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2000立方米热风炉的炼铁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炼铁课程设计说明书

炼铁课程设计说明书

炼铁厂工程设计说明书姓名:***班级:冶103学号:*********目录一、设计要求 (4)1.1、设计任务:设计一座年产300万吨制钢生铁的高炉 (4)1.2、设计内容 (4)(2)炉体设计 (4)1.3、时间、地点安排 (4)二、工艺计算 (4)2.1 配料计算 (4)2.1.1原料成分计算 (4)2.1.2参数设定 (5)2.1.3预定生铁成分 (6)2.1.4矿石需求量的计算 (7)2.1.5生铁成分校核 (7)2.1.6渣量及炉渣成分计算 (8)2.1.7炉渣性能及脱硫能力的计算 (9)2.2物料平衡计算 (9)2.2.1风量计算 (9)2.2.2炉顶煤气成分及数量计算 (10)2.2.3编制物料平衡表 (11)2.3热平衡计算 (12)2.3.1热收入 (12)2.3.2热支出 (14)2.3.3编制热量平衡表 (17)三、炉体设计 (17)3.1设定有关参数 (18)3.2高炉内型设计 (18)3.3高炉内衬 (21)3.3.1炉底设计 (21)3.3.2炉缸设计 (22)3.3.3炉腹设计 (22)3.3.4炉腰设计 (23)3.3.5炉身设计 (23)3.3.6炉喉设计 (23)3.4 炉体冷却 (23)3.4.1冷却目的 (23)3.4.2炉底冷却形式选择 (23)3.4.3冷却设备选择 (24)3.4.4冷却水耗量的计算 (25)3.4.5供水水压 (26)3.5高炉承重结构设计 (27)一、设计要求1.1、设计任务:设计一座年产300万吨制钢生铁的高炉1.2、设计内容:(1)工艺计算(包括配料计算、物料平衡计算和热平衡计算);(2)炉体设计(包括炉型设计、炉衬和冷却系统设计等);(3)CAD绘制高炉本体图一张;(4)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1.3、时间安排:(1)12月30日~1月8日:工艺计算和炉体设计;地点:教三604(2)元月9日~元月17日:CAD绘图、编写设计说明书;二、工艺计算2.1 配料计算2.1.1原料成分计算表2-1 原料成分原始资料表2-2 校核后原料成分资料表2-3焦炭成分表2-4煤粉成分2.1.2参数设定焦比:350kg/t 煤比:150kg/t (燃料比:350+150=500kg/t) 铁水温度:1500℃炉渣温度:1550℃炉尘吹出量:18Kg/t炉顶煤气温度:200℃鼓风温度:1200℃入炉烧结矿温度:80℃直接还原度:0.40 炉渣碱度:1.2鼓风湿度:1.5% 综合冶炼强度:1.0t/d·m3[Si]:0.40% [S]:0.03%×10-3+0.04[Mn]-0.35[P]-0.03[Si]-0.54[S] C=1.30+2.57t铁水2.1.3预定生铁成分表2-5元素在生铁、炉渣与煤气中的分配率假设冶炼一吨生铁烧结矿的用量为1450kg,天然矿的用量是150kg。

2000m3高炉开炉方案

2000m3高炉开炉方案

2000m3⾼炉开炉⽅案2000m3⾼炉开炉⽅案根据⾼炉⼯程进度和公司安排,定于#年#⽉#⽇点⽕开炉,为实现安全顺利开炉和迅速达产,特制定开炉⽅案如下:⼀、成⽴开炉领导⼩组开炉前的准备⼯作⼆、开炉前的准备⼯作1、对上料系统、炉顶设备、送风系统、煤⽓系统、煤粉喷吹系统和炉前设备等进⾏全⾯、认真的检查,并进⾏12⼩时以上的联动试车,运转正常,确保⽆误后⽅可开炉。

2、蒸汽和通重⼒除尘器氮⽓管路试汽(⽓),炉前⽤压缩空⽓、氧⽓和烘烤⽤途的焦炉煤⽓管道正常要求管路畅通⽆泄漏,汽(⽓)压>0.4MPa。

3、⾼炉各种计算机监控系统、仪表、仪器安装校对完毕,运转正常。

4、上料电⼦秤安装校对完毕,准确可靠。

5、制作临时炭包,铺好并烤⼲所有渣铁沟。

6、准备好备⽤的风⼝⼩套、吹管各⼀套(风⼝∮120mm×450mm 20个,∮110mm×450mm 8个),风⼝⼆套6个。

备件科准备,7#⾼炉领取。

提前烧好热风炉,要求风温⼤于900℃,为⾼炉点⽕做好准备。

7、准备烧铁⼝氧⽓40瓶,氧⽓管1000kg,氧⽓瓶周转使⽤,氧⽓带和卡⼦2套,同时联系管道氧⽓正常供⽓。

8、准备好⽑渣罐(⼤罐)4个和铁罐6个第⼀次铁使⽤。

准备加长钻杆20根。

9、准备好开炉需要的⽆⽔炮泥和有⽔泡泥,⾼炉提供⽤量和规格。

10、准备⽊柴350m3,∮200~300mm,L=500~800mm左右,不能使⽤带油的腐烂⽊柴。

开炉前3天供应科负责送到炉台。

11、准备好开炉料,料仓上料前认真检查每个料仓,把杂物彻底清理⼲净。

(1)烧结矿⽤400m2直过料,保证所有烧结矿仓满仓(装料前24⼩时以内⼊仓,不能提前)(2)使⽤5#、6#焦炉⽣产的焦炭,提前1~2天⼊仓装满。

(3)硅⽯满仓,灰⽯ 100t,萤⽯80t。

(灰⽯不能多上,另上临时通知)开炉料要有分析并报给技术科。

12、风⼝⾯积确定开炉⽤20个∮120×450mm和8个∮110×450mm的风⼝,前期⽤西铁⼝出铁,均匀堵8个风⼝(3#、6#、10#、13#、15#、19#、23#、27#),开20个风⼝送风。

炼铁课程设计指导书

炼铁课程设计指导书

炼铁课程设计指导书冶金工程专业1.炼铁课程设计目的炼铁课程设计属于钢铁冶金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以高炉炼铁工艺计算为主要内容。

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在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合理选择确定工艺参数,通过配料、物料平衡、热平衡、焦比等的工艺计算,可提高工程实践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同时加深对炼铁原理、炼铁工艺等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专业水平。

2.炼铁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需完成六部分计算内容:原料成分的整理计算;配料计算;物料平衡计算;热平衡计算(I)——全炉热平衡的计算;热平衡计算(Ⅱ)——高温区热平衡的计算;炼铁焦比的计算3.炼铁工艺计算过程提要(1)关于原料成分的整理计算原料条件有两种:宝山地区原料条件和包头地区原料条件,包括矿石及熔剂成分表、焦炭成分表和煤粉成分表,原料条件及含铁原料(球团矿、烧结矿、生矿)配比由指导教师给定。

进行原料成分的补齐及平衡计算,首先要了解那树人教授编著的《炼铁工艺计算》第一章“原料成分的整理计算”的第一节、第二节内容。

首先要明确物料中各种元素的存在形态,比如S元素,在人造富矿(烧结矿和球团矿)中,以FeS形态存在,而在天然矿中多以FeS2存在;再如Mn元素,在人造富矿(烧结矿和球团矿)中,以MnO形态存在,而在天然矿中以MnO2形态存在;对于包头矿中的特殊元素F,以CaF2形式存在,应折算成CaF2,因化学分析时将CaF2中的Ca看作CaO中的Ca了,在这需将多算的那部分CaO扣除:CaO=CaO’-1.473F2(式中CaO’为化学分析出的CaO含量)。

进行原料成分的补齐计算,可参照《炼铁工艺计算》第4页“矿石成分的补齐计算”例题。

补齐后的矿石成分之和往往不等于100%,如果用这样的成分作后面的工艺计算,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故需将其平衡成100%,将矿石成分进行平衡计算可参照第5页的“矿石各组分均衡扩大或缩小”法。

(2)关于配料计算作配料计算,首先要了解《炼铁工艺计算》第二章“配料计算”的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内容。

炼铁厂课程设计.

炼铁厂课程设计.

炼铁厂课程设计姓名:XXX学号:XXX班级:冶XXX指导老师:XXX目录1物料计算...................................................................................................................................... - 3 -1.1原燃料成分的整理............................................................................................................ - 3 -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4 -1.3预定钢水成分.................................................................................................................... - 5 -1.4矿石配比的确定................................................................................................................ - 5 -1.5铁矿石的用量.................................................................................................................... - 5 -1.6渣量和炉渣成分的计算.................................................................................................... - 5 -1.7生铁成分的校对................................................................................................................ - 6 -2.1物料平衡................................................................................................................................... - 6 -2.1.1 风量的计算.................................................................................................................. - 6 -2.1.2煤气量的计算................................................................................................................. - 7 -2.1.3 物料平衡表.................................................................................................................. - 9 - 2.2 热平衡.................................................................................................................................... - 10 - 2.2.1 热收入的计算................................................................................................................... - 10 -2.2.2 热支出的计算....................................................................................................................- 11 -3.高炉本体设计............................................................................................................................ - 15 -3.1高炉总容积的确定.......................................................................................................... - 15 -3.2 炉型设计......................................................................................................................... - 15 - 4炉型图........................................................................................................................................ - 20 -1物料计算1.1原燃料成分的整理表1-1 原料成分表表1-2炉尘成分(%)TFe Mn P S Fe 2O 3 FeO MnO CaO 41.35 0.23 0.025 0.46 42.61 14.63 0.30 7.94 MgO SiO 2 Al 2O 3 P 2O 5 FeS ∑ 1.905.551.250.060.23C=24.82100表1-3 焦碳成分 固定碳 灰分挥发分全硫CO 2CO CH 4 H 2 N 2 87.3310.900.270.270.040.240.360.59表1-4灰分成分SiO 2 Al 2O 3 CaO MgO Fe 2O 3 P 2O 5 FeO 5.653.840.170.100.670.0090.46表1-5煤粉成分CHONS灰分:(10.50%)原料 TFeFeO Fe 2O 3 SiO 2 Al 2O 3 CaO MgO MnO P 2O 5 S/2 Mn P S ∑ 烧结 58.149 8.052 74.123 4.634 1.864 8.909 2.013 0.219 0.179 0.006 0.169 0.079 0.012 100 球团 65.686 0.817 92.928 4.086 1.124 0.613 0.204 0.153 0.072 0.0025 0.123 0.032 0.005 100 块矿64.701 1.555 90.702 4.7251.646 0.772 0.3150.2240.051 0.01 0.1730.0220.022100混合矿 59.840 6.404 78.369 4.579 1.749 6.937 1.592 0.212 0.1510.0060.164 0.067 0.012 100SiO2Al2O3CaO MgO Fe2O381.21 5.25 2.15 0.44 0.44 6.42 3.08 0.22 0.26 0.53表1-6主要元素的分配系数项目Fe Mn P S生铁0.998 0.5 1.0 0.0炉渣0.002 0.5 0.0 0.0煤气0.0 0.0 0.0 0.05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焦比350Kg/t煤比160Kg/t℃燃料比490Kg/t铁水温度1500℃炉渣温度1520℃炉尘吹出量18Kg/t炉顶煤气温度2000C鼓风温度12000C入炉烧结温度800C直接还原进度0.4炉渣碱度 1.17鼓风湿度 1.2%综合冶炼强度 1.1 t/m3·dSi 0.39S 0.035、参考数据1)焦比:320~360kg/t;2)煤比:150~180 kg/t(燃料比:490-510kg/t);3)铁水温度:1490~1510℃;4)炉渣温度:1520~1550℃;5)炉尘吹出量:15~20 kg/t ; 6)炉顶煤气温度:180~220℃; 7)鼓风温度:1150~1200℃;8)入炉烧结矿温度:60~80℃; 9)直接还原度:0.40~0.42; 10)炉渣碱度:1.15~1.2;11)鼓风湿度:1.2~1.8%; 12)综合冶炼强度:1.0~1.1 t/d.m3;13)[Si]:0.35~0.40 % ;[S]:0.03% 。

2000m3高炉炉型设计及物料平衡计算

2000m3高炉炉型设计及物料平衡计算

2000m3高炉炉型设计及物料平衡计算摘要:本设计要求建2000m3炼铁高炉。

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高炉炉型设计计算及高炉本体立剖图,同时对所设计高炉的特点进行简述。

设计高炉有效容积为2000m3,高径比取,高炉利用系数取值为,据此设计高炉炉型。

设计本着优质、高产、低耗和对环境污染小的宗旨,为日产生铁4000t的高炉提供高炉内型设计。

并对2000m3炼铁高炉进行物料平衡计算,物料平衡计算是炼铁工艺计算中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配料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整个物料平衡计算有配料计算和物料衡算两部分构成。

在配料计算过程中,进行了原料和燃料的全分析,渣铁成分及含量分析;在物料衡算过程中计算了包括鼓风量、煤气量以及物料收支总量等项内容的计算,并制作物料平衡表。

关键词:高炉发展;高炉炉型;炉型计算;物料平衡配料计算物料衡算物料平衡表绪论最近二十年来,日本和欧盟区的在役高炉座数由1990年的65座和92座下降到28座和58座,下降幅度分别为%和37%,但是高炉的平均容积却分别由1558m3和1690m3上升到4157m3和2063m3,上升幅度为%和22%,这基本代表了国外高炉大型化的发展状况。

高冶炼强度、高富氧喷煤比和长寿命化作为大型高炉操作的主要优势受到大家越来越高的关注和青睐,但是高炉大型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在立足自身条件的基础上仍须匹配的炼钢、烧结和炼焦能力。

我国近年推出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中规定高炉炉容在300m3以下归并为淘汰落后产能项目,且仍存在扩大小高炉容积的淘汰范围的趋势。

同时国内钢铁产业的快速发展均加速了世界和我国高炉大型化的发展进程。

由于大型化高炉具备的单位投资省、效能高和成本低等特点,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其竞争力。

20世纪高炉容积增长非常快。

20世纪初,高炉炉缸直径4-5m,年产铁水约100000吨左右,原料主要是块矿和焦炭。

20世纪末,最大高炉的炉缸直径达到14-15m,年产铁水300-400万吨。

1号2000m3高炉球式热风炉设计特点及应用

1号2000m3高炉球式热风炉设计特点及应用

1 'O0 古炉球式热风炉设计特点及应用 -2 0m3  ̄
闭立钢 摘 张海峰 要 :介 绍柳 钢 1 0 m  ̄ 号20 0 3 _ , E高炉 配套 的球 式热风 炉 的设 计 与改进 、应 用效果 ,以及 相应 的干
法 除尘、 热风 炉操作优 化 措施 。
关 键词 :球 式 热风 炉 ;20 0 0 m 高炉 ;干 法除尘 ;球 床 ;操 作制度
耐火 球 直径 :7 m 5 m,6 m 0 m,5 m 0 m; 球床 全 高度 :95 .m; 耐火 球重 量 :117 ; 7t 总蓄热 面 积 :4 6 m ; 35 4
大容积高炉 。本文 阐述了柳钢 l 0 m高炉球 号2O0 3
式 热 风炉 的设 计 特 点 ,通 过 实 施优 化 操 作 制度 , 采 用PD I 控制 自动烧 炉 ,使 高炉 风 温 长 期稳 定 在 I10 8 ℃左右 ,为 高炉 强化 冶炼 提供 了有 力保 证 。
De e o v l pm e nd Ap i a i n o . nta plc H tSt v
BILi a g -g n ZHANG i・e Ha—fng
Ab t a t T e d s n a d i r v me t a d t e a p i ai n e f c f l g n ' No 1 0 m B . sr c : h e i n mp o e n n h p l t f t o i a g s g c o e u . 2 0 0 F P b l o tv a n r d c d t e c re p n ig d y d s n o t v p r t n o t z t n me s r s e b e h tso e w s i to u e . h o r s o d n r u ta d h tso e o e ai p i ai a u e o mi o wa n r d c d si t u e o Ke yW o d : P b l Ho S o e 2 0 m。 r s e b e t tv ; O 0 BE; Dr Du t o lc in P b l B d O e a i g S se y s C l t ; e b e e ; p r t y t m e o n

柳钢2000m 3高炉开炉实践

柳钢2000m 3高炉开炉实践

时 l ,h 司
图 l 热风炉 烘炉 曲线
32 高炉 烘炉 .
( N 等高熔点化合物 ,沉积在炉缸炉底 ,对 C、 ) 其形成保护层 ;铁 口部位堆积一定量枕木 ,有 高炉烘炉采用热风炉热风烘炉。7 字型装好 助于加快铁 口部位焦炭燃烧 ;风 口带圆周方向 1 根烘炉导管 ( 3 间隔 1 个风 口 1 )保 证炉底 斜架长枕木保护 ,避免下料时将风 口打坏 ,另 根 和炉缸重点烘烤 ,出口为喇叭状向下 ,距炉底 有助于风 口带燃烧 。铁 口采用特制富氧枪 ,保 08 . m;铁 口各 安 装 1 煤 气 导 出管 。烘 炉 时 间 证铁口通道畅通及加速炉缸焦炭的燃烧。 根
Ab t a t Ne . B a tF r a e o 0 0 s r c w No 1 l s u n c f2 0 m i i g n d p s c r mi u o o i e h oo y n L u a g a o t e a c c p c mp s e tc n lg , t a d d me t o hsi ae q ime t,s c s f u e o o u t n p b l t v s c o s b a tm— n o si s p it t d e u p n s u h a o r n w tp c mb si e b e so e , r s e m e c c o p r t r a u i gu i e . T e b o i p r t n e p r n e f a t u n c r n r d c d man y e au e me s r n t t h lw- n o e ai x ei c so s F r a e we e i t u e i l. n . o e Bl o Ke o d B a tF r a e Dr i g O t Blw- n Io ma i g T r e O tu aiai n yW r s l s u c n yn u o i rn kn ag t up t Re l t z o

炼铁课程方案设计书

炼铁课程方案设计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一座年产制钢生铁(L08)220万吨的高炉1物料计算1.1原燃料成分的整理表一原燃料成分的整理表二燃料工业分析及挥发份成分煤粉成分(%)表三元素分配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3预定钢水成分表三预定铁水成分1.4矿石配比的确定烧结矿:球团矿:混合矿=76:10:141.5铁矿石的用量设生产每吨生铁所用的复合矿和石灰石分别为 X , Y 单位 : Kg 根据铁平衡0.5808X+400×0.1217×0.0505+150×0.1496×0.0572=945.16+945.16×0.003/0.997+20×0.4851碱度平衡2.128604.515.18%2048.06%14.96%15046.43%12.17%4000.0124Y 0.0547X 4.68%203.28%14.96%1506.24%12.17%4000.5346Y 0.0746X =⨯-⨯-⨯⨯+⨯⨯++⨯-⨯⨯+⨯⨯++解得:X=1642.5kg Y=14.08kg烧结矿:1248.3kg 球团矿:164.25kg 澳矿:229.95kg1.6渣量和炉渣成分的计算1、S原燃料带入的S :1642.5×0.0005+400×0.005+150×0.0058=3.69Kg 进入生铁的S : 0.28 Kg进入煤气的S : 3.69×0.05=0.18Kg 进入炉尘的S :20 ×0.0012=0.024 Kg炉渣中的S : 3.69-0.28-0.18-0.024=3.21 Kg 2、FeO 66.35672997.0003.016.945=⨯⨯Kg 3、MnO 2.675.05571)0145.0205.16420027.0(=⨯⨯⨯-⨯ Kg 4、SiO 2 碱度平衡中的分母 kg 75.110 5、CaO 碱度平衡中的分子 kg 89.1326、MgO 1642.5×0.023+14.08×0.0052-20×0.0143+400×0.1217×0.0099+150×0.1496×0.016=38.5 Kg7、Al 2O 3 1642.5×0.0178+14.08×0.0132+400×0.1217×0.3969+150×0.1496×0.3971-200.0143=57.37 Kg表四 炉渣成分表1.7生铁成分的校对[S]=0.028% [Si]=0.45% [Fe]=94.516% [Mn]=2.67×55/71×100/1000=0.21%[P]=(1642.5×0.0011-20×0.011)×62/142×100/1000=0.07% [C]=100-0.028-0.45-94.516-0.07-0.21=4.72%2.1物料平衡2.1.1 风量的计算直接还原度rd=0.45 鼓风湿度f=1.2% C 燃=C 焦+C 煤-C 直-C 生铁-C CH4-C 尘进入高炉C 总=400×0.8563+150×0.7461=454.44Kg C CH4=0.7%C 总=454.44×0.007=3.18 Kg C 生铁=1000×4.72%=47.2Kg C直=24/28×4.5+12/55×2.1+0.7×60/62+945.16×0.45×12/56=96.14C 尘=20×0.0162×12/44=0.09 KgC 燃=454.44-3.18-47.2-96.14-0.09=307.83 Kg W O2=0.21×(1-0.012)+0.5×0.012=0.2135 V O2=307.83×22.4/24=287.31 m 3煤粉提供的氧气=150×0.0415×22.4/32=4.38 m 3组元 CaO SiO 2 Al 2O 3 MgO MnO FeO S/2 ∑ kg 132.89 110.75 57.37 38.5 2.67 3.66 1.61 347.45 %38.2531.8816.5111.080.771.050.46100鼓风V O2=287.31-4.38=282.93 m3风量V风=282.93/0.2135=1325.2 m3鼓风重量=1325.2×1.28=1696.26 Kg2.1.2煤气量的计算1、CH4⑴炭生成的CH4=3.18×22.4/12=5.94 m3⑵焦炭挥发的CH4=400×0.0033×22.4/16=1.85 m3⑶生成总量=5.94+1.85=7.79 m32、H2⑴鼓风带入H2=1325.2×0.012=15.9 m3⑵煤粉带入H2=150×0.0446×22.4/2=74.93 m3⑶焦炭带入H2=400×0.0006×22.4/2=2.69 m3⑷还原消耗H2=(15.9+74.93+2.69)×0.4=37.41 m3⑸生成CH4H2=5.94×2=11.88 m3⑹炉顶H2=(15.9+74.93+2.69)×0.6-11.88=44.23 m33、CO2Fe2O3+CO→FeO+CO2CO2=(1642.5×0.7295) ×22.4/160=167.75 m3FeO+H2→Fe+HO2 rH2=72×44.23×56/(22.4×945.16×72)解得:rH2=0.123 FeO+CO→Fe+CO2CO2=945.16×(1-0.45-0.123) ×22.4/56=161.43 m3石灰石分解CO2=14.08×0.4346×22.4/44=3.12 m3焦炭带入CO2=400×0.0033×22.4/44=0.67 m3进入炉顶CO2=167.75+161.43+3.12+0.67=332.97 m34、CO⑴燃烧生成CO=307.83×22.4/12=574.62 m3⑵直接还原CO=96.14×22.4/12=179.46 m3⑶焦炭挥发份CO=400×0.0033×22.4/28=1.06 m3⑷间接还原CO=167.75+161.43=329.18 m3⑸炉顶CO=574.62+179.46+1.06-329.18=425.96 m35、N2⑴鼓风N2=1325.2×(1-0.012)×0.79=1034.35 m3⑵焦炭带入N2=400×0.004×22.4/28=1.28 m3⑶煤粉带入N2=150×0.0043×22.4/28=0.52 m3⑷炉顶带入N2=1034.35+1.28+0.52=1036.15 m36、炉顶煤气成分表五煤气成分表CH4CO N2H2CO2总体积m³7.79 425.96 1036.15 44.23 332.97 1847.1% 0.26 23.06 56.09 2.39 18.02 100⑴煤气密度=(0.0026×16+0.2306×28+0.5609×28+0.0239×2+0.1802×44)/22.4=1.35 Kg/m3⑵煤气重量=1847.1×1.35=2493.59 Kg⑶氢还原生成H2O=37.41×18/22.4=30.06 Kg2.1.3 物料平衡表表六物料平衡表收入项支出项名称数量 kg 百分比 % 名称数量 kg 百分比 % 复合矿1642.5 42.08 铁水1000 25.7石灰石14.08 0.36 炉尘20 0.51 焦炭400 10.25 水分30.06 0.77煤粉150 3.84 煤气(干)2493.59 64.08鼓风1696.26 43.47 炉渣347.45 8.94总计3902.84 100 总计3891.1 100绝对误差=3902.84-3891.1=11.74误差校核:11.74/3902.84.61=0. 29%<0.3%,符合要求。

2000m3高炉炉型设计

2000m3高炉炉型设计
1
2000m3 高炉炉型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设计要求建 2000m3 炼铁高炉。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高炉炉型设计计算及高炉本体立 剖图,同时对所设计高炉的特点进行简述。设计高炉有效容积为 2000m3,高径比取 2.3,高 炉利用系数取值为 2.0,据此设计高炉炉型。设计本着优质、高产、低耗和对环境污染小的 宗旨,为日产生铁 4000t 的高炉提供高炉内型设计。设计说明书对 2000m3 高炉内型进行了 的详细的计算,并结合国内外相同炉容高炉的先进生产操作经验及相关的数据,力求设计的 高炉达到高度机械化、自动化和大型化,达到最佳的生产效益。 关键词:高炉发展;高炉炉型;炉型计算;
3
②炉缸 高炉炉型下部的圆筒部分为炉缸,炉缸的上、中、下部位分别没有 风口、渣口与铁口,现代大型高炉多不设渣口。炉缸下部容积盛装液态渣铁,上 部空间为风口的燃烧带。
(1)炉缸直径 炉缸直径过大和过小都直接影响高炉生产。直径过大将导 致炉腹角过大,边缘气流过分发展,中心气流不活跃而引起炉缸堆积,同时加速 对炉衬的侵蚀;炉缸直径过小限制焦炭的燃烧.影响产员的提高。炉缸截面积应 保证一定数量的焦炭和喷吹燃料的燃烧,炉缸截面燃烧强度是高炉冶炼的一个重 要指标,它是指每 1h 每 1m3 炉缸截面积所烧侥的焦炭的数量,一般为 1.00~ 1.25t/(m 2·h)。炉缸截面燃烧强度的选择,应与风机能力和原燃料条件相适应, 风机能力大、原料透气性好、燃料可燃性好的燃烧强度可选大些,否则选低值。
(1)无型阶段-又称生吹法。在土坡挖洞,四周砌行块,以木炭冶炼,这 是原始的方法。
(2)大腰阶段-炉腰尺寸过大的炉型。出于当工业不发达,高炉冶炼以人 力、蓄力、风力、水力鼓风,鼓风能力很弱,为了保证整个炉缸截面获得高温, 炉缸直径很小,冶炼以木炭或无烟煤为燃料,机械强度很低,为了避免高炉下部 燃料被压碎,从而影响料柱透气性,故有效高度很低;为了人工装料方便并能够 将炉料装到炉喉中心.炉喉直径也很小,而大的炉腰直径减小了烟气流速度,延 长了烟气在炉内停留时间,起到焖住炉内热量的作用。因此,炉缸和炉喉直径小, 有效高度低,而炉腰直径很大。这类高炉生产率很低,一座 28m3 高炉日产量只 有 1.5 t 左右。

毕业设计2000立方米高炉设计

毕业设计2000立方米高炉设计

第一章绪论 (4)1概述 (4)1.2 高炉生产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1.3高炉冶炼现状及其发展 (5)1.4本设计采用的新技术。

(5)第二章高炉车间设计 (5)2.1厂址的选择 (5)2.2 高炉炼铁车间平面布置应遵循的原则 (6)2.3 车间布置形式 (6)第三章高炉本体设计 (7)3.1高炉数目及总容积的确定 (7)3.2 炉型设计 (7)3.3参数 (9)3.4炉衬设计 (9)3.4.1炉底炉缸的炉衬设计 (9)3.4.2炉腹,炉腰和炉身下部的炉衬设计 (10)3.4.3炉身上部和炉喉砌筑 (10)3.5高炉冷却 (10)3.5.1高炉冷却设备的作用及冷却介质 (10)3.5.2高炉冷却设备设计 (11)3.5.3冷却设备工作制度 (11)3.6高炉钢结构及高炉基础 (11)3.6.1高炉钢结构 (11)3.6.2高炉基础 (12)第4章高炉车间原料系统 (12)4.1贮矿槽及贮焦槽的设计 (13)4.1.1贮矿槽的设计 (13)4.1.2副矿槽 (13)4.1.3贮焦槽设计 (13)4.1.4矿槽的结构形式 (13)4.2给料器,槽下筛分与称量设计 (14)4.2.1给料器 (14)4.2.2槽下筛分 (14)4.2.3槽下称量 (14)4.3胶带机的设计 (15)4.4炉顶装料设备 (15)4.5探料装置 (16)第5章高炉送风系统 (16)5.1高炉鼓风机 (16)5.1.1高炉冶炼对鼓风机的要求: (16)15.1.2鼓风机出口风量的计算 (17)5.1.3鼓风机出口风压的计算 (17)5.1.4鼓风机的选择 (17)5.2高炉热风炉设计 (18)5.2.1热风炉基本结构形式 (18)5.3燃烧器及阀门 (20)5.3.1燃烧器 (20)5.3.2热风炉阀门 (20)5.4提高风温途径 (20)5.5余热回收装置 (20)第6章高炉喷煤系统 (20)6.1煤粉的制备 (21)6.1.1原煤的贮存 (21)6.1.2煤的干燥 (21)6.1.3磨煤机 (21)6.1.4粗粉分离器 (22)6.1.5旋风分离器 (22)6.1.6锁气器 (22)6.1.7布袋收集器 (22)6.2煤粉喷吹系统 (22)6.2.1喷吹设备的确定 (23)6.3安全措施 (23)6.3.1煤粉爆炸条件 (24)6.3.2采取的安全措施 (24)第7章高炉煤气除尘系统 (24)7.1概述 (24)7.1.1高炉煤气除尘的目的 (24)7.1.2评价煤气除尘装置的主要指标 (24)7.2高炉煤气除尘设备 (25)7.2.1荒煤气管道 (25)7.3重力除尘器 (26)7.3.1重力除尘器原理: (26)7.3.2主要尺寸—圆筒部分直径和高度 (26)7.4文氏管 (26)7.4.1文氏管除尘原理: (26)7.4.2半精细除尘设计 (26)7.4.3精细除尘设计 (27)7.5布袋除尘 (27)7.6煤气除尘系统附属设备 (27)7.6.1煤气遮断阀 (27)7.6.2煤气放散阀 (27)7.6.3煤气切断阀 (27)7.6.4调压阀组 (28)7.7炉顶余压发电 (28)2第8章渣铁处理系统 (28)8.1 概述 (28)8.2 风口平台和出铁场 (28)8.2.1 风口平台 (28)8.2.2 出铁场 (29)8.3 渣铁沟和撇渣器 (29)8.3.1 主铁沟 (29)8.3.2 撇渣器 (29)8.3.3 支铁沟和支沟 (29)8.3.4 摆动流嘴 (30)8.4 炉前主要设备 (30)8.4.1 开铁口机 (30)8.4.2 堵铁口泥炮 (30)8.4.4 堵渣口机 (30)8.5 铁水处理设备 (30)8.5.1 铁水罐车 (31)8.5.2 铸铁机 (31)8.6 炉渣处理 (31)3第一章绪论1概述高炉冶炼是获得生铁的主要手段,它以铁矿石(天然富矿,烧结矿,球团矿)为原料,焦碳,煤粉,重油,天然气等为燃料和还原剂,以石灰石等为溶剂,在高炉内通过燃料燃烧,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还原以及非氧化物造渣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获得生铁。

炼铁高炉课程设计

炼铁高炉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年产制钢生铁1040万吨和铸造生铁100万吨的高炉车间2016年1月15日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设计年产制钢生铁1040万吨、铸造生铁100万吨的高炉车间。

设计的基本内容:(1)高炉冶炼综合计算,包括配料平衡、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

(2)高炉设计,包括炉型设计、炉衬选材、冷却壁选择等。

目录1 高炉冶炼综合计算 (1)1.1 配料计算 (1)1.1.1 原始条件 (1)1.1.2 计算矿石需要量G矿 (3)1.1.3 计算熔剂需要量G (4)熔1.1.4 炉渣成分的计算 (4)1.1.5 校核生铁成分 (6)1.2 物料平衡计算 (7)1.2.1 风量的计算 (7)1.2.2 炉顶煤气成分及数量的计算 (9)1.2.3 编制物料平衡表 (11)1.3 热平衡计算 (12)1.3.1 热量收入q收 (12)1.3.2 热量支出q支 (13)1.3.3 热量平衡表 (15)2 高炉炉型设计 (17)2.1 任务要求 (17)2.2 定容积 (17)2.3 炉缸尺寸 (17)2.4 死铁层厚度 (18)2.5 炉腰直径、炉腹角、炉腰高度 (18)2.6 其他尺寸 (18)2.7 校核炉容 (19)2.8炉衬设计 (20)2.9冷高炉内型示意图 (20)2.10冷却器的选择 (20)参考文献 (22)1 高炉冶炼综合计算1.1 配料计算1.1.1 原始条件(1) 原料成分,见表1.11。

选取主原料的配比为烧结矿68%、球团矿20%、块矿12%,分别将表1.11中每种原料成分之和折合成100%,得到表1.12。

(2) 焦炭成分及喷吹燃料成分,见表1.13和表1.14。

(3) 确定冶炼条件。

某元素在生铁、炉渣、炉气中的分配率见表1.15。

预定生铁的成分见表1.16。

其中铁水中Si和S的含量由生铁质量要求定,此处,选取[Si]=0.350%,[S]=0.025%,Mn、P百分含量由原料条件定,C含量参照下式定,其余为Fe。

高炉炼铁课程设计

高炉炼铁课程设计

高炉炼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炉炼铁的基本原理,理解炼铁过程中各阶段的化学反应;2. 使学生了解高炉的构造及各部分功能,掌握高炉操作的工艺流程;3. 引导学生掌握铁矿石的成分、性质及冶炼过程中对铁矿石的要求。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炼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的能力;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高炉炼铁设备的能力,培养实际操作中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炼铁行业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化学、追求科技进步的热情;2. 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炼铁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节能减排的观念;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沟通协调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化学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为目标。

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炼铁基本原理,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高炉炼铁基本原理:包括炼铁过程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炼铁反应的热力学原理,炼铁过程中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等原料的作用及反应。

教材章节:第二章 炼铁基本原理2. 高炉构造及功能:介绍高炉各部分的构造,如炉体、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底等,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高炉构造与设备3. 高炉炼铁工艺流程:讲解炼铁过程中的配料、烧结、焦化、高炉操作等工艺流程,分析各阶段的关键参数和操作要点。

教材章节:第四章 高炉炼铁工艺4. 铁矿石的选择与处理:介绍铁矿石的种类、性质及对炼铁的影响,探讨铁矿石的选矿方法和处理工艺。

教材章节:第五章 铁矿石的选择与处理5. 炼铁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分析炼铁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介绍节能减排的措施和技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毕业设计----年产305万吨的高炉炼铁车间

毕业设计----年产305万吨的高炉炼铁车间

摘要本设计是根据唐山地区条件设计的一个年产305万吨的高炉炼铁车间。

整个车间的平面布置采用半岛式平面布置形式。

设计的高炉有效容积是2200m3。

其中高炉的炉衬设计方法采用的是均衡炉衬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冶炼条件砌筑不同的砖。

上部采用的砖型有高砖,下部采用的是全碳砖炉底。

冷却方式:炉身部分采用板壁结合的方式炉腰部分采用凸台冷却壁;炉缸和炉底采用光面冷却壁和水冷炉底结构。

设计的热风炉采用传统改进型内燃式热风炉。

蓄热式和燃烧室在同一炉壳内,中间用隔热墙隔开;采用眼睛型燃烧室。

这部分同时包括热风炉各种设备和阀门的选取计算。

上料系统采用的皮带机连续上料,同时增加了皮带的速度和宽度,满足高炉冶炼的要求。

炉顶装料设备采用串罐式无料钟炉顶装料。

喷吹系统增加了煤的数量,采用了单管路串罐式直接喷吹。

煤气处理设备采用的是湿法除尘设备。

所涉及的计算有高炉和热风炉尺寸的计算、高炉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以及热风炉风机的选择等。

关键词:高炉;热风炉;湿法除尘;风机;无钟炉顶AbstractA blast furnace plant of 3.05 million tons product annual was desigened in the in the paper according to Tangshan area condition. The horizontal layout of the whole plant is peninsula type layout.The dischargeable capacity of the BF in this design is 2200m3.among it, the BF lining adopted equalization lining method and was made of alumina brick and chayote in upper of BF and all carbon brick in the bottom of BF.The cooling methods were batten wall style in shaft, boss-cooling stave in bosh, smooth cooling stave in hearth and water-cooling stave in bottom of hearth.The air-stove was modified tradition styl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The checker chamber and combustion chamber were in the same furnace shell and divided by heat insulation wall. And the combustion chamber was eye-style. Furthermore this part of the paper included the selection of various equipments and valves.The charging equipment used the belt machine to continuing supplying charge and the belt velocity and width were increased in order to meet the BF melting needs. The furnace roof equipment used string pot style of non-bell furnace roof. Injection system increased amount of coal and use single valve line sting pot direct injection. The gas treating system used hydro filter equipment.The computes in the paper have size of BF and air-stave, charge balance, heat balance and fan of air-stave choice, etc.Key word: blast furnace, air-stove, hydro filter, fan, non-bell furnace roof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 (1)引言 (2)1 绪论 (3)1.1 概述 (3)1.2 高炉生产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1.3 高炉冶炼现状及其发展 (4)1.4 本设计采用的新技术 (5)2 高炉车间设计 (6)2.1 厂址的选择 (6)2.2 高炉炼铁车间平面布置应遵循的原则 (7)2.3 车间平面布置形式 (7)3 高炉本体设计 (8)3.1 高炉数目及总容积的确定 (8)3.2 炉型设计 (8)3.3 参数 (11)3.4 炉衬设计及高炉基础 (11)3.4.1 高炉炉基的形状及材质 (11)3.4.2高炉炉底和各段炉衬的选择、设计和砌筑 (13)3.5高炉冷却及钢结构 (14)3.5.1炉底冷却型式选择 (14)3.5.2高炉各部位冷却设备的选择 (15)3.5.3高炉供水量、水压的确定 (15)3.5.4风口数目及直径 (17)3.5.5铁口 (17)3.5.6炉壳及钢结构确定 (17)4 原料系统 (19)4.1 焦矿槽容积的确定 (19)4.1.1 贮矿槽和附矿槽的布置、容积及数目的确定 (19)4.1.2 焦矿槽的布置、容积及数目的确定 (20)4.2 槽上、槽下设备及参数的确定 (20)4.2.1 槽上设备 (20)4.2.2 槽下设备及参数选择 (20)4.3 皮带上料机能力的确定 (20)5 送风系统 (22)5.1 高炉鼓风机的选择 (22)5.1.1高炉入炉风量 (22)5.1.2 鼓风机风量 (22)5.1.3 高炉鼓风压力 (22)5.1.4 鼓风机的选择 (23)5.2 热风炉 (23)5.2.1 热风炉座数的确定 (23)5.2.2 热风炉工艺布置 (23)5.2.3 热风炉型式的确定 (23)5.2.4 热风炉主要尺寸的计算 (23)5.2.5 热风炉设备 (26)5.2.6 热风炉管道及阀门 (26)6 炉顶设备 (28)6.1 炉顶基本结构: (28)6.2 布料方式 (28)6.3 基本参数的计算 (29)7 煤气处理系统 (30)7.1 荒煤气管道 (30)7.1.1导出管 (30)7.1.2上升管 (30)7.1.3下降管 (31)7.2 除尘系统的选择和主要设备尺寸的确定 (31)7.2.1 粗除尘装置 (31)7.2.2 半精细除尘装置 (32)7.2.3 精细除尘装置 (32)7.2.4 布袋除尘器 (32)7.2.5 附属设备 (32)8 渣铁处理系统 (34)8.1 风口平台及出铁场 (34)8.2 炉渣处理设备 (34)8.3 铁水处理设备 (34)8.3.1 铁水罐车 (35)8.3.2 铸铁机 (35)8.3.3 铁水炉外脱硫设备 (35)8.4 铁沟流咀布置 (35)8.4.1 渣铁沟的设计 (35)8.4.2 流咀的设计 (36)8.5 炉前设备的选择 (36)8.5.1 开铁口机 (36)8.5.2 堵铁口泥炮 (36)8.5.3 堵渣机 (36)8.5.4 换风口机 (36)8.5.5 炉前吊车 (36)9 高炉喷吹煤粉系统 (37)9.1 煤粉制备系统 (37)9.1.1 煤粉制备工艺 (37)9.1.2 煤粉喷吹系统 (38)9.2 喷吹工艺流程 (40)第二部分物料平衡及热平衡计算 (41)1原始条件 (42)1.1 原燃料条件 (42)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2)2 工艺计算 (44)2.1 配料计算 (44)2.1.1原燃料成分的整理 (44)2.1.2预定铁水成分(%) (44)2.1.3 原燃料的消耗 (44)2.1.4渣量及炉渣成分的计算 (45)2.1.5生铁成分的校对 (46)2.2 物料平衡 (46)2.2.1 风量的计算 (46)2.2.2 炉顶煤气成分的计算 (46)2.2.3 物料平衡表的编制 (48)2.3 热平衡计算 (48)2.3.1 热收入的计算 (48)2.3.2 热支出的计算 (48)2.3.3 热平衡表的编制 (50)结论 (52)参考文献 (53)致谢 (54)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引言进入21世纪,国际钢铁工业的共同的时代命题是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2000m3高炉点火方案

2000m3高炉点火方案

2#高炉开炉操业计划一.点火后操作的基本原则点火后24小时是常温的炉料开始升温、还原的过程(其中包括软熔带形成期),是初渣生成和渣铁熔融物初次排出的时期,考虑操作的基本原则如下:1.考虑到点火初期风口面积的调整和点火后尽快达产的需要,点火时采用部分开风口的送风方式,相对均匀堵13个风口。

2.确定适宜的加风速度,争取在送风24小时内送风比达到1.0。

同时,避免在软熔带形成期因透气性恶化而大量减风。

3.炉内O/C分布合适,确保装入物的升温、还原和炉缸升温,同时加热各部耐材,形成合适的软容带形状。

4.充分从铁口排煤气,炉缸内的焦碳充分加热呈红热状态,储备足够的炉缸热量。

5.准确掌握炉内生成的渣铁量,确保安全稳定地出渣铁,初次出渣铁时间要选择适宜。

二点火主要参数1. 风口面积风口小套直径选用Φ125mm(5、10、18、24、30共5个)、Φ115mm (1、8、12、17、23共5个)和Φ120mm(其它共20个)三种规格。

全开风口面积0.3393m2。

开炉全开1、2、4、6、8、9、11、13、15、17、19、20、21、23、25、27、29共17个风口送风,其它堵严,送风面积0.1885m2,为全风口面积的55.56%。

随着风量增加,逐步开风口,增大进风面积。

开风口的原则:①在首次铁前不考虑开风口。

②开风口优先考虑圆周均匀。

③开风口时机:压力平稳,下料顺畅,炉内渣铁贮存不多,风速200 ~220m/s(后期考虑230m/s)在开炉后风量达到4400~4600m3/min时,保证全开风口时的标准风速达到220~230m/s。

2. 风量:点火风量确定为送风比0.45~0.5(约1300m3/min)。

加风速度应尽可能均匀,点火后可参照热风压力逐渐加风,在软熔带形成期和初渣铁排出前,炉内透气性变差,都是加风速度减慢的限制性条件。

一般的,引煤气前全差压≦140kpa,出第一炉铁前风压不要超过0.16Mpa,以维持必要的炉况顺行。

钢铁集团2000m3高炉工程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钢铁集团2000m3高炉工程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钢铁集团2000m3高炉工程钢结构安装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项目部二0 年月钢铁集团2000m3高炉工程钢结构安装施工组织设计1、依据及说明:1.1 编制依据:1.1.1根据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设计图。

1.1.2国家及冶金行业的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标准。

1.1.3国家及冶金现行的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标准。

1.1.4根据《高炉系统工程施工总体规划》1.1.5根据施工高炉的经验的技术总结。

1. 2 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是在设计院设计图未到齐、只有少量二次设计详图的条件下编制的,其间涉及的工程量、构件量等均是依照工程技术股份公司设计院设计图中技术数据计算的。

施工时应以二次设计详图重量为准,对特别大、重、高的结构吊装及主要部位安装应编制详细作业方案。

2、工程概况:2. 1 厂址及环境:***钢铁公司位于***市中心北面***区,离***市中心约25公里,******高炉系统工程布置在原***厂的南面江边新区,地面相对于绝对标高10.800m,为******高炉相对标高0.000m。

***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原有高炉五座。

根据***现有设备生产状况及生产发展的要求,新建一座高炉容积为2000立方米。

施工现场经场地平整后,地形平坦,为高炉系统工程安装创造了较好的条件,现场施工用电、用水具备,进现场的临时道路已基本形成,施工机具及运输车辆基本能满足施工要求。

2. 2 工程简介2.2.1******高炉系统工程,是一座年产154万吨生铁能力的高炉及其相关设施,高炉为矮胖型,高炉容积为2000立方米,高炉炉底、炉缸采用国产陶瓷杯与碳砖相结合的复壁结构,3个铁口、26个风口,炉体冷却采用全冷却壁薄壁结构,软水密闭循环冷却,串罐无料钟装料装置。

炉顶均排压、皮带上料,紧凑式平坦型双出铁场。

高炉煤气采用上升、下降管,球节点,重力除尘器、旋风除尘器和比肖夫湿法净化系统,并设置高炉煤气余压回收装置(TRT)等先进工艺,高炉炉体结构自立式框架结构,2.2.2高炉炉壳最大直径为14.200m,炉壳厚度为40mm---65mm,炉体高度40.700m,高炉最高高度为95.250m,高炉炉壳材料选用BB503低合金钢,高炉炉壳安装、砌筑后检漏2.5Kg/cm2,介质为空气。

高炉炼铁课程设计

高炉炼铁课程设计

高炉炼铁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高炉炼铁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设备。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高炉炼铁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我国钢铁产业的自豪感,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高炉炼铁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炉内反应、还原反应等。

2.高炉炼铁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炉内操作、产品处理等。

3.高炉炼铁设备:如高炉、风机、输送设备等。

4.炼铁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如废气处理、废水处理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高炉炼铁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讨论法:分组讨论炼铁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高炉炼铁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参观高炉炼铁厂,实地了解高炉炼铁的设备和工艺。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钢铁工艺学》等。

2.参考书:《高炉炼铁工艺》、《炼铁设备与工艺》等。

3.多媒体资料:高炉炼铁工艺流程图、高炉设备图片等。

4.实验设备:高炉模型、风机模型等。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来评估。

2.作业:布置相关的炼铁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3.考试:期末考试中包含高炉炼铁相关的内容,评估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讲解和讨论。

2.教学时间:每个章节安排2课时,共4课时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3.教学地点:教室和实验室。

教学安排应合理、紧凑,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七、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水平,本节课将采取以下差异化教学措施:1.学习风格: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如阅读、实验、讨论等,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

矿井热风炉课程设计

矿井热风炉课程设计

矿井热风炉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矿井热风炉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对矿井热风炉的安全操作意识和故障处理能力。

1.了解矿井热风炉的定义、分类和应用范围。

2.掌握矿井热风炉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和主要参数。

3.熟悉矿井热风炉的操作流程和维护方法。

4.了解矿井热风炉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和故障处理措施。

5.能够正确操作矿井热风炉,进行火焰调节、风量控制等。

6.能够对矿井热风炉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排查。

7.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矿井热风炉的工作参数,优化燃烧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矿井热风炉安全操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养学生对矿井热风炉故障处理的冷静分析和积极应对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矿井热风炉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

1.矿井热风炉的定义、分类和应用范围。

2.矿井热风炉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和主要参数。

3.矿井热风炉的操作流程和维护方法。

4.矿井热风炉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和故障处理措施。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操作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矿井热风炉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操作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矿井热风炉,使学生熟悉操作流程和维护方法。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矿井热风炉的故障案例,培养学生故障处理能力。

4.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矿井热风炉操作与维护》作为主教材,辅助以相关学术论文和案例资料。

2.参考书:提供《矿井热风炉设计原理》、《矿井热风炉安全技术规程》等参考书籍。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教程等,直观展示矿井热风炉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4.实验设备:安排矿井热风炉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身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2000m3高炉炉型设计及物料平衡计算1

2000m3高炉炉型设计及物料平衡计算1

2000m3高炉炉型设计及物料平衡计算摘要:本设计要求建2000m3炼铁高炉。

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高炉炉型设计计算及高炉本体立剖图,同时对所设计高炉的特点进行简述。

设计高炉有效容积为2000m3,高径比取 2.3,高炉利用系数取值为 2.0,据此设计高炉炉型。

设计本着优质、高产、低耗和对环境污染小的宗旨,为日产生铁4000t的高炉提供高炉内型设计。

并对2000m3炼铁高炉进行物料平衡计算,物料平衡计算是炼铁工艺计算中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配料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整个物料平衡计算有配料计算和物料衡算两部分构成。

在配料计算过程中,进行了原料和燃料的全分析,渣铁成分及含量分析;在物料衡算过程中计算了包括鼓风量、煤气量以及物料收支总量等项内容的计算,并制作物料平衡表。

关键词:高炉发展;高炉炉型;炉型计算;物料平衡配料计算物料衡算物料平衡表绪论最近二十年来,日本和欧盟区的在役高炉座数由1990年的65座和92座下降到28座和58座,下降幅度分别为56.9%和37%,但是高炉的平均容积却分别由1558m3和1690m3上升到4157m3和2063m3,上升幅度为166.8%和22%,这基本代表了国外高炉大型化的发展状况。

高冶炼强度、高富氧喷煤比和长寿命化作为大型高炉操作的主要优势受到大家越来越高的关注和青睐,但是高炉大型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在立足自身条件的基础上仍须匹配的炼钢、烧结和炼焦能力。

我国近年推出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中规定高炉炉容在300m3以下归并为淘汰落后产能项目,且仍存在扩大小高炉容积的淘汰范围的趋势。

同时国内钢铁产业的快速发展均加速了世界和我国高炉大型化的发展进程。

由于大型化高炉具备的单位投资省、效能高和成本低等特点,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其竞争力。

20世纪高炉容积增长非常快。

20世纪初,高炉炉缸直径4-5m,年产铁水约100000吨左右,原料主要是块矿和焦炭。

20世纪末,最大高炉的炉缸直径达到14-15m,年产铁水300-400万吨。

《高炉炼铁生产》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高炉炼铁生产》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1.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
重点
开(停)炉操作知识
教学难点
开(停)炉操作制度的制定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任务1.制定出高炉开炉操作方案。
任务2.制定出高炉停炉操作方案
教具
模型、实物、电脑、投影仪
教学
材料
教材:《炼铁原理与工艺》,王明海,冶金工业出版社
3.掌握开炉停炉的注意事项
讲授设问
多媒体课件
听讲、讨论
5分钟
引入
(任务项目)
任务导入:提出问题:
1.如何制定开炉设备验收与试运转方案
2.如何制定开炉烘炉方案
3.如何制定开炉装料方案
4.如何制定开炉送风方案
5.如何制定开炉炉前操作方案
6.高炉停炉需要做哪些工作?
图片展示
指导
分析任务
看图
小组讨论
熟悉任务
《炼铁技术》,卢宇飞,冶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王筱留,冶金工业出版社
教学
总结
充分调动学生小组内学习讨论、交流,增强学习效率。
二、教案格式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和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告知
(内容、目的)
教学内容:操作制度的制定
教学目标:
1.熟悉对开(停)炉的要求
2.了解高炉开(停)炉的方案的主要内容
5分钟
操练
(掌握初步或基本能力)
1.布置任务,明确信息
2.知识准备
(1)高炉开炉操作方案的内容
(2)高炉停炉方案的主要内容
讲授讨论
多媒体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资料袋冶金工程学院(系、部)2010 ~ 2011 学年第 2 学期课程名称炼铁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刘竹林职称教授学生姓名夏雨专业班级冶金091 学号01234567题目设计向2000立方米高炉提供热风的热风炉成绩起止日期2011 年5月16 日~2011 年5 月29 日目录清单附件二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0 —2011 学年第 2学期冶金工程学院(系、部)冶金技术专业冶金091 班级课程名称:炼铁课程设计设计题目:设计向2000立方米高炉提供热风的热风炉完成期限:自2011 年 5 月16 日至2011 年 5 月29 日共 2 周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课程设计名称)设计说明书向2000立方米高炉提供热风的热风炉起止日期:2011 年 5 月16 日至2011 年5 月29 日学生姓名夏雨班级冶金091学号01234567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冶金工程学院(部)2011年月日湖南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课程设计答辩评价表湖南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评阅表前言从冶炼角度看,风是高炉冶炼的重要原料之一。

高炉发展史充分说明改进鼓风对高炉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风也是强化高炉冶炼的最积极因素,就现在已采用的新技术来看,风的含义不仅与鼓风机有关,还和热风温度、喷吹、富氧、脱湿等技术的应用即风的质量有关。

热风炉为主的热风系统是综合鼓风系统的重要内容。

1828年美国开始使用热风。

实践和理论均证明:热风不仅是降焦、增产和提高生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也为提高所喷吹燃料的燃烧率,为改善喷吹效果和加大喷吹量提供有利条件。

因此国内外高炉均致力于提高风温。

热风炉系统的重要作用就是加热冷风,降低焦比,提高生产效益。

现代高炉普遍采用蓄热式热风炉,由于热烧(即加热格子砖)和送风(即冷却格子砖)是交替工作的,为保证向高炉连续供风,故每座高炉至少配置两座热风炉,一般配置三座,大型高炉配置四座为宜。

目前蓄热式热风炉有三种基本结构形式,即内热式热风炉(含传统型和改进型)、外燃式热风炉、顶燃式热风炉。

本设计指导书所设计的类型是内热式热风炉。

在设计过程中也可广泛地查阅各种参考资料,设计目前国内外比较先进的改进型和外燃式热风炉。

本次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热风炉设计的重点在了解热工计算,其热工计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燃烧计算,简易计算,砖量计算。

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应用较成熟技术,充分考虑合理性和先进性的要求。

目录1热风炉本体结构设计 (2)1.1炉基的设计 (3)1.2炉壳的设计 (3)1.3炉墙的设计 (4)1.4拱顶的设计 (5)1.5蓄热室的设计 (6)1.6燃烧室的设计 (6)1.7炉箅子与支柱的设计 (7)2燃烧器选择与设计 (8)2.1金属燃烧器 (8)2.2陶瓷燃烧器 (8)3格子砖的选择 (10)4管道与阀门的选择设计 (15)4.1管道 (15)4.2阀门 (16)5热风炉用耐火材料 (18)5.1硅砖 (18)5.2高铝砖 (18)5.3粘土砖 (18)5.4隔热砖 (18)5.5不定形材料 (19)6热风炉的热工计算 (22)6.1燃烧计算 (22)6.2简易计算 (29)6.3砖量计算 (31)7参考文献 (32)1热风炉本体结构设计热风炉的原理是借助煤气燃烧将热风炉格子砖烧热,然后再将冷风通入格子砖。

冷风被加热并通过热风管道送往高炉。

目前蓄热式热风炉有三种基本结构形式,即内燃式热风炉、外燃式热风炉、顶燃式热风炉。

传统内燃式热风炉(如图1-1所示)包括燃烧室和蓄热室两大部分,并由炉基、炉底、炉衬、炉箅子、支柱等构成。

热风炉主要尺寸(全高和外径)决定于高炉有效容积、冶炼强度要求的风温。

图1-1内燃式热风炉1-煤气管道;2-煤气阀;3-燃烧器;4-燃烧室;5-热风管道;6-热风阀;7-大墙;8-炉壳;9-拱顶;10-蓄热室;11-隔墙;12-热风管;13-冷风阀;14-烟道管;15-支柱;16-炉箅子我国实际的热风炉尺寸见表1-1。

表1-1我国设计的热风炉尺寸表1.1炉基的设计由于整个热风炉重量很大又经常震动,且荷重将随高炉炉容的扩大和风温的提高而增加,故对炉基要求严格。

地基的耐压力不小于2.0~2.5kg/cm2,为防止热风炉产生不均匀下沉而是管道变形或撕裂,将三座热风炉基础做成一个整体,高出地面200~400mm,以防水浸基础由A3F或16Mn钢筋和325号水泥浇灌成钢筋混泥土结构。

土壤承载力不足时,需打桩加固。

生产实践表明,不均匀下沉未超过允许值时,可将热风炉基础又做成单体分离形式,如武钢、鞍钢两座大型高炉,克节省大量钢材。

1.2炉壳的设计热风炉的炉壳由8~20mm厚的钢板焊成。

对一般部位可取:δ=1.4D(mm)。

开孔多的部位可取:δ=1.7D(mm), δ为钢板厚度(mm),D为炉壳内径(m),钢板厚度主要根据炉壳直径、内压、外壳温度、外部负荷而定。

炉壳下部是圆柱体,顶部为半球体。

为确保密封炉壳连同封板焊成一个不漏气的整体。

由于炉内风压较高,加上炉壳耐火砖的膨胀,使热风炉底部承受到很大的压力,为防止底板向上抬起,热风炉炉壳用地脚螺栓固定在基础上,同时炉底封板与基础之间进行压力灌浆,保证板下密实,也可以把地脚螺栓改成锚固板,并在底封板上灌上混泥土。

将炉壳固定使其不变形,或把平底封板加工成蝶形底,使热风炉成为一个手内压的气罐,减弱操作应力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对焊接必须进行X光探伤检验,要求炉壳椭圆度不大于直径的千分之二,整个中心线的倾斜(炉顶中心与炉底中心差)不大于30mm。

为了保证炉壳和炉内砌砖的密封性,在砌砖前后要试漏、试压,检查砌砖前试验压力为0.3~1.5kg/cm2,砌砖后工作压力的1.5倍试压,每小时压力降<=1.5%.蓄热室、燃烧室的拱顶和连接管处采用(韧性耐龟裂钢板)含锰、铝的镇静钢。

高温区炉壳外侧用0.5mm铝板包覆,铝板与炉壳间填充后3mm保温毡,使炉壳温度控制在150~250℃,防止内表面结露,也防止突然降温(暴雨)使炉壳急冷而产生应力。

炉壳内表面涂硅氨基甲酸乙醋树脂保护层,防止NO X与炉壳接触。

1.3炉墙的设计炉墙一般由耐火层、绝热层和隔热层组成。

作用是保护炉壳和减少热损失。

各层厚度应根据炉壳温度和所用耐火材料的界面温度确定。

如图1-2所示。

因炉墙温度自上而下逐渐升高、所以不同高度耐火层和绝热层厚度不同。

一般下部区域温度低、荷重大,宜选用较厚耐火砖,减薄的绝热层,所留膨胀缝可小。

上部高温区,荷重小,但为了减少热损失,应增加绝热层的厚度,耐火层可较薄。

炉墙通常由345mm耐火砖砌筑,一般风温水平的热风炉和炉壳接触的是65mm 后的硅藻土砖绝热层,绝热层和耐火砖之间是60~145mm后的干水渣填料层,用以缓冲膨胀。

两层绝热砖之间填以50~90mm后的干水渣或硅藻土或石粉。

隔墙上部由于燃烧室位置在热风炉内的一侧,靠格子砖的隔墙为两面加热,而靠热风炉大墙一侧的隔墙为一面加热。

因此,前者的温度比后者高,产生的高温蠕变大,而耐火材料不适应高温时,就使燃烧室向格子砖方向倾斜,并进而使上部格砖严重错孔。

a -多用与燃烧室侧b -多用于蓄热室侧图1-2 炉墙的组成1.4拱顶的设计拱顶是连接燃烧室和蓄热室的砌筑结构,它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工作,应选用优质的内火材料,并保证砌体结构的稳定性,燃烧时高温烟气流均匀地进入蓄热室。

内燃式热风炉拱顶有半球形,锥型,抛物线形和悬链形,目前国内传统内燃式热风炉一般多采用半球形。

它可使炉壳免受侧向推力,拱顶荷重通过拱脚正压在墙上,以保持结构稳定性。

应加强热风炉上部与拱顶的绝热保护,鉴于拱顶支在大墙上,大墙受热膨胀,受压易于破坏,故将拱顶与大墙分开,支在环形梁上,使拱顶砌成独立的支撑结构。

采用抛物线形拱顶和悬链形拱顶稳定性较好,悬链形拱顶的气流也较均匀,但结构较复杂。

图1—3 热风炉锥形拱顶结构在拱顶内衬的内火砖材质,决定拱顶温度水平,为了减少结构质量和提高拱顶的稳定性,应尽量缩小拱顶的直径,并适当减薄砌体的厚度。

拱顶砌体厚度减薄后,其内外温度差降低,热应力减少,可相当延长拱顶寿命。

中型热风炉砖厚以300~500mm为宜,大型高炉热风炉砖厚以350~400mm为宜。

但是砖型过多制造麻烦,过少则施工困难。

国内部颁标准以有了3组9种拱顶定型砖适用于砌筑内部半径为2100~3900mm的半球形拱顶。

拱顶的下部第一层砖为拱脚砖。

常用钢圈加固,使炉壳少受水平力作用。

在拱顶的正中为特制的炉顶盖砖,上有安装测拱顶温度的电热偶孔。

为了提高热效率,减少热损失好保护炉壳,拱顶的隔热是十分重要的。

高风温热风炉拱顶隔热砖的厚度为400~500mm,一般由2~3层隔热砖组成。

表1-2 热风炉拱顶耐火衬材质与炉顶温度的关系材质粘土砖高铝砖硅砖标号RN-38 RL-48 L2-65 DG-95炉顶温度1250 1350 1450 15501.5蓄热室的设计蓄热室是热风炉进行热交换的主体,它由格子砖砌筑而成。

砖的表面就是蓄热室的加热面,格子砖块作为贮热介质,所以蓄热室的工作既要传热快又要贮热多,而且要有尽可能高的温度。

格子砖的特性对热风炉的蓄热能力,换热能力以及热效率有直接影响。

蓄热室断面积,一般是从选定的热风炉直径扣除燃烧室断面积而得到的,它应该用填满格子砖的通道面积中的气流速度来核算。

为了保证传热速度,要求气流在紊流状态流动,即雷诺数大于2300。

由于气体在高温下粘度增大,而且格孔小不易引起紊流,故现代高风温热风炉要求有较高的流速以满足传热的要求,在生产中常有这样的情况,蓄热面积不少,顶温很高,但风温上不去,烟道温度却上升很快,其原因主要是流速低造成的。

蓄热室工作的好坏,风温和传热效率如何,与格孔大小、形状、砖量等也有很大的关系。

但在燃烧室两侧蓄热室狭窄处存在死角,烟气在蓄热室断面上分布不均,相对的减少了蓄热室面积。

眼镜形燃烧室结构稳定性差,热应力小,当量直径小,不利于煤气燃烧:但蓄热室死角小,烟气流分布均匀,有效面积利用较好。

复合型兼备上述两种形状的优点,设计上采用多。

1.6燃烧室的设计燃烧室是煤气燃烧的空间,位于颅内的一侧,它的断面形状有三种,即圆形、眼睛形、复合型。

圆形燃烧室形状简单,稳定性好,热应力小,当量直径大有利于煤气燃烧:1-燃烧室 2-蓄热室图1-4 燃烧室断面形状燃烧室隔墙一般由两层互不错缝的高铝砖砌筑,大型高炉用一层345mm和一层230mm高铝砖砌成,中小高炉用两层230mm高铝砖砌成。

两层之间彼此无约束,在受热膨胀时互不受阻碍。

燃烧室比蓄热室要高出300~~500mm,目的是使烟气流在蓄热室内分布均匀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