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修养
中国武术的道德修养
中国武术的道德修养中国武术在许多人眼中是一种高深的武术技艺,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提高自我防卫能力。
然而,中国武术的精髓远不止于此,其中的道德修养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武术强调"文武双全",即强调武术修为与品德修养并重。
在中国传统武术中,道德修养是与技击水平同等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有人认为,技击水平和道德修养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武术的道德修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尊重师长。
在中国武术中,师徒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学生,要尊敬师长,遵从师长的教诲,虚心学习武术技能和道德规范。
师长传授的不仅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武德和道德,作为学生要虚心学习、恪守师训。
其次,谦虚谨慎。
武术强调的是自律和自重,一个优秀的武术从业者应该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在实战中,要明辨是非,不可妄自尊大,避免因为夸大自己的实力而引起不必要的争端。
同时,在与他人交流中也要保持谦虚、礼貌,不以武力强硬对待他人,要友好相处,以身作则,展现武术人的优秀品质。
再次,守纪守法。
武术人士应该遵纪守法,按照比赛规则和社会公共秩序开展比赛和训练活动。
不得利用武术技能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
同时,要尊重对手,遵循比赛规则,公平竞争,维护武术运动的公平性和正义性。
最后,助人为乐。
武术人士应该将武术精神和道德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关爱社会。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武术馆里,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他人,乐于助人,传播正能量。
只有学会关爱他人,才能真正领悟武术的道德修养。
总的来说,中国武术的道德修养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武术人士应该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做一个品德高尚、守纪守法、礼貌谦虚、助人为乐的武者。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武术的精神内涵,使武术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愿更多的武者珍爱武德,将武术的高尚精神传承下去,为推动武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武德的看法
对武德的看法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价值观,武德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武德即指武功和品德,强调武力与个人道德修养的统一。
个人的武德不仅仅是一种体力、技艺的表现,更是一种人格修炼,具有深刻的道德内涵。
首先,武德强调的是一种坚韧的意志和不畏困难的品质。
在武术修行中,我们往往需要不断地面对挑战和困难,只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才能走下去。
这种坚韧的意志在现实生活中同样适用。
无论是工作上的困难,还是生活中的挫折,只有具备了武德的品质,才能勇往直前,不被击倒。
其次,武德注重的是自我克制和对他人的尊重。
在武术的训练中,强调要有自律和自制力,不滥用武力。
这与生活中需要遵守法律、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是一致的。
具备武德的人不会滥用自己的力量去伤害别人,而是会以和平、善意和公正的方式对待他人。
再次,武德强调的是公平正义和忍耐的品质。
在正统武术中,契合武德的修行者不仅需要追求力量的提升,更要抱有平和的心态。
他们明白武力的运用要为善、为治、为道,而非为私欲或暴力。
这种对正义和道德的追求在现实生活中同样重要。
只有具备了武德的人,才能坚守公平正义,为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贡献力量。
最后,武德追求的是身心的完善和人格的卓越。
通过武术的锻炼,人们不仅能够获得强健的身体,更能够调和身心之间的关系,培养内心的安宁与沉稳。
这种内外修炼的方式让我们的人格变得更加卓越,更加具有倾听、思考和正直的品质。
总之,武德不仅仅是武术所追求的,更是一种涵养于生活中的态度。
具备武德的人,会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坚持不懈,不滥用自己的力量,以公平正义和和平善意的方式对待他人。
同时,他们也能够透过武术的修炼,使自身具备更加完善的品格和卓越的人格。
因此,武德是一个古老而有着重要意义的价值观,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弘扬。
武德的主要内容
武德的主要内容
武德是指一个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和能否受人尊敬的标准之一。
武德的主要内容包括谦逊、正直、勇敢、忍耐、公正等。
谦逊是武德的基础,它是一个人谦虚和谦让的表现。
谦逊的人不自高自大,不骄傲自满,能够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和意见。
谦逊的人也不会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自己,而是会感恩并珍惜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正直是武德的核心,它是一个人正派和诚实的表现。
正直的人不会说谎,不会欺骗他人,对待事情始终保持真实和公正的态度。
正直的人守信用,言行一致,让人感到可靠和值得信赖。
勇敢是武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人勇敢和坚定的表现。
勇敢的人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勇敢的人也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在逆境中不退缩,展现出坚韧和毅力。
忍耐是武德的重要品质,它是一个人能够忍受苦难和磨难的表现。
忍耐的人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能够忍受痛苦和困境,不轻易放弃。
忍耐的人也能够容忍他人的过失和错误,不轻易发怒,保持和平与和谐的态度。
公正是武德的重要价值观,它是一个人公平和正义的表现。
公正的人不偏袒任何一方,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待事物和人物。
公正的人能
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权益,不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追求公平和公正。
武德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是一个人品质的象征。
谦逊、正直、勇敢、忍耐、公正是武德的主要内容,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一个人高尚的品德和道德风貌。
一个具备武德的人将受到他人的尊重和崇敬,也将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武德的主要内容
武德的主要内容武德,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重要概念,代表着武术伦理的精华。
武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不仅涉及到武术技艺的修炼,更涵盖了习武之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以下是武德的主要内容:1. 仁慈仁慈是武德的核心,也是习武之人必须具备的品质。
在武术实践中,仁慈表现为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避免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仁慈不仅仅是对人的尊重,也包括对其他生物的尊重,如不随意杀生。
2. 礼仪礼仪是武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规则和礼貌。
在武术实践中,礼仪表现为对师长的尊敬、对同门的友善、对对手的尊重等。
武术礼仪是培养习武之人高尚品德和谦逊性格的重要途径。
3. 诚实诚实是武德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石。
在武术实践中,诚实表现为不隐瞒自己的实力和弱点,不欺骗他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只有具备诚实品质的人才能在武术和人生中取得真正的进步。
4. 公正公正是指处理事情合乎道理、不偏袒任何一方。
在武术实践中,公正表现为不以大欺小、不以强凌弱,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比试和交流。
同时,在武术技艺的传承中,也要公正无私地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弟子。
5. 勇气勇气是武德中的重要品质,它表现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敢于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精神。
在武术实践中,勇气表现为勇于接受挑战、敢于拼搏的精神状态。
只有具备勇气的人才能在武术和人生中取得成功。
6. 忠诚忠诚是武德中的重要品质之一,它表现为对师长的尊敬、对门派的维护和对国家的忠诚。
在武术实践中,忠诚表现为维护本门派的荣誉和利益,积极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只有具备忠诚品质的人才能在武术和人生中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7. 荣誉荣誉是武德中的重要品质之一,它表现为对自己和门派的自豪感和尊严感。
在武术实践中,荣誉表现为维护本门派的荣誉和利益,积极为自己和社会争取光荣和尊敬。
只有具备荣誉感的人才能在武术和人生中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
传统武德的五大内容
传统武德的五大内容武德,是中国传统武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精神和道德修养。
传统武德的内涵丰富,包括了许多方面的内容。
在中国传统武术中,武德一直被视为武者修炼的重要目标,它包含了许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传统武德的五大内容。
首先,忠诚诚实。
忠诚诚实是传统武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武者应该忠于国家、忠于师父、忠于朋友,诚实待人,不欺骗,不欺负弱小。
忠诚诚实是武者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武者修炼的重要内容。
其次,礼仪廉耻。
礼仪廉耻是传统武德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武者应该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守身如玉,廉洁自律。
礼仪廉耻是武者修炼的重要内容,也是武者行为规范的重要准则。
再次,勇敢果断。
勇敢果断是传统武德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武者应该勇敢无畏,敢于正义,果断行动,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勇敢果断是武者应有的品质,也是武者修炼的重要内容。
此外,谦虚谨慎。
谦虚谨慎是传统武德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武者应该谦虚谨慎,不自负,不狂妄,虚心学习,谨慎行事,不骄不躁。
谦虚谨慎是武者修炼的重要内容,也是武者应有的态度和品质。
最后,忍耐宽容。
忍耐宽容是传统武德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武者应该忍耐宽容,不轻易发怒,不轻易动手,宽容待人,宽容他人过失,有大度胸怀,不计较小事。
忍耐宽容是武者修炼的重要内容,也是武者应有的品质和修养。
总的来说,传统武德的五大内容包括了忠诚诚实、礼仪廉耻、勇敢果断、谦虚谨慎、忍耐宽容。
这些内容涵盖了武者应有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品质和修养,是武者修炼的重要目标和内容。
传统武德的内涵丰富,不仅仅是武术技术的修炼,更是一种精神和道德的修养,对于武者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希望广大武者能够牢记传统武德的五大内容,不断修炼自己,成为品德高尚、技艺精湛的武者。
武德的内涵及育人意义
武德的内涵及育人意义
武德,是指武术中的道德修养,是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德不仅是武术运动员的基本素质,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人生态度。
武德的内涵和育人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武德的内涵是指武术运动员在修炼武术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技术的训练,更要注重道德的修养。
武德包括尊重师长、尊重对手、尊重规则、诚实守信、勇往直前等方面。
这些道德准则不仅是武术运动员的基本素质,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武德的育人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武术运动员在修炼武术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更可以培养品德和精神。
武术运动员要注重尊重师长,这不仅是对师长的尊重,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武术运动员要注重尊重对手,这不仅是对对手的尊重,更是对竞争精神的尊重。
武术运动员要注重诚实守信,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对社会的责任。
武术运动员要勇往直前,这不仅是对自己的挑战,更是对未来的信心。
武德的内涵和育人意义是相互关联的。
武德的内涵是武术运动员的基本素质,也是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德的育人意义是培养人的品德和精神,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武德的内涵和育人意义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武术文化的精髓。
武德是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人的品德和精神的重要
途径。
我们应该注重武德的内涵和育人意义,将其融入到教育和生活中,共同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中国传统武德的主要内涵
中国传统武德的主要内涵中国传统武德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准则。
武德是一种综合性的道德伦理概念,它既包括了武士的武艺修养,又包括了武士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武德的主要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武德强调武士的武艺修养。
在中国古代,武士的武艺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武术技巧和战斗能力。
然而,武德并不仅仅是追求武力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对武力的正确运用和掌控。
武德要求武士在修炼武艺的过程中,注重技术的精湛和用法的娴熟,追求技艺的完美,以达到力量的最大化和战斗的最高效率。
武德注重武士的道德品质。
武德强调武士应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义观念。
武士应以忠诚、正直、勇敢、公正为核心价值观,秉持忠诚于国家、君主和正义的信念,坚守道德底线,不为私利所动,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同时,武士还应具备谦虚、宽容、礼仪等美德,与人为善,尊重他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武德强调武士的行为规范。
武士应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以确保自身的行为合乎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武士应遵守公平正义的原则,不滥用武力,不虐待弱者。
他们应以保护人民和平安为己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作出贡献。
同时,武士还应遵守纪律,服从上级指挥,维护军队的统一和稳定。
武德强调武士的修身养性。
武士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和境界,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
他们应注重自我反省和修炼,修身养性,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冷静,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理智和定力。
同时,武士还应注重学习和思考,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中国传统武德的主要内涵包括武士的武艺修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和修身养性。
这种传统的武德观念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也对现代社会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以建设一个和谐、文明、有序的社会。
传统武德的五大内容
传统武德的五大内容武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武术的核心理念之一。
它不仅是武术运动员必备的品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之一。
传统武德包括了诚、勇、礼、义、廉这五大内容,这些品质贯穿于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中,体现了中国武术文化的独特魅力。
首先,诚,是传统武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诚意味着真诚、诚实,武德强调的是武者要做到言行一致,言行合一,不说谎言,不欺瞒,不做虚伪之事。
诚实守信是武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武者应该具备的品质之一。
其次,勇,是传统武德的另一大内容。
勇指的是勇敢、坚毅,武者应该具备的是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
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武者应该勇往直前,不畏艰难,不怕失败,勇往直前,坚持不懈。
再次,礼,是传统武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礼指的是有礼貌、懂礼仪,武者应该具备的是尊重他人,谦虚有礼的品质。
武者在与人交往时,应该尊重对方,遵守礼仪,不失风度,不失礼数。
另外,义,也是传统武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义指的是正义、公平,武者应该具备的是正直、公正的品质。
在面对是非曲直时,武者应该坚守正义,不偏不倚,不做非分之想,做到心中有义,行为有义。
最后,廉,是传统武德的最后一大内容。
廉指的是廉洁、清正,武者应该具备的是清正廉洁的品质。
武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坚持廉洁自律,不贪图享乐,不沉迷享乐,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行。
总之,传统武德的五大内容——诚、勇、礼、义、廉,是中国武术文化的精髓所在。
这些品质不仅是武术运动员必备的素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之一。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和弘扬这些传统武德,使之成为我们行为的准则,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武德修养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水平如何。
因此,在新形势下培养面向21实际的一代无数新人,必须德才兼备,又红又专。
做人应以练为本。
者是中环民族优秀教育传统的核心。
以德修身,以德齐家,以德治国,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仙子,加强广大习武者的武德修养,正式处于对国家对社会未来发展的长远考虑。
(二)家轻舞的修养是武术事业发展的需要武术是我国独特的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往今来神兽广大人民的喜爱。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党和国家队这项文化珍品极为重视,对武术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所以群众性的武术活动遍及城乡。
除了大、中、小学吧武术列为体育教学课内容外,在社会上还有数万计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机关干部、离退休老人等,利用闲暇时间练习各种各样的拳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武术馆、校千余家,在校的学生就有几万人。
二现在的武术大学生是武术事业的接班人,毕业后他们将分布在武术活动的各个岗位,对他们进行物的教育就是为了适应武术事业发展的需要,使武术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目前在国际上开展武术运动的国家越来越多,各国的武术爱好者正为吧武术纳入奥运比赛项目而共同努力。
(三)加强武德修养是当前新形势下,引导武术人才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武术系的学生绝大多数道德面貌是好的,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爱党爱国,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学习努力上进,自觉地遵守纪律和维护社会主义公德,认识到自己责任重大,迫切要求加强道德修养。
但也要充分爱人是到,在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有的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上大学就是为了混文凭,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想用纪律约束自己;有的同学习武观不正确,以练功学拳为名,学得一点技术就卖弄拳脚,到处显示自己;有的开口骂人,动手打人,尚自以为“勇”有的人拉帮结伙为小集团(同乡)的利益卖命,大奖“哥们义气”。
这些都说明了他们缺乏道德修养,不懂武德。
所以说,加强武德教育和武德修养,是当前新形势下引导武术人才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
传统武德的五大内容
传统武德的五大内容一、仁德:仁德是传统武德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体现了武者的高尚品质和人道主义精神。
仁德是指武者应具备的善良、宽容、慈悲和关怀他人的品质。
武者应当有爱心和同情心,善待他人,尊重生命,不随意伤害他人。
二、忠诚:忠诚是武者的基本道德准则,体现了对国家、家族和主公的忠心耿耿。
武者应当对国家有忠诚之心,保家卫国,舍生忘死。
对家族则要有家族荣誉感,维护家族利益。
对主公要忠诚不二,不背叛,不负主公的期望。
三、勇气:勇气是武者应具备的重要品质,是面对困难和危险时的勇往直前的精神。
武者应当有勇往直前的精神,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退缩,勇敢地去面对,奋力战斗。
勇气也包括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坚定信念,迎接挑战。
四、礼节:礼节是武者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体现了武者的修养和风度。
武者应当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礼仪规范。
武者应当有礼貌、有修养,懂得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感受。
在交往中,武者应当注重礼节,尊重长辈,友善对待同辈,关爱后辈。
五、正义:正义是武者应当具备的道德准则,体现了对公正和正义的追求。
武者应当有正义感,秉持公正和道义,不偏袒不公,不滥用武力。
武者应当以正义为准绳,扶助弱者,维护正义,对抗不义之事。
传统武德的五大内容包括仁德、忠诚、勇气、礼节和正义。
这些价值观体现了武者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标准,对于培养出优秀的武者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虽然武士道已经不再是主流价值观,但这些传统武德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启迪我们追求高尚品质、助人为乐、追求公正和正义。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社会交往中,我们都可以从传统武德中汲取智慧,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为社会和谐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
对武德的理解
对武德的理解
武德是指一个人在武术修炼中所培养出的品格和道德素养。
它强调武者要具备高尚的品德,以及对社会、他人和自身的责任感。
首先,武德要求武者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意志力。
武术修炼是一项艰苦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和修炼。
只有具备了坚强的毅力和意志力,才能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
其次,武德注重武者的谦虚和守礼。
武者应该保持谦逊的态度,不骄不躁,不自负自满。
同时,他们应该懂得尊重他人,并在交往中保持礼貌和友善。
这样的态度可以使武者与人相处融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再次,武德要求武者要有正义和勇敢的精神。
武者应该用武术技艺来维护正义和公平,保护弱者和无辜的人。
同时,他们也要有勇气面对困难和危险,勇往直前,不轻易退缩。
最后,武德强调武者要有自律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他们应该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不滥用武力,不以暴力解决问题。
同时,武者也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不被贪婪、嫉妒等消极情绪所左右。
总之,武德是武者在武术修炼中培养出的品格和道德素养,它强调坚
韧不拔、谦虚守礼、正义勇敢以及自律自我约束的精神。
只有具备了这些品德,一个武者才能成为真正优秀的武术家,并将其修炼的技艺发挥到最高水平。
习武者武德修养与武技提高的探讨
习武者武德修养与武技提高的探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是提高自身修养,二是加强武德教育。
在武术比赛中,要想获得好成绩,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战胜对手的勇气。
而这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又与习练者平时坚持不懈地进行武德教育分不开。
在平常的训练中,应该根据各个年龄阶段、性别特点、运动项目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
例如,针对青少年学生特点,可以安排文明礼貌、集体主义精神、遵守纪律等相关内容;针对男女同学特点,则可以增加爱国主义思想、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教育等。
中华武术注重武德的例子
中华武术一直强调武德,即武德合一的理念,追求武技与道德的统一。
以下是一些中华武术注重武德的例子:
1. 忠诚正直:武德强调武者要忠诚正直,维护正义。
在许多武术传承流派中,都注重教导学生要做一个忠诚正直、行为端正的武者,倡导在武技的基础上培养高尚的品德。
2. 尊师重道:中华武术传统注重尊师重道的观念,强调师德和学德的培养。
学徒应该尊重师长,言行要合乎礼仪,同时师长也要教诲学徒,传授武技的同时,注重品德的培养。
3. 弘扬友谊:武者在修炼武技的同时,也应该弘扬友谊,与他人和睦相处。
在武术文化中,有不少武者以友谊为重,强调武术不仅是一种技击手段,更是一种沟通交流的方式。
4. 慎独守诚:武者应该慎独守诚,即在个人修行中要保持谨慎和真诚。
武德要求武者在实践中保持慎重态度,不轻言傲慢,真实诚挚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5. 助人为乐:武术强调武者要以武德为基础,有责任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一些武者在修炼武技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
这些例子展示了中华武术注重武德的理念,强调武者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武技,更要在修行中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对武德训的理解
对武德训的理解
武德训是习武之人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是武学的核心和精髓。
遵守武德的人可以成为武学的宗师,武德也是武学的源头。
其释义为:
- 习武者的品德,是武术的主旨。
- 古人云:在学习技艺之前学习礼仪,学习武术之前先修养德行。
- 缺少德行的人,不能进入学堂学习;不知礼仪的人,不可以教授武术。
- 习武者应不谋私利而持大义,不因畏惧强势而舍弃自己的品德。
- 说话,要保持谦逊谨慎;做事,要善始善终。
- 平时要心胸开阔,像山谷一样深广。
- 学习技艺要精益求精,长久地坚持下去。
- 树立高尚的武德品质,用武术强健身体,用品德修养心灵。
漫谈武德修养和太极拳修炼
漫谈武德修养和太极拳修炼图文/积善成德陈家沟武德修养是个大概念。
武德,是武者的品行、德性。
传统功夫讲究“点到为止。
”如果比武,“点到为止”,就是对方输了,不然,就会打折鼻梁骨,甚至一拳毙命。
修养,修是整治、提高;养,是培养,切磋琢磨,涵养熏陶。
身需要修,性需要养。
身是欲望之体,不道德;性是道德的本我。
修养就是用“道德的我”,战胜“欲望的我”(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古代对武德的理解,应当是武术伦理规范和武者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贯穿于习武、授武、比武等一系列武术活动之中。
总的指导思想就是儒、释、道精神,主张仁、义、礼、智、信、勇。
仁是孝道,博爱;义是师徒关系不能乱;礼,礼仪,仪表;智,道德观念,“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信,诚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勇,既是道德标准,又是行为实践。
匹夫之勇、为个人私利逞强斗狠是小勇;为国为民、除暴安良、惩恶扬善为大勇。
并为师徒制定了规矩“十不可”、五不传:河北广平徒弟“十不可”:不可轻师、不可忘义、不可欺人、不可酗酒、不可赌博、不可吸烟、不可戏色、不可炫耀、不可无礼。
师父“五不传”:人品不端者、人无恒心者、不知珍重者、心险好斗者、轻浮外露者。
河北邯郸关于武德,我从小就有熏陶。
听老人讲故事,自己看小人书,接触了武者的风范。
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岳飞枪挑小梁王”;杨家将中为国献身、效忠的杨业、杨六郎、杨宗保;《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羽、张飞义结金兰;《水浒传》聚义水泊梁山杀富济贫、反贪官的108将;《西游记》孙悟空火眼金睛,三打白骨精;《三侠五义》包公的护卫大侠展昭,展熊飞,义薄云天、忠肝义胆;《济公传》中的济公等爱国志士仁人、英雄好汉,他们高大的武者形象,都是我心中佩服的偶像,从小萌生了热爱武术的念头。
武圣关公接触太极拳之后,才知道太极人的武德高尚。
“太极十年不出门。
”武林自古有以德择徒,不可轻传的说法。
我学杨氏太极拳的时候,《杨露禅三下陈家沟》的故事感动了我。
武术与武德的修养
武术与武德的修养武术与武德的修养一、为什么学习武术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武术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功、静、疾、徐、刚柔、谱实等格律,注重内外兼修组成套路,或在一定条件下遵照一事实上的规则,两人斗智较力,以此来形成搏斗,培养意志,增强体质,训练格斗技能的体育项目。
按照内容和运动形式可以分为二大类,即套路和搏击运动。
练功习武,既是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武术遗产,也是为了锻炼筋骨,陶冶性情,磨练意志,增强体质,祛病延年,还是为了防身抗暴,振兴中华,振奋民族精神,抵御外敌。
至于凭借功夫而好勇斗狠,乃至为非作歹,从来为武术界所切戒,习武者,必须牢记于心。
练武之人,应以武德为重,所谓持之以庄,临之以敬,接之以和,秉之以公,练之以勤,行之以义,存之以仁,归之以忠,而切忌恃强逞能,做无意义之事。
自古以来,习武之人,首当讲究德行,人有奇才异能,便当善自韬藏,不炫己之长以骄人,这样才可以养德,可以保身。
古往今来,恃才者终以才败,恃力者终以力败,恃势者终以势败……有武有德,藏而不露,侠肠义骨,济世扶危,除贪劫忘,戒淫忌恨,而切忌恃强逞能,见利忘义。
凡修习内家武功之时,要心存慈悲仁善之念,如有菩萨心肠,倘若不以佛学为基,则练武之时,必定施及自身,武功越深,自身伤之越重。
切记!二、武德修养尚武武德为上,为人仁厚善良;修身注重礼仪,养性抛弃豪强。
济困驱邪扶正,莫争高低短长;积善必有余庆,积德百世流芳。
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侠有义则正,武有德则成。
英雄不为利所动,善者不以恶语伤人,要在人世流千古,还在自己的言行。
强中还有强中手,劝君人前少夸口;功夫本为防身用,切忌逞强自出丑。
艺高者手下留情三分,口上留德七分。
冤家宜解不宜结,得饶人处且饶人。
徒弟技艺高,莫忘师傅劳。
严师出高徒,重道得真谛。
万两黄金不卖艺,十字街头送志人。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退一步风平浪静,让三分海阔天空。
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无妨。
练武之人要具备的素养
练武之人要具备的素养练武之人要具备的素养习武者首先就必须具备武术修养。
武术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武术并非打打杀杀,那是武术的最低级的应用形式。
功夫也并不是用来打架,而是用来强身健体的。
练武先练心。
即内功修练,修心法。
只有心静下来才能排除各种杂念,达到心思纯静,清静无为,无怨无欲的境界。
长期的煅炼,除练就坚韧不拔的心志外,还使人气质从量变到质变发生变化,思想境界也随之空阔。
人,私心杂念少了,自然正气上身;无欲则刚,自能英勇无畏。
由是获得中华武术的精神气质。
中国武术崇尚武德。
“未曾习武先修德”,“短德者不可与之学,丧理者不可与之教”。
宽容,忍耐,坚强,尊师爱友,仁义,谦虚和诚实等等都习武者的武德修养。
武家切磋武艺时,只应点到为止,切不可乱作杀伤,“以武会友” 这都可以看出中国武术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宽容和大度。
武术虽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要想在这修身养性中有较高的造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练武之人要心静,这就需要有坚强的毅力和恒心。
各种动作基本功也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而是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坚持不懈和不断努力。
尊师爱友也是武德的一大表现。
中国人最注重的是仁孝礼,“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极注重对师长的尊敬。
古代曾有天、地、君、亲、师的提法,把师同天、地、君、亲相提并论,说明了老师的重要地位,只有尊师爱友、虚心好学的高尚品德,才能师徒容洽,学习提高。
各门派之间也经常来往,切磋武艺,相互学习,互相帮助。
练武之人要有仁义之心,切不可乱杀戮,只有拥有仁义之心才能结交更多的朋友,才能获得别人的承认和尊重一个习武者,如果没有仁义之心,武艺再高,也是不受欢迎的。
因为中国人最注重的是在品德上让人敬服。
谦虚对习武者也很重要,满招损,谦收益,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有谦虚,不骄不躁,才能保持一颗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心态,才能获得更高的造诣。
人若胜我,则敬重之,不可有傲忌之心;人若不胜我,则谦待之,不可有轻薄之意。
这才是练武者应有的胸怀的气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传统武德的内涵
武德理论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其萌芽、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历史上最早的、带有条款性的武德记载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功定、安民、和众、丰财。”这是对诸侯用兵道德的要求。在武德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直居于封建社会正统地位的儒家仁学逐渐形成了传统武德的主要内容。
抱拳礼的具体涵义是: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拳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
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弯曲成圆,表示五湖四海(泛指五洲四洋),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学,虚心、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指教。
(二)武 礼
一、 徒手礼
(1)抱拳礼抱拳礼是由中国传统“作揖礼和少林拳的抱拳礼(四指礼)”加以提炼、规范、统一得来的,并赋于新的涵义。
行礼的方法是: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自然大方(图3-2-1)。
(2)在理论课堂中的运用
当老师走向讲台时,班长发口令:“起立,敬礼!”学生起立行“鞠躬礼”。老师看学生已行礼端正,亦行“鞠躬礼”答谢。班长发口令:“坐下!”学生就坐,开始授课。 下课时,老师说:“下课!”班长发口令:“起立,敬礼!”学生起立行“鞠躬礼”。老师看学生都已行礼端正,亦行“鞠躬礼”回谢,礼毕,下课。
第四节 武德修养
(一) 武 德
一、 武德的概念
所谓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
“武德”一词最早于三千多年前就已出现。武德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它不仅是个人体现武术伦理规范的主体,侧重于个人意志的选择,而且包含了在整个武术社会活动以及参与其他社会活动的秩序规范。并且个人的武德只有适应社会实践才能决定其品格的高低;同时,武德也只有在社会共识的秩序规范中,才有实践的价值和意义。对武德的正确理解,应当是武术伦理规范与习武者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它始终应贯穿于习武者整个的练武、授武、比武等一系列的武术社会活动之中。
智:当习武者有了武德情操和礼仪规范后,还须有自觉的道德意识,这就是“智”。智的功能就是认识“仁”、“义”,并保证它的实践。它根源于人们的是非判断之心,其功用在于体人生,知人伦,明是非,辩善恶,只有如此才能“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做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侠义之人。
信:“信,诚也”,就是说做人要诚实,守信用,诚守诺言是武林的传统。“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实践诺言,不失信于人,不畏艰难险阻,甚至甘愿牺牲生命,只身赴死的事迹,历代多有所闻。可见,守信重诺是武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义:义为行善之本。在武德中还可以理解为“仁”是通过“义”的环节过渡到人的道德行为。“义”是依“仁”而行的方法、途径和标准,“义”在武德中还可理解为秩序、等级。“义者,宜也”,就是习武者的言行举止要与自己的身份相等。君臣父子,师徒兄弟的纲常不能乱,这是武林中人心目中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伦。
礼:礼来自人的恭敬辞让之心,是仁义道德的节度及由此产生的待人接物的礼节仪容。武林界对“礼”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规定,并由此而衍生一系列具体的、形式化的礼仪,直接付诸于习武者道德践履,作为其行为的文饰。“礼”还直接包括制裁制度,对违背“礼”的人要给予处罚。“礼”在武德中具有实践意义,它不但告诉习武者“应该做什么”,而且还告诉其“应该怎么做”,是“仁”与“义”向行为落实的一个重要环节。
传统武德的伦理精神是由儒家的德性、道家的道心和释家的佛性构成。武德作为中国传统伦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道德精神表现实质上是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在武术领域内的体现。它的内容虽然随着各个不同时期的发展而不断的补充和丰富,但其本质仍表现为:仁、义、礼、智、信、勇。
仁: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的全部道德意识,这也是习武者最高层次的品德追求和德性的最高境界。仁的基本涵义就是用广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仁的核心是孝悌,要求武林中人具有师慈徒孝、兄贤弟恭、朋亲友爱。忠、恕则是为仁之方。要求习武者忠于师门。广义的理解就是要忠于事业,民族和社稷,要与人为善,以爱人之心宽恕他人,求及安宁、祥和。
(2)鞠躬体侧,手心向内贴于大腿外侧,上体向前倾斜15度。
二、武礼的应用
(1)在教学训练中的运用
武术课堂是一个严肃的教育场所,师生要用武术礼仪的标准来约束自己,言行有礼。 技术教学、训练礼节:上课铃响时,班长或值日生整队集合(每个同学之间相距10公分),清点人数完毕,向老师(教练)报告时,师生均行“抱拳礼”。老师向学生问:“同学们好”的同时,行“抱拳礼”。学生在回答“老师好”的同时,行“抱拳礼”。然后落手立正,礼毕,上课开始。 下课时,老师向学生说:“同学们再见”,学生在答“老师再见”的同时,行“抱拳礼”,落手站立,然后学生再落手立正。礼毕,师生下课。
勇:武德中的“勇”既是道德标准又是行为实践。但“勇”又有“大勇”和“小勇”之分。武德中提倡的是“大勇”,指的是通晓仁义道德,明辨是非善恶之后,果断采用的举止行为。为国为民,匡扶正义,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扶弱济贫等,即为“大勇”之举,在武林中是被极力推崇和效仿的。为私利或意气用事而逞强斗狠,则被视为“小勇”,也称做“匹夫之勇”,为武林中人所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