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单元检测(十二)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十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十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课时检测(十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如图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在1932~1941年秋三军阵亡将士统计表》中关于1军的部分内容。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体现了中国人民为正面战场的抗战做出了重大牺牲②印证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抗战即已开始③粉碎了日军发动全面侵华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④折射出了东北抗日联军在日寇后方抗战的悲壮艰苦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选C正面战场是国民党正规部队在全面抗战爆发后进行的大规模战争,①不符合;从名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在1932~1941年秋三军阵亡将士统计表》中可知,“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抗战即已开始,②正确;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发动全面侵华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③不符合;东北抗日联军阵亡将士的统计表折射出了东北抗日联军在日寇后方抗战的悲壮艰苦,④正确,故C项正确。

2.如图中蒋介石的言论反映出国民政府()B.与中国共产党争夺抗战领导权C.力图削弱中共的政治实力D.联合中国共产党力量共同抗日解析:选D1937年2月尚未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故A项错误;根据“开放政党政治”“与共党代表谈组织事”等信息可知是在探讨国共合作事宜,并非争夺抗战领导权,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意图,并非削弱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力,故C项错误;根据“妥协内外各方,专力对倭”“与共党代表谈组织事”等信息可知国民政府希望联合中国共产党力量共同抗日,故D项正确。

3.(2018·扬州期中)这是一幅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对敌作战的木刻漫画,下列对其寓意的解读错误的是()A.毒蛇象征着邪恶的侵华日军B.剪刀喻指出击平汉路的八路军C.反映正面战场抗战的战术特点D.鼓舞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决心解析:选C漫画中平汉路破袭战是为了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牵制日军南下的一次突击战役,显然是敌后游击战的战略特点,它不属于正面战场的作战,故C项错误。

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 第12练 Word版含答案

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 第12练 Word版含答案

[训练目标]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内容、影响;中国战败的原因。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性质;《辛丑条约》的内容、对中国的危害。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小题精练1.(2016·高邮二模)下图显示了19世纪后期中日海军编制。

两国海军编制的差异()A.为东亚国际格局变化埋下伏笔B.源于近代化指导思想完全不同C.表明中国比日本更重视制海权D.证明中国海军的建制更为先进2.(2016·扬州三模)美国报纸对甲午战争的报道:日本在朝鲜的作为将有利于整个世界,日本一旦失败,将令朝鲜重回中国野蛮的统治;美国公众毫无疑问地同情日本,认为日本代表着亚洲的光荣与进步。

这表明当时()A.日本得到美国的舆论支持B.美国政府支持日本侵略朝鲜C.日本与美国在利益上是一致的D.中国在舆论上没有开展宣传3.两江总督刘坤一等就某一重大事件电奏清政府:“(若)辽、台并失,(则)南北皆危,并恐各国从此生心,后患不堪设想……现在各军械略齐,兵勇锐气可用,似不可听其恫吓之言,为此迁就之计。

”这表明()A.《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重大危害B.有识之士反对中国与日本屈辱议和C.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在当时已不可避免D.清政府在和或战问题上仍举棋不定4.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在此以后”的“此”是指()A.《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B.《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C.《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设厂D.《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5.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

此条约名称和“保全政策”的内涵是()A.《南京条约》取得领事裁判权、租界等特权B.《北京条约》将侵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C.《马关条约》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D.《辛丑条约》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6.(2017·淮安调研)《辛丑条约》规定:“诸国人民被戕害、凌虐之城镇,五年内概不得举行文武各等考试。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检测(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检测(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检测(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10分)(2018·徐州质检)康熙帝认为“民为邦本,必使家给人足,安生乐业,方可称太平之治”。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果相机徐图,则贼(指台湾的郑氏政权)何时可尽灭乎!夫师行既劳,民力亦重困。

若能一举而贼速灭,地方速平,则大兵自无野处之苦,而民困亦可甦(同“苏”)矣。

——《康熙起居注》材料二近据甘肃巡抚刘斗等合词奏称,莫洛有益地方,兵民数千哀求代题留任。

又据西安等处乡约百姓赵琏等称,莫洛、白清额实心实政,老稚感悦,保奏留任等语。

朕思简用督抚,原欲其绥辑地方,爱养百姓。

今莫洛……俱著复原官仍留任,以后著意殚心供职,以副朕宽宥任用之意。

——《圣祖仁皇帝(康熙)御制文集》材料三强调君主对民的责任与义务是民本思想中最有意义的一点。

康熙皇帝就经常告诫自己:“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时不谨,即贻千百世之患。

”他谨慎地履行政务,目的在于使万民无忧、皇权稳定。

然而,这种政治责任是建立在君主的道德自觉上的。

——张文英《康熙时期对“舆情”的使用及其研究》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康熙帝解决台湾问题的策略及其目的。

(3分)(2)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留任莫洛等官员的理由。

(3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康熙帝的执政理念并作简要评价。

(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若能一举而贼速灭,地方速平”归纳;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则大兵自无野处之苦,而民困亦可甦(同‘苏’)矣”概括。

第(2)问,据材料二四句话分别概括归纳即可。

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前三句话总结概括;第二小问,据材料三“这种政治责任是建立在君主的道德自觉上的”得出康熙具有较高的政治责任感和道德自觉性,以民为本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但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答案:(1)策略:迅速收复台湾(速战速决)。

目的:避免军队劳顿;减轻民生疾苦。

(2)理由:同僚认可;莫洛等实心为政;百姓拥戴(顺应民意);康熙帝的执政理念等。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八 罗马法 含解析 精品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八 罗马法 含解析 精品

课时检测(二十八)罗马法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有学者评价古罗马某部法律时指出,“几乎所有残存的文本看起来都具有土生土长的特点,这同留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

”据此推断这部法律()A.巩固了罗马帝国统治B.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C.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D.主要是维护平民利益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土生土长的特点,这同留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可判断这部法律是《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虽然基本上仍是按旧有习惯法制定,还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但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有利于保护平民利益,故C项正确,D项错误。

《十二铜表法》产生于罗马共和国时期,属于公民法,A、B两项错误。

2.《新全球史》写道:“罗马人大约在公元前450年开始了成文法的传统,他们颁布《十二铜表法》作为共和国早期公民的基本法律。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是法制的进步,它的颁布意味着() A.主要司法程序有法可依B.罗马法已发展到完备阶段C.公民可以解释法律条文D.罗马法已适用于帝国全境解析:选A《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使得司法程序有法可依,故A 项正确。

3.“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

”这项“原则”()A.确保了罗马境内的居民权利平等B.推动了罗马法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C.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D.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解析:选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而奴隶是不享有平等权利的,故A 项错误;罗马法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是由于统治区域的扩大,各种矛盾凸显,公民法无法应对新变化,故B项错误;这项“原则”保证了被告的权利,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故C项正确;民主并非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故D项错误。

2018-2019年江苏高二水平历史会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2019年江苏高二水平历史会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2019年江苏高二水平历史会考真题及答案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1.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这种分权制衡的机制体现在①州政府和联邦政府之间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④总统与内阁之间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

美国联邦政府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如地方教育、卫生等,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故①入选;联邦政府分为国会(立法)、总统(行政)、最高法院(司法)三部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故②入选;国会参众两院职能不同,众院提案,参院审议,双向制衡,故③入选;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制共和制,总统有很大的权利,有权任命内阁,而不是分权制衡,排除④,答案选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权利相互制约平衡2. 香港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曹景行在其新书《香港十年》中讲道:“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这一天都代表着中国一整段历史的结束。

……过了这一天,香港又站到了一个新起点上,中国也站到了新起点上。

”这一天指的是A.1997年6月30日B.1997年6月31日C.1997年7月1日D.1997年12月20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过了这一天,香港又站到了一个新起点上”,是指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揭开了香港历史的新的一页。

“中国也站到了新起点上”是指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祖国的统一大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香港又站到了一个新起点3.罗马帝国时代著名法学家盖尤斯(约130—约180)在《法学阶梯》指出:“所有受法律和习惯调整的民族,他们一方面遵守自己的法律;另一方面遵守为人类所共有的法律。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及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及

课时检测(二十)“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8·扬州调研)有人认为,如果说1929年美国的金融风暴是场“高烧”的话,接下来的大萧条则是严重的“慢性病”。

这形象地说明了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A.波及范围广B.破坏性特别大C.持续时间长D.引发政治危机解析:选C“慢性病”说明持续周期长,故C项正确;范围、破坏性和影响均与材料中信息不符,故A、B、D三项错误。

2.(2018·海门一模)在1932年的渥太华帝国会议上,英国与各自治领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双方给各自的产品进入对方的市场提供优惠,减免关税;对外则高筑关税壁垒。

据此可知,英帝国特惠制的出台()A.使得英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B.为“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奠定基础C.表明英国固守“自由放任”政策D.加深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解析:选D经济危机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关税,英国的对外关税壁垒政策加剧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故D项正确。

3.阿瑟·小施莱辛格指出:以前毫无限制的企业权力最终得到有效的遏制,由此产生的是一个改造了的资本主义体系,其中工人、农民、消费者等比以往受到了更多的保护。

这一做法旨在()A.遏制私有企业发展B.缓和社会矛盾C.维护弱势群体利益D.扩大政府权力解析:选B材料所述行为是对企业的一些不合理的行为进行限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与自我完善,这有利于维护工人、农民、消费者的利益,可以缓和社会矛盾,故B项正确。

4.1932年胡佛要求国会通过降低所得税的法令希望能减轻农民的负担;他设立专门救灾机构,四年间花在公共工程项目上的钱比此前三十年的总和还要多……他相信面对灾难,联邦政府要有所作为,但应该是有限的。

材料说明当时()A.胡佛坚持国家有限干预经济B.直接救济和以工代赈相结合C.凯恩斯主义学说已得到实践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逐步发展解析:选A材料“他相信面对灾难,联邦政府要有所作为,但应该是有限的”表明胡佛坚持国家有限干预经济,故A项正确。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四 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 含解析 精品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四 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 含解析 精品

课时检测(二十四)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海国图志》问世16年后,兵部侍郎王茂荫上书咸丰皇帝,要求“亲王大臣、八旗子弟”学习《海国图志》,但这个建议如石沉大海,波澜不惊。

这主要是由于() A.《海国图志》并非官方编修B.满汉贵族的极力反对C.《海国图志》宣传学习西方D.清政府固守锁国政策解析:选C《海国图志》是魏源编撰的,但这并非满清贵族不学习《海国图志》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根据“兵部侍郎王茂荫上书”并结合所学可知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故B项错误;《海国图志》是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专著,其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而当时的“亲王大臣、八旗子弟”大多闭目塞听,仍旧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不愿意接触和学习西方,故C项正确;锁国政策在鸦片战争中已经被打破,故D项错误。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一再著文强调,中国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远超西方,西方科技如算学、矿学、化学、地学等都是从中国学的;王韬也认为,“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中国流传及外”。

这些主张()A.超越了“中体西用”的范畴B.减轻了传播西方文明的阻力C.打破了“华夷之辨”的偏见D.成为了洋务运动的科学依据解析:选B“中国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远超西方”“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中国流传及外”反映了中体思想,没有超越“中体西用”的范畴,故A项错误;李鸿章和王韬强调中体,目的是减少学习西方的阻力,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中体,说明并没有打破“华夷之辨”的偏见,故C项错误;中体思想不能成为洋务运动的科学依据,故D项错误。

3.梁启超认为:欲解决社会问题者,当以解决资本问题为第一义,以解决土地问题为第二义。

资本若不收归国有,只以土地收归国有,其结果必南辕北辙。

这说明梁启超() A.强调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重要性B.主张逐一解决社会问题C.其主张与“平均地权”完全一致D.明确反对进行社会革命解析:选B从“资本若不收归国有,只以土地收归国有,其结果必南辕北辙”,可知梁启超主张资本国有,不是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欲解决社会问题者,当以解决资本问题为第一义,以解决土地问题为第二义”,可知梁启超主张逐一解决社会问题,故B项正确;从材料中可知梁启超的土地政策主张与“平均地权”有一致性,但完全一致的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D项错误。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课时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课时

课时检测(二十六)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并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对旧知识分子进行革命的政治教育,同时强调妇女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利。

这反映出建国初期我国教育()A.朝着人民教育方向发展B.完成了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C.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D.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解析:选A材料“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强调妇女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利”,体现出建国初期教育的人民性,故A项正确;这一规定还未付诸实践,不能推断完成了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故B项错误;C项是在20世纪末,而《共同纲领》制定于1949年,故C项错误;D项是到1965年,而《共同纲领》制定于1949年,故D项错误。

2.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风趣地用手比划着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个东西,没有这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

那么好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毛泽东提出“搞一点原子弹”的直接的国际因素是()A.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的提出B.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C.美苏等国垄断原子弹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解析:选C20世纪初的中国没有条件制造原子弹,当时新中国也没有成立,故A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指原子弹技术,还包括计算机等其他技术,故B项错误;二战后,美苏争霸,垄断原子弹,广大国家均受其威胁,“没有这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说明这属于战略生存的需要,故C 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属于国内因素,不属于“直接的国际因素”,故D项错误。

3.在1958年夏天,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提出把蛋白质人工合成作为重点研究项目,在上海和北京的几次科技展览会上,党中央和上海市委都希望他们加速实现该项目,在研究所内部,青年同志也要求项目提前并确定具体合成对象(1965年最终合成)。

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冒进的风气客观助推了科技发展B.科学大跃进在全国掀起高潮C.新中国的科研力量主要是青年D.大跃进时政府加大了科研投入解析:选A根据“1958年”“加速实现”“提前并确定”等可知此时处于大跃进时期,冒进风气延伸到了科学研究领域,但“1965年最终合成”,说明这种冒进的风气客观助推了科技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仅反映蛋白质人工合成项目的大跃进,不能扩大为全国范围内的科学大跃进,故B项错误;“青年同志也要求项目提前并确定具体合成对象”,说明青年在科研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并不代表青年是科研主力,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政府的科研投入,故D项错误。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单元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单元

单元检测(六)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

这反映出() 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B.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D.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解析:选D材料未提及民族工业,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上海的国际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上海成为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重要场所,故D项正确。

2.据统计,1890年,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工人平均月工资是5元银元左右,同一时期武昌织布官局的工人月工资是7~10元,熟练的技术工人能达到30元甚至更多。

而1883年直隶普通农民除去各种赋税折算每月收入不过1元多。

这说明了() A.农民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尖锐B.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C.新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解析:选C材料信息只是客观地介绍了晚清时期中国各地工人彼此之间及其与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并未提及相互间的矛盾状况,故A项错误;工人的工资水平未必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而且直隶地区呈现的是农民而非工人的工资水平,故B项错误;工人工资的增加,显然是新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的表现,故C项正确;D项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3.下表为1895~1911年间,江苏开办的140余家民族工矿企业信息表。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列强放松对华侵略B.民族工业初步发展C.封建经济占据主导D.民族企业投资多元解析:选D1895~1911年,列强加大了对中国的资本入侵,故A项错误;表格中展示的是在1895~1911年江苏地区民族企业的不同投资来源和所占资本的数额,只属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表现之一,可知当时该地民族企业投资多元,故B项错误,D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近代民族工业与封建经济的比例问题,故C项错误。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单元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单元

单元检测(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钱穆在论及先秦诸子思想时说:“要视人之父若其父,……不该在个人或家庭生活上浪费和奢侈。

……把当时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即刑徒役夫的生活,作为全人类一律平等的标准生活。

”这一论述提及的思想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解析:选C儒家与材料中“要视人之父若其父”不符,故A项错误;道家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与材料中“把当时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作为全人类一律平等的标准生活”不符,故B项错误;墨家主张“兼爱”,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与材料中“要视人之父若其父”相符,墨家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与材料中“不该在个人或家庭生活上浪费和奢侈。

……把当时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作为全人类一律平等的标准生活”相符,故C项正确;法家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材料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2.战国某思想家认为,如果人们依顺天生具有的“性、情”做事,追求利益、满足欲望的话,他们一定会做坏事、发生争夺,“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带来坏结果。

为此,他最有可能主张()A.要同等爱护所有的人B.治理国家要清静无为C.用仁政回复人的善性D.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解析:选D据“如果人们依顺天生具有的‘性、情’做事,追求利益、满足欲望的话,他们一定会做坏事、发生争夺,‘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带来坏结果”,可知某思想家主张性本恶,而荀子提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故D项正确。

A、B、C三项分别是墨子、老子和孟子的思想,皆与题意不符。

3.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这可以为下列哪一思想提供理论保障()A.君主专制B.天人感应C.大一统D.君权神授解析:选D由材料可知,君主是上天用来引导人民为善之人,君主的权力是上天授予的,故D项正确。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单元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单元

单元检测(十一)20世纪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创新(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921年,列宁承认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意的,并且“这种不满意是合理的”,他说:“(这)首先而且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农民。

”列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A.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D.推广社会主义集体农庄解析:选C苏俄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因此在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故选C项。

2.“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就不可能建立正确的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

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耕作技术。

”出现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B.新经济政策时期C.斯大林模式确立时期D.赫鲁晓夫改革时期解析:选B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的主旨是强调苏俄通过发展商品经济、允许商品的流通起到巩固经济联盟的作用,而在四个时期中只有新经济政策时期是允许发展商品经济、允许商品的流通,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B项。

3.从1928年起,苏联政府广泛推行农产品的预购合同制,向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采购粮食。

下表是1928年至1931年苏联粮食总产量和国家采购粮食数量的统计。

这表明()A.B.农业为工业化建设提供资金C.新经济政策导致粮食产量下降D.政府大量采购粮食提高农民收入解析:选B由材料可以看出国家收购的粮食数量越来越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国家采购粮食主要是为了出口,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故B项正确。

4.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

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B.斯大林体制的弊端C.长期战争的破坏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解析:选B斯大林模式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苏联的农业发展滞后。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三十七 二战后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含解析 精品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三十七 二战后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含解析 精品

课时检测(三十七)二战后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 下表为1977年欧洲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表(%),此表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A.C.第三产业的兴起D.“新经济”的出现解析:选A材料中的数据是有关于“国有经济的比重”,体现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调整。

企业国有化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表现,因此A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可知所谓“福利国家”强调政府的财政支出中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改善民生和建立保障体系的“社会福利”制度,排除B项;第三产业强调的是产业结构,排除C项;“新经济”的出现是在90年代,排除D项。

2.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一定时间内,某经济体中的物价水平持续增长,货币持续贬值。

下表是1960~1987年的美英法三国年平均通货膨胀率。

对该表解读符合实际的是()A.“混合经济”的实施使得60年代三国通货膨胀率较低B.福利支出大幅减少造成70年代三国通货膨胀率较高C.“新经济”的出现带来80年代初三国通货膨胀率下降D.减少政府干预导致80年代中期三国通货膨胀率下降解析:选D70年代初出现“滞胀”现象,通货膨胀严重。

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与“60年代”不符,故A项错误;大幅减少福利支出造成通货膨胀率下降而非较高,故B项错误;90年代“新经济”出现,而非80年代,故C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通货膨胀率会有所下降,符合史实,故D项正确。

3.近年来,希腊等欧盟国家发生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在希腊政府被迫通过多项财政紧缩政策后,欧洲其他国家也纷纷采取缩减社会福利的措施,减少赤字,结果遭到民众和工会组织的强烈反对,各种罢工游行此起彼伏。

这表明西方原有的福利政策() A.加剧了社会各阶层的矛盾B.片面照顾高收入阶层利益C.缺乏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D.使一些国家财政赤字严重解析:选D由于西方国家实行“福利国家”政策,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普通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课时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课时

课时检测(九)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汉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汉武帝则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这种文化政策的演变实质上反映出()A.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彻底改造D.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解析:选D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应该是秦朝的焚书坑儒,故A项错误;这种文化政策的转变与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无关,故B项错误;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体现了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彻底改造,但并不是这种演变体现的实质,故C项错误;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故D项正确。

2.《春秋繁露》中有关于“灾异”是“天谴”,帝王将兴有“美祥”、将亡有“妖孽”,治世与乱世有不同征兆与不同之气的内容。

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因果报应B.天人合一C.君权神授D.天人感应解析:选D帝王治世与乱世,上天会有不同征兆与不同之气的反映,这体现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意不符。

3.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A.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析:选B通过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材料中的“天生民性,有善质”和孟子人性论是完全一致的,而本题材料中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又是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课时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课时

课时检测(八)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钱穆先生说,儒家论人生,主张节欲寡欲以至于无欲;但绝不许人寡情、绝情乃至于无情。

这表明儒家思想()A.主张建立礼乐制度B.深受宗法制的影响C.认同情感的积极性D.提倡人文理性精神解析:选B材料反映儒家要求人应该讲情义,主张建立礼乐制度是要求人应该遵守等级名分,故A项错误;宗法制讲究血缘亲情,故B项正确;儒家要求人们认同情感的存在,但材料中没有涉及情感的作用,故C项错误;人文理性精神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和人的作用,故D项错误。

2.老子认为“无为无不为”,因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用不着种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造作安排。

该思想()A.源自对社会现实的反思B.批驳了诸子百家思想C.希望重建等级社会秩序D.否定了“道法自然”的思想解析:选A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老子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与材料相符,故A项正确;老子生活在春秋晚期,不可能批驳了诸子百家思想,故B项错误;重建等级社会秩序与材料中“用不着种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造作安排”不符,故C项错误;否定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与材料中“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不符,故D项错误。

3.战国时期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

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

庄子“终身不仕”的做法与下列思想相关的是()A.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D.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解析:选C“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是儒家思想,不符合材料题意,故A项错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儒家孟子的思想主张,不符合材料题意,故B项错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契合材料“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是庄子道家哲学思想主张,故C项正确;“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江苏省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江苏省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实验班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一历史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I卷(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表明A. 中共是第一个以争取民族独立为目的的革命政党B. 中共在历史上首先提出用武装斗争进行反封建斗争C. 中共已正确认识到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D. 中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二大通过对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故C项正确;同盟会是第一个以争取民族独立为目的的革命政党,并提出了用武装斗争进行反封建斗争,故AB项错误;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D项错误。

2. 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时说:“……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

……”毛泽东当即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

”毛泽东所说的这条“新路”是指A. 井冈山道路B. 进行解放战争C. 实现人民民主D. 进行重庆谈判【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黄炎培与毛泽东谈话的内容分析,毛泽东所说的这条“新路”是指实现人民民主,要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故选C。

A项说的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的道路,材料说的是建国后政权建设的问题;B项错误,解放战争是获得政权的前提;D项错误,重庆谈判是为了争取国内和平,实现团结建国的一次努力。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内容3. “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

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 工农武装割据B. 抗击外国侵略C. 新民主主义革命D. 推翻国民政府统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打倒列强,除军阀”反映的是国民大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映的是工农武装割据,国共十年对峙;“将革命进行到底”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国共第二次内战,这些都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ABD都表述片面。

江苏省无锡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无锡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无锡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三国和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相同客观因素是………………………()A.统治者的重视 B.北方农民大批南迁C. 军事上的需要 D. 北方自然环境恶化参考答案:B2.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图能反映的是()A.汉朝的中央集权体制B.古希腊的三权分立体制C.美国的权力均衡体制D.不同的民族创造出的不同的政治文明参考答案:D3.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

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

”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参考答案:C4. 近代前夜,中国传统农耕经济在继续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A.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B.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C.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工商业市镇商贸繁荣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是在明朝,还属于传统的经营模式,A错误;货币经济在的那个时候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B错误;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是指不同于传统小农经济模式,应该是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正确;工商业市镇商贸繁荣仍属于传统经济模式,D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5. 乾隆皇帝对英商送给他的时钟不屑一顾,说中国小民无此物者甚众,但从来没有误了早上起来下地,也从来没有误了晚上回家睡觉。

对此现象,下列评价确切的是A.乾隆帝为维护国家尊严,痛斥侵略者的野心B.乾隆帝认为中国农民勤劳自觉,不需要闹钟C.是小农经济下的一种天朝上国的心态的流露D.乾隆帝为维护天朝体制,担心自己玩物丧志参考答案:C【详解】由材料“说中国小民无此物者甚众,但从来没有误了早晨起来下地,也从来没有误了晚上回家睡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在清末时期中国清政府统治者一种天朝上国、盲目自大的心态,故C正确;此时英国尚未来侵略中国,A与史实不合,排除;B只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属于实质,排除;D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检测(十二)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在货币体制发展史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实施国际汇兑金本位代替古典金本位,并使可以带来利息的美元把躺在葛朗台箱子里落灰的金子彻底挤出了流通领域。

据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作用表现在()A.使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唯一国际流通货币B.推动了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C.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D.有利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解析:选B美元成为唯一国际流通货币是不符合史实的,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美元将黄金挤出了流通领域,而且美元具有很好的流动性,故B项正确;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与题干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而世界货币体系在1880~1914年就已经形成,故D项错误。

2.世界某个组织类似于合作社形式的金融机构,成员国加入时需存入一笔认缴款,份额多少由其经济地位决定。

该组织用各成员国缴纳本金组成基金库,向遇到金融困境的成员国提供国际收支融资,帮助会员国暂渡难关,并实施经济调整和改革。

该组织成立之初的宗旨是()A.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支持B.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C.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D.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解析:选D根据材料我们不难看出这里描述的国际组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而“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支持”的国际组织是世界银行,故A项错误;“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是关贸总协定,故B项错误;“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的国际组织是欧洲联盟,故C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与材料相符,故D项正确。

3.在当今世界的国际贸易中,60%是以美元结算的,各国的外汇储备差不多60%也是美元,连索马里海盗也要美元做赎金。

这种现象说明()A.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B.美国霸主地位开始确立C.美元具有全球货币主导能力D.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美元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的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连索马里海盗也要美元做赎金”。

材料说明美元是世界货币的主体,起主导作用,因此选择C 项。

A项是在1973年,B项是在二战后,D项是1955年华沙条约签订之后,均不符合材料时间“当今世界”,排除。

4.二战以来,联合国及其相关组织与机构所确定的规范、原则、制度已经日益成为衡量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国际行为主体的政策与行为的合法性依据。

其主要原因在于() A.联合国是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组织B.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关系制度化C.世界经济形成多极化的国际格局D.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解析:选B联合国是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组织是对联合国的国际地位的表述,不是材料中联合国影响力大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求国际关系规范化、体制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联合国的原则和制度成为各国的合法依据,是全球化的表现,与世界经济的多极化不符,故C项错误;政治多极化趋势是指影响国际格局的政治力量多,与材料中各国以联合国的规范原则为法律依据不符,故D项错误。

5.1992年,欧共体12国正式签署《欧洲联盟条约》,请根据所提供内容判断,以下对欧洲一体化的目标和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①条约规定:在欧盟内部要求实现资本的自由流通,真正实现统一市场,并使经济政策完美地协调起来。

②条约规定:最迟于1999年1月18日在欧共体内发行统一货币,实行共同的对外与防务政策,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

A.增强了欧洲在世界上发挥更大作用的政治意愿和自信心B.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经济、政治和安全事务的发展C.其经济目标是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经济政策D.其政治目标是扩大欧洲的影响,实现共同的防务,取代联合国解析:选D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目标是扩大欧洲的影响,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取代联合国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6.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很难结成经济集团,因为两者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民族经济利益往往矛盾尖锐。

即使能够达成某种经济或贸易协定,发展中国家必然难以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

突破这一理论障碍的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欧洲从欧共体发展到欧盟C.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D.欧佩克国家的团结与协作解析:选C材料认为“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很难结成经济集团”,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建的,所以答案选C项。

7.“由于墨西哥对外资开放的步伐太快,经济过分依赖外资,而且吸收的外资中有70%左右是投机性的短期证券投资,加上国内政局动荡不稳,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监管水平不足,以至于在加入NAFTA的当年年底便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这说明() A.贸易自由化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B.美国的霸权主义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威胁C.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区域合作过程中应防范风险D.NAFTA的成立没有遵循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解析:选C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利有弊,贸易自由化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于片面,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墨西哥由于自身主观方面的原因在加入NAFTA后而产生的问题,没有反映美国霸权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故B项错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在加入NAFTA后,由于自身各方面的问题而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所以发展中国家在合作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同时还需防范风险,故C项正确;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是WTO的宗旨与基本原则,与NAFTA的成立无关,故D项错误。

8.国际企业管理学会主席阿兰·鲁格曼断言:“虽然存在着一些推动全球化的经济力量,但是更存在着极强的文化和政治壁垒……对于大多数(跨国公司的)其他生产部门和所有的服务业而言,区域化比全球化的意义更大。

三极区域(美、欧、日)以异质性而不是同质性为特征。

”由此可见,他认为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A.并行不悖B.矛盾对立C.相互促进D.目标趋同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作者认为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是矛盾对立,故B项正确。

9.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新主张得到了上合及金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以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宗旨的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也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和积极参与。

这体现了()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走向没落B.世界霸权面临激烈争夺C.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D.经济区域化的加速发展解析:选C材料并未涉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问题,故A项错误;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等的设立,并非是为了争霸的需要,而是“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故B项错误;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垄断国际金融机构,第三世界发展面临融资难的状况,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的设立,获得世界各国的广泛支持,体现了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紧迫性、必要性,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10.《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谈到全球化时说:“隐藏在市场背后的手只有握成拳头才能发挥力量……事实上,麦当劳的兴盛离不开美国军用飞机F-15的设计者麦克唐纳·道格拉斯。

确保硅谷科技公司蓬勃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世界安全的拳头被叫做美国陆军、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

”这表明()A.美国在积极的推进全球化B.全球化必须以军事实力作为后盾C.全球化推动了美国的迅速崛起D.美国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政策解析:选D材料表明美国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来推动其全球的经济扩张,这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D项符合题意,正确;A、B、C三项皆不符合题意。

11.基辛格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一书中说:自1980年以来,(经济)危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80年代在拉丁美洲,1994年在墨西哥,1997年在东南亚,1998年在俄罗斯,1999年在巴西。

到目前为止,每次危机都在其高峰时,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被迅速制服,虽然每一次都距离灾难的边缘又近了一点。

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A.国际经济体系具有自我调节能力B.经济危机是可以避免和被遏制的C.经济危机具有向外蔓延的危险性D.跨国公司是遏制危机的主要力量解析:选A材料信息“(经济)危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每次危机都在其高峰时,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被迅速制服,虽然每一次都距离灾难的边缘又近了一点”说明国际经济体系具有自我调节能力,A项正确。

经济危机是不可以避免的,B项错误。

C项是经济危机的特征,D项错误,排除。

12.(2018·海安一模)“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割与剥削,几乎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

富者、穷者变多,中产阶级很少的M型社会来临。

”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的主旨一致的是() A.经济全球化就是进行殖民侵略B.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无所作为C.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利益的失衡D.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唯一受益者解析:选C经济全球化有双重性,不能简单等于殖民侵略,故A项错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无所作为”的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差距拉大,使社会贫富差距加剧,即加剧了利益的失衡,故C项正确;“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唯一受益者”说法也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其成立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总部设在北京。

继2015年3月12日第一个G7国家英国宣布加入亚投行后,3月17日传来了法、德、意三国同意加入亚投行的消息,紧接着韩国也宣布加入亚投行,这些美国的“盟友”们纷纷投靠“东方阵营”令美国大为尴尬,甚至有外媒认为这是美国对欧洲大本营的影响力正在衰退的信号。

其中印度媒体就预言,亚投行的成立意味着“中国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诞生。

对这样的分析,中国学者给出了否定的看法。

中国学者认为,虽然亚投行的成立符合国际社会的期待,但归根结底,亚投行只能算得上是对旧的国际金融秩序一个有益的补充。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投行在北京成立的背景。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印度媒体的观点。

(12分)解析:第(1)问,材料信息“其成立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并结合所学,反映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影响;同时,在北京成立反映出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