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治

合集下载

PH阳性成人急淋预后

PH阳性成人急淋预后
Ani s C 4 gn , 3 te D
P h染 色 体 阳性 成 人 急 性 淋 巴 细 胞 白 血 病
作者单位 302 :0 0。 天津 , 中国医学科学 院、 中国协 和医科 大学 血液学研究所、 血液病医院 通信作者^3 0, P" L 占a L A 5 - 0具有白细胞 0
c rmo o l ert n h o s ma a rai s b o
[ ew r ] ekma y hct, t dl idl i ho sm ; r oi s Lue i l poyc aue A u ; hae h cr oo e Pons ; Ky d o , m i c ; t P l p a m g s
BA So-ag W N 1 二ag Istto H m toy&Bod s s H si l C MS I N u n , G , t . tu f a l h g A i 一 n n i e e o g s l D e e o t , o ia s p a A &P MC Taj 302,hn U ,ini 000C i n a
中华 血液学杂志2 4 月第2 卷第7 CiJ a lo 2 4 o2,o7 0 年7 0 5 期 h H mt, l 0 , f . n e o J y y 5N 0
41 7
・论 著

P 染色体阳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 h 白血病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刘世和 秘 营昌 刘旭平 薛艳 萍 王慧君 卞寿庚 王建祥
无显著相关,D 4 C 3 表达在 P ' L h a L中是一个不良的预后因素 A
【 白血病 , 巴细胞 , 关键词】 琳 急性 ; 成人 ; 费城染色体 ; 预后 ; 抗原 ,D 4 C3 A a s o f t sc t wt pons i ptn wt P crm sm psi au au l po nl i f o a oie i rgoi n i t i h o e iv dl ct y h- y s a r s a d h cs s a e s h h o o o t e t e m b sc ekm a I h-e MI gca g L UX -ig XU a-i W G i u , l t l e i L US i , Yn - n , ai u h h I upn , EY npn g, AN Hu jn -

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1例

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1例
auel podl kma l d, O2 10 6 : 95— 91 c t y hi e e m u i Bo 2O , 0 ( ) 16 17 . o
急性混合细胞 白血 病在 临床上 往往 表现 为髓 淋两 系 同 时或先后受累 , 而且 阳性细胞率都 较高 , h染色体 是慢性 粒 P
急性混合细 胞 白血 病 的住 院患 者 研究 发 现 , 用 D C 采 V P和
DL V P方 案化疗患者 3 0例 , R率 3 . % , D A C 6 7 用 O P方 案 ( 柔
红霉素、 长春 新 碱 、 磷 酰 胺 、 尼 松 ) 疗 1 环 泼 化 2例 , R率 C
4.% , 17 两者 之间 比较差 别无 统计学 意义 ( P>00 ) . 5 。也 有 学者认 为完 全缓解后应尽早行异 基因造血 干细胞移植 , 移 但 植 后复发率仍较 高 J 。 急性混合细胞 白血 病是 一种难 治性 白血 病 , 由于髓 、 淋 两系白血病 细胞 生 物学 行为 的差 异 , 疗 上尽 量 给予 兼顾 治 A ML和 A L的诱导和巩固化疗方 案或加 大原有化疗 方案 的 L 剂量 同时加强支持治疗的力度 , 且对于 P 染 色体 阳性 患者 , h 需尽早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 , 以期减 少 白血病 复发及
细胞 白血病 ( M ) C L 的重要标 志 , 也见 于急性 白血病 、 髓 但 骨 增生异常综合征 、 巴瘤 和骨髓 瘤等其 他疾 病 , 淋 在成 人急 性
粒细胞 白血病 ( ML 的中发生率约 1 , A ) % 而在急 性混合 细胞 白血病 中发生率可 能更低 。 J Lgad等 报道在细胞形态上往往表 现为: M ern A L以 M, 、
[ ]O a a M, 1 d ayA,q a M e a.Ct eec, oeu r 4 w i hT A hn d B Ibl A, t 1 y gnts m lcl o i a

Ph染色体阳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临床分析

Ph染色体阳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 资料 . 20 0 8年 2月至 2 0 0 9年 1 O月 , 院 收治 的 我
2 结

3例 患 者 F B分 型均 为 L A 2型 ;
3 P L 患者 , 例 hA L 其中男 1 , 2例 , 例 女 年龄分别为 2 9岁、 3 岁和4 6 5岁。按文献 诊断标准诊断。所有患者入院后 均行血常规检查 , 行骨髓细胞学检查 , 照 F B诊断标 准 按 A 进行分型。
A LL L- 2型; 免疫学标记均为 B 细胞, . 表达 c D 9 、 D 9 C 1 ; C 7a C 1、 D 0 均表达造血干/ 祖细胞抗原 C 3 、 L —R 2例伴髓 系抗原 D 4 H AD ; 表 达 ; 独使 用 V C L 长春新碱 、 单 DP( 柔红 霉 素 、 环磷 酰胺 、 的松 、 旋 门冬 酰 胺 酶 ) 强 左 方案 化 疗后 均 获 得 完 全缓 解 ( R 。结 C) 论 P A L h L 免疫表型几乎全部为前体 B细胞, 表达造血干/ 祖细胞抗原, 常伴有髓 系表 达, 单独使用化疗亦有较高的 C R
间短 , 和文献 报道相 符 。3例 患 者 , 就诊 时均未 发现 中枢神
第1 疗程获得 C C R,R率 10 33 。其中2例患者在 C 0 %(/ ) R
后巩 固 1 疗程 复发 , 解持 续 时间均 小 于半年 , 1 患者 缓 另 例
在C R后 失访 。
经 系统 白血病 的证 据 , 疗 过 程 亦 未见 中枢 神 经 系统 白血 治


21 0 0年 4月 第 5卷
第 2期
1 5l
P 染色体阳性成人急性 淋 巴细胞 白血病 3例临床分析 h

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的临床特征分析

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的临床特征分析

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的临床特征分析目的比较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淋变的临床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Ph+ALL患者24例和CML急淋变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细胞免疫表型分析结果以及临床疗效。

结果CML急淋变组肝肿大和脾脏肿大比例显著高于Ph+ ALL组(P<0.05或P <0.01)。

CML急淋变组WBC>10×109/L比例显著高于Ph+ ALL组(P<0.05)。

治疗前两组融合基因拷贝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6例Ph+ALL患者治療后达到缓解,Bcr/abl融合基因拷贝数平均(0.4±0.1),10例CML急淋变患者达到血液缓解,Bcr/abl融合基因拷贝数平均(50.1±15.4),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Ph+ALL组CR发生率显著高于CML急淋变组(P<0.05),平均生存率显著长于CML急淋变组(P<0.01)。

结论Ph+ALL与CML急淋变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和不同的遗传性特征。

Ph+ALL诱导完全缓解后,Ph染色体呈阴性,而CML急淋变诱导缓解后Ph染色体仍然存在。

Ph+ ALL完全缓解率高于CML急淋变患者,平均生存时间长于CML急淋变患者。

标签: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细胞免疫表型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起源于白血病干细胞的一种疾病,儿童ALL治疗效果好,预后相对较好。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根据疾病发展过程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及急变期,急变期是其终末阶段。

Ph染色体是CML的标志性染色体,也存在某些ALL中以及少数急性髓系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是ALL常见的不良预后因素,Ph+ ALL占成人ALL的20%~40%,具有耐药率高、易复发和预后差等特点[1-4]。

3例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和实验室分析

3例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和实验室分析

噬T减 少 。患 L
者血 清 中血 小 板 相 关 抗 体 ( A g 含 量 多 增 高 。 P IG)
过高存在血栓形成 的危险 , 故应引起 临床重视 。本 研 究采 用个体 化 剂量 II V G联合 地 塞米 松 治 疗 IP, T
zOmg ( g・ ) 用 3 d 根 据 患 儿 P T变 化 , O / k d 先 , L 调整 M G使用 总量。从疗效来 看 , 3 d疗法 对敏感 患 儿 已
2 .季林 祥 , 杨德光 , 王玫 , 静注丙种 球蛋 白治疗重症特 发性血小 等.
板 减少 性 紫 癜 . 中华 血 液 学 杂 志 ,9 5,6: 5 16 19 1 1 -4 . 4
对 P T的结 合 与吞 噬 ; P T上形 成保 护膜 抑 制血 L 在 L
浆 的 IG或 免疫 复合物 与 P T相 结 合 , P T避免 g L 使 L
本研 究采用 的个 体 化 剂 量 I G联 合 地 塞 米 松 VI 治疗 重症 儿童 IP 不 但 取 得 了满 意 的 临床 效果 , T, 减
1 0d后 P T增 多症 的发 生 率 为 6 (/ 8 , L % 5' ) 明显 低 7 于传统 的大 剂量 II V G联合 糖 皮 质激 素 治 疗 方案 的
发 生率 。
P T和巨核 细胞有 共 同抗原 性 , P T抗 体 同样 作 L 抗 L 用 于 骨髓 中 巨核 细胞 , 导致 巨核 细胞成 熟 障碍 , 巨核 细胞 生成 和 释放 均受 到严 重 影 响 , P T进 一 步 减 使 L 少 。I I 有封 闭 巨噬细胞 受 体 , 制 巨 噬细胞 VG具 抑
8 % ~ 0 的患儿 于起病后 1 0 9% ~6个 月 内痊 愈 , 亡 死

Ph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策略

Ph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策略
1 12 达 沙 替 尼 联 合 化 疗 在 新 患 或 最 低 程 度 预 处 理 的 ..
A L阳性的 A L患者 比 B R—A L阴性 高危的前 B细胞 B L C B
A L患者 预 后 要 好 … 。很 显然 , L 这些 改 善 并 非 只 归 因 于 酪 氨
酸激酶抑制剂一类 , 赖于一个 整体治疗策 略的实行 , 且依 它
1 化 疗 11 诱 导和 巩 固治 疗 .
P 一A L年轻和老年 A L患者中 , h L L 达沙替尼与多种细胞毒 性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 目前正处于 Ⅱ期试验 中 。不依赖 药物的完全缓解率超 过 9 % , 子水平缓 解率处 于 2 % 一 0 分 8 7 %之间。关于治疗毒性 的研究可能没有进行正式的 比较 , 2 但无论是年轻还是老年患者 , 严重不 良事件尤其在诱导过程 中是频繁出现的, 总体来说 它们是易控制 的。在不 同研究 但 中, 缓解持续时间和存活率都 是鼓舞人 心的 , 随访时间仍 但
然较短 。
1 13 达 沙 替 尼 单 一 疗 法 在 达 沙 替 尼 诱 导 治 疗 中 , 在 .. 对
院的 1 8岁以上 , 包括 所有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评 估 的完全缓 解 的患者 , 按
7m// 0 gd 2次 , 1 , 共 2周 在最初 的 4周 内联合给皮质激素 。 随访时间依 旧较短 ( 中位时间 1 . 12个月 ) 结果分 析因最初 ,

的总存活率在 3 %和 7 %之间。尽管通过对在相同化疗 中 6 6 加入或不加伊马替尼的回顾性对照研究 , 常规化疗 中加入伊 马替尼的优越性 已经 被 强 烈 证 实, 以伊 马替尼为基 础 的 但
疗法对长期 生存率的影响很难评价 , 因为很多患者在第一次

成人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研究进展

成人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研究进展

差 。 管年轻 患 者诱 导化 疗 C 尽 R率 达 6 % ~9 %t4 与 不伴 0 0 卜, , 有P h染 色体 的 A L相 当或 略低 . C L 但 R持 续 时间仅 为 9~1 6 个月。 复发率 高 , 长期 生存 率不足 1 % ~2 %。大剂 量强烈化 0 O 疗 可以最 大限度 地 降低 体 内白血病 细胞 负荷 , 高 C 提 R率 . 延 长C R持 续 时间 , 为造 血 干细胞 移植 创造 机会 。 长期 生存 率 但 并无 明显改善 。MD A esn肿瘤 中心应 用 hp rV D方案作 . dr o y eC A
A L 目前 的研 究 进 展 作 一 综 述 。 L
C 率相 似 ,分别 为 6 . R 9 %和 6 . 8 41 %;在 6 2例 C 患者 中, R 表 达 P9 10的长期 无病 生存 率 为 2 %, 7 而表 达 P l 2 0患者 则为 0 。
该研 究认 为 P 9 10有 可能是 影 响 P +A L长期无 病 生存 和总 h .L 体 生存的 独立 良好预后 因素。表 达 P 9 10或 P l 2 O对 P +A L h .L
21 传 统 化 疗 与 强 烈 化 疗 成 人 P +A L单 纯 化 疗 预 后 极 . h .L
常 [4, 一 、 8 + + e( 2 t9 2 ) + 1 9P异 常 、 高倍 3]如 7 + 、 x、 dr 2 )( ;2 、 2 、 - 超 体 ( 色体数 >5 ) 8 、 8 染 0 、p + q及一 p等 。 去认 为 , 7 过 与单纯 P h染 色体异 常相 比,如 同时伴 有 附加 染 色体 异常则 完全缓 解( R) C 的持 续时 间及 总体 生存 时 间缩短 。 而近 年来一 些文献 显示 , 然

苯中毒致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报告

苯中毒致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报告

C 3 、 H A — D 阳 性 , C 2 表 达 弱 ,cg D4 L R D0 IM、 s M 等 均 阴 性 ,原 始 B 淋 巴 细 胞 群 占 总 数 约 I g
( 3 ;q 1 。尿 常规 、肝、 肾功 能 正 常 ,肺 部 q4 l )
C 、心 电 图正 常 。 T
7 .% ,提示为普通 B— L 。骨髓 M c al 68 AL br b 融合 /
患者男性 ,4 6岁 , 自 20 03年 1月 一 0 8 2 体格检 查 20
年 6月 ,在某 公司喷 漆房从 事 打磨 、油 漆工 作 。几 双下颌 下 、颈部 、腹 股沟及 左锁 骨上 可及 多枚 肿 大 年来 患者操 作 位苯 浓 度 ,除 20 05年 短 时 间 接 触 浓 淋 巴结 ,质 地 中、边界 清 、无 触 痛 ,咽 部稍 充血 , 度 (T L <06~1m / SE ) . 4 gm ,时 问加 权 平 均 浓度 左 侧扁桃 体 Ⅱ度肿 大 ,心 肺 检查 无殊 ;肝 肋 缘下 4
2 .1 m 1。 5 T I

事发 后对 患 者所 用 清 洗液 ( 蕉 水 ) 占 7 . % ,细胞 体 积 1 香 85 0~1U 5 M,外形 圆 ,胞浆 量
进 行 了苯浓 度测定 ,该香蕉水 含苯 2 . %。 13
尚丰富,胞核圆形 ,有凹陷切迹 ,核染色质细致点
患者平 时工作 时佩带 3 0 1全 面罩送 风过 滤 状 ,有核 仁 1~2个 ,但 不 清 晰 ,其 他 各 系 相对 受 60 M 式 呼吸器 ,清洗工 件 时佩 戴 3 系列 头 罩长 管 供 抑 制 ;骨髓 象符合 A L MH L ,形 态学 似 L ;抗原表 达率 2
中图分类号 :7 37 R 3.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7— 9 12 1 )3—0 3 0 10 0 3 (0 0 0 0 8— 2

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周晨燕朱易萍母得志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 610041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性疾病。

随着儿童ALL (cALL)治疗水平的提高,儿童ALL的疗效已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完全缓解(CR)率在95%以上,长期生存率达80-85%,但Ph+ ALL一直是儿童ALL治疗失败的主要问题,它限制了儿童ALL疗效的进一步提高[1]。

1.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Ph染色体是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 Nowell等在1960年发现并命名的,是由于9号和22号染色体发生平衡易位,导致位于22号染色体上的BCR基因和来自9号染色体上的c-ABL原癌基因发生异常融合而产生BCR/ABL融合癌基因,编码一个分子量为210Kd的大分子蛋白,称p210BCR/ABL(简称p210)[2]。

由于在BCR 基因上断裂点位置不同,形成的BCR/ABL蛋白分子量仅为185Kd,称为p185BCR/ABL(简称p185, 或p190)。

他们均属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因可自身磷酸化而具有持续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在体外可使细胞发生肿瘤性转化[3]。

Ph染色体最早在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中发现,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的标志性染色体,见于约 98%的CML患者。

随后,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亦发现Ph染色体。

成人约20-30%的ALL患者Ph阳性,50岁以上者高达50%以上。

儿童ALL中约2%~5%患者Ph阳性[4]。

伴有(9;22)/BCR-ABL异常的ALL是临床预后极差的一种白血病。

在儿童中,Ph+ ALL以年长儿为多,且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贫血较少,形态学分型多为L型,免疫学表现主要为B系 ALL,其原始淋巴细胞经常共表达髓系抗2原,伴有CD34表达是一个预后不良的表现[5]。

Heerema等报道在儿童 Ph+ ALL中超二倍体(>50)的发生率为13%,具有超二倍体的染色体核型常常提示预后良好[6]。

贝林妥欧单抗在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贝林妥欧单抗在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贝林妥欧单抗在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袁茜1,赵娟1,刘宁1,席亚明21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730000;2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摘要: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ALL,目前治疗主要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化疗为主,耐药后复发患者预后较差。

贝林妥欧单抗是靶向CD19+ B淋巴细胞和CD3+ T淋巴细胞的双特异性抗体,在初诊、复发难治以及微小残留病阳性的Ph+ ALL治疗中效果均较好,尤其是在出现TKI耐药的复发患者以及耐受能力较差的老年患者中优势更加明显,且不良反应安全可控。

目前贝林妥欧单抗治疗Ph+ ALL 相关的大样本研究较少,其具体机制及最佳用药方案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贝林妥欧单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微小残留病;费城染色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17.021中图分类号:R5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17-0083-04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ALL的一种常见类型,具有高度侵袭性,其编码的BCR-ABL融合基因可以激活酪氨酸激酶活性,通过MAPK/ERK、PI3K/AKT/mTOR及STAT等多种信号通路引起肿瘤细胞增殖,预后远差于Ph阴性患者[1]。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化疗能够显著改善Ph+ ALL患者的预后,使用该方案后完全缓解(CR)率可达91%~98%,5年总生存(OS)率可达50%,但最终多数患者因耐药导致复发,多次复发后5年OS率下降至10%,且治疗失败后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有限,预后较差[2]。

贝林妥欧单抗作为首个同时靶向CD19和CD3的双特异性BiTE抗体,在Ph+复发/难治性(R/R)或微小残留病(MRD)阳性ALL中均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其药代动力学参数不受年龄、性别、体质量、疾病状态和肌酐清除率的影响,连续静脉输注可维持血药浓度[3]。

Ph染色体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诊断

Ph染色体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诊断

Ph染色体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诊断作者:于萌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34期于萌(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驻马店 462000)摘要:目的探讨Ph染色体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诊断意义。

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由我院血液科收治的24例成人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和10例慢粒急淋变患者为研究对象。

使用改良的染色体显带技术对患者的Ph染色体进行检测,回顾性分析34例患者染色体核型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

结果使用改良的染色体显带技术对3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Ph染色体的检测,检测出25例患者的ph染色体呈阳性,总检出率为73.5%,其中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16例,检出率为66.7%,低于慢粒急淋变患者90%的检出率,两者在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染色体显带技术对Ph染色体进行监测,其检出率高,对ph染色体有一定的灵敏度,可作为临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关键词:ph染色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中图分类号:R73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a)-0210-01近年来,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报道,特异性Ph染色体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遗传学特点,在幼儿阶段,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出现的概率大约为3%~5%,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人发病的概率就达到了20%~30%,在50岁以后,其概率高达50%以上。

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被全世界一致认为是由多种基因联合参与,并共同作用所致。

因此,为探索Ph染色体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诊断意义,我院对3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Ph染色体进行染色体显带技术检测,旨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由我院血液科收治的24例成人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和10例慢粒急淋变(CML-BP)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17~58岁,平均年龄(31.5±6.6)岁;急性白血病的FAB分型为L1型20例,L2型14例;其中处于缓解期的患者共15例。

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BL激酶区突变患者的临床、分子遗传学特征和治疗选择要点

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BL激酶区突变患者的临床、分子遗传学特征和治疗选择要点

less favorable prognosis.Currently.allo—HSCT iS the only method
that has the potential of elongating life expectancy,but the utility of second—generation TKI during relapse does not necessarily have
【Abstract】
therapeutic
Objective
To
clarify
the
clinical,cytogenetical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of Ph+ALL patients with ABL kinase domain mutations(ABL—KDMs).and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combined with
Ph+ALL patients.Mutation types showed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which remarkably affected patients’prognosis and survival.T3 1 51 and E255K mutations account for more than half of all cases.characterized by
DOI:10.3760/cma.j.issn.0253—2727.2016.02.004 作者单位: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汀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血液学协同创新巾心 通信作者:吴德沛,Email:wudepei@medmail.com.cn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
一、概述
说到白血病,相信大家所有人都是很吃惊的,因为在大家的心里都感觉此病就是癌症,是治不好的。

也确实白血病放松以后,也真的是给患者和患者的家庭带来严重的伤害,白血病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血液疾病,治疗难度很大,很多人都认为它是一种不治之症。

白血病分为很多种类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就是很常见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案。

二、步骤/方法:
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首先是需要做化疗,这种治疗方法在白血病的治疗中是比较常见的,一般是采用化疗药物注射到患者体内,杀死恶性细胞,这样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很好的控制患者的病情,减少癌细胞的扩散。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第二种治疗方法就是药物疗法。

大家也都知道,中医博大精深,也有一些治疗白血病的药物,不过因为中药通常发挥疗效要慢,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应该在后期的巩固治疗中使用,中药也是患者进行巩固治疗的最先选择。

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后一种治疗方法就是做骨髓移植。

目前骨髓移植是治疗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好的方法,不过这种治疗方法有很大局限性,只能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而且要想找到跟患者相匹配的骨髓也很困难,治疗费用特别的昂贵,还有骨髓移植后的排异反应,也是在做手术时候应该考虑的。

三、注意事项: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治疗时一定要满怀信心,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另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适当的进行一下锻炼,最好做些舒缓的运动,不要太剧烈,这样也是有利于治疗的。

格列卫治疗Ph +的急性白血病5例疗效观察

格列卫治疗Ph +的急性白血病5例疗效观察

血象和染 色体均正常 , 现仍存活。急性 B淋巴细胞 自血病患 者人院时骨髓 染色 体培 养未见核 分 裂, 给予 V L D P和 E MA 等方案化疗 , 复查骨髓 染色体核 型仍 异常 , 骨髓 细胞 学示急
淋复发 , 加用格列卫 4 Om / O g d联合 V L D P方案 , 月后骨 2个
血病 ( ) M 1例 , 急性混合 细胞 白血病 2例 , 治时骨髓染 色 初
体均提示 P 。 h
治疗与结果 : M 患者起病 时骨髓 染色体 核型 :6 X t 4 , X,
( ,2 ( 3 q 1 , 9 2 ) q4,l ) 单用 格列 卫两 个月 后血 象完 全恢 复 正 常, 4个月复查骨髓染 色体核 型为 4 , X, 6 X 后行异基 因外 周 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 术后继续 服用格列卫 两个 月 , 多次 复查
白血病细胞免疫分型等确诊 。其 中急性非 淋巴细胞 白血病
( 1例 , M) 急性 B淋 巴细胞 白血病 1例 , 急性非 淋 巴细胞 白
讨论 :h 色体是 由2 P染 2号和 9号 染色体长臂 易位 所形 成的一种异常染色体, 在分子水 平上累及 9 3 q 4的 A L原癌 B
基因和 2 q 1的断裂点丛集 区基 因, 者形成 B R A L融 2l 两 C —B 合基因 , 有增强酪氨酸激酶 活性 、 促进 细胞增殖 的作用 。格
单用 格列卫治疗 , 2例骨髓象 获完 全缓解 , 1例部 分有 效 ; 1 例格 列卫联合化疗骨髓 象获缓解 ; 1例无效。表明格列卫 治 疗 P 的急性 白血病近期疗 效显著 , 良反 应小 。2例采取 h 不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 为治疗提供 了时机 , 中 1例 缓解后未 其

伊马替尼治疗初治Ph阳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伊马替尼治疗初治Ph阳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December 2012,Vol.24,No.12・1366・作者单位:325000浙江省温州,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通信作者:俞康,Email:yukang62@伊马替尼治疗初治Ph 阳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金珍琳,梁彬,俞康【摘要】目的探讨伊马替尼联合化疗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 )治疗初治Ph+成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Ph+ALL )的疗效及转归。

方法采用伊马替尼联合VDCP 或VP 方案诱导化疗12例Ph+ALL 患者,完全缓解(CR )后伊马替尼联合化疗进行巩固及维持治疗,3例患者CR 后行allo-HSCT 。

结果12例患者诱导化疗第1疗程后获CR 10例,部分缓解(PR )2例,2例PR 患者继续诱导化疗最终获得CR ,中位随访时间14.8个月,中位CR1时间10.1个月。

共7例患者获得完全的分子生物学缓解(mCR ),BCR/ABL 转阴率为58.3%;共有7例患者复发,均已死亡;3例患者allo-HSCT 后,2例目前仍缓解,1例复发死亡。

结论伊马替尼联合化疗能够使Ph+ALL 患者获得较高的CR 率和BCR/ABL 融合基因转阴率,但其持续缓解时间仍较短,并存在较高的复发率,生存期短。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伊马替尼;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化疗doi:10.3969/j.issn.1671-0800.2012.12.024【中图分类号】R733.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800(2012)12-1366-0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是临床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成人ALL 患者中有20%~30%出现Ph 染色体,患者预后极差,长期生存率低。

伊马替尼是一种强力的选择性BCR/ABL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Ph+ALL 以来,大大提高了Ph+ALL 患者总体生存率,取得较好疗效。

成人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护理措施

成人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护理措施

2
骨髓抑制:监测血象,预防 感染,必要时使用生长因子
3
肝肾功能损伤:监测肝肾功 能,调整化疗药物剂量,必
要时使用保肝保肾药物
4
过敏反应:及时停药,使用 抗过敏药物,密切观察病情
变化
康复与随访
康复指导
定期随访:患者需要定期到 医院进行随访检查,以便及 时发现病情变化。
心理支持:患者需要保持良 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家属和医护人员也需要给予 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
评估患者的意 识状态、精神 状态、疼痛程 度等
观察患者的皮 肤、黏膜、出 血情况等
评估患者的营 养状况、水电 解质平衡等
观察患者的并 发症,如感染、 出血、血栓等
评估患者的心 理状况,如焦 虑、抑郁等
治疗护理
化疗护理:监测药物反应,预 01 防感染,保持口腔清洁
骨髓移植护理:预防感染,监 02 预防与处理
保持清洁卫生:定期 清洁消毒病房,保持
室内空气流通
监测体温:定期监测 体温,及时发现感染
迹象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 手,避免交叉感染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
合理使用抗生素
及时处理感染:一旦 发现感染,及时报告 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出血预防与处理
01 预防措施: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避免使用 抗凝药物,避免剧烈运动
02 处理措施: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出血部位和程 度采取相应措施,如压迫止血、输血等
03 预防措施: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口腔溃疡, 避免使用硬质牙刷
04 处理措施: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出血部位和程 度采取相应措施,如漱口、使用口腔凝胶等
化疗相关反应处理
1
恶心呕吐:使用止吐药物, 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油腻食

成人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KI耐药分子特征及早期诊断研究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成人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KI耐药分子特征及早期诊断研究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预后评估
Ph+ ALL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分期、基因突变情况、治疗方式等。一般来说,年轻患者、早期患 者、无复杂核型异常患者以及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
03
TKI耐药分子特征研究
TKI耐药机制Βιβλιοθήκη 讨TKI耐药细胞株的建立通过长期暴露于TKI药物,筛选并建立耐药细胞株,用于研究TKI耐药的分子机制。
性。
临床指标
一些临床指标如治疗反应不佳、 疾病复发等也可以作为早期诊断
TKI耐药的参考。
结果讨论与意义阐述
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
通过深入了解TKI耐药的分子特征,可以为 患者制定更加个体化的治疗策略,避免不必 要的药物使用和副作用。
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
对TKI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靶点 和治疗策略,为克服耐药提供新的思路。
Ph+ ALL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包 括血常规、骨髓穿刺涂片、流式细胞术等;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等。
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
治疗方案
Ph+ ALL的治疗主要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化疗是基础治疗手段,常用方案包括诱导治疗、巩固治 疗和维持治疗等。靶向治疗主要针对BCR-ABL融合基因,常用药物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免疫治疗包括 CAR-T细胞疗法等。
免疫学检查
02
03
细胞遗传学检查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检测白血病 细胞,但特异性不高,易出现假 阳性或假阴性。
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等技术检测 染色体异常,操作复杂,耗时长 。
新型生物标志物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基因突变检测
利用二代测序等技术检测基因突变,提高诊断准确性 和敏感性。

ph样ALL治疗方案

ph样ALL治疗方案

Ph样ALL治疗方案引言Ph样(Philadelphia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指白血病细胞中存在t(9;22)(q34;q11)染色体易位。

这种易位产生了BCR-ABL融合基因,该基因编码一种酪氨酸激酶。

Ph样ALL的治疗方案需要针对BCR-ABL融合基因的抑制进行设计。

本文将介绍一种可行的Ph样ALL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1.靶向治疗: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来抑制BCR-ABL融合基因。

–Imatinib:是一种首选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BCR-ABL融合基因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剂量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疗效进行调整。

–Dasatinib:是另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用于无法耐受或对Imatinib治疗无效的患者。

其机制类似于Imatinib,但对BCR-ABL融合基因的抑制效果更强。

2.化疗:使用多种化疗药物来消灭白血病细胞。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一种广谱抗生素,可用于治疗感染相关的并发症。

–甲氨蝶呤:可用于减少DNA合成和细胞分裂,以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帕奥氮胺:是一种抗代谢药物,通过抑制白血病细胞的代谢活性来达到治疗效果。

3.骨髓移植:在化疗后进行,用于替换患者自身的白血病骨髓细胞。

–供者选择:通常选择一个HLA相匹配的供者进行骨髓移植。

供者可以是一个亲属或无关的骨髓干细胞捐献者。

–移植前处理:使用高剂量化疗和/或全身放射疗法来清除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和供者的免疫系统。

–移植过程:将供者的骨髓细胞注入患者体内,使其重新恢复正常造血功能。

监测与随访对于Ph样ALL患者,良好的监测和随访非常重要,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早期发现并处理任何复发或并发症。

- 化验检查:包括完整血液计数、骨髓穿刺检查等,用于监测患者的血象和骨髓状况。

- 分子监测:通过定量PCR或其他分子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水平,判断治疗的效果。

- 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PET-CT扫描等,用于发现任何可能的癌细胞扩散或转移。

Ph+急性淋巴细胞

Ph+急性淋巴细胞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五十七分。
4.干细胞移植
4.1 清髓性异基因干细胞移植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似乎减少复发风险而未增加TRM,但 严重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增加TRM风险而未减低复发风险。因此, 存在广泛的CGVHD的患者有较好的生存(P=0.0217),而 Ⅲ到Ⅳ级急性GVHD生存较差(P=0.0023)。联合供者淋巴细胞 输注(DLI)和隔离位,耐受较好,但疗效短暂;DLI可与二代 TKI联合,如尼罗替尼,尚需积累数据。
难治复发患者治疗的探索性研究显示,长春新碱地塞米松小剂量化疗联合大剂量伊
马替尼(800/天)在年龄大于55岁患者中有很好的前景,90%以上的患者可获 得CR。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五十七分。
1.诱导和巩固治疗
1.2 老年患者含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方案的应用
鉴于伊马替尼良好的抗白血病疗效和耐受性,已被作为是 Ph+ ALL年长患者的Ph+ ALL一线诱导治疗的组成部分。目前的主 要问题是获得性伊马替尼耐药和缓解后化 疗的毒性。
面临难题:1)快速发生的对TKI的耐药; 2)Ph+ ALL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部分患者无法进行allo SCT。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五十七分。
疾病分布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日:疗 2、维持治疗 3、针对CNS的治疗 4、干细胞移植 5、微小残留病的临床意义 6、儿童Ph+ ALL患者的治疗 7、TKI耐药机制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五十七分。
化疗 VS 化疗+干细胞移植
GMALL Study 05/93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五十七分。
4.干细胞移植
另有研究显示,伊马替尼诱导治疗后不行allo SCT,OS和DFS与SCT相似。 MDACC最近的资料显示移植仅在OS上有一定优势。未来将探讨二代TKI能否取得相 同或优于SCT的效果,尤其是在TRM高风险的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治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03-04发表评论分享
Ph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成人ALL的常见类型,带有标志性遗传学异常,即t(9;22)(q34;q11)染色体易位及BCR-ABL融合基因。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问世前,该病易复发、缓解期短、预后很差。

近10年来,随着TKI的应用,Ph+ALL的疗效显著改善。

多个临床试验结果显示Ph+ALL 治疗中引入TKI,完全缓解(CR)率提高至90%~100%,总生存率达40%~60%。

TKI的应用使Ph+ALL缓解时间延长,从而使更多的Ph+ALL患者获益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

同时TKI的应用使患者在移植前肿瘤负荷更低,缓解质量提高,减少移植后复发。

对于老年患者,TKI的引入使得老年Ph+ALL化疗强度降低,例如TKI联合皮质激素、长春新碱,在治疗不良反应下降、耐受性提高的同时提高CR率、延长生存,疗效得到显著改善,从而使得老年Ph+ALL疗效优于其他老年ALL,反而从预后很差的类型转变为预后相对较好的类型。

作为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典范,伊马替尼改变了allo-HSCT在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治疗模式中的地位,但是在Ph+ALL的治疗模式中,于CR1期进行allo-HSCT仍是一线标准治疗方案。

在目前治疗模式的基础上如何利用现有药物和诊治手段进一步提高疗效是我们探索的方向。

一、二代TKI在Ph+ALL治疗中的前景
二代TKI均较伊马替尼更为强效,尤其是达沙替尼具有同时抑制酪氨酸激酶和SRC激酶以及能透过血脑屏障的特性,理论上在Ph+ALL的治疗上可能比伊马替尼更具优势。

二代TKI对于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部分Ph+ALL患者有效,但是对于初诊Ph+ALL 患者,与伊马替尼已获得的良好疗效相比,二代TKI并未在CR率和生存率上体现出显著优势。

然而,二代TKI相较伊马替尼能够更快地获得分子学反应,目前有初步证据显示更早达到并维持BCR-ABL融合基因阴性的初诊Ph+ALL患者呈现出更好的长期生存趋势,这有可能是二代TKI进入Ph+ALL一线治疗的前景所在,但无疑尚需要更多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支持。

另外,尚需评估不同TKI联合化疗的不良反应谱,确定最佳剂量,尽量减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

二、Ph+ALL的移植选择
Allo-HSCT在Ph+ALL治疗中最具优势,但并非适用于每个患者。

对于老年或全身状况欠佳的Ph+ALL患者,减低剂量预处理(RIC)allo-HSCT也是一种选择,首先移植相关死亡率(20%~30%)在可接受范围。

其次有几个临床试验比较清髓和非清髓allo-HSCT,结果显示在ALL患者,不同预处理方案与无白血病生存期之间并无显著关联。

TKI整合入Ph+ALL的治疗中后,缓解质量得以提高,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再次引起关注。

EBMT分析了1996至2010年auto-HSCT治疗Ph+ALL患者的资料,提出了经TKI 治疗达到分子生物学阴性联合auto-HSCT治愈患者的可能性。

我院目前有部分患者在TKI 联合化疗达到BCR-ABL融合基因阴性后进行auto-HSCT,3年总生存率约70%。

三、复发和耐药Ph+ALL患者的治疗
复发和耐药仍是制约Ph+ALL疗效进一步提高的瓶颈,最常见的原因是BCR-ABL突变,约1/3的Ph+ALL患者初诊时即存在BCR-ABL突变的亚克隆,BCR-ABL突变也可以是在TKI治疗的选择压力下出现。

因此不难理解Ph+ALL复发时常伴T315I突变,尤其是之前接受二代TKI治疗的患者。

T315I突变出现后约半数患者同时出现血液学复发,其余患者1~3个月后出现血液学复发。

伴T315I突变的Ph+ALL预后很差,体外实验证实对T315I突变有效的三代TKI——ponatinib在Ⅱ期临床试验中也对伴T315I突变的CML、Ph+ALL患者显示出抗白血病作用。

近年来有研究显示TKI与α干扰素联合具有协同的抗白血病作用,两药联合可以获得更深层次的分子学缓解。

有学者报道α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克服了T315I突变的CML患者耐药,取得了长期分子学缓解。

另外,还有许多非TKI类的药物也有可能改变复发难治Ph+ALL的预后,例如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flavopiridol)、单克隆抗体(CD19-CD3双抗体blinatumomab、CD22单抗inotuzumabozogamycin)、细胞治疗(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R-T)等,均显露出初步疗效,尚待更多的临床试验证实。

四、Ph+ALL治疗反应的监测
疾病治疗的规范化不仅体现在诊断与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系统规范的监测与评估也是其中的必要组成部分。

CML慢性期的TKI治疗是很好的例证,目前结果显示使用伊马替尼治疗的CML慢性期患者,用药3个月时的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水平可以有效预测远
期无病生存和总生存;争取尽早获得更深层次的分子学反应(如主要分子学反应),预示着疾病可以得到长期稳定的控制。

由于检测方法不同、检测试剂各异,各个医疗机构之间的CML相关基因检测结果不能互认,因此出现了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Q-PCR报告的国际标准化数值。

BCR-ABL融合基因实时定量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是目前用来监测Ph+ALL微小残留病的常用手段,但与CML患者不同,Ph+ALL治疗中BCR-ABL融合基因的定量PCR检测结果对预后的意义尚不明确。

然而,治疗过程中连续监测BCR-ABL融合基因的变化有可能提示改变治疗策略的时机,另外有研究提示在TKI联合化疗治疗3个月时BCR-ABL水平低于10-3的Ph+ALL患者呈现出长期无病生存的趋势。

因此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的Q-PCR结果将在Ph+ALL治疗中的预后意义日益明确、在其规范化治疗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因此,势必要使不同临床中心的结果具有可比性,最终与CML一样达到实验室的国际标准化。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染色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