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4.给物体分类∣教科版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1.4 给物体分类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1.4 给物体分类教科版

1.4㊀给物体分类基础达标(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ɿ ,错的打 ˑ ㊂①分类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更便捷㊂(㊀㊀㊀)②如果不同的物体有相同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特征把这些物体分为一类㊂(㊀㊀㊀)③根据物体的一个特征分类,也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㊂(㊀㊀㊀)④泡沫块和乒乓球没有相同的特征,不能被分为一类㊂(㊀㊀㊀)⑤把垃圾按 可回收 和 不可回收 放进垃圾箱也是在分类㊂(㊀㊀㊀)(2)选择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括号里㊂①在一场足球比赛中,穿红队服的是六(1)班的同学,穿蓝队服的是六(2)班的同学㊂他们的队服是按(㊀㊀㊀)来分类的㊂A.颜色B.形状C.材料D.大小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②下面不是同一类的是(㊀㊀㊀)㊂A.白菜B.萝卜C.苹果D.茄子③在给物体分类的活动中,下面说法错误的是(㊀㊀㊀)㊂A.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大螺母和小螺母既可以分在一起也可以不分在一起B.乒乓球和玻璃球必须分在一类,因为它们都是球形的C.按照 是方形的 和 不是方形的 分类,不同的人的结果是一样的第1单元㊀我们周围的物体㊀㊀综合探究观察下面的物体,完成后面的问题㊂①㊀②㊀③㊀④⑤㊀⑥㊀⑦㊀⑧(1)上面8种物体各有几种不同的摆放方式?完成下面的表格㊂物体编号①②③④⑤⑥⑦⑧不同摆放方式种数㊀㊀(2)根据不同摆放方式的种数给上面的物体分类㊂(在括号里填种数,在横线上填物体的代号)有(㊀㊀㊀)种不同摆放方式的物体: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㊂有(㊀㊀㊀)种不同摆放方式的物体: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㊂有(㊀㊀㊀)种不同摆放方式的物体: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㊂活动名称:借书㊂活动目的:了解图书分类方法,体会分类带给我们的便捷㊂材料准备:笔㊁记录纸㊂活动场所:学校图书室㊂活动过程:(1)向图书室管理员询问借书的流程㊂(2)按照借书流程在图书室借一本自己喜欢的书㊂(3)观察图书室的图书是怎样分类的,记下分类依据㊂注意事项: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阅读㊂思考:(1)你是怎样借到自己喜欢的书的?(2)学校图书室是根据哪些依据来对图书进行分类的?活动名称:给同学分类㊂活动目的:拓展对分类的认识,发现事物更多特征(分类标准),提高分类能力㊂活动过程:在8人小组内对小组成员按照以下特征进行分类㊂(1)按性别分类,记录分类结果㊂性别男女姓名㊀㊀(2)按兴趣分类,记录分类结果㊂兴趣姓名㊀㊀(3)按体重分类,记录分类结果㊂体重姓名㊀㊀说明:对体重的分类,可以划分合适的体重段㊂思考:还可以根据哪些特征进行分类?(提示:身高㊁年龄㊁上学方式等)活动名称:帮妈妈整理衣物㊂活动目的:促进亲子情感,提高分类能力㊂活动过程:和妈妈商定一个周末的时间,一起整理家里的衣物㊂思考:家里的衣服可以按哪些不同的方法分类存放?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第1单元㊀我们周围的物体合适?结论:(1)按大人和小孩分,爸爸妈妈的衣服放在一起,自己的衣服放在一起㊂(2)按季节分,夏季㊁冬季㊁春秋季的衣服分别放在一起㊂(3)按外套㊁中间的衣服㊁内衣分㊂。

一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4.给物体分类∣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4.给物体分类∣教科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4.给物体分类一、基础达标练1.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2.选择题。

(1)给物体分类时我们不会用到( )。

A. B. C.(2)在比较物体的重量时不会用到( )。

A. B. C.(3)这三种物体可以分成一类,是按照它们的( )分的。

A. 大小B. 形状C. 重量3.读图题。

用笔圈出每行中与其他类别不同的物体。

二、能力提升练4.实践分析。

将下列蔬菜和水果分类。

5.活动探究。

给下面的物品分类。

(1)按形状分类,都是球形的一组是( )。

A. ①⑤B. ③⑦C. ①③(2)把这些物品按轻重分类时,小欣认为⑦是重的,小浩认为⑦是轻的,你认为( )。

A. 小欣是对的 B. 小浩是对的 C. 他们认定轻重的标准不同(3)按照大小分类,小欣认为⑨是大的,她分类的标准可能是认为比( )大的都算是大的。

A. ②B. ⑥C. ⑦答案解析部分一、基础达标练1.【答案】×;×;√【解析】【解答】每次分类只能按照一个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

即使按照大小分类,各组选择的标准物也可能不同,这就会造成相同的物体,有人认为大,有人认为小。

将物体编号有利于按顺序对物体进行分类,避免重复和遗漏。

2.【答案】(1)C(2)B(3)B【解析】【解答】(1)给物体分类时要用眼睛观察,用手记录,嘴不会参与;(2)比较物体的重量时会用天平进行测量;在没有测量仪器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手掂来粗略比较;(3)乒乓球、橙子和足球的大小、轻重都不同,但他们的形状相同。

3.【答案】【解析】【解答】二、能力提升练4.【答案】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一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5.观察一瓶水∣教科版(含答案)

一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5.观察一瓶水∣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5.观察一瓶水一、基础达标练1.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2.选择题。

(1)不能流动的是( )。

A. B. C.(2)没有气味的是( )。

A. B. C.(3)如图所示,这位同学是在比较水和洗发液的( )。

A. 轻重B. 形状C. 黏度3.填表题。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水的特征?二、能力提升练4.实践探究。

不会流动5.活动探究。

辨别水和洗发液。

(1)将水和洗发液分别装入两个密封透明的容器中,可以用( )来分辨。

A. B. C.(2)将水和洗发液装在两个不透明且开口的容器中,可以用( )来分辨。

A. B. C.(3)正确闻不明物体气味的方法是( )。

A. B. C.答案解析部分一、基础达标练1.【答案】√;×;√;×【解析】【解答】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水是透明的,不是白色的;洗发液有白色的,也有其他颜色的。

水和洗发液都是液体,液体都会流动。

水和洗发液都是液体,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答案】(1)C(2)B(3)C【解析】【解答】(1)小木块是固体,固体不具有流动性;(2)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洗发液有清香味;小木块有木头的味道;(3)图中的小朋友把液体倒在手心里,用手指感受液体的黏度。

3.【答案】【解析】二、能力提升练4.【答案】【解析】5.【答案】(1)C(2)B(3)B【解析】【解答】(1)洗发液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水是透明的,通过透明容器,可以直接用眼睛来分辨。

(2)容器是不透明且开口的,所以可以利用气味来分辨两种液体。

(3)闻不明物体的气味时,要采用扇闻的方法,防止物体有毒,吸入过量的有毒物质。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课课练(一课一练)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课课练(一课一练)

《发现物体的特征》课后练习1.我们用()的观察方法,发现橡皮是不透明的。

A.摸B.看C.闻2.下列属于塑料杯的特征的是()。

A.用来装水B.透明C.很重3.边观察边记录,至少完成4种物体的观察(可以换成家里有的物体)。

描述物体特征记录表(提醒:可以写字,或用拼音,)特征木块螺母玻璃珠乒乓球泡沫块橡皮纸片塑料杯颜色气味形状厚薄粗糙程度是否透明是否可见是否流动轻重参考答案: 1. B 2.B《谁轻谁重》习题一、填空题1.影响物体轻重的因素有()、()、()。

2.测量物体轻重的实验步骤是()——()——()。

3.同样大小的棉花和铁块,()比()重。

二、选择题1.下列()苹果最重。

A B C2.下列()做法不能准确的比较两种物体的轻重。

A 天平两边放上被测的两种物体B 分别用曲别针量出两种物体的轻重,再进行比较C 用手掂一掂它们的轻重三、判断题1.利用简易天平测量物体重量时两边放的都是曲别针。

()2.同样大小的海绵和橡皮的重量相等。

()3.影响物体重量的因素有大小、材料等等。

()4.小组合作中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

()四、拓展题小朋友们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水果,请你们选择三种水果比较它们的轻重。

1.你观察的水果有()、()、()。

2.给你选择的水果按照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谁轻谁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二、选择题1.A2.C三、判断题1.×2.×3.√4.√四、拓展题1.写出所测的水果名称即可2.略1.3《认识物体的形状》练习题一、选择题(1)一个挨着一个的摆放,铺满整个盒子的方法叫。

(2)螺母用平着放的方法和用立着放的方法,所用的螺母的数量。

(3)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据的空间;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平铺时占据空间的状况。

二、判断题。

1.将方形的物体摆放在方形盒子里更适合。

()2.把一些球形的物体摆放在盒子里,没有空隙。

()3.有时把物体水平平铺摆放与立着平铺摆放,装入盒子里的物体数量不一样。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 4 给物体分类》_37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 4 给物体分类》_37

给物体分类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认识物品的外部特征。

知道什么是分类,知道分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

2.科学探究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分别经历给定标准、自定标准的分类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分类方法,提升观察、比较、分类能力,渗透归纳方法。

3.科学态度逐步形成细致认真的习惯,乐于制定不同的标准为物体分类,体会分类活动在生活、学习和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每组5根不同颜色铅笔,带橡皮头的铅笔(削尖的与未削的)各一支,普通铅笔(削尖1支、未削的2支)。

每组四个容器:一次性纸杯,一次性小塑料杯,带盖透明圆筒,带胶塞玻璃试管。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开门见山,交待学习任务(二)新课学习1.认识分类(1)出示按教材准备好的五支铅笔,让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2)学生尝试分类:各小组学生根据比较的结果整理铅笔。

将某一特征相同的铅笔放在一起,没有这一特征另外放在一起。

(3)教师示范分类:例如以是否带橡皮头为分类标准,整理、示范分类的过程,帮助学生提炼分类的流程:明确对象、观察比较对象的特征、找出相同和不同、选择分类标准(同一次只能采用同一个标准),依据标准分类。

(4)学生再次分类。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一分为二的标准(例如按是否削尖、按冷暖色、按铅笔型号、按品牌等)将铅笔再次分类。

(5)汇报交流,小结(重点小结一分为二的方法)。

2.分类练习(1)提供4个不同的杯子,(2)放手让学生按一分为二的标准给杯子分类。

(3)交流、评价。

(三)讲述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对动物分类的科技史,体会分类工作由来已久,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四)课后拓展用学过的分类方法,整理散乱的图书。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 4 给物体分类》_8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 4 给物体分类》_8

《给物体分类》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4课,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物体有很多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描述为大或小、轻或重、光滑或粗糙、透明或不透明,以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等。

本课要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开展“分类”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分类的意义以及分类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科学和培养科学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四个活动:1.聚焦分类话题;2.制订分类标准,进行分类;3.研讨,回顾学习过程:4.了解分类的意义。

通过四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更清晰有序地了解物体的各种特征,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科学地观察、描述之后进行科学的分类,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分类方法,明确分类标准的细化是准确分类的要素。

教材中提示选用的教学器材为前三节课观察的物体。

在本课中,教师要尽量安排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便于学生进行分类活动。

【学生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课学习,一年级学生逐渐了解了科学课程的特点。

学生开始初步接触科学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培养出合作学习和实事求是等科学态度。

但是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仍处于培养阶段,在行为能力上相对较弱,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同时,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仍需进一步培养。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科学态度目标1.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2.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

一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5.观察一瓶水∣教科版含答案

一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5.观察一瓶水∣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5.观察一瓶水、基础达标练 1. 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X 。

(3 )承和洗岌液*会动• f )尸2. 选择题。

3. 填表题。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水的特征?L厂一 HA.牛捞B.水■— T--(1)不能流动的是()。

Q —n7 ___________ —A.必t 瀝1B.冰■—■C.&(2)没有气味的是()。

(3)如图所示,这位同学是在比较水和洗发液的 ()。

A.轻重B.形状C.黏度f 2)承和挟jua 部込 白哲的4 f )描述水的特征(班级记录表)①颜色有颜色口无颜色口②气味有气味口无气味口③是否透明透明口不透明口④软硬软口硬口、■能力提升练4.实践探究。

透明不透明会流动不会流动5.活动探究。

辨别水和洗发液。

将水和洗发液分别装入两个密封透明的容器中,可以用)来分辨。

A. B.(2) 将水和洗发液装在两个不透明且开口的容器中,可以用)来分辨。

B. C.(3) 正确闻不明物体气味的方法是A. B. C.-士答案解析部分、基础达标练 1.【答案】X; X【解析】【解答】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水是透明的,不是白色的;洗发液有白色 的,也有其他颜色的。

水和洗发液都是液体,液体都会流动。

水和洗发液都是液体,液体没 有固定的形状。

2.【答案】(1)C (2) B (3) C【解析】【解答】(1)小木块是固体,固体不具有流动性;(2)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洗发液有清香味;小木块有木头的味道;(3)图中的小朋友把液体倒在手心里•,-用手指感 受液体的黏度。

描述水的特征(班级记录表}【解析】、能力提升练 4.【答案】【解析】3.【答案】①顔色冇顏色:——J无顯色o②气味 有气味;!无气味V ③是否透明透明不透明1④软硬P-------硬 □5.【答案】(1) C(2) B(3) B【解析】【解答】(1)洗发液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水是透明的,通过透明容器,可以直接用眼睛来分辨。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周围的物体》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固体、液体、气体等,并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关于物体的感性经验,他们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物体,但对于物体的分类和特性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发学生对物体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现和总结物体的特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分类常见的物体,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等基本物态,并能够用相应的词汇进行描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能够主动观察和探索周围的世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分类常见的物体,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等基本物态。

2.难点:学生能够用相应的词汇描述物体的特性,并能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现和总结物体的特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观察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体的特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常见的物体,如球、杯子、水、气球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2.教学媒体:准备PPT或者黑板,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图片和文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如“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物体,引发学生对物体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一些常见的物体,如球、杯子、水、气球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 给物体分类-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 给物体分类-教科版

第 4 课《给物体分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给物体分类》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中的第四课。

“我们周围的物体”这一单元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和描述,对观察到的物体特征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尝试根据物体的一些特征进行分类。

本单元第1课,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观察、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第2课,通过观察、预测、掂量、简易工具测量等多次比较活动,促使学生逐步建立对“物体有轻重”的认识;第3课,对“形状”这一物体的重要特征展开研究;本课是基于前三课的知识与能力基础,鼓励学生用多种分类标准给常见物品进行分类。

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描述物体外部特征,进一步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

本节课教材内容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聚焦,以市场里的蔬菜都是分类摆放的场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点出了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我们怎样给物体分类,唤醒并调查学生生活中的分类经验,同时点明本节课的探究主题。

第二部分——探索,这部分主要包括一个探究活动——把前3课中用过的所有物体根据特征进行分类。

此探究活动包括以下三步:首先给物体进行编号,接着提示学生选择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然后让学生选择其他特征尝试更多的分类方法。

第三部分——研讨,此部分包括两个讨论问题,“我们根据物体的哪些特征进行了分类?”引导学生回顾探究过程,知道可以选择物体颜色等外部特征进行分类;“根据同一个特征进行分类时,我们的分类结果有哪些不同?”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分类结果。

【学情分析】一般特征:一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

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及观察描述等能力、发展思维、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物体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中最为常见,一年级学生对其有直观感受,他们对物体性质的理解又将为他们持续建立材料和物质的概念打下基础。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对周围物体观察、比较和描述能力有限,需要进一步提高。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我们周围的物体《4.给物体分类》教科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我们周围的物体《4.给物体分类》教科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我们周围的物体《4.给物体分类》教科版《给物体分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4课,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物体有很多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描述为大或小、轻或重、光滑或粗糙、透明或不透明,以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等。

本课要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开展“分类”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分类的意义以及分类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科学和培养科学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四个活动:1.聚焦分类话题;2.制订分类标准,进行分类;3.研讨,回顾学习过程:4.了解分类的意义。

通过四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更清晰有序地了解物体的各种特征,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科学地观察、描述之后进行科学的分类,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分类方法,明确分类标准的细化是准确分类的要素。

教材中提示选用的教学器材为前三节课观察的物体。

在本课中,教师要尽量安排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便于学生进行分类活动。

【学生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课学习,一年级学生逐渐了解了科学课程的特点。

学生开始初步接触科学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培养出合作学习和实事求是等科学态度。

但是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仍处于培养阶段,在行为能力上相对较弱,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同时,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仍需进一步培。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科学态度目标1.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2.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 4 给物体分类》_21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 4 给物体分类》_21

《4.给物体分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时选自科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中的第4课。

通过对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很多能够描述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如大小、轻重、光滑、粗糙、形状、颜色、是否透明等,这为本节课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要求学生根据物体相同的特征进行分类,明确准确分类需要将分类标准细化。

课堂上开展“分类”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有助于学生了解分类的方法以及分类的意义,对学生学习科学和培养科学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四个活动:1.聚焦分类话题;2.制订分类标准,进行分类;3.研讨,回顾学习过程;4.了解分类的意义。

这四个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使学生更清晰有序地了解物体的各种特征,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对物体科学地观察、描述之后进行科学的分类,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分类方法,明确分类标准的细化是准确分类的要素。

教材中提示选用的教学器材为前三节课观察的物体,在本课中,教师要尽量安排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便于学生进行分类活动。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分类”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前概念,认为“给物体分类”是指将一堆物体分为两类,对“分类”的概念认识比较模糊,需要对“给物体分类”进行更具体的了解。

同时,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初步接触科学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培养出合作学习和实事求是等科学态度,但是他们各方面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仍处于培养阶段,语言理解能力、表达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弱,而且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三、教学目标1. 科学概念目标①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②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

2. 科学探究目标①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②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3. 科学态度目标①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②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材简析】本课是教科版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起始课,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引导学生利用眼、鼻、手等器官,通过两两比较发现物体的一些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轻重、透明度、表面光滑度、弹性、硬度等,同时运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描述与记录。

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物体打交道,他们能够对一个物体进行简单地描述,积累一些感性认识。

然而,要让学生有序地观察,尽可能多地观察到物体的信息,并运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还是存在困难的。

所以需要教师在科学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观察、认识物体的不同特征,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分享、交流的能力,并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能比较并发现物体的异同点,且进一步发现不同特征的物体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学情分析】学生在经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已经具有了初步的科学观察能力,但是在描述物体特征的时候,一些学生会将物体的特征和用途进行混淆。

比如描述铅笔盒,较多学生描述“装文具的长方形盒子”。

装文具是用途,长方形是形状特征。

所以在这节课中,首先让学生分辨特征的描述不能混入用途;其次,学生在描述物体特征时,往往只关注一两个点,在其他同学描述以后才能去寻找未被发现的特征。

所以本课还需要针对一个物体,让学生多维度描述它的特征,有意识、有序地进行观察和表述,同时通过表格记录,提升学生的综合观察能力。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知道我们周围存在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并能用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科学思维]用两两比较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发现用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会有不同的结果。

[探究实践]能用各种感官观察、描述不同的物体,愿意倾听同伴对物体特征的描述,并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

[态度责任]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认识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形成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 4 给物体分类》_12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 4 给物体分类》_12

《给物体分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科学态度目标1.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2.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

【材料准备】学生带回的各种物体、数字贴纸【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师:大家喜欢春游秋游吗?秋游前老师都会让我们排队,如果老师要我们排成两队,可以怎么排呢?生答:(男生、女生)(师板书两个大圆圈表示分为两类)师:如果要排成三队呢?生:(高的、矮的、不高不矮的……师板书三个圆圈表示分为三类)2.老师让大家带了自己喜欢的物品回来,我们能不能用标准给它们分类,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

(板书:给物体分类)设计意图:聚焦话题,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教师利用任务驱动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二、发散思维、给物体分类1.确定分类标准。

(1)学生拿出各种物体和活动手册。

(2)小组讨论说说自己计划以什么作为标准进行分类,并填写在活动手册中。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理解分类是以特征作为标准的,而且标准有很多,为开展分类活动明确主线和目的。

2.为物体编号并初次体验分类。

为了方便大家分类,让我们先给物体编号吧。

(给带回的物品贴上数字编号)3.开展小组分类活动。

(1)小组观察物体、合作开展给物体分类的活动。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将分类结果以物体编号的形式填写在活动手册不同的圆圈里,有几类就画几个圈)(2)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填写活动手册。

(3)学生展示小组记录单并说明分类标准三、交流研讨1.大家是根据物体的哪些特征分类的?学生通过交流发现分类有很多方式,但是不管哪种方式分类的标准,都是物体比较典型的、有共性的特征。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4.《给物体分类》教学反思(3篇)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4.《给物体分类》教学反思(3篇)

4.《给物体分类》教学反思(1)《给物体分类》是小学科学课程中一节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课程。

经过本次教学实践,我深感科学教学不仅需要扎实的学科知识,更需要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对学生学习特点的深入理解。

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来看,本节课我成功引导学生了解了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并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了分类,使学生能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

同时,学生也逐步发展了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认同了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

这些目标的达成,为学生在今后的科学学习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在引导学生进行初次分类活动时,我过于强调了分类标准的简单性,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鼓励学生尝试从多个角度、多个特征进行分类,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多元思考能力。

在引导学生发现实物分类方法的不足并进行编号活动时,我注意到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于这种抽象的方法感到困惑。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表达、交流、倾听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

最后,我也意识到教学器材的选择和使用对于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在本次教学中,我尽量选择了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进行分类活动,但仍有部分学生反映器材不够丰富多样。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教学器材的选择和准备,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综上所述,本次《给物体分类》的教学实践让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同时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4.《给物体分类》教学反思(2)《给物体分类》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4课,我在教学中按照教案的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分类等活动,了解物体的特征,掌握分类的方法,培养科学素养。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介绍了我们周围的物体,包括橡皮、文具盒、桌子、电视、空调、黑板等等。

我们可以通过看、闻、手的方法来观察这些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是否透明、是否流动以及气味和粗糙程度等特征。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比较观察来对两个物体进行比较。

比较物体轻重时,可以使用称量的方法,这样更科学、更准确。

比如将所有物体两两组合,用简易天平称量时,可以选用较小、较轻的回形针作为标准物,一个一个地放入天平里,然后根据回形针的数量来比较出几个物体的轻重。

物体的形状不同,它所占据的空间大小也会不同。

比如,大小和形状都相同的两个碗,为什么轻重不一样?这是因为它们的材料不同。

而材料、形状都一样的橡皮,为什么轻重也不一样?这是因为它们的大小不同。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可以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给物体分类。

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所以在分类时要注意不遗漏、不重复,对于某项特征明显突出的物体,分类时绝不可以出错。

为了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在确定分类标准时,尽量选择分类界限明晰的标准来进行分类。

最后,水和洗发液都是液体,会流动,没有固定的性状,但它们也有一些不同的特征。

11、当食盐放入水中时,它会逐渐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溶解。

一年级的学生只需要掌握简单的概念即可。

12、溶解的步骤包括:现象)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则很难溶解。

13、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空气,但我们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可以流动。

当袋子里的空气吹到我们的脸上时,我们会感到凉爽。

我们也可以通过呼吸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和水一样,空气也没有固定的形状。

14、空气和水对人类的生存都至关重要。

15、木块、水和空气具有不同的特征。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且流动性好的液体,而洗发液则是一种白色、有香味、不透明且流动性差的液体。

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且流动性好的气体。

一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4.给物体分类∣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4.给物体分类∣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4一、基础达标练1.判别题。

判别以下说法能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2.选择题。

〔1〕给物体分类时我们不会用到( )。

A. B. C.〔2〕在比拟物体的重量时不会用到( )。

A. B. C.〔3〕这三种物体可以分红一类,是依照它们的( )分的。

A. 大小B. 外形C. 重量3.读图题。

用笔圈出每行中与其他类别不同的物体。

二、才干提升练4.实际剖析。

将以下蔬菜和水果分类。

5.活动探求。

给下面的物品分类。

〔1〕按外形分类,都是球形的一组是( )。

A. ①⑤B. ③⑦C. ①③〔2〕把这些物品按轻重分类时,小欣以为⑦是重的,小浩以为⑦是轻的,你以为( )。

A. 小欣是对的 B. 小浩是对的 C. 他们认定轻重的规范不同〔3〕依照大小分类,小欣以为⑨是大的,她分类的规范能够是以为比( )大的都算是大的。

A. ②B. ⑥C. ⑦答案解析局部一、基础达标练1.【答案】×;×;√【解析】【解答】每次分类只能依照一个规范,否那么会形成混乱。

即使依照大小分类,各组选择的规范物也能够不同,这就会形成相反的物体,有人以为大,有人以为小。

将物体编号有利于按顺序对物体停止分类,防止重复和遗漏。

2.【答案】〔1〕C〔2〕B〔3〕B【解析】【解答】〔1〕给物体分类时要用眼睛观察,用手记载,嘴不会参与;〔2〕比拟物体的重量时会用天平停止测量;在没有测量仪器的状况下,也可以用手掂来粗略比拟;〔3〕乒乓球、橙子和足球的大小、轻重都不同,但他们的外形相反。

3.【答案】【解析】【解答】二、才干提升练4.【答案】【解析】【解答】5.【答案】〔1〕C〔2〕C〔3〕A【解析】【解答】(1)只要玻璃球和乒乓球是球形的。

(2)物体按轻重分类时,每团体对轻重的了解不同,就会形成分类结果的不同。

(3)小欣以为⑨是大的,那么她判别大小的规范物一定比⑨小。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复习资料整理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我们周围有哪些物体:橡皮、文具盒、桌子、电视、空凋、黑板……等等。

2、主要的观察方法:①看:颜色、形状、大小、是否透明、是否流动闻:气味手:摸一摸粗糙程度、掂一掂轻重②对比观察(两个物体进行比较和观察)3、比较物体轻重步骤:(1)先预测(2)掂一掂(用手掂量)(3)称一称(用简易天平称量)要求:(1)将所有物体两两组合(2)简易天平左端放称量的物体,右端放标准物(3)标准物可选用较小、较轻的回形针。

称量时,标准物要一个一个的放到天平里。

(4)实验结束后,数一数称量每个物体时所需要的回形针个数,然后根据回形针的数量就能比较出几个物体的轻重了。

4、比较物体轻重时,用称量的方法会更科学、更准确。

5、大小和形状都相同的两个碗,为什么轻重不一样?(材料不同)材料、形状都一样的橡皮,为什么轻重也不一样?(大小不同)6、物体的形状不同,它所占据的空间大小也会不同。

7、将下列物体分别平铺一层在盒子中,有哪些摆放的方法?哪种方法装的数量更多?(1)小立方体和乒乓球每个面的形状都相同,所以它们在盒子中只有一种摆放方式。

(2)螺母和橡皮每个面的形状不相同,所以它们在盒子中有多种摆放方式,并且螺母和橡皮立着放的数量会比横着放的数量更多。

8、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给物体分类,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9、根据不同的特征给以下物体进行分类:分类要求:(1)不遗漏(2)不重复(3)对于某项特征明显突出的物体,分类时绝不可以出错!(比如:按“软硬”分类时,玻璃珠、木块、塑料块、螺母等物体是比较明显“较硬”的物体,它们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大;泡沫块、塑料杯、纸片等是比较明显“较软”的物体,受个人因素影响也不大,所以这7个物体在分类时绝不能出错!而剩下的乒乓球、橡皮,由于个人感受差异较大,因此产生的结果会有所不同,所以这两种物体可以自由分类,不做强制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4.给物体分类
一、基础达标练
1.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2.选择题。

(1)给物体分类时我们不会用到( )。

A. B. C.
(2)在比较物体的重量时不会用到( )。

A. B. C.
(3)这三种物体可以分成一类,是按照它们的( )分的。

A. 大小
B. 形状
C. 重量
3.读图题。

用笔圈出每行中与其他类别不同的物体。

二、能力提升练
4.实践分析。

将下列蔬菜和水果分类。

5.活动探究。

给下面的物品分类。

(1)按形状分类,都是球形的一组是( )。

A. ①⑤
B. ③⑦
C. ①③
(2)把这些物品按轻重分类时,小欣认为⑦是重的,小浩认为⑦是轻的,你认为( )。

A. 小欣是对的 B. 小浩是对的 C. 他们认定轻重的标准不同
(3)按照大小分类,小欣认为⑨是大的,她分类的标准可能是认为比( )大的都算是大的。

A. ②
B. ⑥
C. ⑦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达标练
1.【答案】×;×;√
【解析】【解答】每次分类只能按照一个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

即使按照大小分类,各组选择的标准物也可能不同,这就会造成相同的物体,有人认为大,有人认为小。

将物体编号有利于按顺序对物体进行分类,避免重复和遗漏。

2.【答案】(1)C
(2)B
(3)B
【解析】【解答】(1)给物体分类时要用眼睛观察,用手记录,嘴不会参与;(2)比较物体的重量时会用天平进行测量;在没有测量仪器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手掂来粗略比较;(3)乒乓球、橙子和足球的大小、轻重都不同,但他们的形状相同。

3.【答案】
【解析】【解答】
二、能力提升练
4.【答案】
【解析】【解答】
5.【答案】(1)C
(2)C
(3)A
【解析】【解答】(1)只有玻璃球和乒乓球是球形的。

(2)物体按轻重分类时,每个人对轻重的理解不同,就会造成分类结果的不同。

(3)小欣认为⑨是大的,那么她判断大小的标准物一定比⑨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