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二、工匠精神的涵义工匠精神是指在工作岗位上具有精湛的技能、追求卓越的品质、勇于创新的态度以及不断进取的精神。
工匠精神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素养,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
在当今社会,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必备品质。
四、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1. 强化理论学习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但是很多学生对于技术理论的深度理解和掌握程度还存在不足。
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增加课时、设计理论学习深化课程等方式,着力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
只有在理论学习上下功夫,学生才能够对自己的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形成追求卓越的品质和工匠精神。
2. 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是高职院校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多参与实际工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术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将会经历许多挑战和困难,只有坚定的工匠精神才能够让学生在面对挑战时不气馁,而是勇于拼搏,不断追求。
3. 鼓励创新思维在高职院校的教育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创新的空间。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组织创新竞赛等方式,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只有培养了创新思维的学生,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勇于突破、不断创新,从而展现出工匠精神的品质。
4. 塑造职业价值观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自身所学技能的重要性和价值,从而树立对技能学习的正确态度。
高职院校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勤勉朴实的职业品质,树立奋斗精神和进取心,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精神。
五、结语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既要注重技术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
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创新思维和塑造职业价值观等方式,高职院校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胜任各种技术岗位,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技术人才。
浅析职业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
浅析职业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高素质、高技能的工匠需求日益增长。
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职业院校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方面具有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目前一些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存在技能薄弱、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这说明职业院校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那么,如何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呢?本文将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浅析。
关于课程设置。
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方面,职业院校应该重视课程的设置。
当前一些职业院校存在的问题是,课程设置过分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
职业院校应该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性课程的设置。
不仅仅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增加实训课程的设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技能,形成工匠精神。
关于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
目前一些职业院校存在的问题是,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实践环境不够完善。
职业院校应该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提供更加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真实的工作需求。
职业院校还可以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在不同的实践环境下进行学习和实践,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也是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塑造者。
当前一些职业院校存在的问题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不足。
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职业院校可以通过举办教师专业技能竞赛、组织教师实践活动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
职业院校还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激励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工匠精神。
职业院校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方面有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价值观培养路径探究
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价值观培养路径探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业教育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进入职业院校进行学习。
在职业院校中,学生们不仅要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培养一种“工匠精神”,即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勤奋刻苦、敢于挑战的价值观。
如何在职业院校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价值观,已成为当前教育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价值观培养的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成为工匠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
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而言,选择所学专业的大多是出于对未来职业的兴趣和热爱。
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兴趣引导,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情,引导学生成为专业的“工匠”。
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邀请行业内专家进行讲座,带领学生参观现场,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前沿动态和实际应用,从而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兴趣。
学校可以设置一些专业技能比赛或项目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专业技能的魅力,增强对专业技能的自信心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些方式,学校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对专业的热爱和追求卓越的态度,进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价值观。
二、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工匠精神”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善于动手,具有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
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时,需要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可以将实践教学作为重点,设置丰富的实践课程和实验项目,让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去体验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学校可以加强实习实训环节,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有机会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竞赛和项目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学校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培养路径研究
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培养路径研究一、引言工匠精神是指追求卓越的态度和行为,是一种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培养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1. 追求卓越:工匠追求卓越,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力争做到最好。
2. 注重细节:工匠注重细节,对每一个细节都非常关注,并力图做到最好。
3. 追求完美:工匠追求完美,不满足于现状,并且不断挑战自己。
4. 勇于创新:工匠勇于创新,在传统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
5. 实践导向:工匠实践导向,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技能。
三、职业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的路径1. 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热爱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从而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
2. 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在职业教育中,强调实践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创新意识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创新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开展创新性活动和项目,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并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团队合作活动和项目,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 培养责任心在职业教育中,培养责任心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相关活动和项目,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责任心对于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并且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四、结论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勇于创新和实践导向的精神。
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热爱、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心等方面进行培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工匠精神水平。
高职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途径的实践研究
高职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途径的实践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这种背景下,高职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成为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从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出发,探讨高职教育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培养这种精神,同时也能够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竞争力。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职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进行实践研究,分析高职教育与工匠精神的关系,探讨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探讨实现高职教育对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为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工匠精神是一种强调精益求精、精益求精、团队合作等价值观念的精神品质,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以适应社会需求。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教育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并对其意义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培养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工匠精神强调注重细节、精益求精,这种精神可以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使他们在专业技能上达到更高水平。
工匠精神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心。
在现实工作中,团队协作和责任担当是成功的关键,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团队,承担责任,实现共同目标。
研究如何在高职教育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高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为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这项研究,可以推动高职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人才支持。
2. 正文2.1 高职教育与工匠精神的关系高职教育与工匠精神的关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技术实践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人才,而工匠精神则是指具有扎实技能、精益求精、勤勉工作、敢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浅析职业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
浅析职业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工人和专业人才的重要平台,承担着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责任。
工匠精神是一种独特的职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技能和工作态度,还涉及到责任心、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等多方面要素。
如何在职业院校中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培养环境、教育教学、实践实训等方面浅析职业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
一、营造浓厚的工匠氛围浓厚的工匠氛围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基础。
职业院校应该着力营造一个注重技能实践、尊重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要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打造符合专业特色的实训场地和实验室,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学校应该大力宣传工匠精神,举办各类技能比赛和工匠技能展示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工匠精神的魅力。
还可以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和行业大咖来校交流讲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向优秀的工匠学习。
二、优化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
职业院校应该优化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和应用技能的培养。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性教学活动,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校还可以引进行业工匠和技术专家来校指导教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
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
职业院校应该重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学校可以组织创新创业训练营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参与创业实践。
学校还可以建立创业孵化基地,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创业辅导和资源支持,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职业院校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发展潜力,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保障。
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
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执着梦想、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说,培养和发扬工匠精神对他们的职业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探讨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学校培养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1. 设立专业实训工作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建立实训工作室,提供专业实训平台和设备,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创新能力。
2. 推行导师制:学校可以引进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导师,通过实践经验的分享和指导,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
3. 开展技能比赛:学校可以组织技能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与他人的比拼和交流,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
4. 强化实践教学:学校可以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通过实践中的反复实践和不断优化,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5. 建立岗位培训基地: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岗位培训基地,提供学生实习和就业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获得锻炼,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
二、家庭培养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1. 父母示范: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他们要注重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通过自己的行动和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工匠精神。
2. 培养动手能力: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参与家务活动,并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实际操作的技能,如修理电器、维修车辆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对实践工作的兴趣。
3. 关注孩子的兴趣: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并给予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职业方向,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热情,培养工匠精神。
4. 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家长要教育孩子在学习和工作中要严谨认真、勤奋努力,要有耐心和毅力,在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放弃,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
5. 培养责任感: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情对于自己、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和工作,培养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研究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工匠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工匠精神是一种注重实践、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路径。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课程设置应该突出实践性,并且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
可以增加实践类课程或者开设与专业相关的实践课程。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培养技能,掌握实践经验,并且提升自己的操作能力。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校企合作项目可以提供给学生工作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学习、实践和创新。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了解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培养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赛事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组织各类技能竞赛或职业技术大赛,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参加竞赛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与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不同地区和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师生互动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他们应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工匠讲座或者邀请行业专家来给学生讲解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
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了解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需求,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路径可以从优化课程设置、校企合作项目、赛事活动和师生互动等方面入手。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工匠人才,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浅析职业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
浅析职业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职业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而工匠精神是培育技能人才必不可少的品质。
如何在职业院校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浅析职业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
要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院校需要强调实践教育。
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才能真正掌握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所学的技术知识,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从而培养出对技术的深厚理解和独到见解。
实践教育还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会到技能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激发他们对技术的热情和主动性,形成“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
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技术能力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一种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
职业院校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职业操守、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培养。
只有具备了这些职业素养,学生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工匠,才能在工作中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产品质量和工程安全。
职业院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
工匠精神并不仅仅是对已有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对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职业院校应该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在技术领域中进行探索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实践,工匠精神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和传承。
职业院校还应该与企业密切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实训机会。
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和实训,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了解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
企业也可以通过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更多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实现人才的输出和输入。
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育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使他们在未来能够更好地融入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职业院校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
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技术的体现,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人格魅力的体现。
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
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职业院校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劳动者和技术人才,其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工匠精神是指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和高超的技艺,致力于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贡献。
而要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途径和措施来引导和促进。
本文将从理论教育、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等方面来探讨关于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理论教育在职业院校学生的理论教育中,应该注重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的培养。
首先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教师应该利用案例分析、讲座、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各行业的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操守和职业信念。
其次是要注重技能理论和技艺传承的教育。
传统的工匠技艺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学校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和实操操作,让学生深入掌握技能知识和技艺技能,培养他们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实践能力。
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和优秀工匠来学校进行讲座和交流,让学生接触到真正的行业精英,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
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学校应该开设一些与行业对口的实训课程,比如模拟工作场景、实践操作、创新设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提升技能。
学校可以开展技能比赛和实践项目,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潜力。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技艺的魅力,培养对工匠精神的向往和追求。
三、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开展一些实践项目和校企合作项目,将学生培养和企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企业可以提供实习机会和技术指导,学生可以在企业实践中学习到更多的实战经验和技艺技能,培养自己的工匠精神和职业技能。
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和工匠大师来学校指导学生,传授实用的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和行业中。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
一、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提到“工匠”一词,不少人会想到做木工的匠人。
曾经有电视节目《大国工匠》,真正意义上从匠人匠心的角度出发,挖掘我国各个时期和地域的匠人文化,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年龄也不同,凭借着自身的悟性和不断的努力,成为某一行业顶尖的人物,其高超的技艺水平是无人能替代的。
这些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执著坚守,持之以恒,并不断创新。
这就是传说中的工匠精神。
大多数匠人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其基本的理念就是精益求精。
主要就体现在其职业的操守,对待自己的工作从来都是一丝不苟,认真钻研;每一个产品,甚至每一个细节,都严格对待,追求极致和完美;每一道工序的设计和完善,都需要亲自上阵,使得自身技艺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提升服务的质量和品质;对于新技术和新科技,也保持着不断学习和研究的态度,执著追求,从而打造出其特有的品质,使其他品牌无法超越。
二、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匠人精神的重要性(一)顺应国家的领导方针新时期的企业培养方针是“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的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我们至少掌握一门精湛的技术,追求尽善尽美的品质和产品,不断吸收新思想、新技术,创新发展更多的新工艺,从而独创品牌的效应。
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培养高职学生素养和品质的法宝。
(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报道数据显示,大多数百年老字号的企业,多数都集中在日本、荷兰等少数发达国家,究其原因,是这些企业中有许许多多的匠人,传承和发扬企业的王牌精神和精湛工艺,秉持一种屹立不倒的匠人精神。
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如果具备这种精神,会严格要求每一个产品的细节,从而形成压倒性的竞争优势,在百年的风霜中屹立不倒。
这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关键。
(三)是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在传统的社会中,为了能够为供需双方提供对等的价值度量,产品和质量即使优良,也不会大面积地传播出去,即所说的“酒香不怕巷子深”。
但是自21世纪以来,互联网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大动脉,各种企业产品销售的新渠道和新技术,通过互联网不断创新和发展,信息的不对称性也逐渐被打破,消费者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动方,掌控着市场的动向。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李科举(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医学院江苏泰州225300)㊀㊀摘要:现代设计提倡主流思想ꎬ工匠精神作为主流思想中的重要分支ꎬ是促进人们发展和进步的主要精神内核ꎮ在高职院校中ꎬ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的技术和文化ꎬ成为对企业和社会有用的人才ꎬ工匠精神就成为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要指导思想ꎬ重振工匠精神ꎬ从而促进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ꎬ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人才资源ꎬ使企业制造走向企业创造ꎮ本文主要研究工匠精神的传承和意义ꎬ并分析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途径ꎮ关键词: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中图分类号:G711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4-0005-02㊀㊀中国创新发展离不开创新性人才的涌现ꎬ同时也离不开工匠精神的铺垫ꎬ重振工匠精神不仅是社会主旋律的主题思想ꎬ更是促进科教兴国㊁人才强国发展战略的主要方针ꎮ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中ꎬ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接受主流思想的教育ꎬ获得实践机会ꎮ因此ꎬ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ꎬ需要向学生传授工匠精神的文化传承内涵和发展的重要性ꎬ与企业联合ꎬ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ꎬ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ꎮ一㊁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提到 工匠 一词ꎬ不少人会想到做木工的匠人ꎮ曾经有电视节目«大国工匠»ꎬ真正意义上从匠人匠心的角度出发ꎬ挖掘我国各个时期和地域的匠人文化ꎬ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ꎬ年龄也不同ꎬ凭借着自身的悟性和不断的努力ꎬ成为某一行业顶尖的人物ꎬ其高超的技艺水平是无人能替代的ꎮ这些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执著坚守ꎬ持之以恒ꎬ并不断创新ꎮ这就是传说中的工匠精神ꎮ大多数匠人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ꎬ其基本的理念就是精益求精ꎮ主要就体现在其职业的操守ꎬ对待自己的工作从来都是一丝不苟ꎬ认真钻研ꎻ每一个产品ꎬ甚至每一个细节ꎬ都严格对待ꎬ追求极致和完美ꎻ每一道工序的设计和完善ꎬ都需要亲自上阵ꎬ使得自身技艺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ꎬ提升服务的质量和品质ꎻ对于新技术和新科技ꎬ也保持着不断学习和研究的态度ꎬ执著追求ꎬ从而打造出其特有的品质ꎬ使其他品牌无法超越ꎮ二㊁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匠人精神的重要性(一)顺应国家的领导方针新时期的企业培养方针是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的定制㊁柔性化生产ꎬ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ꎬ增品种㊁提品质㊁创品牌 ꎮ因此ꎬ在实际的工作中ꎬ需要我们至少掌握一门精湛的技术ꎬ追求尽善尽美的品质和产品ꎬ不断吸收新思想㊁新技术ꎬ创新发展更多的新工艺ꎬ从而独创品牌的效应ꎮ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求ꎬ也是培养高职学生素养和品质的法宝ꎮ(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报道数据显示ꎬ大多数百年老字号的企业ꎬ多数都集中在日本㊁荷兰等少数发达国家ꎬ究其原因ꎬ是这些企业中有许许多多的匠人ꎬ传承和发扬企业的王牌精神和精湛工艺ꎬ秉持着一种屹立不倒的匠人精神ꎮ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如果具备这种精神ꎬ会严格要求每一个产品的细节ꎬ从而形成压倒性的竞争优势ꎬ在百年的风霜中屹立不倒ꎮ这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关键ꎮ(三)是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在传统的社会中ꎬ为了能够为供需双方提供对等的价值度量ꎬ产品和质量即使优良ꎬ也不会大面积地传播出去ꎬ即所说的 酒香不怕巷子深 ꎮ但是自21世纪以来ꎬ互联网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大动脉ꎬ各种企业产品销售的新渠道和新技术ꎬ通过互联网不断创新和发展ꎬ信息的不对称性也逐渐被打破ꎬ消费者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动方ꎬ掌控着市场的动向ꎮ此时ꎬ产品质量就成为企业形象的唯一衡量标准ꎬ一些有瑕疵的产品在这一时期无处遁形ꎮ因此ꎬ企业需要匠心精神ꎬ职业院校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匠心精神ꎬ从而在信息化社会中站稳脚跟ꎮ(四)是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社会的竞争ꎬ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ꎬ因此ꎬ教育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基础ꎮ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不同ꎬ其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ꎬ更需要学生具备完善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ꎬ培养的是创新型的技术人才ꎮ市场中的企业迫切希望从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ꎬ能够一毕业就直接上岗工作ꎬ企业为学生提供工作机会的同时ꎬ学生也为企业创造价值ꎮ因此ꎬ高职院校在帮助学生促进自身专业技术提升的同时ꎬ也需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工匠精神ꎬ使其能够认真地对待每一个项目㊁每一项工作甚至是每一个零件的细节ꎬ以工匠的态度指导自身的行为ꎮ只有这样ꎬ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ꎬ才能实现校企合作ꎬ学校为更多学生提供实习经验的同时ꎬ使其能够提前体会匠人精神的内核ꎬ使技术和思想共同进步ꎬ从而为企业和社会输入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ꎬ促进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ꎮ(五)是学生步入社会的重要保证在我国ꎬ职业院校的培养计划和目标就是 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以及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ꎬ使其能够适应不同职业和岗位的需求㊁适应生产和管理ꎬ从而为社5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㊀㊀基金项目:2017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 农业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 (2017SJBFDY248)ꎮ㊀㊀作者简介:李科举ꎬ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医学院讲师ꎬ硕士ꎬ研究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ꎮ会的发展提供动力 ꎮ与此同时ꎬ企业在进行员工招聘时ꎬ要求其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思想ꎬ同时也需要具有严格㊁认真的职业态度ꎬ敬业㊁专心的职业精神ꎮ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ꎬ企业才愿意为员工提供岗位ꎮ因此ꎬ在工匠精神的理论思想指导下ꎬ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是全方位和多方面的ꎬ除了让学生具有专业技能之外ꎬ还需要培养一种崇高的工匠精神ꎬ从而为其日后的就业发展和全面成长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ꎮ三㊁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研究(一)弘扬和建设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今ꎬ高职院校的教育宗旨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型人才ꎬ因此ꎬ院校应该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下工夫ꎬ努力建设具有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ꎬ将职业精神的培养与匠人精神的教育结合起来ꎬ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职业化锻造ꎮ例如ꎬ教师在进行技术教育的过程中ꎬ通过新媒体技术和课件等ꎬ为学生讲述匠人精神的代表人物ꎬ其中包括以解牛闻名于世的庖丁㊁亲手拼接航天之翼的女工程师薛莹以及各行各业驰名中外的领军人物ꎬ为学生讲授匠人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历史ꎬ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匠人精神的核心和精华ꎮ同时ꎬ教师也可以举办一些演讲和活动ꎬ跟学生畅谈匠人精神的意义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ꎮ(二)就业创新教育将匠人精神纳入其中高职教育所肩负的使命就是培养创新和服务性人才ꎬ使其能够创新发展工艺技术ꎬ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专业和思想基础ꎮ因此ꎬ在进行职业创业教育的过程中ꎬ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ꎬ以匠人精神为基本的思想内核ꎬ为学生设计生涯规划ꎬ培养其创业意识和服务的精神ꎬ促进学生具备主动就业和创业的意识和思想ꎬ为其提供更多选择和就业机会的同时ꎬ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ꎬ从而为社会的进步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ꎮ(三)在课程教育中融入匠人精神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ꎬ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ꎬ专业课的学习和教学依然是最主要的中心环节ꎮ教师科学地设置课程形式ꎬ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ꎬ设计教学的重点和内容ꎬ不仅仅局限于把传统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ꎬ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ꎬ顾虑到专业的特点和未来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类型ꎬ认真分析市场的结构和特点ꎬ准确把握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ꎮ以就业能力为基本的导向原则ꎬ在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规划的过程中ꎬ认真贯彻落实匠人精神ꎬ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ꎬ从而彰显出高职院校特有的教学特色ꎮ(四)在专业技能的训练中体现工匠精神学生在高职院校接受教育的短短几年时间里ꎬ会学习到许多关于技术经验的知识和技能ꎬ从而适应生产和服务ꎮ但是ꎬ只掌握一些基本的职业技能是不能很好地体现大国匠人精神的ꎮ因此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的过程中ꎬ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方向和专业特点等客观因素ꎬ在保证学生基本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下ꎬ适当地对其进行技术和个性化培养ꎬ使其能够充分展现个人能力和水准ꎮ学生精通一门技艺的同时ꎬ会得到不同职业类型的迁移ꎬ充分调动起积极性ꎬ使其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ꎮ(五)实施现代学徒制ꎬ体现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想要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ꎬ就需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ꎬ由企业的高管㊁技术人员以及行业的专家组成ꎬ使教师的素质和职业水平能够得到质的飞跃ꎮ因此ꎬ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高效互动㊁互帮互助ꎬ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思想能力ꎬ也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成果的研究和发展ꎬ从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升华ꎮ在教学的过程中ꎬ师生能够共同提升ꎬ通过情感和知识的交流ꎬ实现思想上的碰撞ꎬ从而为学生传递出精益求精和耐心专注的工匠精神ꎬ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ꎮ(六)校企合作塑造工匠精神一样的材料和一样的技术ꎬ不同企业的产品质量也各有不同ꎮ工匠精神在其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ꎮ因此ꎬ高职院校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ꎬ采取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ꎬ让学生到企业的真实环境中参观真正的流水线ꎬ与企业进行合作ꎬ在学生的学习阶段就实现学和工的交替作业ꎮ学生将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ꎬ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ꎬ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ꎬ以便于对其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和塑造ꎮ四㊁结语综上所述可知ꎬ工匠精神是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精神支柱ꎮ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ꎬ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和塑造ꎬ弘扬和建设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ꎬ就业创新教育将匠人精神纳入其中ꎬ在课程教育和实践教学中融入匠人精神ꎬ实施现代学徒制以及校企合作制度ꎮ只有这样ꎬ学生才能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ꎬ得到实际的启发和思考ꎬ从而锻炼出工匠精神的高贵品质ꎮ参考文献:[1]鹿奎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ꎬ2017(5):69-71.[2]任芬.高职教育培养工匠精神ꎬ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J].现代职业教育ꎬ2017(1):5.责任编辑:孙㊀瑶6现代交际 2017年24期。
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研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化,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在不断变化。
高职院校作为应对行业需求的关键培训机构,其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本文将从“工匠精神”的定义、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培育路径三个方面来探讨高职院校如何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一、“工匠精神”的定义“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在从事手工艺和技术劳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技术能力、工作态度和职业精神。
其中技术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和技巧;工作态度包括对工作的热爱、认真负责和追求完美;职业精神包括创新、团队合作和服务意识等。
二、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高职院校是以技能培训为主的职业教育机构,其学生主要面向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所需求的各类技术人才。
高职院校试图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在结构、课程设计和教育方式等方面都已经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
在结构上,高职院校开始改变过去单一的专业培训方式,注重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强化学生的综合实际能力。
在课程设计上,高职院校注重生产实践和研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合理的实训和实习流程,让学生能真正了解生产实践中的需求和挑战。
在教育方式上,高职院校以学生为中心,实行课程个性化、学习节奏自主、以及教学质量可持续提高的教学模式。
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总是十分明显。
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然缺乏“工匠精神”。
三、培育路径1.强化技能培训高职院校的使命是为行业提供技能人才,只有将技能培训放在教学的重心位置,才能真正培育出有“工匠精神”的人才。
而技能培训的核心就是实践,高职院校在实践环节上必须下功夫,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手练、心练、眼练”的能力。
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建设带有产业背景的实训基地,让学生真正接触到生产实践中的先进技术和工艺,了解行业的实际需要。
2.跨学科、跨专业学习高职院校要根据行业需求,拓宽专业设置和培养范围,引入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和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生产环境。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一、引言高职院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而“工匠精神”则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素养之一。
因此,高职院校应注重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的就业市场需求。
本文将研究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并探讨如何有效实施这一培养计划。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性“工匠精神” 是一种追求卓越、注重实践、追求精细和品质的高度职业道德与职业心态。
“工匠精神”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注重细节、掌握专业技能、勤奋努力、敢于创新、追求完美,并将每一个细节融入到工作中。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加重视积极向上、有责任感和创造力的工作态度,而“工匠精神”则符合这一需求。
高职院校应该将“工匠精神”作为教育培养目标之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态度。
三、“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的构建在高职院校中,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设置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合理设置课程。
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在课程中应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和掌握技能。
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鼓励他们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意。
2. 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实习、实训、项目实践等。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培养实践创新精神和协作能力。
3. 师生互动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起到榜样作用,注重将“工匠精神”理念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和言传身教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师生互动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密切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出问题,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4. 素质教育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授,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为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培养。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需求日益增加,高职院校的工匠精神培育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工匠精神代表了一种技能、品质和态度,它包括对技术的热爱、精益求精、敢于追求、懂得感恩等多个方面。
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该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技能培训、实践教学等多个方面着手,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一、思想教育是培养工匠精神的理论基础思想教育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基础。
高职院校应该在学生入学之初就灌输工匠精神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价值观。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工匠精神相关的专题讲座、举办工匠精神宣传活动、组织工匠精神实践交流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和内化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思想上认同工匠文化,激发对技术工作的热爱和信心。
技能培训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实践基础。
在高职院校,学生接受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技能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技能培训课程体系,注重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的规划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高质量的技能培训资源。
通过技能培训,学生将能够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从而培养出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和职业敬业精神。
三、实践教学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
通过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工作当中,锤炼自己的技艺,提升自己的素质。
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实践教学项目,让学生有机会到企业进行实践,亲身体验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快速成长,更能够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念,培养顽强的意志和毅力。
四、综合评价是培养工匠精神的有效手段综合评价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手段。
通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进行评价,学校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优劣势,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特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摘要】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的重要性和现代社会中工匠精神的意义。
在详细介绍了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的特点,包括具体措施、专业技能培训与工匠精神的结合、校企合作项目推动工匠精神的培育以及实践活动对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总结了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取得的成果,并展望了未来工匠精神培育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育和传承这一珍贵的精神财富,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培育路径、特点、措施、专业技能、校企合作、实践活动、成果、发展方向。
1. 引言1.1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刻苦勤奋、专注细致、追求卓越的品质,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工匠精神是一种注重细节、追求完美、持之以恒的品质,是一种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匠精神越来越受到重视。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精英。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更在于促进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拥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可以保障产品的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通过科学有效的培养路径和方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技术人才,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2 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体现在许多方面。
工匠精神代表着对工作的专注和执着,这种态度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只有那些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才能脱颖而出,赢得市场和客户的认可。
工匠精神强调的是对技术的精湛掌握和追求卓越的态度,这对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产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却存在“就业难、用人单位抱怨技能短缺”的现象。
因此,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显得格外重要。
“工匠精神”是指具备精密的技艺、敬业精神、内心平衡、对工作负责、自主创新等特质,强调专业能力和持之以恒的追求。
那么,如何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应在教学中注重“实践+理论”结合,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紧密结合。
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例如,在机械加工专业中,学生可以参与实际加工项目,亲身体验工作流程,了解加工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
其次,学院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为此,学院应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实践、多尝试,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例如,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学生可以参与各种科技创新项目,通过探索新的科技应用,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再次,学院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能力是“工匠精神”中最核心的能力之一。
学院可以通过实习、实践、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建筑工程专业中,学生可以参与各种建筑实践项目,亲身体验工程施工、管理、验收等全过程,充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最后,学院应该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
职业素养是“工匠精神”基础之一,涉及到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观、职业操守等方面。
学院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和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操守的教育和培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例如,在酒店管理专业中,学生可以学习酒店服务礼仪,了解服务行业的职业操守和服务标准。
总之,学院需要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师队伍等方面入手,全面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努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只有如此,高职院校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技术工人,推动技能人才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工匠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时代需要的一种精神品质。
在高职院校中培育工匠精神,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本文将从培育工匠精神的内涵、影响因素和具体培育路径三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一、培育工匠精神的内涵1. 追求卓越工匠精神的内涵之一便是追求卓越。
在工匠的日常工作中,他们追求产品的完美,用最高标准要求自己。
这种追求卓越的态度在现代社会同样需要,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需要学习者保持对知识和技能的追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力求做到最好。
2. 注重细节工匠对待工作的态度是一丝不苟,注重细节,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
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更加认真细致。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们需要注重实践,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和项目,做到每一个细节都精心设计和执行,这样才能培养出精湛的技术能力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3. 团队合作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个人的工作态度上,更体现在团队合作上。
在制作一个产品或者进行一个工程项目时,往往需要不同工种的工匠一起协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
在高职院校里,同样需要学生们学会团队合作,懂得与他人沟通、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共同完成学习和实践任务。
1. 教育理念高职教育理念对于培育工匠精神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学校注重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并且重视技术技能的培养,那么学生便有更多机会接触实际工作,锻炼自己的技能,培养工匠精神。
2. 师资力量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决定了学生能否接受到优质的教育。
优秀的老师不仅能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能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引导他们培养工匠精神。
3. 实践平台学生们的工匠精神培育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
通过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实践环境,学生们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学以致用,培养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工匠精神”则是国家和社会寄予高等职业教育的期望。
如何培育出具备“工匠精神”的高职学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路径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理论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而实践则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要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必须在课程设置中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
通过实践案例的研究和模拟实验的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工匠精神的熏陶。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和潜在才能,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特点,让他们有机会展示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通过创新设计比赛、实训实践项目等方式,为学生搭建锻炼平台,让他们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和成长,从而培养出个性鲜明、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
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磨练和提高,而校企合作正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可以参与到实际项目中,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业务需求,了解实践中的困难和挑战,进而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校企合作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让他们接触到真实的职场,更好地融入社会。
高等职业教育还需要注重职业道德和品质的培养。
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技术的精湛,更包括对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在培养学生技术能力的高等职业教育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品质。
通过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行为准则,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服务社会的意识,从而使“工匠精神”真正融入到学生的职业生涯中。
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应包括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个性培养、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和注重职业道德和品质培养等方面。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更好地培育出具备“工匠精神”的高职学生,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技术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作者:李艳吴海松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11期摘要:本文分别通过思政教育和就业创业指导课、专业课以及实训教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校企合作四大方面介绍了对高职学生“五心”(“初心”、“专心”、“素心”、“雄心”、“贪心”)匠心精神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路径应该说“工匠精神”不单单是技术层面的体现,同时更是工匠对产品所持有的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理念,是一种对产品精工制作的内在意识,是一种专业精神、一种信仰、一种傻子精神,追求的是快乐、品位和卓越。
有了这种“工匠精神”,我们的国家才会逐渐转型为一个创新和工艺大国,这其中就需要我们富有耐性,营造出一种对工艺尊重,对工匠尊重,对专业品味进行追求的良好风气。
作为将培养中高级技术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来说,对工匠进行培养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作为任何一所高职院校而言,都应当基于建设特色专业的同时,将工匠的标准融入其中,通过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专注的态度来打造属于本专业的“工匠”,培育适用于本专业领域的“工匠精神”,进而构建本专业领域“工匠精神”培养的学校。
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以及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实际,本研究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离不开理论课堂教育、实习实训教学、校园文化的营造以及校企合作四大平台。
一、通过思政教育和就业创业指导课激发学生的“工匠”意识和“初心”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创业指导这两门课程是高职院校当中的公共必修课,其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要向学生渗透正确的政治意识形态、正确的“三观”,以及所有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价值理念,因此同样也可以成为“工匠精神”渗透的主渠道。
高职思政教育是为祖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专业技术人才(现代工匠)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建设者,因此在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中将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合到高职思政教育中,能够让所有学生在刚进校门就通过思政课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开始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择业观,然而当前的很多学生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总是频繁的进行跳槽,缺少较强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给“工匠精神”的弘扬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倘若能够在此课程开设的过程中结合具体专业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将工匠精神合理的融入其中,就可以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对职业的热爱和“初心”,进而在长期的精神熏陶下发现思想上的转变,进而可以在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上真正践行“匠人精神”。
二、在专业课教学以及实训中培养学生的“专心”匠心精神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学,对于任何专业来说都是对“工匠精神”进行培养的主阵地。
学生在校期间,绝大数的时间都是在学习专业课程,因此要培养“工匠精神”,就应该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学情,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完善和改进,在其中明确的制定出“工匠精神”培养的具体内涵、标准以及具体的措施,而不是仅仅空喊培养“工匠精神”的口号。
要做到专业课程教学与“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效融合和渗透,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在专业教学中进行“工匠精神”的渗透,进而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
无论是“实践出真知”,还是“学以致用”,职业精神必须在实际操作中才能内化为从业者的职业素质。
工匠精神的体现往往是在实际工作中,所以学生通常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才能确切体会到工匠精神的本质,同时自觉追求工匠精神。
因此也只有将“工匠精神”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学生才能更真切地体会和理解到这一精神的本质。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时,必须将其放到现实的操作、制作中,要改革实习实训,强化实训课程教学,深化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
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运行平台,积极开展“生产性”实践教学,将实验班的学生安置在“前课堂后工厂”的教学环境当中。
同时重视虚拟仿真教学方法的应用。
这样以专业能力培养为载体,重视对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进行培养的项目课程体系,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融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中,为培养“工匠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得学生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的实施,在实践中感悟、在学习中坚定职业的归宿。
职业院校历来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形成了以专业能力培养为载体,综合培养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的项目课程体系,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融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中,这为培养“工匠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要将综合能力的标准提高到工匠标准,也就是将工匠的技艺技能作为学生专业能力的标准,将“工匠精神”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标准,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实施,将真实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可以使教师对企业在技术上的新标准和新要求及时的进行了解,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而对于学生而言,在刚刚从事职业时主要考虑的是“专职”,而要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仅仅做到“专职” 是非常不够的,核心是要做到“专心”,具有对职业执着的信念。
专注执着的信念是一个能够取得成功的基础,是对高职学生进行“工匠精神”培养的基础要素,它会让人在大脑高速运转的过程中可以对知识、技术以及应用快速的掌握,可以对职业技能快速的掌握,同时可以在对知识、技术以及技能熟练应用的同时,发现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工艺技巧。
通过真实项目的锤炼,不仅能够促进其职业技术技能水平的提升,还可以使其在独立完成同时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培养其专心、专注的工作习惯,促进其职业精神的养成,使高职学生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变过程得以简化和缩短,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学习中坚定职业的归宿,这样,在专心从事某一阶段的工作之后,才可能达到较高水平,形成一定的“专长”。
三、以校园文化建设促“精益求精”、“素心”、“雄心”等工匠精神的养成职院校要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抓手开展“工匠精神”的教育,通过举办技能大赛、专业展览、相关主题的演讲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全面而深入地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品质意识,寓教于各类活动中,使“工匠精神”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与弘扬。
这样不但能丰富了高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还能提高他们的知识储备、加强其实践能力,更重要的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职业精神的形成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仅以技能大赛为例,就可以培养学生对职业的执着和“专心”;对职业成功、成就渴求的快乐和“雄心”;对职业的务实、潜行,淡薄名利的“素心”以及具有职业极限挑战的“贪心”。
正如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开幕式上所言:“技能竞赛是加强技能人才培养选拔、促进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是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的重要手段。
“技能大赛不但能够展示高超的技艺,同时更是工匠“匠心”的演绎。
就当前高职院校来看,并未真正的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培养职业精神的环境,也未能有针对性的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上升到人才培养的高度。
虽然不不少学校在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上投入了很多,配套的保障制度也十分的完善,然而仅仅是针对职业技能的培训,对于职业精神则非常的忽视。
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对于职业精神的培养进行了尝试,然而涉及到职业情感以及职业行为等职业精神中基础性的内容则较少,学生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的较好,对于职业精神知识的逻辑性和理论性理解也很好,但是内化的效果却不理想。
职业精神教育未能构建有效完善的培养与考核体系,也未能通过规范化的证书形式加以肯定和证明,导致学生对其缺少足够的重视。
正是这种对职业精神培养的轻视与忽视,造成学生的职业精神素养较低,在求职择业时常常出现朝钱看、唯利是图的错误观念,还有不少学生总是频繁的进行跳槽,缺少较强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与此同时,企业对于学生的职业精神水平也不满意,这些都导致学生的就业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与阻碍。
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职业务实、潜行,淡薄名利的“素心”的培养,使学生要具备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浮躁、不炫耀、不自以为是;不虚妄、不空想、不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的优秀品格。
而且要时时做到谦恭自省,求实求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
而职业技能大赛秉持的是“以赛促学”、“以赛促训”、“赛训结合”、“强化技能”和“知行合一”的实施原则,这对于在大赛中渗透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是有着两者重要契合之处的。
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技能大赛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目的,将理论延伸到操作层面,让学生在大赛中提升技能水平。
在大赛环节中,学生与职业岗位环境更加贴近,确定的选题与企业更好接轨,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责任感、使命感,并能提升职业敏锐度。
此外,职业大赛本身还具有竞争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增强竞争意识,精益求精的态度。
而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在职业追求的过程中对快乐的追求以及追求的快乐的道理,使学生可以亲身感受,身体力行,从精益求精的技艺追求过程中体会苦和乐。
使学生明白成功和成就的“欲望”与“雄心”,这些都是工匠的内在精神激励素质,也是成就工匠的一种职场目标和人生理想。
另外,技能大赛虽然带有竞争性,但是要想真正的取得成功,必须具有一种淡漠名利,苦心钻研的精神,这与工匠精神“素心”的培养也是不谋而合的。
四、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贪心”精神作为一名职校学生来说,应该善于发现问题,常思改革改善,努力突破自我,向职业的高度、深度、广度攀探,这也是每位工匠都应具备的优秀品质。
无数事实都证明,工匠在职场技能上的每一点进步,都无不是在不断突破个人和职场极限实现的。
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职业极限挑战的“贪心”,不满足于现状,勇于创新,是“工匠”精神培养,使其具有“匠心”最为显著的特征。
而校企合作的办学方式在职业教育方面越来越具有优越性,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制订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相符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实训标准,且在人才培养的过程注重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教育,使得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亲身体会到“工匠精神”对企业和自身的重要性,他们将有机会在走向社会成为职业人之前在企业体会制作过程中的精益求精,将从企业的师傅们身上学会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潜移默化的将“工匠精神”融于自身的职业生涯中,令学生真正进入到企业中进行工作实践,在感受企业文化的同时培养工匠精神。
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当中的技术方法通常都是社会当中最为先进的,而学校教育中的则相对比较落后,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可以接触到企业工艺项目的改革,了解最新的项目知识、技术和能力,进而激发其对发现问题,不安于现状,勇于创新的“贪心”精神,从而使其不断的突破自我,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