云:“离骚者,犹离忧也。”(遭受 忧患)
2021/7/26
7
2.山河雄奇壮丽
楚国幅员辽阔,拥有突兀的高山,浩瀚 的大泽,奔腾的长江,从而形成了一种 雄奇、壮丽、幽幻的景色。楚地的这种 烟云变幻,气象万千的奇异风光,对诗 人屈原浪漫主义气质的培养,艺术美感 的薰陶,无疑会起很大的作用。

2019年屈原与楚辞研究综述

2019年屈原与楚辞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2023-01-18作者简介:方铭,男,甘肃庆阳人,北京语言大学孔子与儒家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屈原学会会长;冯茂民,男,山东莱芜人,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2019年屈原与楚辞研究综述方铭冯茂民(北京语言大学孔子与儒家文化研究所,北京100083)摘要:2019年屈原及楚辞研究继续推进,成果丰富。

本年度屈原及楚辞研究大致包括屈原研究、楚辞作品研究、楚辞学史研究、宋玉研究、楚辞翻译研究等方面。

关键词:屈原;宋玉;楚辞;楚辞学史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65(2024)01-0064-122019年,国内外出版屈原及楚辞研究论著以及普及读物六十余部,在各类学术期刊等单独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两百余篇,其中包括三十余篇硕博论文。

同时,与屈原、宋玉及楚辞研究相关的会议、活动陆续举办,为屈原、楚辞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将2019年度屈原及楚辞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屈原研究关于屈原生平等的研究,是楚辞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古今学者对屈原的名与字的判定一直存在分歧,清代吴世尚提出了“正则”与“灵均”是本名与字的观点,葛鑫、肖芸[1]认为此说具有合理之处。

黄震云、张广宇[2]根据《后汉书》中最早的屈原庙记载以及《鲁山县志》与王逸的《楚辞章句》,推判屈原是古代南阳鲁山人,指出其他一些有屈原宅、屈原祠的地方,只表明屈原曾移家此处或者是屈原纪念场所。

赵敏俐[3]对屈原的职务与创作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屈原艺术成就的取得与他担任的职位有直接关系,这不仅使他有条件掌握更多的诗歌知识和创作技巧,最终也促使他转变为个体抒情诗人。

同时,黄震云[4]分析了屈原的服饰问题,指出宋代以来所绘制的屈原图像主要是一种江湖形象,屈氏家谱中的屈原服饰则是明代装束。

作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屈原的思想、精神及其现代价值等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吕秀青[5]从富国强兵、举贤授能、明法度三个方面分析了屈原思想中的法家思想成分。

梁启超《屈原研究》

梁启超《屈原研究》

屈原研究——梁启超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必推屈原。

从前并不是没有文学,但没有文学的专家。

如《三百篇》及其他古籍所传诗歌之类,好的固不少;但大半不得作者主名,而且篇幅也很短。

我们读这类作品,顶多不过可以看出时代背景或时代思潮的一部分。

欲求表现个性的作品,头一位就是研究屈原。

屈原的历史,在《史记》里头有一篇很长的列传,算是我们研究史料的人可欣慰的事。

可惜议论太多,事实仍少。

我们最抱歉的,是不能知道屈原生卒年岁和他所享年寿。

据传文大略推算,他该是西纪前三三八至二八八年间的人,年寿最短亦应在五十上下。

和孟子、庄子、赵武灵王、张仪等人同时。

他是楚国贵族;贵族中最盛者昭、屈、景三家,他便是三家中之一。

他曾做过“三闾大夫”。

据王逸说:“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

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

”然则他是当时贵族总管了。

他曾经得楚怀王的信用,官至“左徒”。

据本传说:“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可见他在政治上曾占很重要的位置。

其后被上官大夫所谗,怀王疏了他。

怀王在位三十年,西纪前三二八至二九七屈原做左徒,不知是那年的事,但最迟亦在怀王十六年前三一二以前。

因那年怀王受了秦相张仪所骗,已经是屈原见疏之后了。

假定屈原做左徒在怀王十年前后,那时他的年纪最少亦应二十岁以上,所以他的生年,不能晚于西纪前三三八年。

屈原在位的时候,楚国正极强盛,屈原的政策,大概是主张联合六国,共摈强秦,保持均势,所以虽见疏之后,还做过齐国公使。

可惜怀王太没有主意,时而摈秦,时而联秦,任凭纵横家摆弄。

卒至“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本传文怀王死了不到六十年,楚国便亡了。

屈原当怀王十六年以后,政治生涯象已经完全断绝。

其后十四年间,大概仍居住郢都武昌一带。

因为怀王三十年将入秦之时,屈原还力谏,可见他和怀王的关系,仍是藕断丝连的。

怀王死后,顷襄王立,前二九八屈原的反对党,越发得志,便把他放逐到湖南地方去,后来竟闹到投水自杀。

《典籍里的中国》楚辞观后感作文800字【最新2篇】

《典籍里的中国》楚辞观后感作文800字【最新2篇】

《典籍里的中国》楚辞观后感作文800字【最新2篇】《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作文1央视一套播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时空对话浪漫主义诗人屈原,解读《楚辞》,了解屈原历经磨难、上下求索的一生。

秭归作为屈原故里,屈原是当地人的理想化身和精神寄托。

节目播出当晚,全县掀起了观看热潮,大家情绪高涨、反响热烈。

县文联主席秦晓梅说:“这一期的《典籍里的中国》,我觉得有三个空前的肯定:一是对屈原积极光辉向上形象的空前肯定,二是对屈原故里是秭归的空前肯定,三是对秭归柑橘的空前肯定。

这一期节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内核——不惧艰难、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独立不迁、深固难徙的家国情怀,怜恤百姓的民生理念。

对屈原故里是秭归,央媒这次是一个重拳加持,向全世界亮明了这个观点。

”国家非遗项目“屈原传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承志说:“我们反复吟唱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等等,通过屈原解读给楚怀王听,实际上是解读给我们大家听。

他不仅是文学的,更是精神的;不仅是楚人的,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不仅是古代的,而且是当代的。

屈原当然是秭归的,他从秭归走出去,已经走向了中国、走向了世界。

我们感觉到撒贝宁的汇报就代表了新时代的中华儿女向屈原汇报新时代的幸福生活,汇报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秭归实验小学学生李子炫说:“我在节目当中,看到我们秭归的特产上了央视,我感到特别骄傲、特别自豪。

”大学生郑智露说:“朋友圈被《典籍里的中国》刷屏了。

‘屈原’看到秭归的风景之后,发出赞叹;品尝了秭归的柑橘后,被‘甜哭’了,我感到由衷自豪。

开学后,我会跟同学分享关于我的家乡秭归、关于屈原的一些文化历史,把屈原文化更好传承下去。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作文2:文学的力量与美真实存在,尤其是在伟大的作品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年 1 01 1月
东 南大 学 学报 ( 学社会 科 学版 ) 哲
Jun lo S uha tU i ri P is pyadS ca S i c ) ora f ote s n esy( hoo h n o il c ne v t l e
NO . 2 11 V 0
人 同时 ” 。因为 “ 假定 屈 原 做 左 徒在 怀 王 十 年前 后 ,
那 时 他 的 年 纪 最 少 亦 应 二 十 岁 以 上 , 以 他 的 生 年 所 不 能 晚 于 西 纪 前 三 三 八 年 ” 又 据 《 卜居 》 屈 原 既 。 “ 放 , 年不 得 复 见 ” 《 郢 》 至 今 九 年 而 不 复 ” 三 和 哀 “ 印
纲 挈 领 , 明扼 要 , 简 且运 用 新 的 观点 和 方 法 , 有 创 见 。在 其 他 著 作 中 , 氏还 对 屈 原 的思 颇 梁 想 学 派进 行 了专 门论 述 。梁 氏 的以 上 著述 , 给 当时 和 后 世 研 究 者 以很 大 启示 和 影 响 , 均 在 屈 学 和楚 辞 学 史 上具 有 划 时代 的价 值 和意 义 。
第 1 卷 第 6期 3
Vo _ 3 No 6 l 1 .
论 梁 启 超 的屈 原 与楚 辞 研 究
刘 生 良
( 陕西师范大学 文 学院 , 陕西 西安 7 0 6 ) 10 2
[ 摘
要 ]梁启 超 是 我 国近现 代 资 产 阶级 学 术 思 想 的 启 蒙 者 , 是 开 启 近 现 代 楚 辞 研 也
垠 ’ 山 , 概 就 是 衡 岳 最 高 处 了 ” 因 此 他 设 想 屈 的 大 。

梁 氏 的《 原 研 究 》 屈
《 原研 究 》 屈 是梁 氏 1 2 9 2年 1 1月 3日在 东 南 大 学 文 哲 学 会 讲 学 时 的 讲 演 稿 。后 编 入 《 冰 室 合 饮 集 》 为《 集 》 3 , 文 第 9卷 之 一 。在 此 文 中 , 氏首 开 梁 运 用西方 资 产 阶级 文艺 观点 从纯 文学 和文学 发 展史
国近代思 想 文化及 学术 研究 新风 气 的 意义 。在 屈原 与楚辞研 究 方面 , 先 后 写 了《 原研 究 》 《 籍 解 他 屈 、要 题 及其读 法 ・ 楚辞 》 等重要 著作 , 同样具 有划 时 代 的
价 值 和 意 义 。在 回 顾 2 O世 纪 屈 学 和 楚 辞 学 研 究 历 史 的 时 候 , 们 不 能 不 首 先 注 意 到 梁 启 超 先 生 在 此 我
治 家 、 学 家 和 大 名 鼎 鼎 的 学 者 。 他 在 戊 戌 变 法 前 文
究 , 从文 学史 的角度 肯定 其开 山祖 的崇高 地 位 , 并 这
就 给 学 人 以新 的 启 示 。 梁 氏在 本 节 着 重 考 释 了 屈 原
后 特别 是 晚年在 清 华 大 学 任 教期 间 , 写作 了 大量 著
究 新 风气 的第 一 人 。其 《 原研 究 》 开 运 用 西 方 资 产 阶级 文 艺 观 点 从 纯 文 学 和 文 学 发 展 屈 首
史 角度 研 究 屈原 及 其 作 品 的风 气 , 出 了不 少 新 颖 独 创 的见 解 , 之 汉 代 以来 传 统 的研 究 提 较
方 法 , 多创 意 和 突破 。其《 籍解 题 及 其 读法 ・ 辞 》 解《 辞 》 颇 要 楚 讲 楚 有关 问 题 及 其 读 法 , 提
方 面 的杰 出贡 献 。因 此 , 文 拟 就 其 相 关 著作 以全 本 面评介 和论 述 。

证 传文 , 假定认 这 两篇 为 顷 襄 王 时作 品 , 屈 原 最 “ 则 少 当西 纪前 二八 八 年 仍 然 生存 ” 。梁 氏简 略说 明 了 屈 原合 纵摈秦 的 主张和 见疏被 逐 的经过 , 为 “ 原 认 屈 当怀王 十 六 年 以 后 , 治 生 涯 像 已 经 完 全 断 绝 ” 政 , “ 他脱 离政 治生 活专做 文学 生活 , 概有二 十 来年 的 大 日月” 。又通过 排 列 考 释屈 作 中有关 地 名 及 描 写 景 物的辞 句 , 断 屈 原 除 在 郢 都 、 复 、 庭 、 湘 住 推 江 洞 沅 过 外 , 可 能 到 过 庐 山 和 衡 岳 等 地 。因 《 魂 》 还 招 有 “ 路贯 庐 江” 语 , 涉 江 》 谓 “ 峻高 蔽 日霰雪 无 之 而《 所 ‘
[ 键 词 ]梁启 超 ; 原 研究 ; 关 屈 楚辞 研 究 [ 中图分 类 号]I O . [ 2 6 5 文献标 识 码 ]A [ 文章编 号 ]1 7 - 1 x( o 1 0 - 0 6 0 6 15 1 2 1 ) 6 0 7 - 5
梁启 超 ( 8 3 1 2 ) 近代 著 名 的 思想 家 、 1 7— 9 9 是 政
的 角 度 研 究 欣 赏 屈 原 作 品 的 新 风 气 , 出 了 不 少 新 提
颖 独到 的见 解 , 较之 汉代 以来传 统 的研究 “ 自一 人在 衡 山上过 活 了好 些 日子 , 的 文学 , 独 他
谅 来 就 在 这 个 时 代 大 成 的 ” 屈 原 的 家 庭 状 况 从 其 。
全篇 约 1 5万 字 , 为 七 个 部 分 。在 第 一 部 分 分 里 , 者开 宗 明义 , 出 : 中 国文 学 家 的老 祖 宗 , 作 指 “ 必
作 品 中一概看 不 出 , 表 明“ 放逐 到湖南 以后过 的 也 他
的生平 经历 , 据 《 记 》 文 大 略 推 算 , 为 屈 原 他 史 传 认
“ 该是 西纪 前三 三八年 至二八 八年 间 的人 , 寿最 短 年
亦 应 在 五 十 上 下 , 孟 子 、 子 、 武 灵 王 、 仪 等 和 庄 赵 张
作 ( 编为 《 冰 室合 集 》 , 学术 史 上 具 有 开创 中 后 饮 )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