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导学案1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一、教学内容及目标1.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包括:•理解问题•寻找问题的关键信息•寻找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利用已知条件推断未知条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正确运用这些策略解决简单问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情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过程2.1 活动设计•热身活动:设立小组竞赛,要求同学在5分钟内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一个难题,并由组长代表组别报告方法;•引入新知:教师简单介绍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供同学们讨论;•感性认识:同学们针对具体问题,分组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演示;•理性总结:教师总结同学们所运用的策略,引导同学深入认识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练习活动:教师出示一些例题,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并互相检查;•课堂小结:教师讲解解题方法,引导同学们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2 活动流程•打好基础,培养同学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具体问题中引入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利用小组竞赛、同学讨论和教师引导等方式共同探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合作沟通意识;•在课堂中不断总结经验,使同学们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引导同学们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培养合作沟通意识。
3.2 教学难点•需要帮助同学们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四、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课堂表现:对同学们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演示评价:对同学们的解决问题演示进行评价;•练习评价:对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练习进行评价;•教师评价:对同学们答题和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4.2 评价标准•课堂表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能够回答、提问。
•演示评价:演示方式准确、逻辑清晰、深入浅出、注意互动。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五、解决问题的策略:1、解决问题的策略(1)》赛课导学案_3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五、解决问题的策略:1、解决问题的策略(1)》赛课导学案_3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1)》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6-58页例1、“想一想”和“练一练”,第61页练习九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整理条件的不同方法,能灵活运用从条件想起和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决简单的三步计算实际问题;感受并归纳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能按一般步骤解决实际问题;能根据实际问题检验所求结果。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认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通过灵活运用策略加深对解决问题策略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发展分析、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体会归纳的思想和方法,积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经验。
3.使学生能与他人交流策略,分享同学的成果;进一步体验数学方法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和回顾反思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策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步骤。
【教学难点】归纳解题步骤。
【教学过程】一、回顾策略,引入课题1.回顾策略。
提问:我们在三年级学习过解决问题的策略,还记得学习过哪些策略吗?(板书: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是怎样想的?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呢?2.揭示课题。
说明:我们已经学习过解决问题的两种策略,一种是从条件想起,可以找有联系的条件想能求什么问题,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另一种是从问题想起,根据问题想数量关系,看需要先求出什么新条件,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应用策略解决三步计算实际问题。
希望同学们能灵活运用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掌握从条件想起和从问题想起的策略。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二、灵活运用,感受步骤1.运用策略,感受步骤。
(1)呈现例1,了解题意。
引导:请大家独立阅读例题,再说说例题里的条件和问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2.了解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的优劣。
3.实践应用策略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优劣。
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对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1.什么是问题?2.能否使用直观法解决问题?3.其他解决问题的策略。
2.教学方法1.提问法:老师提问,让学生回答。
2.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内容和方法时间热身学生讲述自己曾经如何解决某个问题10分钟新知 1.老师提问:什么是问题?学生回答;2.老师讲解使用直观法解决问题存在的问题;3.老师介绍其他解决问题的策略20分钟实践运用学生组成小组,完成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的任务30分钟总结 1.学生阐述自己所使用的策略;2.老师总结讨论的结果10分钟课外拓展活动教师布置相关学习任务,让学生自行在课外探索10分钟四、教学评估1.描述性评价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是否熟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测试性评价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使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问题和策略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学生在实践中未能准确地选择最优的策略进行解决问题。
因此,在下一次教学中,我将重点讲解不同策略的优劣,着重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问题。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性操作,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度理解策略的应用。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班级:----- 组别:------ 学员:-------
•回顾解题过程,熟悉解题时的步骤:
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三、【巩固提升】
1、足球每个32元,篮球每个62元,排球每个56元,学校新买了5个足球、6个篮球和3个排球,足球比篮球少花多少钱?
(1)先列表整理信息,再列式解答。
—————————————————
————————————————--
----------------------------------
---------------------------------- (2)足球、篮球和排球一共花了多少钱?(先列表整理信息,再列式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四、【浏览导学案,再次梳理知识】
五、【课堂自我评价:打】
个人评价:我自主学习了吗?()我积极交流了吗?()
我质疑了吗?()我展示汇报了吗?()
小组评价:交流积极了吗?()汇报展示了吗?()独立完成组长检查
课堂反思力争进步。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五、解决问题的策略:1、解决问题的策略(1)》优课导学案_0
解决问题的策略(四上例1)所用教材:苏教2011版四年级上册学情分析:四上《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是学生已经掌握了“从条件想起”和“从问题想起”这两种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和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
本课把目标进一步提升到灵活地,综合地运用这两种策略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交流能力;在表征方式方面,继三年级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表征题意之后,本课例题呈现的信息更适合列表整理。
因此,让学生学会列表、体会列表的优势,并能透过表格,分析表格中蕴涵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表征能力为本课教学目标之二。
三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本课则进一步明确、强化、总结四大解题步骤,使学生能按四步解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灵活、综合地运用“从条件想起”和“从问题想起”这两种策略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2.学会列表、体会列表的优势,并能透过表格,分析表格中蕴涵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表征能力,体会对应思想。
3. 进一步明确、强化、总结四大解题步骤,使学生能按四步解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从条件和问题想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列表整理信息这一常用策略的价值。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课前学习单、课件、练习纸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图片形式)呈现条件,联想问题提问: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联想到了什么问题?用什么数量关系来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显示思维导图:小结: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板书:从条件想起)2. (文字形式)呈现问题,推想条件。
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提问:要求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说说数量关系。
根据学生回答显示思维导图:小结:这是从问题想起,也是分析数量关系的一种策略。
(板书:从问题想起)3.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结合这两种分析思路进一步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导学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69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稍复杂的信息,并运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列表整理信息。
难点:通过整理信息,明确把握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题。
1)出示教科书第68页例题中的已知条件。
小芳家种了3行桃树,8行苹果树和4行梨树。
桃树每行7棵。
苹果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
2)看了这些信息,你们有什么感受?(信息比较多)出示问题: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要不要把上面提到的信息都整理进去?你能根据问题列表整理吗?学生列表,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予以指导。
4)展示学生列出的表格。
5)分析数量关系,你打算从哪里想起?怎么想?在小组内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
让学生分步算式解答,指名学生板演。
3×7=21(棵)4×5=20(棵)21+20=41(棵)订正时提问:你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2. 教学第68页“试一试”。
1)出示问题:苹果树比桃树多多少棵?谈话:请同学们先独立列表整理,并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怎样分析数量关系,再解答。
2)学生列表,小组交流,列式解答。
3)展示学生的表格和答案,共同校正。
3.比较,小结。
三、先填表,再解答1、出示:三年级有4个班,四年级有6个班,五年级有5个班,三年级每个班放8盆花,四年级每个班放7盆花,五年级每个班放10盆花。
1)三年级和五年级一共放多少盆花?三年级4个班每班8 盆花年级个班每班盆花2) 四年级比三年级多多少盆花?年级个班每班盆花年级个班每班盆花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共同订正。
2、做第69页“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先列表再解答,也可以不列表,先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直接列式解答。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五、解决问题的策略:1、解决问题的策略(1)》优课导学案_3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从中体会策略的价值。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1、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体会策略的价值。
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建立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数学模型。
课前谈话:1.观看《田忌赛马》视频,初步感知策略。
2.揭示“策略”师:看了这个故事,你觉得田忌第二次获胜的原因是什么?(出示表格)对,孙膑想出了一个好方法,这个好方法我们就叫“策略”,今天我们的学习就和策略有关!(板书“策略”)一、走进生活,探究策略。
出示秋游的图片和文字请学生欣赏。
(师:我们班同学去花博园秋游了,玩的可真开心呀!我们来来感受一下当时那种快乐的氛围,一起欣赏)(出示班级美照)(师:同学们还沉寂在秋游的快乐之中,老师在秋游的过程中记录了一些数学信息。
那我们玩来一个“抢答”的游戏,好吗?请听清楚老师提出的要求:同学们能不能看着老师给出的数学信息快速回答我几个数学问题,能不能做到?那你们准备好了吗?一定要快速哦!)(出示数学信息的课件)文字如下:三实小四年级有12个班,大约有720人去花博园,绿天使花有3行,金吉祥花有8行和红柠檬花有4行,红柠檬花每行有5棵,金吉祥花每行6棵,绿天使花每行7棵。
1、读题,并质疑。
根据提出的问题,把问题粘贴在黑板上(师:绿天使花有多少棵?金吉祥花有多少棵?红柠檬花有多少棵?……同学们刚才有一部分同学也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可是老师觉得你们还是没有做到刚才说的“快速”,你们觉得呢?能不能说一说为什么没有做到“快速”呢?2、(整理)怎样整理?你们也能像这样整理吗?试一试(同桌合作)(师:你觉得怎样才能快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呢?-------你打算怎样整理?--------你们也能像这样整理吗?------请听清老师的要求:同桌两人合作,把老师课前给你们的信封里的信息,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有条理的整理吗?开始-----)3、指名学生到黑板上展示整理过程。
微课导学案
附件 3“自主学习导学单”设计、学习指南1.课题名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2.达成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领会到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有关的信息的作用,感觉到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2、会用列表的方法有选择性的整理简单的信息,经过列表的方法剖析数目关系,找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学习方法建议:自主学习和小组沟通为主二、学习任务经过观看教课录像,达成以下学习任务:1 、能选择适合的信息进队列表整理,会从条件或问题想起,解决问题。
2 、能经过列表的方法剖析数目关系。
三、自主检测先列表再解答。
1、星光新村新盖的 3 幢楼房共住了 42 户,照这样计算,这个新村25 幢这样的楼房共住了多少户2 、学校栽了一些盆花。
假如每个教师放3 盆,能够放24 个教室,假如每个教室放 4 盆,能够放多少个教室3、丽丽、圆圆、静静三个好朋友都扎着美丽的蝴蝶结,她们一个扎着红蝴蝶结,一个扎着蓝一个扎着蓝蝴蝶结,一个扎着紫蝴蝶结。
已知:丽丽扎的不是紫的,圆圆扎的不是红的,静静身旁的两个好朋友一个扎着红蝴蝶结,一个扎着蓝蝴蝶结。
猜一猜,她们各扎了什么颜色的蝴蝶结四、自主检测答案1 、3 幢42 户25 幢户42 ÷3=14 (户)25 ×14=350 (户)答:共住了了350 户。
2 、3 盆→ 24 个4盆→个24 ×3=72 (盆)72 ÷4= 18( 个 )答:假如每班放 4 盆,能够放 18 个教室。
3、丽丽? 红蓝圆圆? 蓝紫静静? 紫丽丽是扎着红色的蝴蝶结,圆圆扎着蓝色的蝴蝶结,静静扎着紫色的蝴蝶结。
《问题解决(一)》(导学案)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问题解决(一)一、学习目标1.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原则;2.掌握用加、减乘除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3.能够熟练运用四则运算解决数学问题。
二、学习重点1.四则运算的基本知识;2.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
三、学习内容1. 四则运算四则运算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方法,包括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在进行四则运算之前,需要先了解几个基本概念:1.数字:指从0-9的数字;2.数量:指物品或时间的数量;3.数学符号:例如加号(+)、减号(-)、乘号(×)、除号(÷)等;4.运算顺序:在进行复合运算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计算,通常是先乘除后加减。
2. 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需要用到运算来解决。
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如下:1.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具体要求;2.找出问题中的数据和关键字;3.利用四则运算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4.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得到答案;5.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问题的要求。
3. 例题演练(1)问题描述:小明买了两本书,第一本书的价格是20元,第二本书的价格是30元,请问他一共花了多少钱?(2)解题步骤:1.阅读题目:小明买了两本书,第一本书的价格是20元,第二本书的价格是30元,请问他一共花了多少钱?2.找出数据和关键字:两本书、第一本20元、第二本30元、花了多少钱;3.转化为数学表达式:20+30=50;4.计算答案:小明一共花了50元;5.检验答案:答案符合题目要求。
四、课堂练习练习一小明有两个杯子,一个杯子里有60毫升水,另一个杯子里有40毫升水,请问他两个杯子里一共有多少毫升水?练习二小明每天步行5公里,这一周步行了多少公里?练习三小明的手机话费是每月200元,他已经交了三个月的话费,请问他总共花了多少钱?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2.搜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并尝试用四则运算解决;3.阅读教材第2、3、4页,加深对四则运算和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的理解。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教案 (1)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教案 (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用画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画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来整理信息,找出数量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
因此,在本节课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用画图的策略来分析问题,找出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画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知道用画图的方法可以整理信息,找出数量关系。
2.培养学生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用画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找出数量关系,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画图策略的作用。
2.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
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的本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问题情境,如购物、旅游等。
2.准备白板、彩笔等画图工具。
3.准备PPT,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一共花了3元,铅笔和橡皮各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提问:“你们觉得这个问题难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有时候,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时,会感到困难,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问题的本质。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种策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问题情境:“小明和爸爸一起去超市购物,买了2个苹果,3个香蕉,一共花了15元。
请问,苹果和香蕉各多少钱?”然后提问:“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怎么解决?”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我们今天要学会一种方法,就是用画图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解决问题的策略”;2.掌握“猜测、列举、系统性分类、模型、反证法、归纳法”的六种解决问题的策略;3.学会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学习六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其思维方法和运用场景;2.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实战练习,让学生掌握如何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1.不同问题使用不同的策略,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正确把握不同策略的运用场景;2.对于某些比较抽象的问题,能够进行适当的转化,以便能够利用学到的策略解决。
四、教学内容及进程安排第一课时:什么是“解决问题的策略”1.引入课程,让学生了解为什么需要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2.介绍什么是“解决问题的策略”,简单讲解六种主要策略的特点。
3.小结:让学生总结六种主要策略的特点,加深对策略概念的理解。
4.示例练习: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策略解决。
第二课时:猜测和列举策略1.复习上一课时介绍的六种策略。
2.讲解猜测和列举策略,并分别介绍其应用场合和操作方法。
3.示例练习: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分别用猜测和列举策略解决。
4.综合练习:提供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策略进行操作。
第三课时:系统性分类和模型策略1.复习上一课时的策略。
2.讲解系统性分类和模型策略,并分别介绍其应用场合和操作方法。
3.示例练习: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分别用系统性分类和模型策略解决。
4.综合练习:提供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策略进行操作。
第四课时:反证法和归纳法策略1.复习上一课时的策略。
2.讲解反证法和归纳法策略,并分别介绍其应用场合和操作方法。
3.示例练习: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分别用反证法和归纳法策略解决。
4.综合练习:提供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策略进行操作。
第五课时:综合应用1.以一些实际的问题为例,让学生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解决。
2.课后作业:将某个问题进行简化,并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说明如何用多种策略解决。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解决问题》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解决问题》西师大版1. 导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时内容,帮助学生:1.理解“解决问题”的意义;2.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加深对四则运算的理解;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2. 学习内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为:1.什么是解决问题?2.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3.应用四则运算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4.发挥创新思维解决难题。
3. 学习重点本课时的学习重点为:1.确定问题;2.创新思考;3.发挥四则运算的应用能力。
4. 学习难点本课时的学习难点为:1.发散性思维的培养;2.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
5. 学习方法本课时可以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2.课堂讨论;3.个体练习。
6. 学习过程1.确定问题。
老师会在板书上写下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自主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确定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
老师会给学生讲解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让学生理解其意义和重要性。
3.应用四则运算解决问题。
老师会给出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运用四则运算解决问题。
4.创意思维。
老师会给出一些有创意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尝试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
7. 学习评估学生可以进行以下评估:1.课堂参与度评估;2.个体练习成绩评估;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估。
8. 学习拓展学生可在以下方面进行拓展学习:1.进一步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2.科学实验;3.数学竞赛。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教案 1、解决问题的策略(1)(3)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1、解决问题的策略(1)(3)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理解问题的含义,找出问题中的关键信息。
2. 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4. 检验答案的正确性,并进行优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的关键信息,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问题中的关键信息。
(2)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总结并板书。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
(4)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进行优化。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几个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2)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点评并指导。
4.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总结并强调。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
六、板书设计1. 问题:找出关键信息。
2. 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解决: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4. 检验:检验答案的正确性,并进行优化。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表达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学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二、学习过程
1、自主学习课本P56页例1.
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观看课本第56页,看懂图意,说说你发现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要帮助解决什么问题?你用什么方法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共享。
2、书中的方法你看懂了吗?还有哪些不明白、疑惑的地方?记录下来
3、完成书中的解题过程,说说自己的体会
4、小丽在商店买了3枝钢笔、8本笔记本和7块橡皮。
枝钢笔每枝12元,笔记本每本9元,橡皮每块2元。
小丽买钢笔和笔记本一共要多少元?
(1)我能按文具的各类整理条件:
钢笔:枝,每枝元。
笔记本:本,每本元。
橡皮:块,每块元。
(2)你能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
①从条件想起,可以先分别算出钢笔和笔记本用的钱数。
②要求买钢笔和笔记本一共要多少元,可以先算出钢笔和笔记本各要多少元。
(3)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4)答案是否正确?先进行检验,再与同学交流。
答:小丽买钢笔和笔记本一共要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文教育学科导学案
教师:学生:年级小四日期: 星期:四时段:学情分析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习目标与考点分析目标:
1、让学生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相关信息,分析数量关系,能解决归一、归总问题。
2、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信息
考点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每个学期都有,比较重要
学习重点
重点:通过列表整理信息,得到数量关系
难点:列表的方法
学习方法教师讲解典型例题,学生练习巩固
学习内容与过程
一、课前回顾错题
1、数一数,各有多少方块。
()个()个()个()个
2、(1)a+b=600,a增加60,b增加60,现在的和是()。
(2)a-b=600,a增加90,b减少90,现在的差是()。
(3)a×b=600,a除以10,b除以10,现在的积是()。
(4)a÷b=600,a除以10,b乘以5,现在的商是()。
3、小客车有30个座位,大客车有40个座位。
光明小学有380人,准备租车秋游,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所有人都上车而且车上没有空座的租车方案。
4、(1)如图,每两块正方形瓷砖中间贴一块长方形彩砖。
图中一共有( )块长方形彩砖,( )块正方形瓷砖,正方形瓷砖的块数比长方形彩砖多( )。
(2)像这样贴了30块长方形彩砖,那么正方形瓷砖一共需要( )块。
二、知识点新授
(一)、解决问题的策略注意点
(1)在列表整理时,相应量的数据一定要一一对应,条件与问题都要看清楚。
(2)计算要细心。
(二)、难点剖析
①一个量的列表解决实际问题
例1 用30千克黄豆可以做120千克豆腐。
照这样计算,50千克黄豆可以做多少千克豆腐?做600千克豆腐需要黄豆多少千克?
思维流程:读题→选择信息列表→寻找对应关系,求出“单一量”→解决问题
练习1、兵兵、军军、强强购买同样的自动铅笔。
兵兵:我买了4枝,用去20元。
军军:我一共付了35元。
强强:我买了3枝。
先根据下面的问题列表整理,再解答。
(1) 强强用去多少元?
兵兵 4枝 20元
强强 3枝 元
(2) 军军买了几枝自动铅笔?
兵兵 枝 元
军军 枝 元
黄豆(千克) 豆腐(千克) 30 120 50 ? ? 600 收集
信息
画图、 列表法 整理信息 发现关系 先求出单一量,再解答 先求出总数量,再解答
练习2、小磊逛了一天书店,买了3本工具书,10本连环画,8本故事书。
已知每本工具书售价18元,每本连环画售价3元,每本故事书售价5元。
先根据下面的问题列表整理,再解答。
(1)买工具书和故事书一共用去多少元?
工具书3本每本18元
书本每本元
(2)买连环画比买工具书少用去多少元?
本每本元
本每本元
②两个量以上的列表解决实际问题
例1、四年级学生在森林公园植树,四(1)班42人,一共植树168棵;四(2)班45人,一共植树225棵;四(3)班48人,一共植树144棵。
(1)填表整理已知条件。
四(1)班一共植树()
棵
()人
四(2)班一共植树()
棵
()人
四(3)班一共植树()
棵
()人
(2)四(2)班比四(3)班平均每人多植树多少棵?
(3)四(1)班比四(2)班平均每人少植树多少棵?
练习1、体育老师到体育用品商店购买了8个篮球、6个排球、4个足球。
每个篮球80元,每个排球35元,每个足球65元。
(1)买篮球和排球共用多少元?
(2)买篮球比买足球多用多少元?
(3)买三种球共用去多少元?
练习2、小明和爸爸一起去水果店买水果,水果店的梨每箱20元,香蕉每箱25元,小明问爸爸带了多少钱,爸爸说他带的钱正好可以买20箱苹果或15箱梨,如果爸爸的钱都买香蕉,可以买几箱?水果店的苹果每箱多少元?先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列表整理,再解答。
苹果每箱元买箱
香蕉每箱元买箱
梨每箱元买箱
思维:有7个连续奇数,第三个数与第7个数的和是26,则这七个连续的奇数中,最小的一共的多少?
2、甲、乙两地相距720米,小明和小青都从甲地步行到乙地,小明每走80米插一面红旗,小青每走60米插一面绿旗。
距离甲地多远处会有红旗和绿旗插在同一个地点?
思维流程:列表分析→把小明插红旗处都记下来填入表中第一行→把小青插绿旗处都记下来填入表中第二行→米数重复处即为同时插上红旗、绿旗处→打上“△”
③各类型的列表解决问题策略
(1)方案问题
1、王老师带领40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公园规定,门票零售每张3元,如果购买团体门票,要购买50张以上,每张2元,王老师买哪种票便宜,便宜多少元?
2、花店里的花的价格分别是:菊花每支1元,月季每支2元,玫瑰每支3元,郁金香每支5元,百合花每支2元,康乃馨每支1元,小红要想买一束鲜花送给老师,请你帮助小红设计一下,该怎样买,并算出需要多少钱。
(2)行程问题
1、一辆车从甲地到乙地要经过240千米的上坡路,160千米的下坡路,汽车上坡的速度是每小时40千米,下坡的速度是每小时80千米,问这辆车从乙地返回甲地用多少小时?
2、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去的时候速度是40千米/时,用了3小时,返回时用了2小时。
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3)工程问题
1、加工一批零件,如果每小时加工360个,10小时只能完成这批零件的一半,现在要求18小时完成这批零件,每小时要加工多少个零件?
2、修路队修一条路,原来每天修60米,已经修了15天,剩下的路程每天要多修20米,还要修30天,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4)周长与面积的最大值问题
1、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几种不同拼法?它们的周长各是多少?拼一拼,算一算,你能把结果整理成表格吗?
结论:当面积一定时,长与宽,周长
2、李大爷用20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马圈,围成的长方形有多少种情况?
结论:当周长一定时,长与宽,面积
课内练习与训练
1、4头大象的体重是18吨,15头牛的体重是9吨,平均每头大象比每头牛重多少千克?
2、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计划每小时加工24个,7小时完成,结果6小时就完成任务。
王师傅8小时加工完240个零件。
王师傅每小时加工的零件比李师傅多几个?
3、一块长方形绿地的面积是560平方米,宽是8米。
现在要把宽增加到24米,长不变。
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4、学校里要举行跳绳比赛,王老师带钱去买跳绳,他带180元钱。
他去店里一问,已经剪好的跳绳5元一根,没有剪好的是1米买1元,做一根跳绳要4米。
王老师决定买绳子自己剪,这样可以比买剪好的跳绳多买几根跳绳?
5、市某郊外的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每公顷森林每年可滞尘约32吨,每天可从地下吸出约85吨水。
(1)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年大约滞尘多少吨?
(2)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天大约可从地下吸出多少吨水?
6、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要用114分钟。
绕地球59周要用多少分钟?比5天时间长些还是短些?
7、修路队计划18天修450米公路,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
修路队实际提前3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修了多少米公路?
修路队实际每天修了30米公路,实际用多少天完成了任务?
学生收获
你这次课一定有不少收获吧,请写下来:
教学反思
本次课后作业
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学生签字:
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非常好○好○一般○需要优化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非常好○好○一般○需要优化
教师签字:
学科组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