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思考-现当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思考-现当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一门容纳现当代文学精华的文学科目,它蕴含着异彩纷呈的作家、作品、流派、等文学财富,呈现着民众和中国的精神发展历程。
因此,发掘其所蕴涵的精神资源,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现代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该学科承担的重要任务。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不断总结、强化教学方法。
这里是笔者一些浅陋的看法。
一、拓展实践拓展实践教学,简单来说就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形式各异的课外教学,也就是将课上与课下、课内与课外沟通起来。
这种方法更为形象直观、灵活生动。
具体来讲包括剧情表演影视欣赏专题报告学术小组等多种环节。
(一)剧情表演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仍是行为主体,学生可以自由分组,编演课本剧。
组织学生集体演出短幕剧,同学们的表演既能娱乐身心、丰富生活,又调动自身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对作品的内容有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还可在合作、交流、互助等主题理念中陶冶情操、塑造个性。
(二)影视欣赏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许多文学名着经过改编加工都被搬上了银幕,如《林家铺子》《边城》《日出》《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影视作品。
教师可组织学生集体观看这些经典影视作品,使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文学发生的时代环境、因果缘由以及文学由文本到剧本的演变样式。
(三)定期举办学术小组专题报告等活动教师可将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拆分,通过师生双方协商,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负责某个发言主题。
学生在课余时间广泛收集材料、查询资料,并写出发言报告,届时在课堂作专题演讲,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再适时地进行指导和点评。
另外,要积极邀请国家级、省内知名教师、学者和作家进行演讲或开课,将前沿的文学信息输入课堂,使学生了解时下热点的学术思想。
总的说来,教学方法是无定式的,只要行之有效,都可以应用到教学中。
作为教师,就应该结合实际,认真总结,以多种方式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变单一的、填充的、灌输的教学为开放的、灵活的、轻松的多样式的教学。
对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3 在 介 绍 完 一 个 单 元 后 , 我 们 总 要 留 出 一 定 的 时 间 ,师 生 相 互 讨 论 , 尤 其 是 给 学 生 发 言 包 括 辩 论 的 机 会 。 学 生 结 合 自 己 的 生 活 、 学 识 、 求 学 经 历 及 自 己的 一 些 思 考
( 罗晓春
甘肃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 7 1 0 ) 4 1 O
语 、 计 算 机 、 就 业 指 导 等 。 而 另 ~ 方 面 ,学 生 到 了大 学 本 科 阶 段 , 也 有 着 非 常 清 晰 的 就 业 目标 , 因 此 ,大 学 期 间 ,
许多 学生都在 思考 四年后 的出路 问题 ,考研 ,则很早 就确
族 的 宝贵 财 富 。 再 比如 介 绍 郑板 桥 《 县署 中 寄舍 弟 墨 第 四 料 ,让学生直观感受 ,避免了枯燥 的说教 。此外我们还给学 范 书 》 时 ,重 点 讲述 了郑 板 桥 的重 农 思 想 , 农业 重 要 、 农 民辛 生 推荐 一 些 学 习 网站及 课 外 学 习资 料 , 以加深 认识 。 苦 、农 村 艰 难 这 一现 代 农 业观 其 实 早 在 郑板 桥 的信 中 就 得 以 体现 ,这 一 点 对 于我 校 的 绝 大 多数 学 生 来说 是 深 有 体 会 的 。 总 之 , 大 学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能 帮 助 大 学 生 树 立 正 确 人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带有研究性质的课程,既要求教师有“研究”地教,又要求学生有“研究”地学,对师生双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从要在“专题”上下工夫,传授研究的方法,培养研究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考核方式上做合理的改革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上好这门课程。
关键词:专题教学创新能力课程考核“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带有研究性质的课程。
之所以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之后,为学生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目的就是想引导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大现象、重要作家以及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文学史研究与文学评论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科研潜质。
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是一门比较难上的课程。
难,就在于这门课程的“研究性”,既要求教师有“研究”地教,又要求学生有“研究”地学,对师生双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的误区亦随之而来:或是忽略了课程的研究性质,单纯地上成了文学常识课;或是有意无意地漠视了对学生科研潜质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上述教学误区无疑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上好“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这门课程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在“专题”上下工夫。
专题教学本身是一种选择性的教学,它可以依据教学目标,打破教材既定的章节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和组合。
在专题的选择和设置上,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研究特长等进行合理安排。
因为教师选择的余地大,专题教学反而较一般的课程教学自主性要高。
从目前国内可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的教材看,各个专题的设置并没有超出传统文学研究的范围,如“鲁迅研究”“茅盾研究”“样板戏研究”“朦胧诗研究”等等。
淡化文史知识 强化育人功能——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反思
淡化文史知识强化育人功能——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反思近年来,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也在不断进化。
其中,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科目之一,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而现当代文学课作为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值得我们进行反思和思考。
本文将就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进行深入探讨,旨在进一步加强育人功能的同时适度淡化纯粹的文史知识。
一、调整课程关注点在传统的文学教学中,注重的是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和历史背景的介绍,而较少关注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个性发展的培养。
因此,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进行反思的第一步就是调整课程关注点,让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思考现实问题,启发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上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命运,引导学生从社会、文化和人性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讨。
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本身,还能够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激发他们对社会和人性的观察与思考。
二、开展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育人功能,教育者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其中,增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剧表演、写作比赛和讲座等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深入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此外,可以与当地文学创作团体合作,邀请作家参与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三、整合跨学科知识现当代文学是一门涉及广泛的学科,其中既有文学知识,也有哲学、社会学、历史等跨学科内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度整合相关学科知识,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思考。
比如,在学习《茶馆》这样的文学作品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晚清社会的政治、经济背景,并探讨作品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人性摩擦。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加深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共鸣。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的师资培训,提高 教师的实践教学能 力
添加项标题
建立实践教学资源库:整合各类实践教学资源,包括图书、期 刊、网络资源等,方便师生查询和使用。
添加项标题
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提供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实 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添加项标题
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各类实践教学活动,如社会调查、实 地考察、文化交流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创作灵感。
信息技术在实 践教学中的优 势:提高教学 效率,增强学 生的实践能力 和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在实践 教学中的实施方 案:开展在线文 学鉴赏课程、写 作工作坊和数字
出版活动等。
学生的实践能力在 课程实践教学中得 到了有效提升
实践教学对于培养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 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具有显著效果
实践教学内容与实 际需求脱节
实践教学环节缺乏 有效的评估机制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缺乏优质教材和 教师资源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 学的融合度不够, 缺乏深度和广度
高校实践教学资源不足,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指导 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够科学,难以客观评价学生实践成果
议
实践教学与理 论教学相互补 充,共同构成 完整的教学体
系
实践教学能够 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应用
理论知识
理论教学能够 提供实践教学 的理论支撑和
指导
实践教学与理 论教学的结合 程度越高,教
学效果越好
汇 报 人 :
WPS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 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 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对于培养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 实践能力具有积极 作用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维普资讯
一
对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 翟 应 增
在进 行 《 中国现 当代 文 学 》教 学 时 ,还 应 注 重 整 体性 和 中 国现 当代 文学 , 指 的是 从 “ 四 ”新 文学 运 动 以来 不 五 开 放性 。 中国 现 当代 文 学 是 中 国文 学 的 一 部分 , 从纵 的方 面 断 发展 壮 大 ,延 续 至今 并不 断 发展 前 进 的 中 国文 学 。在 学 科 体 系上 ,它 是一 门文 艺科 学 , 同 时又 是 一 门历 史 科 学 ,具 有 看 , 它得 益 于 中 国古 代 文 学 的滋 养 ; 中 国现 当代 文 学又 是 世 明 显 的综 合 性 。 界 文 学 的一 部 分 , 从横 的 方面 看 ,它 受 到 日本 、印 度 、欧 美
解 中 国现 当代 文 学 史 的全 貌 和 概 况 ,又 能 在 思 想 上 有 所 体 习 能 力 的培 养 。 悟 ,在 文 学 素养 上 有 所积 累 ,在 情 感 上 得 到美 的陶 冶 呢 ?在 在 教 学过 程 中 ,要 以学 生 为 主体 ,教 师 为主 导 ,采 用 多 《 国现 当代 文 学》 课程 的三 个 有机 部 分— — 文 学 史 、作 家 种 方 法授 课 ,突 出 启发 性 和 学生 能 力 的 培养 ,尤 其 是 突 出 自 中 论 和 作 品选 中,居 于 核心 地 位 的 是作 品。 离 开 了具 体而 丰 富 学 能 力和 研 究 性 学 习 能 力 的培 养 。 的 作 品 ,我 们无 从 了解和 认 识 一 个作 家 , 而文 学 史 也会 变 成 研 究 性 的学 习, 指 的是 以发 现 、探 究 的 眼 光 去进 行 学 > J 的一 种 学 习方 式 , 在学 习过 程 中 学生 不 是 被 动地 汲 取 知识 , 无 源 之 水 、无 本 之 木 。 突 出文 学性 和 审美 性 ,在 授 课 时 , 教师 应 力 求 简 明地 理 而 是 主 动地 去 求 索 。根 据 笔 者 的经 验 , 研 究性 学 习大 致 可包 清 中 国 现 当代 文 学 史 发 展 的 基 本 脉络 , 传 授 必 要 的 基 础 知 括 以下 三 个步 骤 : 识 ,而 把 重 点放 在作 品分 析上 。在 分 析作 品时 ,应 以马 列主 1 、研 究性 学 习的 开端 — — 问题 的提 出 针 对 所 学 的 内容 提 出相 关 的 问题 , 问题 可 由学 生提 出 , 义 的观 点 为指 导 ,注 意 客 观地 、公 允地 分 析 一 部作 品、 一个
当代文学实践课心得体会
随着我国文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当代文学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有幸参加了当代文学实践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当代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当代文学的丰富内涵当代文学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发展的背景下,涌现出的大量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反映了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当代文学,我深刻认识到:1. 当代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当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社会变革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
这些作品以真实、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2. 当代文学具有丰富的主题。
从关注民生、呼唤正义到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当代文学作品涵盖了广泛的主题。
这些作品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为我们提供了多元化的思考角度。
3. 当代文学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当代文学作品中,作家们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二、当代文学实践课的学习收获在当代文学实践课中,我们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多种方式,对当代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学习。
以下是我在这门课程中的几点收获:1. 提升了文学素养。
通过阅读大量的当代文学作品,我对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
这不仅有助于我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也为我今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2. 培养了审美能力。
在当代文学实践课中,教师引导我们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培养了我们辨别文学作品优劣的能力。
这使得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够更加注重其艺术价值。
3.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当代文学作品关注民生、呼唤正义,通过学习这些作品,我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努力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 锻炼了写作能力。
浅议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
浅议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语文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方面,更是有了一系列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就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进行浅议,以期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代生活,提升思想境界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创新与实践在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审美能力,要让学生在文学学习中感悟人文情怀,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与实践:2.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来生动地展现作品的背景、作者的生平、作品的创作过程等信息,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作品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阅读体验的营造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使他们对文学作品产生共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 探究式学习的开展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教学中引入一些问题式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实际的探究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5. 多角度的阐释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多角度的方式阐释文学作品,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策略的探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下几种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3. 多元评价策略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元的评价策略,通过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方式,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实践性探讨——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观
随着现代多元文学文化的碰撞与竞争,社会大众对中国传统的现当代文学的关注度持续下降,社会教育传播体系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也产生了诸多困惑。
为了解答这些困惑,走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发展的困境,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观念、学科实践与教学改革展开了多次专业的探讨与总结。
由方维保、杨四平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观念与教学实践》(2017年3月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从学科研究的角度阐释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观念、理论体系和教学实践体系,探索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教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本科教学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关系等,回答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学科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大大有助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观念与教学实践》一书收集和整合了我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理论研究与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将其分为五辑:第一辑聚焦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重点强调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走出器具化,突出人文性的改革趋势;第二辑论述了中国现当代的文学史建构,着重从文学史梳理与总结的角度分析了现当代文学史和作家作品的关系,并探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叙述中省级区域文学史的逻辑谬误;第三辑从本科教学实践的角度分析总结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问题、对策、经验和教训,具体讨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有效内容与方式;第四辑分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本科教学与语文教育教学的关系,从语文教育教学的角度阐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教学理论、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第五辑论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专业班主任和文科研究生的创新培养。
就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实践性意义和价值来说,该书的理论论述与经验总结作出了良好的示范,充分突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我国语文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实事求是地推进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人文素养教育和创新教学改革。
一尧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价值分析首先,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我国文学艺术历史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成果,透过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有助于中国民族文学历史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对现当代文学课程探究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观念与教学实践》
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艺
术化反映,文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审美能力,以及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至关重要。
由方维保、杨四平
该书既从宏观角度解释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学科理论与教学实践,又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角度阐述了文学史建构问题,逻辑清晰,内容翔实。
全书共五章。
第一章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例,探索了一种复调式的大学人文教学,并让大学教学具有
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叙述的
“十年情结”。
第三章是“中国现
当代文学的本科教学实践”,论
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问
题及对策,探索了高校中国现当
教师比教法重要、中学生的语文
程度总是差吗、“谋生论”还是
“素质论”等问题进行了具体讨
论和分析。
第五章是“中国现当
代文学教学与专业班主任、研究
生教育经验”,阐述了新形势下
的高校专业班主任工作,并基于
创新能力培养,对文科研究生有
效学习模式进行了探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观
代文学课程在师范类大学中作为
专业基础课和通识课等的本科教
学经验,为高等学校的文学授课
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从而打
破了传统授课模式的窠臼。
第四,分析讲解了中国现当
代文学本科教学与中小学语文教
育教学的关系,促使学生在中小
学阶段就完成较为完整的文学意
义建构。
对现当代文学课程探究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中国现当代文学是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是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影响较大的一门学科。
我们在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胡时候,尝试做一些教学改革,以期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学习兴趣。
一、在教学中正确处理文学史和文学作品的关系。
文学史和作家作品哪一个才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重心,是教学中最大的难点。
只有处理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现当代文学课的开设目的,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只有让学生对课程感兴趣,才能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没有兴趣,无论是文学史还是作家作品学生都无法深入掌握。
因此,在教学中应当以文学史为线索,以作家作品为讲析重点。
伟大的作家和作家的经典作品是文学史中最重要、最显着的文学现象,目前世界性的文学评价体系,也是以是否具有伟大的作家和经典性的作品,来衡量一个民族或国家或时代的文学成就的最重要标准。
而且,无论是文学流派、文学社团,还是文学思潮、文学批评、文学教育,它们的发达与繁荣本身并不能直接证明文学的发达与繁荣,最终都需要靠作家和作品体现出来。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都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型教学,它主要从历时的角度梳理文学史的脉络,并在此基础上评述重要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和文学潮流。
它的目的固然是使学生获得应有的文学史知识,但作为文学史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作品,其美感特征和审美教育的功能,却常常被许多纷繁的文学史知识和抽象的理论分析所遮挡与掩盖,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它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最重要功能。
而且,单从教学实践方面看,相当多的同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的理解,过分的依赖于文学史教材中对作品的权威定论,而忽略了自己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它的感悟和理解,不能将自身的情感体验、自我意识融入对作品的审美体验,因此这些学生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却对自身的人格提升和素质成长未能产生太大的影响。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最终实现现当代文学教学的价值,增加作家作品的讲析是势在必行的,但这种增加决不能脱离文学史进行。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一点思考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一点思考标题: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思考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文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置。
现当代文学作为一个广泛的范畴,涵盖了多种文学形式和风格,如小说、诗歌、散文等。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文学基础等因素,合理选择文学作品,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
可以选择一些代表性作品,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子夜》,余华的《活着》等,通过这些作品展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多样性和深度,引导学生对文学的全面理解。
其次,教学方法也至关重要。
传统的文学教学往往注重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验和情感共鸣来理解文学作品。
可以通过讨论、演讲、创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文学创造力和审美情趣,使他们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文学世界中来。
此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是现代文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将文学作品呈现得更加生动和直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可以利用音频、视频等形式,展示作品背景、作者生平、文学批评等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最后,评价方式也应该多样化和灵活。
传统的文学评价往往以答题形式为主,这种形式虽然能够考察学生的文学理解能力,但是也存在着单一和僵化的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开放性评价方式,如作品创作、阅读心得、文学评论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评价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能力。
综上所述,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需要注重内容的选择和设置、教学方法的创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以及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热爱和理解,促进文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师范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师范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涵盖了从20世纪初到现在的中国文学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师范院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想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在以下几点中,我将对师范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进行思考。
首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该注重对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与研究。
现当代文学作品常常涉及到丰富复杂的社会现象与人文内涵,通过深入解读与研究,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对作品的研究,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风格特点,拓宽学生们的文学视野。
其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引导学生们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并教授批判性的分析方法,使学生们能够独立地思考和分析文学作品。
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第三,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该突出时代性和社会性。
现当代文学作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产物,它既受到了历史的影响,也反映了当下社会的特点。
因此,师范院校的教学应该通过历史背景的介绍和社会现象的分析,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与时代和社会的关系,认识到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第四,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该注重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现当代文学作品常常涉及到历史、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将这些内容与文学作品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能够理解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体会到文学的综合性和多样性。
最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该注重学生们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
现当代文学作品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和鉴赏,更是需要学生们能够自主地进行创作和实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鼓励学生们进行文学创作和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学的内涵和创作过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一点思考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一点思考
以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一点思考为标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话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阅读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使他们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的文学风格和表达方式。
同时,我们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从中发现作家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内涵。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同时,我们也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鼓励他们尝试写作和创作,从中发掘自己的文学才华。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学的历史和传统,让他们对中国文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同。
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去关注当代社会和时事问题,使他们能够通过文学作品来反映和思考现实生活。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阅读和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通之处。
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参
与到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中,通过与外国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只有通过这样全面的教学方法,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有文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文学人才。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构的教学反思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构的教学反思一、引言在中国教育体系中,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高等教育中拥有广泛的教学篇幅。
然而,如何有效地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全面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仍需要进行反思和探讨。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建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构的首要任务是确立教学目标和学科框架。
在这一步骤中,教师们需要明确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同时,进行科学的教学目标分解,将学科知识内容划分为几个主要学习领域,如鲁迅文学、现代诗歌、当代小说等。
这样的学科框架能够帮助学生把握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逐步了解其重要作品和创作思想。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通过讲座、研讨会和文学讲坛等方式,邀请知名学者和作家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引导学生进行读书笔记和文学评论的撰写,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分析能力;组织学生参加文学活动和创作比赛,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实践探索。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魅力与深度,提升自身的学习效果。
四、跨学科教学融合为了加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积极推动跨学科教学融合。
例如,在中国文学与社会学的结合中,通过研究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背景,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分析能力。
在中国文学与心理学的结合中,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描写的人物形象和心理状态,帮助学生理解人性与情感,拓展自身的心灵世界。
跨学科教学的融合有助于使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更全面、多元化,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五、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教学反思中,需要特别关注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比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通过对文学作品主题、情节、人物及语言的深入研究,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评判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中国现代文学实践教学(3篇)
第1篇摘要: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具有丰富的文学遗产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的意义、方法以及实施策略三个方面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实践教学。
一、引言中国现代文学是指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间内的文学创作。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反映了社会变革、民族觉醒、个性解放等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实践教学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实践教学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实践教学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教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历史、哲学、艺术等,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践教学的方法1. 阅读分析法阅读分析法是实践教学的基本方法,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内涵、主题、艺术特色等。
2. 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将不同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揭示其异同点,有助于学生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的演变规律。
3. 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对作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主题、艺术特色等。
4. 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法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实践教学实施策略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注重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的介绍。
2. 注重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阅读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互动式教学探讨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互动式教学探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发展创新。
互动式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式,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互动式教学的意义和实施方法,以及对学生学习和文学素养提升的影响。
一、互动式教学的意义1.1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互动式教学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倡学生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的主动参与。
传统的文学课堂往往是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2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文学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互动式教学的方式共同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共同完成项目和任务,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1.3 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互动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互动式教学,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中,体验到文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对文学的深入思考和感悟能力。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互动式教学的实施方法2.1 问题引导式讨论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并进行交流和辩论。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2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共同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每个小组可以有一个负责人,负责组织讨论和整理成果。
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促进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流。
2.3 互动体验式学习在文学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创作和演示等形式来体验文学作品。
当代文学教学的思考
当代文学教学的思考关于当代文学教学的思考简要分析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侧重介绍实施教学过程中所作的教改探索——注意授之以法、把握学科动态、完善教学手段、加强课外阅读,以期为高校中国当代文学课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下面是搜集的关于当代文学教学的思考的,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当代文学是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的代表,当代文学课程的开设是高校文学类专业的?课程,当代文学是一定特定历史时期反映社会的文学作品,是艺术化的表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在理想的当代文学教学中,呈现了一些成绩,使之教学的重点和教学内容发作了相应的偏向,因而当代文学的教学要到达教学程度需求有相应的考虑。
剖析以为:当代文学的教学需求师资力气的集中培训和学习,当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纲要的无效片面和完善,当代文学教学方式和教学课时的片面把控。
当代文学;教学;考虑当代文学是高校文学专业内的专业?课,当代文学课程的开设,其目的是爲了让先生理解当代文学的开展状况以及历史理想的规律,当代文学自身从理想开展来说,当代文学反映的是当代社会历史开展的变迁的规律,是当代社会生活和社会的艺术化表现,也是当代社会文明的表现。
当代文学,严厉意义下去区分是表示的一定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的呈现,依照工夫的划分可以归类到 ___建国当前的文学作品,实践上,建国当前,很长一段工夫,我国的文学作品都是在体制内的文学开展中,发生了一局部的文学渣滓,不断到变革开放当前,文学作品才开设真正的进入到百花争鸣的百花齐放的'时代。
所以,在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一定要切合当代文学教学的重点和教学内容的重点以及办法来停止,因而,在当代文学的教学中要有一定的探究和考虑。
研讨发现,在当代文学的教学进程中,其实有很多成绩和教学办法不当的状况,首先是教学内容的不当的处置,很多教员在停止教学的时分,有点过于的注重后面的教学而疏忽了前面的教学,好多教员把教学的重点甚至放在了十七年文学上,反而对新时期的文学讲授和研讨都是寥寥几笔,草草带过,这样间接就致使了自身离理想社会比拟近的当代的文学作品反而还让先生变得生疏起来,致使了在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当代的觉得没有了, ___觉得在加深;其次,在当代文学的讲授进程中,很多教员的教学都着重在于专题的教学中,从而疏忽了文学开展的历史,其实,当代文学自身就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下呈现的文学的景象,当代文学自身就是反响的历史时期和事情以及社会理想开展的反响,教学进程中,能够由于课时量的限制,当代文学的教学就开端采用了专题的教学方式,从而招致了当代文学历史开展的规律性被打破了,使之先生对当代文学的记忆有全体看法的偏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的思考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的思考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各大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主要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有效地掌握相关文学史知识的能力;二是阅读、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这门课程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建立,经历几十年的的发展和演变,已趋向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养和文学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中却面临着各种问题。
据此下文将主要就,展开相关探讨。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课时少、内容多、教学任务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育历史深远,一直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的必修课。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不断地进行扩招,生源剧增,使得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上都进行了调整。
具体表现为大量的压缩课时,又原本的四学期压缩为两学期,从实践和内容上都进行了删减,让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育变成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讲述过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文学知识的具体清晰的了理解,对文学作品的学习无法深人掌握,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形成扎实的基础,教师就算想给学生传授更多的当代文学知识也是机会渺茫。
从学校角度来考虑,压缩课时不代表可以减少教学内容,教师要想给学生详细讲解文学知识,由于课时不允许,最终会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如果教师想要完成教学任务,只能是将文学课程教育以“文学史”的讲述方式进行,草草讲解。
这根本就无法达到文学教育培养人才的教育本质。
让教师在文学教学中陷人了两难的尴尬境地,终使得现当代文学课程教育陷人无奈。
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不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成为主流,迫使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分化成两个体系。
优秀的文化产品在市场上受欢迎度不高,发行量少,使得现代青年的文学审美品位急剧下降。
而在课堂中所学的都是文学巨著,学生由于对其不了解,因而提不起兴趣,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课后更不会去研究。
师范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师范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师范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展开讨论。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为后续内容做铺垫。
在详细探讨了师范院校现当代文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成果评价以及文学教学在师范院校的重要性。
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如何提升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质量、促进师范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以及推动文学教学创新发展等结论。
文章旨在通过深入探讨现当代文学教学问题,为师范生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教学内容,培养其文学素养,促进文学教学的不断创新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师范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团队、教学成果评价、教学质量、文学素养、创新发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学不断发展进步的见证。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新的文学形态,不断涌现出各种不同风格和题材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学资源。
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未来教师和文学工作者的重要基地,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文学教育的传承与发展。
对师范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不仅能够促进文学教学的创新和发展,还能够为师范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平台,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文学创作能力。
通过对师范院校现当代文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成果评价等方面的认真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厘清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提升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质量,促进师范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推动文学教学创新发展。
1.2 研究意义现当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文学素养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而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未来教师和文学工作者的重要机构,其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研究意义在于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授和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当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知和把握能力,引导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和文学思维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带有研究性质的课程,既要求教师有“研究”地教,又要求学生有“研究”地学,对师生双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从要在“专题”上下工夫,传授研究的方法,培养研究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考核方式上做合理的改革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上好这门课程。
关键词:专题教学创新能力课程考核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带有研究性质的课程。
之所以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之后,为学生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目的就是想引导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大现象、重要作家以及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文学史研究与文学评论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科研潜质。
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是一门比较难上的课程。
难,就在于这门课程的“研究性”,既要求教师有“研究”地教,又要求学生有“研究”地学,对师生双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的误区亦随之而来:或是忽略了课程的研究性质,单纯地上成了文学常识课;或是有意无意地漠视了
对学生科研潜质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数以
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上述教学误区无疑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上好“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这门课程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在“专题”上下工夫。
专题教学本身是一种选择性的教学,它可以依据教学目标,打破教材既定的章节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和组合。
在专题的选择和设置上,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研究特长等进行合理安排。
因为教师选择的余地大,专题教学反而较一般的课程教学自主性要高。
从目前国内可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的教材看,各个专题的设置并没有超出传统文学研究的范围,如“鲁迅研究”“茅盾研究”“样板戏研究”“朦胧诗研究”等等。
教师可以在现有教材的章节体系上,做出更为切合教师自身和学生实际的教学安排,如将鲁迅与周作人的章节合而为一,将样板戏与红色经典进行对比研究,也可以自设教材上没有的专题,等等。
既为专题,就意味着专题的内容不应面面俱到,而宜“专”而“精”。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如何将本专题的内容“深入化”。
这种“深入”还得顾及该研究领域
的最新研究成果,且不能超出所教学生的知识积累范围,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
从我自身的教学实践看,辛辛苦苦地准备、在某一届学生中教学效果较好的内容,换一届学生再上,就有可能对牛弹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专题教学,还有个研究“学情”的问题,得因材施教,实时做出调整。
那种一劳永逸、从一而终的想法和做法,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
其次,要传授研究的方法,培养研究的氛围。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是一门带有研究性质的课程,如果不突出“研究”性,教师不是有研究地“教”,学生不是有研究地“学”,就会失去这门课程应有的特色。
从教师方面看,研究地“教”相对容易,但要让学生研究地“学”,却不那么容易办到。
因为学生毕竟不是老师,不是专职的研究人员,他们大部分人选择这门课程的初衷,也许仅仅是因为兴趣,或是看看热闹,甚至不乏混学分的考虑。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自然不能强迫学生应该怎样,但是,慢慢地引导他们可以怎样,却是可能做到的。
培养研究的氛围,方法和手段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怎样去研究,即掌握研究的方法。
大部分学生对此是陌生的,教师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指导。
从我自身的教学实践看,一般是采取引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的方法,督促他们在查阅过程中,了解一下前人的研究到了怎样的程度,有
哪些可取之处,以及尚存的问题。
为避免学生敷衍了事,教师可以采用课堂发言的方式,由学生逐个介绍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师在听取的过程中,要善意地提醒,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存有不足,可以怎样改进,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教给学生一些怎样做研究的方法。
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大都会渐渐养成习惯,配合教师的教学。
再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既然带有“研究性”,那么,在研究的过程中,希望学生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自然是这门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
这一目标与我们的教改目标其实是一致的。
现代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它要求我们将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积极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此,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已不适合时代的需要,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必须转换观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做大胆的改革。
“创新教学模式是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开发智能为手段,以发展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高校人才培养范型。
”[2]其中心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那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的课程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觉得,翻转课堂的做法值得借鉴。
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由两个阶段组成:信息传递和吸收内化。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信息传递”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吸收内化”则由学生课后自己完成。
“吸收内化”阶段,由于缺少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学生常常会遭受挫败,感受不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久而久之,便会丧失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翻转课堂则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
“信息传递”是在课前进行的,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视频、资料,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吸收内化”则放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实现。
在课前的“信息传递”阶段,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很可能发现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又得到进一步的深化甚至解决。
“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我们不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
最后,在课程考核方式上要做出合理的改革。
传统的考核方式,无外乎闭卷笔试,或是写作课程小论文等常规形式,对学生的要求不可谓低,却也缺乏新意,很难看出学生经过一学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的学习后所取得的实效,尤其是在“研究”上取得的实效。
为此,我们就要在传统考核方式的基础上大胆革新,设计出与本门课程“研究”性质相适应的考核方式。
在实践中,我尝试了让学生撰写研究综述的考核方式。
要求学生自定研究对象,如某个作家、某篇作品等,撰写一篇有关这个作家(或作品)的研究综述。
内容要求写出学界一段时期(如最近三年)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概况,以及自己认为的空白点及有待深化的地方。
从实践效果看,这种考核方式不机械,它带有“研究性”,有利于训练学生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这对他们将来写出有新意和独特见解的毕业论文是有很大帮助的。
总而言之,只要大胆革新,勇于尝试和实践,就一定能把“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这门比较“难上”的课程上好,体现出现代教学模式“以人为本”“创新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 马德秀.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突破,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
[2] 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
教育管理,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