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分析能力专题
区位因素分析专题
?
图中信息 ●随着城市化推进,B地农业生产转向为城镇提供农
副产品,市场需求起重要作用 ; 做一次农民 ●生产蔬菜、花卉、瓜果的利润高于粮、棉、油生产;
●地处长三角地区,交通便利,便于农副产口的运输。
1、关于农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3)现在,B地许多农民出租土地,或建成 简易房出租;粮食基本上从外地调入,蔬菜、 花卉、瓜果和副食品也要外调一部分。 试分析这一阶段B地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变化。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8 分)
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 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
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8 分)
(2)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
BA
1、关于农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⑴早期,B地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 基地的组成部分,主要粮食作物是 水稻 ;形成 相应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区位条件有哪些?
?
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气候适宜;地形 平坦;水源充足; 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生产历史悠久。
自然+人文
回归教 材
1、关于农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2)中期,B地粮、棉需要从东北、苏北等地 调入;蔬菜、花卉、瓜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除满足当地需要外,还有部分出口。 试分析这一阶段B地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变化。
区位因素分析
主要内容:
一、评价区位选择是否合理 二、判断影响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 三、分析影响某一区位的有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 四、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一、评价区位选择是否合理
我们学过哪些地理事物的区位?
专题八 区位分析类-【名师课堂-万能答题模板】2020年高考地理解答题解题方法和技巧(PPT)
气候
影响 农业的 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
地形 水源 土壤
市场 —市场范围扩大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社会经济条件 劳动力
科学技术 —冷藏和保鲜技术的发展
变化性、逻辑性
政策 —政策的支力度度加大
其他:
设问要求: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三峡地区柑橘生产的影响(8分)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三全”和“思念”为代表的郑州速冻 食品企业迅速崛起,郑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分析 郑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10分)
原料、燃料
——华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原料丰富
运输 方式 选择 思路
起止点之间的运 ——都为沿海国家,有海运的条件 输特点 货物属性 ——天然橡胶对运输时运成本低,运输量大
其他
货物:天然橡胶 图中起止点国家信息 设问:选择依据
36.(17分)图7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 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该地盛行南风。回答下 列问题。
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 交通运输 —水运便利
政治、宗教等 —台湾省的行政中心
其它:科技、旅游等
台北的位置信息:临海、临河;气候条件、地形条件等 台北市的属性:台湾省的省会城市 设问要求:成为台湾省最大城市的优势区位条件
36.(36分)读图11~12,回答下列问题。
(5)比利时、荷兰、挪威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进口天然橡胶,请选择合 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6分) 海洋运输。都为沿海国家,海运便利;(2分)海运成本低,适宜运输大宗货物; (2分)橡胶运输时限要求不高。(2分)
区位分析专题ppt 通用
【三、案例剖析】
图 例 省界
Q P
归纳总结5: 区位的研究性学 习不可写成区位 河流、水利枢纽 分析。
1月0℃等温线 铁路 城市
A
(5)该省是我国粮食生产的强省,某开发商拟在A市郊区建一 粮食加工厂,建厂前要进行实地考查,请你利用所学工业区位 地理知识帮开发商写出实地考查的内容。(6分) 市场的需求情况1分;原料供应情况1分;当地交通情况;1分基 础设施情况1分;土地成本情况;1分劳动力的素质及数量;1分 政策情况等。1分
(1)该地区计划在a处建一 大规模的木材加工厂,分 析其选址的有利条件,并 说明建厂后可能对环境产 生的不利影响及应采取的 对策。(10分)
(1)有利条件:接近原料产地;靠近水、陆交通 线(交通运输便利)。 影响:森林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 对策:合理采伐和育林相结合,采取防治污染 措施等。
28.03.2019 16
(2)对比分析(分析找出两者的相同与不同 的因素)
例如:2006年高考文综四川卷36题第3小题:图中甲、 乙两阴影区均是著名工业区。乙工业区与甲工业区相比, 工业发展的条件有何差异?(8分)
能源和矿产资 源缺乏;水资 源丰富;农业 基础较好;河 运发达。
28.03.2019 15
07年高考宁夏卷37题
工业惯性等交通线地形气候水文经济状况资源状况技术等政治军事等港口地形气候水文经济腹地依托城市航空港地形气候地质交通与城市距离汽车站地形交通流动人口商业区位商品生产能力市场交通城市区位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科技旅政治军事宗教等28102020区位知识构建地形河流交通政策土壤社会协作工资农业资源宗教等地租市场劳力信息基础工业城市农业气候技术28102020社会经济因经济基础
地理高考复习专题 区位分析(最新、最全)
区位因素分析一、基础回顾1.区位两层含义:指该事物的位置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2.区位问题考查和应试对策:抓住主干知识,完善知识体系3、考虑区位因素的部门:工业、农业、城市与聚落、商业、交通、旅游……二、人文地理区位选择的分析原则1.全面性原则——综合思维、全面眼光(1)理清区位分析的要点,形成思维模式①经济位置要素——经纬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③经济区位要素——资源、市场(腹地)、交通、劳动力、技术等④社会区位要素——开发历史、工农业基础、国家政策、政治(民族)、国防(2)注意从有利区位和不利区位两个方面分析2.主导性原则——结合产业、寻求主体需求云贵高原梯田农业——青藏高原河谷农业——新疆的哈密瓜、长绒棉——南方蔬菜冬季供应东北——花卉业——乳畜业——3.因地制宜原则——把握区位联系的特殊性(1)语言表达要因地制宜eg1: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交通区位——①五大湖廉价的水运;②密西西比河发达的水运;③圣劳伦斯河与纽约河之间的运河; ④大西洋沿岸优良的港口.eg2:渭河平原的农业区位——①地处渭河平原,地势平坦;②夏季高温多雨,水热组合好;③渭河冲积,土壤较肥沃;④渭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
(2)注意地域的特殊区位eg1:美国“硅谷”的特殊区位——军事订货(政府政策)eg2:潘帕斯草原农业的特殊区位——曾是欧洲的殖民地,欧洲市场广阔eg3:“珠三角”的特殊区位——①邻近港澳台、面向东南亚,有众多的华侨外援;②中国南方“门户”。
4.因时制宜原则——把握区位联系的变化和发展(1)自然要素的改变(2)社会经济要素的发展变化三、人文地理区位选择高考设问类型分析1. 评价区位布局是否合理——区位布局定了以后作出评价2.分析某类最佳区位的选择——区位布局之前作出区位选择3.判断影响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4.分析某区域某类布局的条件、有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5.分析某地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四、高考人文地理区位选择的类型分析(一)农业区位分析1、农业区位分析模式:自然因素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若是棉花种植,则可以加上棉花生长后期多晴天,有利于棉花采摘)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棉花种植则突出:沙性土壤,排水性好)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湖泊或冰川融水、地下水充足),水源充足,灌溉便利人文因素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附近有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场所)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为农业生产提供生产资料)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农业区,如我国的水稻种植业)其他: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适宜发展商品农业,如中国东北、美国中部平原)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分析模式的应用1]⑴中国主要农业地区气候条件的对比分析:⑵中国主要农业地区土壤条件的对比分析:(二)、工业区位分析模式:附1:污染企业的区位选择:图1 污染企业的区位选择附2:风频玫瑰图的判读:区位要求常见工业部门原料指向型接近原料产地制糖(甘蔗、甜菜)、水产加工、水果罐头市场指向型接近市场啤酒、家具、印刷、食品动力指向型接近火电厂、水电站炼铝、电镀、有色金属冶炼技术指向型接近高校和科技发达区电子(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方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特别像钢铁厂、化工厂等)(2.经济因素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科技:科技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基础:基础设施:工业发展的前提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历史:工业基础雄厚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3.社会因素信息通达度:新的重要因素国家政策: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投资环境,协作条件:投资环境的好坏也是吸引投资者投资建厂的重要条件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4.环境因素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析模式的应用]1、日本与俄罗斯工业区位条件的比较:2、美国硅谷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对比分析:(三)、商业中心的区位分析模式:①城市内部商业中心的区位选择:(四)、城市(或城市群)区位分析模式:城市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出:地形平坦开阔气候:由题设得出是什么气候,总结出:降水适度,气温适中河流:由地图判读出临河:①运输功能:河流交汇点、过河点、河口、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交通便利②供水功能: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或丰富(2.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判读图中某地是否有某种自然资源或临近某种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由地图判读图中某地是否临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农业基础:本地农业基础雄厚(为城市发展提供大量剩余农产品)政治:是否为行政中心(如省会、首都)旅游:该城市旅游资源是否丰富,旅游业是否发达科技:该城市是否科技发达宗教:是否为宗教圣地(拉萨、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等,一般城市都不要考虑)军事:一般城市都不要考虑(五)、交通线区位因素分析——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经济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地质:①平原:限制少,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②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地质复杂的地区(隧道避开断层,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总长度、投资、施工量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度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2.经济因素(1)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注意有的交通线是带动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比如粤海铁路,主要是带动海南岛的经济发展)(3)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4)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5)加强与××地的联系,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靠近国境的铁路、公路、高速公路有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发展边境贸易))其他可考虑的因素:(1)铁路、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减轻对市内交通的影响)(2)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3.社会因素①巩固国防,维护祖国统一②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或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因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专题讲座(四)区位因素分析的思维要点
2.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建设及聚落形成的区位分析思 想是相连通的,这一思维方式也将应用到军事工程选址、防灾减灾 工程的建设、旅游事业的发展、文化教育产业的布局、乡村聚落的 改造及经济开发区的确立等方方面面。
()
A.原料丰富
B.劳动力丰富
C.交通便利
D.技术先进
解析:第 4 题,服装加工工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对劳动力数量 有要求,但对素质要求不高,故可以把生产环节外包给各地企业,让 其按标准进行加工,则 C 正确。第 5 题,上海较温州具有信息、技术 优势,把总部搬到上海,利于快速获取市场和技术信息。第 6 题,该 服装厂的原料有棉、毛,而新疆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产地和畜牧业基 地,故在新疆设立服装代工厂的优势是接近原料地。 答案:4.C 5.B 6.A
(2)从气候要素的判读入手:通过空间定位,结合气候统 计图、等值线图判断该区域气候类型及特征,分析气候对农 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
(3)从河流水文要素的判读入手:通过解读河流,整合地形、 气候信息,说明该区域水系、水文特征,分析河流对农业、工业、 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
(4)区域图中的人口、城市、交通线是社会经济区位评价的重 要内容。人口多指向劳动力的数量、价格;城市往往与消费市场、 港口发展依托联系在一起;经济地理位置多隐含着运输方式组合、 交通通达性等信息。
(2019·洛阳模拟)服装生产企业——美特斯·邦威于 1994 年始建 于浙江省温州市,服装面料以皮革、棉毛为主;1996 年,其将生产 环节外包给当地服装加工企业;1997 年,美特斯·邦威开始在企业内 部推广信息技术,将总部从温州迁到上海;2004 年,又在新疆设立 了服装代工厂。读美特斯·邦威生产区位变化图,回答 4~6 题。
高考地理知识梳理大全:区位分析
高考地理知识梳理大全:区位分析一、区位概说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指某地理事物的位置或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区位分析应注重三个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主要因素的原则(一般3~5点)。
人类活动都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三大因素影响。
其中自然条件是基础,技术条件是保障,而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
二、农业的区位选择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
平原——耕地;山地——畜牧业、林业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能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品性生产基地建设2.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如橡胶、双季稻、小麦)改造不适宜的自然因素,使之适于发展农业(地形、水分、光照)改造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3)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市场需求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城郊农业的发展,苹果种植规模变化)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实例:古巴的甘蔗——气修条件适宜,长期的生产习惯。
河西走廊——夏季高温,有祁连山冰雪水灌溉。
黑龙江大豆——夏季高温,有祁连山冰雪水灌溉。
珠江三角洲的鱼塘——河网密布,地热低平,低洼处长期积水,利于挖泥成塘。
上海郊区的乳牛场和养鸡场——乳畜制品、鲜奶、鸡蛋等不适于长距离运输,从经济效益考虑,分布在城郊,有利上海市场。
3.世界四大典型地区农业区位及突出特点比较1.部分工业部门的投入:棉纺织厂:棉花、纺织机械、电力、劳动力、资金、技术、场地、厂房、水源等。
汽车生产:汽车零部件、电力、机械和电控设备、劳动力、水源、涂料、资金、技术、场地、厂房。
高中地理---区位分析类问题答题思路
高中地理---区位分析类问题答题思路区位分析类问题的设问形式包括:影响区位的因素(包括主导、主要或限制性因素等)、评价区位布局是否合理、区位因素的变化三个方面。
1.农业区位因素【常考角度】某一作物(或生物)生存的条件分析。
答题的关键是先分析材料,掌握该作物(或生物)的生活习性,然后据此结合图示逐一分析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即可。
(1)自然因素(由气候的水热条件决定能否种植某种作物)①气候(光、热、水、温、风)a.光照、昼夜温差影响农作物产量及有机质和糖分的积累。
b.热量影响农作物的熟制、生长时间、上市时间及产量。
c.降水影响农作物的类型。
d.风对一些植株高大且易倒伏的农作物影响较大。
②地形:沿海平原、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盆地、河谷等地的地势平坦,耕作条件好;高大山地、高原等地的地势起伏较大,耕作条件不好。
③水源:丰富的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可提供灌溉水源。
光热条件好,但气候较干旱的地区,水源(指天然降水)既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又是主导性因素。
④土壤:土壤肥力状况;土壤透气性和酸碱性。
⑤生物因素:病虫害。
(2)社会经济因素(尤其对商品农业影响较大)①市场:距离市场的远近及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等要求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包括河运、海运、公路、铁路、航空等)。
③技术: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灌溉技术、冷藏保鲜技术等。
(主要影响商品农业,自给农业则一般不考虑)④劳动力:数量、素质、种植经验等。
一般来说,经济作物的种植对劳动力的需求要大于粮食作物的种植。
种植水稻比小麦、玉米的劳动力需求大。
⑤国家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等。
⑥其他:如耕作经验、饮食习惯等。
2.工业区位因素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区位因素是不同的,燃料、原料对传统工业影响较大,对新兴工业影响较小,市场、交通、政策、环境等是它们共同的区位因素,环境因素在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中考虑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专题六 区位分析讲解
专题六区位分析区位一方面是指地理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是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所以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为什么人类活动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而是仅仅在局部地点(场所)呢?这是因为不同的场所并不能同样地满足人类所从事某项活动的要求,即不同的场所有着不同的区位条件。
因此,学习人文地理就要研究区位条件。
高考中经常出现区位分析题。
区位分析方法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应试能力。
高考考点为农业区位、工业区位、交通区位、城市区位、商业区位等。
第1 6讲农业区位专题知识梳理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地形、土壤区位因素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工业和城市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种植业种植园农业迁移农业农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业畜牧业乳畜业区游牧业位混合农业华北旱作农业区我国农业区南方水田农业区西北灌溉农业区考点精讲精析(1)若甲、丙两省都种植水稻,分析影响甲、丙两省水稻种植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A.交通和土壤 B.热量——水分和商品率C.劳动力和地形D.政策和科技(2)分析乙、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分别是A.交通闭塞和水源短缺B.夏季酷热和台风频繁C.干旱和低温D.盐碱和洪涝【解析】从图轮廓及经纬度可判断甲为湖南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的气候是其发展水稻种植的优势条件;而丙为黑龙江省,该省是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地区,非常适宜发展商品农业,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乙为新疆的塔里木盆地,深处内陆的位置使其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从而影响农业发展;丙由于纬度高而气温低,影响农业发展。
答案:(1)B(2)C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的选择对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地价的高低。
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所以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例如花卉、乳牛等。
2.各种类型农业的单位面积产值大小。
区位分析专题ppt 通用
有利条件:技术的改进(或加大投入)1分和国家政策扶持1分
不利条件是:多旱涝(或冬季冻害)(1分)。
思考2:若将提高二字拿掉,又该如何回答?
只是一05.般07.2的020区位全面分析题而已
7
【三、案例剖析】
Q
P
A
归纳总结4:
图例
区位的比较题要在
省界
比较差异的基础上
1月0℃等温线 作答。体现‘人无
河流、水利枢纽我有,人有我优’
铁路 城市
(4)简析A市和该省其它城市相比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3分) 思考:该题考什么知识?
是考察区位的比较优势,不是一般的区位全面分析。
交通便捷1分;省会城市政策优惠1分;经济基础好1分;科技 较发达,人才众多1分等。
05.07.2020
13
06年全国文综天津卷 36.(26分)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问题。 (3)分别说明a、b两市城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有利与不利自然条 件及其影响。(8分)
a城市:地表起伏较大,土地利用难度大;邻近
的河流水量大,水源充足。
b城市:地形平坦开阔,空间拓展余地较大;邻
近的05河.07.流2020水量有限,水源不足。
政策、个人偏 好、环境.工业 惯性等 政治、军事等
依托城市 与城市距离 流动人口
政治、军事、 宗教等
3
二 区位知识构建
农业
工业
土壤
基础 地租 市场
劳力 信息
社会协作 工资
气候
地形
河流
技术
交通
政策 资源 农业
宗教等
城市
05.07.2020
4
位置
纬度位置 经度位置 海陆位置
区位因素分析专题课件
经济水平、交通、
环境、政策、宗教、军事
区位因素分析专题
例1 .读我国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该城镇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过去,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以“基塘”特色闻名于世,历史上一直是我国的水果种植、淡水养鱼、蚕桑、蔗糖和商品粮的生产基地。90年代后,该地桑基、蔗基鱼塘大量减少,果基、花基鱼塘明显增加,请分析历史上,珠江三角洲形成“基塘”农业的区位条件以及导致该地基塘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
珠三角地势低平;气候高温多雨;河流众多、水网稠密。
珠三角洲经济增长快;城市发展迅速;市场需求量大;地价上涨;农业结构的调整
区位因素分析专题
(2) 若该城镇位于东北地区,则A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分析其主要自然区位优势。
商品谷物农业 地形平坦、广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夏季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B 地价低,气候四季如春,廉价劳动力丰富
区位因素分析专题
区位问题分析的一般思维模式:
区位问题
着眼点
地理位置
思考的基本层面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针对高考中常见的五种设问角度,解决各类区位问题时要注意掌握以下区位问题分析的思维模式
区位因素分析专题
自然因素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农业区位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3)若该城镇位于华北地区,A地是否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为什么?
区位条件分析专题(10.5)
(5)综合分析:
多角度、多层面分析影响工业、农业、商业、城市、交通、 旅游等的自然区位因素和人文区位因素中的各因素,以寻求最佳 区位,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6)抓住主导:
不同的产业部门,其投资要素中各要素所占的比例不同,区 位选择中一般是看是否满足其主导性需求。如:装配工业区类(普 通服装)要看是否有廉价劳力;冶金工业(炼铝业)看是否有廉价 电力和原料;饮料业(啤酒)看是否有便捷的市场;商品粮主导是 廉价土地和水热条件;花卉业主导是市场和水源。不同的区域,其 主导因素也不一样,如:东北大豆种植、江南丘陵茶叶——土壤;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热量;河西走廊粮棉生产——水源;珠江三 角洲的基塘农业——地形等。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 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2.经济因素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 港,交通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 技术密集型 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项 目 内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容 典型地区 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 (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离海港近;交通条 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10.郊区农业区位分析
项 目 内 北京、上海市郊区农业 容 典型地区
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 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发展花 卉、蔬菜等单位面积的价值高的农作物,可获得更高 的经济利益;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第三讲 区位分析
自然环境:气候、水、地形、土壤、矿产等
2.社会经济环境:
城市、经济、交通、文化、政治、宗教战争等
3.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因素;
个人价值观、家庭和婚姻等
料三 外来人口为厦门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大量外来 人员的进入,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为厦门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了大批 外商来厦投资办厂,从事经贸活动。据统计,外来人口从业人员数占全市社会从 业人数的66%,在这些外来人口中还有不少是高学历、高技术和有专长的人,他 们逐渐成为用人单位的骨干。外来人口81%分布在岛内,以湖里区最为集中,为 典型的年轻型人口类型。 2)厦门市近年来外来人口增长很快,外来人口为厦门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 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厦门市外来人口的对厦门的影响? (2)有利:为厦门提供了劳动力和人才,促进了厦门的经济的发展;加快城 市化进程等等。 不利: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使厦门市的人口密度过大,加剧了人口对环境的 压力;外来人口素质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治安比较混乱等。 (3)根据材料二说明为什么外来人口在岛内以以湖里区最为集中 (3)湖里区工业企业较为集中,劳动力需求量大;湖里区地地价较低,房租及生 活费用较低。
• 重庆直辖市后重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制 定哪些对策? •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困难, 失业人口增多。限制人口和工业集中,合 理规划城市: • 1.规划新区和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 • 2.合理设计规划交通网络,加强管理,改善 城市交通和住房条件。 • 3.治理污染和增加绿化面积。
三、商业街的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出:地形平坦开阔 气候:由题设得出是什么气候,总结出:降水适度,气温适 中 河流:由地图判读出临河:①运输功能:河流交汇点、过河 点、河口、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交通便利②供水功能:临近河 流,水源充足或丰富 2.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资源:判读图中某地是否有某种或临近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丰富 交通:由地图判读图中某地是否临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 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农业基础:本地农业基础雄厚 其他因素:①是否是政治、宗教、军事中心②是否是旅游、 科技中心(新因素) 3、环境• • Nhomakorabea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作用主要有:①大规模和联合企业生产具有较 高的经济效益;②可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缩短交通运 输线和工程管网,节省基建投资和降低生产成本;③ 能综合利用原料、能源和“三废”资源,生产更多的 廉价产品和减少污染;④有利于专业化和协作化,便 于生产经营管理;⑤便于组织各种服务性与辅助性企 业统一服务,减少社会消耗;⑥便于男女职工适当搭 配,可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 【例Ⅱ】(2013 海南)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 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 “××川”。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 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迁移概念:河谷
1.运用地理原理、规律对不适宜的农业区位条件 进行改造 农业区位条件受自然因素的制约性较大,自然因 素比较稳定,但可以利用科学原理、科学技术对不利 因素进行改造。 【例Ⅰ】简述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措施:① 加强宣传,提高公民保护环境的意识;②制定法律法 规,严禁破坏森林、草原植被;③进行植树种草,恢 复植被;④修筑梯田,打坝淤泥等工程措施;⑤进行 小流域治理。
【例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土豆为喜光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喜 水分多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 材料二 将土壤堆高起垄,于垄中播种土豆,再 覆盖枯草。这是 Z 岛传统种植土豆的方法,如下图所 示。
根据土豆生长习性推断 Z 岛土豆主要种植区的区 位特点,并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①东部(岛屿东部)位于西风背风坡, 日照时间较长;受沿岸寒流影响较小,气温较高;人 口密度大,有机肥多。 ②(覆盖枯草能)减少昼夜温差, 保持地温稳定; 利 于雨水下渗,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保证土壤水分充足); ( 枯草腐烂后能 ) 增强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有机质 (肥);(通过垄沟排水,)避免渍水。减少垄上杂草生长 (,避免杂草与土豆争水争肥)。
图1
图2
分析甲地采用压砂栽培技术种植西瓜的原因。
大气降水稀少,无地表径流,干旱;位于贺兰山山 麓,高山冰雪融水为土壤提供地下水补给;沙砾石 阻挡阳光对土壤的暴晒,利于土壤保持水分;沙砾 石阻挡风力作用,利于土壤有机质的保存;日照充 足,气温日较差大。
【解析】根据图文信息确定甲地区气候干旱、风 沙作用强烈;从而推导出甲地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表层土壤易被风沙侵蚀等;这就是试题情境中强调的 需要克服的“自然条件对西瓜生产的不利影响 ”。明 确了命题者意图后,则应从压砂栽培技术有利于保持 土壤水分、减少风沙侵蚀、进一步加大气温日较差等 角度进行答案组织。
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 答案的得分点有以下四点: ①地处高山山麓洪(冲)积扇上(地形平坦,土壤肥 沃);②(沙漠边缘,)气候干旱,日照充足,气温日较 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③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 地降水(地下水)可供灌溉;④水源(宝贵)是制约瓜果种 植规模的主要自然因素。 答案组织一:按照设问,抓住“自然条件”这个 核心词,从地形、土壤、气候、水源这四个方面进行 答案组织。 地形、土壤:① 气候:② 水源:③④ 答案组织二:按照设问,抓住行为动词“评价” 从有利、不利两方面组织答案。 有利:①②③ 不利:④
如“条件”分析、“影响”分析就是典型的区位 分析设问,应以综合的思维答题。如以 2013 年大纲卷 36 题第(1)题为例说明两种组织答案的方式: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轮台(位置见下图)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 用,杏核弃之。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 国。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人文地理是一个发展较快的学科门类,人类经济 活动的区位处在纷繁的变化当中,高考命题中对新兴 的经济活动区位变迁现象非常关注,是高考试题体现 时代性最重要的窗口。如何实现核心概念向“新”概 念的知识迁移是区位分析审题中最容易忽略的盲区。
1.文字表达上的“创新”概念 【例Ⅰ】判断不同产业在不同城市的集中程度, 可以通过计算区位商来确定。某城市的某个产业区位 商越大,表示该产业越集中于该城市,理论上,城市 群内其他城市的该产业应尽量向该城市集聚,以实现 合理分布,形成产业集群。某城市的某个产业的区位 商计算公式„„。迁移概念:工业集聚。 指若干工业企业或同类生产集中于一定地域或地 点。随着工业设备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引起 同类生产在地理分布上的相对集中;由于联合企业和 工业重组布局能带来外部经济的节省,必然引起不同 类型企业的相互集聚。
复习区位中应坚持“原理+区域”的思路,在具 体区域案例中进行区位因素的叠置分析,并通过区域 案例的替代和区位因素的拓展提高知识的迁移变通能 力。此外要重视弥补区域地理的缺失,在理解的基础 上记住一些重要的区域地理知识和区域地图。 3.注重对地理信息的综合分析 人文地理事象复杂多变,空间差异大、地域性强, 综合性表现明显。因此区位分析与评价要在人地关系 的层次上对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加以综合,同时还 要从区域环境特征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视因地 制宜观念的形成。
【解析】“发展特点”于教材及平时练习中均少 于接触,导致部分不善于审题的同学对此设问束手无 策。实际上,认真解读图文信息可发现试题情境提供 了两个解题信息,一是产量在时间上的变化,表现为 2011 年产量与 2009 年产量比较, 包括绝对数值(2009、 2011 年自行车产量)和相对数值(各地自行车产量增长 速度快慢比较);一是产量在空间上的变化,表现为自 行车产业的集聚效应强弱变化。据此可从“时间”、 “空间”两个角度理解我国大陆自行车产业的“发展 特点”。 答案一的思路是由发展至区域,主要包括四个方 面:①全国总的发展状况;②主产省区的发展状况; ③停产、新发展自行车产业的省区;④其他非主产省 区的发展状况。答案二的思路是由区域至发展,明确 我国大陆自行车产业的集聚效应强弱变化,主要包括 东、中、西部的发展状况及差异。
【例Ⅱ】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宁夏平原自古以来就有“天下黄河富宁 夏”的美誉。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 宁夏平原上修建了 一系列排灌渠道。排灌系统完善是该地发展农业的优 势条件之一。 材料二 宁夏平原排灌渠道分布示意图
(1)分析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并说 明该地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 (2)说明灌溉渠道和排水渠道的作用。 【参考答案】 (1)自然条件:(地处平原),地形平 坦广阔;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夏季光热充足,日照 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或有机质)的积累。 环境问题:引水灌溉可能导致土壤盐渍化。 (2)灌溉渠道:从黄河干流引水灌溉。 排水渠道: 将多余的水(或汛期时大量的来水)通过 排水渠道引到黄河,缓解由于大水漫灌而引起的土壤 盐渍化。
1. 3
区位分析能力
一、区位分析与评价要因地制宜 例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克什米尔地区为藏红花主要产地之一。 藏 红花性喜冷凉湿润,喜光怕热,耐半阴,较耐寒,冬季 不低于-10℃即可安全越冬; 忌雨涝积水, 宜排水通畅、 疏松肥沃的沙质土。
说明克什米尔地区种植藏红花的优势自然条件。
【解析】根据图文信息可知 L 湖北侧山坡葡萄园 为海洋性突出的气候,日温差小,不利于葡萄养分积 累;由景观图和文字信息可知 L 湖北侧山坡坡度大, 不利水土保持,土层浅薄、贫瘠。由以上分析可知,L 湖北侧山坡在自然条件下不能产出优质葡萄。而 L 湖 北侧山坡能够产出优质葡萄,应该是石墙的修建改善 了不利于葡萄生长的自然条件。在此基础上,理清地 形、水土保持二者间的逻辑顺序,即可正确做答。
备考复习中要善于比较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地 理案例, 构建针对具体地理情境具体知识结构的能力。 实战中,在“审题环节”上充分挖掘材料的图文信息 后,结合“设问”有针对性答题可以杜绝死记硬背、 套用等现象。 2.加强区域特征知识储备 高考对区位分析的考查多与具体地理区域相结 合,坚持自然、人文要素在特定区域中相互联系的考 查思路。 大量失误出于考生不能跨越区域认知的门槛, 也就无法对区位选择进行准确、合理的分析与评价。
三、核心概念如何向“新”概念进行知识迁移 例 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示意中国大陆 2009 年与 2011 年自行车产量 (产量大于 1 万辆)的省区分布。
据图简述中国大陆自行车产业的发展特点。
答案一:全国总产量增长较慢;主产省区中,上 海市略有减产,其他省区发展缓慢;陕、川、桂停产, 重庆市新发展自行车产业,河南省产量略有增加。 答案二:东部原产量大,增长量较少;中部总产 量少,增长量也少;西部除重庆市新发展自行车产业 外,其余各省区均已停产;中国大陆自行车产业集聚 效应加强(自行车产区由 11 个省区减少为 9 个省区)。
【例Ⅳ】根据气候统计资料与珠江三角洲的地形 指出威胁珠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 时间,并说明桑基鱼塘农业模式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 的作用。 【参考答案】旱灾,冬春季节;洪涝,夏秋季节。 雨季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调节鱼塘储水量,减少洪涝 的发生。旱季可提供灌溉水源以利抗旱。 2. 运用核心原理分析时代发展产生的新格局新趋 势 农业:自然灾害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要着眼于农业 生产活动的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过度开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会 进一步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
二、如何分析区位条件的变化 例 2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 求。 图 1 中的甲地区位于贺兰山南端山麓地带,几乎 无地表径流,风沙作用强烈。为了克服自然条件对种 植瓜果的不利影响,该地采用压砂栽培技术种植西瓜, 使西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压砂栽培技术是指在 山麓斜坡上 10~15 厘米厚的片状砂砾下进行西瓜栽培 的技术(图 2)。
工业:原料、劳动力数量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 劳动力素质的影响逐渐增强;交通、技术、环境、政 策等因素的影响力越来越显著。 城市区位与城市功能区:区域产业结构对经济布 局影响较大;不同交通运输时代城市区位不同,交通 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影响城市的兴衰;旅游和科技 成为影响城市区位的重要因素。 交通线路和港口:科学技术在交通线和交通枢纽 建设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商业: 技术(信息技术、 运输技术)的进步催生了商 业网点新的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