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之美》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雕塑之美人美版
17、雕塑之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认识雕塑艺术造型表现形式,感受古今中外雕塑作品的魅力与内涵。
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分类和材料等。
技能:学习用美术语言评述雕塑的美感,表达欣赏感受,提升对雕塑的认识能力,培养欣赏评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创设学习情境,引领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相关资料,在对比观察、小组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欣赏方法,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感受雕塑的作品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雕塑作品的观察、研究、评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外部形态美,感悟蕴含于作品的内涵美,从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了解雕塑作品的特点,欣赏体会雕塑作品之美。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时代中外雕塑作品的内涵,感受雕塑作品的艺术美,并用语言、文字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影视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启发引导:同学们,2008年的奥运会,让我们每一个人都难以忘怀,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舞蹈节目。
播放奥运会放飞和平鸽的视频资料。
二、走近并认识雕塑1、这段舞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舞蹈中的哪一个动作给你的印象最深?你能学着做出来吗?用什么方法可以把这个美丽的瞬间留下来,让它成为永恒?学生交流体会:这段舞蹈表现了放飞和平鸽,祈求和平的情景。
可以用绘画、摄影等方式让它们成为永恒。
(为欣赏雕塑做好铺垫)板书部分课题:美2、我们来看一看用雕塑定格的《放飞和平鸽》。
3、课件出示雕塑作品《舞》。
雕塑《放飞和平鸽》美吗?4、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雕塑之美》。
补充课题:雕塑之美5、下面,请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雕塑与其他艺术形式有什么不同?《卢舍那大佛》:位于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外,高达17.14米,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
《自由女神像》:位于美国纽约哈德逊河附近,为纪念美国独立战争100周年而造,是美国的象征。
雕塑单元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一、单元基本信息学科:美术实施年级:高中/初中/小学课程标准模块:选择性必修/必修/劳动与技术使用教材:人民美术出版社/人教版/其他版本单元名称:发现雕塑之美/雕塑制作基础/纸雕塑制作等单元课时:4课时/8课时/2课时等---二、单元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雕塑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分类及特点。
掌握雕塑的基本技法、材料及成型方法。
熟悉中外著名雕塑作品及其艺术价值。
2.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雕塑的基本技法进行创作。
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雕塑制作。
能够欣赏和评价雕塑作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单元内容结构第一课:雕塑鉴赏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中外著名雕塑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阐述雕塑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分类及特点。
介绍中外著名雕塑作品及其艺术价值。
讲解雕塑鉴赏的基本方法。
3. 课堂练习: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雕塑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二课:雕塑基础1. 导入:回顾第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雕塑的基本技法。
2. 新课讲授:介绍雕塑的基本技法,如雕刻、塑造、铸造等。
讲解雕塑的材料及成型方法。
展示不同材料的雕塑作品,让学生了解其特点。
3. 课堂练习: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雕塑创作,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课:雕塑创作1. 导入:回顾前两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雕塑创作。
2. 新课讲授:介绍雕塑创作的步骤和方法。
讲解雕塑创作的构思和构图。
展示优秀的雕塑作品,让学生了解创作思路。
3. 课堂练习:引导学生进行雕塑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第四课:作品展示与评价1. 导入:回顾前三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展示和评价自己的作品。
2. 新课讲授:介绍作品展示的方式和注意事项。
讲解如何评价雕塑作品。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
3. 课堂练习:引导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美术五年级下册《雕塑之美》西方雕塑欣赏
1. 逃往埃及
2. 沙特尔大教堂正面中门装饰浮雕
六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继承并发展了希腊、 罗马雕刻艺术的传统,使雕刻艺术达到了高 度繁荣,最先出现的雕刻大师是吉贝尔蒂, 其后出现了多那太罗、委罗基奥等。而米开 朗基罗的出现,则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的雕 刻艺术发展到了最高峰。他们以写实的手法, 用准确的人体解剖学,塑造人物形象,使人 的形态有很强的力度感,以雕刻的艺术语言 塑造传神的形象和高度的技巧手法。
1. 贝尼尼《阿波罗与达夫涅》
2. 贝尼尼《圣特雷萨》
哈夫考拉坐像
三 古希腊雕塑
在西方雕塑发展史上,古希腊雕塑代表着一 种美学高度。它所确立的原则或规范,对后 来整个西方雕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从宏观角度来看,它不仅作为人文主义 精神的象征直接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和18世 纪新古典主义雕塑艺术的价值取向,而且, 还作为雕塑范式为整个古典雕塑的形态演绎 提供了基本框架 。
西方雕塑欣赏
一 原始雕塑
原始雕塑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 的型目的是描绘他们心目中事物的样子,而 不是逼真地描摹自然物象。而通常是将他们 所见的物象理想化,做成符合他们心愿的偶 像。
1. 维仑多夫的维纳斯
2. 里尔琴弹奏者
二 古埃及雕塑
在埃及雕像造型的特征中,程式化的标准是正 面律法则:凡法老王及王族成员,都取正面律, 躯体以对准鼻尖与肚脐连成的正中线而作左 右对称,这种对称,正是各种姿式(立、坐、蹲 等)中最稳定的样子,这种样子才能使灵魂在复 活时轻易地找到复归的门路。
1.波利克里斯托《持矛者》
2.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七年级美术上册《雕塑自己形象》教学反思
七年级美术上册《雕塑自己形象》教学反思1. 引言本文是对七年级美术上册《雕塑自己形象》这个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的文章。
通过反思和总结这个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案,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艺术素养。
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根据教材内容确定的学生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在《雕塑自己形象》这个教学内容中,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了解雕塑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学习如何运用雕塑的技巧来表达自己的形象;•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教学方法在教学《雕塑自己形象》这个内容时,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3.1. 讲解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了雕塑的基本概念、工具和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雕塑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3.2. 实践操作在讲解之后,我们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他们亲自动手制作雕塑作品。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雕塑的技巧和方法。
3.3. 小组合作为了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我们还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帮助和交流,在合作中共同完成一件作品,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4. 教学效果通过对《雕塑自己形象》这个教学内容的实施,我们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效果:4.1. 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学生对雕塑这个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活动,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2. 学生艺术技能的提升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雕塑技巧和方法。
他们能够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制作出自己的雕塑作品,展现了自己的艺术才华。
4.3.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欣赏一些优秀的雕塑作品,培养了学生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
新课标-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七课-雕塑之美-课件
人民美术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美术· 五年级下册 第17课
新知讲解
作品赏析中国雕塑:说一说,这幅作品属于圆雕还是浮雕? 是什么材质的?
亚历山大·考尔德(1898年7月22日-1976年11 月11日)是美国著名雕塑家、艺术家,动态雕塑的 发明者,代表作有《龙虾陷阱与鱼尾》。
考尔德“静态雕塑”是相对于“活动雕塑”的 一个代名词。这样的一个名词是属于考尔德的,并 且是属于他的大型钢构雕塑的。
浮雕 大理石
王临乙(1908.8—1997.7.16),上海市 人。号黎然,雕塑家,美术教育家。是 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和现代雕塑教学的开 拓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为中央美院教 授、系主任。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五 卅运动》是其代表作之一。
评述:五卅运动是现代东方雕塑, 材质是大理石。
内容意义:《五卅运动》,是天安 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系列浮雕之 一。该作品以写实的手法刻面浮雕群像 ,表现了发生于1925年的著名的“五卅 惨案”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反帝爱国的精 神信念,极具纪念意义。
新 知 讲 解 认识雕塑分类:
透雕又称为镂空雕,是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的一种雕 塑,有单面浮雕和双面浮雕之分。
人民美术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美术· 五年级下册 第17课
新知讲解
作品赏析中国雕塑:说一说,这幅作品属于圆雕还是浮雕? 是什么材质的?
奉先寺,全称“大奉先寺”,乃龙门十寺
之一。是唐代一所木构寺院,位于大卢舍那像
人首翼牛像是萨艮二世王宫门洞口两侧和塔楼转角上
的石板上雕刻。
在门洞口的两侧和碉楼的转角处,石板上雕人首翼牛
像,由于它们所在的位置,它们有正、侧两个面,它们的
正面表现为圆雕,侧面为浮雕。正面2条腿,侧面4条,转
雕塑之美美术教案
雕塑之美美术教案雕塑之美美术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雕塑之美美术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雕塑之美美术教案1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分类和材料等,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2、初步学习分析和鉴赏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能用历史的、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各具美感的雕塑艺术。
3、通过对中外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的欣赏,提高美术鉴赏力,加深对雕塑艺术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成就三、教学难点:了解不同时期中外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四、教学准备:图片、雕塑作品、课件五、教学过程:1、引入:出示课题——雕塑之美2、讲授新课:(1)看书,提出问题:书中向我们展示了几副雕塑作品,你认为它们可以分成几大类?为什么?分成中国古代雕塑与现代雕塑、外国古代雕塑与现代雕塑四大类。
你怎样区别古代雕塑和现代雕塑呢?(3)整理收集的资料。
请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按要求分类。
(4)提出问题:怎样欣赏一件雕塑作品?雕塑作品和绘画作品在欣赏方法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雕塑作品可以分成几大类?你能在展板上或书上区别出这几类吗?(5)欣赏:采用讨论的方式,请学生依据自己带来的雕塑作品资料,畅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6)欣赏书中作品:引导学生赏析中国古代和外国古代雕塑作品。
引导学生赏析中国现代和外国现代雕塑作品。
3、作业:学生整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4、小结。
雕塑之美美术教案2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分类和材料等,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2.初步学习分析和鉴赏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能用历史的、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各具美感的雕塑艺术。
3.通过对中外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的欣赏,提高美术鉴赏力,加深对雕塑艺术的理解。
教学重点: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成就教学难点:了解不同时期中外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课题——雕塑之美二、讲授新课:中外古代雕塑作品欣赏学生作业纸:中国古代雕塑和外国古代雕塑在材料上有何相同0101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卢舍那佛(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 米,头部高4 米,发髻呈波纹状,面部丰满圆润,眉如弯月,目光慈祥,眼睛半睁半合,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嘴边微露笑意,显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五下第十六课《雕塑之美》教学设计
五下第十六课《雕塑之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雕塑艺术形式,使学生对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材料等有个基本的了解,初步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理解、发现、感受雕塑的美感及对人类生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学会欣赏雕塑作品,掌握分析、鉴赏雕塑作品的方法,使用语言评述作品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加强学生对身边艺术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雕塑的美感2、难点:了解不同时期中外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相关图片2、学生准备:收集的相关雕塑的文字、图片资料四、教学过程(一)理解雕塑(1)课件出示家乡的雕塑,师生共同欣赏。
让学生了解雕塑在人们生活及生存的环境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加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引出雕塑的概念。
(2)出示雕塑作品,请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比较、观察它们的视觉效果有何不同。
(3)总结圆雕与浮雕区别。
(二)欣赏中国雕塑欣赏雕塑的建议:①、观察雕塑作品;②、了解作品年代;③、理解雕塑家;④、对雕塑实行评价;⑤、畅谈个人感受。
1、赏析《卢舍那佛》学生展示收集材料,教师实行补充。
2、赏析《人民英雄纪念碑》学生展示收集材料,教师实行补充。
3、赏析《和平》学生展示收集材料,教师实行补充。
4、赏析《泉标》引入学生熟悉的雕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欣赏国外雕塑1、赏析《人首翼牛》学生展示收集材料,教师实行补充。
2、赏析《圣堂》学生展示收集材料,教师实行补充。
3、赏析亨利.摩尔的雕塑学生展示收集材料,教师实行补充。
4、赏析亚历山大.考尔德的雕塑学生展示收集材料,教师实行补充。
(四)比古代雕塑和现代雕塑的区别:小组讨论:填写讨论结果(五)体味雕塑:1、课件:希腊奥运会开幕式的一段表演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们巧妙地让真人装扮成雕塑的样子,聪明的希腊人民把的雕塑艺术与体育运动完美结合,带给我们的是视觉的盛宴和心灵的震撼。
让我们共同来回味一下经典的动人时刻。
2、模仿秀:让学生模仿经典雕塑的形象。
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雕塑之美》教案
《雕塑之美》教案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也是雕塑知识系列课程之一。
雕塑是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形式之一,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引导学生领悟雕塑艺术之美。
教师可以从雕塑的造型、色彩、主题等方面引导学生感受雕塑的美感以及内在的文化内涵,表达出自己对雕塑的感受,并尝试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原理设计制作出纸造型抽象雕塑作品,在卷、折、剪、贴中体会创作的乐趣,领悟设计为生活服务的道理。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于雕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身边随处可以见到雕塑作品,陌生是因为他们对雕塑的相关知识,如历史、形式、材质、内容、作者等都缺乏了解,更没有深入观察和感受。
因此,从哪些角度引导五年级的学生去了解和欣赏雕塑作品,激发他们对雕塑这一艺术形式的喜爱之情,学会用审美的的视角欣赏、评价雕塑,并利用纸造型的方法进行艺术实践,进一步体会雕塑艺术的魅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雕塑这种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感受古今中外雕塑作品的内涵,尝试用纸雕塑的形式提升对雕塑艺术的认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创设学习情境,引领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相关资料,在对比观察、小组讨论探究和合作制作中,感受雕塑作品之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对雕塑作品观察、研究、评述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外部形态美,感悟蕴含于作品的内涵美,从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欣赏体会雕塑之美,了解雕塑艺术魅力和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学习用废旧纸盒或彩色卡纸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几何形体的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件造型。
新颖并有主题的纸造型抽象雕塑作品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师生由“令出必行”的游戏引出“雕塑”一词。
雕塑可以把瞬间的美定格为永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城市雕塑》(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1、分别出示圆雕和浮雕的雕塑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和区分雕塑的两种形式。
小学美术《雕塑之美》教案+试讲稿
《雕塑之美》教案一、课题:雕塑之美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对雕塑的基本知识,学会从题材、风格、形式、主题等方面欣赏雕塑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的方式,提高欣赏评述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中外雕塑作品的欣赏,培养对雕塑作品内涵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
五、重点难点重点:感受雕塑作品的美感,学习雕塑作品的欣赏角度和方法。
难点:学会运用美术语言从材料、风格等角度欣赏雕塑作品,理解雕塑作品的内涵。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情景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视频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摆出《思想者》的姿势,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模仿的是哪件雕塑作品的动作吗?3.引导学生回答,是罗丹的著名雕塑作品《思想者》,进而引出课题《雕塑之美》。
(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1)教师在大屏幕展示雕塑知识介绍小视频,学生观察并思考。
2)你认为什么是雕塑呢?(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是雕和塑的总称,用可塑可雕刻的材料,制作出有体积的艺术形象。
)3)根据展示的作品《舞》和《五卅运动》,请学生思考雕塑作品有哪些分类呢?(圆雕:可以从四个面进行欣赏,浮雕:大多从一个面进行欣赏。
)2.深入探究1)教师大屏幕展示《卢舍那大佛》和《人首翼牛像》,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观察讨论。
2)你认为哪件是东方作品哪件是西方作品呢?(《卢舍那大佛》是东方的作品,表现的是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传统佛教题材,《人首翼牛像》是西方作品,表现的是亚述王宫中的装饰题材。
)3)展示不同雕塑作品,思考除了从题材的角度,你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欣赏雕塑作品呢?(材质:雕塑《摩西》是大理石制成,《舞》是青铜的材料;风格:《红蓝黑》现代雕塑,表现的内容简单,节奏轻快;《摩西》是古代雕塑,形体健壮,人物造型肌肉准确。
)(三)交流讨论要求:从雕塑的形式、时代、题材、材质和风格等方面,选择课本中最喜欢的雕塑作品,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欣赏。
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雕塑之美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雕塑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运用美学原则提升雕塑作品的审美价值。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泥塑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雕塑的基本创作过程。
3.雕塑创作方法:学习并实践雕塑的基本技法,如泥塑、雕刻等,创作属于自己的雕塑作品。
4.雕塑美学原则:探讨雕塑作品中的美学原则,如比例、节奏、对比等,分析它们在雕塑创作中的应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雕塑之美》
1.提升审美能力: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雕塑作品,使学生能够感受雕塑艺术的魅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养。
(3)雕塑艺术欣赏:学生可能对雕塑艺术的历史背景、风格流派了解不足,影响他们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突破方法: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从多角度了解和欣赏雕塑作品,激发他们的兴趣。
(4)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雕塑创作过程中,学生可能受限于思维定式,难以进行创新。
突破方法: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激发创意思维。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雕塑之美》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雕塑艺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观察和互动,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首先,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雕塑作品关注,这一方式效果不错,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在问题的设置上,我意识到可以更加具体和有趣,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雕塑的基本概念。雕塑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通过雕刻、塑造等方法,在一定的材料上制作出具有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的艺术作品。它是美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展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创新精神。
人美版第十册第16课《雕塑之美》教案
刚才我们从佛像的外部造型来看了卢舍那佛。
板书:造型、展示方法、感觉
图片《掷铁饼者》
同学们可以模仿运动员的动作,体会动作的优美,感受这个雕塑给你什么感觉,和中国的雕塑有什么异同?
小结:这个作品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显示出希腊雕刻艺术已经完全成熟。雕塑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赞美了人体的美和运动所饱含的生命力,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家们不仅在艺术技巧上,同时也在艺术思想和表现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1,学生了解雕塑的相关基础知识,认识两三件雕塑名作及其创作背景。
2,通过本课教师设计的欣赏课使学生领会艺术的博大精深,更深层次的培养学生审美情感。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第十册内容,属于“欣赏•评述”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领域的课程。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古今中外杰出的雕塑艺术作品,对雕塑这种艺术形式有所了解,初步学习欣赏、分析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
艺术重在感受,本课作为欣赏课,只有会感受才能体会艺术家在雕塑作品时精神面貌,在课堂上不仅要教会学生感受美,欣赏美,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情感,同时和其他科目进行整合,达到高效课堂的效果。使学生“能说”“会说”,能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事物的感受,评价雕塑作品,感受雕塑作品的美。
本节课同时欣赏了课本外的一些著名雕塑作品以及联系生活中时政新闻,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见识,延伸课堂。培养学生喜欢美术的爱好兴趣,增加学习美术的趣味性。
一,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小学五年级
学科:美术
课时:2课时
学生准备:网络收集相关雕塑知识及注意观察居住小区的人文景观(雕塑)
二,教案课题:
雕塑是立体的图画,
雕塑是凝固的舞蹈,
高中美术人教版必修《匠心之用—雕塑的美感》教案
《匠心之用—雕塑的美感》教学设计《匠心之用—雕塑的美感》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内容包括①雕塑的概念、基本形式、雕塑的美感。
②了解雕塑的创意及优秀的雕塑作品。
(二)学生分析: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搜集、信息交流、信息判断的能力。
(三)教学环境分析:学生预习选择网络教室,教学选择多媒体教室。
二、教学设计意图本课依托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通过搜集资料以及运用多媒体对雕塑艺术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雕塑艺术的表现语言,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更好的完成对学生审美教育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雕塑的基本形式及美感,初步学会分析、评价雕塑的美感,体会雕塑的创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鉴赏,培养学生正确的鉴赏与审美能力。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精神。
通过多媒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鉴赏体验增强学生对雕塑的了解,提高审美情趣,增强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共同协作探究的良好品质。
四、重点和难点及设计亮点重点:雕塑的美感。
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便于学生直观了解。
难点:雕塑的创意。
通过游戏辅助教学。
设计亮点:1、通过网络对雕塑的基本形式进行项目研究;2、通过平板电脑模拟制作黑陶,体会雕塑的美感—形体;3、通过flash游戏重组雕塑,展现创意。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实物展示讲练结合小组合作探究六、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播放视频,共享视觉的饕殄盛宴,激发学生对雕塑的好奇心,顺利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导入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气氛,又能很好的揭示本节课的课题。
2. 课堂发展、传授新知(1)雕塑的概念: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同样题材的绘画与雕塑作品有什么区别?运用“比较法”,学生自行总结出雕塑的概念。
【设计意图】“比较法”是鉴赏美术作品最直观有效的方法,小组合作充分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学案教学的特点,也为下面的探究学习做了铺垫。
浅析雕塑之美
道 开拓深邃 的景观 空间 。 当其作为 风景呈现 时 , 它展 示的 是文化空 间 , 对 于雕
真 实地表 现面 黄肌瘦 、 精 神萎 靡 、 血 迹斑 斑 。 艺术 大师们都 有 自己的创 作风格 , 或粗犷奔 放 、 或柔 和沉静 、 或典雅娇 柔 、 或深 j 塞J 忧郁 , 作 品之 美也就 有了 不同 的 特质, 是 作品所 透露 出 的生动 的灵 魂之 美、 精 神之 美 。 =. 曩塑 之 结构 美 艺术 家所要做 的不是仅仅 简单地模 仿对象 的外表特 征 , 而更 注重表现 事物 内部 的组织 结构 。 雕 塑的形 态是人 类对 大 自然 理解 和归纳 的里 现 , 雕 塑是 三维
一
而生 。 雕塑 常常使用 部分代替 整体 的方法 , 虚拟性和 象征性有 时是 结合 夸张 、 借 喻等手段 生成 , 虚 拟性和 现实性 有 时也直接 接受某 种文 化原型 的掌控 , 同时 也 受 惯例 形象创 造的 制约 , 使得 雕塑整体 地 成为一 种文化 符号 例如 《 马 踏飞 燕 就 运用 了大胆 的夸 张和想 象 , 巧妙地 让马蹄 踏在 一只 凌空飞 翔的燕 子上 , 成 功
性 的存在 , 还包括要 与其所 处环境 中的 山川、 河 流、 道 路、 楼 宇、 树 木植被 等物体 构成 一种相 互 映衬 、 和谐共 生 的空间 关系 。 雕塑 的立体 构思 较之平 面构思 研究 更多 的是表 现形态 、 空间 构成 以及材 料的运 用。 从 雕塑所处 自然环 境而言 , 雕 塑 应 与其所 处具 体环境 相互依 赖 , 而不 是孤立存 在 。 雕 塑不应 该只 仅仅模 仿事物
有新 的社会 意义 , 是 现代城 市规划 学和美 学 的结合 , 城市 雕塑作 为城 市规 划的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优秀6篇)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优秀6篇)体育课的教学反思篇一体育课学习的重要内容。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想体现"让学生在体育课中玩起来"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创。
下面就谈谈本人上完课后的反思:一、玩中练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体育课中如果没有"玩",那么这节体育课肯定不能吸引学生,不能体现"寓快乐于体育教学之中"的教学目标。
因此,我在课的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玩开心纸棒"的小游戏,使学生一下就进入了上课角色,玩得十分开心,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上课的热身准备活动。
在下面的教学中,我始终在贯彻执行这种教学思想,无论是学习投掷技能,还是知识延伸,或是放松身心,我都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游戏,如:"甩纸炮""打纸牌""投弹练习"等让学生始终在玩中开展技能的练习,获取更多的知识,进行创新实践,愉悦身心。
从整节课的情况来看,学生还是十分喜欢这种练习方式,整节课几乎每个人都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乐于参加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并敢于在活动中表现自我。
如冷航,孙潇,李明等同学都表现十分特出。
二、玩中学新课改的体育课,我觉得并不是简单的玩或者是做游戏。
因此无论教师设计了怎样的课,其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在玩中有所收获,即玩中学。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掌握原地侧向投掷的技术方法,即掌握投掷的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
为此我专门设计了两个小游戏:一个是弹射纸火箭,一个是甩小球。
通过组织让学生玩这两个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明白了"投掷的角度是前上方,出手的速度要快"这两个重要技术的原理,并能在实践练习中运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许多平时体育不是太好的学生也轻意的学会了这个技术动作,如于涵,王琪等。
这种教学方法要比教师直接讲解示范的效果要好,而且在这种教学实践中,学生接受技术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获取的,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强调探究性学习的思想。
我在课的结束部分设计了一个"合作创新,愉悦身心"的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在小队长的带领下自创"庆功舞蹈",学生表现出来的创造力是我没有想到了。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六年级美术〔电子备课〕于颖目录:六年级下册: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第2课探访自然的器官第3课装饰色彩第4课装饰画第5课彩球的设计第6课城市雕塑第7课各种材料来制版第8课装饰柱第9课精彩的戏曲第10课戏曲人物第11课画故事第12课动画片的今夕第13课拟人化的动漫形象第14课留给母校的纪念第15课我的成长记录第16课剪纸中的古老记忆第17课绣在服装上的故事第18课复制与传播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教的是六年级三个班的美术课,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理、身心健康的不断发展,学生们对美术的要求有所不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
他们更多地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显得成熟,线条也十分流畅,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缺少童趣。
但他们对色彩有区分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极高的热情。
对美具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
这学期是他们迈入初中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地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与初中知识进一步接轨,将平时教给学生的初中知识更加明朗化介绍给学生,使他们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更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教学,即学生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能力。
知识要点:该教材贴近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
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9课。
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教学内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非常适合学生较深入地做一个专题。
并且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学习、问题学习和项目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习,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时机。
其次本册教材继续表达了人美版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雕塑之美教案
雕塑之美教案雕塑之美教案雕塑是一门古老而神秘的艺术形式,它通过雕刻、塑造等手法,将艺术家的想象和创造力转化为具体的形象。
雕塑作品以其独特的立体感和触觉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
本教案将带领学生们一起探索雕塑之美,了解雕塑的起源、发展和不同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一、雕塑的起源与发展1. 早期雕塑的起源早期的雕塑主要以神像和祭祀用品为主,如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国的青铜器等。
学生们可以通过图片或模型来了解这些古老的雕塑作品,感受当时的文化和信仰。
2. 古希腊雕塑的兴盛古希腊雕塑以其完美的人体比例和动态的姿态而闻名于世。
学生们可以观赏希腊雕塑的经典作品,如《米洛的维纳斯》和《大理石雕像》等,体会到古希腊人对美的追求和表现。
3.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文艺复兴时期,雕塑逐渐从宗教题材转向人物肖像和历史故事。
学生们可以了解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如米开朗基罗和多纳泰罗等,他们的作品代表了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的巅峰。
二、不同形式的雕塑艺术1. 传统雕塑传统雕塑主要采用石材、木材和金属等材料进行雕刻。
学生们可以亲自尝试使用这些材料进行简单的雕塑创作,感受到雕塑的艰辛和技巧。
2. 现代雕塑现代雕塑以其多样化的材料和形式而备受关注。
学生们可以观赏现代雕塑家的作品,如亚历山大·卡尔德和杜尚等,了解到现代雕塑的创新和表现力。
3. 公共雕塑公共雕塑是指在公共场所展示的雕塑作品,如城市广场和公园等。
学生们可以通过参观当地的公共雕塑,了解到雕塑艺术与城市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雕塑作品对人们情感和思考的影响。
三、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1. 雕塑作品的鉴赏学生们可以通过观赏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雕塑作品,学习如何欣赏和理解雕塑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
他们可以描述作品的形状、材料和主题,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 雕塑创作的实践学生们可以通过简单的雕塑创作活动,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和材料,进行雕塑的构思和制作,体验到艺术创作的乐趣和挑战。
中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雕塑欣赏》
中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雕塑欣赏》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对雕塑艺术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雕塑,学会欣赏雕塑的美。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雕塑作品。
三、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雕塑图片、实物雕塑、泥巴、陶艺工具等。
2.环境布置:在教室里摆放一些雕塑作品,营造艺术氛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展示各种雕塑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教师简要介绍雕塑的概念,让幼儿对雕塑有基本的了解。
(二)基本环节1.雕塑欣赏(1)教师展示实物雕塑,让幼儿近距离观察,感受雕塑的美。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对雕塑的感受,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2.雕塑创作(1)教师分发泥巴和陶艺工具,让幼儿自由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创作中的问题。
3.雕塑展示(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感受到创作的成就感。
(2)教师组织幼儿互相欣赏、评价,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2)教师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创作做好准备。
(三)拓展环节1.教师组织幼儿参观校内雕塑作品,让幼儿感受不同风格的雕塑艺术。
2.教师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创作雕塑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和创作实践,让幼儿对雕塑有了直观的认识,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关注每个幼儿的需求,及时给予指导,使幼儿的作品更具创意。
3.教师组织幼儿互相欣赏、评价,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
(1)部分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对泥巴的使用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
(2)在欣赏环节,部分幼儿对雕塑的描述较为简单,需要引导幼儿深入观察和表达。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你能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这个雕塑给你什么感觉?”“你觉得这个雕塑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它是怎样做出来的?”“如果这个雕塑会说话,你觉得它会说什么?”“你想要创作一个什么样的雕塑?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如果你遇到了困难,可以告诉我,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雕塑单元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一、单元基本信息1. 学科:美术2. 实施年级:高二3. 设计者:[教师姓名]4. 课程标准模块:选择性必修《雕塑》模块5. 使用教材:人民美术出版社6. 单元名称:发现雕塑之美7. 单元课时:4课时二、单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发展脉络和社会价值,探究中外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2. 认识雕塑的表现手段和要素、雕塑的材料与成型方法,对雕塑艺术形成基本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单元内容结构1. 第一课时:凝固与不朽——外国古代雕塑2. 第二课时: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3. 第三课时:雕塑的语言和技法4. 第四课时:雕塑作品欣赏与评价四、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凝固与不朽——外国古代雕塑1. 导入:通过展示古代雕塑作品图片,激发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兴趣。
2. 教学内容:(1)介绍外国古代雕塑的发展历程;(2)分析外国古代雕塑的审美特征和艺术价值;(3)讲解外国古代雕塑的表现手法和要素。
3. 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外国古代雕塑的特点;(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二)第二课时: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传统雕塑作品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雕塑的艺术魅力。
2. 教学内容:(1)介绍中国传统雕塑的发展历程;(2)分析中国传统雕塑的审美特征和艺术价值;(3)讲解中国传统雕塑的表现手法和要素。
3. 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中国传统雕塑的特点;(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三)第三课时:雕塑的语言和技法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雕塑作品,引导学生了解雕塑的语言和技法。
2. 教学内容:(1)讲解雕塑的基本语言和要素;(2)介绍雕塑的成型方法;(3)分析雕塑作品中的表现手法。
3. 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雕塑的基本语言和技法;(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第四课时:雕塑作品欣赏与评价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雕塑艺术。
《雕塑之美》教案
《雕塑之美》教案【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雕塑这种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感受古今中外雕塑作品的魅力与内涵,了解现代雕塑的突破与创新,初步认识著名雕塑家。
学习用美术语言评述雕塑的美感、表达欣赏感受,提升对雕塑艺术的认识能力,培养欣赏评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创设学习情境,引领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相关资料,在对比观察、小组讨论探究过程中,掌握欣赏方法,感受雕塑作品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雕塑作品的观察、研究、评述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外部形体美感悟蕴含于作品的内涵美,从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认识雕塑这种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感受古今中外雕塑作品的魅力与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古今中外著名雕塑作品的内涵,并用美术语言、文字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纸、笔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播放视频《亨利·摩尔》,并请欣赏享利·摩尔的系列作品,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雕塑。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感受其美感。
板书:雕塑之美。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一)认识雕塑1.请学生欣赏中外著名雕塑作品。
思考:雕塑与其他艺术形式有什么不同?2.雕塑的定义:雕塑是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形式之一,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是用可塑的(如土、胶泥)可刻的(如木、石等)材料,制作出的有实在体积的艺术形象。
雕塑可分为圆雕与浮雕,圆雕是可以供四面欣赏的雕塑,浮雕则只能从一面去欣赏,通常有一个地板为依托。
(二)比较观察欣赏雕塑1.观察发现雕塑的造型美。
课件出示《卢舍那佛头像》、《舞》、《摩西》、《着衣母婴卧像》四幅雕塑作品图片。
(1)启发:同学们,在这些雕塑中,有一尊出自于我国的唐代,表现的是佛教题材,你能找到它吗?(2)追问:你们能从哪儿看出它是中国古代的雕塑作品?这尊雕塑在造型上有怎样的特点?它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板书:造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九台市南山小学
许文明
2013年6月
《雕塑之美》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古今中外杰出的雕塑艺术作品,对雕塑这种艺术形式有所了解,初步学习欣赏、分析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四个大环节:
第一个大环节分为初识雕塑
让学生通过欣赏视频和图片初步了解什么是雕塑?
第二个大环节为了解雕塑这一节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
1、通过比较,了解雕塑分为圆雕和浮雕。
2、通过欣赏不同材质的雕塑作品,让学生掌握制作雕塑的主要材料
3、从身边的和学生见过的雕塑作品,对雕塑形成直观感受,知道雕塑的作用。
第三大环节为欣赏雕塑
1、从整体分析教材,并通过几幅主要的雕塑作品,学会欣赏、分析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
2、学生以讨论的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雕塑作品进行分析、评价,从而找出古代雕塑与现代雕塑有哪些不同
3、欣赏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表演,感受人与雕塑结合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第四大环节为拓展延伸
通过欣赏米开朗基罗和罗丹以及古今中外著名的雕塑作品,感受雕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
与以往我准备公开课相比,这次公开课我做了两点努力,当然,这都是从学校有经验的老师那学来的,让我小有成就感。
第一点:搜集、整理并熟记教材中雕塑的资料;思考学生们会如何回答问题,并想好解决的方法。
课前,我利用网络,教学参考书、《外国美术史》、《中外雕塑史》等书籍,整理关于课本中雕塑作品简介、准确的资料。
我担心学生不能充分到位的分析、欣赏雕塑作品,我想了如何引导学生,学生做出相应的回答我如何来应对。
这样会使课堂能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让课堂更顺利。
虽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只分析了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学生们也搜集了自己喜欢作品的资料,我准备的大部分资料都存在了我的大脑中,没有得以展示,不过我却是大大收获了一笔丰厚的知识财富。
另外,我还是不能灵活自如、胸有成竹的应对学生的回答,学生们的答案比我想的要丰富的多,今后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历练自己。
第二点:提前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及课前预习、准备情况,做到“知己知彼”。
课前,我了解到,学生们四年级学过关于雕塑家罗丹的文章《专心致志》,对罗丹比较熟悉,对课本中罗丹的作品很感兴趣,有不少
同学搜集了罗丹的资料及雕塑作品。
课堂上学生们展示并介绍了罗丹的几件作品,资料详细、评价得体。
不过我在引导学生们关注罗丹作品的内涵时,过于仓促,学生们的理解不够透彻。
在下一次上课中,我会积极改正出现的问题,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