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一) (2)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解方程(一、二)》教学设计(含练习)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解方程(一、二)》教学设计(含练习)

班级学科数学主备人使用人课题解方程(一)课型新授教学时数 1 教学内容课本68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天平游戏,探索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

2、利用探索发现的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的方程。

过程方法经历了从生活情境的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等式的性质,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天平游戏,帮助数学理解等式性质,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

并据此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难点推导等式性质(一)。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一架天平、课件学具准备无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以情激趣师: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两只松鼠正玩着跷跷板。

突然来了一只大灰熊占了其中一边,结果跷跷板不动了。

你们看有什么办法?学生讨论纷纷。

师:说得很好。

今天我们就是在类似跷跷板的天平上做游戏,看看我们从中有什么发现?一、运用教具,探究新知(一)等式两边都加上一个数1、课件出示天平怎样看出天平平衡?如果天平平衡,则说明什么?学生回答。

2、出示摆有砝码的天平操作、演示、讨论、板书:5=5 5+2=5+2X=10 X+5=15观察等式,发现什么规律?3、探索规律初次感知: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再次感知:举例验证。

(二)等式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观察课件,你又发现了什么?(1)(2)学生汇报师板书:X+2=10X+2-2=10-2X =8(三)运用规律,解方程二、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68页“练一练”第2题(先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2、小组合作完成69页“练一练”第3题。

(完成后汇报,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总结。

板书设计:解方程(一)X+2=10解: X+2-2=10-2 (方程两边都减去2)X =8教学反思:班级学科数学主备人使用人课题解方程(一)课型新授教学时数 1教学内容课本69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天平游戏,探索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

解方程(二)(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解方程(二)(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解方程(二)(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本次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学校采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

该教学内容是解方程(二),是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入学习。

2. 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学习运用文字表达的形式,解决与量的应用问题。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内容教材内容: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章《方程》第三节,解方程(二)。

教学重点:掌握用文字表达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使用文字表达形式解决问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4. 教学过程4.1.导入老师首先通过提问和举例,引起学生们对解方程的兴趣。

如:小明有10个苹果要分给3个人,每人应分多少个?请问这道题和方程有什么关系?4.2.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列方程,如:小明有10个苹果要分给3个人,每人应分多少个?–假设每人分到x个苹果,则总共分了3x个苹果,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3x = 10•让学生通过观察例题,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

•告诉学生,方程的解就是使方程等式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让学生理解并记忆这个定义。

4.3.练习•实践中学习:老师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尝试列方程并解答,如:桌子上有10个蓝色的球和7个红色的球,它们的个数之比是2:1,有几个蓝色的球?•小组内自主探究:老师提供几道简单的应用题,让学生自己分组解决。

4.4.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 方程的解是什么? - 怎么样列方程? - 怎样理解解方程的过程?4.5.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5.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老师采用了导入、讲解、练习、总结、作业等多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后续的教学中还需要注意注重巩固,帮助学生形成知识和技能的扎实基础,并帮助学生提高阅读与理解能力,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2018—2019年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二)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2018—2019年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二)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解方程(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类比等式变形的过程抽象出等式的性质,即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进一步了解等式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

2、会用等式性质解形如2x=12的简单方程。

3、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等式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昨天我们学习的等式性质是什么?那么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还成立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这个知识。

板书课题(解方程)(二)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1、学习等式性质(二)师操作:在天平右侧放一个5克砝码,左侧放一个x克砝码。

提问:如果在天平两侧各放他们的3倍,天平会怎样?提问:你还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吗?学生操作,并写出等式。

师出示2x=20的天平图。

如果两边都除以2,如何操作?全班交流,概括出等式性质(二)。

2、学习解方程师板书4y=2000问:用天平如何表示?画出草图。

问:如何用刚才的知识解方程?(两边都除以4)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并画出天平图。

(师在解题示范时要注重“解”和“等于号”的书写要求。

)交代检验方法。

4、学生试着解方程。

X÷3=97y=28解:x÷3×3=9○□解:x=组内交流收获和疑问。

小组汇报。

5、与同伴交流是否正确?X-19=193x=36解:x-19+19=19-19=36÷3X=0x=12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1、教材71页第二题。

2、教材71页第三题。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不明白的地方? <<解方程二>>教学设计郝店小学唐峰。

2018—2019年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方程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2018—2019年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方程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方程》,安排在第七单元《认识方程》的第二部分,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

本节教材,力图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情景,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把“天平平衡”这一生活现象,表示成数学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既直观形象,又潜移默化地启迪了学生寻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学情分析】对于“方程”这个名称,在教授新课前,对学生进行前测时,100%的学生都听说过,对于天平称物,学生在科学课和低年级认识质量单位时也了解过。

但对于“方程”的意义,知道的不到三分之一,对于根据天平称物的现象与数学的等量关系结合,更是几乎没人思考过。

但学生有着操作、观察、分析、迁移的学习能力,有着对等量关系,数学式子的知识基础,有着乐于参与学习的热情,应该说有条件完成学习任务。

1.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掌握了天平称物的原理,建立了一定的数量关系。

2.能力方面: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且能够根据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和归纳。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间的联系与区别。

2、通过在不同的情景中建立等量关系列方程,经历方程模型的建构的过程。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能根据图义,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生活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对吗?比如说,谁愿意告诉我你今年多大了?(学生说)只知道自己的年龄还不行,谁知道妈妈今年多大了?(学生说)自己的年龄,妈妈的年龄对你来说是已知数,那老师的年龄对你来说是……..(未知数)以此来引出未知数。

(板书:方程)二、利用等量关系,正确列出等式1、出示天平图1:天平左边10克,天平右边:2克和一个樱桃师:看天平的显示,谁能列出一个等式?(樱桃的质量+2克=10克),如果用未知数X来表示樱桃的质量,那么,可以列出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呢?(2+X=10)2、出示情景图2:四盒种子的质量一共是2000克。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解方程(二)》教案设计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解方程(二)》教案设计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解方程(二)》教案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等式性质,并会用这个性质解方程。

由于学生在探究等式性质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两点:1.在操作实践中验证等式性质。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边操作边观察边总结,使等式性质顺利地生成,同时让学生对此有直观的理解,强化学习效果。

2.通过直观图理解解方程的过程。

在指导学生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时,充分发挥了直观图的作用,加深学生对解方程的过程和依据的了解,提高学习效率。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学生准备天平若干个贴有标签的砝码教学过程⊙猜想导入师:谁能说出我们学过的等式性质?[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并汇报: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引导学生猜想: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等式是否仍然成立呢?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过了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

上课伊始,先复习所学知识,并由此进行合理猜想,再自然地引入新课,直奔主题。

⊙动手验证,探究规律师:大家的猜想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1.天平左侧的砝码重x克,右侧放5克的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指向正中央,说明了什么?你知道左侧的砝码重多少克吗?怎样用等式表示?2.如果左侧再加上2个x克的砝码,右侧再加上2个5克的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指向正中央,说明了什么?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3.如果左侧有2个x克的砝码,右侧有2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指向正中央,说明了什么?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4.如果左侧拿走一个x克的砝码,右侧拿走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指向正中央,说明了什么?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5.通过上面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小结: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设计意图:利用的演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天平两侧的变化情况,加深学生对等式的理解,体会等式的变化规律。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解方程》教案设计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解方程》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熟练运用基本运算解方程;-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思维敏捷、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态度;-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合作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熟练运用基本运算解方程。

2.教学难点:-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小明家的水果店开业了,他每天卖出去若干箱苹果,一箱有10个苹果,如果你知道每天卖出去的箱数和总数,你可以算出一共卖出去了多少个苹果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立解方程的思路。

2.知识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向学生讲解解方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方程中未知数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如何通过基本运算解方程。

3.练习实践-列举一些简单的方程式,让学生进行解方程的练习,并进行讲解,解释解题思路和过程。

4.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将解方程的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如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5.总结归纳-回顾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让学生总结解方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或投影仪。

2.板书工具。

五、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练习和讨论,观察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活跃度。

2.结合学生课堂参与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反思。

【数】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新)四年级下-方程教案-优质

【数】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新)四年级下-方程教案-优质

方程1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了解方程的意义。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养成认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的习惯,感悟代数思想,体会方程的概念2学情分析学生在学前就接触了等式,“相等”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关系。

在他们意识深处,存在许多相等的关系,只不过没有用一种数学模式把它描述出来。

一个九、十岁的孩子,思维形式是以具体形象为主。

他们以前接触到的全是纯数字的算式。

“用字母表示未知数”是前两课才学习的。

由于受学习数学的经历影响,他们一直习惯于用实实在在的数,突然接触用字母表示的未知数,学生可能还不习惯。

特别是教材中的未知数的值明明是一个知道的数,却还用字母来表示,总感觉不放心。

就算学生理解了方程的意义,用方程描述等量关系还可能存在困难。

因为,四年来(不加学前受教育经历),学生一直用算术法解题,习惯用数量关系指导解决问题。

用方程描述生活中的等量关系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体会方程的意义,难点是理解含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的概念,并用方程描述生活中的等量关系。

如果把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对象,他们可能会感到亲切,产生对数学喜好的情感和强烈的学习动机。

3重点难点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创设丰富的情境,感知方程师:同学们,大家喜欢玩游戏吗?生:(喜欢)师:喜欢玩什么游戏啊?生1:捉迷藏生2:师:老师小时候喜欢玩一种游戏,相信你们也一定玩过。

看看是什么?(课件出示跷跷板图)。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解方程(二)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解方程(二)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解方程(二)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主要内容是解方程(二)。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中3.学生能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三、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四、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中。

五、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课件,介绍本次授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2.准备一些解方程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3.特别注意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必须简单、易懂,适合学生。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引入解方程的概念,例如“小明家里有5个苹果,他想把这些苹果分成若干组,每组2个,最后可能会剩下几个”等。

2. 讲解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或讲解的方式,介绍解方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深刻理解方程的含义。

3. 演练针对所讲解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强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游戏、小组讨论等,让学生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课堂参与度。

5. 总结在教学结束前,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反馈和总结。

并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然后考试前复习。

七、教学效果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测试来评估学生的教学效果。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关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或者通过一些小测验来检查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

八、教学反思课后,教师需要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和不足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期更好地推进教学。

同时,也可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自身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解方程(一)-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解方程(一)-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解方程(一)-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式子。

2. 使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能正确地解方程。

3.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意义2. 解方程的方法3. 方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的意义,解方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解方程的方法,特别是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列出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1) 方程的意义: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理解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式子。

(2) 解方程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解方程的方法,即找到一个未知数的值,使得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3) 方程的应用: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练习: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布置预习下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提前了解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方程的意义2. 解方程的方法3. 方程的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解方程的方法。

同时,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练习环节,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对于解方程的方法,要让学生充分理解,避免死记硬背。

2. 在实际问题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列出方程,避免出现错误。

3. 在练习环节,要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及时纠正错误,提高解题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方程(一)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方程(一)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方程(一)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方程(一)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的第二章第四节“解方程(一)”。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等式的概念、解方程的方法以及方程的解。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等式的概念,知道等式是由等号连接的两个表达式。

2. 学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能够将未知数求解出来。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等式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 教学重点:能够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等式的概念。

比如,假设小华买了3个苹果和2个香蕉,一共花了9元。

我们可以用等式来表示这个问题:3x + 2y = 9,其中x表示苹果的单价,y表示香蕉的单价。

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理解等式的概念。

2. 讲解等式的概念:等式是由等号连接的两个表达式,表示左右两边的值是相等的。

例如,2 + 3 = 5,这是一个等式。

3. 讲解解方程的方法:解方程的目的是找到未知数的值。

我们可以通过代入法、消元法等方法来解方程。

例如,解方程2x + 3 = 7,我们可以通过减去3,然后除以2来得到x的值。

4. 例题讲解: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讲解解方程的方法。

比如,解方程3x 4 = 11,我们可以通过加上4,然后除以3来得到x 的值。

5. 随堂练习:学生可以尝试解决一些类似的方程问题,加深对解方程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等式:3x + 2y = 9解方程:2x + 3 = 7七、作业设计1. 请解方程:4x 4 = 12答案:x = 42. 请解方程:5x + 6 = 17答案:x = 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等式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方程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一)》精品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一)》精品教案

解方程的方法,
并学习解方程的
书写格式。教师
即 x=8。 师板书方程的解题过程,并强调:解方程的时 候,要先写“解:”,并且等号要对齐。
讲述,学生倾听, 体现了教师作为 引导者的价值。
师:刚才我们计算出的 x =8,这就是使方程左 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也就是 说,x=8 就是方程 x +2=10 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 叫做解方程。x=8 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怎样检 验?
x-75=215
的认知特点,便
3.判断。
于学生对所学知
(1)x-0=0,x 没有解。 ( )
识的灵活运用。
(2)x=7.2 是 x-3.6=3.6 的解。( )
而对于全课的整
(3)7+x=10 和 10-x=7 的解相等。 ( )
理回顾,则是有
4.下面的方程解的对吗?
意培养学生归纳
5.拓展提高:
总结和口头表达
师:你看见了什么?会得出什么呢? 反馈:天平左侧的砝码质量是 xg,
师做实验,并课件出示:
学生自由 说说。
利用课件演 示和实际操作, 不仅让学生清楚 学生:因为 地看到天平两侧 两侧加的质量 的变化,更加深 相等,所以天 了学生对“等式” 平仍然平衡。 的理解,还能帮 助学生体会等式 变化的规律,为 学生更好地总结 规律埋下伏笔。 学生: x+5=10+5。
式叫做方程。
2.看图列方程。
学生独自
完成,然后并
从学生的经
说说列出方程 验出发,通过复
的依据。
习,使学生的兴
二、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对天平的认识知道了什么
趣和思维进入到 课堂学习中。
是方程,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利用天平去探究更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解方程《二》 北师大版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解方程《二》 北师大版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解方程《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会应用解一元一次方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巩固已学习的代数式子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代数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点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2.代数式子的应用三、教学难点1.在实际情景中运用一元一次方程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和过程1.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内容,温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

2.教师以“如果一场景中固定值是多少,可以利用什么方法求出其中未知数的值?”为引子,引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情景。

2.示范与讲解1.教师从大家已经学会的知识入手,具体讲解一些实际问题的解法,并引导学生尝试进行公式笔算、代数笔算和代数公式运算,得出相应答案。

2.教师针对较难的问题,详细解释解题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

3.教师以讲解的方式指导学生,逐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练习1.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2.教师带领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对其正确性和效率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理解解题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归纳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把掌握的知识进行汇总和总结,形成“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等结构化表达,并让学生互相交流、探讨。

2.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在保证知识覆盖率的前提下,对难点和重点进行重点讲解。

五、教学后记1.学生应全面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应注重讲解思路、方法的透彻,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重点关注掌握不够的学生。

3.在讲授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技巧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课堂资源,并在平衡掌握程度和实例操作的情况下,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更高层次的问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解方程(二)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解方程(二)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解方程(二)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在数学教学中,解方程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针对四年级学生的程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在解方程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引导和讲解。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课堂教学及练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解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将得以:•掌握解方程中一元一次方程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培养实际问题解决和分析能力;•发现和解决双方均未知量的问题;•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和善于思考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基本形式;•进一步掌握多种解方程的方法;•发现解方程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

教学难点•解决含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通过举一反三来解决几类不同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分享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学校操场修建的例子,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对未知量的理解,并引出解方程的意义和作用,为后续的教学做铺垫。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基本形式和常用解法,包括利用加减原理,利用等式的性质、利用通分、利用消元等。

并通过练习演示,引导学生体验并掌握解决方程的基本方法。

3. 解题练习(25分钟)教师通过练习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解决实际问题,练习使用所学知识,特别是解决含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此部分的练习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方程问题,如鸡兔同笼、比例相等、找规律等,同时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不同难度的练习。

4. 作业布置(5分钟)在课堂上安排一些适量的作业,旨在让学生深入巩固所学知识,并在课外积极思考相应问题。

作业难度应该适中,让学生在自我总结的同时也保持学习兴趣。

五、教学小结在对解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进行演示和讲解之后,通过实际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提高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通过课堂实例和作业的设计,让学生步步深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此外,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策略,激发学生思考、创新和理解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解方程(一)》|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解方程(一)》|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解方程(一)》|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解方程(一)》|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第五章第五节《解方程(一)》。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难点: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课题,例如“小明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的个数是香蕉的2倍,苹果和香蕉一共有15个,问小明有多少个苹果和香蕉?”2. 讲解:在黑板上写出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然后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3. 示范:通过例题讲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例如方程2x + 3 = 7,先减去3,再除以2,得到x = 2。

4. 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一些一元一次方程的题目,例如3x 4 = 8,2(x + 1) = 10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c解方程的方法:1. 移项: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常数项移到另一边。

2. 合并同类项:将同类项合并。

3. 化简:化简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七、作业设计1. 请列出至少三个你自己的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并解出它们的答案。

答案:例如:2x + 3 = 7,x = 2;3x 4 = 8,x = 4;2(x + 1) = 10,x = 4。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方程(一)北师大版 (2)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方程(一)北师大版 (2)

解方程(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类比等式变形的过程抽象出等式的性质,了解等式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

2、会用等式性质解形如x+5=12的简单方程。

3、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难点:了解等式的性质。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什么叫方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解方程。

二、探究新知1、探究等式的性质。

(1)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主题图。

教师:观察主题图,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四幅图上的天平都是平衡的。

(2)教师:你如果把四幅图分开,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观察第一幅图,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在第一幅图中,第一个天平左右两侧都放了5克的砝码,天平平衡;第二个天平两侧都加上2克的砝码,天平任平衡。

小结:观察图一,天平的两侧都加上2克砝码之后,天平仍然是平衡的,也就是等式的两边都加上2后等式仍然成立。

(3)教师:那我们观察第一幅下面的图,同学们又发现了什么?学生:第一个天平的左侧放了一个xg砝码,右侧放了一个1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

教师:同学们能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吗?学生:x=10教师:那第二个天平相较于第一个天平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没有变化?学生:天平的两侧都加上了5克的砝码,但两侧仍然相等。

小结:观察图二,在天平的两侧都加上5克砝码后,天平仍然是平衡的,也就是说在等式两边都加上5后,等式仍然成立。

因此,我可以得到结论:天平两侧都加上相同的质量,天平仍然平衡。

即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4)教师:那我们观察第三幅图,同学们又发现了什么?学生:第一个天平两侧都放了12克的砝码,天平平衡;第二个天平两侧都拿掉了2克的砝码,天平仍然平衡。

(5)教师:那我们观察第四幅图,同学们又发现了什么?学生:第一个天平的左侧放了一个(x+5)克的砝码,右侧放了一个(10+5)克砝码,天平平衡。

教师:同学们能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吗?学生:x+5=10+5。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一)》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学案、教案、网课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一)》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学案、教案、网课
第3题:鼓励学生直接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第4、5题:鼓励学生运用列方程和解方程解决世界问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方程意义和解方程方法的认识。
三、梯度练习。
1.填空
(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 ),等式仍然成立。
(2)在方程x+7=16中,未知数x等于( )。
(3)求8.64+x=13.58中的未知数x时,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 ),则x=( )。
2.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x+5=12的简单方程。
教学
重难点
发现等式的性质,并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x+5=12的简单方程。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来自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修改
第一课时
一、质疑定标。
大家使用过天平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玩天平游戏。
二、探究梳理。
1.在天平上摆放砝码,生观察,师提出问题:你能用一个等是来表示天平两边的关系吗?
课题
解方程(一)
教材
分析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解方程的算理,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教科书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等式性质;第二个问题是用天平类比解方程的过程,了解等式性质的作用;第三个问题是去情景化,直接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天平秤重的具体情境,类比等式变形的过程,抽象出等式性质,即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了解等式性质是解方程的根据。
规范方程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对方程的解进行检验的习惯。








2.变化天平达到新的平衡,引发学生思考:如果在天平一边添上一个2克的砝码,天平会怎样?要使天平回复平衡,可以怎么办?

解方程(二)-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方程(二)-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方程(二)-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本节课将主要围绕解方程展开。

学生通过讲解和练习,学会如何解方程的方法,并可以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求解中。

一、教学目标1.了解解方程的概念2.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3.能够应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提高数学思维、推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求解中2.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概念及方程的解法三、教学过程1.引入本节课将继续讲解解方程的问题。

我们上次学习了一些基本的解方程的方法和概念,你们都掌握了吗?今天我们会进一步讲解,请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2.知识讲解1.以简单的例子引入概念:如果有一个式子x + 3 = 7,如何求解其中的变量x呢?这时,我们可以通过逆推的方式,即先将3从7中减去,得到x = 4。

这样的式子我们称作方程,其中等号左边的部分称为方程的左边,等号右边的部分称为方程的右边。

2.规范式方程的概念:我们将等号左边为0的方程称为规范式方程,如x + 3 = 7可以转化为x + 3 - 7 = 0。

3.解方程的方法:–正难则反法–同除同乘–移项法3.课堂练习1.根据上次课堂讲解的方法求解以下方程:a + 2 = 10b * 5 = 25c / 2 = 32.尝试解决以下题目:–小明和小红一起去打篮球,小明进了3个球,小红进了4个球,两人总共进了10个球,请问小明和小红各自进了多少球?–随着气温的降低,江边的荷花渐渐凋谢了1/3。

现在江边还剩下87朵荷花,请问原来多少朵荷花?4.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如何应用解方程的方法去求解实际问题。

同学们在课后需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希望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方程方法和思维,同时在应用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中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

在授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少部分学生对解方程的概念理解不透彻,需要加强解释。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方程(二)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方程(二)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方程(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页例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提高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方程的解的意义,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下面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5y36÷x=978+9m10-x=354+x>95×7=356y+6=482x+3x=20二、走进新课1.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2。

(1)介绍唐卡的背景知识。

课件出示:你知道吗?唐卡即卷轴画,是西藏地方绘画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

这种画通常绘在丝绢或布帛上,因多描绘宗教内容,加上易于携带,所以在藏区广为流行。

唐卡表现题材广泛,除宗教内容外,还包括大量的历史和民俗内容。

所以唐卡又被称做是了解西藏的“百科全书”。

西藏唐卡是用彩缎装裱的一种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宝。

人们现今看到的唐卡,也称之为布画。

它一方面发扬更新原有艺术特色,一方面吸取汉地或印度、尼泊尔等地之艺术精华,久而久之,成为独具一格的艺术流派。

(2)构建方程。

师:你知道一张唐卡值多少钱吗?(出示介绍唐卡的数学信息)单价是“2.6万元”,如果有x张,你可以表示出什么?师:“2.6x”表示总价,“130万元”表示什么呢?师:你能列出一个方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6x=130)师:这个方程的左边表示什么?右边表示什么?是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2.试一试(1)学生独立尝试列出方程。

(2)汇报交流,先说出等量关系,再说出方程。

3.课堂活动(1)讲明要求。

(2)独立尝试。

(3)小组交流。

(4)汇报评价。

三、巩固应用1.判断(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2)等式都是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方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能够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答简单的方程。

【教学重点】
知道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教学方法】
发现法、尝试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天平1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用等式的这个性质来解决有关方程的问题,求出我们的未知数,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交流自学情况、利用规律、尝试应用
1.认真观察情境图。

2.根据图中数据信息,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小组展示成果。

1.小组内交流自学的收获和疑问。

2.展示汇报学习情况。

其他小组补充完善,评价病可以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由组长做总结发言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四、点拨升华
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不明白的地方?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拓展提高
李明从家到学校525米,他走了15分钟,求李明的速度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