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百科
贺新郎——辛弃疾
文学常识: 关于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
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 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 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 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 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 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 不同罢了。
呵,也如陈遵那般难分难舍。病休中,承蒙你 远来探望,饮酒高歌, 激昂的旋律, 直把楼 头的飞雪惊落。笑看那万贯金银,只不过是鸿 毛一撮,谁想壮语凌空,却有如东风在马耳吹
过!记当年,欣赏的只有西窗明月泻金波。
呵,再饮一杯水酒,听一曲新的清瑟:
同样事物,两种心情,有的冷来有的热,诸君
:请问你们,究竟是否还了解祖国-- 为什么几 次统一,却又几番重遭宰割?有谁过问千里马 拖曳着笨重的盐车,却又万里迢迢去把骏马的 尸骨收罗! 望断双眼,前进的道路已被风雪阻 隔。 我最爱你闻鸡起舞,精神永远振作,你常 说:大丈夫视死如归决心坚如铁。看你我:略
试身手,把破裂的苍天弥合!
词作分析
上片写友情。 前四句:以陈登、陈遵作比,说明作者与陈亮 思想 一致、情投意合的深厚友谊。 中三句:写他们旷达的胸怀与不慕富贵荣华的高尚 情操。
后四句:写他们为国事担忧而发的恢宏议论以及因
无人响应而产生的牢骚。
词作分析
下片论国事。前四句从抗战派与投降派的尖锐矛盾出 发,提出了为什么祖国遭受分裂这一严重问题。 中四句,通过千里马的遭遇,摆出了人材不得重用却
贺新郎
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岁末,陈亮顶风冒雪,跋涉数百里,从浙江永康去到江西上饶探访多年不见的好友辛弃疾。
二人同游鹅湖,共饮瓢泉,“长歌互答,极论世事”(辛弃疾《祭陈同父文》),两人畅所欲言,共同居住了十天才分别。
陈亮意犹未尽,不久又用前韵作此词寄怀辛弃疾。
据词中“却忆去年风雪”一语,知作于淳熙十六年。
其时上距隆兴和议已有二十六年,宋廷君臣上下苟且偷安,朝政异常腐败,误国者得升迁,爱国者遭打击,国势日弱,士风日靡。
辛陈二人于此俱极痛愤,故词中不但饱含惜别之情,而且深蕴忧国忧民之意,表现出“英雄感怆”的悲壮色彩。
原文
贺新郎
话杀浑闲说!不成教、齐民也解,为伊为葛?樽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
新著了、几茎华发。
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写旧恨,向谁瑟?
男儿何用伤离别?况古来、几番际会,风从云合。
千里情亲长晤对,妙体本心次骨。
卧百尺高楼斗绝。
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壮士泪,肺肝裂!。
“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原文、赏析
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
出自宋代陈亮的《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原文
老去凭谁说。
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
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
犹未燥、当时生发。
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
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
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
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
但莫使、伯牙弦绝。
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
龙共虎,应声裂。
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
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
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
后曾两次被诬入狱。
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
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
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
创作背景: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陈亮约朱熹在赣闽交界处的紫溪与辛弃疾会面。
陈亮先由浙江东阳到江西上饶,访问了罢官闲居带湖的辛弃疾。
恰好收到陈亮索词的书信,辛弃疾便将《贺新郎》录寄。
陈亮的这首“老去凭谁说”,就是答辛弃疾那首《贺新郎》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谢谢!
古诗文系列: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赏析:
姚兴以为慕容超虽貌似聪隽,而实则胸无 智略,便说谚语并不正确,对慕容超的行 动也不限制。词人借此来说明,即使世人 都说他们是“妍皮裹痴骨”,遭到误解和 鄙视,他们的志向也永不会变。正因为如 此,他们的友情乃愈可贵,所以就自然地 发而为“但莫使伯牙弦绝”的祝愿,将两 人的友情跟抗金的共同志向联系到一起, 使这种感情升华到圣洁的地步。
古诗文系列: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译文:
年华老去我能向谁诉说?看了多少世事变 幻,是非颠倒!那时留在中原的父老,活 到今天的已所剩无几,年青人已不知复仇 雪耻。如今在世的,当年都是乳臭未干的 婴儿!宋金议和有着多少的悔恨,世间哪 有南北政权平分土地的道理。胡女弄乐, 琵琶声声悲。 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怎堪离别。只有 你(辛弃疾),与我有许多相同的见解。
古诗文系列: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赏析:
最后,再借龙虎丹炼成而迸裂出鼎之状, 以“龙共虎,应声裂”这铿锵有力的六个 字,刻画胜利时刻必将到来的不可阻止之 势。至此,全词方戛然而止。这最后几句 乃是作者与其友人的共勉之辞,也是他们 的共同心愿。
古诗文系列: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古诗文系列: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注释:
3.和见怀韵:酬和(你)怀想(我而写的 词作的)原韵。 4.凭谁说:向谁诉说。 5.神奇臭腐:《庄子·知北游》:“所美 者为神奇,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 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 耳”。言天下之事变化甚多。 6.夏裘冬葛:《淮南子·精神训》:“知 冬日之箑,夏日之裘,无用于己”。
辛弃疾最豪迈的一首诗,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辛弃疾最豪迈的一首诗,道男儿到死心如铁展开全文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思念陈亮,曾先写《贺新郎》一首寄给陈亮。
陈亮很快就和了一首《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辛弃疾见到陈亮的和词以后,再次回忆他们相会时的情景而写下了这首词。
从时间上看,这首词可能作于淳熙十六年(1189)春天。
陈亮,原名汝能,字同甫,号龙川,学者称为龙川先生。
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
南宋思想家、文学家。
老大那堪说。
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笑富贵千钧如发。
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我本来已老大无成,不该再说什么了,可是,如今碰到了你这个如同陈登、陈遵般有着湖海侠气的臭味相投者,便忍不住“老夫聊发少年狂”了。
我正生着病,你来了,我高兴得陪你高歌痛饮,欢喜和友谊驱散了楼头上飞雪的寒意。
可笑那些功名富贵,别人将其看得如同千钧般重,我们却把它看得如同毫毛一般轻。
可是我们当时所谈论和阐发的那些事关国家兴亡的真知灼见又有谁听见了呢?只有那个照人间沧桑、不关时局安危的西窗明月。
我们谈得如此投机,一次又一次地斟着酒,更换着琴瑟音乐。
精选励志古诗词集锦10首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宋代:陈亮老去凭谁说。
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
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
犹未燥、当时生发。
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
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
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
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
但莫使、伯牙弦绝。
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
龙共虎,应声裂。
自嘲宋代:陆游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
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
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
答章孝标唐代:李绅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岭南江行唐代:柳宗元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命子魏晋:陶渊明悠悠我祖,爰自陶唐。
邈焉虞宾,历世重光。
御龙勤夏,豕韦翼商。
穆穆司徒,厥族以昌。
纷纷战国,漠漠衰周。
凤隐于林,幽人在丘。
逸虬绕云,奔鲸骇流。
天集有汉,眷予愍侯。
於赫愍侯,运当攀龙。
抚剑风迈,显兹武功。
书誓河山,启土开封。
亹亹丞相,允迪前踪。
浑浑长源,蔚蔚洪柯。
群川载导,众条载罗。
时有语默,运因隆寙。
在我中晋,业融长沙。
桓桓长沙,伊勋伊德。
天子畴我,专征南国。
功遂辞归,临宠不忒。
孰谓斯心,而近可得。
肃矣我祖,慎终如始。
直方二台,惠和千里。
於皇仁考,淡焉虚止。
寄迹风云,冥兹愠喜。
嗟余寡陋,瞻望弗及。
顾惭华鬓,负影只立。
三千之罪,无後为急。
我诚念哉,呱闻尔泣。
卜云嘉日,占亦良时。
名汝曰俨,字汝求思。
温恭朝夕,念兹在兹。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 厉夜生子,遽而求火。
凡百有心,奚特于我!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
人亦有言,斯情无假。
日居月诸,渐免子孩。
福不虚至,祸亦易来。
夙兴夜寐,愿尔斯才。
尔之不才,亦已焉哉!滕王阁序唐代: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陈亮诗词六首
陈亮诗词六首陈亮,南宋词坛第一狂人,他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状元思想家,也是一位爱国人士,又是一位著名词人。
他的词非常朴素,文学色彩较轻,基调高昂又坚定,同时具备哲学道理,因而他能够在我国词坛占有一席之地。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十首词,体会其词的魅力。
《水龙吟春恨》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
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
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
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
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
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
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最高楼咏梅》春乍透,香早暗偷传。
深院落,斗清妍。
紫檀枝似流苏带,黄金须胜辟寒钿。
更朝朝,琼树好,笑当年。
花不向沉香亭上看,树不着唐昌宫里玩。
衣带水,隔风烟。
铅华不御凌波处,蛾眉淡扫至尊前。
管如今,浑似了,更堪怜。
《念奴娇·登多景楼》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
小楼愁倚画阑东。
黄昏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
翠绡和泪暗偷封。
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老去凭谁说。
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
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
犹未燥、当时生发。
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
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
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
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
但莫使、伯牙弦绝。
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
龙共虎,应声裂。
《虞美人·春愁》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潇潇雨。
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
龙共虎,应声裂。
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
龙共虎,应声裂。
【译文】烧炼丹砂要反复多少次才能取出精品,好钢也是从普通铁中炼得,你我当龙吟虎啸,声裂天地。
【出典】南宋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注:1、《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陈亮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
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
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
龙共虎,应声裂。
2、注释:辛幼安: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和见怀韵:辛弃疾与陈亮别后作《贺新郎》一词以寄托对陈亮的思念,陈亮得词后用其韵也作了一首《贺新郎》。
和:旧体诗词创作中依照别人所作诗词的体裁和音韵而写作。
凭:依靠,句意是年已老大,知音难觅。
神奇臭腐:典出《庄子·知北游》:“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庄子原意是说“臭腐”、“神奇”,只不过是人们依自己好恶所定,本无固定标准,此处比喻世事变化。
夏裘冬葛:典出《淮南子》,意谓颠倒错乱。
裘:皮衣,应冬天穿。
葛:葛布,又称夏布。
应夏天穿。
燥:干。
生发:胎毛。
二十五弦:《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寓悲恨和破分之意。
平分月:代指国土被金人平分一半。
胡妇:指金国女子。
汉宫瑟:《宋史·钦宗本纪》记靖康二年四月,金人掳徽、钦二帝并贵重器物等,其中有“大乐教坊乐器”。
汉宫瑟为胡妇所弹,借指汴京破后礼器文物为金人所劫。
树犹如此:典出《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时,见当年移种之柳已大十围,叹息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使君:汉以后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此处指辛弃疾。
合:投合。
大学语文第十一版课后习题答案第六单元
大学语文第十一版课后习题答案第六单元五代史伶官传序(宋·欧阳修)070[思考与练习]一、本文意在以史为鉴,你认为为政者从后唐庄宗李存勖的成败中可以获得何种历史借鉴,应当记取哪些历史教训?作者从后唐庄宗李存勖艰苦创业、统一中原,又骄纵享乐、身死国灭的典型事例中,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提炼出这样一个重要史学观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意思是一个国家政权的兴盛和衰败,主要取决于人事的因素,而不是天命。
这些结论和观点就是为政者应当记取的历史教训。
二、这是欧阳修散文中历代最广为传诵的议论名篇,试就本篇的议论特色与论证方法略作阐析。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兴与亡、盛与衰前后对照,强烈感人,最后再辅以《尚书》古训,更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议论特色:夹叙夹议,史论结合全文紧扣“盛衰”二字,夹叙夹议,史论结合,如文章开篇突兀而起地提出论点,马上落到立论根据上,再落入“晋上三矢”的叙事,又语势猛然一升,发出对庄宗之“盛”赞叹,而后语势陡然一降,发出对庄宗之“衰”的悲叹,融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叙事生动晓畅,论证层层深入,感情深沉浓烈,,语调顿挫多姿,感染力很强。
三、前人认为欧文擅于运骈入散或以散破骈,请你在本文中找出用骈入散、用散破骈的语句,说说作者是如何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用骈入散的语句:“虽曰天命,岂非人事”,“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等都是骈句,用在叙事议论的散句中。
用散破骈的语句:“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誓天断发,泣下沾襟”是骈句,“何其衰也”是感叹句,连同后面的疑问句都是散句。
又如:“《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陈亮《贺新郎 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陈亮《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离乱从头说。
爱吾民、金缯不爱,蔓藤累葛。
①壮气尽消人脆好,冠盖阴山观雪。
②亏杀我、一星星发。
涕出女吴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
③丘也幸,由之瑟。
④斩新换出旗麾别。
⑤把当时、一桩大义,拆开收合。
⑥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
⑦这话霸,又成痴绝。
⑧天地洪炉谁扇鞴,算于中、安得长坚铁。
⑨淝水破,关东裂。
⑩【注释】①“爱吾民”两句:北宋真宗时,与辽国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赠银十万两,绢(即缯)二十万匹。
其后徽宗时金既灭辽,宋仍每年赠银缯与金,到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时达银绢二十五万两匹。
《东轩笔录》记载:“王拱辰言于上曰:‘富弼亦何功之有?但能添金帛之数,厚夷狄而弊中国耳。
’仁宗曰:‘不然。
朕所爱者,土宇生民尔,斯物非所惜也。
’”此即“爱吾民,金缯不爱”之所本,作者用此,意含讥讽。
②脆好:萎靡不振,形似温顺而质则脆嫩。
冠盖:本指冠服和车盖,这里借指遣往金庭使臣。
③涕出女吴:女(nu怒)作动词用,嫁。
春秋时,齐君怕吴国来攻打而流着泪把女儿作为人质出嫁给吴国。
鲁为齐弱:《左传·哀公十四年》:“鲁为齐弱久矣!”这里是借此典发问:南宋弱于金的情况,何时能改变过来? ④丘也幸,由之瑟:语出《论语·述而》:“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又《论语·先进》:“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
”丘,孔丘。
由,仲由,字子路,孔子学生,性刚勇,弹起瑟来有“杀伐之声”。
孔丘因此责备他为什么在孔门内弹奏。
陈亮在此反用其意。
⑤斩新:同崭新。
旗麾:旗帜。
别:别树一帜。
⑥大义:指抗金这一正义事业。
拆开收合:比喻反复的加以说明。
⑦摇肢动骨:大显身手。
⑧话霸:话柄。
痴绝:极端的痴心妄想。
⑨(bai败):吹火使炽的革囊。
⑩淝水破:指前秦苻坚于383年被东晋大败于淝水。
淝水战后,前秦发生内乱,关东(函谷关以东,原前秦国土)四分五裂,各族首领纷起建国,前秦于394年为西秦所灭。
贺新郎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
贺新郎原文翻译及赏析贺新郎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贺新郎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贺新郎·别友近现代:毛泽东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译文:挥手从此离去。
离别前凄然相对,内心的哀伤痛苦让人如何承受。
我看你眼角眉梢,强忍热泪满是哀怨。
知道你对上次的那封书信还有误会。
但是误会再大也只是过眼即逝的云雾,在这人世间,能够称得上知己的,也就是你和我了吧。
有病需要救治,上苍可知道?早晨东门路上还被霜覆盖着,横塘之上还有一弯残月,显得如此凄清。
汽笛声响让人肝肠寸断,从此天涯孤旅。
割断愁思恨缕,参加到革命中去吧。
要像昆仑山绝壁崩塌,又要像台风扫荡寰宇一样。
在将来的斗争中相会,让我们比翼双飞。
注释:去:离开。
挥手从兹去: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
热泪欲零:零,与“零落”的零同义,也是落的意思。
书语:信中的话语。
季世昌先生说他所见手迹:“书语”又作“诗句”,证明毛泽东与杨开慧的误会由赠诗引起。
云雾:比喻前句的误会。
人有病,天知否:前版本为“重感慨,泪如雨”。
(病:也指误会。
)东门路:古诗词中指离别之路,也指斗争之路。
这里又双关通往长沙东门之小吴门火车站的道路。
横塘:长沙东门小吴门外清水塘。
一九二一年冬至二三年四月,毛泽东租了清水塘边的一所茅屋,家住兼作中共湘区委员会会址,旧址现为纪念馆。
“横塘”也是典故,在古诗中常作女子居住之处。
唐崔颢《长于曲》,“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如许:这样。
凭:意思是借以,包含两方,非单“请求”彼方。
赏析:《贺新郎·别友》一词从“挥手”告别踏上火车起笔,写到“汽笛一声”,把丰富的内容压缩到短暂的瞬间,又用很慢的镜头把这瞬间的丰富内容徐徐展现出来。
贺新郎古诗词大全
贺新郎古诗词大全1. “辛弃疾的《贺新郎·甚矣吾衰矣》那可真是经典啊!‘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你听听,这词写得多有感慨啊!就好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在回首自己的一生,朋友渐渐离去,只剩下自己独自感慨岁月的流逝。
我和几个喜欢诗词的朋友一起讨论这首词的时候,大家都被辛弃疾那种壮志未酬又略带无奈的情感所打动。
我们都说,这词里的每一个字都好像带着故事,让人忍不住去想象他当时的心境。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读到一首词,就仿佛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呢?”2. “苏轼的《贺新郎·乳燕飞华屋》也很棒哦!‘乳燕飞华屋。
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风敲竹。
’这画面感简直绝了,就像一幅精美的古代仕女图展现在我们眼前。
我有个同学特别喜欢这首词,他说每次读的时候,都能想象出一个美丽的女子在幽静的庭院里,那种闲适又略带寂寞的情景。
感觉苏轼把那种细腻的情感刻画得太入微了。
你呢,你读这首词的时候,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呀?”3. “陈亮的《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也很有韵味呢!‘老去凭谁说。
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
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
犹未燥、当时生发。
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
胡妇弄,汉宫瑟。
’陈亮和辛弃疾一样,都有着满腔的抱负和豪情。
这首词就像是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互相倾诉心声,那种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和朋友们在一次诗词朗诵会上朗诵了这首词,大家都被词中的那种气势所感染。
你有没有读过陈亮的其他作品呢?他的词总是充满了力量,让人热血沸腾,你是不是也这样觉得呢?”4. “刘克庄的《贺新郎·九日》也不错哦!‘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原文及赏析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原文及赏析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原文及赏析原文老大那堪说。
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笑富贵千钧如发。
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译文我本来已老大无成,不该再说什么了,可是,如今碰到了你这个如同陈登、陈遵般有着湖海侠气的臭味相投者,便忍不住“老夫聊发少年狂”了。
我正生着病,你来了,我高兴得陪你高歌痛饮,欢喜和友谊驱散了楼头上飞雪的寒意。
可笑那些功名富贵,别人将其看得如同千钧般重,我们却把它看得如同毫毛一般轻。
可是我们当时所谈论和阐发的那些事关国家兴亡的真知灼见又有谁听见了呢?只有那个照人间沧桑、不关时局安危的西窗明月。
我们谈得如此投机,一次又一次地斟着酒,更换着琴瑟音乐。
国家大事依然如故,可是人心却大为消沉,不同于过去了。
请问你们,神州大地,究竟还要被金人割裂主宰多久呢?汗血良马拖着笨重的盐车无人顾惜,当政者却要到千里之外用重金收买骏马的骸骨。
极目远眺,关塞河防道路阻塞,不能通行。
我最尊敬你那闻鸡起舞的壮烈情怀,你曾说过:男子汉大丈夫,抗金北伐的决心至死也会像铁一般坚定。
我等待着你大显身手,为恢复中原作出重大的贡献。
注释贺新郎:词牌名,又名《金缕曲》《贺新凉》。
老大:年纪大。
那堪:“那”通“哪”;堪:能,可。
堪当重任。
元龙臭味:陈登,字元龙。
孟公瓜葛:陈遵,字孟公。
瓜葛:指关系、交情。
楼头:楼上。
钧: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发:头发,指像头发一样轻。
硬语盘空:形容文章的气势雄伟,矫健有力。
西窗:思念。
进酒:斟酒劝饮;敬酒。
鸣瑟:即瑟。
渠侬:对他人的称呼,指南宋当权者。
渠︰他;侬︰你,均系吴语方言。
神州:中原。
离合:分裂和统一。
此为偏义复词,谓分裂。
汗血盐车:汗血,汗血马。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原文译文创作背景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原文|译文|创作背景《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是南宋词人陈亮的作品,这首词先论天下大事,雪耻无望,令人痛愤,再表达希望志同道合的二人今后互相鼓励,奋斗到底的共勉。
下面是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这首词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原文宋代:陈亮老去凭谁说。
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
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
犹未燥、当时生发。
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
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
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
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
但莫使、伯牙弦绝。
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
龙共虎,应声裂。
译文及注释译文年华老去我能向谁诉说?看了多少世事变幻,是非颠倒!那时留在中原的父老,活到今天的已所剩无几,年青人已不知复仇雪耻。
如今在世的,当年都是乳臭未干的婴儿!宋金议和有着多少的悔恨,世间哪有南北政权平分土地的道理。
胡女弄乐,琵琶声声悲。
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怎堪离别。
只有你(辛弃疾),与我有许多相同的见解。
我们天各一方,但只要双方不变初衷,则无须多问挂念。
希望不会缺少知音。
炼丹一旦成功,就要牢牢拾取,点铁成金。
龙虎丹炼就,就可功成迸裂而出。
注释1.贺新郎:后人创调,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
传作以《东坡乐府》所收为最早,惟句豆平仄,与诸家颇多不合。
因以《稼轩长短句》为准。
一百十六字,前后片各六仄韵。
大抵用入声部韵者较激壮,用上、去声部韵者较凄郁,贵能各适物宜耳。
2.辛幼安:辛弃疾,字幼安,淳熙十五年(1188年)末,辛寄《贺新郎·把酒长亭说》与陈亮,因作此词相和。
3.和见怀韵:酬和(你)怀想(我而写的词作的)原韵。
4.凭谁说:向谁诉说。
5.神奇臭腐:《庄子·知北游》:“所美者为神奇,所恶者为臭腐。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言天下之事变化甚多。
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赏析及译文参考
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赏析及译文参考《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是由辛弃疾所创作的,此词的突出特点在于,把即事叙景与直抒胸臆巧妙结合起来,用凌云健笔抒写慷慨激昂,奔放郁勃的感情,悲壮沉雄发场奋厉的格调。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宋代:辛弃疾老大那堪说。
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笑富贵千钧如发。
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译文我本来已老大无成,不该再说什么了,可是,如今碰到了你这个如同陈登、陈遵般有着湖海侠气的臭味相投者,便忍不住“老夫聊发少年狂”了。
我正生着病,你来了,我高兴得陪你高歌痛饮,欢喜和友谊驱散了楼头上飞雪的寒意。
可笑那些功名富贵,别人将其看得如同千钧般重,我们却把它看得如同毫毛一般轻。
可是我们当时所谈论和阐发的那些事关国家兴亡的真知灼见又有谁听见了呢?只有那个照人间沧桑、不关时局安危的西窗明月。
我们谈得如此投机,一次又一次地斟着酒,更换着琴瑟音乐。
国家大事依然如故,可是人心却大为消沉,不同于过去了。
请问你们,神州大地,究竟还要被金人割裂主宰多久呢?汗血良马拖着笨重的盐车无人顾惜,当政者却要到千里之外用重金收买骏马的骸骨。
极目远眺,关塞河防道路阻塞,不能通行。
我最尊敬你那闻鸡起舞的壮烈情怀,你曾说过:男子汉大丈夫,抗金北伐的决心至死也会像铁一般坚定。
我等待着你大显身手,为恢复中原作出重大的贡献。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注释贺新郎:词牌名,又名《金缕曲》《贺新凉》。
老大:年纪大。
那堪:“那”通“哪”;堪:能,可。
古代诗歌赏析陈亮《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阅读练习及答案【范本模板】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南宋]陈亮离乱从头说。
爱吾民、金缯不爱,蔓藤累葛。
壮气尽消人脆好,冠盖阴山观雪。
亏杀①我、一星星发。
涕出女吴②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丘也幸,由之瑟.斩新换出旗麾别。
把当时、一椿大义③,拆开收合.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
这话霸、又成痴绝④。
天地洪炉谁扇鞲,算於中、安得长坚铁?淝水破,关东裂.【注】①亏杀:辜负。
②涕出女吴:春秋时,齐本大国,因齐君畏惧吴国流着泪把女儿嫁到吴国。
③一椿大义:指抗金这一正义事业。
④痴绝:极端的痴心妄想。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片回顾宋朝屈辱的历史,讽刺了南宋统治者把纳币输绢的屈辱说成是爱民不爱金缯的行径。
B.“冠盖阴山观雪”一句批判了南方豪门士族偏安一隅偷生享乐粉饰太平。
C.“丘也幸,由之瑟”为过片,既以振作之态收束上片,又引出了下文设想中的救国行动的描述。
D.本词词风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风相似,豪放苍凉沉郁。
15.夏承焘先生认为陈亮和辛弃疾酬唱的几首《贺新郎》“最能见出他热烈激越的感情”,诗人在词中如何表达感情的,结合本词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作者先论述人才必须经受艰苦磨砺,然后指明其益处“,”.(2)《琵琶行》中描写诗人谪居之时,独自借酒消愁的两句是“,”.(3)《劝学》和《师说》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
前者的核心在谈“”;后者围绕师道展开,针对“”不良现象,展开批评。
14.B(“冠盖阴山观雪"是说堂堂汉使到金廷求和,交涉不能取得任何胜利,惟有陪侍金主出猎阴山,观赏北国雪景而已。
这句承上文继续写投降政策所造成的恶果.)15.①直抒胸臆,“亏杀我、一星星发”痛惜自己把头发都等白了,等到的竟是如此耻辱的现实。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原文-翻译及赏析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原文|翻译及赏析创作背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陈亮自浙江东阳来江西上饶北郊带湖访问作者。
作者和陈亮纵谈天下大事,议论抗金复国,极为投契。
陈亮在带湖住了十天,又同游鹅湖(名,在江西铅山县东北)。
后来,陈亮因朱熹失约未来紫溪(地名,在江西铅山县南),别去。
辛弃疾思念陈亮.曾先写《贺新郎》一首寄给陈亮。
陈亮很快就和了一首《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辛弃疾见到陈亮的和词以后,再次回忆他们相会时的情景而写下了这首词。
从时间上看,这首词可能作于淳熙十六年(1189)。
文学《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的突出特点在于,把即事叙景与直抒胸臆巧妙结合起来,用凌云健笔抒写慷慨激昂,奔放郁勃的感情,悲壮沉雄发场奋厉的格调。
文学作品的艺术力量在于以情感人。
古今中外的优秀作,无不充溢着激情。
该词即是如此。
作者与陈亮,都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都怀有恢复中原的大志。
但南宋统洁者不思北复中原。
因而他们的宏愿久久不得实现。
当时,词人正落职闲居上饶,陈亮特地赶来与他共商抗战恢复大计。
二人同游鹅湖,狂歌豪饮,赋词见志,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这首词,就是当时相互唱和中的一篇佳品。
词中,作者胸怀对抗战恢复大业的热情和对民族压迫者、苟安投降者的深切憎恨,饱和笔端,浸透纸背。
上片写友情。
前四句以陈登、陈遵作比,说明作者与陈亮思想一致、情投意合的深厚友谊。
中三句写他们旷达的胸怀与不慕富贵荣华的高尚情操。
后四句写他们为国事担忧而发的恢宏议论以及因无人响应而产生的牢骚。
下片论国事。
前四句从抗战派与投降派的尖锐矛盾出发,提出了为什么祖国遭受分裂这一严重问题。
实际上是南北分裂,已成定势这一投降主义谬论的批判。
中四句,通过千里马的遭遇,摆出了人材不得重用却又高喊搜罗人材以致堵塞了收复中原的通路这一严酷现实,揭露了投降派坚持屈辱求和打击抗战派的反动政策。
最后四句,通过男儿到死心如铁和补天裂这样铿锵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他们争取祖国统一的决心。
陈亮《贺新郎 寄辛幼安和见怀韵》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①陈亮老去凭谁说。
看几番、神奇臭腐②,夏裘冬葛③。
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
犹未燥、当时生发④。
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
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⑤堪重别。
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
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
但莫使、伯牙弦绝。
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
龙共虎,应声裂⑥。
【注】①词人与友人辛弃疾约朱熹往紫溪会谈,朱熹不能赴约,词人只得回去,与辛弃疾分别,别后辛弃疾寄《贺新郎》一首给词人,词人写此词唱和。
②神奇臭腐:出自《庄子·知北游》“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言天下之事变化甚多。
③夏裘冬葛:出自《淮南子·精神训》“知冬日之葛,夏日之裘,无用于己”,此喻世事颠倒。
④生发:胎发。
⑤树犹如此:典出《世说新语·言语》,东晋桓温北征时,见当年移种之柳已大十围,叹息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⑥龙共虎,应声裂:龙虎丹炼成而迸裂出鼎。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老”四句表达了词人的忧虑,前辈人已纷纷离世,而后辈人在金朝统治下成长,会“无仇可雪”。
B.从《锦瑟》一诗可知瑟有五十弦,词中瑟只有“二十五弦”,这是喻指宋朝半壁江山为金人所据。
C.“树犹如此”一句写词人与辛弃疾多年未见,重逢后,再次分别,词人内心凄苦之情溢于言表。
D.“九转”五句交代词人炼丹求仙的一事,写了词人壮志未酬,内心悲苦,转求飞升的消极态度。
16.本词上片“老去凭谁说”,意思是老了无知音倾诉,下片“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写自己与辛弃疾是知音,志趣相投,见解相同。
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6分)参考答案:15.D(“九转”五句以炼丹为喻,表达了永不松懈,抓住一切时机,救国大业必能成功的信心。
)16.不矛盾。
(1分)①词的上片“老去凭谁说”是将自己与辛弃疾作为一体而言的,(1分)自己与友人辛弃疾都已经老去,两人都志在恢复,都遭遇到挫折,内心苦闷无人诉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到这里,读者怎能不为作者那种“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的精神所感动!这里,作者信手拈来历代相传的炼丹术中所谓经过九转炼成的丹砂可以点铁成金的说法,表达出尽管寻常的铁也要炼成精金的恒心,比喻只要坚定信心,永不松懈,抓住一切时机,则救国大业必能成功。最后,再借龙虎丹炼成而迸裂出鼎之状,以“龙共虎,应声裂”这铿锵有力的六个字,刻画胜利时刻必将到来的不可阻止之势。至此,全词方戛然而止。这最后几句乃是作者与其友人的共勉之辞,也是他们的共同心愿。[3]
概况原文作者赏析
作者先借《庄子·知北游》中“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和《淮南子》所说的“冬日之葛”、“夏日之裘”来指说世事的不断反复变化,并且,越变越颠倒错乱,越变对国家越不利,人们日渐丧失了收复失地的失望。且看,“父老长安今余几?”南渡已数十年了,那时留在中原的父老,活到今天的已所剩无几;如今在世的,当年都是乳臭未干的婴儿。朝廷数十年偏居江南,不图恢复,对人们心理有极大的麻痹作用。经历过“靖康之变”的老一辈先后谢世,后辈人却从“生发未燥”的婴孩时期就习惯于南北分立的现状,并视此为固然,他们势必早已形成了“无仇可雪”的错误认识,从而彻底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和战斗力。这才是令人忧虑的问题。上片最后四句,重申中原被占,版图半入于金之恨。词以“二十五弦”之瑟,兼寓分破与悲恨两重意思。《史记·封禅书》记:“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一如圆月平分,使缺其半,同是一大恨事。末再以“胡妇弄,汉宫瑟”,承上“二十五弦”,补出“多少恨”的一个例证。汉、胡代指宋、金,南宋诗词中屡见,如陆游《得韩无咎书寄使虏时宴东都驿中所作小阕》诗云:“上源驿中搥画鼓,汉使作客胡作主。”而说汉宫瑟为胡妇所弄,又借以指说汴京破后礼器文物被金人掠取一空的悲剧。《宋史·钦宗本纪》记载靖康二年四月,金人掳徽、钦二帝及皇后、太子北归,宫中贵重器物图书并捆载以去,其中就有“大乐、教坊乐器”一项。只提“胡妇弄,汉宫瑟”,就具体可感而又即小见大地写出故都沦亡的悲痛,则“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愤慨自在其中,同时对南宋朝廷屡次向金人屈躬卑膝,恢复大业坐失良机的现实,也就有所揭露、鞭挞。读到这里,再回头去看“老去凭谁说”一句,益感作者一腔忧愤,满腹牢骚,都是由此而发的。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目录
概况
原文
作者
赏析
编辑本段概况
【作品名称】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创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陈亮 【作品体裁】词
编辑本段原文
贺新郎 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
作者借此来说明,即使世人都说他们是“妍皮裹痴骨”,遭到误解和鄙视,他们的志向也永不会变。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友情乃愈可贵,所以就自然地发而为“但莫使伯牙琴绝”的祝愿,将两人的友情跟抗金的共同志向联系到一起,使这种感情升华到圣洁的地步。然后,话题一转,写出“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这两句至理名言,实际说的还是救国之道。
上片主旨在于议论天下大事。首句“老去凭谁说”,写知音难觅,而年已老大,不惟壮志莫酬,甚至连找一个可以畅谈天下大事的同伴都不容易。这是何等痛苦的事!作者借此一句,引出以下的全部思想和感慨。
他先言世事颠倒变化,雪仇复土无望,令人痛愤;下片则说二人虽已老大,但从来都是志同道合的,今后还要互相鼓励,坚持共同主张,奋斗到底。
虽然他当时无法预料这点,但相见之难,却在意料之中。这一句并非突如其来,而是上承“老去凭谁说”自然引出的。下句“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又正是对岂“堪重别”原因的解释,也与词首“老去”一句遥相呼应。这句正面肯定只有辛弃疾才是最能理解他的唯一知己。据辛词《虞美人》题下小序记,此次陈亮别后,弃疾曾追赶到鹭鹚林,因雪深路滑无法前进,才悻悻而归。“行矣置之无足问”一句,就是针对这件事宽慰这个远方友人的,也是回答对方情深意切的相思。句后缀以“谁换妍皮痴骨”,意为自己执着于抗金大业,尽管人们以“妍皮痴骨”相看待,终不想去改变它了。“妍皮痴骨”出自《晋书。慕容超载记》。南燕主慕容德之侄慕容超少时流落长安,为了避免被后秦姚氏拘捕,故意装疯行乞,使秦人都歧视他。惟姚绍见其相貌不凡,便向姚兴推荐他。慕容超被召见时,注意隐藏起自己的才识风度,姚兴见后,果然大为鄙视,对姚绍说:“谚云‘妍皮不裹痴骨’,妄语耳。”“妍皮”,谓俊美的外貌:“痴骨”,指愚笨的内心。谚语原意本谓:仪表堂堂者,其内心必不愚蠢。姚兴以为慕容超虽貌似聪隽,而实则胸无智略,便说谚语并不正确,对慕容超的行动也不限制。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645页 2
作者图文资料来源
/view/18594.html?tp=0_113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645-1647页 开放分类:
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1]
编辑本段作者
作者陈亮陈亮
(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字同甫,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号龙川,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光宗绍熙四年策进士,擢为第一,授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未到任而卒。著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存词70余首。[2]
看亚运游广州--旅游大拼盘 经验分享有礼 百科用户也来参加公益吧 百科权威合作 课来自专区让您的课堂更精彩
百科核心用户体系建立
百科分类管理员主页
我的船长我的船--百科船长日志
品味生活--八方美食大盘点 情正与上片所论之事相一致。作者深情地抒写了他与辛弃疾建立在改变南宋屈辱现实这一共同理想基础上的真挚友谊。过片一句“树犹如此堪重别”,典出《世说新语·言语》。东晋桓温北征时,见当年移种之柳已大十围,叹息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堪重别”即“岂堪重别”,陈、辛上饶一别,实成永诀,六年之后,陈亮就病逝了。
编辑本段赏析
陈亮在作词中善于用典使事,这使他的作品能在有限的篇幅里大大增加内容。他运用历史典故,不同于其他词作者,有其独特的方法,那就是不拘限于原来的历史故事,而是取其一个侧面,死事活用,以衬托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读他的词,必须反复揣摩,才能领略其深刻的涵义。这首词就该这样。
陈亮与辛弃疾(字幼安)同为南宋前期著名的爱国词人。二人志同道合,意气相投,感情至深,但各以事牵,相见日少。公元1188年(淳熙十五年)冬,陈亮约朱熹在赣闽交界处的紫溪与辛弃疾会面。陈亮先由浙江东阳到江西上饶,访问了罢官闲居带湖的辛弃疾。
文学,诗词,宋词,古典文学,陈亮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相关词条:
什么是相关词条 我来完善 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158本词条对我有帮助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
合作编辑者
百科ROBOT , 朝阳山人 更多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度百科吧。
您的词条动态
等待您来编辑
编辑热词可获得额外经验值进入我的百科
您目前的等级是级
您目前的经验值是点
您还需点经验值即可升为级
然后,二人同往紫溪,等候朱熹,在那里盘桓了十日,朱熹竟不至,未能会谈,陈亮只好东归。别后,辛弃疾惆怅怀思,乃作《贺新郎》一首以寄意。时隔五日,恰好收到陈亮索词的书信,弃疾便将《贺新郎》录寄。
陈亮的这首“老去凭谁说”,就是答辛弃疾那首《贺新郎》原韵的。自此以后,两人又用同调同韵互相唱和,各得词二首。他们这时期的交往,便成为词史上的一段佳话。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29316次
编辑次数:2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09-12-30
创建者:朝阳山人
什么是突出贡献者突出贡献者
朝阳山人 版本
朝阳山人 版本
最新动态
星光璀璨图册活动:
百科消息:
展望“十二五”
千里马召集令 伯乐就在“身边”