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1125277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
第四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B )A.生态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种类数量就越多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群落内的生物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D.任何群落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解析] 本题考查对生物群落相关内容的理解。
解答本题需理解生物群落的概念,明确群落内生物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
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在一个池塘中有许多种生物,不仅有水藻、金鱼藻等植物,还有动物、微生物等。
所有的鱼构不成一个生物群落。
2.生活在白蚁肠内的鞭毛虫,能消化白蚁肠中的木纤维素,若没有鞭毛虫,白蚁即饿死;植物中的菟丝子,要缠着大豆才能生长;大小草履虫必须分开培养,才能生长好。
以上生物的种间关系分别为( A )A.互利共生、寄生、竞争B.竞争、寄生、互利共生C.寄生、互利共生、竞争D.互利共生、竞争、寄生3.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取食方式为吞食的三个物种随食物颗粒增大而产生的种群数量分布。
下列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B )A.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B.物种甲与物种乙为竞争关系C.物种丙与物种甲为捕食关系D.丙个体的体型比甲大[解析] 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如完全相同,则甲、乙、丙三曲线应重合,A项错误;物种甲和乙之间有部分食物大小相同,则甲和乙构成竞争关系,B项正确;从图中的信息不能分析得出C、D项的结论。
4.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右图所示,正确的说法是( D )A.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C.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解析] 土壤动物有避光性。
装置上方有光源,灯罩的功能是增强下方光照。
土壤动物向下方移动,金属筛网能阻止土壤向下滑落。
广口瓶中有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可把小动物杀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作业
第3节群落的结构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的群落物种丰富度不同B.泉山自然保护区的全部生物组成一个群落C.一块稻田中所有兰化螟幼虫、蛹和成虫组成一个种群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都是由光照决定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群落物种丰富度不同,A正确;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因此泉山自然保护区的全部生物组成一个群落,B正确;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因此一块稻田中所有兰化螟幼虫、蛹和成虫组成一个种群,C正确;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而动物的垂直分层是由食物、栖息地决定的,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与群落的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2.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一年生草本植物X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1972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低于幼苗至成熟阶段的的死亡率B.与其他年份相比,1975年草本植物X种群内的生存斗争程度高C.1975年由于X种群的幼苗数比成熟植株数多,则将来种群数量会增加D.5年内该一年生草本植物X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1972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每个样方个体数减少量接近550株,而幼苗至成熟阶段,每个样方个体数减少量接近200株,所以1972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阶段的死亡率,A项错误;图示曲线的变化显示,1975年每个样方内草本植物X 个体数量较其它年份少,所以种群内的生存斗争程度低,B项错误;植物X为一年生草本植物,1975年X种群的成熟植株数少,产生的后代少,加之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将来种群数量不一定会增加,C项错误;自然选择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因此,5年内该一年生草本植物X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3节 群落的结构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最新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时训练12 群落的结构基础夯实1。
下列关于“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大于鲤鱼的种群密度,则此池塘中鲫鱼的丰富度高于鲤鱼B.甲池塘中的鲫鱼的种群数目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中鲫鱼的丰富度高于乙池塘C。
一片森林中的物种数目多于一个池塘,则该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该池塘D。
不同的群落,物种的丰富度是定值答案:C2.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答案:A3.下列关于森林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
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答案:D4.试回答下列有关群落的问题.(1)群落是指,因此研究生物群落要以研究为基础.(2)在研究池塘群落时,主要研究该群落内种群数量(即群落的)、等方面的内容.答案:(1)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种群(2)丰富度各种群之间的关系(或群落演替情况、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范围和边界等)5。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3节群落的结构[A组·基础达标练]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和群落都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层现象B.种群密度能够真实地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C.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研究种群和群落的丰富度D.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解析:种群中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A错误.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B 错误。
丰富度代表的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C错误。
答案:D2.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解析:稻田中青蛙的增加可抑制病毒传播,原因是青蛙捕食稻飞虱,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A 正确;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B错误;病毒V和水稻之间是寄生关系,C、D错误。
答案:A3.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解析:乔木层越密,草本层分布越少,因此,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3节 群落的结构习题
1.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种群的丰富度D.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解析:选C。
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
这些物种不是随机聚集在一起,而是通过种间关系联系起来的。
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很多,除丰富度外,还有空间结构等。
2.(2012·吉林一中高二检测)下列关于“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大于鲤鱼的种群密度,则此池塘中鲫鱼丰富度高于鲤鱼B.甲池塘中的鲫鱼种群数目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中鲫鱼丰富度高于乙池塘C.一片森林中的物种数目多于一片草原,则该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该草原D.不同的群落,物种丰富度是定值解析:选C。
丰富度指的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与种群数量、种群密度无关。
不同群落的丰富度是不同的。
3.生物群落的特征主要包括()①年龄组成②种间关系③种群密度④垂直结构⑤水平结构⑥物种多样性⑦优势种⑧物种丰富度10出生率和死亡率⑨性别比例○A.①②④⑤⑥⑧ B.②③④⑤⑦⑧C.②④⑤⑥⑦⑧D.④⑤⑥⑦⑧⑨解析:选C。
群落层次上研究的内容有群落的物种组成及优势种、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各种群占据的位置、群落的分布范围和边界等。
其中的①③⑨○10是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
4.下图为四种生物种间关系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大小两种草履虫、狐与兔、细菌与噬菌体四种种间关系的依次是()A.③④①②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解析:选C。
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属于互利共生关系,如图③;大小两种草履虫为竞争关系,如图②;狐与兔之间属于捕食关系,如图①;细菌与噬菌体之间属于寄生关系,如图④。
5.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解析:选C。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第3节群落的结构知识点题号1.群落的概念及研究的问题4,7,122.种间关系1,6,8,9,10,11,143.群落的空间结构2,5,154.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3,13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解析:农田中,豌豆和杂草都是生产者,因争夺阳光、水和矿质元素等共同资源而形成竞争关系;田鼠可以以草籽为食,田鼠和杂草属于捕食关系,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属于寄生关系。
2.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解析:乔木层的疏密程度通过影响阳光透过的程度,进而影响生活在乔木下的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3.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A装置的花盆,用普通的花盆即可,不需要改造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解析: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其中的花盆需要去底,然后换上金属网;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放到试管中。
4.(2018·吉林长春期末)如图表示从南极经过赤道到北极,在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变小B.该现象表明某个地区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光照条件C.随纬度升高,物种丰富度逐渐变小D.如果环境严重受污染,生物多样性很可能升高解析: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物种丰富度变大;由图示可知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条件;如果环境严重受污染,生物多样性会降低。
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3群落的结构课时作业课件人教版必修3
15.(15 分)如下图是 Grove 及 Williams 等科学家利用 A、B 两种植物在温室中所进行的一组实验。各组实验的外部条件一样 (如光照、温度等),进行的时间一样。柱状图(1)表示第 1 组实验 结束后,称得 A 种植物的干重(去除水分后的质量),并将此质量 设定为 1;其余各组的柱状图表示的是各组实验结束后,称得 A 种植物干重与第 1 组 A 种植物干重的比值。
7.某小岛是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在岛上物种丰富,椰树
成荫,景色优美,已发展为旅游胜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椰树苗与椰树在垂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游人与岛上生物存在竞争、寄生、捕食的关系 C.群落生物数量是区分该岛屿群落与其他群落的重要特征 D.该岛屿形成后进行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 种的兴起,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_____竞__争__和__捕__食_____,兔瘟热病毒与 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寄__生__________。
(2)人登岛后的第 5 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 _________增__加________(增加、减小、不变)。
(3)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 密度的增加而_______减__弱__________(增强、减弱、不变)。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13.(10 分)如下图表示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烧杯 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 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 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如图中 A、B、C 曲线所示,据 图分析回答:
(1)枯草杆菌与草履虫之间构成________捕__食_________关系,两 种草履虫之间又构成_______竞__争__________关系。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3群落的结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3节群落的结构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群落的概念、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1.群落:(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的特征: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等。
2.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物种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海拔越高,物种丰富度越低。
3.种间关系:连一连:将种间关系、特点、实例连起来。
二、群落的空间结构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群落的空间结构:(1)概念: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2)形成原因: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3)意义:有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2.空间结构的类型:3.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方法:(2)实验步骤:(3)得出结论:①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物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
②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科学家研究了我国从东北到海南及从沿海到内陆的木本植物的丰富度,发现越靠近热带及沿海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请分析影响丰富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
提示:温度和降水。
关键能力·合作学习知识点一种群与群落、种间关系的比较1.种群和群落的比较:比较项目种群群落研究对象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一定区域的所有种群组成单位生物个体(包括幼年、成年和老年个体)生物种群(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主要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和空间特征等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结构、丰富度、优势种、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等关系群落以种群为基本单位,是各个种群的集合体特别提醒:①种群内的不同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群落则是不同种群之间通过种间关系形成的有机整体。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三节—群落的结构(含答案解析)
第3节群落的结构知识点一群落及物种、种群、群落的比较1.群落,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它包含了生态系统内的所有生命成分,即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没有分解者的生物集合不能称之为群落,如生活在同一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
,群落以种群为单位,是各个种群的集合体,在一个群落中,不论其大小均生活着许多种群,这些种群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既有种内关系,又有种间关系,依靠这种关系使生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与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彼此适应的有机整体。
,生物群落有一定的生态环境,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有不同的生物群落。
生态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种类数量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提醒】判断是否是一个群落,要把握三个要素:“同一时间”、“一定区域”和“全部种群”,包括了该区域内所有的动物种群、植物种群和微生物种群。
2.物种、种群与群落的区别与联系,物种种群群落概念内涵在自然状态下能够交配和繁殖并产生可育后代的生物个体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一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概念外延由许多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同种生物个体的种群组成个体之间既有种内互助,也有种内斗争,两者对立统一,共同维持种群的相对稳定由不同种群构成,其关系有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寄生等,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分别占有一定的生态位特征判断物种的标准主要是形态特征和能否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不同物种存在生殖隔离最重要的特征是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影响种群密度首要特征是物种的丰富度,具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会发生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联系群落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多个生物种群的集合体,这些不同生物种群彼此相互作用,保证群落内的每一个生物种群都比单独存在时更加稳定。
一个物种可形成许多小种群,群落结构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3.个体、种群、群落间的形成关系及区别,个体―→具有⎩⎪⎨⎪⎧年龄性别出生日期死亡日期种内关系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种间关系群落―→具有⎩⎪⎨⎪⎧群落的构成群落的演替知识点二 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互利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3、4节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需要注意随机取样B.调查研究同一地点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可揭示群落的种间关系C.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群落中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样方法的关键是随机取样,故A正确;调查同一地点种群数量变化能揭示群落的种间关系,故B正确;群落中的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故C错误;群落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故D正确。
【答案】 C2.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的群落物种丰富度不同B.泉山自然保护区的全部生物组成一个群落C.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组成一个种群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都是由光照决定的【解析】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群落物种丰富度不同,A正确;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因此泉山自然保护区的全部生物组成一个群落,B正确;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因此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组成一个种群,C正确;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而动物的垂直分层是由食物、栖息地决定的,D错误。
【答案】 D3.(2016·辽宁五校考试)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演替的方向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也可以使群落演替方向与自然演替方向相同B.从“弃耕的农田→草原→灌木”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C.森林火灾后和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类型不同D.演替总是向群落结构复杂、资源利用率提高的方向进行【解析】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向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但也可以与自然演替的方向相同,故A正确;从“弃耕的农田→草原→灌木”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越来越多,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故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故B正确;森林火灾后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而火山岩覆盖后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故C正确;人类的活动的影响可能使群落结构简单,资源利用率低,故D错误。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时作业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时作业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某池塘中全部鱼是一个群落B.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的丰富度越大C.森林的垂直分层主要受光照的影响D.森林中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是受食物种类的影响解析群落包括某自然区域内的全部生物,而池塘中全部鱼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生物。
热带地区一般温度适宜且雨水充沛,物种丰富度较大,故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越大。
森林中动、植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原因分别是食物和光照。
答案 A2.下列关于“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大于鲤鱼的种群密度,则此池塘中鲫鱼丰富度高于鲤鱼B.甲池塘中的鲫鱼种群数目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中鲫鱼丰富度高于乙池塘C.一片森林中的物种数目多于一片草原,则该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该草原D.不同的群落,物种丰富度是定值解析物种丰富度是物种数目的多少,而不是种群密度。
答案 C3.从生态学角度看,表现出物种间竞争关系的诗句是( )A.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解析“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其中的草和豆苗之间为竞争关系;而“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分别表现的是溶解氧、光照、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答案 B4.科学家近日在印尼婆罗洲发现,蝙蝠栖息在猪笼草的捕虫囊中。
这种异乎寻常的生存方式,给双方都带来好处——猪笼草得益于蝙蝠粪便中的营养素,而蝙蝠则安全的藏匿于植物的捕虫囊中。
下列关系中较适合蝙蝠与猪笼草的是( ) A.捕食关系 B.竞争关系C.互利共生关系D.寄生关系解析蝙蝠与猪笼草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故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关系。
答案 C5.下图中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7.doc
第四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一、选择题1.下表的群落中,以数字1~5代表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
其中丰富度最大的群落是( D )2.在自然界中,下图中表示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在下列4幅营养关系图中,与其所表示的种间物质和能量流动的关系最符合的是( D )[解析] 坐标图中甲、乙两种生物之间是捕食关系(乙以甲为食)。
4幅营养关系图中,A 表示互利共生关系,B表示寄生关系,C表示甲、乙之间的竞争关系(甲、乙均以丙为食),D 表示捕食关系(乙以甲为食)。
3.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
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解析] 据图分析,甲、乙两种群存在捕食关系,甲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浮游动物)。
丙为专食浮游动物的鱼,所以,乙、丙两个种群的数量首先减少,最终仅剩的一定为甲种群。
乙、丙都为消费者,在需氧等方面存在竞争关系。
4.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
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生物群落D.-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解析] 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而不是一种生物,A错误;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所以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B正确;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生物群落,C正确;-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增强,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D正确。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2018版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3节群落的结构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说明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
(重点)3.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重点)4.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及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种间关系1.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概念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研究的问题(3)基础: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种群。
2.群落的物种组成(1)作用: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海拔越高,物种丰富度越低。
3.种间关系(对点连线)【提示】①—c—Ⅲ②—b—Ⅳ③-d—Ⅰ④-a—Ⅱ错误!探讨错误!:尝试用曲线表示海拔高度与物种丰富度之间的关系?提示:探讨错误!: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思考青蛙与稻飞虱、水稻与病毒V分别属于哪种种间关系?提示:捕食、寄生.错误!群落中生物种间关系分析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捕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羊与草;狼与兔;青蛙与昆虫竞争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3群落的结构课后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群落的结构作业时限:25分钟作业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一片草原上的全部黄羊和一片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在生态学上分别称为( A ) A.种群和群落B.种群和生态系统C.群落和种群D.群落和生态系统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
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3.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4.下列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光照是影响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因素B.竞争促进群落资源的利用,能使物种丰富度增加C.植物种类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D.研究群落空间结构对植被恢复中植物的空间配置有指导意义5.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D ) 草原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植物总种数160 100 80 平均种群(种数/平方米) 20 18 10 平均产量(千克2 000 900 200干重/公顷)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 25.0 49.1 78.0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6.下图为某一个足够大的山体,从山麓到山顶的生物群落的结构和该山体基带所在的地带到极地的生物群落的结构比较示意图,对该图的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D )A.图中X表示群落的垂直结构,图中Y表示群落的水平结构B.该山体的垂直结构和其相应的水平结构具有相似性C.图X中从上到下、图Y中从左到右构成生物群落结构的种群数目增多D.影响图X所示结构的因素是温度,影响图Y所示结构的因素是阳光7.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8.下图表示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
2020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群落的结构[基础对点]知识点一群落的概念及物种组成1.下列不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是( )A.群落中生物种类的多少B.种群密度的大小C.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和劣势种群D.种群的空间分布及相互关系答案 B解析群落中生物种类的多少是指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群落中的优势种群与劣势种群也是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而种群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指群落的结构;种群密度的大小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是不同的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小D.丰富度越大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答案 A解析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A错误;不同群落生物物种数目是不同的,即丰富度是不同的,B正确;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物种数目由于温度逐渐降低而逐渐减少,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小,C正确;丰富度越大的群落,物种越多,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其结构越复杂,D正确。
3.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地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B.利用小动物的趋光性,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C.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小动物的种类D.对不知名的小动物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下其特征答案 B解析不同地点的环境因素不同,其分布的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不同,A正确;利用土壤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B错误;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小动物的种类数,比较它们的丰富度,C正确;对不知名的小动物不能忽略,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下其特征,D正确。
知识点二群落的种间关系4.下面为四种生物种间关系的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大小两种草履虫(青霉菌与其他细菌)、狐与兔、细菌与噬菌体四种种间关系的依次是( )A.③④①② 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答案 C解析图中①表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如狐与兔;②表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如大小两种草履虫(青霉菌与其他细菌);③表示“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如藻类和真菌;④表示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有害的寄生关系,如细菌与噬菌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1125277第3节群落的结构知识点题号1.群落的概念及研究的问题4,7,122.种间关系1,6,8,9,10,11,143.群落的空间结构2,5,154.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3,13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解析:农田中,豌豆和杂草都是生产者,因争夺阳光、水和矿质元素等共同资源而形成竞争关系;田鼠可以以草籽为食,田鼠和杂草属于捕食关系,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属于寄生关系。
2.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解析:乔木层的疏密程度通过影响阳光透过的程度,进而影响生活在乔木下的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3.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A装置的花盆,用普通的花盆即可,不需要改造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解析: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其中的花盆需要去底,然后换上金属网;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放到试管中。
4.(2018·吉林长春期末)如图表示从南极经过赤道到北极,在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变小B.该现象表明某个地区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光照条件C.随纬度升高,物种丰富度逐渐变小D.如果环境严重受污染,生物多样性很可能升高解析: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物种丰富度变大;由图示可知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条件;如果环境严重受污染,生物多样性会降低。
5.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解析:植物分层因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树林动物营树栖攀援生活的种类特别多,草坪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这两个群落中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和微环境不同。
6.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A )A.竞争B.共生C.寄生D.捕食解析:苗和草都是植物,生长在一起,因争夺营养物质和空间而进行斗争,属于竞争关系。
7.下列有关群落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生物间及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整体B.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C.一定区域内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D.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解析: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为一个种群;一定区域内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为一个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为一个群落。
8.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D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解析:蚂蚁喜欢取食蚜虫腹部末端所分泌的含有糖分的蜜露,所以蚂蚁常常保护蚜虫,甚至把吃蚜虫的瓢虫赶走,有时蚜虫缺乏食物时,蚂蚁还会把蚜虫搬到有食物的地方,二者不能构成竞争关系;菜粉蝶幼虫与蜜蜂虽然都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但是菜粉蝶幼虫主要吃叶片,而蜜蜂主要采食花蜜,二者不能构成种间竞争;噬菌体寄生于细菌中,利用细菌的原料进行增殖,二者构成寄生关系;两种绿藻属于两个物种,二者竞争阳光、养料等生存资源,同时根据一种增加另一种减少可推测是竞争关系。
9.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暴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暴发也受到了抑制。
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D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解析:由题目所给信息“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暴发也受到了抑制”可以直接推出新的种间关系和群落空间结构对害虫A是不利的,且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由题目所给信息“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暴发受到了抑制”可判断出乙和害虫A 之间不存在互相抑制的关系。
10.菟丝子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常生长于大豆、柑橘等植物体上。
下列有关菟丝子和植物体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D )①影响植物体的光合作用②吸收植物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物质③和植物体竞争土壤内的水分和营养④共同生活,互惠互利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解析:菟丝子是非绿色植物,是一种寄生植物,它与大豆、柑橘等植物间是寄生关系,会吸收它们的水分和营养物质,②正确;菟丝子的生长,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①正确。
11.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
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 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解析: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和丙蝌蚪存活率逐渐降低,说明捕食者的食物来源以甲、丙两种蝌蚪为主;三种蝌蚪由于食性相同构成种间竞争关系,但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了不同数量的捕食者后存活率发生改变,影响了它们原有的竞争结果;池塘1中,在没有加入捕食者时乙蝌蚪存活率最低,说明乙蝌蚪竞争力最弱,容易被淘汰;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加,乙的存活率升高,乙蝌蚪获得的资源相对增加。
12.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50 cm,网身长145 cm,网目孔径0.169 mm)各随机取样3次, :个):调查结果如表(单位乙类群样本1 33 40 12 40 0样本2 35 60 10 41 0样本3 33 50 18 35 0 物种6 物种7 物种8 物种9 物种10甲类群样本1 0 42 0 21 10 样本2 0 41 0 22 12 样本3 0 39 0 20 11乙类群样本1 10 25 11 15 22 样本2 12 30 14 27 21 样本3 11 25 12 16 19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C )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的种群密度大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解析:甲类群只有7种生物,乙类群有9种生物,所以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甲类群的丰富度小,且甲类群中的物种4的种群密度相对乙类群较小;乙类群的丰富度大,且乙类群中的物种7种群密度相对甲来说较小。
13.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重要作用。
请回答: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身体,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理由是。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理由是。
(3)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它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
解析:(1)土壤中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跳虫多栖息于潮湿隐蔽的场所,属于好氧型,湿棉花模拟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所以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时,最好选择图中吸虫器B;70%酒精可渗透进入使细胞死亡,但基本不破坏细胞结构,从而固定细胞(生物),同时酒精有消毒作用,能杀死大部分生活状态的细菌,防止腐烂,因此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D。
(3)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可见,线虫与酵母菌之间是捕食关系,而跳虫与甲螨具有共同的食物,因此两者之间具有竞争关系。
答案:(1)较强微小(2)B 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 D 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3)竞争捕食14.下图①~④为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细菌与噬菌体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判断A~D四组生物的对应曲线:A. ;B. ;C. ;D. 。
(2)造成②中出现的现象是由于。
(3)④与②相比,④中a的数量不会降为零,原因是。
(4)若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曲线是。
(5)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
解析:根据图形分析,一般来说互利共生是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一致;捕食是两种生物当被捕食者增多(减少)时,捕食者亦随着增多(减少);竞争是两种生物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死亡;寄生可能使宿主数量减少但不可能使宿主全部死亡。
答案:(1)③②①④(2)竞争食物,使一种大草履虫死亡(饿死)(3)寄生关系不可能使宿主全部死亡(4)②和④(5)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15.(2018·湖北华科附中月考)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是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单位是g/m2或J/m2)变化如图所示(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种间关系是,原因是。
(2)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会呈现出镶嵌分布,从而形成了群落的。
(3)乔木在幼苗阶段为了尽快生长,突破灌木层的遮挡,会表现出顶端优势,这与生长素的有关。
(4)与cd段相比,ef段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原因是。
解析:(1)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都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它们会竞争阳光、水和无机盐等,因此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2)图中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的镶嵌分布,体现群落水平结构的特点。
(3)顶端优势的形成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