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文明11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认识

——学习贯彻十八大全面落实厅局长会系列谈(1)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仅仅一个月后的2012年12月,国家林业局在京召开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赵树丛局长代表局党组向全国林业系统发出“全面提升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水平,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的号召。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建设生态和民生林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明是人类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化与进步的状态。换言之,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进步、合理成分的积淀,文明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人类社会生存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不同阶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光辉灿烂的文明,人类历史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大文明发展阶段。原始文明经历100万年时间,农业文明有近1万年的历史,而工业文明还是近300年的事。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开始向生态文明迈进,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对工业文明造成生态危机从而危及自身生存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是生产力特别是高科技的快速发展使人类能够更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且更自觉地尊重客观规律的结果。

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专家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2007年,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政治报告,这是继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位一体之后提出的一种新的文明建设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勾画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这是根据我国国情、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做出的战略决策,是治国理念的新发展。它体现了党对21世纪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生态文明的提出,涉及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面深刻变革,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它将通过多种渠道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进行重大的引导和调整。

一般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涵盖了全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全部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绿色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面对最严峻挑战所取得的最伟大进步之一。

从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看,生态文明是一种社会形态,是人与自然共同生息,生态与经济共同繁荣,人、经济、社会与自然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文明。人类文明历程先后出现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正在向生态文明迈进,也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第四文明”。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森林的兴衰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森林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

从文明的横向拓展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相辅相成的一种文明形式,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并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指导、规范作用,对其发展予以“生态化”引导和制约。一方面,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就难以有持续的物质成果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失去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生态文明要求社会的政治行为、经济行为、生活行为应当限制和规范在不破坏人类生存条件的范围内。物质文明主要强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精神文明主要引导人们内心世界的健康发展,政治文明主要促进建立人与人之间正确的社会关系,生态文明则侧重于指向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就以物质(经济)、精神(文化)、政治(社会)、自然(生态)等为维度,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文明体系。

二、生态文明是我国建设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四大建设“五位一体”,辩证统一。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与经济建设是一致的。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尊重和爱护自然,树立生态观念,建立生态保护的政策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相一致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四大建设是相辅相成的,重点在于协调人与自然发展的关系,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四大建设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生态文明是四大建设的重要支撑。生态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所创造的生态成果,如生态环境、生态理念、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等,不仅直接为四大建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而且直接对四大建设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四大建设的重要保证。缺少这种生态基础,违背生态规律,以牺牲生态去追求发展,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无情惩罚。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利用、保护生态,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创造并实现真正意义的经济社会发展。

生态文明是四大建设的创新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

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就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生态文明不仅改造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的是对自然的保护),消除社会不公,使人与人的关系协调发展,而且还把许多新观念、新内容引进四大建设领域,是四大建设的理论升华。

生态文明是对四大建设的“生态化”引导和制约。生态文明并非独立于四大建设之外,而是对四大建设予以“生态化”的引导,规范着四大建设的发展方式和内容,赋予四大建设新的发展思想和理念,确保四大建设的“生态化”、“和谐性”和“可持续性”。事实证明,如果缺少生态文明这种引导和制约,人类的发展就会出现种种不协调的现象,甚至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从而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对如何应对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领域的挑战作了科学而明确的回答,不仅从更广泛的领域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而且形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国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丰富和完善。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这样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体现了生态文明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更体现了我们党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种文化新观念,它以科学发展为主旨,摒弃了长期以来人们所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它告诉人们,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所以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一种平等、和谐的文化价值观念,这种观念的形成会极大地推动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提升。

三、生态文明的结构内容包括五大方面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由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但要做好其本身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更重要的是要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从而形成五大建设,又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观点、方法。从结构内容上看,生态文明包括生态环境文明、生态物质文明、生态精神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政治文明五个方面,五位一体,相辅相成。

一是生态环境文明。培育和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坚持节约资源、改善生态、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近年来,生态产品已走进人们生活,并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生态产品不仅能被一个人、一个家庭使用,而且可以被一个区域、一个国家或全球的任一公众使用,如清洁的空气、美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