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5《圆柱和圆锥复习课》北师大版(2014秋)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圆柱与圆锥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圆柱与圆锥的复习课》教学设
计
“玩”出什么立体图形?2.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3.你能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2.再在小
组内交
流,看谁
玩出的圆
柱圆锥更
多
3.交流
时,自己
没想到的
方法要用
不同颜色
的笔进行
补充
长
等于圆柱的底面
周长,长方形的
宽等于圆柱的高
表现二::以长为
轴,长方形的长
等于圆柱的高,
长方形的宽等于
圆柱的底面半
径;以宽为轴…
表现三:沿长方
形的对角线剪
开,剩下一张直
角三角形纸片
形之间的关系理解
并不困难
如何引导学生
进行有结构的
表述
活动二:把一个底面积是18平方分米,高为8分米的圆柱形木料,削成独立完成
并准备汇
报
学生已经有了关联
知识的学习经验并
能用自己的方法进
行计算
追问:如果我们
还用这个圆柱
削成两个圆锥,
圆锥
的底面积与圆
柱的底面积相
等,但是高不
同,削去部。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相关公式和定理;•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合理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进行抽象和推理,培养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基本性质和公式;•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应用题的理解和解题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教学内容及时数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圆柱的概念和性质1圆柱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3圆锥的概念和性质1圆锥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3圆柱和圆锥的应用22.教学安排第一课时:圆柱的概念和性质•学习圆柱的概念和性质;•讲解圆柱的底面积和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练习,巩固知识点。
第二课时:圆柱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讲解圆柱的体积和全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练习,巩固知识点。
第三课时:圆柱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通过数学游戏和趣味性题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进行实例讲解和练习。
第四课时:圆锥的概念和性质•学习圆锥的概念和性质;•讲解圆锥的底面积、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练习,巩固知识点。
第五课时:圆锥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讲解圆锥的体积和全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掌握计算方法。
第六课时:圆锥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通过集体讨论、小组讨论等方法,深化学生的理解;•进一步进行实例讲解和练习。
第七课时:圆柱和圆锥的应用•带着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整理考察结果,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实际应用;•进行练习,巩固知识点。
第八课时:圆柱和圆锥的应用•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应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复杂应用问题的能力;•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圆柱与圆锥的整理复习课教案
圆柱与圆锥的整理复习课教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圆柱、圆锥的有关知识掌握得更加系统、牢固,能熟练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以及圆锥的体积,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梳理、合作交流等活动,初步培养整理、探究、概括的能力,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善于归纳总结、自我激励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归纳整理有关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同学们,我们认识这两种图形吗?回忆一下,回答:圆柱、圆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谈话导入新课。
全班齐读复习指导1、圆柱与圆锥各有哪些特征?2、怎样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各是什么?3、怎样求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4、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一)整理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
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圆柱的高有无数条。
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底面是个圆。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圆锥的高只有一条。
(二)请观察圆柱侧面的展开图1、回忆想起: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长方形的长 = 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 = 圆柱的高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用字母公式表示是 S = ch。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的复习整理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系统地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的知识,在头脑中建立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熟练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及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预习、自主思考、合作整理、评议完善、演练检验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0分)1、师: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针对这部分内容上一节复习课。
(板书:圆柱、圆锥)2、师:大家请看,这块圆木是什么形状?(出示:圆柱体木块,上面已标出底面直径与高的数据)看到这个圆木,你能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指导学生尽量联系生活实际提意义的问题。
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都要由本人或他人说出解决方法)学生思考、回答。
预设:(1)我们可以给这段圆木刷油漆,只刷侧面或刷侧面和一个底面或所有的面都刷,要刷多少面积?(2)如果这是一件商品,给它的侧面加上包装,至少要用多大面积的包装材料?(3)把木块切开(横截或沿上下底面直径),面积会增加多少?(4)把木块中间挖空,做成水桶,求容积?(5)把这个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一共能削成几个这样的圆锥?(1个)(6)这个圆柱体木块有几个底面,几条高?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设计意图:通过实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实物,使数学走进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通过学生自己提问,回答,系统回忆这部分知识内容,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部分知识的主要内容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同时也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合作整理交流探索(15分)1、合作整理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贴近生活实际,看来大家已经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老师真为同学们高兴。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5《圆柱与圆锥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圆柱与圆锥整理与复习》说课稿一、说教材。
“整理与复习”作为数学课的一种基本类型,它不同于新授课的探索发现,也有别于练习课的巩固应用,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成”的独特功能。
《圆柱与圆锥的整理和复习》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最后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通过回顾梳理,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在头脑中串成线,联成片,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加深各个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圆柱、圆锥的有关知识掌握得更加系统、牢固,能熟练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的体积,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梳理、合作交流等活动,初步培养整理、探究、概括的能力。
3、在复习活动中,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为:知识的梳理和应用难点为:认识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采取的教学学法概括为下面三句话:回顾整理,以学生为主。
巩固知识,以练习为主。
拓展提高,以思维为主。
三、说教学程序。
1、回顾梳理,形成网络。
首先是引导回顾,课始,我出示圆柱体,抛出问题:“关于圆柱,你知道哪些知识?”这是一个切入点很低且富有生成空间的开放性问题,每个学生都有说的,但是往往会说不完整。
在此基础上我再组织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知识结构不断完善。
同时,让学生回顾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及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清晰知识的来龙去脉。
同样,我再出示圆锥体,提问:“关于圆锥,你又知道哪些知识?”学生们会各抒已见。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重点回顾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然后,我再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在这一系列推导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其中的奥秘?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指出“转化法”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这样,既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挖出了知识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再次感受到数学的奥妙。
《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准备一堂关于《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的数学课,这是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主要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包括它们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等。
我们将从教材的第七章《立体几何》中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教学重点是学生们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些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将准备一些圆柱和圆锥的模型,以及一些相关的计算题目。
学生们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复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圆柱和圆锥物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们思考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2. 讲解:我会通过讲解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详细介绍圆柱和圆锥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相关的计算题目,让学生们独立完成,通过练习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4. 讨论: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做法和解题思路,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我将设计一个简洁清晰的板书,包括圆柱和圆锥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的关键词,方便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计算下面两个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圆柱:底面半径为5cm,高为10cm。
圆锥:底面半径为7cm,高为12cm。
答案:圆柱的体积为:π×5^2×10 = 250πcm^3圆锥的体积为:1/3×π×7^2×12 = 294π/3cm^32. 题目: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8cm,高为15cm,另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0cm,高为20cm。
请问两个图形的体积分别是多少?答案:圆柱的体积为:π×8^2×15 = 960πcm^3圆锥的体积为:1/3×π×10^2×20 = 2000π/3cm^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是会有困难。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圆柱 整理复习课 》北师大版(2014秋)
课题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圆柱》整理复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将单元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理解并熟练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在复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整理把握有关圆柱的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能灵活运用圆柱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教法:引导回顾,组织练习。
学法:归纳整理,自主构建。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1.情景导入:出示长方形,将长方形以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是什么图形?(圆柱)2.引出复习目标:(1)圆柱有哪些特征?(2)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各是什么?(3)如何进行公式的推导?3.师生齐齐温固,构建知识网络圆柱的特征:(1)有两个底面,是大小相同的圆(2)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
(3)圆柱有无数条高。
圆柱基本公式: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X高圆柱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x2圆柱体积=底面积 X二、巩固所学内容,进行分层练习(一)看谁快说出下列各题与圆柱的哪些知识有关。
1.做圆柱形烟囱需要多少铁皮。
()2.大厅里圆形柱子的占地面积。
()3.圆柱形水池可蓄水多少吨。
()4.圆柱形水池可蓄水多少吨。
()5.压路机前轮滚过的面积。
()(二)当机立断:1.一个圆柱的高不变,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以高来计算。
()3.求一个圆柱形水桶能装多少水,就是求这个水桶的容积。
()(三)正确选择1.冬天护林工人给圆柱形的树干的下端涂防蛀涂料,那么粉刷树干的面积是指()A.底面积B.侧面积C.表面积D.体积2.把一个棱长是2分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
A.6.28B.12.56C.18.84D. 25.123.一个圆柱形水池的容积是18.84立方米,池底直径是4米,水池的深度是( )米。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5《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2014秋)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复习内容: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和圆锥表面积和体积的有关知识。
复习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表面积和体积等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
(2)、通过复习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体积计算上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4)、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
复习重点:圆柱和圆锥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复习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上的联系与区别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柱体实物小刀复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复习过程:一、情景引入、回顾交流1、引入。
师:我发现同学们都在地仔细看大屏幕,我想知道你从屏幕中看到什么?生:圆柱和圆锥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和圆锥的一些知识,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把这些知识进行一下整理和复习。
(板书: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2、回顾与圆柱有关的知识。
师:同学们咱们仔细回忆一下与圆柱有关的知识,谁能站起来说一说圆柱有哪些特征?(板书:特征)生: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圆形,侧面是曲面,展开后是个长方形。
……课件演示。
师:圆锥呢?谁能说说圆锥的特征呢? .生:圆锥一个圆形底面,侧面是曲面,一条高……课件演示。
师:谁能说说我们学习了圆柱和圆锥的哪些计算公式呢?生: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二、观察讨论,提出问题1、屏幕呈现圆柱体木头底面直径20厘米,高30厘米。
师:这是什么?生:圆柱。
师:你从图中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呢?生:圆柱的高30厘米,底面直径20厘米。
2、计算圆柱的体积与表面积。
师:你能计算这个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师板书:体积表面积)(1)、学生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要求只列式不计算。
规定时间完成,(师数数)(2)、反馈交流学生练习。
(指名上黑板或生诉师板书)3、进一步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相关问题。
师:咱们仔细观察这个木桩儿,结合圆柱和圆锥的知识,以及我们的生活实际,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看看你们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来。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5《圆柱与圆锥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圆柱与圆锥整理与复习》说课稿一、说教材。
“整理与复习”作为数学课的一种基本类型,它不同于新授课的探索发现,也有别于练习课的巩固应用,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成”的独特功能。
《圆柱与圆锥的整理和复习》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最后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通过回顾梳理,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在头脑中串成线,联成片,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加深各个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圆柱、圆锥的有关知识掌握得更加系统、牢固,能熟练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的体积,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梳理、合作交流等活动,初步培养整理、探究、概括的能力。
3、在复习活动中,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为:知识的梳理和应用难点为:认识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采取的教学学法概括为下面三句话:回顾整理,以学生为主。
巩固知识,以练习为主。
拓展提高,以思维为主。
三、说教学程序。
1、回顾梳理,形成网络。
首先是引导回顾,课始,我出示圆柱体,抛出问题:“关于圆柱,你知道哪些知识?”这是一个切入点很低且富有生成空间的开放性问题,每个学生都有说的,但是往往会说不完整。
在此基础上我再组织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知识结构不断完善。
同时,让学生回顾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及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清晰知识的来龙去脉。
同样,我再出示圆锥体,提问:“关于圆锥,你又知道哪些知识?”学生们会各抒已见。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重点回顾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然后,我再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在这一系列推导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其中的奥秘?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指出“转化法”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这样,既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挖出了知识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再次感受到数学的奥妙。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整理复习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整理复习课教案与教学反思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整理复习课教案与教学反思课题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整理复习课。
作者及工作单位远东二小岳涛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教学结束后的一节整理复习课,《圆柱和圆锥》是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内容的最后一个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图形的基本特征与表面积及体积的基本计算,重在应用。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以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和综合实践应用为主线,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的能力,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同时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巩固知识,提升技能,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圆柱圆锥的相关计算又比较复杂,在解决问题时要注重对算法和应用的指导。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将单元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理解并熟练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在复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圆柱、圆锥知识的梳理和应用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关于圆柱和圆锥,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出示学习任务:(1)小组合作,将个人整理归纳的圆柱、圆锥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
(2)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板书单元知识结构图1.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将自己课前整理的单元知识进行交流,归纳整理出单元知识结构图2.学会以简洁的形式归纳整理知识。
学生小组交流相互补充,使知识结构不断完善。
同时,因为单元小结是课前完成,让学习能力弱的孩子在交流活动中有话可说。
此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整理知识的学习能力,并加强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
2.在复习过程中你还存在什么问题或困惑吗?学生提出困惑,师生共同探讨让学生发现问题,找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圆柱和圆锥(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圆柱和圆锥(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等基础知识。
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圆柱1.定义和性质2.底面积、侧面积、总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3.相关应用题目练习2. 圆锥1.定义和性质2.侧面积、总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3.相关应用题目练习三、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来探究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相关性质。
2.课堂讨论法。
引导学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演示法。
通过教师的演示和解释来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重点1.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和性质。
2.圆柱和圆锥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1.圆锥的计算方法。
2.相关应用题目的解决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圆柱的教学过程(1)圆柱的定义和性质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圆柱的定义。
2.教师讲解圆柱的性质,并且进行实物展示。
3.学生进行圆柱的实物观察,探究圆柱的性质。
(2)圆柱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1.教师讲解圆柱底面积、侧面积、总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2.给学生提供相关例题,进行解题演示。
(3)圆柱应用题目的练习1.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目,并且与教师进行问题的讨论和解答。
2. 圆锥的教学过程(1)圆锥的定义和性质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圆锥的定义。
2.教师讲解圆锥的性质,并且进行实物展示。
3.学生进行圆锥的实物观察,探究圆锥的性质。
(2)圆锥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1.教师讲解圆锥侧面积、总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2.给学生提供相关例题,进行解题演示。
(3)圆锥应用题目的练习1.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目,并且与教师进行问题的讨论和解答。
七、教学评估1.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并给予及时的评价建议。
2.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理解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5《圆柱与圆锥的复习课》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5《圆柱与圆锥的复习课》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其特征。
2.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计算。
3.能够将圆柱和圆锥的概念与生活实际情境联系起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圆柱和圆锥的复习,其中包括以下内容:1. 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其特征1.圆柱的定义及其特征:底面为圆形,侧面为平行于底面的长方形,两个底面中心连线为垂线,侧面与底面的交线为矩形。
2.圆锥的定义及其特征:底面为圆形,侧面为一个或多个平面的共同锥面,有一个尖顶,底面和侧面的交线为等腰三角形。
2.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1.圆柱的计算方法: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和高的乘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圆柱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积的和。
2.圆锥的计算方法:圆锥的体积等于底面积和高的乘积再除以3,圆锥的侧面积等于一个半径为底边半径,斜高为高的扇形面积,圆锥的表面积等于圆锥的侧面积加上底面积。
3.应用计算1.圆柱和圆锥的实际应用:如储物罐、饮料罐等。
2.实际生活中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圆锥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三、教学方法1.授课法:教师先对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其特征进行详细阐述,激发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兴趣和求知欲。
然后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2.互动问答法: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问答,提高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3.案例分析法:通过给出真实的生活场景案例,并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其特征。
2.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将圆柱和圆锥的应用与生活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教师利用数学谜语进行热身,激发学生求知欲。
2. 讲解教师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其特征,让学生对相关概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举例分析教师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举一些圆柱和圆锥相关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其应用方式和计算方法。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5《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5《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圆柱、圆锥的定义及常见图形;2.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计算公式;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常见图形;2.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的计算公式和运用。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1.圆柱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圆柱的常见图形;3.圆锥的定义及计算公式;4.圆锥的常见图形;5.圆柱和圆锥的应用举例。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常见图形及计算公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个人作业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计算能力;3.实际应用法:通过实际应用题目,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一步: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和教学目标。
第二步:讲授1.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常见图形;2.讲解圆柱和圆锥的计算公式;3.强调圆柱和圆锥的应用场景。
第三步:练习1.课堂练习:老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口头回答;2.个人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完成规定的练习册上的练习;3.小组合作:安排学生组成小组,共同解决复杂的应用题目。
第四步:实际应用老师提供一些与所学知识相联系的真实场景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
第五步: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方法,并点评学生的表现。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听课、回答问题、课堂测验表现等;2.练习成绩:平时练习、作业等;3.实际应用: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
六、教学资源1.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2.辅助工具:多媒体设备、计算器、黑板、白板等。
本节课主要针对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进行讲解,通过巩固学生对概念和公式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练习环节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5《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5《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圆柱和圆锥的概念。
2.能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
3.能应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圆柱和圆锥的概念。
2.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
教学难点1.将圆柱和圆锥的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将数学概念转化为数学计算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图形。
2.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3.实际问题的应用(如:求圆锥的高度或底面积)。
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了解圆柱和圆锥的概念。
2.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图形。
3.引入体积和表面积的概念。
4.通过实际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5.练习巩固和应用。
四、教学资源和准备教学资源1.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2.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教学准备1.事先准备好讲解用到的数学公式和实物模型。
2.老师需提前准备好讲义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介绍本课的主题和教学目标,并通过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
第二步:讲解1.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图形。
2.介绍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3.通过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公式的运用和计算方法。
第三步:练习1.练习基本计算和推导公式。
2.解决实际问题,如求圆锥的高度或底面积等。
第四步:总结概括本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度。
六、教学评价1.能够运用圆柱和圆锥的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
3.对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和性质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七、拓展教学1.通过历史和文化的角度了解圆柱和圆锥在人类发展中的应用。
2.探究圆柱和圆锥的其他属性和应用,如醇瓶的设计和玩具的创意设计。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引入体积和表面积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和运用,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提升。
《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加深对圆柱、圆锥的认识,掌握它们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圆柱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2. 圆锥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3. 圆柱、圆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柱、圆锥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直尺、圆规、剪刀、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展示实物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圆柱、圆锥的相关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圆柱、圆锥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通过实例演示公式的应用。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圆柱、圆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2. 板书内容:圆柱、圆锥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重点、难点提示,课后作业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圆柱、圆锥的表面积、体积。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圆柱、圆锥在工程、生产中的应用。
3. 拓展题:研究圆柱、圆锥的其他性质,如切割、拼接等。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如何改进。
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本节课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圆柱、圆锥的认识,掌握它们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柱和圆锥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
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小学生的思维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本课时立体图形的复习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复习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学具,让学生观察、动手、动脑,丰富其表象,训练形象思维,本节的复习课更便于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整理、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2通过让学生对知识的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力。
在练习、讨论、合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等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难点: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构建体系。
提问:回顾一下,这一单元,你学会了什么?
1.拿出课前同学们自主整理本节的知识与大家交流。
2、出示圆柱和圆锥的图形并分类!
3、复习圆柱的特征:
圆柱是立体图形,柱有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侧面是一个曲面.
4圆锥的特征
圆锥有哪几个部分?有什么特点?(是立体图形,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
)
5、复习基本公式:
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底面的周长×高)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因为: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长,高=长方形的宽)
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底面积×高)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把圆柱切割开,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使圆柱体的体积转化为长方体的体积。
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推出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体的体积计算的字母公式是什么?(V =Sh )
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用底面积×高,再除以3)计算圆锥体积的字母公
式是什么?(V =3
1Sh )这个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通过实验得到的,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6、圆柱和圆锥有怎样的关系?
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等地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
【设计意图】:通过对知识的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分析、综合、概括知识的能力,在小组交流中,培养合作、质疑、辩论的能力。
(二)练习
1、出示一组判断题,对知识进行巩固。
2、填表练习巩固公式
(三)创设问题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复习应用所学知识。
1.屏幕呈现:一个圆柱体木料,底面直径20厘米,高30厘米。
(1)仔细观察这根木头,结合圆柱和圆锥的知识,以及我们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的翅膀,看看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2)学生思考后提出问题。
预设问题:
①木料的侧面积是多少?表面积是多少?
②木料的体积是多少?
③把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它的体积是多少?
④……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思考,让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刷”出表面积有关的知识。
引导:针对这一圆木,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求表面积?
预设回答:给圆木涂油漆,求涂漆面积的时候需要用表面积的知识。
追问:给圆木涂油漆有几种情况?都发生在什么条件下?
预设回答:
①如果是柱子时,只刷侧面。
②如果是个木桩,只涂一个侧面和一个上面。
③如果是个圆木料,可涂整个表面。
【设计意图】:一个“刷”,刷出了与表面积有关的符合实际的有价值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切”出新的表面,求增加的表面积。
引导:有同学说可以把圆木切开,求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那同学们说说可以怎样来切?
预设回答:
①可以横切,分两段切一刀,增加两个大小相等的底面,分三段切两刀,增加4个大小相等的底面,以此类推。
②还可以沿直径纵切,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长和圆柱的高相等,宽和直径相等。
【设计意图】:横切、纵切两种不同的切法探究,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削”出圆锥,讨论圆柱与对应圆锥的关系。
引导:除了对圆木“刷”“切”以外,有的同学说还可以“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
那怎样“削”才算是最大呢?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预设: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柱体积比圆锥体积多2倍,圆锥体积比圆柱体积少三分之二。
引导:如果圆柱和圆锥等底等体积,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预设回答:圆柱和圆锥等底等体积:圆柱高是圆锥高的三分之一,圆锥高是圆柱高的3倍。
【设计意图】:将圆柱削成一个最大圆锥,让同学们讨论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便于进一步理解两者的内在联系,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挖”出容积。
引导:我们还可以对圆木如何加工呢?
预设回答:可以挖成一个木桶,求它的容积,内外涂油漆,求涂漆的面积是多少。
追问:容积和体积有何联系和区别?
【设计意图】:“挖”出容积,将容积和体积加以联系和区别,木桶的内外都涂上油漆,与前面的涂漆问题加以联系和区分,学生的空间观念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畅所欲言,谈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所教学的内容是对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环节我先让学生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及有关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总结图形的特征和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有条理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
第二环节,我设计了仔细观察这根木头,结合圆柱和圆锥的知识,以及我们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的翅膀,看看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让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是复习课,我没有设计让学生合作学习,动手操作等环节。
因为我们在讲新课时,同学们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形式归纳出了所有的计算公式。
所以在复习课中,就没有再进行此类操作。
总结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突破,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魏敏娜
2017、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