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格局
当今世界的主要国际关系和国际政 治格局分析
当今世界的主要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格局分析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格局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
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矛盾。
要深入理解这一格局,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使得各国经济紧密相连。
以中美为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双方的贸易往来规模巨大,但也存在贸易摩擦和竞争。
美国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手段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这不仅影响了中美两国的经济,也对全球经济稳定造成了冲击。
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也在改变着国际经济格局。
以中国、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这使得全球经济权力逐渐从传统的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转移,从而引发了国际经济秩序的调整和变革。
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也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西方国家普遍推行资本主义制度和民主价值观,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根据自身国情选择了不同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
这种差异导致了在一些国际问题上的分歧和冲突。
例如,在人权问题上,西方国家常常以自身标准来评判其他国家,引发了诸多争议和外交争端。
军事力量在国际政治格局中依然具有重要影响力。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其战略利益。
俄罗斯在军事领域也拥有强大实力,在维护自身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一些地区性军事冲突和争端,如中东地区的局势,也反映了军事力量在国际关系中的复杂作用。
能源和资源的争夺也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以及稀有金属等战略资源的分布不均,导致各国在获取和控制这些资源方面展开竞争。
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其成为全球大国关注和角逐的焦点,也引发了该地区长期的动荡和冲突。
在地区层面,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诸多挑战。
英国脱欧给欧盟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同时欧盟内部在经济政策、难民问题等方面也存在分歧。
国际关系中的三个体系和三个格局
国际关系中的三个体系和三个格局:国际关系可概括为三个体系和三个格局。
即: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两极格局、多极化格局。
维也纳体系背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引起欧洲封建君主们的恐惧,普、奥、等国组成反法同盟多次干涉法国革命,拿破仑掌权后,法兰西帝国一度在欧洲盛极一时,但拿破仑的侵略扩张野心,使法国进行的战争的性质由革命转为侵略,最后导致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覆灭。
战胜法国的欧洲各国代表在维也纳召开会议,确立战后欧洲秩序。
形成:俄、英、普、奥四大国操纵,通过决议:恢复欧洲旧的封建统治秩序;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按照大国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分割海外殖民地;维护德国和意大利的分裂局面。
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欧洲统治秩序称为维也纳体系。
实质:维也纳体系是欧洲封建君主企图用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体现,它反对社会进步,不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任意践踏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阻挠德意的统一,是历史的反动。
但在维也纳体系下,用开会的办法解决国际争端,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发展。
瓦解:法国年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的波旁封建王朝,进一步动摇了维也纳体系确立的欧洲封建统治秩序;1848年席卷整个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彻底摧毁了维也纳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背景:帝国主义各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发动一战,战后初期,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确定利益分配、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形成: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这些条约包括:战胜国处理战败国的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惩罚和削弱德国;还有对奥、匈、土尔其的尔和约。
这五个和约所确立的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北非的统治秩序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1920年国际联盟建立。
凡尔赛体系协调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关系,但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美日英之间竞争激烈,为缓和各国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华盛顿会议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
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影响
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了世界局势的动荡 在一定时期内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
3.两极格局是如何走向解体的?
1.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2.70年代第三世界的崛起,特别是中国在国际舞台发挥日益重要的作 用,有力地冲击两极格局; 3.美苏争霸的长期消耗; 4.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的解体。
1.什么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根据力量对比的 变化重新瓜分世界,主要调整了他们在欧洲和亚洲太 平洋地区的关系,建立了新的国际秩序,形成了“凡尔 赛——华盛顿体系”。
2.凡尔赛体系是如何建立和维护的? 如何评价该体系?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目的:惩罚和削弱德国 1.召开巴黎和会, 签订《凡尔赛和约》
3.体系的掠夺性和分赃不均,加深了战胜国和战败国、战胜国之间、 战胜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最终促使了体系的瓦解。
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 奥地 利
南斯拉夫
一战前的奥斯曼 战后土耳其 土耳其帝国
3.华盛顿体系是如何建立的?如何评价该体系?
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美国于1921—1922年发起并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 《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
1.当今世界什么原因推动国际关系格局 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1.根源: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2.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了新的分化和组合。 1.美国企图独霸世界,但遭到了包括其他西方大国在内的大多数国 家的反对。 2.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足以与美国相 匹敌的军事武器。随着国内经济形势不断好转,国际地位也有了 很大改善。 3.日本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4.欧盟成立,促使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欧洲的地位和实力进一 步提高和增强。 5.中国的改革开放,促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 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际关系格局分析框架及如何认识国际关系格局
还有不均衡性,复杂性,过渡性,多极趋向性。由于这些因素存在,国际关系体系进程的主要内容的重大变化,预示着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多极趋向性。
首先,在国际经济领域,美国优势并没有如在军事领域那么明显。早在70年代,世界经济就开始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从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末,日本在经济上的迅速崛起曾给美国这一世界经济的霸主以沉重的打击。到90年代初,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取得了重大进展,《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欧洲统一市场的建立,欧元的实施,都使得欧盟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率名列世界前茅,只要中国牢牢抓住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中国必将在世界经济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其次,在文化或文明的领域内,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在当今世界虽然仍占优势,但其他文明复兴和成长正在日益抵消西方文化的影响和侵蚀,动摇着西方文明的霸权地位。东亚儒家文明在战后的复兴和六、七十年代以后随着东亚奇迹、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成长,已展现了在未来将会有更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可能性。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东正教文明、印第安文明、伊斯兰文明等都将会在21世纪展现其应有的影响和在世界中的地位。亨廷顿就认为,“后冷战时代世界政治的一个主轴是西方的力量和文化与非西方的力量和文化的相互作用。总而言之,冷战后时代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了七个或八个文明的世界”。“权力正在从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转移。全球政治已变成了多极的和多文明的。”
专题四 国际关系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专题四国际关系与国际格局的演变1、知识梳理: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与国家、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国际格局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状态,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随着构成国际关系的主要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而变化。
影响国际关系演变的基本要素是国家利益。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好坏取决于国家利益是否有冲突。
影响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基本要素是①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实力。
②导致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根源是各国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知识简表: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三次演变(1)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比较相同点:①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②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③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不同点: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②前者调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③前者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后者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④前者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的基础之上,必然随着德国的崛起而破产,而后者则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⑤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⑥体系的性质不同。
前者的本质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由于二战后反法西斯性质和社会主义的介入而是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的多重性质(2)简述三次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变化后中国的地位: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资本主义一统天下。
变化的中国地位: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未得到尊重,说明弱国无外交;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说明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下。
国际关系格局
一、概念及演变概况
所谓国际关系格局,实际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流强国力量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秩序和利益分配体系。
它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实力对比的变化,包括经济、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等,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或体系。
而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
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是指主权国家及国家集团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国际政治关系和国际经济关系,国家之间的竞争、冲突与合作是其主要表现形式。
从相互关系产生的矛盾根源看,可以划分四种基本类型的国际关系,即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1.当前国际格局中的国际关系与国家利益(形事与政策)
一、对当前国际格局及其主要特征的 简要认识
2.国际格局体系的演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巴黎 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成资本主义世 界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美英法 操纵了会议,美国成为最大获益者。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分割世界的体系。其 内部的矛盾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的 加剧而逐渐瓦解。1931年,日本发动“九· 一八事变”, 侵占中国东北,并于1933年退出国联。1935年,德国 撕毁凡尔赛和约,扩充军队,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 军事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了。
一、对当前国际格局及其主要特征的 简要认识
2.国际格局体系的演变 一超多强与多极化--随着东欧剧变(20世纪80年代 )、苏联解体(1991年),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结 束,世界形成了“一超(指美国)多强(多指中国、 欧盟、俄罗斯与日本)”的世界格局,但是这一世界 格局并不稳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欧盟一体化建设 、俄罗斯振兴经济的计划以及日本的经济力量,世界 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
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这也 是中国首次举办首脑峰会。
金砖国家(BRICS)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 奥尼尔(Jim O'Neill) 首次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特指新兴市场投资代表。“金 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 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 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2008年2009年,相关国家举行系列会谈和建立峰会机制,拓展为国际政 治实体。2010年南非(South Africa)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变为 “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金砖国家的标志是五国国 旗的代表颜色做条状围成的圆形,象征着“金砖国家”的合作, 团结。
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及其特点
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及其特点国际关系格局是指国际社会中有关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相互关系以及国际力量对立与合作的总和。
其演变是国际关系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反映了国际社会中各种力量的对比与平衡,以及国际事务的发展变化。
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可以从17世纪开始进行梳理。
在此之前,欧洲主要以城邦制和封建制为主,国际关系主要表现为各个城邦间的权力斗争。
然而,随着近代国际关系的发展,欧洲逐渐由城邦制向国家制度转变,形成了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在17世纪至18世纪初,以法国、英国和荷兰等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逐渐崛起,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
这一时期,国际关系格局主要由欧洲诸国之间的争夺和平衡构成。
例如,西班牙王国和哈布斯堡王朝之间的争夺成为17世纪欧洲战争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18世纪的到来,欧洲主要国家的力量逐渐发展壮大,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力量格局。
在这个时期,欧洲的国际关系主要以平衡政策为基础,各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权力平衡,进行了一系列的联盟和对峙。
最典型的例子是奥斯曼帝国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之间的争夺,以及奥斯曼帝国与俄国之间的长期对抗。
到了19世纪,欧洲主要国家的力量格局开始发生深刻变化。
随着英国的工业革命和法国的大革命,欧洲开始进入工业化和民族主义的时代。
这一时期,欧洲主要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对外扩张的动力也日益增加。
在这个时期,国际关系格局主要以列强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为特点。
例如,拿破仑帝国对欧洲的大规模扩张和帝国主义殖民地的争夺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
随着20世纪的到来,国际关系格局再次发生了重大变革。
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世界政治与经济的面貌,国际关系格局由此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元的特点。
冷战期间,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两个超级大国展开了长期的竞争和对抗,整个世界被分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进一步多极化,新兴大国崛起,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国际关系的变迁
国际关系的变迁
随着时代的演进和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国际关系的演变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阶段。
一、冷战时期冷战时期是国际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由美苏两极化主导。
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东西方之间的对抗。
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围绕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展开了一系列的竞争和冲突。
例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都是冷战时期国际关系变迁的重要事件。
二、后冷战时期冷战时期的结束标志着国际关系的新时代的开始。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事件使得国际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全球化的浪潮涌动而来,国际社会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国际经济交往的速度,国际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也成为重要议题。
例如,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等都是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事件。
三、21世纪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跨国交流更加方便,但也给网络安全等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
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威胁、经济全球化不平衡等问题都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此外,大国之间的博弈和合作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也起到重要影响。
总结来说,国际关系的变迁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
从冷战时期到后冷战时期,再到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经历了许多重要事件和变革。
这些变迁不仅改变着国际格局,也深刻影响着各国的发展和安
全。
因此,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关系的变化,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需求。
只有在多边合作和共赢的基础上,才能推动国际关系的和平与繁荣。
国际格局的特征与趋势
国际格局的特征与趋势
国际格局的特征和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多极化:国际格局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过去几十年来,随着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国际力量对比逐渐发生变化,传统大国的地位相对减弱,多个国家形成了一种相对平衡的态势。
2. 全球化:国际格局趋向全球化,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更加紧密。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国家间的交流合作,全球议题和挑战的共同性也日益凸显。
3. 区域合作:国际格局中区域合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
各个地区之间的合作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起到了促进地区发展和解决共同问题的作用。
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政治合作进一步加深,成为推动国际合作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4. 大国竞争:国际格局中各大国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尤其是美中之间的竞争更加凸显,两国在经济、技术、军事等领域的角逐不断升级。
此外,一些其他大国也在努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形成多边竞争的态势。
5. 不确定性:国际格局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难以预测。
全球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金融市场波动、贸易争端、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安全形势也不稳定,恐怖主义、核扩散等问题对国际安全构成挑战。
综上所述,国际格局的特征是多极化、全球化、区域合作和大国竞争,并且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特征和趋势将进一步发展演变。
国际关系与国际格局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 具有决定作用,各国致力于长期、稳定、持续的经济发展, 具有决定作用,各国致力于长期、稳定、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 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大力发展科技如: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大力发展科技如: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西欧的尤里卡计划、中国的863计划等;地区冲突与民族矛盾不断 。 计划等; 西欧的尤里卡计划、中国的 计划等 既有机遇也有挑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既有机遇也有挑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在国际事务 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产生原因
多极化趋势加强
全球化趋势加强
经济: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经济: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科技: 科技: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 主题: 主题: 和平与发展
“一超多强”的局面 一超多强” 一超多强 亚非拉的独立和振兴 霸权主义
经济实力
表现 主要障碍
决定性作用
影响
• (5)、联合国 )、联合国 )、 • ①建立:1945年春天,中、美、英、苏等 个国家 年春天, 苏等50个国家 建立: 年春天 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 月 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10月, 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 《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总部设在纽 约。 • ②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安理会是联 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 合国中惟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 构)。 • ③常任理事国:中、苏、美、英、法。 常任理事国: • ④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运动。 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运动。 • ⑤原则:《联合国宪章》规定了各会员国必须遵守的 原则: 联合国宪章》 原则,如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原则,如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 共处等。 共处等。 • ⑥作用:初期联合国实际为美国所操纵。后来成为第 作用:初期联合国实际为美国所操纵。 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舞台。 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舞台。
世界大战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小作文
世界大战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小作文世界大战,那可是一场震撼人心的大戏啊!它不仅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还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话说那时候,战争的硝烟弥漫,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
世界大战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
以前,那些列强国家都是各自为政,谁也不把谁放在眼里。
可是,随着战争的爆发,它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彼此的地位。
就像那句话说的,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战争面前,国家之间的利益纠葛变得越来越复杂,有时候甚至让人眼花缭乱。
所以,战后的世界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那些曾经的列强国家,有的衰落了,有的崛起了。
而新的国家也在这个时候崭露头角,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世界大战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时候,战争带来的破坏是无法想象的。
许多城市被毁得面目全非,无数人失去了家园。
而且,战争还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据统计,战争期间全球有数百万人丧生,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战争还让人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物资短缺、通货膨胀、饥荒等问题接踵而至,许多人饱受折磨。
战争也催生了一些新的产业和机遇。
比如,军火制造业、化学工业等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而且,战争还促使了一些科技的进步。
比如,原子弹、雷达等武器的出现,都是战争的产物。
世界大战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也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然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所以,我们应该珍惜和平,共同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冷战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冷战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冷战是二战结束后出现的长期持续的对抗时期,主要是指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
其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冷战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并从冷战初期的多极世界格局转变为冷战后期的双边世界格局进行分析。
首先,冷战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从二战结束后的多极世界格局到冷战开始后的两极世界格局,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苏联和美国成为两个超级大国,它们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象决定了全球的政治格局。
冷战使世界划分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这种格局极大地影响了国际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走向。
其中,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和对抗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政治不稳定和地区冲突。
其次,冷战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也表现在军事方面。
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之间进行了军备竞赛。
双方不断发展核武器和军事技术,形成了世界上第二次大规模的冷战时代军备竞赛。
这种军事竞赛导致了全球军事力量的重新调整,出现了战略性武器的发展和部署。
同时,苏联和美国积极参与各地的冲突和战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国际安全形势和地区稳定性。
此外,冷战还对国际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美两强势力范围的扩大,使得其他国家在经济上不得不作出选择。
相应地,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东西方两个阵营的压力,经济援助或是经济制裁等成为了国际政治和经济斗争的手段。
冷战时期,二战后的经济体系以及国际经济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也受到了强烈的影响,例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
这些机构在维持国际秩序和冷战格局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冷战后期,国际关系格局再次发生了重大变化。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冷战局势出现了转机。
苏联的解体使得冷战最终结束,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
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单极世界格局,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主导地位。
此后,冷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逐渐转变为双边世界格局,即美国垄断全球事务的时期。
欧洲剧变后的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
欧洲剧变后的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自欧洲剧变以来,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欧洲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大陆之一,但如今在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变化。
欧洲剧变所带来的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变化,不仅影响了欧洲自身,也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世界。
欧洲剧变后的国际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冷战结束之后,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东欧国家摆脱了苏联的影响,开始向西方国家靠拢,加速了东欧国家的欧洲一体化进程。
西欧国家也在积极地寻求与东欧国家的合作,加深了欧洲大陆上的一体化程度。
欧洲剧变后,很多国家开始加入欧盟、北约等西方国际组织,为国际关系带来了新的变化。
欧洲剧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冷战时期,欧洲是实力最强盛的大陆之一,而且在国际政治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是随着欧洲剧变的发生,欧洲国家逐渐失去了在全球政治格局中的主导地位。
随着东亚国家的崛起,欧洲的地缘政治地位也有所下降。
欧洲剧变后,世界格局逐渐向多极化转变,不再是单一超级大国主导世界格局的时代。
东亚、南亚等地区逐渐崛起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而且新兴国家也逐渐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洲剧变后的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欧洲大陆的地缘政治地位和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全球政治、经济和安全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洲剧变也加速了全球政治、经济和安全格局向多极化的转变,对世界各国的政策制定和国际事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各个国家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学习资料
朝鲜战争的影响
朝鲜战争对于中国和美国又分别具有怎样的影响呢? 中国:打破神话,鼓舞信心;提高了国际地位; 赢得和平环境; 丰富作战经验; 激发爱国热情和国际主义精神; 美国对中国的长期封锁,两国处于敌对状态
美国:战略企图失败、中美处于敌对
朝鲜战争的影响
2、对东亚局势:
日本虽然没有参战,但是,战争期间美军在日本大量 的物资采购,对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经济复苏, 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④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消 极 ①两强相争,冷热交织,国际局势紧张。(两 影 强相争 长期不宁 ) 响 ②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破坏了世界
和平(在亚洲发展成为局部热战)
理解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冷战之间的关系
雅 尔
形成基础、奠定框架
两 极
对抗表现(手段)
冷
塔 体 组成部分、集中体现
二、二战后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几种类型:
1.冷战中的热战: 2.世界长期热点: 3.发展中国家之间 的局部战争: 4.高科技下的局部 战争:
代表性战争:
1.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2.中东战争 3.印巴战争和
两伊战争
4.海湾战争和 伊拉克战争
局部战争的国际背景
1、局部战争的国际背景可以分为两个时段,海湾战 争是分界线。 2、海湾战争以前的局部战争,无论朝鲜战争、越南 战争、中东战争都可以看到美苏两极对峙的影响,即 “冷战”中的“热战”。 3、局部战争与“冷战”的关系有隐有显。朝鲜战争 和越南战争显,中东战争隐。因此,中东战争要注意 分析问题的复杂性。 4、海湾战争时,虽两极格局尚存,但苏联已无力与 美国争雄,退出争锋。两极格局逐步走向解体,美国 在国际格局中扮演了主角。
世界多极化
2003年10月15日,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神舟”五号载 人飞船发射成功, 使我国成为第三个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的国家,标志着我 国综合国力的日益 增强. 07年10月24日, 嫦娥一号卫星在西 昌卫星发射中心顺 利射。嫦娥一号发 射成功体现了中国 强大的综合国力以 及相关的尖端科技, 是中国发展软实力 的又一象征。
……当看到峰会已无法阻 止时,美国警告巴西不要损 害中东和平进程。至此,美 国仍不放心,要求作为观察 员参与此次峰会。为防止美 国干扰会议进程,巴西拒绝 了这一要求,并称“这是一 次公开会议,你们(美国) 可以通过电视观看”。
6、广大发展中国 家在国际社会中 发挥着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
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4、我国的应对策略
。
面对世界多极化,中国面临着 前所未有机遇和挑战。因此,中国的 应对之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 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深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综合国力, 以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
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说明我国实 施的是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 略已取得可喜成效。但也要清醒的看 到,我国的现状与先进国家存在巨大 的差距。要增强忧患意识,继续发愤 图强。
合作 竞争
基础
综合国力 经济和科技实力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才是硬道理
落实科学 发展观
能力提升:
(1)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内涵不同。经济全球化 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是各国 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它是从经济角度反映当今世 界相互依赖、联系加强的趋势;世界多极化是相对两极格局和单极 世界而言,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和 组合,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各种力量相互制衡的 趋势。 (2)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存在着密切联系。经济 全球化带有双重性,它既给世界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给发展 中国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这些矛盾只能在世界多极化发展过程 中,通过建立国际新秩序来解决。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促使不 同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加强合作,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 发展。
国际关系基本知识_2
三、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1. 为处理国家间关系提供了一系列基本法律规范和原则
确立了指导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联合国宪章等) 调整的对象范围不断扩大 内容更新,“领事裁判权”等被清除 国际法编撰系统化、法典化
与国家生存相关: 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承认与继承权等
国家的义务:恪守条约, 忠实履行各项国际义 务。
(1)七项基本原则
基本内涵 民族自决问题上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谋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一致性 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主义
(2)和平共处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17 年《和平法令》中提出: 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1954 年 4 月出现在中、印外交文件中,6 月与印、缅签约 1955 年 4 月万隆会议与十项原则
各国在 实践中不断 重复
如:划分国界 (河流、分
水岭)
对它予以 法律确认
如:外交使节 豁 免权既国际 习惯可条约 化
内容更广泛 有些尚未形成 法律拘束力 国际礼遇和国际道 德
如:外交对等、 人道主义救助
二、国际法与国际关系 近代国际关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国际法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 1、古代社会国际关系 2、中世纪国际关系 3、近代国际关系 4、现代国际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举例说明美国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外政策的主 要变化。(3分)这些变化导致了什么相同结果?(1分) (3)由“中立”到参与并领导反法西斯战争,与苏联两 分天下,推行霸权政策。客观上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 展。
回答: (1)概括指出在美国是否参加国联的问题上,威尔 逊和参议员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 (2)概括争论双方的基本主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 争论的最后结果。(6分) (3)参议员们在美欧关系上的基本主张是什么?说 明这种主张影响下的美国外交政策在意大利侵略埃 塞俄比亚战争中的表现及作用。(4 分)
(4)矛盾体系 纽结点 几对主要矛盾 对待德国问题 法 德(战胜国与战败国的主要矛盾) 殖民霸权问题 英 法(争夺欧洲霸权的主要矛盾) 欧洲霸权问题 美 日(争夺亚太地区的主要矛盾) 海上霸权问题 美 英(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矛盾) 国际联盟问题 德国赔款问题 欧洲安全问题
2、调整:①道威斯计划的实施,是协约国在赔款问题上 对体系所做的一次较大调整;②洛迦诺公约是协约国在欧 洲安全问题上对体系所做的一次调整。 3、瓦解: ①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大量扩充陆军,积极重建 空军,并开始建造军舰。 ②1936年德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撕毁凡尔赛和约。 ③1931年日本发动“九. 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 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随之瓦解。 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 崩溃。 ⑤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 顿体系彻底崩溃。
(纵德反苏)绥靖政策
28.(04高考广东卷)阅读以下材料: 在是否参加国际联盟的问题上,美国各界看法不一。 《国际联盟盟约》第十条规定,国联成员国有尊重并保护 其他所有成员国领土完整及独立、防御外来侵犯的义务。 围绕这一条款,美国总统威尔逊和一些参议员之间争论激 烈。参议员们认为,如果美国参加国联后,出现了不容争 辩的侵略事实,美国将面临法律上的义务。这最终将使美 国陷入与欧洲事务相关的义务与环境之中。因此他们反对 参加国联。威尔逊总统认为,这个义务是道义上的,不是 法律上的,在法律上没有约束力,而且(美国国会)有绝 对自由,对要求采取行动的所有情况作出自己的解释。但 是他也承认,如果出现了不容争辩的侵略事实,毫无疑问, 美国将履行盟约中的自动惩罚的法律义务。
有这么两种观点: 1、这一体系形成以后给国际社会带来二十年的和平。
2、这一体系的形成仅仅是二十年的休战。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呈什么趋势?原因是什么?
各国的发展趋势如何及其原因?
时间 资本主义世界 美国 133 英国 187.8 法国 117.6
1924 111
1925 120.7
1926 126.5 1927 134.5
(联法败俄)19世纪中期,俄国在欧洲大陆的地位上升, 英国联合法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挫败了俄国; (联法抗德)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成为欧洲最 强国,并与奥,意结成三国同盟,英国调整与法,俄关系, 结成三国协约集团,并在一战中打败德国; (扶德抑法)大战后初期,法国势力膨胀,主张残酷处 分德国,力图重建在欧洲大陆的霸权.为抑制法国,英国 先是在巴黎和会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力图重建在欧 洲大陆的霸权. 继而又在赔款和欧洲安全问题上扶植, 支持德国,最终打碎了法国再度称雄欧洲大陆的迷梦.
28题答案要点: 美国会不会承担法律上的义务。(2 分) 威尔逊认为,对美国而言,盟约规定的义务主要是道 义上的,但在某种情况下,美国需要承担一定的使美 国卷入国际争端的法律义务。参议员们则反对承担使 美国卷入国际争端的法律义务。参议员们取得胜利, 美国没有参加国联。(6 分) 美国不陷入欧洲事务。在意埃战争中,美国推行中立 法,禁止向交战双方运送武器。实际上有利于侵略者。 (4 分 )148156Fra bibliotek1 154.5
86.3
78.8 96
114.3
129.8 115.6
1928 141.3
1929 153.1
162.8
180.8
95.1
100.3
134.4
142.7
制造业生产(1913为100)——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大国崛起实际意味着国际格局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试述一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表现。(3分)分析 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1)表现: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开始动摇,日本取得 东亚霸权,美国国际地位提高,最终形成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原因:欧洲列强实力削弱,美国和 日本实力增强。 (2)为改变旧的国际格局,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采取 了哪些重大行动?(3分) (2)行动:扩充军队,进入莱茵河非军事区,撕毁《凡 尔赛和约》;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侵占苏台德区; 吞并奥地利;突袭波兰,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所谓国际关系格局,实际上就是在一定时期 内,在一流强国力量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 国际秩序和利益分配体系。随着一流强国力 量对比发生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利害 关系的变化,国际关系格局必然随之调整乃 至完全打破旧的格局。所以说,国际关系格 局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实力对比的变化,它包 括经济、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等,是一个 综合性的概念。
巴黎和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1、一战结束后,协约国想通过和约方式重新安排 战后的世界
2、一战对旧有的世界格局造成严重冲击
3、大战后各国力量变化调整
各国如何想在战后世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英国的政策是维持均势,把自己的力量加在这 一边或那一边,但总是加在一边以抵制某一时 期内最强大的国家或集团的政治霸权。 ——克劳备忘录
1、这一政策是什么? 大陆均势政策
2、这一政策出现的原因? 实力、利益、形势 3、从拿破仑战争到二战争结束是怎么样做的?
4、对英国产生什么重要影响? 很长时间维持霸主地位
5、说明了什么? 政策的出发点:实力与利益
斗争的焦点是争夺霸权
(联合抗法)19世纪初,法兰西第一帝国称雄欧洲 大陆,英国组织反法同盟在对法战争中打败了法国;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内容: (1)条约体系: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 和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构成了该体系。 (2)作用体系: 欧洲的政治格局 中东的政治格局 亚太的政治格局 比较P18与上册P124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各国领土变化如何?
(2)对欧洲政局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3)维系组织:国际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