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六单元《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1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 学案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 学案

种树郭橐驼传编者审核学习目标:1. 认识古代散文中杂文、小品文一类文章的性质,特别是其不拘固定格式、灵活多样、新颖生动的特征,体会这类文章的写法。

2. 通过阅读文本,熟悉常见的文言现象,提高翻译能力。

自主案(一)一、阅读文本1、学生试读课文一次2、教师正音3、学生熟读二、文本助读1.走近作者仕途失意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散文创作以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成就最大。

他大力提倡并擅写政论(如《封建论》)、传记(如《捕蛇者说》)、山水游记等。

其中山水游记最为出色,为山水游记之宗,如《永州八记》。

柳宗元善写寓言,著名的如《三戒》(《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黔之驴》)《罴说》《虫负蝂传》等。

2.了解背景本文名为“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

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更加紧对下层劳动人民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

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柳宗元写下了此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柳宗元参加的“永贞革新”的先声。

3.文体知识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口头创作。

柳宗元善于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

三、拓展积累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①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②,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③,散向峰头望故乡。

【注】 ①浩初上人:潭州人,时从临贺到柳州。

京华,京城,指长安。

②海畔:指柳州。

称“海”,用指边远地区。

剑芒,指剑尖。

③化作身千亿:佛教认为佛能变化为种种形象,即“化身”。

这里是说诗人想把自己 “化”成“千亿”众多之身。

自主案(二)掌握文言基础知识1、学生参看课下注释,其他资料自行梳理相关文言知识2、教师强调重点字词句3、学生翻译全文自主检查案(三)一、基础梳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伛偻..( )( ) 窥.伺( ) 鸡豚.( ) 孳.生( ) 勖.勉 ( ) 闲暇.( ) 缫.丝( ) 辍飧.( ) 2.通假字(1)既然已( ) (2)早缫而绪( )3.一词多义 (1)且⎩⎪⎨⎪⎧ 故病且怠 且壮士不死则已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存者且偷生(2)顾⎩⎪⎨⎪⎧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3)长⎩⎪⎨⎪⎧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身长八尺 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身无长物4.古今异义(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种树郭橐驼传》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句式。

2.把握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

知识积累1. 体裁与背景本文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

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

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病偻.,隆然伏行偻:脊背弯曲驼背(2)名我固.当固:的确确实(3)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孳:繁殖(4)爱之太殷.,忧之太勤.①殷:深厚②勤:急切殷切(5)勖.尔植勖:勉励(6)病.且怠.①病:困苦②怠:劳乏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1)故乡人...号之“驼”古义:所以乡里人今义:指出生或长期居住在一起的人,家乡人。

(2)既然..已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3)不抑耗其实..而已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4)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古义:小民今义:人格卑下的人。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1)甚善,名.我固当名:名词作动词,给……起名(2)故乡人号.之“驼”号:名词作动词,称呼(3)早实.以蕃实:名词作动词,结果实(4)字.而幼孩字:名词作动词,养育,抚养(5)而卒以祸.祸:名词作动词,造成灾祸(6)传.其事以为官戒传:名词作动词,作传(7)旦.视而暮.抚旦、暮: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8)鸣.鼓而聚之鸣:使动用法,使……鸣响(9)驼业.种树业:意动用法,以……为职业5.判断下列文言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故不我若也。

句式类型:宾语前置译文:所以(这些种树的人)都不如我啊。

(2)吾又何能为哉!句式类型:宾语前置译文:我又能做什么呢?(3)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句式类型:宾语前置译文:又怎么能使我们繁衍生息而安顿我们的身家性命呢?6.一词多义因:①因人成事依靠凭借②因材施教根据按照③陈陈相因因袭沿袭④因势利导顺着就着⑤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通过(特指通过某种关系)⑥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高二选修: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

高二选修: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

课题:《种树郭橐驼传》学案教者:邓强班级:高220班【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体会文章设事明理的方法。

2、积累文言知识,翻译时重点词句落实。

【学习流程】一、自主学习:课前预习1、走近作者柳宗元(773~819)______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______,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_______。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_______运动,并称韩柳。

2、了解背景中唐时期,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国力衰落,老百姓民不聊生。

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

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

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

唐王朝急需休养生息的政策来重振国力,老百姓也需要宽松的政治统治以求安居乐业。

《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当时作者正在长安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

作者采用虚拟的艺术手法,创作了这篇_______体讽喻散文,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根据课文给出的注释从头到尾翻译全文,批注记忆重点词语,如词类活用、古今异2、“传”是什么意思?3、“橐驼”是什么意思?这篇文章是些骆驼吗?4、文章为什么不叫“郭橐驼传”,而要在前面加上“种树”两个字?(二)、读懂文本1、郭橐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确:郭橐驼是一个位、形、性、技的人。

2、郭橐驼种树的“秘诀”是什么?明确:“驼门”秘诀:2、郭橐驼眼中的“长人者”有哪些的表现?明确:官吏为政表现:3、他植者植树与长人者为政有什么共同点?明确:6、文章最后,问者曰:“嘻,不亦善乎!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你认为养树术和养人术分别是什么?明确:养树术:养人术:三、拓展提升:得法其中请根据由事到理要写好相似性的方法,给散文《一棵核桃树》加一个结尾的句子。

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二《中国古代诗

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二《中国古代诗

《种树郭橐驼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特点。

2、熟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旧知回顾]1、唐宋八大家有:其中唐代的两位是:2、《捕蛇者说》的文章主旨是:[作者介绍]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子厚,河东解人〔今某某某某县解州镇〕,世称柳河东。

他出身于官吏家庭,21岁时中进士,官监察御史里行。

与X禹锡参加了主X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

革新失败后被贬为邵州刺史,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司马。

同时被贬的还有七人,史称“八司马事件〞。

在长期的谪贬生活中,柳宗元接近了人民,他的思想有了很大变化。

后任某某刺史,故后人也称之为柳某某。

文学上与韩愈一起提倡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并称“韩柳〞。

他的文学主X是“文道并重〞,强调创作态度必须严肃认真。

他的创作可分为传记、论文、山水游记、寓言等四种,以山水游记和寓言的文学成就最高。

他的游记代表作《永州八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他的寓言短小精悍,含义深远。

《三戒》是很有影响的代表作。

柳宗元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也主要表达在山水诗的创作上。

他的诗不同于其他人的山水田园诗,而是借诗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自身不幸的感叹。

他在哲学上,提出天地、元气、阴阳不能“赏功而罚祸〞,打击了当时流行的因果报应思想,但对佛教妥协,有儒、释、道三教调和的主X,著有《河东先生集》。

[写作背景]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

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

[朗读课文]给下面划线字注音[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讨论文章的层次及概括层意。

①找出文章中点明题旨的一句话。

②简要概括全文每节的主要内容。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6单元第1课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人教版选修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6单元第1课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人教版选修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作品写作背景。

2.积累“优、业、蕃、舒、顾”等文言实词的含义。

3.归纳“虽、因、且、焉”等虚词的义项。

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自读自译课文,提高文言文的自学能力。

2.背诵课文3、4两段。

德育目标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顺应其天性,让其自由发展,少加人为干扰。

教学重点1.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学习文章对比和映衬的写法。

3.掌握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分析作者是如何用种树之理来谈为官治民之道的。

教学方法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理应让学生充分自读,教师作相机点拨。

教具准备投影仪;录音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

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

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句。

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四川成都浣花溪时,向驻地熟人要桃树苗,“奉气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就是生动的写照。

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

他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不仅对指导种树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而且还有极强的讽喻意义。

TVMv2gkLaU二、解题本文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

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

”<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

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

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第六单元《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六单元《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柳宗元是中唐古文运动的主将。

他的创作可分为传记,论文、山水游记,寓言四种,以山水游记,传记和寓言的文学成就最高。

他的游记代表作《永州八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他的寓育短小精悍,含意深远。

《三戒》是其很有影响的代表作。

柳宗元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山水诗的创作上。

他的诗不同于其他人的山水田园诗,而是借诗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自身不幸的感叹。

代表作有《河东先生集》。

2.背景解读中庸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的现象日益增多,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竟相向朝廷进责,加紧对下层劳动人民的盘利,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藏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

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3.相关知识民生维艰催生的寓言体传记:这篇寓言体传记,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的作品。

也是作者针对当时官更烦令扰民的现象发面为言的。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的现象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

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敢长官摊振下来的各种杂税。

据《旧唐书·食货怎》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因自己的地位,竟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人民的盘利,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

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伛偻..( )( ) ②窺.伺( ) ③鸡豚.( ) ④孳.生( ) ⑤勖.勉( ) ⑥闲暇.( ) ⑦缫.丝( ) ⑧辍飧.( )2.辨形组词偻( ) 伺( ) 暇( ) 孳( )缕( ) 祠( ) 遐( ) 慈( )3.通假字(1)早缫而.绪( )(2)既然已.( )4.一词多义(1)固名我固当(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赵军固壁不战(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2)始不知始何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 (3)蕃早实以蕃(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4)当名我固当(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5)故故不我若也( )其培欲平,其土欲故( )(6)本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 )君子务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 )过期不赎,子本均,则没为奴婢( ) 5.词类活用(1)名.我固当( )(2)早实.以蕃( )(3)根拳.而土易( )(4)旦.视而暮.抚( )( )(5)驼业.种树( )(6)其筑.欲密( )6.古今异义(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古义:今义:暗中等待时机,含贬义。

《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1导学案是指在课程学习前,通过对相关内容的概括、归纳和预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和支持。

本文将就《种树郭橐驼传》这一人教版高二选修阅读材料,为学生准备一份导学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这篇文章的内容。

一、阅读材料简介《种树郭橐驼传》讲述了一个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真实故事。

故事主角郭橐驼是一个普通农民,他十分喜爱植树造林,希望能够为家乡带来福利。

在保卫延安、防止黄河暴发的大背景下,郭橐驼带领村民们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植树造林工作,最终实现了让黄河南北大地绿起来的梦想。

二、阅读目标通过阅读《种树郭橐驼传》,学生将会:1.了解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了解郭橐驼和村民们的艰苦卓绝和不屈不挠;3.感受到植树造林的带来的无限福祉。

三、阅读任务在阅读《种树郭橐驼传》时,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捕捉文章的主题和核心信息,并简述文章的主旨。

2.理解文章涉及的专业词汇,如“治沙”、“植树造林”、“人工林”等,并在必要时查找相关资料进行了解。

3.理解文章的结构组织方式,如时间顺序、因果关系、对比等,并通过阅读形式保持注意力,了解文章的发展脉络。

4.分析文章的语言风格、篇章结构、论述方式等,做到“会写会读会评”;并注重学习如何指导和引领学生的阅读,在评价句式、表现手段、文化特征等方面进行指导。

四、阅读方法在阅读《种树郭橐驼传》的过程中,应目标明确、方法得当:1.理解文章整体,把握主旨要点;2.揣摩作家情感,余音袅袅;3.挖掘内涵,化抽象为具体;4.随时辨别师生需求,因人而异。

五、阅读策略为了更好地完成上述阅读任务,学生需要采取以下一些阅读策略:1.预设“目标预期”,明确阅读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2.预示“概念预期”,提醒自己需要理解哪些专业词汇和概念;3.预想“论点预期”,思考作者是如何论述和说明主旨的;4.预备“注意预期”,注意语言形式和篇章结构的变化,跟随作者的思维脉络;5.预习“背景预期”,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需要预习一些相关知识和背景。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第6单元《种树郭橐驼传》 Word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第6单元《种树郭橐驼传》 Word版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橐驼的人物形象2、掌握“名”等实词、归纳“虽”、“因”、“且”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

3、体会本文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

4、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

教学重点1、重点实词与虚词的掌握。

2、本文寓意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现在为了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我们提倡大量种树,你会种树吗?你想到过种树的方法中还蕴涵着更深刻的道理吗。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由谈种树,进而阐明深刻道理的文章。

二、了解作者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市虞乡镇)人,世称“柳河东”(不过,和河东狮吼倒没关系)。

又官至柳州刺史,并死于柳州,又称“柳柳州”。

代表作:诗歌《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寓言《三戒》,游记《永州八记》,散文《捕蛇者说》。

2、上课思路郭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他植者:逆木之本性,勤虑害树现实:官吏繁政扰民理想:顺民之性以养民三、文题解读1.题目怎么读?2.“传”什么意义?说明了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3.橐驼是什么意思?4.这篇文章是写骆驼的吗?5.郭橐驼是人的名字吗?6.这个绰号是褒扬性的,还是侮辱性的?7.喊人侮辱性的绰号好吗?作者为什么不喊他这个侮辱性的绰号,是轻视他吗?(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8.这是一篇传记性的寓言,作者可以给她起个名字呀,比如叫郭靖,比如叫XXX(用班级里性郭的同学的名字)。

(体现他社会地位低。

鲁迅笔下的阿Q也是这样,没有知道他的名字,也反映他的社会地位低。

)9.叫“郭瞎子”“郭瘸子”可以吗?(驼背有生理的原因,也有劳累的可能,我们常听说“压弯了背”“累弯了腰”这样的话,从驼背这个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个辛劳的劳动者形象。

)10.文章为什么不叫“郭橐驼传”,而要在前面加上“种树”两个字?(突出郭橐驼的职业,文章没有写郭橐驼的一生,只是截取他种树这点来写得。

《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

《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

《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预习案【学习目标】1.掌握“业”“实”“等实词,归纳“以”“且”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文章对比映衬的写法及委婉含蓄的讽喻特点。

3、懂得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顺应其天性,让其自由发展的道理。

【重点难点】1、掌握多义词的用法。

2、学习文章运用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

3、《种树郭橐驼传》一文深刻的思想意义。

【情景导学】班级要举行诗歌朗读比赛,好好准备一下,报名参加吧!【学习活动】一、作者及相关知识1、写作背景:本文是寓言体的传记。

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的作品。

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

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

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

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2、出处与作者:柳宗元(773—819),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南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曾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尉、监察史里行等职。

顺宗时,官礼部员外郎。

他参加了主张政治革新的王叔文集团,罢宫市,出宫女,限进俸,减租税,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

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调任柳州刺史,病逝于任所,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和韩愈齐名,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并称“韩柳”。

他的作品对下层人民的悲惨处境和社会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能无情地加以揭露和批判,说理透辟,笔锋犀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1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1

《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

2、掌握本对比的写法及文类比的说理方式。

3、掌握归纳“以”、“且”等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及本文相关文言知识。

【学习重点】学习目标3【学习难点】学习目标2【知识链接】柳宗元(773--819)唐文学家、哲学家。

字子厚,河东解人(今山东运城县解州镇),世称柳河东。

后任柳州刺史,故后人也称之为柳柳州。

文学上与韩愈一起提倡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并称“韩柳”。

柳宗元的诗文具佳,论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传记(《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等),他的创作以山水游记、寓言和传记的文学成就最高。

他的游记代表作《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他的寓言短小精悍,含义深远,《三戒》(《黔之驴》)是很有影响的代表作。

柳宗元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也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渔翁》、《江雪》)的创作上。

《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当时作者正在长安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

中晚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擅权、朋党相争(后演变为宦官、朝官之争,宦官、藩镇之争)愈演愈烈,民不聊生,而且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现象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立足之居”。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里关于繁政扰民有生动的表述:“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作者采用虚拟的艺术手法,创作了这篇传记体讽喻散文,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针对当时这种官吏繁政扰民现象,作者巧妙地借郭橐驼有关种树的议论进行指斥,想要启发上层统治者要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的正常发展。

本文名为“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杂记文的一种。

“寓”是寄托的意思,用假托的故事或比喻拟人来说明某个道理。

【自主学习】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郭橐.驼(tuó )病偻.(lǚ)名我固当.(dàng )窥伺.效慕(sì)早实以蕃.(fán)木寿且孳.(zī)其莳.若子(shì)好.烦其令(hào )勖.尔植(xù)缫.而绪(sāo)遂而鸡豚(tún)辍飧饔..(sūn;yōng)二、根据提示,选择下列文句中虚词的正确用法.以(A.连词,又,并且,表递进并列关系;B.连词,表修饰关系;C.连词,来,用来,表目的;D.凭,介词)①且硕茂,早实以蕃( A )②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D )③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C )④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B )且(A.连词,而且;B.连词,况且;C.连词,尚且;D.副词,姑且;E.副词,将近)①郭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A )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E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 B ) ④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D )⑤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 )三、整理相关文言知识点:提示:①通假字②古今异义③一词多义④词类活用(名词活用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意动)⑤特殊句式(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①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②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孳”同“滋”,繁殖、滋生)2、指出下列特殊句式①官理,非吾业也(非……也,表否定的判断句)②苟有能反(于)是者倒装句③传其事以(之)为官戒也省略句④故不我若也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吾又何能为哉宾语前置3、指出下列哪些词语属于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①病瘘,隆然伏行。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第六单元第1课《种树郭橐驼传》教案1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第六单元第1课《种树郭橐驼传》教案1
科目:教师:授课时间:第周星期年月日
单元(章节)课题
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本节课题
《能读懂文字
2、从中悟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3、独立赏析,能找到文章的闪光点,体悟其妙处
提炼的课题
文中道理,在生活中延展
教学重难点
文字理解是重点,感悟道理,联系现实是难点
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资源选择
学案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
教师如何教
学生如何学
导入
学习知识短文,把握要点
我们常常为文章怎么写而发愁,总在分析别人的文章怎么好,一篇文章是不是非要有一个高大的主题?我们就通过几篇文章去发现
自读短文,画出要点
自学
探究
自学文字,解决疑难,达到流畅翻译,解决不了的可以通过合作
检查学习效果,找到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讲解
查,看注释,推敲
展示
交流
安排一个组发布,一人讲解,别人补充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集中讨论
发现问题,改正自己的不足
课堂检测内容
学案“预习”部分10分钟,B、C档发布
拓展
理解
预习内容布置
诵读,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种树郭橐驼传 》 反馈案含答案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种树郭橐驼传 》 反馈案含答案

《种树郭橐驼传》反馈案一通假字①以致其性焉尔②字而幼孩③既然已二古今异义1.其实①不抑耗其实而已②其实害之三词类活用名我固当早实以蕃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移之官理可乎/ 传其事以为官戒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传,作传)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旦视而暮抚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旦暮吏来而呼曰驼业种树非有能硕茂之也非有能早而蕃之也鸣鼓而聚之遂而鸡豚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四特殊句式官理,非吾业也故不我若也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之)也。

以子之道,移)官理,可乎? 然吾居)乡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传其事以为官戒。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嘻,不亦善夫!五一词多义:虽虽窥伺效慕。

()虽曰爱之。

()故其土欲故。

()故不我若也。

()实早实以蕃。

()不抑耗其实而已。

()其实害之。

()若其置也若弃。

()若不过焉则不及。

()故不我若也。

()而鸣鼓而聚之。

()字而幼孩。

()旦视而暮抚。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业驼业种树。

()理,非吾业也。

()然隆然伏行。

()既然已。

()然吾居乡。

()病病瘘。

()故病且怠。

()者有类橐驼者。

()他植者则不然。

()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以以致其性焉尔。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早实以蕃()而卒以祸()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且无不活,且硕茂。

()吾小人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

()故病且怠。

()传种树郭橐驼传()传其事以为官戒()六、翻译下列句子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2.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3.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4.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5.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6.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答案:一通假字①以致其性焉尔(尔,同“耳”,罢了)②字而幼孩(而,通“尔”,你们的)③既然已(已,通“矣”,了)二古今异义1.其实①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实,它的果实)②其实害之(其实,那实际上)2.去去不复顾(古义:离开。

人教版选修《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设计(教师)

人教版选修《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设计(教师)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教师)【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这些特点,培养学生对古代经典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把握欣赏散文的方法,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及重点。

【教学步骤】一、教学内容分析散文在我国,与诗歌同样历史悠久,样式多样,风格众多,写作手法更是屡翻屡新。

就笔法而言,前人就有“对偶” “借影”“写照”“进步”“虚托”“巧避”等说,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属于“旷达”一类,《种树郭橐驼传》则是带有寓言性质的“无中生有”一类,树立这一形象明理以托讽,《侍坐章》“一字立骨”,《苦斋记》“就题字生情”,《游沙湖》“奇异”,《项脊轩志》则为“感慨”不一而足。

从体裁上看,有传、语录、序、志等样式。

记人记事、抒情、议论、描写都有,既有散体,也有骈体。

就内容而言,有的重形象美和文辞美;有的侧重于情;有的侧重于理;有的则情理兼用,互相渗透;有的则是表现一种趣味。

文虽短小而情味隽永,形式新颖生动,不拘一格,贴近生活,富有情趣的篇目,值得反复研读品味。

前面已经学习了从“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理解散文的形象性)、“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两方面把握古代散文的方法。

本单元鉴赏角度是 “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这些特点,同时也利用这一点来培养学生对古代经典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编写者的意图是想将古代散文相对集中编排,有助于学生通过学习来认识散文的文体特征,这样能够从大处抓住与散文文体本质属性有关的主要之点,避免过繁过细,有助于初学者掌握运用。

二、自主赏析类作品内容分析《侍坐》算是《论语》中少有的长篇了,我们在学习必修一时,已经对《论语》有个大致的了解,对孔子很多思想言论已有一个粗浅的了解,可在此时联系本文加以适当梳理。

而本文的特点是师生对话,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思路清晰,极有层次,不枝不曼,故事情节简单但起伏有致,人物描写简略但生动逼真,学习时可以仔细体会。

《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学习目标1、能理解文章的寓意,根据已知知识推知未知知识的能力。

2、认识当时民众的生活环境,体会民生之艰。

3、知识目标中文言词语的掌握,文章的写法学习重点、难点文章寓意的理解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预习检测题一、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郭橐驼()为观游()名我固当()窥伺效慕()早实以蕃()木寿且孳()其莳若子()好烦其令()勖尔植()缫而绪()遂而鸡豚()辍飧饔()二、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的意思①.不知始何名②.驼业种树③.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④.凡植木之性⑤.非有能硕茂之也⑥.摇其本以观其疏密⑦.以子之道,移之官理⑧.字而幼孩⑨.故病且怠⑩.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三、作者了解:柳宗元(773~819) ______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______。

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_______。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_______运动,并称韩柳。

四、写作背景:《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当时作者正在长安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

作者采用虚拟的艺术手法,创作了这篇_______体讽喻散文,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五、字词储备1.解释下列多义词语(1)业:驼业种树术业有专攻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以共济世业若业为吾所有(2)如:莫能如沛公起如厕日初出大如车盖洛阳亲友如相问公屡促之,必如约(3)性: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性行淑均(4)理: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当户理红妆上下肃然,称为政理(5)尔:官命促尔耕君尔妾亦然无他,但手熟尔非死则徙尔(6)病:故病且怠若是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不如周公,吾之病也2.找出下列词类活用的词语并解释(1)名我固当(2)驼业种树(3)且硕茂早实以蕃(4)非有能硕茂之也(5)非有能早而蕃之也(6)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7)鸣鼓而聚之3.找出通假字(1)字而幼孩六、课文理解1.课文内容及主旨是什么?七、文言文句翻译①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另之曰“驼”。

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设计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一、文学常识: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

世称" "。

贞元九年(793),二十一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授校书郎。

二十六岁又中博学宏词科,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

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改革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

"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 "。

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 ",并称"韩柳"。

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

山水游记多有寄托,尤为有名。

寓言笔锋犀利,诗风清峭幽远。

著有《》。

二、背景展示: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的现象日益严重。

仅有一点儿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赋税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

各地官僚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以致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对官府扰民、百姓惶恐的情况作了生动的描述:“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而本文的构思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

三、文本疏通:郭橐驼( ),不知始()何名。

病偻( ),隆然伏行(),有类( )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

名我固当( )。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请概括段意:。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 )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 ),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莫()能如也。

请概括段意:。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 )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 )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 )也若子(),其置( )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种树郭橐驼传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种树郭橐驼传

《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学前导引】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人都在沙漠戈壁上种树。

其中一人在种好以后经常给树浇水,以保持充足的水分,而且精心管理。

而另一个人则在种好后给树浇了适量的水便不再管它,只是隔一段时间来看一看。

一年后,两人种的树都长大了。

忽然有一天刮起了大风,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第一个人种的树大部分被风刮倒,有的连根拔起;而第二个人种的树却安然无恙。

后来第二个人解释,浇水多了,树根便不再往深处扎,而浇水少,树为了生存,根拼命往下扎,结果反而长得更牢固。

故事当然是有深刻的寓意。

本文也是写种树的,而且也有深刻的寓意。

它的寓意是什么呢?读了文章,同学们就明白了。

【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的深刻寓意。

2.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3.重点掌握“业、如、性、理、尔、病”等词语。

【基础知识精讲】·背景资料1.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世称“柳河东”。

二十一岁登进士第,三十一岁官拜监察御史,仕途较顺。

顺宗即位后,王叔文集团执政,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与王叔文、刘禹锡等一道积极从事政治革新运动。

后来革新失败,他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又改调柳州任刺史,四年后在柳州含恨离世,年仅四十七岁。

柳宗元是中唐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哲学家。

曾与韩愈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散文成就较高,著名作品有《捕蛇者说》《永州八记》等,“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创作成就也较高,有《柳河东集》。

2.写作背景《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当时作者正在长安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

作者采用虚拟的艺术手法,创作了这篇传记体讽喻散文,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能力检测1.给下列词语中红色字注音郭橐驼()为观游()名我固当()窥伺效慕()早实以蕃()木寿且孳()其莳若子()好烦其令()勖尔植()缫而绪()遂而鸡豚()辍飧饔()2.解释下列句中红色词语的意思①.不知始何名②.驼业种树③.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④.凡植木之性⑤.非有能硕茂之也⑥.摇其本以观其疏密⑦.以子之道,移之官理⑧.字而幼孩⑨.故病且怠⑩.传其事以为官戒也【同步达纲训练】一、基础知识1.选出对加粗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郭橐驼,不知始何名当初,原来B.凡植木之性本性C.去不复顾离开D.以子之道,移之官理治,统治2.选出有通假字的一项A.吾又何能为哉?B.既然已C.苛有能反是者D.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
(第一课时预习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

2、掌握本对比的写法及文类比的说理方式。

3、掌握归纳“以”、“且”等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及本文相关文言知识。

【知识链接】
柳宗元(773--819)唐文学家、哲学家。

字子厚,河东解人(今山东运城县解州镇),世称柳河东。

后任柳州刺史,故后人也称之为柳柳州。

文学上与韩愈一起提倡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并称“韩柳”。

柳宗元的诗文具佳,论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传记(《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等),他的创作以山水游记、寓言和传记的文学成就最高。

他的游记代表作《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他的寓言短小精悍,含义深远,《三戒》(《黔之驴》)是很有影响的代表作。

柳宗元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也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渔翁》、《江雪》)的创作上。

《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当时作者正在长安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

中晚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擅权、朋党相争(后演变为宦官、朝官之争,宦官、藩镇之争)愈演愈烈,民不聊生,而且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现象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立足之居”。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里关于繁政扰民有生动的表述:“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作者采用虚拟的艺术手法,创作了这篇传记体讽喻散文,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针对当时这种官吏繁政扰民现象,作者巧妙地借郭橐驼有关种树的议论进行指斥,想要启发上层统治者要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的正常发展。

本文名为“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杂记文的一种。

“寓”是寄托的意思,用假托的故事或比喻拟人来说明某个道理。

【自主学习】
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郭橐.驼(tuó)病偻.(lǚ)名我固当.(dàng )
窥伺.效慕(sì)早实以蕃.(fán)木寿且孳.(zī)
其莳.若子(shì)好.烦其令(hào )勖.尔植(xù)
缫.而绪(sāo)遂而鸡豚(tún)辍飧饔
..(sūn;yōng)
二、翻译重点字词
郭橐驼,不知始.(当初)何名
..(脊背高起的样子
..(叫什么名字)。

病.(患病)偻,隆然
)伏行
..(弯着腰走),有类.(像)橐驼者,故乡人号.(称呼)之“驼”。

驼闻.(听说)
之,曰:“甚善
..(很好)。

名我固.(本来)当.(恰当)。

”因.(于是)舍.(放弃
)其名,亦自谓
..(自称)橐驼云。

其乡曰.(叫)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以……为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观
赏游玩)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看)驼所种树,或.(或者)移徙
..(移
植),无不活,且硕茂
..(硕大茂盛),早实以蕃.(多)。

他.(其他)植者虽.(虽
然)窥伺效慕
....(没有谁能比得上)。

....(暗中观察效仿羡慕),莫能如也
种树郭橐驼传(第一课时探究案)
1、本段“传”什么?
明确: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

(段意)
2.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几个方面写郭橐驼?
明确:郭橐驼是一个平凡、朴实、具有丰富经验的植树能手。

[评]这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本名已无人知晓。

他“病偻”而驼背,相貌不如常人,却名闻乡里,以致有绰号流行。

①“隆然伏行”:四个字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

这么少的文字把一个人物形象刻画的这么鲜明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大家用四个字,多几个也可以,把一个瞎子或者瘸子的形象刻画出来试一试。

当然未必要刻画残疾的,刻画下你的同桌也可以。

比较一下,我们就能发现作者的厉害了。

②“甚善,名我固当”:指其病为号,不雅,但难得的是,驼竟认为起得很恰当,而且放弃了原来的名字,这样自称起来,勾勒出人物豁达性格。

3. 橐驼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明确:(1)从欢迎他的人看,作者举了两种有代表性的人物。

一是搞观赏游玩的(精神方面),一是种树卖果的(物质方面)。

这说明他种树从欢迎他的人看,可知驼种树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观赏游玩),又能满足物质需要(种树卖果),这两种需求所种之树是大不相同的,因而暗示出橐驼技术的全面。

2)种树为他带来的“际遇”---争迎取养。

为什么“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早实以蕃”。

这说明他的种树技艺高超,不仅所种的树不怕“移徙”,而且“他植者莫能如也”。

由此可见,驼豁达的个性背后存在着自信的原因。

4.郭橐驼种树本领有哪些?请用原文回答
A技术全面——两种人均能满足; C技艺高超——不怕“移徙”;
B所带际遇——争迎取养;
5这里写橐驼种树本领全面高超---“技高”,是种树行家,用了什么方法?
明确:从两方面--人、树(侧面、正面),侧重于侧面描写。

种树郭橐驼传(第二课时预习案)
一、翻译重点字词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活得长久)且孳.(滋长、繁殖)也,能顺.(顺
应)木之天.(生长规律),以.(来)致.其性(尽)焉尔
..(罢了)。

凡.(所有)
植木之性.(性质、方法),其本.(根)欲舒
..(舒展),其培.(培土)欲平.(均匀),其土欲故.(旧原来培育树苗的土),其筑.(捣土)欲密.(紧密)。

既然已.(通矣了),勿动勿虑.(忧虑),去.(离开)不复.(再)顾.(看)。

其莳.(种植移植)也若子
,其置.(放)也若弃.(丢弃),则其天者全
..(保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妨害)
其长.(生长)而已
..(高大茂盛)之也;不抑.耗.(抑制损耗)其...(罢了),非有能硕茂
实.(它的果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藩.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
..(不是这样),根拳.(拳曲)
而土易.(更换),其培.(培土)之也,若.(如果)不过.(过多)焉.则不及
..( 不够)。

苟.(如果)有能反.(相反)是.(这)者,则.(却)又爱之太恩.(用心),忧.(
担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
.....(早晨看晚上摸摸),已.( 已经)去.(离开)而复顾,甚
者爪.(用手指甲划破名作动)其肤以.(来)验.(检验查看)其生枯
..(活着或枯死)
,摇其本.(树干)以观.(观察)其疏密
..(疏松还是密实),而.木之性日.(一天天地)
以离
..(背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担心)之,其实仇.(仇恨)之,故不我.
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
第四五段
问者曰:“以.(把)子之道.(方法),移之官理
....(当官治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
而已,官理,非吾业.(专业)也。

然.(但是)吾居乡
...(做官的人)好烦.(繁多
..,见长人者
的)其令,若甚怜焉
..(早晚)吏来而....(怜爱),而卒以祸
....(造成了灾祸)。

旦暮
呼曰:‘官命促.(催促)尔.(通你你们)耕,勖.(勉励)尔植,督.(督促)尔获
,早缫.(把参建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而绪
..(丝的头绪),早织.而缕.(线),字.(
养育)而幼孩,遂.(成)而鸡豚。

’鸣鼓
..(敲梆子)而召之。


..(击鼓)而聚之,击木
小人辍飧
..(停止晚饭)饔.(早饭)以.(来)劳.(慰劳)吏者,且.(尚且)不得
暇.(空闲),又何以
..()蕃.(繁衍)吾生.(生息)而安.(安顿)吾性.(性命
)耶?故病.(穷困)且怠.(懈怠)。

若是
..(像这样),则.(那么)与吾业者.(的人)其.(大概)亦有类.(相似)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治民)人术。

”传.(为……作传)其事以为
..
(把它当做)官戒
..(官吏的警戒)。

种树郭橐驼传(第二课时探究案)
1、文章从哪些方面对比了郭橐驼的种树之道和他植者种树的不同?
种树之道对比
2、阅读3段,讨论描写郭橐驼这一形象的手法。

讨论,明确。

[明确]本节文字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来写郭橐驼具有丰富的植树经验。

郭橐驼的种树经验在于种树“不害其长”,不做“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的事。

而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他植者”却与之截然相反。

第4段,将郭橐驼种树之道“移之官理”,仍借橐驼之口,写出做官的道理,那么如何做官呢? [明确]做官之人,要像种树那样,要顺应民众生活的要求,不要妨害他们的生长,使他们得以“蕃生”,“安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