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历史课导入设计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历史课堂导入的研究报告
历史课堂导入的研究报告高河中学李守忠一、课题背景及界定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
一个精彩的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让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可见,一堂课良好的开头是多么的重要!的确,课堂教学导入是教师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课堂导入语,能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同时,良好的课堂导入更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窗口”,是教师对教学过程通盘考虑周密安排的集中体现,熔铸了教师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智慧,闪烁着教师的教学风格。
因此,合理而新颖地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
目前许多历史教师在新课导入语的设计上存在着不合理现象,不注重导入环节,只是一味地抓课堂练习。
有些教师虽然也很关注导入语的设计,但也只是一带而过,流于形式。
例如:许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不重视教学中“导入”环节,认为导入太浪费时间,不如抓紧时间教书本知识或加强练习;有些教师虽然也很关注导入,可形式过于单一且呆板,譬如:回顾己学过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并从这些预备知识中转入本节课的学习;还也有些教师一直都很注重课堂导入,但是“事倍功半”的现象却屡见不鲜。
因此,为了探索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的教学设计,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如何合理地、新颖地设计课堂导入语,更好地为新课教学服务,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已成为我们农村教师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二、理论依据及意义1、认知理论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经历着初级到高级的阶段。
一节课从开始到结束,最能吸引学生眼球的地方也就是一节课的开端。
2、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下,教师积极提供学习的策略,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角色。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努力创建出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整体和谐地发展,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为培养出大批合格的跨世纪人才而努力。
初中历史研究课题教案
初中历史研究课题教案一、引言本课题教案旨在帮助初中生们更好地进行历史研究,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历史素养。
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相关工具的运用,学生将深入了解历史事件、人物以及其背后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并了解历史学家的工作方式;2.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主题,并进行相关资料收集;3.学习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准确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观点;4.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内容1. 概述•历史研究的定义和重要性;•历史学家的工作方式。
2. 选择合适的研究主题•兴趣与适宜性:如何找到自己感兴趣并且适合研究的主题;•选择有效的研究问题:确立明确且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3. 资料收集•图书馆与网络资源;•访谈及调查问卷;•口头传承等非书面资料。
4. 资料整理和分析•综合整理各类资料,建立综合性的信息数据库;•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等方面。
5. 撰写历史研究报告•报告结构:引言、研究目的、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使用适当的语言风格和正确的引用格式。
四、教学方法1.知识点讲解与案例分析;2.小组或个人工作,进行实际探索和研究活动;3.学生自主学习和辅导。
五、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参与度和完成质量;2.独立完成的历史研究报告评估;3.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或展示成果时的表现。
六、课程总结通过本课程,学生将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将能够选择合适的研究主题,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分析,并撰写出具有学术价值的历史研究报告。
这些技能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业和生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完整word版,小课题研究---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技巧之研究
小课题一、课题名称及作者的基本情况课题名称: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导入方法探究课题负责人:苟杰宝二、课题设计论证(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一节成功的历史课,导入是最首要的步骤。
而课堂导入的好坏、恰当与否,往往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实效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导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导入的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初中历史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2.研究创设有效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根据现阶段的历史课堂上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课堂导入原则;分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中常用的方法,结合教学实际,对不同类型的课堂导入进行分析,对如何进行有效课堂导入提出教学建议。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途径和方法1.文献法。
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成果,整理出可资借鉴的信息。
2.调查法。
调查导入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行动研究法。
实行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边研究边实施边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研究条件:1.背景条件:今年是景泰四中高效高效课堂推进年,大力开展高效堂课题研究活动,由领导深入学校教学一线,开展课题研究前景大好。
2.材料条件:本课题资料均由我校富有经验的历史老师提供。
围绕本课题我们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整理、汇总,获取第一手资料;此外还进行大量的搜集工作,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学习研究整理,提出了我们对“历史高效课堂导入有效性的研究”的认识和界定。
3.时间保障:学校在本课题研究中,为教师开展本课题研究提供充分的时间保证。
4.研究资料获得:学校图书室配备了较为丰富的校本研修等教育理论书籍,电脑、网络以备老师随时网上查询资料等。
预期成果:1.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历史课堂情境导入的方法。
2.提供各种情境导入方法的课堂的案例。
(五)特点与创新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与该课的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
课堂有效导入,它需要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读,需要教师对学生深入了解。
历史科教研活动方案(3篇)
第1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学科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我校决定开展历史科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理论学习、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历史学科教学的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历史教师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3. 探索创新的历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4. 增强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三、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至2022年3月20日四、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历史教室五、活动内容(一)理论学习1. 时间:2022年3月15日2. 内容:邀请历史学科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主要内容包括:(1)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实施策略;(2)历史教学方法创新与教学设计;(3)历史学科教学评价改革。
3. 参与人员:全体历史教师(二)教学观摩1. 时间:2022年3月16日至2022年3月18日2. 内容:(1)观摩优秀历史教师的公开课,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2)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
3. 参与人员:全体历史教师(三)经验交流1. 时间:2022年3月19日2. 内容:(1)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2)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问题进行讨论,共同探讨解决方案;(3)评选优秀教学案例,进行展示和推广。
3. 参与人员:全体历史教师(四)教学科研1. 时间:2022年3月20日2. 内容:(1)教师提出自己的教学科研课题;(2)进行课题研究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3)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撰写教学论文。
3. 参与人员:全体历史教师六、活动组织1. 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2. 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内容、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历史课导入设计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历史课导入设计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历史课导入设计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第一学期)奎山教育中心中学部刘宝娟一、课题界定:有效的导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成长经验为最终要素,关照到每个学生的过去、现实与未来,将知识纳入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更有利于实现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新课改理念。
课题研究对象:人教版初中历史教学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导入的任务在于激发、形成并保持或发展学生对所讲内容的兴趣及学生对主题的注意力。
要完成此任务,必须对心理学的构成因素有清楚的认识。
心理学认为: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经常是由无意注意引起来的,而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是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适应于转化时教学的基本原理,要获得成功的开讲还必须遵循教育学原理,教育一定要适应教育对象的年龄、生理、心理、知识水平和智力状况。
适应者便能成功,反之,便是失败。
因此好的导入必须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导入或开讲方法。
当然,还不能忽视美学原理,注重情感转移,教师能使学生的爱恨喜怒在师生之间同步转移,且条理井然,内容丰富,深入简出,具有科学美的审美价值。
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了思维发生、发展的过程、特点和规律,认为新知识的形成乃是连续不断的构成的结果,认识过程存在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
同化是个体(人)把客体(认识对象)纳入主体的图示(认识结构),它是认识的形成;顺应是主体的图示(认识结构)不能同化客体(未知对象),因而引起图示(认识结构)的质的变化,促进主体(人)调整原有图示(认识结构)或创立新的图示(认识结构),这是认识的提高。
从儿童到成人,皮亚杰发现知识的获得不是传统的单向活动,而是同化和顺应的双向活动,从而产生对客体的新的认识。
皮亚杰的心理学发现,对在教学中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并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前提,设计情境,在旧知与新知衔接、认识结构与实际生活结合中引导学生大胆思考,大胆言说的导入呈现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初中历史新课导入方法的研究方案
初中历史新课导入方法的研究方案一、课题选题背景《历史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初中课堂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新课标指导下的课堂本应是充满艺术性与活力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
但实际上,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再感到学生对课堂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
传统的导入方式是先复习旧知识——“温故而知新”,然后再传授新知识。
此种方式过于单一,比较呆板,机械化,压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生活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若长期采用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会挫伤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影响教学质量。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能先声夺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学生的思维的大门,最终达到学好历史的教学目的,而且有助于让学生的思维尽快回归到课堂之上,快速集中注意力,从而顺利地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
因而,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是我们一线教师需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学生乐于学习历史知识,必须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新课导入则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是最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教学环节,所以,它对一节课的成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个成功的导入可以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还可以拉近师生距离,联络师生间的感情,激发起教师自身的教学热情,形成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良好课堂氛围的感染下,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觉得学习是一种精神享受,从而自觉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环境之中,主动思考,乐于探究,自觉合作,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化被动为主动,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研究课前的准备,重点搜集相关课题题材。
2、研究新课导入不同导入方法的对比。
3、主要研究使用不同的新课导入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课题研究---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技巧之研究
小课题研究---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技巧之研究本课题旨在探究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导入方法,以提高课堂实效和调动学生研究积极性。
在课题设计论证中,我们将讨论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以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课题研究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并介绍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最后,我们将讨论本课题的特点与创新。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是最首要的步骤。
因此,课堂导入的好坏、恰当与否对调动学生研究积极性和提高课堂实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成功的导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本课题将研究初中历史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创设有效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我们将分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中常用的方法,结合教学实际,对不同类型的课堂导入进行分析,提出教学建议。
第三,我们将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成果,整理出可资借鉴的信息,调查导入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实行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边研究边实施边提高。
此外,本课题的研究条件包括背景条件、材料条件和时间保障。
学校在本课题研究中,为教师开展本课题研究提供充分的时间保证,并提供较为丰富的校本研修等教育理论书籍,电脑、网络以备老师随时网上查询资料等。
最后,本课题的预期成果包括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历史课堂情境导入的方法,并提供各种情境导入方法的课堂的案例。
本课题的特点与创新在于研究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方法,以提高课堂实效和调动学生研究积极性。
本文探究了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导入方法,认为一个成功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研究兴趣和求知欲望。
因此,课堂导入需要经过精心设计,成为整堂课的主旋律,贯穿始终。
本研究将收集和分析大量典型导入案例,并结合一线教学中的实践,进行初步探究和设计,以期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中具有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同时,我们将尝试将有效课堂导入研究与“自主合作”实验研究结合,迁移、拓展、创新导入环节,以获得新的成效和成果。
历史类教研活动方案设计(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
为了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特设计本次历史类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历史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认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 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历史教学中的问题。
三、活动主题“历史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四、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至X月X日五、活动地点学校历史教室六、活动对象全校历史教师及部分对历史教学有兴趣的教师七、活动内容1. 开幕式- 活动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议程。
- 学校领导致辞,对本次活动表示支持。
2. 专题讲座- 邀请知名历史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涉及历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
- 讲座结束后,教师进行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3. 课堂教学观摩- 组织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内容为不同年级的历史课程。
- 观摩课后,组织教师进行评课活动,交流教学经验。
4. 教学案例分享- 邀请优秀教师分享教学案例,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
- 分享结束后,教师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
5. 教学研讨- 围绕历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如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何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评价等。
- 邀请专家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教学资源展示- 教师展示自制教学资源,如课件、教学案例、教学视频等。
- 交流教学资源的使用效果,促进资源共享。
7. 闭幕式- 教师代表发言,总结活动收获。
- 学校领导进行总结发言,对教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八、活动组织1. 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 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3. 邀请专家、优秀教师参与活动。
4. 准备活动所需的物资和设备。
5. 发布活动通知,确保教师按时参加。
历史教研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历史学科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决定开展一系列历史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题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对历史教学的理解和实施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提升教师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明确教学目标。
2. 增强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成绩。
三、活动时间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四、活动内容(一)集体备课1. 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2:00-4:002. 活动地点:历史组办公室3. 活动内容:- 针对下一周的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
- 分组讨论,针对不同学段、不同教学风格进行个性化设计。
- 教师分享优秀教学案例,共同学习借鉴。
(二)教学观摩1. 活动时间:每月第二周周三下午2. 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3. 活动内容:- 由历史组教师轮流进行公开课展示,课后进行评课交流。
- 观摩教师认真记录,课后撰写观课反思。
- 组内教师针对观摩课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三)专题研讨1. 活动时间:每月第三周周三下午2. 活动地点:历史组办公室3. 活动内容:-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如“历史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等。
- 教师围绕专题进行研讨,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
- 针对历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辩论,激发教师思考。
(四)历史知识竞赛1. 活动时间:2024年2月2. 活动地点:学校报告厅3. 活动内容:- 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历史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 设立奖项,对获奖学生进行表彰。
五、活动组织1. 成立历史教研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
2. 明确活动责任分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历史教研活动主题设计(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学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智慧。
然而,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往往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问题。
为了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特此设计本次历史教研活动,以“穿越时空的对话: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探索”为主题,旨在通过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探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提升历史素养。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的历史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 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历史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三、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邀请历史教育专家或资深历史教师进行主题讲座,分享历史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将历史与现实交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
2. 课堂观摩与研讨组织教师观摩优秀历史课堂,分析课堂中的亮点和不足,共同探讨如何将历史与现实交融,提升教学效果。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教学案例,分析案例中如何将历史与现实交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并探讨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中借鉴和运用。
4. 专题研讨围绕“历史与现实交融”这一主题,组织教师进行专题研讨,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共同探讨如何将历史与现实交融,提升教学效果。
5.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历史知识竞赛、历史剧表演、历史人物访谈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历史的魅力,提升历史素养。
6. 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开展关于“历史与现实交融”的课题研究,探讨如何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提升历史教学效果。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为期一周的教研活动,每天安排2-3个环节。
2. 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历史教室、多功能厅等。
3. 参与人员:全校历史教师、部分其他学科教师、学生代表。
4. 活动流程:(1)主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时间为2小时。
(2)课堂观摩与研讨:观摩优秀历史课堂,研讨时间为2小时。
历史课堂教学探究方案
历史课堂教学探究方案绪论历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往往偏重于知识点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性。
本文将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提出一种历史课堂教学的探究方案。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
老师可以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关注历史事物,例如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形式,生动地呈现历史事件。
同时,老师还可以引入一些趣味元素,比如历史谜题、历史小故事等,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历史的乐趣。
二、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讨论、开展辩论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例如,老师可以提出一个历史问题,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
通过这样的互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研究历史研究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历史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历史研究项目,比如调查本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或者选择一个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这样的研究,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到历史的探究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鼓励学生开展历史项目历史项目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好方式。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一些历史项目,比如制作历史报告、设计历史展览等。
通过这样的项目,学生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研究和表达能力。
五、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呈现历史信息,比如利用PPT、视频、电子白板等进行教学展示。
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历史资料和学习资源。
六、鼓励多角度观察历史事件历史事件往往具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
中国初中历史学科研究性教案设计案例
中国初中历史学科研究性教案设计案例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学科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历史学科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重要的文化遗产。
历史学科的研究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对他们的历史意识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学科研究的角度出发,设计一套初中历史学科研究性教案。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他们运用历史知识进行研究和探究。
2、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并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历史观和人文素养。
3、使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历史问题,提高历史素养和思想品质。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将从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展开,分别为夏、商、周、秦、汉、三国、隋唐、宋、元、明、清等时期。
2、方法:本教案的教学方法包括小组探究、课堂讨论、电子资源检索、综合整理、展示评价等方式。
具体如下:小组探究:学生将会在教师的指导下组成小组,对所属的历史时期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应该了解所属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为后续的课堂讨论打下基础。
课堂讨论:在小组探究的基础上,每个小组需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汇报给全班同学。
在汇报的过程中,学生可就有关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共同讨论和分析全班同学提出的问题。
电子资源检索:学生需要利用数字资源,获取更为准确的信息。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比如学术论文、新闻报道、历史资料等,对所属的历史时期进行深入研究。
综合整理:在获得丰富的资料信息之后,学生需要对两个历史时期进行对比,分析其之间的关联和差异。
学生的研究应该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
展示评价:每个小组需要对其研究内容进行呈现,学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展示,比如PPT、口头报告、海报等。
学生的展示不仅仅要依靠文字和图表,更要突显创新和个性化。
三、教学过程本教案的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小组的组成和分配。
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包括3-4名学生。
最新初中历史实验导入设计
最新初中历史实验导入设计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培养其历史分析和推理能力。
2. 实验背景历史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可能无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因此,本实验旨在通过导入实验的设计,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研究和思考历史知识。
3. 实验内容本实验将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 导入阶段:引入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情景,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实验设计阶段:设计一系列与历史相关的任务和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历史知识。
3. 实验实施阶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活动,通过参与实践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 总结评价阶段:学生和老师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以促进学生对历史的深入理解。
4. 实验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本实验的效果,我们将采取以下方法:1. 学生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实验的反馈和研究效果。
2. 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将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研究表现。
3. 实验成绩评定:根据学生在实验中表现的情况进行评定,作为实验效果的参考依据。
5. 实验安全措施为保证实验安全,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实验环境安全:确保实验场所的安全和整洁。
2. 实验器材安全:确保实验所需器材的正常运行和使用,防止可能的危险。
3. 学生安全教育:给予学生必要的安全教育,提醒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6. 实验时间计划本实验计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导入阶段:第一周- 实验设计阶段:第二至第四周- 实验实施阶段:第五至第十周- 总结评价阶段:第十一至第十二周7. 实施所需资源为顺利实施本实验,我们需要以下资源:1. 教室和实验场所:提供学生进行实验活动的场地。
2. 实验器材和文具:提供与实验活动相关的器材和文具。
3. 实验指导教材:编写实验指导教材,便于学生和老师的实施和参考。
8. 结束语通过本实验的实施,相信初中生将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思考历史知识,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和推理能力。
初中历史课堂导入策略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导入策略研究导入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引起学生兴趣,准备学生的思维感情和认知因素,为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任务中的重要环节。
一个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一、导入目的和基本要求导入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教材内容,通过巧妙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古代历史中,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导入的策略1.引发兴趣:选择一个有趣的故事、事件或图片作为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发明电话的历史”为例,可以用爱迪生发明电话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提出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并自主探究,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罗马帝国为什么能够征服欧洲大陆?”为例,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罗马帝国的强大之处。
3.运用实物: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让学生根据实物进行观察和猜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以“古代印刷术的发明”为例,可以展示古代木活版印刷术的实物,让学生猜测其作用和原理。
4.观察细节:通过展示一幅图片或者一段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观察细节,进行敏感性训练,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以“长城为什么建得这么长”为例,可以通过展示长城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到长城的险峻和延续性。
5.利用引用:通过引用名人名言或者经典的文学作品等,激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以“古代文明与科技的关系”为例,可以引用孔子的名言“不行舍智”来引导学生思考古代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6.比较对照:将历史与学生生活中的经历进行对比,激发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兴趣。
以“古代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比较”为例,可以让学生对比古代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区别,并讨论其影响。
7.问题反思:通过提出一个具有启示性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反思和思考。
以“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为例,可以让学生思考历史上哪一个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影响最大。
初中历史课堂导入策略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导入策略研究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学习兴趣。
在历史课堂中,如何设计有效的导入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利用图表资料导入图表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资源,它可以直观地呈现历史事件、人物和事物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历史上的图表,如时间轴、地图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图表来获取一些基本的历史信息,从而引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
在讲述清朝时期的贸易活动时,我们可以通过展示清朝时期的丝绸之路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贸易路线,了解不同地区的贸易特点。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观察图表的过程中对历史事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图片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教学资源,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兴趣,引发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思考。
我们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历史图片,如历史场景、历史人物的画像等,让学生观察图片,思考与之相关的历史问题。
在讲述二战时期的抗日战争时,我们可以通过展示中国抗日战争的战斗场景照片,让学生观察战场上的英勇作战场景,激发他们对英雄事迹的兴趣和对历史事件的思考。
实物可以直接让学生接触到历史,感受历史的真实性,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认知。
我们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历史实物,如历史文物、军事用品等,让学生观察实物,了解它们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在讲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我们可以通过展示古代的农具、衣物等实物,让学生亲身接触到古代的生活方式,加深他们对历史的体验和理解。
四、利用问题导入提出问题是导入的常见策略之一,我们可以通过提出一些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在讲述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时,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在世界上有重要的地位?”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并通过讨论和研究,找到答案。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故事是导入的一种常见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在讲述中国古代的三国时期时,我们可以通过讲述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故事,如赤壁之战,让学生了解这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初中历史课堂导入策略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导入策略研究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为后续的学习内容打下基础。
针对初中历史课堂导入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情境导入策略情境导入是通过给学生构建一个具体的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心。
在教授《秦始皇统一中国》一课时,可以通过分发《秦始皇兵马俑》的照片,让学生观察、揣测兵马俑的作用和秦始皇的统一思想。
通过观察和猜测,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思考和探索。
二、问题导入策略问题导入是通过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探索欲望。
在教授《宋代科技与文化的进步》一课时,可以通过提问“为什么南宋时期科技发展得这么迅速?”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生们可以通过讨论和研究找到问题的答案,进而对历史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故事导入策略故事导入是通过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历史的魅力。
在教授《三国演义》一课时,可以通过讲述诸葛亮和周瑜的智斗故事,展示他们的智谋和胆识,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和思考。
通过故事的讲述,学生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历史人物的个性和行为,进而对历史事件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图片导入策略图片导入是通过展示一幅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图片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在教授《五千年来中国的文明之路》一课时,可以通过展示中国历史的时间轴图片,让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演进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学生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从图片中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激发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五、实物导入策略实物导入是通过展示一个具体的历史文物或工具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教授《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一课时,可以通过展示一把古代农具,让学生观察和猜测其作用,引发他们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通过实物的展示和讨论,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和重要性。
初中历史课堂导入策略的研究应注重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引发他们的思考和思维,激发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初中历史课堂导入策略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导入策略研究一、激发学生兴趣中学历史课程不仅应该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形成对历史的兴趣。
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自身的讲述或是相关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历史中一些有趣、新奇的知识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找到与自己生活有关联的点,进一步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以“夏商周”的先后次序分别为三张灯片,先将夏殷商文明分别走马观花地介绍,再以周代“礼乐文化”的繁盛开头,引起学生好奇的讨论,起到引导学生的初步兴趣作用。
历史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采用启示问题、引导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思考。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历史的风云变幻,了解由古至今,史学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引起学生对历史的思考,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例如,教师可以在介绍八旗制度时,要求学生思考,如果在现代社会中还采取军阀制度,是否适用?为何?让其体验到历史中的社会转变,提高横向对比学习的能力。
三、真实情景演示历史是由许多事实构成的,教师可以通过真实情景演示来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的世界。
通过仿真、模拟等方式,让学生置身于当时的世界,并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历史中的人物、事件和文化,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讲授中古时期的士人文化时,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分角色、模拟科举考试等方式,更深入了解科举制度以及重视文化教育的文化氛围,既增强了学生的知识记忆,又激发了他们将了解历史转化为生动的学习方法。
四、启动联想历史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很大,形象概括并不容易,因此可以采用启动联想的方式来协助学生建立相关的背景和认知水平。
例如,教师可以以解剖人体骨骼的方式,比较不同时期的战争装备或是官署建筑,以及对社会制度、人才素质等影响,从而给学生一个全方位感知的局面。
以上就是几种常见的中学历史课堂导入策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合适的导入方式,让学生融入历史的世界,深入了解历史的真实内容。
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还可以帮助学生从中受到历史反思的启示,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和国家感情,最终培养学生的发展环节。
历史课程活动研究方案模板
历史课程活动研究方案二、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课程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变革。
为了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本活动旨在通过研究历史课程活动,探索一种适合学生特点、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教学模式。
三、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优化历史课程教学,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活动内容1. 活动主题: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
2. 活动形式:辩论赛、历史剧表演、历史知识竞赛、历史讲座等。
3. 活动流程:(1)前期准备:确定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分组,准备活动道具和资料。
(2)活动实施:各小组按照活动方案进行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3)活动总结:各小组分享活动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活动实施步骤1. 确定活动主题: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兴趣,确定活动主题。
2. 设计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活动流程、活动评价等。
3. 组织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确定组长和成员。
4. 准备活动道具和资料:各小组根据活动主题,准备相应的道具和资料。
5. 活动实施:各小组按照活动方案进行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6. 活动总结:各小组分享活动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六、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次数、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等。
2. 活动效果:评估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如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历史素养、团队合作能力等。
3. 教学效果:观察活动对历史课程教学的影响,如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气氛等。
七、活动预期成果1. 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得到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
2. 学生的历史素养得到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3.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4. 历史课程教学质量得到优化。
八、活动时间安排1. 前期准备:2周2. 活动实施:2周3. 活动总结:1周九、注意事项1.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课导入设计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奎山教育中心中学部刘宝娟一、课题界定:有效的导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成长经验为最终要素,关照到每个学生的过去、现实与未来,将知识纳入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更有利于实现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新课改理念。
课题研究对象:人教版初中历史教学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导入的任务在于激发、形成并保持或发展学生对所讲内容的兴趣及学生对主题的注意力。
要完成此任务,必须对心理学的构成因素有清楚的认识。
心理学认为: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经常是由无意注意引起来的,而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是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适应于转化时教学的基本原理,要获得成功的开讲还必须遵循教育学原理,教育一定要适应教育对象的年龄、生理、心理、知识水平和智力状况。
适应者便能成功,反之,便是失败。
所以好的导入必须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导入或开讲方法。
当然,还不能忽视美学原理,注重情感转移,教师能使学生的爱恨喜怒在师生之间同步转移,且条理井然,内容丰富,深入简出,具有科学美的审美价值。
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了思维发生、发展的过程、特点和规律,认为新知识的形成乃是连续不断的构成的结果,认识过程存在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
同化是个体(人)把客体(认识对象)纳入主体的图示(认识结构),它是认识的形成;顺应是主体的图示(认识结构)不能同化客体(未知对象),因而引起图示(认识结构)的质的变化,促进主体(人)调整原有图示(认识结构)或创立新的图示(认识结构),这是认识的提高。
从儿童到成人,皮亚杰发现知识的获得不是传统的单向活动,而是同化和顺应的双向活动,从而产生对客体的新的认识。
皮亚杰的心理学发现,对在教学中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并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前提,设计情境,在旧知与新知衔接、认识结构与实际生活结合中引导学生大胆思考,大胆言说的导入呈现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整体构建中学历史课堂导入与课堂教学体系。
新课导入犹如一首歌的前奏曲,它能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感,为一堂课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开头。
古人云:“若起不得法,则杂乱浮泛。
”可见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犹如“凤头,小巧玲珑,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安定学生的情绪,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学习的情境中,起着“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作用。
因此,一个有效的、新颖的、精彩的导入,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初萌的好奇心,心因学生迅速进入本堂课的学习中,还能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掀起学生积极情感的浪潮。
好的课堂导入,必须方法得当,科学有效,避免为了导入而导入。
导入应该和课堂浑然一体,而不是撕裂开来;导入应该和课堂互相交融,而不是泾渭分明。
导入和课堂必须做到科学性和艺术性,融合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2.形成课堂导入形式多样化的有效策略。
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起着组织教学、唤起学生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作用,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之始,教师更应该根据不同的课堂内容、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教育环境,选用对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激励性的导入方式,让教师富有艺术性、激励性的导入语,引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要把握历史课堂的特点,创造多样并且科学有效的导入形式导入课堂。
“导”无定法,切忌生搬硬套。
对于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即使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课堂导入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教学时间段也会有不同的导入设计,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
这需要我们根据所教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具体分析而定。
所以说,导入形式的多样化有助于教师选取恰当的导入方式,而恰当的导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武器。
3.课堂导入的有效性探究。
导入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思维方面的导入,二是知识方面的导入。
导入的成效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导入环节的精心设计,取决于导得“巧”、导得“活”和导得“实”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以新课标为指导,围绕课堂标准的阶段性要求精心设计导入环节。
面对新课标下对教材的内容如何能提纲挈领,富有启发地导入,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关键,其他环节都是围绕这个中心服务的。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
在导入这个环节中做好“点,拨,提”的工作,铺路搭桥,领导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是探讨导入艺术的重要性所在。
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有很多,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位老师都应该根据自己授课的内容、课型、对象、场合以及客观条件随机应变地设计出各种形式的导入方法,切忌不能照葫芦画瓢,生搬硬套,要做到以“情”、“奇”、“疑”、“趣”入境。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探究导入的艺术性,使课堂导入不流于形式,充分发挥课堂导入的作用,促使课堂导入艺术上升到一个新台阶,这样的导入才能适应当今如火如荼的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进的要求,才能使它在教师教学活动的大舞台上充分展现其无限魅力。
四、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而历史是基础的基础。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课更是起着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
教学艺术在于激励学生,引导学生。
教育家第斯多惠就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
”然而,要做到学生乐意听讲,并非易事,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和完善各个教学环节,总结经验教训。
其中,历史课教学导语设计尤为重要,一个成功的导入法,可以马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
让同学们看到精美的置景;又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为整个课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带动历史教师学习和借鉴历史课堂导入的成功经验,结合教学实践,加强对课堂导入原则、功能、方法、类型、技巧性等的研究,积极探索课堂导入的有效策略,不断丰富自身经验,灵活运用技能技巧更好的驾驭课堂,从容施教。
也通过本课题研究,拓展教师的研究平台,提升历史老师教研层次,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带动并促进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引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在《中学历史课堂导入艺术的研究》课题的规划下,拟分层次有计划的开展以下专题研究:1.中学历史课堂导入的功能2.中学历史课堂导入设计的原则问题3.中学历史阅读教学导入艺术的研究4.中学历史习作教学导入艺术的研究5.中学历史口语交际教学导入艺术的研究6.中学历史综合性学习专题教学艺术的研究7.探讨中学历史阶段性教学课堂导入艺术的分层次问题8.中学历史课堂导入艺术的方法9.中学历史课堂导入艺术的有效性研究10.中学历史课堂导入艺术的方法选择探讨六、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研究过程:根据计划安排,本课题研究过程,按照准备、研究、实施以及总结分为三个阶段开展,各阶段的研究情况如下:1.准备阶段(2016年9月----2017年1月):构思、规划、制定出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及各阶段的实施要点,明确本研究的意义及做法。
2.实施阶段(2017年3月——2018年1月)(1)第一阶段(2016年9月——2017年1月)①方案的制定和修改,通过理论学习和观摩示范课,掌握导入的类型和运用的基本要求。
②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深刻理解历史课堂导入技能的意义和作用。
(2)第二阶段(2017年3月——2018年1月)①在第一阶段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根据研究中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研究策略;②课题参与者在自己的教学中实施课题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水平,完成教学案例或反思。
(3)第三阶段(2018年3月----2018年8月)积累有关研究资料和数据,形成初步研究成果。
设计和编制合理有效地课堂的导入教案,并运用于课堂教学。
①分析优秀的案例,并在理解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结构和课程设置目的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导入。
②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导入类型应用于教学之中。
3.总结阶段(2018年8月)整理材料,分析个案,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
研究方法:整理材料,分析个案,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方法:查阅、收集与本研究课题有关的国内外学者专著、论文和资料。
通过学术期刊网、上网搜索等方式查找有关导入设计及相关的文章,了解前人或他们已经做的研究工作,明确研究课题的科学价值,找准突破口,取得更新、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对课堂导入教学情境的研究,是从改善教学情境的质量的角度行的研究。
所以行动研究需要我们将精心设计的导入案例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
深入课堂,观察学生在不同的教学导入方式上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程度,分析课堂内容对导入方式的优化选择问题,记录和整理每一个导入环节和细节,分析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通过反复的案例实验分析,总结一般性普遍性的结论。
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要不断的进行回溯研究,在反思和总结中,大量收集课堂典型导入案例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4..问卷调查法:调查实施课堂导入对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程度,学生对课堂导入的满意程度等情况。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课题研究条件:1.研究者热爱教育科研工作,是学校的史地教研组组长,从事多年年的历史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受学生的喜爱,是学校的历史学科带头人,在学校的校本校研中作出很大的贡献。
曾参加学校的多个课题研究,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和课题研究能力。
2.研究者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比较强,经常尝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有相当多的实践经验,并经常反思,每年都有案例。
3.问题教学法与我校教学特色“点题导学法”研究密切相关,导学案的进一步优化是教研的重点,其中问题的设置成为研究的核心,通过组织大家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可以使问题教学法研究更加深入,现在已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4.教学符合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要求,操作性、可行性强。
学生对问题教学的实验非常感兴趣,参与度强,参与率高。
预期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一份;相关论文一篇;教案集;课件;教学反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