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研讨
宝安区初中数学分层导学式”
宝安区初中数学“分层导学式”教学研讨会记录研讨主题初中数学应用题“分层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主持人林日福研讨课题分式方程(1)主讲人邱伟彬(宝安实验学校)另有签到表参加人员(签到)记录人徐洺浙资料整理人林日福研讨会内容纪要一、教科培中心初中数学教研员林日福老师介绍本次活动的安排。
二、宝安实验学校陈志敏老师介绍学校的“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
三、教科培中心初中数学教研员林日福老师介绍本节课“分式方程(1)”的结构、课标要求、观课角度、任务安排等。
四、宝安实验学校邱伟彬老师进行课例实践。
五、课后分组研讨:把参会老师分成八个小组,每小组10人左右,每组安排一位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研讨活动、记录本组老师的意见及看法等。
六、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进行研讨交流,由各组小组长反馈收集到的意见。
组一代表:段盛清(新安中学)优点:1、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2、分析应用题所借用的表格清晰;3、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反馈纠正。
有待改进的:1、对分式方程的概念,给出得过早,没有经过探索的过程,与教学目标相违;2、在“前提补偿”环节里,教师没有足够的放开,有点匆匆带过,没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区分整式方程与分式方程;3、在“自学展示”环节里,老师的选题没能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对分式方程的概念强化得不够;4、作业的安排不够具体,在“小结提升”,没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可能对学生提升应用题的理性思维不够。
组二代表:曹永启(清华实验)优点:1、对问题的挖掘深,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应用题;2、学生参与活跃。
3、引入列表法分析应用题,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
不足:1、对分式方程的概念理解不够,应加入判断分式方程的问题;2、在讲解列表法解分式方程时,对于学生来说,列表是比较困难的,如何列表学生没真正弄清;3、课堂时间把握不太好,前紧后松;4、在课堂上出现方程3x=5(6900–x)时,老师对突然发现的情况处理不够流畅,说明教师课前备课仍不够精细。
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与实践研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与实践研讨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科,而初中数学教学中常常出现学生能力差异大、学习兴趣不同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分层教学法成为了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围绕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与实践展开研讨。
二、分层教学法的概念及其优点分层教学法是指将学生按照其学习能力、兴趣、学习态度等不同因素分为不同层次,然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其主要优点包括能够有效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高教学效果等。
1. 基础知识的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基础知识水平层次。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采取小组辅导、重点突破等方式,帮助他们夯实基础知识;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采取拓展性教学、提高训练等方式,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能力。
2. 问题解决能力的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也存在差异。
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问题解决能力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教学。
对于问题解决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采取例题讲解、引导式教学等方式,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对于问题解决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开展问题的差异性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3. 学习兴趣的分层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对数学教学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也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分层。
针对学生学习兴趣强烈的情况,可以通过赛课、数学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于学习兴趣较低的学生,可以通过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积极性。
1.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分层教学法可以采取多种实践模式,如灵活性分层教学、合作学习分层教学、示范分层教学等。
分层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分层教学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分层教学作为一种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差异化教学的重要方法,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一、深入了解学生,科学分层分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了解学生,这是分层教学的基础。
我们需要通过观察、谈话、测试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以便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科学分层。
在分层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点:1. 避免一刀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层,让学生在自我认知和同伴评价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
3. 定期调整分层,根据学生的学习进步和需求变化,适时调整分层,确保分层教学的有效性。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分层教学的核心在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 突出重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讲解重点知识,确保学生掌握核心内容。
2. 丰富教学形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 适量布置作业,根据学生的层次,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辅导分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整体水平,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2. 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四、注重教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分层教学的效果需要通过教学评价来检验。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分层布置作业研讨的问题与挑战分析
分层布置作业研讨的问题与挑战分析
引言
在教育领域中,分层布置作业研讨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旨在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和需求,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并为他们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来促进研究。
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分层布置作业研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问题与挑战分析
1. 学生自我认知不准确:学生可能无法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导致被分入了不适合自己的小组,造成研究困扰。
2. 小组间的不公平感:难度较低的小组可能会产生不公平感,认为被安排了更容易的作业,而难度较高的小组可能会感到压力过大,认为被安排了过于困难的作业。
3. 教师资源分配不当:教师在分层布置作业研讨中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影响其他教学活动。
解决方案
1. 学生个性化评估: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如问卷调查、个别面谈等,来帮助学生准确地认知自己的能力水平,从而更好地安排小组和作业。
2. 透明公平原则:教师在分层布置作业研讨前,应向学生清晰解释策略和目的,并给予每个小组一定程度上的灵活性。
这样可以减少不公平感的产生,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感。
3. 教师资源合理规划:教师在进行分层布置作业研讨时,应事先规划好时间和资源的分配,确保其他教学活动不受影响。
可以寻求校内资源的支持,如教学助理的协助,以减轻教师的负担。
结论
分层布置作业研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和挑战。
通过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教师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确保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分层教学实践研究建议(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分层教学旨在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差异化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针对分层教学实践,提出以下研究建议。
二、分层教学实践研究背景1. 学生个体差异日益凸显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普及,学生个体差异逐渐凸显。
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部分学生成绩落后,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2. 教育改革需求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要求教育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3. 分层教学实践研究的必要性分层教学实践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对分层教学实践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三、分层教学实践研究内容1. 学生分层标准研究(1)明确分层依据:研究如何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分层标准。
(2)分层方法研究:研究如何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如按成绩分层、按兴趣分层等。
2. 分层教学策略研究(1)教学目标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分层:根据学生层次,调整教学内容,使之适应学生的需求。
(3)教学方法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
(4)教学评价分层:根据学生层次,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 分层教学实践效果研究(1)学生学习效果研究:分析分层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影响。
(2)教师教学效果研究:分析分层教学对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四、分层教学实践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分层教学的看法和需求。
教研活动数学分层教学(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从数学分层教学的概念、实施策略、在教研活动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引言数学分层教学是指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因素,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近年来,数学分层教学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并在教研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数学分层教学的概念数学分层教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学生活动分层: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因素,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如基础层、提高层、拓展层等。
2. 教学内容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学方法分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三、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1. 制定合理的分层标准: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分层标准,确保分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建立分层教学组织:根据分层标准,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并建立相应的教学组织,如基础教学组、提高教学组、拓展教学组等。
3. 设计分层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如基础层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提高层注重解题技巧、思维能力的提升;拓展层注重数学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4. 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基础层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提高层采用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拓展层采用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法等。
5. 定期评估和调整:定期对学生的分层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分层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数学分层教学在教研活动中的应用1. 优化教研活动内容:在教研活动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讨,如基础教学组研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提高教学组研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拓展教学组研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研修总结体现分层教学
研修总结体现分层教学
我们需要明确分层教学的基本概念。
分层教学不同于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它强调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目的的教学设计。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认知水平和潜能,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在本次研修中,我们通过观摩优秀案例、参与小组讨论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方式,深入理解了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流程。
参与者们发现,分层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助于缩小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分层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精准诊断学生能力和需求的能力。
这要求教师在课前做足功课,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背景和特点,以便在教学中给予恰当的引导和支持。
同时,教师还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挑战和提升。
有效的评价机制也是分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传统的统一考试往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分层教学倡导的是更加个性化的评价方式。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过程性评价等,以真实地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
在本次研修的参与者们分享了各自的心得体会。
许多教师表示,分层教学虽然在前期准备工作上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看到学生们因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获得进步,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也有教师提出,分层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分层教学 研讨实施方案
分层教学研讨实施方案分层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
它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在实施分层教学时,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下面将就分层教学的研讨实施方案进行具体探讨。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进行分层教学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方向。
在制定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案时,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诊断学生水平。
在实施分层教学时,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诊断。
通过诊断学生的学习水平,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为后续的教学提供依据。
诊断学生水平可以采用课堂测验、作业成绩、平时表现等多种方式,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制定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诊断结果,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设计。
对于高水平学生,可以设置拓展性的教学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中等水平学生,可以设置基本的教学内容,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对于低水平学生,可以设置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
四、选择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高水平学生,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于中等水平学生,可以采用讲授式教学、示范演示等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对于低水平学生,可以采用个性化辅导、小组合作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
五、灵活组织教学。
在实施分层教学时,需要灵活组织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加强评价反馈。
在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反馈。
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还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课堂分层教学实践探讨(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课堂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课堂分层教学旨在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差异化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课堂分层教学的内涵、实施策略、存在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课堂分层教学的内涵1. 概念课堂分层教学是指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分为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差异化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模式。
2. 目标(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3)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三、课堂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1. 建立科学的分层标准(1)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2)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特长和兴趣;(3)定期对学生的分层情况进行评估,确保分层的准确性和动态性。
2. 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1)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等;(2)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教学效果;(3)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在分层教学中的作用。
4. 开展分层教学评价(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2)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分层教学中的进步;(3)强化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课堂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存在问题(1)分层标准不够科学,可能导致分层不合理;(2)教师对分层教学的理解和实施能力不足;(3)家长和社会对分层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可能影响学生的心理。
2. 对策(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分层教学的认识和实施能力;(2)完善分层标准,确保分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3)加强家校沟通,消除家长和社会对分层教学的误解;(4)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分层教学实践研究(3篇)
第1篇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分层教学作为一种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分层教学的定义、原则、实施策略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分层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差异,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方法。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分层教学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分层教学的原则1. 客观性原则:分层教学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客观、公正地划分层次,避免人为因素干扰。
2. 发展性原则:分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适应性原则:分层教学应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 系统性原则:分层教学应遵循教育规律,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确保教学效果。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1. 学生分层(1)入学测试:通过对学生进行入学测试,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为分层教学提供依据。
(2)平时观察:教师通过日常教学,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的层次进行动态调整。
2. 教学内容分层(1)基础知识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基础知识内容。
(2)能力培养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能力培养目标。
3. 教学方法分层(1)讲授法:针对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采用详细讲解、反复强调的方法。
(2)讨论法: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组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实践操作:针对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设置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评价方式分层(1)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分层教学的效果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次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层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决定开展分层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有针对性的研讨和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助与合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分层教学的认识,掌握分层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能力。
4.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分层教学理论研讨- 邀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介绍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 组织教师观看分层教学示范课,分析优秀分层教学案例。
- 分组讨论,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探讨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2. 教学设计研讨-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培训,学习如何根据学生层次进行教学设计。
- 分组进行教学设计交流,分享教学设计经验和心得。
- 对教学设计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 课堂教学研讨- 观摩优秀教师的分层课堂教学,学习分层教学技巧。
- 分组进行课堂教学模拟,实践分层教学策略。
- 课后进行反思,总结课堂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
4. 教学评价研讨- 学习教学评价理论,掌握分层教学评价方法。
- 分组进行教学评价实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 交流评价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5. 教研成果展示- 邀请优秀教研团队进行成果展示,分享教研经验。
- 组织教师进行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四、活动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 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 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
- 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如教材、课件、视频等。
2. 实施阶段- 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研讨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 对活动过程进行记录,包括教师参与情况、研讨内容、成果展示等。
- 及时反馈活动信息,对活动进行总结和改进。
开展分层教研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我校于近期开展了分层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分层教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活动内容1. 分层教研活动设计本次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校领导、教研组长、普通教师。
校领导负责制定活动方案,指导教研活动开展;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本教研组教师开展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普通教师积极参与活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2. 分层教研活动开展(1)校领导层面校领导在活动前召开专题会议,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安排等。
活动期间,校领导深入教研组,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对活动进行指导。
(2)教研组长层面教研组长组织本教研组教师开展活动,包括以下内容:①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② 专题研讨:围绕某一教学主题,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共同探讨解决教学难题。
③ 教学经验交流: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分享教学心得,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④ 教学反思:要求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3)普通教师层面普通教师积极参与活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具体内容包括:① 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② 参与专题研讨,共同探讨解决教学难题。
③ 分享教学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④ 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四、活动成果1.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3. 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果,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4. 学生的个性发展得到关注,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分层教学教研活动简报(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分层教学作为一种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策略,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分层教学的理解和实施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我校于2023年4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分层教学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分层教学的认识,明确分层教学的意义和实施原则。
2. 探索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专题讲座活动伊始,我们邀请了著名教育专家张教授为全体教师做了一场题为《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的专题讲座。
张教授从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实践操作、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老师们对分层教学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2. 教学观摩为了使老师们更好地理解分层教学,我们组织了多节分层教学观摩课。
观摩课上,教师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
课后,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老师们就分层教学的设计、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3. 教学研讨在研讨环节,老师们围绕以下主题展开讨论:(1)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2)分层教学如何与新课标相结合?(3)如何设计有效的分层教学活动?(4)如何评价分层教学的效果?通过研讨,老师们对分层教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并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
4. 教学反思活动期间,老师们认真撰写了分层教学反思,反思自己在分层教学中的得与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活动成果1. 教师对分层教学的认识得到提高,明确了分层教学的意义和实施原则。
2. 教师们掌握了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共同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五、活动总结本次分层教学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通过活动,老师们对分层教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并掌握了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分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
分层作业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分层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运用。
分层作业旨在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作业进行合理分层,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为了更好地开展分层作业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学校特举办此次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分层作业的认识,明确分层作业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
2. 探讨分层作业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3. 交流分层作业的实践经验,共同解决分层作业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分层作业理论讲座邀请专家进行分层作业理论讲座,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分层作业的概念、原则和实施方法。
2. 分层作业设计研讨组织教师进行分层作业设计研讨,共同探讨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分层作业。
3. 分层作业实施经验交流邀请优秀教师在活动中分享分层作业的实施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4. 分层作业案例分析与研讨组织教师对分层作业案例进行分析,共同探讨分层作业在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5. 分层作业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针对分层作业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共同寻找解决策略。
四、活动安排1. 时间:2022年3月20日(星期日)上午8:30-12:002. 地点:学校多功能厅3. 参与人员:全校教师4. 活动流程:(1)8:30-9:00 签到入场(2)9:00-10:00 分层作业理论讲座(3)10:00-10:30 茶歇(4)10:30-12:00 分层作业设计研讨、经验交流、案例分析与研讨、问题及解决策略研讨五、活动要求1. 参会教师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按时参加活动。
2. 参会教师应积极参与研讨,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 参会教师应认真记录活动内容,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运用。
4. 学校将根据活动表现对教师进行考核,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教研活动_分层(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力量,其专业素质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教研活动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研活动的效能,本文将探讨教研活动的分层策略,旨在构建多元化、实效性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一、教研活动分层概述教研活动分层是指根据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需求、学科特点等因素,将教研活动划分为不同层次,以满足不同教师的发展需求。
分层教研活动通常包括以下几类:1. 基础层:针对新教师或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重点在于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
2. 提升层:针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旨在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教学骨干。
3. 研究层:针对优秀教师或学科带头人,重点在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4. 创新层:针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旨在培养他们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推动教育教学实践。
二、教研活动分层策略1. 明确分层目标(1)基础层:培养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2)提升层: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教学骨干。
(3)研究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4)创新层:培养教育教学创新人才,推动教育教学实践。
2. 制定分层计划(1)基础层:开展教学基本功培训、教学观摩、教学反思等活动。
(2)提升层: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案例研讨、教学竞赛等活动。
(3)研究层: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学术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
(4)创新层:开展教育教学创新实践、教育教学改革试点等活动。
3. 优化分层实施(1)基础层:注重教师基本功的培训,如普通话、板书、教学设计等。
(2)提升层: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如课堂管理、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
(3)研究层:注重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如文献检索、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
(4)创新层:注重教师教育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开发、教学实践等。
分层作业教研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业设计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校拟开展分层作业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研讨、实践反思等方式,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分层作业的认识,明确分层作业的意义和实施原则。
2. 培养教师根据学生差异设计分层作业的能力,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分层作业的实施策略和改进方法。
4. 通过实践反思,不断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
三、活动时间2023年3月至2023年5月四、活动对象我校全体教师,特别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师。
五、活动内容(一)第一阶段:理论学习与认识提升(2023年3月)1. 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 邀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解读分层作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 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中小学教学大纲》中关于作业设计的相关要求。
2. 开展小组讨论- 分学科成立教研小组,围绕分层作业的设计原则、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讨论。
- 鼓励教师分享自身在分层作业设计中的经验和困惑。
3. 案例分析- 收集并分析优秀分层作业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二)第二阶段:实践操作与技能训练(2023年4月)1. 设计分层作业- 教师根据所教学科和学情,设计一套分层作业。
- 作业应包含基础性、拓展性和探究性三个层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实践实施-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作业,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
- 收集学生完成作业的数据,分析作业效果。
3. 教学反思- 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总结分层作业实施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 教研小组共同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三)第三阶段:成果展示与经验交流(2023年5月)1. 成果展示- 教师展示自己的分层作业设计案例,分享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分层式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教师的专业需求,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决定开展分层式教研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旨在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4. 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活动对象1. 新教师:重点培养其教学基本技能,帮助其快速适应教学工作。
2. 骨干教师:提升其教学研究能力,培养其成为教学骨干。
3. 全体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四、活动内容1. 新教师培训(1)教学基本技能培训:包括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教学评价等。
(2)课堂教学观摩:组织新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其教学方法和技巧。
(3)教学反思:鼓励新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 骨干教师培训(1)教学研究能力提升:组织骨干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提高其教学研究能力。
(2)教学经验分享:邀请骨干教师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教学示范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堂教学,为新教师提供学习榜样。
3. 全体教师培训(1)教育教学理论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教育教学理论讲座,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
(2)教学技能提升: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技能培训,如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等。
(3)教学研讨: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活动形式1. 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
2. 课堂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其教学方法和技巧。
3. 教学研讨: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教学反思: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5. 教学示范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堂教学,为新教师提供学习榜样。
课堂分层教学的研究研究方案
课堂分层教学的研究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难点在如何面对一个由个体差异悬殊的学生组成的群体。
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班级授课集体教学组织形式无疑是一种传授系统知识、技能的最重要也最有效的形式。
在这样的班级授课下,用同一目标要求全体学生,必然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可能性不相适应,使一部分学生达标过易,另一部分学生难以达标,难以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分层现象促使我们努力探索一种能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着眼于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发展的课堂教学方式。
新的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实施进展中,“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基础教育的出发点,教育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基础,教是以学生的学为前提,以学生潜能开发及个性张扬为条件和归宿,课堂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因材施教,解决教学要求整齐划一性与学生实际学习可能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从而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让每一位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赢得未来。
分层教学着眼于改造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遵循素质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是一种有助于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课堂教学策略,因此我们研究在现行班级授课制下,如何解决教学要求整齐划一性与学生实际学习可能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研究通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从而实现教师教学行为方式变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分层教学是符合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方式,促使教师不仅在理念上到位而且在行动上也到位。
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逐步达到“面向全体,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愿学、乐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完全的确立。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实施适应学生差异的分层教学,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目的。
数学分层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数学分层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的1.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 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4.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分层教学设计(1)分析学生个体差异,确定分层教学目标。
(2)根据学生层次,设计分层教学方案。
(3)制定分层教学评价标准。
2. 分层教学实施(1)课前准备:教师根据分层教学方案,准备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2)课堂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3)课后辅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 分层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分层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合作能力。
(2)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分层教学后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养。
4. 教学研讨(1)教师分享分层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心得。
(2)分析分层教学中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法。
(3)总结分层教学成果,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四、活动实施步骤1. 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的、内容、步骤和预期效果。
2. 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分层教学的认识,掌握分层教学的方法。
3. 分层教学设计: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设计。
4. 分层教学实施:教师根据分层教学方案,开展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
5. 教学研讨:教师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共同探讨分层教学中的问题。
6. 总结评价:对分层教学活动进行总结评价,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五、活动预期效果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中职学校分层教学研讨会交流材料作者:佚名内容提要:适应市场的需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研究和探索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分制管理制度下的分层教学模式,我校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中职教育分层教学研究探索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我校开展了学分制管理制度下分层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实践证明,实施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和学分制管理的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发展特长的理念,是实施学分制管理的一个具体落实,它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1、实施分层教学是中职学生生源的文化基础、知识结构和个性特长呈现多样化和层次性的要求。
据招生数据显示,中职学校近年来招收的学生其文化基础存在着参差不齐的多种层次,如我校2002级广州地区生源中考成绩50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16.6%,400~499分的占29.1%,300~399分的占27.6%,200~299分的占18.2%,199分以下的占8.5%。
2003级中总分最高为639分,最低为129分,其中数学科中考成绩最高为135分,最低为6分。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知识结构、个性特长等也呈现出多种类型,有的学生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强,但动手能力较弱,有些学生则相反,实际操作方面却有很大优势。
这些差异应该得到尊重,并作为一种教学“资源”给予开发,即所谓的“因材施教”。
2、实施分层教学,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是就业市场、企业用人的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马上就要上岗,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定向强化学生的岗位职业素养和技能,采用“订单式”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具有在就业市场竞争的“资本”。
如我校2001级建筑装饰专业“绘图设计”专门化方向班,是与广东华业鸿图装饰公司挂钩,按就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增设了3Dmax、渲染效果图、表现技法等课程和实训项目,毕业生就业后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3、实施分层教学是家长和学生的意愿。
现今,中职教育毕业生已形成了就业、边就业边升学、升学等三条主要的出路,在我校对2002级学生的调查中,家长和学生的意愿就业占28.2%,边就业边升学占38.7%,升学占26.9%,不明确占6.2%。
可见,家长和学生的意愿差异,促进学校必须实施分层教学,以满足家长和学生的不同要求。
4、实施分层教学,是中职教育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发挥学生特长,突出学生个性,以此留住我们的学生,吸引更多学生的一个有效策略。
学生知识结构和学习兴趣不同促成了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的多样化,如果学校仍按统一化的标准要求所有学生,没有处理好学生兴趣、个性需求与教学内容的协调性,就不能很好地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势必造成教师课堂教学难于管理。
同时,也不利于激发学生优势特长的进一步发展,易于造成学生的大量流失。
二、我校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的理念1、以人为本,尊重差异。
教师的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学习,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师的教学也要有差异,只有承认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发展的潜能,才能促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
2、把学生之间的差异这一教学的“障碍”变为有利因素。
认为这种差异是可开发利用的“教学资源”,它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互动关系的建立。
3、“分层”是为了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地递进。
“分层”是手段,递进是目的,建立这样的机制有利于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4、实施分层教学是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
教育目标的定位不是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而是促进各类学生的发展,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天分,这种天分就表现在学生的特长中,因此,我们倡导的教育应该是“扬长的教育”,而不是“补差的教育”。
三、我校实施分层教学的模式1、走班分层模式。
它是在学生学习某些课程时,打破原有的行政班,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层次的班去上课。
该模式是从2001级学生开始在《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分A、B、C二至三个教学层次组织实施的。
2、班内隐性分层模式。
又称“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它保留原行政班,但在教学中,从高、中、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考核与评价,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该模式是从2002级学生开始在《数学》、《物理》等课程以“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研究性学习”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载体组织实施的。
3、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
是指按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毕业去向、能力培养方向分层分班组织教学。
该模式是从97级学生中开始组织实施的。
四、分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一)走班分层模式的组织与实施在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兴趣、特长不同的《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文化基础课程中开展实施走班分层模式,即打破原来行政班的约束,学生“走”到相应层次的教学班去学习。
因此,让学生能“走”,该课程必须编排在同一时间上课,有同一时间上课的教师个数,我们是以三个行政班为一个编组,进行“走班制”的课程编排。
1、客观、合理地对学生分层(编班)以学生的意愿为主,结合入学成绩及测试成绩、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观察和推荐,综合确定学生的分层。
在分层运作中,我们实施动态的管理,每一个阶段(如期中、期末)都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部分调整,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激励的学习氛围,以求形成良性的循环。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我们注意认真做好学生的指导及思想工作。
①组织召开有关家长、学生会议,把分层教学的目的、意义、具体操作等向家长和学生们介绍,让他们认识到分层是相对的、暂时的、动态的,是让学生选择到自己适合的层次进行学习,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目的的。
②班主任、任课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们对自身的特长、学习状况等有一个较准确的定位和认识,明确发展的方向。
③做好心理辅导,帮助个别学生克服因分层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④分层的结果一定要得到学生的认同,不能违背学生的意愿。
2、科学、严谨地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各层次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专门成立了由教研室、教学科、教研组等教学骨干组成的专题小组,本着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充分调研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就业要求、兴趣等情况的基础上,制订各层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并组织召开部分企业用人单位、家长、学生代表们的听证会给予论证。
如《英语》课程,2002级分为二个层次,A层次以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二级)为课程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内容、重点,选用《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二级)教程》为教材。
B层次以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一级)为课程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内容、重点,选用《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一级)教程》为教材,2003级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仍分为二个层次,A层次以全国公共等级考试(一级)为课程教学目标,B层次以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一级B)教学为课程目标。
3、因材施教,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根据不同层次的课程教学目标要求,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如《英语》课程2002级A层班,任课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兴趣高、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强等特点,采用了“探究性”学习、“开放式活动”学习等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二级)的要求,强化了听力、多种时态语法等知识点的训练。
《计算机应用基础》2003级B层班,任课教学首先着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注意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步让学生消化学习的内容,注重学习过程的动手能力培养。
这些做法,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认真做好教学班的各项管理由行政班“分层”为教学班组织教学后,我们明确职责、认真做好各环节的具体工作,以保障教学的顺利实施。
①在编教学班时,尽可能减少学生来自原行政班的个数。
②根据各教学班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任课教师。
③学校总值、教务科、学生科每天对教学班巡堂检查。
④教务科、学生科应用“鹏达”教学管理软件,认真做好教学班学生的成绩管理、学籍管理等方面的工作,⑤任课教师兼任教学班的辅导员,明确其教学班管理的职责。
⑥设二名学生为科代表,协助任课教师(辅导员)开展教学班的管理及教与学的事务工作。
⑦教学班上课时学生按座位表就坐,严格考勤。
⑧任课教师上课时按要求填写好专用的教室日志,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学习情况要求每三周与原行政班班主任交流一次。
5、用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念,开展分层评价根据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念,评价是以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评价的主体、标准、形式、方法更为多元化,更注重过程性、形成性和表现性评价。
我们在坚持承认学生差异性的原则下,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上对自己既有信心,又能看到不足,因此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从而不断地促进他们的学习。
评价从总体上看,从过去的只看考试分数的高低,到更为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投入程度及进步程度等个体发展的特征。
根据不同课程分层教学组织的情况,我们定为:《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A、B层次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合格者,获得相应的学分。
(二)班内隐性分层模式的组织与实施我校在2002级选出3个班《数学》课程以“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载体,实施班内隐性分层教学。
主要操作是:成立集体备课小组,把教学内容进行削枝强干,精设主干,重新整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单元教学目标、教学进程和方法,在课堂上,教师“间断式”、“跳跃式”分层授课,注重个别指导学生,学生分层练习,课内批改,对学生进行分层的考核和评价,这样的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后,我们在2003级、2004级中继续实施。
在2003级中选出二个试点班,《物理》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不同的单元教学内容采用同质分类建组或异质分类建组的形式,学生“分组分层”进行研究和学习,教师则“分组分层”指导,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从而使各层次的课程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更突出培养了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的组织与实施1、组成“技能特色班”。
在入学时,对那些文化基础较差、暂无“升学”愿望,希望掌握一定职业技能后上岗就业的学生,组成“技能特色班”。
如我校01级工民建专业“技能特色班”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电工实操、装饰装修工实操等课程和实训项目,强化学生们的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考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为就业上岗创造有利条件。
2、组成各“专业方向班”。
按学分制的管理模式,各专业学生学习一年后,由学生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继续学习,如我校的建筑装饰专业分为“绘图设计”和“施工”两个方向,按教学计划分别开设不同的课程和实训项目,使学生今后就业的针对性更强,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