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素 (Haparin)
酸性粘多糖,肥大细胞合成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血小板的粘附、聚集;
与AT-III结合,增强其效应 刺激内皮细胞释放组织源性纤溶酶原激活物
抗凝作用
蛋白质C
(Protein C, PC)
激活剂:凝血酶﹢血栓调节蛋白
肝脏合成
抗凝作用:
(1)灭活凝血因子Ⅴa、Ⅷa等 (2)促进纤溶: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管损伤/应激状态
血管舒缩功能减弱:
局部组织缺血/淤血; 舒血管:PGI2 ; 缩血管:内皮素和TXA2 促凝物质/凝血因子清除 ;纤维蛋白原沉降 局部血管通透性 ; 血液浓缩、粘度增加 内皮细胞合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AT-Ⅲ减少
血管内皮在凝血、抗凝和纤溶过程中的作 用
三)血细胞受损,释放促凝物质入血 释放ADP 释放细胞膜磷脂
简单回顾: 正常的凝血和抗凝血过程
凝血因子
正常的凝血和抗凝血过程
(一)凝血过程
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三阶段:
2.凝血酶原(II) 凝血酶(IIa)
3.纤维蛋白原(I) 纤维蛋白(Ia)
一、血液凝固
内源性凝血系统
接触带负电荷物质
伤 因子XII
外源性凝血系统
组织损
组织因子TF(因子II
启动凝血过程
内皮细胞
vWF
层粘连蛋白 纤维粘连蛋白
胶原
内皮下组织
血小板粘附、聚集的分子机制
四、促凝物质入血
细菌、病毒
癌细胞、羊水
Prothrombin
蛇毒
Thrombin
胰蛋白酶
DIC的发生就是 凝血系统的异常启动并不断放大
诱发因素
单核吞噬细胞功能受损 严重肝功能障碍 血液的高凝状态 微循环障碍 机体纤溶系统功能降低
恶性肿瘤
血液系统: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消化系统:胰腺癌、结肠癌、胃癌等 泌尿系统:前列腺癌、肾癌 女性生殖系统:绒毛膜上皮癌
创伤及手术
严重软组织创伤 挤压综合征 大面积烧伤 前列腺、肝、
脑、肺、胰腺等大手术、器官移植术等
产科疾病
羊水栓塞 胎盘早期剥离 宫内死胎 妊娠中毒症 子宫破裂 腹腔妊娠 剖腹产手术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TFPI)
内皮细胞合成的糖蛋白 TFPI结合Ⅹa
作用过程 TFPI/Ⅹa与Ⅶa/TF结合
抑制Ⅶa/TF活性
抗凝血酶III (antithrombin III, AT-III)
为单链糖蛋白,由肝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 与IIa、IXa、Xa、XIa、XIIa分子上的丝氨酸残基结合, 封闭它们的活性中心 肝素可加强这种结合,使灭活速度加大2000倍。
启动凝血过程
内凝系统
Ⅻ
固相激活 酶相激活
Ⅻa
外凝系统
Ⅲ(TF)
Ⅺ、Ⅸ、 Ⅷ、 Ca2+
凝血酶原 激活物形成
TF-Ⅶ、
Ca2+
ⅩⅩa
(Ⅴ+Ca2++PL)
凝血酶形成 凝血酶原凝血酶
纤维蛋白形成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血液凝固机制示意图
抗凝机制
细胞抗凝系统
单核巨噬细胞
体液抗凝系统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抗凝血酶Ⅲ(AT-Ⅲ) 肝素 蛋白C系统(PC)
其他
休克--微循环衰竭 血液系统疾病 脏器功能障碍 意外事故和损伤
DIC的发病机制
凝血和抗凝平衡破坏!!
一)凝血系统的激活
1、组织损伤,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不同的人体组织中组织因子的含量
组织
肝 肌肉
脑 肺 胎盘 蜕膜
含 量 (μ/mg)
10 20 50 50 2,000 2,000
Tissue Factor
2,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
Ⅻ因子激活方式:
固相激活: 带负电荷物质与Ⅻ接触而激活:
胶原、基底膜、细菌内毒素
酶性激活: 酶使Ⅻ蛋白缬AA和精AA之间 的链裂解: 激肽释放酶、纤溶酶、胰蛋白酶
感染、内毒素血
症、A内g-皮Ab细复胞合损伤为什么会导致DIC?
TF
物、持续缺血缺 氧、酸中毒
血管 损伤
胶原 暴露
DIC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的概念
在某些病因作用下,机体凝血系统 被广泛激活而引起的以凝血机制障碍为主 要特征的复杂病理过程。
临床表现: 出血 低血压/休克 器官功能障碍 溶血性贫血
DIC
属于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紊乱综合征, 凝血与抗凝血,纤溶与抗纤溶失衡。
内激活
外激活
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 相互关系
凝血与抗凝血系统保持相对平衡
循环 (血管内) (血管外) 止血
不凝
凝固
(正常) (异常)
血液
凝固
(血栓性疾病)
不凝
(血友病)
多发性微血栓
DIC
消耗性凝血障碍
出血
DIC的原因
严重感染
最常见、最重要
细菌感染G-、G+ 病毒感染 立克次体、原虫、霉
菌感染
效应
ADP 5-HT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敏感蛋白 纤维连接蛋白
血小板激活过程
PF3 PF4
ADP 5-HT TXA2
血小板
GP IIb/IIIa (αIIbβ)
纤维蛋白 Or vWF
聚集
血小板
GP Ic’/IIa
(α1β1)
GP Ic/IIa (α1β1)
粘 附
GP IIb/IIIa GP Ia/IIa GP 1B/IX (αIIbβ) GPN or VI (α1β1)
诱导表达组织因子样物质 释 形成放血AD小P、板T团XA块2等促凝物质 粘附、激活、聚集和释放
血小板粘附在内皮下胶原
血栓形成过程
血小板不可逆聚集并释放
血小板粘附、激活与聚集
Plt
TXA2 凝血酶
TXA2
PLA2
AA
PL
收缩蛋白
G蛋白 PKC
PLC DG PIP2
Ca2+-CaM 肌浆网 IP3
单核吞噬细胞功能受损
清除促凝物质:如内毒素、含 TF的细胞碎片、Ag-Ab复合物。
灭活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
纤溶系统
纤溶酶原(plasminogen, plg) 纤溶酶(plasmin,pln) 纤溶酶原激活物(plasminogen activators,
PAs)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s)
纤溶酶原激活过程
纤溶酶原
纤溶酶
纤溶抑 制物
激肽释放酶 t-wk.baidu.comA u-PA
Ⅻ
单核巨噬细胞、 PMN和(或)T淋 巴细胞
TNF、IL-1、 IFN、PAF、补 体C3a、C5a
血小板的粘附、 聚集和释放反 应,使凝血反 应加剧。
恶性肿瘤引起DIC
肿瘤坏死
释放TF
某些肿瘤分泌粘蛋白
TF活性
分泌前凝血物质
激活I因子
分泌蛋白分解酶
激活X因子
引起血小板聚集和释放
二)血管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