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诗歌鉴赏课堂教学实用版-
《诗歌鉴赏》教案
《诗歌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如诗的分类、诗的形式、诗的语言等。
2.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能够分析、评价一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热情。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概念:诗的起源、发展历程、分类等。
2. 诗歌的形式:抒情诗、叙事诗、散文诗等。
3. 诗歌的语言:韵律、节奏、押韵、修辞等。
4. 诗歌的鉴赏方法:抓住诗的主题、分析诗的艺术特色、理解诗的意境等。
5. 鉴赏古今中外的经典诗歌。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知识,解析经典诗歌。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鉴赏的方法。
3. 互动教学法:分组讨论、分享心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创作诗歌,提高学生的诗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诗歌鉴赏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生动的课件,辅助教学。
3. 教学资源:收集古今中外的经典诗歌,用于教学鉴赏。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品性评价:欣赏学生的诗歌创作,评价其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等。
3. 总结性评价: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知识的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形式。
2. 诗歌的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
3. 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4. 经典诗歌的分析和欣赏。
教学难点:1. 诗歌深层意境的理解。
2. 诗歌语言的细腻感受和情感把握。
3. 诗歌创作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诗歌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第2周:诗歌的形式与结构第3周:诗歌的语言与修辞第4周:诗歌的鉴赏方法与实践第5周:经典诗歌鉴赏(上)八、教学活动设计1. 第1周:通过引入诗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通过示例分析,让学生初步认识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完整版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第三章,详细内容包括《登鹳雀楼》、《静夜思》、《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三首古代诗歌的鉴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意境等。
2.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学会从多角度欣赏和分析诗歌。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歌意境的理解与把握。
重点:诗歌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三首诗歌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古代诗歌鉴赏的氛围。
2. 新课导入:讲解《登鹳雀楼》,分析其韵律、对仗、意境等。
3. 例题讲解:以《静夜思》为例,讲解如何鉴赏古代诗歌。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5. 知识拓展:介绍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著名诗人。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歌鉴赏。
六、板书设计1. 古代诗歌鉴赏韵律对仗意境2. 《登鹳雀楼》鉴赏作者:王之涣背景:登高望远韵律:平仄相间对仗:工整严谨意境:开阔宏大3. 《静夜思》鉴赏作者:李白背景:月夜思念家乡韵律:平仄相间对仗:自然流畅意境:寂静凄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鉴赏《春晓》,分析其韵律、对仗、意境。
2. 答案提示:《春晓》作者:孟浩然韵律:平仄相间对仗:自然流畅意境:生机盎然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古代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程度,以及课堂氛围的活跃程度。
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阅读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组织诗歌鉴赏比赛,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提示的准确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和兴趣,同时要体现古代诗歌的多样性。
《诗歌鉴赏》教案教学教案
《诗歌鉴赏》教案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特点:节奏、韵律、形象、情感等。
2. 诗歌的鉴赏方法:了解作者背景、分析诗歌结构、品味意象、感受情感等。
三、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
2. 如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五、教学准备:1. 诗歌素材: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作为教学案例。
2. 教学工具:课件、黑板、投影仪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首优美的诗歌朗诵,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选取的诗歌,让学生实践运用鉴赏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鉴赏心得。
5. 总结提升:总结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七、课后作业:1. 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鉴赏。
2. 写一篇关于诗歌鉴赏的感悟文章。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的态度和表现。
九、教学拓展:1. 组织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诵技巧。
2. 邀请诗人或文学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3. 组织诗歌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十、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优点和改进之处。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3. 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诗歌,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 运用讨论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诗歌的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七、教学步骤:1. 导学:教师通过引入相关的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诗歌鉴赏》教案参考
《诗歌鉴赏》教案参考第一章:诗歌鉴赏概述1.1 诗歌的定义与特点解释诗歌的定义,强调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语言的节奏、韵律和形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讨论诗歌的特点,如简洁性、音乐性、意象性和抒情性等。
1.2 诗歌的分类与体裁介绍不同类型的诗歌,如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等。
讲解不同体裁的诗歌,如古体诗、近体诗、散文诗等。
第二章:诗歌的阅读与理解2.1 诗歌的语言与意象分析诗歌中的语言特点,如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
讲解如何通过意象来理解诗歌,强调意象是诗歌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
2.2 诗歌的结构与形式讨论诗歌的结构,如诗行、诗节、诗章等。
讲解不同诗歌形式的特点,如绝句、律诗、自由诗等。
第三章:诗歌的欣赏与评价3.1 诗歌的情感与思想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表达,讲解如何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情感。
讲解诗歌中的思想内容,强调诗歌对社会、人生和自然的反映和思考。
3.2 诗歌的艺术价值与审美鉴赏讨论诗歌的艺术价值,讲解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讲解如何进行诗歌的审美鉴赏,强调审美标准和个人感受的重要性。
第四章:诗歌的创作与表达4.1 诗歌的主题与素材讲解如何选择诗歌的主题和素材,强调个人经验和情感的重要性。
讨论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主题和素材,强调创作手法和技巧的应用。
4.2 诗歌的写作技巧与练习讲解诗歌的写作技巧,如韵律、节奏、押韵等。
提供诗歌写作的练习,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并分享作品。
第五章:诗歌鉴赏实例分析5.1 古典诗歌鉴赏实例分析一首古典诗歌,讲解其背景、作者、意象、情感等内容。
引导学生进行古典诗歌的鉴赏,培养其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5.2 现代诗歌鉴赏实例分析一首现代诗歌,讲解其背景、作者、主题、形式等内容。
引导学生进行现代诗歌的鉴赏,培养其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第六章:诗歌与文化背景6.1 诗歌与历史背景探讨诗歌创作与历史背景的关系,解释不同历史时期的诗歌特点和主题。
分析特定历史事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如战争、社会变革等。
诗歌鉴赏教案说课稿
诗歌鉴赏教案说课稿教案名称:诗歌鉴赏教案教案领域:语文(初中阶段)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鉴赏诗歌,并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案思路:通过展示精选的不同类型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从韵律、意境、表达等方面进行诗歌的鉴赏,同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案内容:一、引入(5分钟)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诗歌有什么了解?你们喜欢听诗歌吗?为什么?3.师生互动,学生回答问题并表达个人想法。
二、知识与技能讲解(10分钟)1.介绍诗歌的定义和特点:自由的艺术表达、畅达的想象力、多样的韵律等。
2.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诗歌作品,例如抒情诗、叙事诗、绘画诗等,并简要解读其特点。
3.讲解诗歌的常见表达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和韵律规律(押韵、对仗等)。
三、诗歌鉴赏(30分钟)1.向学生展示一首经典的诗歌作品,并鉴赏其韵律、意境和表达方式。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手法,并就诗歌所传达的情感进行深入探讨。
3.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别进行鉴赏和解读,并向全班进行分享。
四、巩固与拓展(15分钟)1.让学生分小组,在给定的时间内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并选出一位代表进行朗诵。
2.师生互动,共同欣赏学生们创作的诗歌,并就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进行点评与分享。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和欣赏优秀的诗歌作品,培养对诗歌的兴趣。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诗歌鉴赏知识和技巧。
2.展望下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诗歌的定义、特点和常见表达手法,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帮助学生通过鉴赏优秀的诗歌作品,感受诗歌的美和魅力,从而培养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和创作,学生能够培养创造力、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全面发展个人素养。
《诗歌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
《诗歌鉴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包括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分类。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训练学生通过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分析和理解诗歌的主题、情感、形式和语言特色。
4.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术语,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诗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教学重点:了解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分类及特点。
2. 第二课时:诗歌的阅读与鉴赏方法教学重点: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包括关注诗歌的、作者、注释、意象、关键词句等。
3. 第三课时:诗歌的情感分析教学重点:学会分析诗歌的情感,理解诗人在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4. 第四课时:诗歌的主题理解教学重点:通过诗歌鉴赏,深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5. 第五课时:诗歌的形式与语言特色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的形式结构,如韵律、节奏、对仗等,以及诗歌的语言特色,如修辞手法、词汇选用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分类、鉴赏方法和技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诗歌进行讲解和示范。
3.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诗歌鉴赏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
2. 诗歌鉴赏作业:评估学生在作业中的诗歌鉴赏能力,包括情感分析、主题理解、形式和语言特色的分析等。
3. 诗歌创作或改写:鼓励学生创作或改写诗歌,评估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师用书:《诗歌鉴赏》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学生用书:诗歌选集或相关阅读材料。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4. 网络资源:用于查找和分享相关的诗歌信息和鉴赏文章。
六、教学步骤第六课时:诗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续)1. 讲解古代诗歌的分类,包括律诗、绝句、词、赋等。
《诗歌鉴赏》教案教学教案
《诗歌鉴赏》教案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能够分析、评价一首诗歌的主题、形式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诗歌表达情感、思考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诗歌的美学原理,欣赏和评价诗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爱好,提高文学素养;(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弘扬民族文化;(3)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陶冶情操。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1)诗歌的概念与特点;(2)诗歌的分类及代表性诗人。
2. 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捕捉诗歌的意象;(2)理解诗歌的情感;(3)分析诗歌的形式和艺术特色。
3. 诗歌的表达与创作(1)诗歌的表达手法;(2)诗歌的创作技巧;(3)诗歌创作的实践与交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2)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诗歌的表达与创作。
2. 教学难点:(1)诗歌的意象捕捉和情感理解;(2)诗歌的形式分析和艺术特色把握;(3)诗歌的创作实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2)介绍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教学新课:(1)讲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分析代表性诗人的作品;(2)教授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欣赏诗歌;(3)进行诗歌的表达与创作教学,让学生动手创作。
3. 课堂讨论与练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心得;(2)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成果:评估学生完成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诗歌鉴赏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创作展示:评价学生的诗歌创作,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作水平。
诗歌鉴赏专题教案(新)
诗歌鉴赏专题教案(新)第一章:诗歌鉴赏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如节奏、韵律、形象、情感等。
2. 使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如意象分析、情感分析、手法鉴赏等。
3.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特点:节奏、韵律、形象、情感。
2. 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意象分析、情感分析、手法鉴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鉴赏方法分析诗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
五、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诗歌的基本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诗歌的节奏、韵律、形象、情感等基本特点。
3. 实践:分析具体诗歌,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
4. 总结:概括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章:古代诗歌鉴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使学生能够分析古代诗歌的意象、情感和手法。
3.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题材、形式、语言等。
2. 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意象分析、情感分析、手法鉴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难点:如何分析古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古代诗歌,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
五、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古代诗歌的题材、形式、语言等基本特点。
3. 实践:分析具体古代诗歌,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
4. 总结:概括古代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第三章:现代诗歌鉴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使学生能够分析现代诗歌的意象、情感和手法。
3. 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诗歌鉴赏》教案
《诗歌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通过诗歌鉴赏,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4.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2. 诗歌的语言魅力3. 诗歌的形象描绘4. 诗歌的情感表达5. 诗歌的审美鉴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和鉴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分享诗歌鉴赏的心得。
4.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诗歌鉴赏》教材或相关诗歌选集。
2. 参考资料:有关诗歌鉴赏的书籍、文章。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五、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教学内容:介绍诗歌的基本特点(如节奏、韵律、意象等)和分类(如古体诗、近体诗、现代诗等)。
教学活动:讲解、案例分析、互动提问。
2. 第二课时:诗歌的语言魅力教学内容: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教学活动:讲解、案例分析、互动提问、创作练习。
3. 第三课时:诗歌的形象描绘教学内容:探讨诗歌中的意象、象征、寓言等表现手法。
教学活动:讲解、案例分析、互动提问、创作练习。
4. 第四课时:诗歌的情感表达教学内容: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如抒发喜悦、忧伤、愤怒等情感。
教学活动:讲解、案例分析、互动提问、创作练习。
5. 第五课时:诗歌的审美鉴赏教学内容:总结诗歌鉴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活动:讲解、案例分析、互动提问、创作练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诗歌鉴赏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评估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 创作练习:评估学生创作的诗歌,了解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对诗歌鉴赏的理解程度。
《诗歌鉴赏》教案参考
《诗歌鉴赏》教案参考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诗的形式、韵律、意象等。
2. 学会欣赏和分析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内涵。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形式和韵律:介绍诗的种类、结构、韵律等基本知识。
2. 诗歌的语言和意象:分析诗中的关键词、形象、隐喻等表达手法。
3. 诗歌的情感和思想:解读诗人的情感态度、思想观点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诗歌的基本概念、形式、韵律、语言、意象、情感等元素的鉴赏方法。
2. 难点:深入理解和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思想观点和创作背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形式、韵律等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解读诗歌。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讲解诗歌的形式和韵律。
2. 第二课时:分析诗歌的语言和意象,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语言美。
3. 第三课时:解读诗歌的情感和思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态度。
4. 第四课时:结合具体诗歌作品,进行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诗歌鉴赏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诗歌的形式、语言、意象、情感等方面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诗歌鉴赏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诗歌鉴赏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诗歌作品:准备一些经典的诗歌作品,用于讲解和分析。
2. 参考书籍:提供一些有关诗歌鉴赏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参考。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源,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著名的诗歌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讲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形式、韵律等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
最新古代诗歌鉴赏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通用
最新古代诗歌鉴赏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第三章,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古代诗歌的韵律、意象、表现手法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基础知识,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古代诗歌的韵律特点,能够背诵并分析诗歌的平仄、韵脚等。
2. 领悟古代诗歌的意象,能够运用意象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 掌握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能够运用表现手法解读诗歌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古代诗歌的意象理解和表现手法的运用。
重点:诗歌韵律的分析和诗歌主题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首古代诗歌,让学生感受其韵律美,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分析诗歌的韵律特点,如平仄、韵脚等,并进行实例讲解。
3. 实践:让学生选择一首古代诗歌,进行韵律分析,加强理解。
4. 讲解:介绍古代诗歌的意象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通过例句进行分析。
5. 实践:让学生运用意象分析所学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6. 讲解:讲解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结合例句进行解读。
7. 实践:让学生运用表现手法解读诗歌的深层含义。
六、板书设计1. 古代诗歌鉴赏2. 内容:韵律特点:平仄、韵脚意象:具体例子表现手法:比喻、拟人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选择一首古代诗歌,分析其韵律特点。
根据所学,分析一首古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答案:韵律特点分析:示例诗歌的平仄、韵脚等。
主题和情感分析:根据诗歌的意象和表现手法进行解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推荐一些古代诗歌鉴赏的书籍和网站,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和提高。
同时,组织诗歌鉴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诗歌韵律的分析和诗歌主题的把握。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优秀实用优质课件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优秀实用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教材第三章“诗歌鉴赏”的内容,着重探讨如何读懂诗歌。
详细内容包括对诗歌基本概念的理解,诗歌的形式与内容分析,以及通过具体的诗歌作品来实践鉴赏技巧。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诗歌的韵律、节奏和象征意义。
2. 能够分析并解读不同类型的诗歌,领会诗人的情感与意图。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象征手法的理解,诗歌情感深层次的把握。
教学重点:诗歌的形式分析,诗歌内容的深入解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诗歌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首古典诗歌朗诵视频,创造一个诗歌的意境,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活动细节:观看视频后,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诗歌的初步感受。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诗歌的基础知识,包括诗歌的结构、韵律等。
活动细节:通过PPT展示诗歌结构图解,并用实例分析说明。
3. 例题讲解(20分钟):选取一首经典诗歌,详细解读其形式与内容。
活动细节:逐句分析诗句,讲解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4. 随堂练习(15分钟):发放练习纸,让学生尝试分析另一首诗。
活动细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心得。
活动细节: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其他成员补充。
活动细节:针对学生的共性疑问,进行集中解答。
六、板书设计1. 诗歌的基本结构2. 诗歌鉴赏技巧3. 例诗分析框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并鉴赏《静夜思》。
答案要点:诗歌的韵律、意境、情感表达。
2. 拓展作业:自行选择一首喜欢的诗歌,按照课堂所学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拓展延伸可以通过推荐诗歌阅读书目,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更深入的阅读和鉴赏,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初三语文教案诗歌鉴赏
初三语文教案诗歌鉴赏一、引言:在初三语文课堂上,鉴赏诗歌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欣赏诗歌,提高其诗歌鉴赏水平。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常见诗体的形式特点;2. 通过分析诗歌的意境,探究诗歌与生活之间的关系;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4. 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诗歌赏析。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课前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精美的画作,激发学生对诗歌鉴赏的兴趣;2. 导入课文:选择一首简洁优美、主题突出的现代诗歌,通过分析诗歌的字眼、意象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妙;3. 诗歌欣赏:选取多种题材、风格迥异的诗歌,通过教师朗读和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情感共鸣;4. 诗歌赏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隐喻、比喻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构建;5.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创作自己的诗歌,发挥想象力和表达能力;6. 作品展示与评议:组织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创作,并根据评选标准进行评议,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阶段(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精美的画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猜测画作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 导入课文(10分钟):教师选取一首简短的现代诗歌,通过朗读和讲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妙和情感表达。
3. 诗歌欣赏(15分钟):教师选取几首不同题材和风格的诗歌,逐一进行朗读,同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对诗歌的喜爱。
4. 诗歌赏析(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一首经典诗歌,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隐喻、比喻和象征意义,同时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构建。
5. 诗歌创作(30分钟):教师给学生一段时间,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力,创作一首符合主题的诗歌。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作线索和修辞手法的引导。
诗歌鉴赏参考教案
一、教案主题:诗歌鉴赏入门1. 教学目标: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掌握诗歌的分类及特点;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2. 教学内容:诗歌的定义、分类及特点;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 教学过程:(1)引入:讲述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诗歌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3)课堂互动:分组讨论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4)案例分析:以一首古诗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鉴赏。
二、教案主题:古代诗歌鉴赏1. 教学目标:了解古代诗歌的背景、风格及意境,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方法。
2. 教学内容:古代诗歌的背景、风格及意境;古代诗歌鉴赏的方法。
3. 教学过程:(1)引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新课导入:讲解古代诗歌的背景、风格及意境。
(3)课堂互动:分组讨论古代诗歌鉴赏的方法。
(4)案例分析:以一首古代诗歌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鉴赏。
三、教案主题:现代诗歌鉴赏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及主题,掌握现代诗歌鉴赏的方法。
2. 教学内容:现代诗歌的特点及主题;现代诗歌鉴赏的方法。
3. 教学过程:(1)引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新课导入:讲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及主题。
(3)课堂互动:分组讨论现代诗歌鉴赏的方法。
(4)案例分析:以一首现代诗歌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鉴赏。
四、教案主题:诗歌鉴赏的语言魅力1. 教学目标: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掌握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
2. 教学内容:诗歌语言的特点;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
3. 教学过程:(1)引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新课导入:讲解诗歌语言的特点。
(3)课堂互动:分组讨论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
(4)案例分析:以一首诗歌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鉴赏。
五、教案主题:诗歌鉴赏的情感表达1. 教学目标:了解诗歌情感表达的方式,掌握鉴赏诗歌情感的方法。
诗歌情感表达的方式;鉴赏诗歌情感的方法。
最新古代诗歌鉴赏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通用
最新古代诗歌鉴赏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第三章,详细内容包括对古代诗歌的形式、韵律、意象、修辞手法等进行深入分析,重点以唐宋两代诗歌为例,探讨古代诗歌的审美特征及其鉴赏方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形式、韵律特点,了解古代诗歌的常见意象和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对古代诗歌的品鉴水平。
3. 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培养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代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及其审美鉴赏。
教学重点:古代诗歌的基本形式、韵律特点,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诗歌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古典诗歌朗诵,让学生初步感受古代诗歌的韵律美,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古代诗歌的基本形式、韵律特点,以及意象、修辞手法等知识。
3. 实践情景引入:给出两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让学生分析其形式、韵律、意象和修辞手法。
4. 例题讲解:针对一首古代诗歌进行鉴赏,详细讲解鉴赏方法和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一首古代诗歌进行鉴赏分析。
7.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古代诗歌基本形式2. 古代诗歌韵律特点3. 古代诗歌意象与修辞手法4. 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鉴赏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分析其形式、韵律、意象和修辞手法。
2. 答案:学生需在作业中体现对古代诗歌鉴赏方法的运用,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诗歌的选择与解读2. 例题讲解中的鉴赏方法和技巧3.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要求一、实践情景引入中诗歌的选择与解读1. 代表性:诗歌应能体现古代诗歌的基本形式、韵律特点,以及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难度适中:诗歌不宜过于简单,以免缺乏挑战性;同时也不宜过于复杂,以免学生难以理解。
语文诗歌鉴赏教案
语文诗歌鉴赏教案第一节:课程背景介绍语文诗歌鉴赏教案随着文化教育的不断发展,诗歌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诗歌是文学的瑰宝,通过鉴赏诗歌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因此,本教案旨在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第二节: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方式;2. 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和角度来鉴赏诗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4. 通过诗歌鉴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5. 培养学生对经典名篇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第三节: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1.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感悟诗歌的美和意境;3. 学会运用诗歌背景知识和修辞手法分析诗歌。
本课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1.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把握诗歌的韵律;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节:教学准备1. 教案、课件和课堂练习;2. 多样化的诗歌材料和经典名篇;3. 录音设备和播放设备。
第五节: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一首富有感染力的诗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2. 概念讲解:向学生介绍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方式;3. 鉴赏实践:选择几首形式、主题各异的诗歌,由教师阐释其中的艺术之美,指导学生学会用心去感悟诗歌的美和意境;4.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挑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鉴赏,提出自己的表达和理解,并向全班展示;5. 总结归纳: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理解诗歌,并加深对诗歌的理解;6. 课后拓展: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鉴赏和写感想。
第六节: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可以进行以下方面的评价:1.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是否提高;2. 学生在分组活动中的表达和展示是否得当;3. 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解读诗歌;4. 学生对经典名篇的欣赏和理解是否提高。
高中三年级语文课堂教案:诗歌鉴赏
高中三年级语文课堂教案:诗歌鉴赏一、引言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丰富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在高中三年级语文课堂上,进行诗歌鉴赏既有助于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又能培养其情感表达和审美能力。
然而,在教授诗歌鉴赏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挑战,如学生的兴趣缺乏、理解深度等问题。
因此,设计合理的语文教案对于高中三年级诗歌鉴赏教学非常关键。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和现代的优秀诗歌作品;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与理解能力;3.增强学生对内涵深度及情感意境等方面的把握能力;4.培养学生用正确方法进行鉴赏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流程1.第一节:认知导入a)通过欣赏多首优秀诗歌作品,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b)简要介绍中国传统与现代两个时期的重要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2.第二节:理解与分析a)指导学生通过诗歌模糊和直接的表达,理解诗歌的内涵;b)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和意象运用等方面;c)结合背景知识和文化常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3.第三节:情感共鸣与个性抒发a)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对所学作品进行情感共鸣;b)以小组形式或个人展示为主,鼓励每位学生独立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4.第四节:评价与总结a)引导学生以现代审美视角对所学作品进行评价;b)总结本次课堂所取得的成果,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指导。
四、教具准备1.多样性优秀诗歌选集;2.投影仪或黑板等可视化工具。
五、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方法:利用投影仪向全班呈现精选的优秀诗歌作品。
2.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六、教学评价1.检测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采用课堂问答和小组互动等方式;2.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抒发等,通过个人展示或小组评议的形式进行。
七、教学关键点与难点1.关键点:a)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与理解能力;b)增强学生对内涵深度及情感意境等方面的把握能力。
2.难点:a)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模糊和间接表达的内涵;b)帮助学生从背景知识和文化常识中深入理解作品。
诗歌鉴赏课堂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二、教学对象:高三学生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巩固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包括诗歌的起源、发展、分类及主要特点。
- 提高学生对诗歌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
-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对比分析、综合评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人性的情感态度。
四、教学重点:1. 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五、教学难点:1. 如何准确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2. 如何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艺术效果。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诗歌的基本知识、鉴赏方法等。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鉴赏心得。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诗歌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特点。
七、教学课时: 2课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 回顾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诗歌鉴赏的重要性。
2. 讲授:- 讲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艺术效果。
3. 案例分析:- 以一首古代诗歌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4. 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鉴赏心得,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1. 复习:-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诗歌鉴赏的理解。
2. 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诗歌鉴赏练习,教师批改并讲解。
3. 总结:- 总结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强调诗歌鉴赏的重要性。
4. 拓展:- 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古代诗歌,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九、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3. 鉴赏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评价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诗歌鉴赏教案
诗歌鉴赏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1. 理解诗歌的基本定义和特点;2. 熟悉常见的诗歌体裁,并能对其进行区分;3.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了解诗歌的基本定义和特点;2. 掌握不同诗歌体裁的区分方法;3. 学习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课程教材、诗歌鉴赏案例、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朗诵,引导学生进入诗歌鉴赏的学习氛围。
二、讲解诗歌的基本定义和特点(10分钟)1.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思考诗歌的定义,并将其总结出来。
2. 解释诗歌与散文的区别,包括诗歌从形式和内容方面的独特性。
三、介绍常见的诗歌体裁(15分钟)1. 以抒情诗、叙事诗、咏物诗等为例,介绍不同的诗歌体裁,并解释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通过朗读典型案例,让学生对各种体裁的诗歌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四、分组讨论诗歌鉴赏案例(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首诗歌进行鉴赏。
2. 引导学生从诗歌的体裁、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分析诗歌,并提出个人的理解和意见。
3. 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观点,并进行互动交流。
五、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进行诗歌评析(25分钟)1. 引导学生了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包括整体理解、字词解读、表达手法等。
2. 选择一首较为复杂的诗歌,带领学生逐步运用鉴赏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3. 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音韵、押韵、节奏等语言特点,提升对诗歌美感的体验。
六、总结课堂内容(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并对诗歌鉴赏方法进行概括。
七、课后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鉴赏,写一篇诗歌鉴赏作文,并准备下节课要分享的诗歌。
教学反思:本节课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设备和学生互动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诗歌的基本定义和特点。
通过介绍常见的诗歌体裁和分组讨论鉴赏案例,学生的主动参与度明显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
I.唐诗:
•
• • •
•
诗歌
李白《望庐山瀑布》描绘庐山瀑布雄奇 美丽。 李白《黄河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依依 惜别的感情。 李白《客中作》写客中之乐,从侧面表 达对友人的待客热情的感情。 杜甫《绝句二首,其二》抒写作者羁旅 异乡的感慨。 杜甫《绝句》写浓郁愉快的思乡之情。
38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写春光灿烂的美景, I.唐诗: 表现诗人幽静寻芳的喜悦。 李华《春行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 落鸟空啼的情绪。 岑参《三房春事二首》抒写一种人是物非 的感情。 张继《枫桥夜泊》写作者夜泊枫桥的见闻, 表达客舟长夜时的寂寞。 贾至《春诗二首》写作者被贬时的流人之 愁,逐客之恨。
诗歌 11
3 表现手法
• ⑤借古讽今
•
用典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 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 扬州繁华景象,是虚写;“尽荠麦青 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景,是 实写,寄予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诗歌
12
3 表现手法
• ⑥虚实相生。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 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 无语凝咽。” • 上片除“念-阔”外,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 事,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 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 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诗歌 15
要注意的是: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托 物言志,借景抒情,借古喻今,直抒胸臆, 烘托对比,象征比喻,动静结合,虚实相 生是近年高考的热点。
尤其要明白,诗歌中写景一定为写情, 咏物一定为言志抒情,咏古一定为喻今。 诗中的景、物一定要蕴含作者的情与志, 只要从诗人所咏的“古”联系到诗人所处 的“今”,便可把握诗歌的深层含义。
3 表现手法
• ③托物言志象征。
• 《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 渐觉出蓬篙。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 始道高。”以“小松”喻人,写“小松” 初始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批 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3 表现手法 • ④衬托。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 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这首词主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 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 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 人,突出了周瑜的地位——正衬。 • 《鹊桥仙》陆游“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 夜常啼杜鹃。”以“静”突出杜鹃悲切的叫 声——反衬。
诗歌 13
3 表现手法 • ⑦抑扬。
• 《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 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 婿觅封侯。” • 先写少妇“不知愁”,后写“悔”—— 先扬后抑。通过对少妇情绪变化的刻画, 深刻表现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 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诗歌 14
3 表现手法
2、建功报国
• 建功立业的渴望
• • • • 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如:王昌龄《从军行》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 保家卫国的决心 • 报国无门的悲伤 • 山河沦丧的痛苦
2、建功报国
•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 • •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如:杜甫《兵车行》 如:屈原《涉江》
古代诗词中常见风格
曹操的《观沧海》、王昌龄的《出塞》、王 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孟浩然 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 庭》)、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使至塞上》)
• 雄浑:如刘邦《大风歌》、项来自《垓下歌》、• 豪放:如李白的诗,苏轼、辛弃疾的词。
沉郁: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兵车 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五、诗歌鉴赏题的表述
• 3、“为何写”方面:
• • • • • • • • • 抒发……的思想感情; 反映……的社会现实; 表现……的情趣; 寄托……的情怀如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 表达……的追求; 流露……的倾向; 发出……的感慨; 袒露……的心迹; 造就……的情致。
34
诗歌
六、部分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
⑧比喻象征: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
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 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 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 • 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 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 刀。”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 想,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 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实 为虚,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
• 告慰平生的喜悦
•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 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诗歌
30
5、长亭送别
• 依依不舍的留念
• • •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 情深意长的勉励。 • 坦陈心志的告白
诗歌
31
五、诗歌鉴赏题的表述
•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诗歌
27
• 羁旅愁思
• • • • •
3、思乡怀人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 行》。
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
• •
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 李白《子夜吴歌》。
•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
诗歌鉴赏课堂教学实用版
一、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 2表现手法、 3修辞手法。
1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描写:正面—侧面,实写—虚写,动景—静景, 近景—远景 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用 “蝉噪”“鸟鸣”—动景,写山林的“幽静”; 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前四句是 正面描写,写罗敷的服饰美;后八句是侧面描 写,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
灵活运用常见的古诗鉴赏术语,可 以准确得体地表述自己“就诗论诗” 的心得。 • • 1、“写什么”方面: 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 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 意境;背景;主旨。
五、诗歌鉴赏题的表述
2、“怎样写”方面: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眼;借 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 相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 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 夸饰;用典;含蓄;对仗;韵脚。
苏 轼 、 辛 弃 疾 之 词 豪 迈 奔 放
三、诗歌的不同风格
白 居 易 的 诗 通 俗 鲜 明
韩 愈 的 诗 深 奥 险 怪
王 维 之 诗 诗 中 有 画
陶 渊 明 之 诗 冲 淡 平 和
杜 甫 之 诗 沉 郁 顿 挫
李 白 之 诗 清 新 飘 逸
柳 永 、 李 清 照 之 词 婉 约 含 蓄
•
《望庐山瀑布》,前三句写眼前所见,是 实写;第四句“疑是银河落九天”,以银河来 比喻庐山瀑布,为虚写。 • 记叙: • 议论: • 抒情: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2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 排比、衬托、用典、设问、反问
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 红瘦”用借代,“绿”和“红”两 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 盛和花的凋零。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用的是反衬。
写景抒情诗和咏物言志诗——包 括山水田园诗,隐逸诗等,往往表现诗 人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的高尚品质,或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 报国无门的伤感,或者表现其他或喜或 悲或忧的复杂怀感,或者表现祖国山河 的壮丽,表达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有的则借景物来表达自己远大的志向和 自己高尚的本质。
诗歌 36
I.唐诗:
•
• • •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人道出依依惜 别的深情。 王之焕《凉州词》写征人思家的哀怨, 表现作者对戍边兵卒的同情。 王昌龄《出塞》写远征战士久戍边地的 痛苦和渴望和平的生活愿望。 王昌龄《从军行》写出征将士誓扫边尘, 以身许国的壮志。 李白《朝发白帝城》写作者流放途中意 外遇赦时的喜悦畅快的心情。
28
诗歌
4、生活杂感
•
•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 庄》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29
• 昔盛今衰的感慨
• • •
诗歌
• 借古讽今的情怀
• 青春易逝的伤感
4、生活杂感
• 仕途失意的苦闷
•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 头•明月几时有》
3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 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虚实结全、 虚实相生等。
3 表现手法
• •
• •
①直抒胸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
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 情。
②借景抒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 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战争诗要么表现保家卫国的豪情,要么表
现舍身杀敌的壮烈,要么表现战士凯旋的豪迈, 要么表现对战争的厌恶,揭露战争带给亲人、 家乡、人民的苦难,控诉封建统治者发动战争 的罪恶。
边塞诗——则为对边塞军旅生活的描 写,或表现边塞苦寒的生活环境,或 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 思乡诗、闺怨诗及羁旅行役诗——则
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 别绪、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 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三节诗歌鉴赏课堂教学实用版
连州中学成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