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对后世诗人影响

合集下载

浅谈屈原及其开创的楚辞对后世的影响

浅谈屈原及其开创的楚辞对后世的影响

浅谈屈原及其开创的楚辞对后世的影响。

学号:12106049 姓名:黄智霞班级:12语教(1)班摘要: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起作品的爱国主义情感深厚而真挚。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诗人,是一座跨越时空的丰碑,也是一个丰富、复杂的“模式”载体。

屈原的爱国情感是十分强烈,两千多年来一直给后世重大的鼓励和鼓舞,屈原也因此成为不朽的爱国典范。

楚辞卓越的艺术成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开始,它的出现,大大丰富了我国文学创作的艺术表现力,尤其是对诗歌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楚辞诗歌浪漫主义屈原“楚辞”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说明这一名称形成于西汉初年。

《楚辞》一书,既非出自一人之手,也非出于一个时代。

楚辞是由屈原宋玉等一方文学人士所创造的,它开创了我国诗歌史方面的成就辉煌,为世人瞩目。

屈原是楚辞创作的第一人,其辞是楚地的歌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中以《离骚》为代表,骚体的意韵更加显著,之后又著有《九歌》、《问天》、《九章》等作品。

楚辞及其作者因思想内容的深刻和艺术表现上的巨大成就,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极其重要地位。

一、楚辞对汉赋的影响楚辞发展到汉代时已经基本定型了,屈原辞赋以及宋玉以下汉人的伤悼屈原,以事名篇的拟骚辞赋已经发展成了完整的楚辞体。

风、骚并称,由来已久,是诗歌创作的典范。

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感,其爱国思想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两千年来一直给后世以巨大的启发和鼓舞。

汉初,遭遇与屈原极相似的贾谊在赴长沙任太傅途中经过湘水,凭吊屈原自沉殉国的地方,怀古伤今,写下了《吊屈原赋》,对屈原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无尽的哀思。

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引用刘安语称誉屈原“与日月争光,可也”,并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的精神自勉,在身心受到巨大摧残的情况下,隐忍苟活,发奋著书,几十年的心血终于结晶成为传世名作《史记》;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屈原故事及后世评价

屈原故事及后世评价

屈原故事及后世评价战国时代,称雄的秦、楚、齐、燕、赵、韩、魏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

那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正当青年,为楚怀王的左徒官。

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

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

那时西方的秦国最强大,时常攻击六国。

因此,屈原亲自到各国去联络,要用联合的力量对付秦国。

怀王十一年,屈原的外交成功了。

楚、齐、燕、赵、韩、魏六国君王齐集楚国的京城郢都,结成联盟,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

联盟的力量,制止了强秦的扩张。

屈原更加得到了怀王的重用,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屈原作主。

因而,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原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说他夺断专权,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

挑拨的人多了,怀王对屈原渐渐不满起来。

秦国的间谍把这一情况,报告秦王,秦王早想进攻齐国,只碍着六国联盟,不敢动手,听到这个消息,忙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商量。

张仪认为六国中间,齐楚两国最有力量,只要离间这两国,联盟也就散了。

他愿意趁楚国内部不和的机会,亲自去拆散六国联盟。

秦王大喜,准备了金银财宝,交给张仪带去。

张仪将相印交还秦王,伪装辞去秦国相位,向楚国出发。

张仪到了郢都,先来拜访屈原,说起了秦国的强大和秦楚联合对双方的好处,屈原说:“楚国不能改变六国联盟的主张。

”张仪告诉子兰:“有了六国联盟,怀王才信任屈原,拆散了联盟,屈原就没有什么可怕了。

”子兰听了,十分高兴。

楚国的贵族就和张仪连成一气。

子兰又引他拜见了怀王最宠爱的王后郑袖,张仪把一双价值万金的白璧,献给了郑袖。

那白璧的宝光,把楚国王后的眼睛都照花了。

郑袖欣然表示,愿意帮助他们促成秦楚联盟。

大家认为:"要秦楚联合,先要拆散六国联盟;要拆散联盟,先要怀王不信任屈原。

子兰想了一条计策:就说屈原向张仪索取贿赂,由郑袖在怀王面前透出这个风声。

张仪大喜说:"王后肯出力,真是秦楚两国的福分了!" 张仪布置停当,就托子兰引见怀王。

离骚:解读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

离骚:解读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

离骚:解读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
1. 引言
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作者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思想家和政治家。

离骚以其深沉的思想和浓厚的爱国情怀而闻名,本文将深入解读离骚中体现的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

2. 屈原简介
•屈原生平介绍
•离骚创作背景说明
3. 离骚概述
•离骚诗歌形式和特点介绍
•离骚主要内容概括
4. 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离骚这首伟大的诗篇中,我们可以看到屈原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对祖国的热爱与忧虑
•描述屈原对祖国秦国强盛的向往与忧虑
•分析离骚中体现出来的祖国之美与危机感
4.2 政治意识与民族意识觉醒
•离骚中表达出的反对暴政、呼唤民主的思想
•屈原视民族利益为至高无上,并倡导团结与斗争
4.3 忠诚与自我牺牲精神
•屈原在离骚中表现出为国家与民族奉献一切的决心
•解读离骚中体现的忠诚和自我牺牲精神
5. 离骚影响力与传承
离骚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章将着重探讨离骚
的影响力和其在文化传承方面做出的贡献。

6. 结论
屈原通过《离骚》一诗,展现了他浓厚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这首
诗不仅代表了屈原个人的情感回忆,更蕴含了深刻的政治意义和国家荣辱观念。

虽然时光已逝,但离骚中所抒发的爱国主义情怀依然激励着后人追求民族复兴
和国家财富。

参考文献
(根据需求,列出参考文献信息)。

屈原的爱国精神与时代价值

屈原的爱国精神与时代价值

屈原的爱国精神与时代价值屈原,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爱国精神深深地刻在了中国人的心中。

作为一个高中生,如何理解他的爱国精神,并将其融入到时代的价值观中,这是我思考的问题。

首先,屈原的爱国精神体现在他对祖国的深情厚意上。

从他的作品《离骚》中可以感受到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痛惜。

他写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苦乐不能移,岂因祸福遑。

”这是屈原在流亡期间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他对国家的痛苦并不是因为他被贬谪,而是出自他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与祈愿。

这种对祖国的深情,启示了我们时代价值观中珍视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

其次,屈原的爱国精神体现在他对民众疾苦的关注上。

当时,屈原目睹了秦国的统治下,百姓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

他身居高位,却心系于百姓,痛心疾首。

屈原在《九歌》中提到:“终朝唯志念,何时我更得。

”这表达了他对平民百姓疾苦的体察和对国家未来的期盼。

他的爱国精神告诉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要有同样关注社会民生、关爱他人的精神。

最后,屈原的爱国精神体现在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上。

屈原是楚国的贵族子弟,但他热衷于学习,尤其是对于诗文的创作。

他不仅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杰出的诗人,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作品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屈原的作品中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让我们感受到了团结一致、互帮互助的时代价值。

因此,我们作为当代高中生,应该从屈原的爱国精神中汲取力量,将其融入到我们当下的时代价值观中。

我们应该以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关注国家民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其在我们的行为和思想中得到体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继承和发扬屈原的爱国精神,将其与时代的价值观相结合,为我们新时代的中国添砖加瓦。

屈原的爱国精神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灵魂,也启发了我们当代高中生对爱国精神的认识。

我们应该以屈原为榜样,保持一颗滚烫的爱国心,为国家进步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浅论屈原文学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浅论屈原文学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浅论屈原文学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摘要】屈原在文学创作上的影响、地位主要表现在:开创了个性化文学;推动了爱国主义文学的形成、发展;开创了新的诗歌体裁;奠定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提出了“发愤以抒情”的悲剧理论;形成了中国山水文学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屈原爱国精神浪漫主义香草美人一、屈原的简介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

出身于楚国贵族,曾得到楚怀王的信任,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二、屈原的文学创新对后世的影响(一)“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香草美人”是一种文学传统,最早是王逸提出来的。

汉代王逸在《离骚》序中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配谗佞。

后以“香草美人”比喻忠贞贤良之士。

现在对“香草美人”的解释是美人、香草。

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

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

总之,《离骚》中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 。

“香草美人”象征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重大影响,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

屈原的“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继承并发挥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屈原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情感的解放,从而造成了全新的、富有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

由于这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就不能满足于平实的写作手法,而需要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绮丽的幻想,是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弘瑰丽的特征。

这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后代的个性和情感强烈的诗人,如李白、李贺等,都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

中国古代的精神激励案例

中国古代的精神激励案例

中国古代的精神激励案例中国古代历史悠久,众多古代精神激励案例至今仍然影响着现代社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国古代的精神激励案例。

一、岳飞——以民族精神催发民族自豪感岳飞是中国宋代一位著名的将领,他有着令人敬佩的伟大精神。

他在抵抗金国侵略时表现出了坚不可摧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勇气,成为了中国国民的英雄。

岳飞是一位非常忠诚于国家的人,他坚信中国应该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敌的侵犯。

尽管他多次被朝廷陷害,但他从未放弃自己的信念,最终在对抗金国的战斗中,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中国民族争取到了尊严和自豪。

岳飞的事迹激励着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他的忠诚和坚持成为了中国人民奋斗的榜样。

在现代中国,他的精神激励人们勇于面对困难,追求自由和正义。

二、孔子——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标准激励后世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代表。

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这一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孔子的思想鼓励人们注重道德修养、家庭和睦、国家治理和世界和平。

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以及个人责任感和自律精神的重要性。

孔子的理念激励着后世的人们,使他们在人生的各个层面上都自觉做到更好,力争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

三、屈原——传承爱国主义情怀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诗人。

在面对楚国内部的腐败和外部的侵略时,他坚持捧心报国,为了国家的利益甘愿牺牲自己,被后世尊称为爱国诗人。

屈原的精神激励着后世的人们,他的爱国主义情怀使之成为了中国文化中富有哲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作品《离骚》和《天问》等反映了他对国家困境的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这些作品激发了人们对国家命运的热爱和投身国家发展的热情。

四、文天祥——以爱国情怀鼓舞人们奋勇抗争文天祥是中国古代明代的一位伟大爱国将领和文学家。

他在抗元战争中表现出了出色的勇气和决心,他的诗作鼓舞了国民抵抗外敌的士气。

文天祥的作品《过零丁洋》和《正气歌》等作品,描绘了他对国家困境的深思和他对自由和民主的追求。

屈原求索精神及其现代解读

屈原求索精神及其现代解读

屈原求索精神及其现代解读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中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创作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政治抒情诗——《离骚》,创造了楚文化最灿烂的代表性作品——《楚辞》,开启了诗人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

但是屈原对于后世的影响,不仅仅是作为一位诗人和文学家,而首先是作为一位爱国者,作为一位品行高洁、忠于理想、矢志不移的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符号出现的。

李长之先生说,屈原与其同时代的孔子,是“中国精神史上最伟大的纪念像,是中国人伦之极峰。

孔子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屈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心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自屈原开始的求索精神,在肩负着文化传承使命的中国知识分子阶层中,更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注与探求屈原、屈原的求索以及彼时文化背景的多重、复杂、丰厚的内涵,从而对“求索”精神作出符合历史本原的解读,才能更顺畅地实现与时代精神的对接。

屈原求索精神的背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儒与道屈原的求索精神“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求索精神内核。

“求”是求证,“索”是探索。

屈原的求索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求索“美政”变法,举贤授能屈原“美政”理想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

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

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屈原主张改革,推行法制。

他在《离骚》中对当时楚国的君主怀王提出要求说:“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清屈复说:诗中的“壮”指“美政”,“秽”指“秽政”,“度”,指旧的法度。

著名学者马茂元亦说:“‘弃秽’,谓扬弃楚国腐化黑暗的政治法度,加以改革。

‘此度’,指现行的政治法度。

”他要楚王实行美政,扬弃秽政,改革现状,废除旧制。

由此看出,屈原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改革家。

他在另外一首诗歌《惜往日》中阐述了改革的具体实践:“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

对屈原爱国情怀的理解

对屈原爱国情怀的理解

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需要结合个人的感受、对书籍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作者观点的思考。

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爱国诗人之一,他的爱国情怀体现在《离骚》这篇代表作品中。

以下是对屈原爱国情怀的一些理解: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在《离骚》中,屈原表达了对国家的深切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他视国家如家,将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

他认为自己应当为国家的兴衰负责,这种责任感是他爱国情怀的重要体现。

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屈原通过《离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他关注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对当时的政治现状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他以诗篇表达了对社会不公、民生困苦的关切,同时提出了一些对国家复兴的设想。

舍身成仁的决心:屈原的爱国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的时刻在于他选择投江而死,表达了为国捐躯的决心。

他在面对国家危难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个人的舍身成仁,以期唤起人们的觉醒,使国家摆脱困境。

文学表达与影响:屈原通过《离骚》这一杰出的文学作品,将自己的爱国情怀通过艺术的形式传达给后人。

他的文学创作成为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文学的典范,激励着后来的文人士人投身国家建设,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总体而言,屈原的爱国情怀不仅表现在他对国家政局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更体现在他为国家献身的决心和通过文学表达传承的精神。

他的爱国情怀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屈原,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他的爱国情怀深深植根于他的心灵深处,通过《离骚》这篇代表作品,他用激昂的文字表达了对国家的深切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展示了他崇高的爱国情怀。

在《离骚》中,屈原以豪放而激烈的诗歌语言,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

他将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将国家视作自己的家,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

他对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批判,凸显了他对国家兴衰的关切之情,彰显了他忧国忧民的责任担当。

在面对国家危难时,屈原展现了舍身成仁的决心。

浅析屈原的爱国主义与浪漫主义

浅析屈原的爱国主义与浪漫主义

浅析屈原的爱国主义与浪漫主义姓名:学号:专业:摘要:爱国主义是长期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体现在他的“美政”理想上;表现为与党人群小的坚决斗争;对故土、故都的依恋;重视人民群众的民本思想。

屈原的爱国思想和“忠君”是密切结合的,这是他的历史局限。

屈原爱国思想的形成,既有当时的客观条件,又是他主观修养的结果。

屈原是积极浪漫主义的伟大诗人,其创作的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积极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所谓屈“骚”传统。

关键词:屈原;爱国主义;浪漫主义一、屈原的爱国主义屈原,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生活于楚怀王和顷襄王时期。

他是楚王室的远房宗亲,有着过人的才华,他洞悉列国形势,对楚国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诗人为挽救楚国于危难之中,实现“存君兴国”的夙愿,在思想保守的楚国倡导并推行了一系以“美政”为核心的政治改革。

由于改革触犯了旧贵族既得利益,遭到了贵族群小的极力诋毁。

尽管诗人“忠而见疑,信面被谤”,但诗人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与权奸的斗争中显示了高标节操,爱国赤诚。

诗人一生坎坷,在痛苦中孕育的诗篇显示了诗人拳拳报国心,殷殷故国情。

其爱国主义精神名传千古,垂范后人。

屈原的作品不是单纯的文学,它艺术地概括了战国时代新旧两种制度的矛盾冲突;揭示了楚国宫廷内部进步与腐朽势力惊心动魄的斗争,是那个时代的诗史。

同时,它塑造了屈原这一进步的政治家,为真理而献身的斗士和伟大的爱国诗人的光辉形象,诗人的爱国主义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坚定不渝的“美政”理想。

《离骚》一诗形象而又扼要地陈明了屈原的“美政”理想,我认为“美政”理想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选贤任能,二是修明法度,正如诗中所说“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屈原还有意列举了伊尹、傅说,吕望、宁戚等一批出生卑贱却能得遇明君从而施展抱负的事例:“勉升降以上下兮,求榘矱之所同。

屈原的爱国精神

屈原的爱国精神

屈原的爱国精神屈原,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爱国精神流传至今,激励着我们。

屈原在楚国的时代,他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的爱国精神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首先,屈原的爱国精神体现在他对楚国的忠诚。

他是楚国的忠臣,为楚国建设出谋划策,尽心尽力,从不求回报。

他以国家的利益置于手足亲情之上,在他的著名著作《楚辞》中,他深情地吟唱着对楚国的思念与忧虑,表达了他对楚国的热爱之情。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楚国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赞美,使楚文化得以传承。

其次,屈原的爱国精神体现在他对民众的关怀。

在他担任楚国官员的时期,他关心百姓的疾苦,不辞辛劳地为民众谋福利。

他积极推行农业改革,提出“废谷补粟”的口号,鼓励人们种植谷物以确保人民的吃饭问题。

他还提倡团结和合作,主张减轻农民负担,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他的种种努力都是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深爱。

再次,屈原的爱国精神体现在他不畏艰险的勇气。

在他所处的年代,楚国正受到强大的敌对国家的侵扰,屈原积极参与抵抗外敌的斗争。

他不畏艰险,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

尽管他曾多次受到诽谤和排挤,甚至被贬斥,但他依然毫不动摇地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国家的繁荣而奋斗。

最后,屈原的爱国精神体现在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他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抱有深切的忧虑,并在他的《离骚》中表达出来。

他对权臣的蜂起和政治腐败感到不安,他担心这些因素会导致国家的衰落和民族的消亡。

他的《离骚》揭示了他深深的爱国之情,他渴望国家能够振兴与复兴。

总之,屈原的爱国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他的忠诚、关怀、勇气和忧虑都是我们作为现代高中生应该学习和继承的品质。

他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作为新一代的中国人,我们应该怀有强烈的爱国之情,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只有每个人都能以屈原为榜样,发扬爱国精神,中国才能实现繁荣昌盛的明天。

有关屈原的故事和诗歌

有关屈原的故事和诗歌

有关屈原的故事和诗歌
屈原,生于战国时期,是楚国的一位贵族,也是楚国的政治家
和爱国诗人。

他在政治上主张变法,力主联齐抗秦,但是他的政治
主张并没有得到楚王的重视,反而遭到了排挤和流放。

在流放期间,屈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离骚》。

《离骚》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的抒情长诗,它以其优美的语言、深
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想象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离骚》是屈原在流放途中写下的,诗中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深
沉思念和对政治现实的不满。

诗中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
我独醒”表达了屈原对时局的痛心疾首,同时也表现了他的高尚品
格和坚定立场。

此外,屈原还创作了《天问》、《九歌》等名篇,
这些诗歌都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创作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屈原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他的诗歌被后人誉为“楚辞”,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
一个重要篇章。

屈原的诗歌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政治、历史、哲学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
时局的批判意识,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
真理、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总的来说,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故事和诗歌对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以其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时局的批判意识,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真理、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他的故事和诗歌永远闪耀着光芒,激励着人们前行。

浅论屈原文学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浅论屈原文学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浅论屈原文学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摘要】屈原在文学创作上的影响、地位主要表现在:开创了个性化文学;推动了爱国主义文学的形成、发展;开创了新的诗歌体裁;奠定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提出了“发愤以抒情”的悲剧理论;形成了中国山水文学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屈原爱国精神浪漫主义香草美人一、屈原的简介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

出身于楚国贵族,曾得到楚怀王的信任,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二、屈原的文学创新对后世的影响(一)“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香草美人”是一种文学传统,最早是王逸提出来的。

汉代王逸在《离骚》序中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配谗佞。

后以“香草美人”比喻忠贞贤良之士。

现在对“香草美人”的解释是美人、香草。

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

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

总之,《离骚》中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 。

“香草美人”象征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重大影响,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

屈原的“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继承并发挥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屈原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情感的解放,从而造成了全新的、富有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

由于这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就不能满足于平实的写作手法,而需要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绮丽的幻想,是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弘瑰丽的特征。

这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后代的个性和情感强烈的诗人,如李白、李贺等,都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

浅议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

浅议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

浅议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刘洁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摘 要:本文阐述了屈原作品产生的根源,探析屈原爱国主义的表现,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屈原的作品,高唱“美政”的理想,洋溢着浓厚的爱国主义理念,阐释了其为自身理想,敢于同邪恶做斗争的勇敢,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他的作品洋溢着激情,充满想象,它将永远垂范于后世。

关键词:屈原;爱国主义;浪漫主义作者简介:刘洁(1980.6-),女,汉族,陕西渭南人,助理研究员,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63-02屈原是目前我国整个文学历史上第一位以爱国主义著称的伟大诗人,当然也是目前有文字记载的诗人,他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屈原生活在战乱纷争的战国时代,有着卓越的才能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得到了楚怀王信任,官至“左徒”。

在战国七雄争霸时期,只有齐国和母国楚国才能秦国实力相匹敌,所以在这一形势下,屈原主张对内实施改革,对外实施联合齐国抗秦的政策,但是,实际上这一对政策,却使得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受到极大损害。

于是各种排挤和陷害接踵而来,最后还被流放。

在流放期间,屈原仍然坚持自己的政治观点。

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自身抱负能够得以诠释,屈原不惜奔走先后。

自己的遭遇和严重的社会矛盾激发了屈原内心的巨大忧愤,从此他拿起笔抒阐发自己对国家的热爱,斥责那些小人误国误民,正是这些主张,造就了不朽诗篇。

而他在长期的流放中,广泛地接触了楚地民歌,找到了一种最适宜的抒情形式,并且以他绝妙的才华,全面了解和借鉴其他艺术体系的内涵,结合具体价值理念,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内涵的全面阐述。

在他的诗篇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自己报国无门的人生悲剧,在极度的痛苦绝望中,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屈原最终投汩罗江而死。

一、楚人的爱国传统由于楚国历史发展可知,楚人是在长期的生存危急中坚挺下来的,恶劣的生存环境使楚人在坎坷发展中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与此同时,长期的民族歧视大大激发了楚人独立自主的民族观念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试论屈原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试论屈原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试论屈原作品对后世的影响《离骚》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汉代以后,后世文人无不对屈原推崇备至。

究其原因,似可归功于屈原那砥励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以及在逆境之中敢于坚持真理、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

屈原的遭遇是中国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士子普遍经历过的,因此,屈原的精神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

西汉贾谊因为才高受嫉,谪迁长沙,作《吊屈原赋》,以屈原自拟。

司马迁向以“立德、立功、立言”自励,“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报任安书》),却惨遭宫刑,司马迁从“屈原放逐,著《离骚》”的事迹中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完成了《史记》的撰述。

梁代钟嵘《诗品》说李陵的诗作“其源出于楚辞。

文多凄怆,怨者之流”。

陶渊明《感士不遇赋》:“夷皓有‘安归’之叹,三闾发‘已矣’之哀。

“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感哲人之无偶,泪淋浪以洒袂。

”直是把屈原的旨趣当作自己的行为准则。

唐代诗人李白豪迈地宣称:“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李白的'很多作品也同屈原的《离骚》一样,往往大量编织神话传说、日月风云和历史人物,构成具有象征意义的雄奇图画。

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忧国忧民的精神,也与屈原有渊源关系,他在《戏为六绝句》中说:“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声称不仅要学习屈原作品的文采,而且要学习屈原作品的思想内容。

特别是在外族入侵、国破家亡的紧急关头,爱国志士们多以屈原的气节来鼓励自己。

南宋词人刘克庄在金人入侵的形势下,写诗颂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示自己决不投降敌国的坚定信念。

他在《屈原》一诗中说:“芈姓且为虏,累臣安所逃。

不能抱祭器,聊复著《离骚》。

”在现代文学史上,受屈原精神影响的作家更多,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战国之世……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骚》。

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后人惊其文采,相率仿效,以原楚产,故称‘楚辞’。

屈原对于中国文化之功过

屈原对于中国文化之功过

屈原对于中国文化之功过——试论屈原精神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负面影响平瑭县克度中学姜胜勇内容摘要:屈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人物,他的思想和精神,令后代文人无不推崇。

以致后世文人在言行举止和行为准则上都烙有深深的“屈原印记”。

可从后世历代文人的“屈原印记”中,我们看到屈原精神与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矛盾和错位。

本文就屈原的“避世”行为,屈原的“自沉”举动,屈原的“爱国”理念来谈屈原精神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屈原印记“避世”行为“自沉”举动“爱国”理念负面影响屈原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成就非凡的人物,他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自屈原之后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犹如江水滔滔,源源不尽。

同时,由于屈原的独特经历和爱国举动,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

正由于此,屈原成了一个历史与文化的象征。

他与关汉卿并列入世界100个历史文化名人,作为中国仅有的影响世界文化发展的两位文化名人之一。

然而,在这些光环的背后,屈原精神对后世的影响任何呢?笔者认为,在总的历史长河中屈原地位功不可没。

影响甚为积极和深远。

但在整个文化领域中,屈原精神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一屈原的“避世”行为影响我国文人对改造社会的淡泊和冷漠屈原生于“楚威王元(前339)年正月十四日”①自认为是上古帝王颛顼氏的后代,属楚国公族。

曾“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王甚任之”②由此可见,屈原起初深受楚王器重。

且也雄心勃勃、励精图治,总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可后来却遭小人猜忌,楚王疏远即“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③应该说,政治上遭排挤、事业上受挫折乃人之常情,不足为怪。

然而,从“王怒而疏”后,屈原却选择了一条与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截然不同的道路。

在生活方面,他流浪天涯、飘荡不定。

思想上,他诅咒社会与现实。

精神上,他将感情和理想都寄情在“天帝”、“美人”、“香草”等虚无飘渺的意象之中。

浅谈屈原对后世的影响

浅谈屈原对后世的影响

浅谈屈原对后世的影响屈原,名平,字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他的生平事迹和文学创作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必要了解屈原对后世的影响,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一、屈原的生平与创作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那是一个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时代。

屈原凭借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爱国情怀,在楚国政坛崭露头角。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遭到了排挤和陷害,最终投江自尽。

屈原的文学创作主要集中在诗歌方面,其中《离骚》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

此外,屈原还创作了《九歌》、《天问》等作品,这些作品同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二、屈原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屈原的诗歌创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楚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屈原的影响下,后世许多诗人纷纷模仿楚辞的风格进行创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学流派。

其次,屈原的诗歌内容深刻,思想深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他的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悲愤。

这些情感和主题在后世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屈原对后世民族精神的影响屈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更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精神的爱国诗人。

他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的忠诚深深感染了后世的人们。

在屈原的影响下,中华民族形成了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得到传承和发扬。

无论是在抗击外敌入侵的战争中,还是在建设国家的伟大事业中,人们都能够感受到屈原精神的激励和鼓舞。

这种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源泉,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四、屈原对后世教育的影响屈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创作也成为了后世教育的重要内容。

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屈原,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位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地激励着我们,不断激发着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与追求。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更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

本文将从屈原的人物背景、他的作品以及他的爱国精神在当代的意义三个方面,论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屈原的人物背景。

屈原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乱世动荡的时期,各国频繁发生战争。

屈原所处的楚国是一个强大而复杂的国家,他有着较高的地位和权力。

然而,由于忠诚于国家、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屈原在某个时期遭到了内外的排挤与诽谤,最终被赶出了楚国。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屈原的作品。

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卜居》等。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离骚》了。

《离骚》是屈原表达他对祖国的深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之情的一篇长篇抒情诗。

在《离骚》中,屈原通过描述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表达了对祖国的强烈爱意。

他写道:“东皇太一以窥日月为盗;盘扣之晖,旦暮东隅。

”这表达了他对祖国的关注,希望有一位至高无上的帝王能够统一各国,消除战乱。

最重要的是,屈原的爱国精神对于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屈原的坚定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我们珍爱和热爱我们的祖国。

无论是在和平年代还是在战乱年代,我们都应该始终保持爱国热情,为了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其次,屈原的爱国精神教导我们要有忠诚的情感和责任心。

作为中国的公民,我们应该忠诚于我们的国家,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奋斗。

最后,屈原的爱国精神教育我们要有担当和奉献精神。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贡献给国家和社会。

总之,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的重要价值观。

他的人物背景和作品展现了他对祖国的深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他的爱国精神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激励着我们珍爱和热爱我们的祖国,坚守忠诚与责任,担当并奉献给国家与人民。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怀揣屈原的爱国精神,为我们的祖国贡献力量,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屈原对后世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屈原对后世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屈原对后世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爱国人士。

他的诗歌作品、思想和精神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屈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学创作方面: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在《楚辞》中留下了大量精彩的诗歌作品,为后世诗歌作品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很多文学家和诗人的创作。

二、历史事件方面: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忠诚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所表达的爱国思想和为民除害的决心,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成为后世人民爱国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参考。

三、文化观念方面:屈原强调了诗歌的歌唱性和艺术性,提出了“君子好逑,小人好色”的观点,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思想。

他的思想和精神对今天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
导作用。

屈原对后世的影响和现实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他的诗歌和思想精神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今天,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继承屈原的文化遗产,弘扬他的爱国精神和忠诚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对后世诗人的影响
摘要:“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做家谱的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屈原正是以他最执著、最具影响力的爱国思想构建了中国的脊梁。

他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润泽了一代代炎黄子孙的心田,使这种爱国精神成为我国诗歌的永恒主题之一。

关键词:屈原爱国主义后世诗人
一、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1.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他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他了解“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深情地“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他深知人民的苦难,希望有所作为,以拯救平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当他看到人民在战乱中遭受苦难时。

万分痛苦,甚至挥泪长恸,“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屈原诗歌中出现的带有楚地方色彩的衣食名物及娱乐等方面的内容,是从下层人民的审美眼光描写的;他的作品中所表现的楚地方民风民俗,淳朴贴近,也是他接近人民生活的明证。

他认识到人民的苦难,体会到人心向背的意义,并为此大声疾呼。

2.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他对祖国的眷念和忧虑上。

他在《橘颂》中歌咏橘树“不离故土”之秉性,表达自己热爱祖国的情慷。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屈原出生于楚国,与楚王
同姓,对楚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感情。

他把个人和祖国联系在一起,忧虑的永远是国家的前途:“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在“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的时代,才士游历列国,以谋求功名富贵,施展政治抱负,已成为风尚。

而屈原宁肯长眠于汨罗江水,也不愿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

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说:“生不得力争而强谏,死犹冀其感法而改行,使百世以下问其风者,虽流放废斥,由知爱其君。

眷眷而不忘,臣子之义尽矣。


3.屈原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时时关心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为实行“连齐抗秦”,他不辞辛劳地出使齐国,为追求“美政”。

他呕心沥血地上下求索,甚至不顾个人生命安危地逆流抗争:“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屈原正直伟岸,在生死存亡、大是大非面前,他坚持原则,绝不与佞臣同流合污,也绝不随波逐流。

他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但其壮丽的诗篇中,强烈的表现了自己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思想。

二、杜甫对届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1.杜甫诗与屈原诗之所以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正是因为屈原热爱人民,为民生疾苦奔走呼号,他的爱国与爱民是一致的。

屈原心系民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遭怀王疏远顷赛‘漉放,在走与不走的问题上,也有过激烈能思想斗争。

最终结果呢?《远游》写道:“涉青云以泛滥游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怀余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

”之所以最终欲去不能,欲去不忍,是因为低头忽见“旧乡”。

而“旧乡”在董运庭先
生认为那就是“民生疾苦,亟待拯救。

”杜甫的诗歌创作,也多是关心民生疾苦。

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当时杜甫的生活已经非常贫困,却能推己及人。

《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哀江头》、《北征》等代表作品都是杜甫可贵的爱民思想的体现。

2.屈原和杜甫对君王的忠心,也不是愚忠。

屈原敢于把斗争矛头指向他所信赖的君主。

他指责怀王“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又指责怀王:“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直指怀王糊涂,不了解耿耿忠心,听信谗言。

而杜甫面对统治者穷兵黩武,发动不义战争,直接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皇帝,在《兵车行》《前出塞》等诗中,直接对皇帝作了无情的谴责、抗议:“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矛头都指向昏庸的皇帝。

可见屈原是忧国忧民“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更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不难看出两位伟大诗人心灵的共振、意脉的融通。

正如戴叔伦所说:“何意千年隔,论心一日同。


三、陆游对屈原爱国主义精神殛“美政”理想的继承
屈原在爱祖国、爱人民的基础上,根据楚国实情提出了“美政”理想,并“虽九死其犹未悔”地孜孜以求。

“美政”理想是屈原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体现了屈原为了实现“美政”理想进行不懈的追求。

屈原在朝廷上
冲着保守势力揭露秦国的阴谋。

表现出“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这样的大无畏精神在不幸身遭放逐时,他仍然顽强地坚持与保守势力斗争,甘愿为追求自己的理想而献出生命:“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在为“美政”理想不懈地追求之中,表现出刚正不阿的情操。

屈原的行动、精神和情操互:为表里地构成了一个爱国主义者的人格。

收复中原,国家统一是陆游爱国主义思想的核心。

纵观陆游为之呼号,为之奋斗的一生,清晰可见他对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陆游平生十分看重屈原的爱国主义长诗《离骚》,无数次的用心诵读过它,如他在《悲歌行》中云:“有口但可读《离骚》”,在《夜寒》中云:“清夜焚香读《离骚》。

”可见他与屈原忧国忧民思想一脉相承。

陆游为实现恢复中原,国家统一,积极参与抗金恢复大业,甚至亲身投入金戈铁马的战斗生活。

陆游多次向宋高宗痛陈抗金方略,甚至面请北征。

他在诗中写道:“贼亮负函贷,江北烟尘昏。

奏记本兵府,大事得具论。

请治故臣罪,深绝衰乱根。

言疏卒见弃,袂有血泪痕。

”很显然,陆游在为实现自己的爱国主义抱负所做的追求和奋斗中,同样表现了刚正不阿的高尚人格。

四、衣被词人。

非一代也
刘勰评价屈原说:“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文天祥,在被元兵俘获以后每天诵读屈原的《离骚),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辛弃疾闲赋山居不忘“细读《离骚》还痛饮”。

女词人李清照,在国难当头之际,也受到屈原《国殇》的感染,抒发了
“生当做人杰,死也为鬼雄”的豪情。

屈原对后世诗人的影响是广泛的,也是积极深远的。

现当代诗人郭沫若、闻一多、郁达夫等人都不约而同受其影响。

可以说屈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确如“日月争光可也”。

我们不仅要为中华民族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这样的爱国诗人而骄傲,还要继承这份遗产,从中汲取营养。

发扬民族优良传统。

参考文献:
[1]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
[2]张正明,楚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3]姜亮夫,姜昆武,屈原与楚辞[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6年.
[4]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下·校定楚辞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5]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3年.
[6]刘勰,文心雕龙·辩骚[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7年.
[7]董运庭,楚辞与屈原辞再考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
[8]林润宣,试论屈原思想品格对后世的影响[a],韩国:关东大学,2006年.
[9]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